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面旺财的爻词

易经爻辞解释

爻辞指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如“初九:潜龙勿用”,文中“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就是《乾》卦初爻的爻辞。

出处:爻辞,《易经》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题下所系文辞。《 易经 》 八卦 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

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六十四卦就有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就有三百八十四爻辞。再加上用九、用六两爻辞,实际有三百八十六爻辞。卦辞主要是概括全卦的大义,具有提纲挈领的提示性作用。

《易经系辞传》说:“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高亨先生认为“其旨趣都在于指示吉凶”,如恒卦的卦辞是“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翻译成白话就是亨通,很好,没有什么灾难,只要操守正道就有利,到其他地方去也是有利的。

大壮卦的卦辞是“大壮,利贞”。意思是所筮的事有利。否卦的卦辞就不是那么吉祥了,“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意思是否定了贤人的建议,或者把贤能的人排斥于门外,小人来到了,像君子一样的大人却走了。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不利于君子占问。每一卦的卦辞文字多少不等,少则二、三字,多则几十字。

关于《易经》观卦爻辞的小知识

重温《易经》中的观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的内容~~

观卦是第二十卦。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观卦的六条爻辞,每条都有一个“观”字。“初六,童观”,像孩童那样观察事物。小孩子观察事物的特点是细腻而不全面,初六爻是刚刚开始,好比人的孩童阶段,而且是阴爻,是指女孩子。“小人无咎,君子吝”,这样的观察对小孩子来说没有灾祸,但对君子而言就有些遗憾了,因为这种观察不够全面,显得比较肤浅。

      “童观”,符合小人之道,不符合君子之道。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窥观”,“窥”字上面是穴字头,意思是从门洞、门缝里去观察,表示视野不开阔,而且有偷窥的意味。“利女贞”,对女子来说是有利的,但对男人来说是不利的。

      “丑”是羞耻,如果男人也像女人那样窥视,是很羞耻的。这是教我们要全面观察,不能从门缝里看人。为什么对女人是有利的呢?因为古代的女人足不出户,只能从家里、门缝里看人,所以从当时的礼仪来说是合适的比喻。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观我生,进退”,观察自我的动作和心理,反观自我,进进退退。第三爻是下卦到头了,是下卦的最高位,要成熟一些,这种“观”也是女人在观。观卦下面三根爻全是阴爻:一开始是“童观”,女孩子在观;到第二爻,这个女性就成熟一些了,所以是“窥观”;到第三爻,这个女性更成熟了,不仅观外物而且观自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反观,然后再谨慎地决定进退。

    《象传》里说,这种观察方式是符合女子观外物的正道的。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这里的观察更高级了,是观察国家光明的一面,有利于成为大王的贵宾。六四爻的上面是九五爻,是君王,意思是辅佐君王,在这个位置观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一定要观察国家光明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成为大王的贵宾。那是只观察国家光明的一面,不观察国家黑暗的一面吗?不能这么说。我认为“观国之光”是要用自己光明的心来观察国家的光明之处,用什么样的心来观察国家非常重要。如果用光明的心来观察,那么哪怕这个国家有一些黑暗的地方,也会想办法把它变得光明;但如果用黑暗的心来观察,那么哪怕这个国家有光明的地方,也会把它看成一片黑暗。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这里九五爻的“观我生”与六三爻的“观我生”不一样,它们的主语不一样。六三爻是阴爻,是阴性的人在自观;而九五爻是君主、是刚健的人,又居在最尊贵的位置,所以这是一种刚健中正的观察,不仅是观察自己,而且也是观察国家。因为九五爻已经是君主了,所以他的内观、反省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荣辱兴衰。

        九五爻的“观我生”是“观民也”,观察天下百姓。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其”代表群众,因为上九爻居在最高位,往往“高而无民”,容易脱离百姓,所以这时要观察民众的行为和下属的反应,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这样才能与百姓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受到百姓拥护,所以“君子无咎”,这样做就没有灾祸了。

      因为这时志向还未完成,所以不可安逸放松,要一直观到最后。

《易经》乾卦的爻辞是什么?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卦爻辞(原文): ◆地泽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

【本经】临 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译】本经 君王从上面到下面来,本来能促进民众生活通达顺利,能使他们的农耕活动意志更坚定,竟然违背此初衷沉迷在宫廷歌声之中不吉利。

注释:“临”从上面到下面来。《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拜迎送,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元”民众,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亨”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利”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贞”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贾子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诸葛亮《出师表》:“贞良死节之臣。”

“至”表示出乎意料。犹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于”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八”本义:相背分开。(相背:相违;相反。)《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月”古同“肉”。 桓谭《新论·琴道》:“宫中相残,骨月为泥。”(“肉”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礼记·乐记》:“廉肉节奏。”)

“有”词缀。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荀子·议兵》:“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不吉利。《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易经》入门,怎样读懂这本工具书?

