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杀妻解签是什么签运途

请问,有哪些戏剧中出现过丈夫杀妻的内容,要中国古代的,最好简单说一...

1.首先是《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吧,这个很熟悉的。
剧情: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2.《吴汉杀妻》又名《斩经堂》这个其实也不能说是那什么,但人家就叫这个名字。
剧情:储君刘秀,在南阳招兵买马,志在复国。一日,欲潜入潼关,于店中遇险,幸被秦忠与店婆巧计相救,遂偕同秦忠潜往马府。
马成父女闻刘秀到来,喜出望外,欲将传国宝玉玺交与刘秀,利他号令四方,共讨王莽。不料马成之子马家驹行为不端,先盗走玉玺,欲献与王莽,其妹家凤见状,策马追赶,苦劝不成,兄妹相搏,家驹被杀,玉玺被家凤夺回。不料吴汉闻讯赶来,欲家凤交出玉玺,相持间,秦忠赶到,拼力救走家凤,自身再度被擒。
吴汉追家凤至自己府内,绑住马成,并欲夺玉玺,一齐献与王莽。吴母悲愤难言,遂与马成、秦忠一起向吴汉惨诉家世,痛说存忠剑来由,使吴汉辨恩仇,决心投向汉室。吴母为使吴汉决意与王莽割裂,令吴汉持剑斩杀兰英。夫妻恩爱,使吴汉对此难以听从,吴母以死相胁,吴汉只得听令而行。
经堂中,兰英正为一家祈福。吴汉虽来,屡难下手,兰英虽亦难舍深恩深爱,但为成全丈夫之志,遂夺剑自刎。吴母见状,也自缢而死。
吴汉愤激万端,奋然效命刘秀,共带群雄,讨伐暴君,一举剿灭王莽,恢复汉室。
3.《曹庄杀妻》又名《善宝庄》、《杀狗劝妻》、《杀狗儆妻》。
剧情:庄外出砍柴,他的妻子焦氏打骂其婆母。等曹庄回来,知道后劝妻子,妻子不听,曹庄愤怒要杀了焦氏,焦氏逃跑了。曹庄杀狗以僦之。焦氏恐惧,想婆母求恕,一家和好。
4.《出棠邑》 中“杀府”一折又名《伍员杀妻》,情节不是很重要,没啥意思。。。
《三国演义》有个极恐怖的描写:猎户刘安为了款待自己的偶像刘备,杀死妻子为刘备做成肉菜吃!刘备因此逢人便夸刘安:够哥们。这就是通俗文化的特点之一,要迎合具体时代多数人的欣赏心理,流行影视剧都是在用现在人的观念讲过去人的故事。但传统戏曲就愈来愈远离了这种通俗性。在古戏曲中妻子很多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丈夫的附属品,可以为了某些“重要事情”舍弃,像《斩经堂》《出棠邑》。很多情节接受起来不是很合理的样子,但是看说过去的戏,就要用过去人的观念来理解。

东汉开国名将吴汉,刘秀竟然评价“差强人意”?

本文是作者《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系列之24,东汉开国名将之吴汉得故事。

东汉名将颇多,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的吴汉,在战功上,绝对是最强的存在。

当然了,也得益于天才皇帝刘秀的指挥,在刘秀的麾下,笼络了一大拨强人牛将,东汉也是一路开疆拓土,最终恢复大汉荣光,并且,最后所有的名将都还得到了善终,可谓奇迹。不过,在吴汉这里,除了刘秀的英明神武外,个人的文治武功也是有相当的不错。

吴汉的早年事迹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吴汉的出生年月,如果以吴汉去世时50岁左右来回溯的话,吴汉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前5年-公元前10年这段日子,此时应该是汉平帝刘衎在位,王莽当权,未过几年,王莽毒杀了刘衎。然后篡汉,建立了新朝。

