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运粮车叫什么

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是靠什么行走的

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的。在路况较好时,圆轮车比木牛流马要实用得多,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遍使用以至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木牛流马 运输工具 四足步行 原理 ⒈ 木牛流马概述 木牛流马是否存在,古籍记载的木牛流马是否真实,对此争论颇多,笔者以《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为主,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绘出了图纸并造出了模型。认定木牛流马真实可信。笔者自信已揭开了木牛流马之谜。请有关专家学者等同志给予审阅鉴定,欢迎赐教。 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 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原文,可以造出木牛流马,而且有大同小异的几种模式。本文优选一种模式,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载重并进退自如。 这个木牛流马模型是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描绘的外貌和提供的数据制造出来的,各主要部分名称和尺寸完全出自原文,只为本文说明的需要增添了几个名称,并推算出几个尺寸。模型与原文的吻合,有力地证实了木牛流马的真实性。请参见图1《木牛流马外貌示意图》,图2《木牛流马步行示意图》,图3《木牛流马部件名称图》,图4《木牛流马尺寸图》,图5《木牛流马脚孔轴孔尺寸图》。 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模型的木牛流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由于是四足行走,用于不平坦路面和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行进或不能行进的路面,由于是四足行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后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 木牛流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饮食”是又一大优点,在战争中运输粮草,真牛真马要消耗粮草,使得运输的粮草没有运到目的地,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且真牛真马在没有运输工作时照常消耗粮草,这是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一大缺点。运输时间越长则耗粮越多,这个缺点更为突出。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它本身不消耗粮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马这方面的缺点,这是木牛流马取代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又一依据。 由于木牛流马*人力驱使,驾牛人是要消耗粮草的,这是人力运粮草的一个缺点。但人力运粮有其优点:一是驾牛人也是战士,可以保护粮草,减少专门的护粮队伍。二是驾牛人在没有运粮任务时可以调往战斗部队;三是利用休闲的战斗部队去运粮,非常经济合算。 木牛流马能使“人不大劳”,是又一优点。木牛流马的设计应用了省力原理,驾牛人肩负重量为总重量的0-30%。当总重量为250公斤时,驾牛人肩负重量为0-75公斤。这个负重量对于古人来说是不难的,的确是“人不大劳”。但相对于圆轮车在平地行进的负重量来说,还是显得过重,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及以至失传的又一原因。 以上说明,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山地运输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 理由之一是,在古籍中很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多是合称木牛流马。