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信息不对称

知否:用经济学角度看淑兰的失败婚姻,为何竟如此“现实”?

《知否》,觉得剧中淑兰姐姐的婚姻可以说非常不幸,原以为孙秀才是个“潜力股”,结果嫁过去后发现是个“垃圾股”,不仅不求上进,还是个贪图荣华富贵、自以为是的好色之徒,与自家母亲理所当然的挥霍着媳妇的钱财,还随意打骂淑兰。虽然最后以和离告终,如果当时不是得到了明兰的帮助估计也不会这么容易。

在古代,婚姻在女人的一生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无异于第二次投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辈子的悲喜和生活质量。虽然很多文学作品中对爱情、婚姻的描述中有爱也有恨, 但是大多数的落脚点都是在歌颂崇高的爱情,宣扬爱情与婚姻的美好。假如把婚姻比作投资,有投资成功的,当然也会有投资失败的,就像炒股一样有赚有赔,赚到的收益不仅和自己的投资能力有关,像运气、时机、大盘走势、甚至大环境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一些影响。看到将婚姻比作投资,是不是有些许令人难以接受, 因为它将崇高的爱情与婚姻庸俗化了。下面,我将从经济学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剧中淑兰的婚姻为何让人感觉如此现实?

婚姻的本质,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奇葩说》里,经济学家薛兆丰,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婚姻的本质:“结婚,就是办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生批发的合同,双方一起拿着自己的资源办企业。”大家一起办企业,肯定需要各自拿出自己的资源一起好好发展,这个时候男女双方给出的资源包是不一样的,有身体、有生育能力、有容颜、有家庭关系、有自己未来的增长潜力等等。既然是资源就一定会存在稀缺性,只是对不同的人来说稀缺的东西会不一样,有的人贫穷,那金钱对他就是稀缺的;有的人缺乏资源,那可以获取到资源的途径对他就是稀缺的;有的人在生活中缺乏乐趣,那幽默风趣对他而言就是稀缺的。

那如何利用婚姻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呢?剧中的淑兰之所以会嫁给孙秀才,不就是因为孙秀才12岁成了秀才,盛家认为这个少年往后的仕途之路应该会一帆风顺,可以到时候为家中所用,所以看中了他以后的能力,即使他们家很穷也没有关系;而孙秀才之所以会娶淑兰,不也是因为对他来说财富是他的稀缺资源,而且淑兰其他方面也不差,贤淑又漂亮,还是嫡女。所以这场婚姻可以算是“一拍即合”,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见在婚姻的选择中, 满足自己的稀缺资源是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剧中的顾廷烨生母白氏与他父亲的婚姻促成,也是因为他父亲需要她娘50万两白银的嫁妆帮他渡过当时的难关,也是属于满足自己的稀缺资源而将利益最大化做出的选择。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尔曾经说过,“凡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也许有人会觉得他们的婚姻太功利性了,其实婚姻就是双方签订一个契约,然后实现双方受益的最大化,就像很多人在寻找对象的时候,也会将身高、容貌、性格、学历、地位、收入、财产、职业等各种内容都纳入考虑范围一样,只是对每个人来说稀缺和在意的东西都不一样而已,大家只是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信息不对称给婚姻带来的风险

虽然淑兰和孙秀才的婚姻一开始很明显是因为“利益”才捆绑在一起的,但是如果一开始淑兰和盛家就了解孙秀才的品性如何,我想淑兰也不会同意和孙秀才结婚的吧。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假如向对方隐瞒对自己不利的缺点,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优点,一旦对方没有发现并成功走向了婚姻,那双方的缺点或者劣势暴露出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淑兰婚姻的失败,很大程度就是婚前对孙秀才的品性了解不够全面,如果孙秀才是一个品行良好之人,即使他未来依旧无法中举,他们的婚姻也不会走向如此。

所以在婚配双方促进信息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典型的逆向选择。比如在约会中,特质较差的人往往会出手阔绰,表现超凡脱俗,为达成婚姻合约而故意表现一些并不存在的信息特质,有的甚至会为了迎合对方喜欢而委屈自己。如果在基于双方互相了解,也就是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这当然也不会发生。虽然婚姻存在的风险不仅仅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很多其他方面也会有影响,但是在结婚之前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方方面面,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日后会带给我们的落差和影响。

失败的婚姻需要及时止损

剧中的淑兰在三年的婚姻生活中饱受夫家的欺凌,意识到这日子无法再过下去的时候,最终以损失一半嫁妆为条件进行了和离。虽然中间过程比较曲折,但是也算是及时止损了。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婚姻也不例外,如果经过努力依然无法挽救婚姻时,请学会及时止损。在现实的感情或者婚姻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以各种不得已的理由而无法放手,从而让自己越陷越深。比如:“我们在一起已经好久了”、“我已经为为这个家庭付出了这么多之类的”,这类“借口”是不是感觉耳熟能详。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是“沉没成本”,即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它是一种历史成本,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沉没成本,不能算作影响我们的成本,毕竟放下本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所以大家在做现有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做出当下最合适的决定。当然止损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好比股票被套的时候,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女子查亡夫账户被告知结婚证无效,如何才能证明?

