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卦第三爻

《易经》的交互卦

损: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山上泽下,意为大泽浸蚀山根
夬:乾下兑上,刚夬柔也,洪水涨上天之象,意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冲决上兑这个阴柔之卦
萃:坤下兑上,地下泽上,有泽水掩地,洪水横流之象
益:震下巽上,雷下风上,风雷激荡,其势愈增.
豫:坤下震上,地下雷上,雷生于地,突破地面,在空中自由飞转,意顺时而动
蒙:下坎上艮,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
蹇:艮下坎上,山下水上,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行道不易.
需:乾下坎上,天下水上,是降雨之象,也象征危险,坎有险义,要善于等待突破它
履:兑下乾上,天上泽下,以柔克刚.
蛊:巽下民上,山上风下,山高沉静,风行山下事可顺当,天下大治之象
睽:上离下兑,上火下泽,两相离违矛盾
困:坎下兑上,上泽下水,水离开泽而下渗,泽有困
既侪:离下坎上,上水下火,救火之事,大功告成.
师:坎下坤上,水下地上,水流地下,随势而行,军旅之象,故名师.

姤卦的哲学解读

姤是3:7卦的卦名,3:7是姤卦的代号。“姤”(gòu),与“逅”同义,相遇。3:7卦的主卦是3卦巽卦,卦象是风,特性是顺从;客卦是7卦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强健。主方想避免与强大 的客方相遇,但又不得不相遇。
起卦前需要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分析主方和客方情况,必须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此卦才有参考价值:
1. 主方与风很相似,客方与天很相似。
2. 主方阳数是3,客方阳数是7.
3. 主方的行动是阴,素质是阳,态度是阳;客方的行动、素质和态度是阳、阳和阳。
切勿用任何随机数方式起卦,否则此卦不能用作决策工具。 右图中,有一个箭头,从第一爻指向第四爻,表示第一爻和第四爻处于阴阳和谐状态 ,相互有应。这一对爻是主卦和客卦的下爻,代表主方与客方的行动,主方是阴,客方是阳,一阴一阳,正好呈和谐状态。这一对爻都是天蓝色,天蓝色表示不当位 ,就是说,主方的消极被动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客方的积极主动也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这和谐关系,使得这两个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的不利因素,在当前形势下,主方已经处于客方控制下,主方不得不听任客方摆布。
至于其它四条爻,有红色的,有天蓝色的;有当位的,有不当位的;当位的爻表示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不当位的爻表示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不管当位或不当位,只要不存在有应关系,就都是潜在因素,是否对主方有利,决定于主方如何处理。所以,目前真正的不利因素只有主方行动和客方行动。而客方行动不是主方所能决定的 ,因此,主方所能够改变的不利因素只有一个,这就是主方的消极被动。第二爻和第三爻都是阳爻,表示主方实力极强,这消极被动,是主方实力达到极强以后出现的消极被动,是走向衰落的开始。主卦是3卦巽卦,巽卦表示在事物自身变化过程中,越过了顶峰,开始走向衰落。如果主方想扭转当前不利形势,主方必须振作起来,恢复当日威风,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新的成就。
姤卦卦辞中的“女”指客方,客方很强壮,主方应当避免与客方建立亲密关系。姤卦的头三条爻辞说明主方状态,主方被迫与客方联系在一起,“系于金柅”;主方应当保护自己的利益,“包有鱼”;主方受到损害,“臀无肤”。后三条爻辞说明客方情况,客方积极主动地把掠取到的利益归于自有,“包无鱼”;客方巧妙地让主方利益落入客方手中,“以杞包瓜”;客方与主方相遇很难避免,“姤其角”。删去爻辞中的判断词。六条爻辞就是一首完整的围绕主题“姤”的散文诗。下面是其译文。
(像是被他)系于金属制动块上的母猪,浮躁不安地来回走动,
包里有鱼,不利于招待(他这样的)宾客。
(被他折磨得)臀部没有皮肤,行动犹豫不决。
(他的)包里没有鱼,
(他)用枸杞把瓜包藏起来了;(他)含有纹理,(像是)自天上降落的陨石(没有用处)。
(偏偏与他)相遇在拐角处。
下面逐条说明卦爻辞。 〖卦辞原文〗女壮,勿用取女。
〖译文〗此女强壮,不要娶她。
〖解说〗主方以6卦巽卦表征,客方以7卦乾卦表征,主卦与客卦的阳数比是6:7,客方强于主方,并且是最强者。如果主方与客方结合紧密,主方必受制于客方。卦辞中的“女”指客方,“女壮”,意思是客方强大。“取女”,意是娶该女为妻,“勿用取女”,不要娶该女为妻,就是建议主方不要与客方结合太紧密。 〖原文〗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译文〗系于金属制动块上,坚持下去吉利;有所前进,呈现凶险,母猪浮躁不安地来回活动。
〖解说〗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行动,阴,表示主方消极被动,比如说,防守、退却、不想冒险、不想探索或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只求保持现状,等等。主方被积极主动的客方所推动,不得不顺从客方。“羸豕”,母猪,象征主方,主方强壮而顺从。“蹢躅”,徘徊不进貌。主方被牢固地系在与客方的关系中,就像是这头“羸豕”被系于金色的柅木上。保持现状,保持主方利益不受损失,也不想损伤客方利益,这样,对于主方来说是吉利的。如果主方企图损害客方利益,主方会有凶险,“有攸往,见凶”。主方消极被动,没有明确行动目标,像是“羸豕孚蹢躅”。