理由之二是,原文中单独列出了造木牛之法和造流马之法,但造木牛之法只描绘了木牛的外貌,没有提到制造数据。正好相反,造流马之法只有制造用的数据,而没有外貌的描绘。如果将它们合二为一,正好组成一个整体,既有外貌的描绘,又有制造的数据。也只有将木牛和流马的造法看成是同一种运输工具的造法,才能证实木牛流马的真实性。《三国志》有“流马尺寸之数”一句,更能说明后段只是“尺寸之数”。 在造木牛之法的原文中,提到了牛的特征——牛角,加之行进速度如牛之慢而无马之快,可以认为原始设计为木牛,只是后来才称为流马。 “木牛流马”之争----- 三国时期诸葛亮制作的运送粮草的“木牛流马”究竟 啥模样?学术界一直说法不一。工学院教师王湔从事 古机械研究,1985年5月称复造出“木牛流马”, 引来各 方关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文化研究专家谭良啸却认 为王湔复造的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双方在各自的 领域内不断研究、探索,但从来不曾谋面。3月8日,王湔 赴蓉探亲之际,专程到武侯祠拜访谭良啸,就13年前的那 场争论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对话。木牛流马该是什么样? 王:中国机械史的奠基人刘仙洲认为木牛流马就是汉 晋时代的鹿车,即今所谓木制独轮小车。我不同意这个观 点,但倾向于它是一种非常规的机械。 谭:我也不同意刘仙洲的观点,木牛流马不是独轮车, 我认为是一种人力木制四轮车,独轮车重心高,很容易翻 车。 王:我总觉得自己复造木牛流马最先切入的思路“步 行机械式”是对的,它形状相似,也能走动,但不能负重。 谭:你那个机械复杂,超过汉末三国时代古人的能力, 负重问题也没有解决。据史书载, 木牛载重量约648斤, 流马是在木牛的基础上制成的,载重量比木牛少,但速度 快。当时四川耕牛缺乏,又不产马,为了加强军粮运输, 如果制造一个机械复杂、负重不多的工具,仅是一个摆设。 王:我老家是浙江农村,附近的路很不好走,下雨后 十分泥泞,都说蜀道难,栈道就是那个样子吧。 谭: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栈道分好几种,宽的约两米。 四川古代不用石子铺路,整个栈道都是石板、木板路。汉 中与四川的栈道都是比较好的栈道,相当于现在的“国家 级公路”。 王:那我有一个失策,对木牛流马走过的道路不了解。 “木牛流马”为什么失传?王:祖冲之对木牛流马的理解 是“一种奇械”。我觉得有用的奇械一般不会失传,可木 牛流马怎么连张图纸也没留下? 谭:从历史上说诸葛亮是一个踏实、实在的人,他的 发明都比较务实。刘备死后,他身上的担子很重,没有时 间去奇想。他当时只想少用点人力,多运些粮食。可木牛 流马并非一种理想的先进工具,并没受到称赞,不像八阵 图、连驽、铠甲、斧头那些发明,没有推广开是失传的原 因之一。图纸应该有,只不过没发现,也或许时间久了, 纸张不易保存。 王:没有受到称赞?可陈寿为什么将木牛流马写进《 三国志》? 谭:那只是客观的陈述。首先可以肯定诸葛亮是对运 输工具进行了改进,否则不会冠以“木牛流马”这个新概 念,具体有哪方面的改进需要进一步探讨。 王:《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仿制木牛流马是否可信? 谭:司马懿不可能仿制木牛流马,那只是小说。他自 己有粮食,不需要想办法运送。“木牛流马”依然是个谜 王:我从事古机械研究,就是小时候由对“木牛流马”的 兴趣产生的,很有挑战性。谈话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对 什么是木牛流马,不好下结论。它的复造不能局限在学术 界的小圈子内。 谭:由于古书上没有“木牛流马”正规制作的记载, 又没有图纸流传下来,复制“木牛流马”很困难。武侯祠 也请工程师画过图尝试复制,也搜集了许多见解,但效果 都不理想。王湔的复造算是如今国内存在的多种“木牛流 马”中的一种。 后记:王湔潜心于复原失传的中华古机械已经40多年 了,他曾复造出失传两千多年的鲁班木车马、古代帝王置 于座位右侧以示自警的欹器等。1985年王湔复造的“木牛 流马”以木条、铁条为构件,引起中外关注。《中国机械 报》1986年上半年还进行了“木牛流马是什么”的专题讨 论。许多学者对“王湔是制造成功并验证木牛流马第一人” 之说表示质疑,因为古籍记载着我国古代杰出科学家、南 朝的祖冲之在公元五世纪即复造出木牛流马。不过,王湔 的观点可以丰富木牛流马的研究,活跃人们的思维。王湔 因复造“木牛流马”引来不少商家垂青,去年还南下广州 闯市场进行展示。近年来王湔也在国内不断寻访有关专家 学者多方征询意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诸葛亮北伐时,为了运粮发明了哪一种运输神器?