女子查亡夫账户被告知结婚证无效,如何才能证明?

其实我们去办事情的时候只拿着结婚证是真的不能证明就是夫妻的,我们可以去民政局来出具相关证明,证明二人未曾离婚,毕竟原始数据都在民政局那边。

在我们的第五十九条颁发离婚证,应当在当事人双方均在场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三)在当事人的结婚证上加盖条型印章,其中注明“双方离婚,证件失效。xx婚姻登记处”。注销后的结婚证复印存档,原件退还当事人。但这种情况很容易规避,因为当事人可以谎称自己的结婚证已经丢失(但实际上偷偷藏起来了),而《婚姻登记规范》中,也考虑到了结婚证丢失的情况,只要当事人出具了相关声明,也可以办理离婚登记。

在我们的第五十六条婚姻登记员受理离婚登记申请,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一本结婚证丢失的,当事人应当书面声明遗失,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另一本结婚证办理离婚登记: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两本结婚证都丢失的,当事人应当书面声明结婚证遗失并提供加盖查档专用童的结婚登记档案复印件,婚姻登记机关可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上述材料办理离婚登记。

这时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夫妻、民政局都是掌握了离婚信息,但是银行不掌握。同理,户口本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我举个例子,刚离婚,还来不及把户口迁出去。银行肯定不想承担这个风险,但凡弄错一单,后果还是很严重的。所以银行只能把这个风险转嫁给当事人,要求当事人的街道开具证明,但个人感觉这也不科学,街道也无法证明双方是否是夫妻。

办理结婚证后户口本上会显示已婚吗

不会。
办理结婚证是双方一起到一方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
而当事人双方的户口簿,是有各自户籍管理。
所以,当事人办理完毕结婚证,户口簿婚姻状况不会变更。除非当事人持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到本人户籍申请修改户口簿上的婚姻状况信息。

家庭经济学的家庭组织经济理论解释婚姻问题

贝克尔把婚姻看成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并把婚前约会看作是一种对未来配偶信息搜集的投资,并认为大多数成功的婚姻除了夫妻双方具有互相关心的感情之外,他们的偏好和价值也是基本一致的。用贝克尔的话来说,“婚姻是双方当事人执行直接和隐含责任的一份没有完全定义的合同”。当我们把婚姻看成是—份没有完全定义的合同时,在成本方面,结婚意味着伴侣中的每个人都要牺牲某些独立性、作出许多关于个人习惯、交友方式和支出方向等方面的妥协;在收益方面,结婚提供伙伴关系、互相关心和爱情,而且为繁育孩子提供了便利条件。婚姻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与结婚和离婚直接相关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为追求一种状态而放弃另一种状态所损失的福利;结婚的机会成本是保持单身所获得的福利,离婚的机会成本是保持婚姻所获得的福利。贝克尔认为,两个人只有在结婚的共同所得大于单身时的分别所得之和的情况下才会结婚。
除此之外,婚姻还提供了一种机会来让双方能从劳动和分工的专业化中享受所得到的经济挣得。只要配偶之问的技能存在差异性,丈夫和妻子从专业化分工和交易中能获得的收益就会是潜在巨大的。因此,经济学家建议人们在寻找伴侣时,最好在生产方面负向搭配,在生活方面正向搭配。例如,具有市场生产相对优势的人最好找具有家庭生产相对优势的人结婚,这样将促进家庭的专业分工,达到较大的家庭产出:相反在消费方面,夫妻双方具有相同的志趣爱好才有利于增加家庭的快乐,进而增加婚姻的所得,最大化婚姻的正效用。但是与婚姻相关的还有—个“搜寻成本”的问题,由于在婚姻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掌握信息不充分等问题,使得一部分人在寻找合意伴侣的过程中感到搜寻成本过高,而对婚姻失去信心甚至望而止步,于是选择保持单身;同样也是由于搜寻成本过高,导致更多的人们可能更容易与在生产方面正向搭配(具有同样生产特征)在生活方面负向搭配(具有不同消费情趣)的人结婚,结果降低了婚姻的质量,这也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最普遍的现象。

如何评价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神圣理由

最近很火的油画

1、《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最早如此近聚焦描绘人物半身像的肖像画。其画幅不大,画面构图饱满,达·芬奇运用了透视法,使人物形象具有圆雕式的丰满体积,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2、《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达维特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再现了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3、《桌球》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 

在这幅画中布瓦伊以极熟练的笔法与色,描绘了市民阶层的生活与风貌。在一个桌球俱乐部里,数十人集中在一起,打球,聊天,玩耍。其场景被画家处理得井井有条,人物刻画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画风的完整细致。色严谨,素描一丝不苟,成为一幅古典风味极浓的风俗画。

4、《盲女》约翰·埃·密莱 

《盲女》创作于1865年,也是密莱的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了一处绿意盎然的农场,天空中划过一道炫丽的虹,近处是两个女孩,其中一个躺在另一个的怀中。

5、《雅典学院》拉斐尔 

在这幅壁画中描绘了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

展开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