最近写了几篇关于《易经》的介绍,朋友们都很感兴趣,有朋友留言说,都知道《易经》很牛,但真拿起来看了,发现《易经》文字晦涩难懂;结构千奇百怪;专用名词太多,直呼看不懂,现在就来简单介绍下,怎样看懂这本传统经典著作。

《易经》被誉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文化之本,涵盖了我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总源头。很值得仔细研读,现在就来分享下如何读这本貌似深奥的奇书:

第一步,了解《易经》的内容及其演变

首先第一步,想要读懂《易经》,想要知道它到底讲了什么内容!《易经》主要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

《经》是全书的核心,本质上讲《经》是一部占筮书,分为《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这个结构和其他传统经典不同,所以不好读懂。

《传》则是解释《经》的,更像一部哲学书。《传》共有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这里《彖》读作(tuàn),是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象》分为上下篇,是对《易经》卦名和爻辞的注释。

《文言》是对乾坤二卦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系辞》也是上下两篇,是对《易经》的整体评释,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和必读之篇。

《说卦》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杂卦》是从卦象中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序卦》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总共十篇《传》,古人统称为“十翼”,表示《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当然《易经》最初的内容是没有这么多的,《易经》里的八卦最早是由远古时期的伏羲演化而来;之前还有两个版本,分别是炎帝神农所创的《连山易》和华夏始祖黄帝所创的《归藏易》。

但这两个版本年代久远,没有传承下来,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目前能看到的实际上是周文王所创的《周易》,他根据伏羲八卦,演绎出了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

之后文王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为《周易》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添加了爻辞。春秋时期的孔子,在《周易》后加注整理易传,成为易经的导读资料,形成《传》。

后世经过董仲舒、京房、邵雍等人的传播发扬,《易经》才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它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所有文化中,是中国文化的总枢纽!

第二步,熟悉《易经》的骨架及其哲理

《易经》的基础骨架源自河图、洛书,这是两幅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像,被认为是《易经》、阴阳五行乃至中华文明之源,太极、八卦、九星等术都来源于此。

《易经》的内核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它把对立统一的事物称为两仪,即阴阳。古人认为:“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两者间存在着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这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辩证法!

阴阳两仪在此消彼长,相互转化中,演化出四象:少阴、少阳、太阳(老阳)、太阴(老阴)。象是形象、状态、象征和比拟的意思,在《易经》中,卦和爻的状态称为卦象和爻象。

天体的运行状态被称为天象,地面的地形状态被称为地象,春夏秋冬被称为四象,又叫四时,这也贴合了《易经》天人合一的观念!

古人根据自然界的感知,设计出卦象来表达自己对宇宙生成、日月与地球的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的认识,用代表构成天地万物的八种元素,总结为八个卦,后来在卦上加上文字说明,就形成完整的八卦系统。

熟悉了这些基础骨架,才能在后面更容易看懂具体卦象,分析具体演变规律,才能进一步研究《易经》的四大法门:象、数、义、理。

第三步,牢记《易经》的系统及其方法

最后再来看《易经》的核心理论,《易经》64卦,384爻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它就像一本工具书,遇到问题对号查找,所有人生课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先来看六十四卦的基本单位爻,每卦都由六个爻组成,不同的爻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排列顺序代表着事物的不同时期,爻的阴阳变化代表着事物的未来走向。

爻是效仿天地变化的符号,类似于现代文字里的“交”,代表“易”的变化交错,宇宙万物时时都在相互交流、作用,发生关系,产生变化。爻分为阳爻和阴爻两种,我们知道三个爻组成八卦,代表天地之间的八种自然现象。八卦两两组合,就成了有六个爻的六十四卦!

要注意的是,卦爻的顺序是从下往上数的,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上爻。古人以“九”代表阳数,“六”代表阴数,所以又把阳爻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把阴爻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爻不但分为阳爻和阴爻,古人还将六爻分成三部分,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六爻为天。天之道表明阴和阳,地之道代表柔和刚,人之道说的是仁和义。这就是每卦之中包含天、地、人的三才理论!