众所周知,算命先生诸葛亮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发明家。他最初的“八个数组”被称为神奇数组。同时,他发明了连续cross,成为了战场上的神器。他在曹魏北伐期间发明的木牛和奔马也是他的著名作品,因为他解决了蜀国中部长途运输谷物的问题。

诸葛亮发明的独特的粮食运输工具“木牛柳马”是什么?

《三国志.后主传》有这样的记录:在建兴九年中,梁回到岐山运输木材和牲畜,粮食用尽了后撤。十二年的春天,梁亮得知群众是从斜谷运来的,是由流动的马运来的。据武功五章院说,司马轩王反对渭南。

根据历史记录,诸葛亮找到了一个当时比较熟练的木匠,并发明了木牛和马。在《三国演义》中,此工具的描述非常惊人,称该工具可以运送食物和八块石头,只有一个人可以走几十英里。

那么,这头母牛和马到底是什么呢,真的那么令人惊讶吗?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验证。一种理论认为,木牛是当时四川矿工使用的“木牛车”,而六马是一条狭窄而又长的船,称为“快马”。

为什么将木牛和马设计成“牛”和“马”这样丑陋的形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它很容易以牛或马的形状藏在山林中,而敌人却不容易发现它。另一方面,“公牛”和“马”在假装成鬼魂时可以起到欺骗作用。

木牛和马匹“没有辛勤工作,没有牛和马匹”证明了它们是由人类控制的。聪明的诸葛亮创造了一只木牛和一匹马,用轮子和腿的神奇结合。也就是说,当有人推动时,车轮的中部移动,使四只脚上下移动;当牛和马向前移动时,腿部接触地面并受到上部谷物平板的挤压,另外两条腿部则通过举起,而重心则在人的配合下移动。当他在手腕的实际压力下将腿抬到身后时,木牛和马就向前移动了一个直径的轮子。这样,在反复提起和按压过程中,有四根腿可以垂直伸展并上下移动以匹配山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司马sent派来的侦探被惊呆了。

木牛六马的另一个特色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输谷物的过程中,如果被敌人发现或拦截,是否无法抵抗,以及在遗弃谷物逃逸时,只要实施者要求木牛流插入前者,在轮毂的隐藏部分制成榫头(可能有榫头的配套工具,类似于六角扳手等),可防止轮子旋转并且无法运输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火烧掉它。

诸葛亮发明的独特的粮食运输工具“木牛柳马”是什么?当然,即使专家也不能完全解释其原理。可以看出,它的发明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它具有一定程度的魔力,但与《三国演义》的魔力相去甚远。

至于为什么后来没有充分推广,是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法院和人民对道路的更多关注,修建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和更平坦,同时他们发现轮更实用。更快,农村地区常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手推车后来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由于木牛和马非常“笨拙”,他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人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后世流传的独轮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百度...

独轮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它很好地分解了挑夫的肩腰压力,将部分重量卸到轮子上,让农民们运货的效率大增,独轮适合在小路通行,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乡村重要工具。

《三国演义》的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是记载在史书中的,应该是真事。但是,一直没有仿制成功的。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里面说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用来运粮。木牛流马不必饮食,行走自如。说得这两样东西如同自己活动的机器人一样。

这个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没有现在的技术,没有动力,更不可能有永动机。因此,木牛流马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基本判断,这两样东西应该是人力牵引的运粮机械。

我们再看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的木牛流马的使用地点: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可见,木牛流马不是同时使用的。木牛是在出祁山时候用的,主要是用于山地运输。而流马是出斜谷时使用的,主要用于斜谷中水道。

这样根据制造方法和使用地点,可以推测木牛流马的形状。木牛应该是一种有盖子的人力推拉的四轮木车,可以装载一人一年的粮食,也就是五六百斤。而流马无足无脚,应该不是船就是滑撬。汉中不用滑撬,则流马应该是一种特制的小船。这种船用于斜谷中的水道,人力拉牵,运粮比木牛要多得多。

有人考证说,木牛就是解放前四川矿工使用的“土牛车”,流马则是四川使用的叫做“快马子”的窄长小船。

三国时期诸葛亮真的造出了木牛和流马来运送粮食吗?

诸葛亮发明的运载工贝木牛流马很可能是独轮车,运转动力还是靠人力,比单靠人力运输省力的多,那个时代也没有发明蒸汽机,更没有把机械能转化成动力的设备。独轮车在北方运用很普遍,是最简单的远输工具。如今科学这么发达,北方还是继续在用,因为它在路况很差的地方也能使用。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木牛流马根本不存在。


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在《后山丛谈》卷四中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意思是蜀中运量,多用独轮车,可以载重120KG(汉代一石约15KG),前头像牛。还有一种大车,需要四个人来推,可以载重150KG,就是木牛流马。

这里包含两个信息,一是蜀道原本是用独轮车载粮食的,二是木牛流马是大一点的手推车。按这种记载的话,后者仅比前者多了30KG,却要多三个人力,这本身就是极不现实的,就算我们普通也知道得不偿失,何况一代”智圣“呢?