〖结构分析〗第一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不过与四阳有应。与第一爻对应的是第四爻,第四爻是阳爻,表示客方积极主动,在行动方面,主客双方阴阳和谐,阴的主方被阳的客方索缚着,如同“系于金柅”。由于这种和谐关系,主方避免了与客方的冲突,“贞吉”。主方的被动反映了衰落趋势,主卦与客卦的阳数之比是3:7,如果主方对抗客方,对主方不利,这是“有攸往,见凶”。目前,主方的素质仍然非常好,然而消极被动,像一头母猪,失去了前进方向,“羸豕孚蹢躅”。 〖原文〗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译文〗包里有鱼,无所怪罪;不利于招待宾客。
〖解说〗第二爻是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阳,表示主方素质良好,比如说,主方有资金、有地位、有权力、有实力、有技术,等等。主方的良好素质是主方应当有的,无所怪罪。“宾”(bīn),服从,归服:诸侯咸来宾从。主方应当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利于把自己的良好素质听任客方处理。
〖结构分析〗第二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并且和五阳不有应。阳爻表示主方的素质良好,如同“包有鱼”。这良好素质有可能被客方窃取,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不过,由于和第五爻不有应,这种不利的潜在因素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主方保护自己的良好素质是应当的,“无咎”,要防止自己的利益被客方窃取,“不利宾”。 〖原文〗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译文〗臀部没有皮肤,其行动犹豫不决;严厉,没有大怪罪。
〖解说〗第三爻是主卦上爻,代表主方态度,阳,表示主方态度强硬。主方的强硬态度与客方的强硬态度有冲突,使主方受到损失,“臀无肤”。主方受到损失以后,行动犹豫不决,“其行次且”。这种情况是严重的,没有大的怪罪。“臀”(tún),屁股:臀部。“次且”,犹豫不进貌。
〖结构分析〗第三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然而与六阳不有应。由于主方的强硬态度与客方的强硬态度冲突,主方受到伤害,迷失方向,“臀无肤,其行次且;厉”。第三爻是对第二爻的补充,这两条爻都是阳爻,表示主方素质非常好,实力非常强大,依仗自己强大的实力,持强硬的态度,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应当的,“无大咎”。 〖原文〗包无鱼,起凶。
〖译文〗包里没有鱼,引起凶险。
〖解说〗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行动,阳,表示客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客方有空包,包里面没有鱼,客方积极主动地扑鱼往包里装,有可能把主方的鱼装到客方包里,使得主方受凶险。
〖结构分析〗第四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不过与一阴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积极主动,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客方企图窃取主方利益,“包无鱼”。有应表明客方的积极主动与主方的消极被动呈和谐状态,这对客方有利,对主方不利,对于主方来说,“起凶”。 〖原文〗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译文〗用枸杞把瓜包藏起来了;含有纹理,有陨石自天上降落。
〖解说〗第五爻是客卦中爻,代表客方素质,阳,表示客方素质良好。客方积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良好素质隐藏起来,让主方的利益自然地落入客方手中。“杞”(qǐ),木名,枸杞,茄科,落叶小灌木。“章”(zhāng),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顺理成章。“含章”指客方的素质很好。由于客方素质良好,似乎,主方可以得益,而实际上,主方得不到收益,像是得到从天上掉落的石头,没有实际用处。
〖结构分析〗第五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然而与二阳不有应。当位表明客方的良好素质有可能让主方获益,这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不有应表示在素质方面主客双方不是和谐的,这个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对于客方来说,是“以杞包瓜”,而对于主方来说,是“有陨自天”,从天上落下来的只不过是无用的石头而已。 〖原文〗姤其角;吝,无咎。
〖译文〗相遇在拐角处;过分,无所怪罪。
〖解说〗第六爻是客卦上爻,代表客方态度,阳表示客方态度强硬。主客双方的态度都同样强硬,有冲突,就像是二人在拐角处相遇;这太巧合了,对于主方来说,无所怪罪。
〖结构分析〗第六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并且和三阳不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的强硬态度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尽管主方不原意,也不得不与这态度强硬的客方相处,“姤其角;吝”。不有应表明在态度方面,主客双方不和谐,主方以强硬态度回应客方,这个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不利因素,对于主方来说,“无咎”。