吴汉本来出身贫寒,不过,在新朝中,还当上了县中的亭长(亭长也不错哟,当年的刘邦可就是亭长啊)。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新朝末年,吴汉的门下宾客犯了法,导致吴汉被牵连,于是吴汉逃到了渔阳郡(北京)在北京,河北一带活动,以贩马为业,其间结交各地豪杰。自己的名声也在江湖中渐渐传开。

到了王莽被推翻后的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此时的河北地区一片混乱,刘玄派使者韩鸿到河北地区招降。有人推荐了吴汉,于是韩鸿召见吴汉,然后委任他为安乐县(今北京市顺义县附近)县令。

投奔刘秀过程中的一段血案

到了第二年,刘秀也受刘玄的指派,经略河北。吴汉素闻刘秀有长者之风,决心归附。

在评书和戏曲中,还有另外的一段故事,那就是吴汉杀妻,说吴汉的妻子其实是王莽之女南宁公主。 王莽篡权后,下令通缉刘秀。刘秀逃亡路过潼关,结果被守将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诉吴汉其实与莽有杀父之仇,此时再加上王莽篡汉之过。因此,要求吴汉放刘秀、散潼关,并命吴汉杀妻以示与王莽决裂。而王莽之女王兰英原本为人温婉善良。所以吴汉左右为难。后来见吴带剑而至,知情后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

故事虽然精,显然与正史其实是不符的。

说回正史,吴汉想要归附刘秀,于是他找到了当地的太守彭宠,建议太守带领大家归附刘秀。而此时恰逢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也在邯郸起事,同时也派人到河北招降。于是彭宠虽然想听吴汉的建议,但发现其他官属却都想归附王郎。

吴汉无奈,辞别彭宠,准备独自去找刘秀。

在路上吴汉碰到一个儒生,儒生给吴汉分析,认为投奔刘秀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刘秀所过之处,郡县归心。但是空着手去,很难得到重用。于是,吴汉便心生一计。

吴汉伪造了一封刘秀的书信,写给彭宠,劝其归附。然后让儒生交给彭宠,儒生到后,对刘秀一通夸,终于说服彭宠。紧接着吴汉也跟来了。彭宠便以为真的是刘秀来召附。

于是派吴汉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吴汉这回有了军队,进展顺利,沿途击斩王郎将帅,在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追上了刘秀。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还比较直,词不达意。刘秀此时来投的兵将众多,最开始没有重视吴汉。好在邓禹和诸位将领很多人都知道吴汉的名声,也知道吴汉的情况。于是他们多次向刘秀举荐吴汉,最终吴汉得以被召见,迅速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与信任,成为刘秀身边亲近的人。

刘秀任吴汉为偏将军,使其率骑兵围攻邯郸,攻克邯郸后,赐号建策侯。

吴汉横扫河北,可谓刘秀的左膀右臂

刘秀起初还没有与刘玄决裂。但是刘玄却在处处提防刘秀,为了补充兵源,刘秀想派人去幽州征兵,但又担心刘玄任命的幽州牧苗曾从中作梗。

于是刘秀召见邓禹。邓禹推荐吴汉,邓禹给吴汉的评价是说:“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刘秀以为然,于是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到幽州征发十郡骑兵。

此时因为刘秀是刘玄名义上任命的河北地方的总领导,苗曾在名义上还是归刘秀统管的。表面上双方很客气,但暗中苗曾却命令各郡不得发兵给刘秀。

吴汉于是利用了苗曾的表面客气,他轻装简从,只带着随从二十人去找苗曾,来到无终(今河北蓟县)。苗曾看到吴汉轻装简从,以为吴汉没有危险,亲自出城迎接。

吴汉乘其不备,下令随从将其就地斩杀。直接镇服了城内军民,皆愿归附。幽州各郡随后震恐,莫不望风服从。

吴汉不费什么力气,就完成征调任务,然后带兵南下,与刘秀会师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吴汉归来,诸将见吴汉兵强马壮,都认为他不会分兵给别人。

