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流动的神奇规律

财富效应的迁徙定律

不同的财富时代,人口迁徙一直遵循的三个基本规律是:第一,人口迁徙总是从资源贫乏国家流向资源丰富的国家;第二,人口迁徙总是由人口稠密的国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定律就是迁徙的人口主体都是迁出地最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人口。
那么,在这三个流动定律支配下的人口迁徙,对迁入地和迁出地财富效应到底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最著名的移民国家莫过于美国。美国的富强历史,既是一部创业史、战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持续不断吸引移民的财富持续流入史。
航海大发现后至18世纪末,有200多万以上的欧洲人移居到新大陆,这些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创业资本、生产工具,还先后从非洲等地购买了1000多万名黑奴,从而使北美洲迅速从原始的采猎经济时代进化到农业(种植园)经济时代,并且开采矿山,产生了近代加工业,以及相应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移民引发了北美大陆第一次财富大爆炸。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又有数千万欧洲人移居美国。尤其是二战期间,大量在欧洲受到迫害的犹太商人和科学家迁徙到美国。二战以后,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相应地也成为国际移民的首选目的地。欧洲人、墨西哥人、亚洲人都争先恐后地移民美国,从而导致美国在1952年制定了新移民法。根据1952 年新移民法,1951年到1955年期间每年平均有近100万名非法移民被美国驱逐出境。1965年新移民法实施后,欧洲非法移民美国的人开始减少,亚裔的非法移民增长更快。
上述向美国的移民,无论是早期的自由移民,还是后期的合法或非法移民,至少都是成熟的劳动力,更多移民还携带着技术、技能和资本来到这个国家。 虽然增量人口会带来一些诸如就业压力、治安等社会问题,但是几乎所有移民对这个国家的财富增长都是做出贡献的。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不仅聚集了工业革命初期欧洲新教徒和创业精英,而且聚集了犹太人、华人等全世界各民族的优秀分子,这些高素质的科学家、企业家、商人和劳动者是美国成为全世界财富聚集地的根本原因。
除了美国之外,历史上大量引入移民的国家还有殖民时期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诸国。由于是从欧洲等发达地区引入创业人口和创业资本,所以移民造就了上述国家的经济繁荣。 二战后由于欧洲重建需要,大量需要移民,最初是欧洲内部的移民,如爱尔兰人流向英国,意大利人、葡萄牙人、波兰人向法国和北欧国家的移民。后来由于数量上不能满足,所以开始从各自的殖民地国家移民。于是,从马格里布到圭亚那,从印度到马鲁古群岛,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资源被送到欧洲。1970年欧洲吸引的移民人数从1950年的400万增加到1100万。
移民促进人口输入国财富增长的例子,除了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典型的早期殖民国家之外,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色列,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在那片不毛之地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国家。

中国财富积累的长期波动规律是什么?

