易经92卦详解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怎么分析?初九、九二等都有不同的意思,别人抽到卦怎...

当然,你题意里说的“九一”,这个是没有的,因为意义上的“九一”被定义第二点:周易每个卦,不是初九,就是初六,不是九二,就是六二,余同,

易经六十四卦全文,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第五卦:需、水天需、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第六卦:讼、天水讼、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duō)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第七卦师:地水师、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第八卦:比、水地比、坎上坤下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自内,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第九卦小畜、风天小畜、巽上乾下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第十卦履、天泽履、乾上兑下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五:夬(guài)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 明夷 、 家人 、睽、蹇、解、损、益、夬

易经六十四卦全文,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第四十一卦损、山泽损、艮上兑下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初九:已事遄(chuán)往,无咎,酌损之。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第四十二卦益、风雷益、巽上震下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第四十三卦夬、泽天夬、兑上乾下|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吝。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莫夜有戎,得中道也。

九三:壮于,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第四十四卦姤、天风姤、乾上巽下
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踟躅。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第四十五卦萃、泽地萃、兑上坤下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泽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易经九二什么意思

问题一:易经中的九二是什么意思 乾卦共分“初九、九二、九四、九五、上九”其中九二阳爻居阴爻,其如潜龙,又因地有阴气,故只能侍机而动,又云利见大人,这就象征刚出道的人,需要厚积薄发。

问题二:易经里面上九 九二是什么意思 易经里面阳爻为九,阴爻为六,易经64卦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往上数分别是初、二、三、四、五、上,所以上九为最上面一爻为阳爻,九二是指从下往上数的第二爻为阳爻

问题三:易经里面所讲的,九二,九三,九五,上九是什么意思 九三,九五等,都是易经特有的“爻的名,比如说乾卦,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六道杠杠(即“六爻”),这六道杠杠每道杠杠从下到上分别对应 “初九畅,“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是爻的名,每个爻都有爻象,比如“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等

问题四:周易中乾卦九二初九九三等是什么意思 这是六爻卦对每一爻的称法,不止限于乾卦。
六爻卦从下向上,为一至六爻。
如果为阳爻,就是一横,那么就称为九,九为阳如果为阴爻,就是断开的横,那么就称为六,六为阴
而第一爻,就是最下面一爻,则称为初六或初九,向上则依次称为九二、九三……,六二、六三……,六爻则分别称为上九或上六
以未济卦为例,从下向上分别为:初六、九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

问题五:易经里面的初九 九二九三上九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能给解释一下吗 初九即从下算起第一爻,九二即二爻,上九即六爻

问题六:易经中的初九 九二 初六 六二 都是什么意思? 阳爻就是一长横,代表阳。在爻辞里说成“九”,因为我国古人认为奇数代表“阳”。阴爻就是两短横,代表阴。在爻辞里说成“六”,因为偶数代表“阴”。所谓的“八卦”是指每卦由三爻经不同组合而成。以此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而把八卦中的每卦两两组合,就组成了《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所以,一卦(六爻)自下而上,凡阳爻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为:“初六”、“六二”、“六三”、“ *** ”、“六五”、“上六”。容易理解点就是:卦从下往上数,第一道就是初,若是阳爻,就是初九,是阴爻,就是初六。第二道是二,若是阳爻,就是九二,若是阴爻,就是六二,依此类推。最上面一道叫做上,是阴爻,就是上六,是阳爻,就是上九。

问题七:易经里面的乾卦,初九,九二,九三,等等...是什么意思? 六爻一共6个爻位,九五就是第五爻,皇上命,顺着往下,九四,九三

问题八:易经九二九四是什么意思 易经的64卦都是由阴阳排列组合而成的六画卦,也称重卦, 阴为六,阳为九,最底下的一爻为初 依次上升为二,三,四,五,上;九二就是第二爻为阳爻 ,依照此理 九四就是第四爻也为阳爻

易经里面所讲的,九二,九三,九五,上九是什么意思

九三,九五等,都是易经特有的“爻"的名,比如说乾卦,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六道杠杠(即“六爻”),这六道杠杠每道杠杠从下到上分别对应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这是爻的名,每个爻都有爻象,比如“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易经的一个重卦有六个爻,为了表示他们六个的位置,我们用特定的方法来表示他们。

有以下解析:

回到那个立在太阳底下的木棍上,当太阳照在木棍上,木棍的影子映在第一根横杠即第一根爻上时,第一根爻变为阴爻,就是六,我们可以用“初六”表示这第一根阴爻。

如果木棍的影子没有映到第一根爻上,那么第一根爻就是阳爻,就是九,我们叫这第一阳根爻为“初九”。

第二根我们叫六二或者九二,同理第三根叫六三九三,第四根第五根也一样,叫六四六五,或者九四九五。


扩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

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