结果让大家意外的是,吴汉来到刘秀营中,呈上军士名簿,交出了所有征发过来的军士,诸将十分高兴,纷纷请求将兵士调拨麾下。

刘秀于是对众人笑道:“以前你们担心不肯把兵给你们,现在提出请求的为什么又这样多呢?” 诸将尽皆羞惭。

这时的刘秀名义上依然是更始帝刘玄的部下,所以更始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攻打王郎,于是和刘秀汇合,共同平定了邯郸。

谢躬对军队没有约束,军士抢劫虏掠现象很严重,刘秀深为憎恨,虽都在邯郸,还是分城而处。谢躬屯邺城(今河北磁县南)。

谢躬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城,自己率诸将军攻击尤来军(也是一支农民军)。结果,谢躬的战力实在是一般,尤来军拼命抵抗,交战良久,谢躬大败而归。

刘秀于是乘谢躬北征之际,让吴汉、岑彭带兵偷袭邺城。吴汉率军来到城下,派人潜入城内劝降太守陈康,陈康于是开城投降,并献谢躬妻子。

谢躬兵败而回,不知陈康已经反叛,茫然的入城,马上就被吴汉杀死。

刘秀自此和更始帝刘玄完全决裂。走到了独立建国的道路。

此后,吴汉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重连、高湖各支农民军,常率突骑冲锋陷阵。

刘秀平定河北后,刘秀正式称帝,即为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经过群臣推举,认为吴汉有“诛苗幽州、谢尚书”的功劳,封其为大司马,统帅全军,后来进一步加封为舞阳侯。

征讨关东,攻伐陇右

河北平定以后,刘秀开始四面出击,逐个扫平各路起义军,农民军等。邓禹一路向西,吴汉一路就向东,向南发展。

刘秀即位后的建武二年(公元26年),吴汉先是率王梁、耿弇等九人共击檀乡(在山东兖州)农民军于漳水,大破敌军,收降了十万余人。吴汉因为进爵为广平侯,食邑四县。

后来,吴汉率诸将击邺西(河北邯郸)一带的山贼黎伯卿等,山贼不是对手,一路逃跑,追到河内脩武(河南焦作),尽灭山贼。刘秀亲自赶来抚问慰劳。

又遣吴汉进兵南阳郡,攻取宛、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郦(今南阳市北)、穰(今河南邓县)、新野诸城。收复了河大部分地区。

本来形势一片大好,但吴汉此时犯了一个错误,在南阳地区,放纵部下劫掠乡里,致使民怨沸腾,看不惯吴汉这种作法的邓奉因此直接自立了。邓奉的这一反,搞的刘秀很是恼火,派了几路军都没能剿灭,最终第二年刘秀在灭了西边的赤眉军后,亲征才将邓奉诛杀。

虽然吴汉有错误,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了让士兵有动力打仗,劫掠有时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吴汉因此也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指责,不久,刘秀就命令吴汉南下。吴汉与秦丰(一支农民军)交战,大破秦丰; 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溃铜马、五幡等农民军。

第二年春,吴汉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人率汉军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又一支农民军)。

此时,苏茂的老大刘永率领周建及另外召集的十多万人,援救广乐。吴汉亲率骑兵与他交战,由于轻敌导致失利,自己还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盖。

回到营中。众人因为大敌当前,主将受伤,都为战事感到担忧。

谁知吴汉竟然竟象没事人似的,裹伤而起,下令军中杀牛犒赏将士,随后为大家打气:“贼人的人数虽然多,但是不足虑,不过是一些劫掠的强盗而已,这些人‘胜利时不会互相谦让,失败时不能互相救助’,他们就不是那些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所以啊,我们击败他们是很容易的,因此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 所有人听了都很激动,军威大振。

吴汉此番言语,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刘秀说吴汉差强人意。其实这个成语在当时是“甚强人意”的意思,说吴汉颇能振奋人的意志。

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反击吴汉。吴汉挑选精兵以及征发的乌桓精锐骑兵三千多人,击鼓冲锋。把周建军队打得大败,返回城内。