另外汉代独轮推车又叫”鹿车“,《后汉书》中对此有多次记载,《三国志》中也出现过这种工具,如果木牛流马仅是”鹿车“,或者仅是”鹿车“的简单升级,那么同一个时代的记录中不可能不加以说明,并且在当时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质疑,这就表明时人认可”木牛流马“与”鹿车“完全不同。

木牛流马是有四个小轮子的大载量运输车

按照《做木牛流马》(以下简称《流马》)中记载,木牛流马是两种运输工具,流马是木牛的升级版,我们以木牛为例,至少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有四个小轮子;其二,载量很大;其三,速度很慢。

由于《流马》记载文字很多,我们仅摘用最主要的几句:“一脚四足;双者为牛脚;转者为牛足;载多而行少。”

脚和足如何理解呢?不能按照现代汉语意思,汉代《说文解字》中对这两个字有详细解释:脚——胫也;足——人之足也。

如此一来就很明确了,胫,古今意思相同,都是指膝盖到脚踝的部分,即小腿;足,就是现在所说的脚。因此,木牛流马其实有一对类似于人小腿的支撑部分,每个支撑上面又有两个轮子。

轮子多大呢?《流马》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也就是一步1.5尺,周长1.5尺,汉代一尺大约等于现代22cm,木牛流马轮子的直径大概33cm,可以算出直径约10cm。

新三国84集之后是什么内容

列表:

1、第85集:骂死王朗

洛阳城内,曹睿不顾老臣王朗的劝阻派夏侯惇之子为大将军,领兵二十万以迎敌。蜀军进军路上,孔明拒绝了魏延越秦岭出奇兵直取长安的建议。

诸葛亮决定制造流言混淆视听,以离间司马懿与朝廷,致其死地。曹睿中计,决定亲赴雍凉兴师问罪。司马懿与其子只身前去曹营请罪,曹睿念其旧情,免其死罪。

司马懿被贬返回故地,夺其兵权。蜀军一路攻城略地,大败曹军。老臣王朗、大将曹真率兵迎敌,诸葛亮在阵前将王朗骂死,魏军军心大乱。曹真利用王朗之死使诈,诱蜀军劫营。

诸葛亮将计就计,大败魏军。许昌城中,老臣钟达力荐司马懿领兵迎战蜀军。诸葛亮接到李严密信,告知已成功策反孟达降蜀,孔明大喜。村中,司马懿领旨谢恩,即刻率兵迎敌。

2、第86集:空城计

司马懿帐中,故友申仪前来拜访,告知孟达降蜀,欲擒魏主于洛阳。司马懿大惊,立即率铁骑星夜赶往新城。新城外,司马懿设计将孟达斩杀,携其首级献于曹睿。

曹睿感慨司马懿的忠勇,将两京兵权全部移交于他。魏军大营中,司马懿决定先取蜀军咽喉要道街亭。马谡请缨前去驻守街亭,马谡下军令状保证万无一失。

马谡至街亭,不顾副将王平劝阻,贸然将大军驻守山顶。司马懿大喜,当机立断,派兵将街亭山上蜀军围住,并派张郃攻打山下王平部。

诸葛亮接到马谡送来的战图,大惊,料定街亭必失,接连下三道军令力图挽回败局。诸葛亮亲赴西城抢运军粮,司马懿大军压境,孔明抚琴于城头之上,欲施空城计。

3、第87集:挥泪斩马谡

司马懿听得琴声玄妙,料定必有伏兵,决定下令撤兵。诸葛亮大军败退蜀中,孔明挥泪斩马谡。成都府中,刘禅对孔明的请罪奏折左右为难,最终听从李严建议,降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洛阳大殿中,曹睿大赞司马懿的功高伟绩,却又历数其开战以来的种种罪行。