打孩子耳光多了他会变傻?

我觉得打孩子耳光多了,他时间长了就会变傻。孩子有错误,咱们做家长的再起就都不能是大儿子的耳光。有的时候打到脑袋,孩子就容易变傻。发生了之后,咱们做家长的后悔也晚了。做错了事,咱们就应该耐心的说服他。不要总是打孩子的耳光。对呀,以来对孩子影响特别大。

向易经高手求教,天风姤卦 三爻动 应该怎么解 解的方法详细些 答案满 ...

姤九三,会有小利得,但不宜贪心,贪心必被捉;
变讼,进一步验证贪心会有官讼之灾,终不得也。

《易经》中讼卦的小知识

重温《易经》的讼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

      讼卦是《易经》的第六卦,经过了前面第五个阶段的需卦之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争讼。     

        讼卦就变成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也就是水落下来了。但是水刚落下来的时候量很少,所以下面的人就要抢,这个局面就好像一个争讼的局面。我们再看讼卦上面的天是怎么运行的?天上的太阳、月亮都是从东向西运行的;而下面的水是怎么运行的?在中华大地上的水基本上都是从西往东流的。天和水的运行方向恰好相反,互相背离了,这就构成了争讼的局面。但是要注意讼卦不是教我们怎样去争讼、去争抢,而是教我们如何停止争讼、停止争抢。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讼卦上面的乾卦是刚健的,下面的坎卦是危险的,所以叫“上刚下险,险而健”。危险遇到刚健就会争讼,也就是天和水相遇就会争讼:天是从东向西运行,水是从西向东流,这两个相互违背,所以就争讼了。为什么中间吉呢?“刚来而得中也”,中间吉是由于刚爻居中位,中位是一个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讼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都是刚爻,所以是吉的。为什么终究是凶的呢?“讼不可成也”,老是诉讼或者打官司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最终是凶险的。“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为什么能“利见大人”呢?因为九五爻又中又正。“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最后会掉到深渊里去,因为下面的坎卦既代表水又代表深渊。这就是《彖传》对卦辞的解释。

      讼卦教我们不要去争讼,以及怎样停止争讼,我把它从下到上概括了一下:第一爻是不永讼,不要永远去争讼,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说一定要把官司打下去,永远在打官司,这不行;第二爻是不克讼,不能够去争讼,要归隐,要想到还有众人,还有亲朋好友;第三爻是不与上讼,不要跟上面争讼,因为第三爻靠近乾卦,不要跟上位的人打官司;第四爻是不克讼,不要去争讼,要改变争讼的念头;第五爻是可以讼,要按照天道来争讼,但是也不能太过,要守中、守正;最后一爻是不可久讼,不能长久地争讼。
总的来说,讼卦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矛盾激化,要按照天理化解矛盾,要“有孚”,保留诚心、恒心、中正之心,还要有警惕的心、恐惧的心;做事情不能得理不饶人,不要想持久地打官司,要“作事谋始”,开始的时候就不能与天道相违,这样才能善终。