随后吴汉率军长驱追击,争门直入,冲入了城内。

苏茂、周建来不及关城门便被吴汉军冲了进来,随后弃城突围出走,吴汉拿下广乐。

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亲自带着大军将刘永(农民军的一支)围困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城中食尽,刘永被部将所杀。

在当时的年代,时局混乱,各地造反的非常多,反反复复。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

诸位将领为了争功,都争着要攻打它,吴汉却认为这只是百姓一时气愤而反,可能是地方长官的自身问题,此事可以和平解决的。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到当地州郡,把鬲县地方长官抓了起来,并派人到城中给百姓谢罪。果然,此举得到了城中百姓的认可,立刻相继出来归降。诸位将领于是敬服,说:“不通过作战却攻克城池,这不是众人比得上的。”

同年冬,吴汉率耿弇、王常在平原击破富平、获索农民军。

有一次,有山贼率领五万多人夜袭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只有吴汉坚持躺着不动,看到主帅稳如泰山,军士随即心安,于是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开始有序反击。

等到山贼退却,吴汉立即派精兵出营追击,大败敌军。乘胜追击,讨伐余党,一直到了无盐(山东泰安),进击渤海(山东北部),扫平贼寇。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吴汉随刘秀东征董宪(也是一路农民军),刘秀亲征,没费什么大力,很快就攻破朐城,斩杀董宪。

至此,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

关东平定后,部将隗嚣反了,依附了西蜀的公孙述。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吴汉随刘秀去征隗嚣,围隗嚣于西城,围城后,刘秀的作法,一般是建议稳扎稳打,看着一时不能拿下隗嚣。刘秀准备回京城,留下吴汉带着继续围。

刘秀东归前,告诫吴汉,不需要着急打,只要继续围着,等待他自溃即可。吴汉终以军粮不继而告败退。

不过,隗嚣自己这边也粮尽,隗嚣很快饿死了,其子被立为王,第二年,刘秀派军攻入,其子投降。

屠蜀,吴汉不光经历的无奈选择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公孙述是刘秀最后一个消灭的地方割据政权 。

建武十二年,吴汉率大军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相遇,大战于鱼涪津(今四川夹江西北),大破蜀军,然后又北上进攻武阳(四川省眉山市),击溃来救的蜀将史兴,攻下广都(成都南部),前锋直逼成都。

吴汉求胜心切,未听刘秀让他稳扎稳打的告诫。急速地推进,率兵二万进逼成都,倚江为营。自驻江北,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与成都相距仅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

刘秀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要求他带兵返回。

可惜的是诏书尚未赶到,公孙述便已派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围住了吴汉,另派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

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好在我们知道吴汉有”差强人意“之能力,经过他一番说,大家又义气高涨,士气并没有因失败而影响。

诸将应诺。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谢丰、袁吉发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

吴汉回到广都后,留刘尚拒公孙述,上书报告刘秀,为自已的失败自我谴责。

此后,两军再次发生激战,在吴汉的指挥下,汉军八战皆捷,围困成都。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出城与吴汉军大战,吴汉派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最终把蜀兵阵脚打乱,大将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

次日,公孙述大将延岑自知不敌,于是作主开城出降。吴汉率部入城,因为之前的失败吴汉恼怒,所以放兵大掠,族灭公孙述、延岑家族,烧毁宫室,残杀百姓。

此举惹得刘秀大怒,严词谴责吴汉,又指责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不过,根据一分析,此举极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粮食已经用尽,屠城是为了减少军粮开支而做的无奈选择。此举后,吴汉虽然被谴责,但并未影响吴汉的职务以及前途。

自此,刘秀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一统天下。

晚年生活,以及荣光之葬

建武十三年正月(公元37年),天下大定,吴汉回宛城,奉诏令祭祖。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曾经的匈奴残部南犯。于是吴汉率军北击匈奴,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谋反,自称大司马,进攻太守张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之前的吴汉屠城让蜀地对东汉极其厌恶。吴因也因屠城成为其一生的污点。