最终功过相抵,夺了司马懿的兵权,并命其在洛阳城中安家,不得离京。不久,大都督曹休在对东吴作战中,兵败身亡,曹睿再次召司马懿入宫商议计策。

司马懿认为曹魏大敌仍是蜀汉,并指出陈仓扼守咽喉要道,是应对蜀军的关键。司马懿推辞了雍凉大都督的职务,并推荐上将军郝昭承担陈仓防务。

4、第88集:曹真让兵权

赵云死讯传来,诸葛亮悲痛欲绝。 孔明兴兵再次伐魏,首战陈仓城,守将郝昭拼死守城,蜀军久攻不下。诸葛亮用姜维诈降蒙蔽曹真,曹真果然中计,误入姜维大营,魏军大败。

诸葛亮以粮草不足为由,下令拔营南归。曹真得知蜀军南撤,立即派兵追击。撤军途中,魏延返率兵斩杀魏将王双,攻克陈仓,郝昭自尽而亡。

魏军帐中,万般无奈的曹真只得听从部将郭淮的建议,将兵权让给司马懿,迎战蜀军。洛阳城内,曹真之子曹爽进宫面见魏帝。声泪俱下诉说战事惨烈,众臣求情免曹真一死。曹睿下令命司马懿入朝,商讨退敌之策。

5、第89集:司马中计

司马懿到军中后,严肃军纪,赏罚分明。面对魏军的出城不战,诸葛亮命魏延围攻武都和阴平,欲令司马懿派兵相援,进而伏击。司马懿假意命大将孙礼、郭淮进军以解武都之围。

魏延率兵将魏军击败,诸葛亮深感司马懿的计谋高深。孔明决计以自己为诱饵,引司马懿出动。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率兵进入武都,决定派大将张郃领兵直取击蜀军大营。

不料孔明早有防备,将误入蜀军大营的魏军团团围住。张郃率兵奋力拼杀,终兵败被杀。魏军大营中,司马懿父子亲自为大将张郃抬棺大葬。

曹真得知司马懿兵败陇西的消息,大喜,准备弹劾司马懿,夺回大都督之权。司马懿被贬为副都督,辅佐曹真。

6、第90集:曹真轻敌

诸葛亮力不从心,在病中命令蜀军陆续撤回汉中。曹真得知诸葛亮病重撤军的消息后大喜,分兵三路收取各城邑。曹真之子曹爽在追击中英勇善战,令魏延等人钦佩不已。

蜀军帐中,诸葛亮决计将陈仓粮草转移至祁山大营中,待日后雨季来时再图进军。曹真夺取陈仓后,将捷报速报朝廷。曹真得胜后大意轻敌,将守军分散把守,自己坐镇陈仓。

雨季来临,陈仓地势低洼,军粮、兵甲都已霉变。诸葛亮冒雨率兵杀回陈仓,曹真大惊,忙令各部兵马回援陈仓。陈仓城破,曹真落马而亡,关键时刻,司马懿率军赶到方挽回败势。魏帝曹睿对司马懿加官进爵,重任大都督之职。

7、第91集:诸葛亮班师

蜀魏两军交战,诸葛亮摆出令司马懿瞠目结舌的阵法。魏军贸然杀入,大败而归。姜维建议乘胜追击,孔明顾忌军粮未到,只得放弃战机。运粮官苟安玩忽职守,粮草贻误数日,本该处斩,诸葛亮念及苟安乃李严侄儿,无奈从轻发落。

苟安返蜀途中被魏军擒获,司马懿命他持伪造的密信离间李严、诸葛亮二人的关系。李严果然中计,将密信呈给刘禅,并指出诸葛亮的篡逆之举。刘禅忧虑,决定命诸葛亮即刻班师回成都。

孔明无奈,只得只身返蜀。刘禅内室,李严持密信与诸葛亮当面对质。孔明当众揭穿了苟安的阴谋,刘禅将李严打入大牢,降为庶人,诸葛亮将李严之子李丰举荐为尚书令,令众人大为感概。不久,诸葛亮决定返回祁山前线。