有一本天书叫《易经》

初次接触《易经》,还是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甚是入迷,但年轻心性不定,只是草草掠过。再次较为全面的学《易经》,已经是八年之后了。《易经》此书妙不可言,称其为无字天书绝非虚名。易经的精华在一“易”字,现实而不古板,灵活而持正念,很冷漠也很温暖,恰如我们的大自然,天地无私而万物生焉。如果说各家东方学说是花,那《易经》偶尔会给人一种泥土、天地的感觉。易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书”之一,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是这部书太过久远,就像具体作者和创作原因已无处追溯,它对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已被遗忘。易经能流传至今仍然可读,历代的译者可谓是功荫千秋。其中有两位重要的译者,一是周文王,一是孔子,如果不是这些译者不断去将快要断了的弦续上,这本书恐怕就真的失传了。

易经有64卦,对应64种情形。我们很多男人会默认自己是乾卦的情形,很多女人会默认自己是坤卦的情形,毕竟我们国人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但其实是一种执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剩下62卦有什么对应呢?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出身、条件、年龄、性别、工作、人际关系等等的不同,其实都适合对应不同的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下也适合对应不同的卦。其实所谓卦,就是不同的情景。而易就是变的意思,如果我们默认自己是某一卦,结果却不是,而自己又不懂得变,就很容易搞得自己苦哈哈。

易经乍一看就是阴阳的64种图形组合,但是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这64个图形竟然演绎着无穷无尽的智慧。易经的每一卦分六爻,从下到上代表人生、事物、历史等等东西的六个阶段,每一卦的每一爻都很有讲究和丰富的智慧。爻的智慧在哪呢?接下来我家拿个人事业举例子,我说一点点大家看有没有道理。比如第一爻,又叫初爻,象征着事物的初始,在事业里可以代表刚上班的时候,虽分初六和初九(阳为九阴为六),但大多讲究多学多看少妄动,想必大家都有些体会。如果初爻发展得好就会进入第二爻,也就是刚刚学有所成。这个时候大多数卦里会有一种现象,叫“二多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阶段往往名声比较好,“这小子不错/这姑娘不错。”第二爻再往上就会进入第三爻,这个时候大多数卦里会有一种现象,叫“三多难”,就是说到了下卦的顶端,往往很艰难,毁誉参半,遇到瓶颈期。第三爻再往上就会进入第四爻,这个时候大多数卦里会有一种现象,叫“四多惧”,到了这个阶段好不容易到了上卦,但伴君如伴虎。第四爻再往上就会进入第五爻,这个时候大多数卦里会有一种现象,叫“五多功”,五在大多数卦里是领头羊,一家公司搞得好,首先是领的好,搞得不好,很难说是哪一个人的错。第五爻再往上就会进入第六爻,第六爻像是公司的股东、大佬,在大多数卦里强调重辅佐而不擅夺主位才能吉,六不是顺,不是天生的吉,而是要慎重,过六十大寿不是因为这个坎好过,恰恰是因为这个坎不好过,才求个吉祥。

我之所以说“大多数”就是要强调因卦而异,每一卦六个爻,都很有讲究,否则64卦就成了1卦了。比如说同样是阳爻处在第五爻,即我们常说的九五,在乾卦里爻辞就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但在屯卦里就变成了“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环境一变,很多东西都变了,所谓时也命也。易经最重要的在一个易字,易就是变,但它不是乱变,而是持经达变,也不是一直变,而是变中有恒,但是恒又不固定。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易经会提出不同的建议,虽然整体来看很多时候有一些相似的规律,但是相似的规律也仅作参考,有时候执着很重要,有时候看着办也很重要。在这方面,它比后来的两大分支:道家、儒家,要中性一些。道家求的是理想的生活,看起来过于宽松;儒家求的是理想的人,看起来过于严苛;而易经仿佛无情亦无私,给人一种天地苍凉与丰富多并存之感,就像变化莫测而又季风分明的自然,所以称之为天书实属名副其实。