刘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护军,精通军事,所以派遣吴汉率领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率万余人前往讨伐。吴汉进入武都,征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困成都。后成都城破,史歆被杀。吴汉乘筏沿江而下巴郡,杨伟、徐容等惶恐解散,吴汉杀其大帅二百多人,将其党与百家迁徙到南郡、长沙。

至此,东汉在巴蜀统治才稳定下来,可怜数万老百姓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44年(建武二十年),吴汉病危。刘秀亲临看望,并问吴汉后事。吴汉道:“臣愚昧无知,只愿陛下慎重不要轻易赦免罪犯而已。”吴汉去世后,刘秀赐谥号忠侯,并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葬,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

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吴汉名列第二。唐宋设立的武庙,吴汉配享,是为名将之一。

也可能因为有屠蜀这样的行为,所以到了明清时期的历代帝王庙中,贤臣中却没有吴汉。

本文参考资料《后汉书》、《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等。

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为你讲述古代200位名将的故事。

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值得沉思的 历史 故事!

刘秀挥师攻蜀,是如何将建立12年的“成家”政权消灭的?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都洛阳,仍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建武十年(34年)春,刘秀平定陇右隗氏的统治后,只剩巴蜀公孙述建立的成家政权仍顽强抗拒一统。

公孙述,原是王莽新朝的地方官。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大败刘玄军队,自立为蜀王,定都成都,建立起割据政权。公孙述于公元25年自称皇帝,国号“成家”。

公孙述以攻代守,盘踞巴蜀抗拒刘秀

公孙述深知自己实力不及刘秀,采取以攻代守的策略,采用部将骑都尉荆邯的建议,于建武九年,派遣田戎和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由江关出兵,击败刘秀的威虏将军冯骏等人,攻克了巫、夷陵、夷道,并占据了荆门、虎牙。

荆门和虎牙是西入西川的必经军事要地,公孙述命人在此建浮桥、关楼以拒刘秀汉兵。《后汉书》载: “(建武)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泛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击破冯峻及田鸿、李玄等遂拔夷道、夷陵。(战而得)据荆门、虎牙。”公孙述准备死守成都,与刘秀大军一决雌雄,亲自坐镇指挥,建立三道防线抗拒刘秀大军。

建武十年〔34)冬,刘秀在洛阳精心部署,以水陆两军攻蜀。岑彭、吴汉从南郡出击,由长江水道攻蜀;中郎将来歙率大军从陇道攻蜀。由水路先发出击,诱蜀军主力聚拢东边后,来歙的北路大军再出击,水陆大军互相配合,对公孙述形成钳形攻势。

而水路大军方面却发生了分歧。此时岑彭和吴汉、臧宫、刘歆等将领,以及征调桂阳、零陵、长沙等地熟悉水性的“委输棹卒”(持棹行船的士兵)及武陵、南郡兵士共6万余人,战马5000余匹,都汇于荆门。吴汉认为这么多人也用不上,造成军粮运输困难,粮草不足,要遣回“委输棹卒”。熟悉水战的岑彭不同意,认为蜀军人数多,再减少己方士卒于战不利,二人争执不下,就上奏给刘秀裁决。

光武帝决定支持岑彭的想法,避免主将多而互相扯皮,让熟悉水军作战的岑彭为帅,攻取荆门、虎牙浮桥。

面对险要的荆门和虎牙长江浮桥,岑彭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偏将军鲁奇先行前往。鲁奇率领船队逆流而上,向蜀军浮桥驶去,却不料被浮桥前铁钩钩住,退又退不回去,索性向浮桥上抛投火把,发射带火的飞箭,借助风势,大火将浮桥斗楼都烧毁了。

岑彭大喜,借助顺风命令全军出击。蜀军本来占据地利优势,不想汉军却用火攻+舟舰顺风进攻,顿时乱作一团,溺死者多达数千人。蜀军守将任满被手下斩首,南郡太守程泛被俘,只有田戎带一军突围退保江州。