知道了这个系统,再去读《易经》,就简答得多了。前面写过一篇 《易经》里的万物规律,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讲过六爻位的属性规律“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而在每卦中,爻与爻位的关系是判断事物走向,预测吉凶的关键。

阳爻应在阳性的位置上,阴爻应在阴性的位置上,这就叫做“当位”,反之自然就是“失位”,“当位”和“失位”是判断卦爻凶吉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在看每卦的六爻卦时,如果阴爻与阳爻紧邻,且阴爻在阳爻之下,就称此阴爻“承”此阳爻。下面阴爻承接、支撑上面的阳爻,这是有利的。就像一个明君需要众多的良臣的辅佐,需要民众支持一样!

和“承”对应的,如果阴爻与阳爻紧邻,但阳爻在阴爻之下,就叫做阴爻“乘”此阳爻。这是不正当的现象,就像乾天在上、坤地在下的自然规律一样,如果表示天的阳爻在表示地的阴爻之下,便是本末倒置,预示着不顺利,教反常的状况出现!

同样的,当阳爻位于阴爻之上,表示出“承”的关系时,对于阳爻来讲,就是“据”的关系,“据”有占据、压制、居高临下的含义,这就要看测试的对象是谁,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

而每卦中,相邻两爻在位置上的接近关系称之为“比”。比有对比、比较、亲近的意思,只有类似、有共性的事物才可以比较。在卦象中,只有相邻两爻才可以“比”,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一个阳爻与一个阴爻的“亲比”,肯定要比两个阳爻或两个阴爻的“敌比”要好!

在每卦中,初爻与四爻分别处于内外卦的最下位;二爻与五爻分别处于内外卦的中位;三爻与上爻分别处于内外卦的最上位。它们处在相似的位置上,可以相互理解、照顾、呼应,这种关系称之为“应”。应除了遵循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还有“物以稀为贵”的指导意义!

在每卦中,二爻与五爻被视为阴阳两种事物的核心,因为二爻在内卦的中间,是内卦的核心;五爻在外卦的中间,是外卦的核心,五爻的位置被称做君位、至尊之位,如果五爻是阳爻,就是“阳得中”,同样的,如果二爻为阴爻就是“阴得中”,这都是最吉的情况!

总结一下,《易经》的核心内容都在《经部》,包括各卦的卦象、卦名,以及对卦名的解释。首先是每卦的属性和卦象;随后是简单精练的卦辞,对这一卦总体吉凶做出判断;之后是与该卦相应的“彖辞”和“象辞”,后面还有六爻的爻辞,卦辞和爻辞是《易经》的精华,是判断吉凶的主要依据!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中就多次强调,学习《易经》要背会64卦卦序,熟记乾坤二卦的爻辞、彖辞、象辞,熟记《系辞上下传》内容,其实《系辞传》的内容四字成句,韵文美丽,琅琅上口,是很棒的有思想,有灵性,有感情的文字!

易经小知识—如何读懂易经的完整体系!

《易经•说卦》解读完之后,易经体系的大部分内容都介绍过了,但是因为类别较多,且都是文言文,很多朋友觉得杂乱无章,特别是刚开始接触易经的朋友,会觉得无处下手,不知道从哪里读起更合适,现在就来简单梳理下易经的内容体系。
首先要知道,易经有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经文分别是《连山》,《归藏》和《周易》三部分内容,因为年代久远,《连山》和《归藏》都已经失传了,现在看到的经文部分都是《周易》的内容,这也就是很多时候也把易经称作《周易》的原因。

其次,易经传的部分,也叫做易经十翼,分别是揭示卦象的《彖传》上下篇;揭示卦辞的《大象》和揭示爻辞的《大象》;阐述乾坤两卦的《文言传》;总体论述易经的《系辞传》上下篇;远古流传下来的易经总论《说卦传》;讲述六十四卦顺序的《序卦传》和讲解六十四卦关系的《杂卦传》。

了解过一些易传的知识后,就可以开始读易经的核心内容六十四卦了。每卦先是卦画,接着是卦名卦辞,后是解释这一卦卦名卦辞的《彖传》,称为为“彖曰”,再接下来是解释释这一卦的卦象的《大象》,为“象曰”,后面是爻辞,每条爻辞之后都附有释爻辞的《小象》,为“象曰”。

这里面乾坤两卦有些特殊,除了常规的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和解释的《彖传》、《象传》,最后还单独加了《文言传》。

而易经十翼的其他部分,《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总是附在六十四卦之后。这是目前通行的、也是最通俗易懂的易经体系的编次顺序,以这个方式读下来,整个易经体系就能完全覆盖到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