中国经济波动规律与创富机会
2006年07月13日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改革阶段
1980—1984年(两个经济波峰)。农业改革。1980年和1984年是改革开放开始后,两个经济增长的快速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农村受到压制的生产关关系得到释放,人们受到压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释放,也与当时贷款的大量投放有关。这也是通货膨胀比较高的两年,由于当时的经济总量基数不大,在强硬的行政手段下,通货膨胀比较容易地得以控制。
这个时期的富翁主要出在农村,就是“万元户”。但是这个时期的富翁,文化水平严重偏低。致富的基础是养殖、瓜果种植。自身能力水平提升空间有限。他们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1984—1989年(两个经济波峰)。工业改革。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完成后,中国解决了“无农不稳”的问题。1984年通货膨胀被很容易地控制,高层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农业问题得到解决后,工业改革提上日程,这段时期的主题是改制,乡镇企业得到极大发展,而中型和大型企业由于机制不灵活,日渐衰落。这个时期,发财的是所谓的“乡镇企业家”、业务员和一些开始规模经营的经销户。
期间,乡镇企业很容易地得到大量贷款,也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乡镇企业管理层普遍素质不高,行为盲目性非常大,只要能够维持企业周转,企业效益等都可以不管。1989年,金融问题十分严重。当时动用了“抽奖”等特别政策,才渡过危机。但乡镇企业得到贷款逐步受到控制。这个时期,大部分乡镇企业家不懂得“在合适的时机要扩张企业规模”、“在必要的时候也必须收缩企业规模”。很多企业,由于不知道经济的周期规律,在五年内跨掉了。
1989—1993年(两个经济波峰)。在1990年年中,经济过热问题才得到有效控制。经过1990、1991年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继续平稳向前发展。但是在1992年“再快一点”的要求,使得经济突然加速,大量银行贷款出笼,在海南炒作“房地产”和股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通涨。期间发财的是“金融倒爷”——杨百万和炒作房地产并在泡沫破裂前脱手的一些炒家和非常少的“比较精明”的乡镇企业。
1993—1996年(经济顶部高速发展)。在1993年开始的控制通货膨胀中,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一起使用的,并提出了“经济软着陆”的概念。这个时期,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经济快速发展,实业经济非常赚钱。这个时期,虚拟经济——国债投资是很好的机会,直接买入国债,持有到期是个很不错的方法。但当时也无远期国债,这是一个遗憾。
以间接经济调控为主的阶段
1996—2000年11月(经济下滑期)。1996年,经济已经基本理顺,但由于1993年将存款利率调整得非常高(11.97%),这个时候需要迅速地大幅度地调低利率。但是某些人受“成就感”束缚,没有放开手脚,继续“软着陆”思维,根本没有启动经济的概念。刹车时间过长,导致经济“熄火”。自1998年,大力使用扩张型财政政策,但收效不大。其实根本原因,货币政策的效果10倍于财经政策。货币政策的偏紧抵消了财政政策的效能。
这个时期,是实体经济的灾难时期,大批钢铁、化工等“重型工业企业”陷入泥潭,走向破产;也是虚拟经济的大发展时期,股市自1996年1月一2001年6月,大批股票价格上升4倍以上。
2000年11月至2004年10月(经济上升初期)。2000年,利率降低到1.98%,加上20%利息税的实施,使得定期一年存款收益率不到1.6%。金融改革将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重大目标。很多银行找到了“大空子”。增加分母(贷款总额)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放贷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扩张型货币政策”开始显现。
在经济增长开始的时期,往往是投资周期最长的行业先涨的。2001年的特点是:利率最低——借款成本最低;房地产投资长达7年低迷,发展长期空白,有极大潜力;银行贷款热情十分高涨+按揭贷款在1999年推出;1989年抢购风教训;股市投资已经达到疯狂的地步,风险比较大,部分资金在寻找新投资品种。多重原因使房地产成为财富的“释放口”,房地产的火暴使得钢铁、电力和水泥短缺,造成铁矿石、煤炭和发电供不应求,部分商品接力跟风涨价。这是2004年经济调控的直接原因。在这个时期,房地产投资是收获最大的一个行业,投资煤炭、电力、石油等,也都是好项目,但投资股票和将亏损累累。
2004年11月至今(经济继续上升+平稳期)。2004年下半年,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锁定资金,减少基础货币供应量;使得各个商业银行资金偏紧。长期价格大跌。当时国债是一个极佳的买入时机,持有一年可以有15—20%的年收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是一个极短的特定时期的特定品种。目前国债价格已经非常高,再投资不是一个好策略。
2004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并没有有效控制上海的房价。2005年3月,中央继续出台措施。上海房价在“不服气地最后一跳”后,进入了无量交易阶段,并在10月份后走人暴跌期。很多人在2004年年底一2005年6月之间买的房子半年缩水20%以上。在一个市场里,决定商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供求”,目前中国的股市也是一个市场,尽管它下跌4—5年,里面股票的交易非常“低迷”。但它是一个基本平衡的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因为外部资金流入的因素发生改变,里面大部分品种价格必然上涨。大盘的好转是逐步的,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期间肯定要有曲折。作为长期投资者必须要有耐心,有理由相信07、08年的股票市场会更好,这就足够了。

什么是财富规律?

你自己不是写了本相关的书么?我可能没什么可说的。(或者回答是你的用户名?哈哈)
财富本无律。我将财富比喻成流,总体来讲是按社会经济规律的定常流,但在局部(时间或空间)有湍流(对应风险投资及国家调度),还有源和汇存在(对应虚拟财富)。 你研究财富的产生,转移,汇集及消耗,也许应该着眼于整个世界。

财富系列之—流

那么流是什么?

在个人理财的层面上,流首先是形式的资产,同时也是每个月不停流动着的钱。比如每个月的固定工资是流,房子出租的租金是流,股票的固定分红是流,还有每年的固定收益产品的利息,也是流。流首先要符合高流动性,其次要长期稳定,最后,最好是你的被动收入,甚至可以自动运转。
那如果你有100万长期的放在你的银行账户里,这个是流吗?这个不是,这是池,你随时可以从池子里把水舀出来,但不是流,它没有在流动给你带来收益。
健康的流意味着良好的财务状况。好的流规划,既能让金钱来满足各类生活需求,保证生活质量,又能让资产也跟着流动起来,产生越来越多的收益。可以说,良好的流,是投资和生活的桥梁,更是财富大厦的基石。