汉军水陆并进,岑彭东路袭取荆门后,善用奇谋巧计,攻城拔寨一路凯歌;来歙在北路发动进攻夺二城,不想两人却遭遇拦路虎,出师未捷相继被暗杀。

岑彭袭取荆门大获全胜,刘秀即命来歙在北路发动攻击,来歙攻下河池、下辩,蜀守将王元、环安突围后派刺客用飞刀刺杀来歙。来歙被刺后,死前命盖延继续追击蜀军,然后拔刀而死。这路汉军后由马成率领,继续进军,攻克了武都。而刘秀在得知来歙遇刺身亡后,亲到长安坐镇指挥,以稳定军心。

岑彭这边乘胜直入江关(今奉节),汉军一路秋毫无犯,百姓多宰牛奉酒慰劳,但岑彭严令军中不许接受百姓的慰劳,不得扰民,岑彭率领的汉军颇有王师的风范。

岑彭追田戎至江州一时难以攻克,便派冯骏继续佯攻江州,自率大军取垫江(今忠县),破平曲(今合川县南),取得大量粮草。

公孙述忙令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等率大军阻挡,岑彭让护军杨翕、偏将军臧宫拖住延岑,亲率大军大败黄石守将侯丹,然后弃舟登岸,奇袭成都平原。

岑彭这番麻溜操作,令公孙述震惊不已,以杖击地曰: ‘是何神也 ’!岑彭连战连捷,汉军军事形势大好,刘秀不忘对公孙述开展攻势。建武十一年((35)八月,他给公孙述写信,陈述祸福,希望他能迷途知返。面对不利的局面,公孙述看到刘秀的书信后虽然叹息,但仍拒绝投降,说:兴废乃是天命,岂有降天子哉!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劝降无济于事,二人愤慨忧死。

公孙述被岑彭的攻势吓坏了,又故伎重演,玩起阴的,或者说叫斩首行动吧。北路来歙不是刚被刺杀吗,公孙述又派出一名刺客,诈称为逃亡奴隶,归降汉军。这个刺客也相当迅速,当夜就刺杀了岑彭,可惜了汉名将岑彭,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岑彭没有被刺杀,也许就没有吴汉屠杀劫掠成都百姓的事情发生了。

吴汉、臧宫对成都城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公孙述仍寄希望于天命,占卜抽签定胜败

公孙述虽然刺杀了岑彭,但已经无法改变蜀军的被动局面了,岑彭被刺,刘秀忙派吴汉率军赶到前线,接替岑彭指挥。

吴汉率东路的汉军,乘胜进军,在鱼涪津打败蜀军,然后包围了武阳,围点打援,将公孙述女婿史兴率领的五千人援军歼灭。然后吴汉率军攻克广都城,逼近成都城下,派遣轻骑烧毁了成都市桥,向公孙述示威。武阳以东的县城、乡镇、村寨纷纷开门降汉,连成都城内都时常有逾城出降者,公孙述为稳定军心,诛杀投降者家属仍然无法禁止。

吴汉节节胜利之时,臧宫打败蜀军延岑,下培城(四川绵阳)克绵竹(四川德阳),杀公孙恢,逼近成都,跟吴汉大军形成钳形攻势。

刘秀再次给公孙述写信,要他放下顾虑,虽然他暗杀了来歙、岑彭,这些都既往不咎,投降也可以保全其家族,而公孙述在大兵压境下仍然不为所动。

吴汉大意吃败仗,与公孙述展开拉锯战,示弱诱敌决战成都城下,公孙述占卜抽签未逃脱死亡召唤

虽然汉军入蜀以来,连连取胜,但作为汉军最高统帅的刘秀仍然非常清醒,发诏书给吴汉:成都尚有10余万军队,不可轻敌,要继续坚守广都,待敌来攻,如敌不来,就设法诱敌,待敌人疲惫再进攻。