易经里还有另外一个规律,易经里看起来很好的卦,比如大壮卦,它的具体的每一爻反而会跟你说怎样凶怎样凶,就是要提醒你如何避免乐极生悲。而看起来比较不好的卦,又会告诉你怎样吉怎样吉,就是在告诉你如何秉持信仰去化解灾祸。所以易经它其实是一本指导手册,它不是说哎呀这卦好,你可以高枕无忧了,也不是说这卦坏你就完蛋了,不是。易经是一种“可能”,以及这种“可能”是什么、如何去应对,不是命定说。所以归根结底不是用来算命的,而是一直自修说明书,所以孔子才说“不卜而已”。易经里面最吉利的一个字其实要算“贞”,不管男女,做人做事要“贞”,八九成不是吉就是无悔无咎无不利等等,但也不绝对。剩下一两成就是在不适合“贞”的大环境下,贞会有悔或者凶,这种大环境一般都是非常时期。

另外易经的爻与爻之间讲究互动,一个爻与它相邻的爻之间是要互动的,这很容易理解,绝妙的是不相邻的爻之间互动更是有讲究的,比如下卦的初爻适合和上卦的初爻(既四爻)互动,以此类推,大家可以细细体会。总之我觉得易经是一本非常厉害、开拓心胸的书,而且很多地方说不透,因此妙不可言。

说了这么多,我就试着抛砖引玉给读者介绍一个卦看看吧,理解得不透彻,大家看着玩。乾卦大家基本都有一点的了解,今天就不介绍乾卦了,以免大家忘了还有其它63卦。今天介绍的这一卦,是我随便选的,讼卦。我们经常讲的诉讼的讼字,含义就是这么来的。讼卦是紧跟在需卦后面的一个卦,需就是需求的需。把需卦颠倒过来,就是讼卦,所以需和讼,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序卦传上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所以大家看卦的顺序,并不是从第一爻开始变,变到最后一爻结束,卦的顺序本身就反应了一部分自然规律。讼卦的卦辞说“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古人字少,往往用词极简。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孚就是诚信、信任的信,窒就是窒息的窒,就是不畅,惕就是警惕的惕,见就是出现,大川就是大江大河。连起来就是:“信”不畅,要警惕,虽然暂时可以调和,但最终是凶的。如果有个公正的德高望重之人在还好,但即使如此,在这种境遇下也不适合做大事业。比如说一家人,我们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如果一家人信任不通、争来斗去,即使有个结果、有人做主,又有什么用呢?仍然是“不利涉大川”。东方重人情,或许原因就在这里,真到了要一起去“涉大川”的时候,情比理重要。因此讼卦的中心思想不是如何讼赢,而是如何化解讼。

在讼卦这个大环境里,我们逐个看看讼卦的六爻。讼卦初爻爻辞是:“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大意是说,地位最低的时候,不钻牛角尖,偶尔辩解一下,过程虽坎坷,但最终是吉的。我们常说“吃亏是福”,我们常常相信天在看着。讼卦第二爻爻辞是:“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大意是说,到了九二这个时候,讼输了,要找个人少的地方远远躲着,避免遭迫害。所以九二这个阶段要不要讼呢?这个要好好想想。讼卦第三爻爻辞是:“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大意是说,到了九三这个时候,依靠以前的德业,坚持守正会很磨难,但最终吉。或者跟随君王,不占功名。讼卦第四爻爻辞是:“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吉贞”。大意是说,到了九四这个时候,讼输了,但是不辱公义,改变了一些现状,也是安贞吉的。讼卦第五爻爻辞是:“九五,讼,元吉”。大意是说,到了九五这个时候(领头羊),该说的说,本是吉祥的。讼卦第六爻爻辞是:“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鞶带象征升迁,褫象征拿走。大意是说,到了上九这个时候(德高望重的大佬),讼的话,主事者很矛盾,频繁地升他又贬他。

好了,就推荐到这里吧。易经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希望大家有兴趣的话全面地去读一读,去了解、学习一下我们的东方哲学。不要被我的只言片语带偏了,有时候只学部分,如果学的这一部分跟您的情况不符但你不知道、抱着不放,反而有害。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