而在财富法则中,稳定的流,是构建资产的基础,当我们从主动收入中可以获得稳定的流时,第一步就是用流去构建资产和新的流,一步一步积累财富。但在最开始,流的优先级是高于资产的,宁愿不要,宁愿先不要资产,也得先有流。

如果把财富比做一个巨人,那么流就像血液一样,一直在身体内流动,给他的身体输送营养,如果流出了问题,那么就像血液里出现了杂质,流的慢了或者哪里堵塞了,都会给巨人造成疾病。而资产就像是巨人的骨骼,如果没有骨骼,巨人就无法支撑起来,也就无法行走和持续的生长,而你的投资能力是巨人的肌肉,是一个需要不停的锻炼,越来越强壮的过程,最后,财商是巨人的大脑,指挥着所有的行动。

流的意义

流在我们的财富法则中最重要的秘籍之一,在每个人财富积累的过程中,流都占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稳定的流是你投资的前提。换句话说,当你有了稳定的流之后,你才能去做投资。

为什么呢?因为投资首先你得要有原始资本,要有本金,对吧。那么流的存在,就会帮你不断充实你的池,来支持你的第一笔投资。

其次,稳定的流,是你能持续把投资做下去的关键,充实原始资本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投资是要持续不断的进行的,稳定的投到一定程度,才能看到回报。如果你打打停停,断断续续,那很有可能会把你已经投进去的钱也浪费掉,就像飞机飞了一点,停一下,飞了一点,停一下,总也飞不起来,还浪费好多油。

这里注意,我们说稳定的流,是要有结余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流。不是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朋友,自己开工厂,一年赚几千万,但是赚1000万,就要投到厂里1000万,为了扩大生产就赚多少投多少,后面不断的招聘员工,新建产房,各方面的投资一直没停过。这时候企业是没有可支配的流的,很多时候公司扣完各种费用,最后到他手里几乎剩不下什么钱。
这个也不是你的流,虽然这些钱你是每个月流动着的,但是你拿不出来,或者你只能过过手,这种也是很危险的,一旦有风险或者负债你就只能去抵押资产。
第二个意义,流是你生产力的体现,这意味着你的信用值多少钱,这和你的融资有关。

因为融资是我们扩大财富的一项关键步骤,而流代表了你的还款能力,有了流你才能用月供支撑起。

比如你想要投一个项目,去银行贷款,银行就会看你的月流水是多少,是不是稳定,资产有多少,能抵押多少等等。通过看这些他会评估你的还款能力,你能力强他就很愿意借钱给你,你就能借此去更好的周转你的投资项。

第三个,流是你负载能力的体现,也就是高风险承受的能力,债务修复的能力。

因为到了后期,你的流越大,你就越可以做更加激进的投资策略,也就会面临越大的风险,这时候你的修复速度是极其关键的。一方面你可以用流去灵活的降低,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一旦亏钱,那么流就是你疗伤的圣药。

比如说,你每个月有10万﹣20万的流收入,同时你手上有50万的想要投入一个项目,那一旦亏了,你只需要等3-5个月,或者借助其他的办法,用更短的时间你就能缓过来。这时候你是可以把钱拿去做更有效率的投资的,因为你的承受得住。但如果你今天流只有每月3000,然后想投一个50万的项目,这你就亏不起了,一旦亏了好几年都翻不了身。

第四个,流是鸡蛋,而鸡蛋可以变成鸡,流让我们做复利的农场主。
我们前面提到资产能给我们带来收益,而稳定的收益,本身就可以用作下一次的资产配置。让鸡生蛋,蛋再生鸡,鸡再下更多的蛋,很多富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量之后,这辈子都没那么轻易能花完,就是因为在流充足的时期,配置了大量生息资产,以至于到了后来,每天什么都不做都有丰厚的收益。

第五个,流还能促进我们的良性消费。比如说,我对自己的日常消费是非常克制的,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就是如果今天想要买一块手表,比如要花5万块钱,那么我必须手上有这5万的流收入,我才会考虑去花,如果没有,就要为了这块手表去构建一个5万的流收入。
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吃蛋,那请你先买只鸡,如果你想花钱,那你要为这份钱找到它的流。你反过来这样要求自己,你的流就会越来越多,我就是这么做的,虽然看上去有点抠门,但是你会发现,你越想花钱,就越要逼着自己去找新的流,那么结果就是你越花钱,越富有。

第六个,流是你投机的子弹。投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想要拿到超额的收益,就要能抵御超额的风险,而拥有稳定的流,才能帮你耐着性子,等待投机的概率发生。