但刘秀还是提醒的晚了,还没等诏书到达,吴汉就已经行动了,吴汉率步骑2万余人,在成都城西门外10余里检江(今锦江)北岸驻营,又令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带万余人驻兵检江南岸(成都城南门外),相距20余里,两军互相接应。

公孙述见汉军分为两部有机可乘,命谢丰、袁吉率10万大军攻打吴汉,另派一军队挡住刘尚。吴汉料蜀军想要各个击破,命休战闭营不出,三天后趁黑夜撤走与刘尚部会合。谢丰发现吴汉逃跑,率军攻击,不过此时汉军两部合一实力大增,反将蜀将谢丰、袁吉杀死。

通过这次的教训,吴汉认识到蜀军还是有相当实力的,不可小觑。吴汉率军撤回广都,在广都、成都之间与蜀军连战8场,每战皆胜,悉数拔掉成都外围据点。

蜀军连战连败,延岑向公孙述建议,招募敢死队5000多人出奇兵制胜。延岑与汉军约好交战时间,这天只见蜀军人马擂鼓吹角,举着各种旗帜慢条斯理出了市桥。公孙述则暗中派这5000敢死队从汉军从背后突袭,汉军顿时阵脚大乱,吴汉在混战中也掉进水里,抓住马尾才逃了上来。

《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公孙述)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以配(延)岑于市桥,伪建旗帜,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汉墯水,缘马尾得出。”

吴汉这仗打得狼狈不堪,粮草只能维持七天,正打算撤军,刘秀派蜀郡太守张堪前去劝说吴汉不要退兵,吴汉才定下心来,让人通知臧宫,合攻成都。

吴汉和臧宫大军对成都城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公孙述则在城中让人占卜抽签,寄希望于天命。占卜结果是:“虏死城下”,他大喜过望,认为自己命不该绝,信心大增。而吴汉呢,此时也学乖了,频频示弱。公孙述认为机会来了,命延岑带军出城向北攻打臧宫,延岑打败臧宫,公孙述也充满自信,亲率数万人出城南攻吴汉,吴汉见大鱼上钩,亲自擂鼓助威,两军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都疲惫不堪,饥渴难耐。

公孙述是孤注一掷,而吴汉却保留了一支精锐部队待命。当双方都疲惫之时,这支生力军如猛虎出山,杀气十足,蜀军疲惫无力再战,乱作一团。汉护军高午趁势将公孙述刺于马下,公孙述身受重伤,左右拼命将其救回城中。公孙述知道自己不行了,把兵权交给延岑就死了。延岑知道已经无力再战,第二天天亮开城向汉军投降。

吴汉率军进入成都,标志着刘秀的东汉政权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吴汉在蜀军投降三日后却下令屠城,不仅灭了公孙述、延岑家族满门,还放任自己的部下奸淫抢掠,焚烧皇宫,其行为令人不耻。从这点来看,吴汉不配成为汉朝名将。

吴汉的暴虐是有前科的,公元26年,吴汉在南阳一带打仗,就纵兵劫掠,破虏将军邓奉回老家新野省亲目睹吴汉的暴行,怒发冲冠、起兵造反抗击汉军,击溃了吴汉。要知道邓奉是光武帝刘秀二姐夫邓晨之侄,还保护过刘秀和阴丽华,他都无法忍受吴汉的残暴。

《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了吴汉的暴行:“明旦,岑降吴汉。乃夷述妻子,尽灭公孙氏,并族延岑。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帝闻之怒,以谴汉。又让汉副将刘尚曰:“城降三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于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尚宗室子孙,尝更吏职,何忍行此?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麑啜羹,二者孰仁?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意思是刘秀听闻此事,严词谴责吴汉及副将刘尚,但也仅此而已,没有对二人进行实质性的惩罚。

刘秀大军经过23个月征蜀之战,终于将建立12年的公孙述“成家”政权消灭,东汉政权如旭日东升,延续近200年。

东汉开国名将吴汉,刘秀竟然评价“差强人意”?