8、第92集:木牛流马

成都府内,蜀帝刘禅亲送诸葛亮大军北上伐魏。武功城内,魏军叛将正文前来投靠魏延,并将魏将秦朗人头砍下。魏延大喜,重用郑文。魏延从郑文的口中得出司马懿军中的破绽,不顾马岱的劝阻,决定绕过陇西,直取北原。

诸葛亮识破司马懿的诈降计,派王平诸将率兵前去解救魏延。蜀军奋力拼杀方突出重围。诸葛亮命魏延、马岱日日叫阵,引司马懿出城,司马懿坚守不出。

孔明命杨仪亲赴魏营见司马懿,并送上战书、艳服以侮辱其守城不战的行为。司马懿非但不怒,反而奉劝诸葛亮清心寡欲。相峙日久,蜀军粮草告罄,诸葛亮坐卧不安。

魏军众将苦苦请战,司马懿坚决守城不出。诸葛亮命工匠打造三百架木牛流马用以运粮。司马懿命司马昭阻击蜀军的运粮部队,缴获木牛流马若干,司马懿命人将其用于魏军粮草运输。

9、第93集:火熄上方谷

面对日益严重的春荒,诸葛亮命王平率军劫司马懿的粮草,王平不辱使命,蜀军大获而归。魏帝曹睿降旨宣布免去司马懿的大都督之职,并命其月内对蜀作战取胜。

司马懿决定派十万精锐攻打诸葛亮祁山大营,欲引诱驻守上方谷的守军增援。魏军久攻祁山大营,蜀军危急。魏延率军从上方谷引兵救援祁山大营,魏军不久溃败。

司马懿率军转攻上方谷,蜀军败退,魏军最终进入上方谷。诸葛亮大喜,命蜀军点燃上方谷中的粮草,魏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司马懿自知劫数难逃,命部下可以投降蜀军。就在魏军上下一片哀鸿的危急时刻,上天突降大雨,魏军转危为安。

10、第94集:星逝五丈原

在方山之上观战的诸葛亮悲愤欲绝,吐血而倒。蜀军营中,大病中的诸葛亮将身后大事托付给姜维、杨仪二人。孔明帐外,魏延不顾劝阻,执意进入。

诸葛亮假意将三军大权托付给他,魏延从命。诸葛亮急召马岱入帐,命其除掉魏延。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壮志未酬,薨于五丈原。孔明灵前,魏延擅作主张夺过兵符,并令三军继续北伐,夺取中原。

马岱趁机将魏延斩杀于灵堂,三军归杨仪执掌。蜀军依照诸葛亮遗命,依次南撤。司马懿下令兵分三路追击蜀军。陈仓道口,魏军中了埋伏,姜维将诸葛亮木像推出,司马懿大惊失色,率兵败逃,蜀军从容退回汉中。

曹睿下诏,命司马懿将军权交付夏侯霸,回京见驾。司马懿不辞而别,三军将士追赶而至,声言誓死为其效忠。

11、第95集:政归司马氏

洛阳大殿,曹睿身体日益衰微。司马懿觐见,曹睿任命其为太尉,彻底消其兵权。司马府中,静姝与司马懿互诉衷肠。司马懿决定与之成亲,静姝感动万分。

病中的曹睿召司马懿进宫,假意将摄政大权交付于他,以测其用心。司马懿推辞不受,并主动要求辞去所有官职,并将雍凉旧将削官去职以打消曹爽的猜疑。

不久,曹睿薨,其子曹芳登基即位。司马府中,静姝难产而亡,情痛之余,司马懿中风病发。曹爽大喜,决定次日陪同天子携文武百官拜谒高平陵。

此时,司马懿一改往日病态,在府中调兵遣将封锁洛阳各城门。司马懿率兵直奔皇宫,命郭太后“降旨”缉拿曹爽奸党,命司马懿执掌军政大权。

自此,司马家族主宰魏国朝政数十年,后司马昭灭蜀,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灭东吴。天下终归司马氏。

新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太极八卦阵是哪一集

在85集至90集左右

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