总结一下,普通人关注,而富人关注的是流。我们初步的认识了流是什么,以及流对我们的财富积累有多重要的意义。

PS:以上来自肇中老师课程内容的贡献,感恩

财富增值五大定律

一、流
要拥有持续稳定的正向流。
1、创造经营性正向流
2、当每月达到30万流以后,再去做投资性正向流。
二、信用
让信用最大化
三、(运用融资)
运用的好处
1、放大资产规模(36万元可以融360万)
2、跨时间空间达成目标(比如贷款买房)
3、增加净资产
4、推动原计划
5、资金充裕
6、相对的负债变富人
种类
1、人脉
2、专业(金融业各种中介,证券,银行,担保公司)
3、职业(公司形象,品牌形象,爱心,团队协作,人际关系,社团组织)
了解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价值,去帮助别人,以累积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信用。
4、信用(个人资产,信用,相关资产)
5、债务
6、融通(流,供应方,提供方和承接方的赊销)
7、有形资产(保险,基金,房产,黄金)
8、无形资产(看不见的资产,例如知识产权,资质等)
9、中介(银行中介,担保中介,房产中介)
10、通路杠杠:各种结算系统(支付宝,携程),交易交换,钱换物,银企协会
四、投资工具
1、
2、股票
3、保险
4、资金
5、商业地产
6、住宅地产
7、数字资产(、)
五、组合适当(资产配置,投资组合)
认识投资工具:
保险,占净资产的1%-2%(不宜多投)
,占净资产的10%-20%(有8%-12%的增长)
基金,占净资产的10%-20%(必要时可用于流)
股票,占净资产的20%-30%
商业地产,占净资产的10%-20%
住宅,占净资产的30%
数字资产,占净资产的10%(风险性投资,新一代资本)

钱生钱的十大定律

要掌握财富合理配置的定律——4321定律。所谓4321定律即是你所有财产的合理配置的比例。举例来说,你每年/每月的总收入为10W,拿出40%或投资不动产,或投资保守型理财产品;30%用于日常的生活开支;20%的资金存储在银行,当做急用金;剩下的10%投入股市或像有融网这样的P2P这些高收益的具有一定风险的理财渠道。无论你有多少财富,用4321定律来理财,可保你百战不殆。
要掌握投资中的黄金定律——72定律。一般我们投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会把利息取出,而是把所获收益加原来本金继续投资,以实现利滚利,钱生钱的高收益目的。而想让本金增值一倍需要多长时间呢?只要拿72除以投资的年收益率,得到的数字就是本金翻倍的所需时间。比如:假如你有1万元本金,投资的年化收益是12%,得经过多少年才能增值为2万元呢?只要用72除以12得6,便可知道本金需要6年才能翻倍。
终极目标定律。投资的目的无外乎让自己及家人生活的更加舒适,所以投资自己及家庭的身体健康必不可少,不要反向而行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即使你所投资的理财产品每年有100%的回报,但健康情况却每况愈下,最后赚的钱都给了医院,那现在辛辛苦苦投资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保持健康的身体是人生的根基,而健康的生命是人生理想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健康的生命,才是生命的意义,才是实现财富增值的终极目标。
金钱永不眠定律。投资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短期投资,目光不能短期;长线投资,还要有发展的眼光。看看今天的发展变化之快,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今天的朝阳产业,明天或许就会变为夕阳产业。培养自己的投资眼光,选择好的投资渠道,小钱反而会生大钱。反之,就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俗话说:“金钱永不眠。”金钱就是用来流通的,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不断实现保值和增值。
安全边际定律。在投资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不仅要考虑投资组合,还要考虑风险大小、回报周期、变现能力等都要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发生紧急事件能马上变现。风险大小如何判断呢?这么说吧,你能忍受什么样的生活把他压倒最低限,就是你风险所能承担的极限位置,比如:妻离子散,你接受不了,那你投资时,风险大小就定位于亏损多少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就可以了。
掌握5:2:3的储蓄定律。理财的基本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资金,还要有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然,你存不下资金,没有资金就没法理财。没钱不打紧,存一点儿就行了。这里教你一个储蓄的好方法。如果你现下的收入不多,可以用“5:3:2方案”来储蓄,这是哈佛教授E lizab Warren提出的。她认为一个人的固定开支和责任开支应该占税后收入的50%,剩下的30%是弹性支出,最后的20%就应该存下来。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通常你将税后工资的10%至15%存下来就OK了。当然,你想存多点也没人拦你,以上的比例只是个底线。
当然还有“3331”定律 “、 “80定律”、“双10定律、 “三一定律”等,大家有兴趣可以研习一起交流。不管钱多钱少,拥有更多的财富是绝大部分人追求的目标,赶紧用正确的理财法则赚取更高的理财收益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