本文是作者《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系列之24,东汉开国名将之吴汉得故事。

东汉名将颇多,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的吴汉,在战功上,绝对是最强的存在。

当然了,也得益于天才皇帝刘秀的指挥,在刘秀的麾下,笼络了一大拨强人牛将,东汉也是一路开疆拓土,最终恢复大汉荣光,并且,最后所有的名将都还得到了善终,可谓奇迹。不过,在吴汉这里,除了刘秀的英明神武外,个人的文治武功也是有相当的不错。

吴汉的早年事迹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吴汉的出生年月,如果以吴汉去世时50岁左右来回溯的话,吴汉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前5年-公元前10年这段日子,此时应该是汉平帝刘衎在位,王莽当权,未过几年,王莽毒杀了刘衎。然后篡汉,建立了新朝。

吴汉本来出身贫寒,不过,在新朝中,还当上了县中的亭长(亭长也不错哟,当年的刘邦可就是亭长啊)。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新朝末年,吴汉的门下宾客犯了法,导致吴汉被牵连,于是吴汉逃到了渔阳郡(北京)在北京,河北一带活动,以贩马为业,其间结交各地豪杰。自己的名声也在江湖中渐渐传开。

到了王莽被推翻后的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此时的河北地区一片混乱,刘玄派使者韩鸿到河北地区招降。有人推荐了吴汉,于是韩鸿召见吴汉,然后委任他为安乐县(今北京市顺义县附近)县令。

投奔刘秀过程中的一段血案

到了第二年,刘秀也受刘玄的指派,经略河北。吴汉素闻刘秀有长者之风,决心归附。

在评书和戏曲中,还有另外的一段故事,那就是吴汉杀妻,说吴汉的妻子其实是王莽之女南宁公主。 王莽篡权后,下令通缉刘秀。刘秀逃亡路过潼关,结果被守将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诉吴汉其实与莽有杀父之仇,此时再加上王莽篡汉之过。因此,要求吴汉放刘秀、散潼关,并命吴汉杀妻以示与王莽决裂。而王莽之女王兰英原本为人温婉善良。所以吴汉左右为难。后来见吴带剑而至,知情后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

故事虽然精,显然与正史其实是不符的。

说回正史,吴汉想要归附刘秀,于是他找到了当地的太守彭宠,建议太守带领大家归附刘秀。而此时恰逢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也在邯郸起事,同时也派人到河北招降。于是彭宠虽然想听吴汉的建议,但发现其他官属却都想归附王郎。

吴汉无奈,辞别彭宠,准备独自去找刘秀。

在路上吴汉碰到一个儒生,儒生给吴汉分析,认为投奔刘秀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刘秀所过之处,郡县归心。但是空着手去,很难得到重用。于是,吴汉便心生一计。

吴汉伪造了一封刘秀的书信,写给彭宠,劝其归附。然后让儒生交给彭宠,儒生到后,对刘秀一通夸,终于说服彭宠。紧接着吴汉也跟来了。彭宠便以为真的是刘秀来召附。

于是派吴汉与上谷诸将会师南进。吴汉这回有了军队,进展顺利,沿途击斩王郎将帅,在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追上了刘秀。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还比较直,词不达意。刘秀此时来投的兵将众多,最开始没有重视吴汉。好在邓禹和诸位将领很多人都知道吴汉的名声,也知道吴汉的情况。于是他们多次向刘秀举荐吴汉,最终吴汉得以被召见,迅速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与信任,成为刘秀身边亲近的人。

刘秀任吴汉为偏将军,使其率骑兵围攻邯郸,攻克邯郸后,赐号建策侯。

吴汉横扫河北,可谓刘秀的左膀右臂

刘秀起初还没有与刘玄决裂。但是刘玄却在处处提防刘秀,为了补充兵源,刘秀想派人去幽州征兵,但又担心刘玄任命的幽州牧苗曾从中作梗。

于是刘秀召见邓禹。邓禹推荐吴汉,邓禹给吴汉的评价是说:“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刘秀以为然,于是拜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到幽州征发十郡骑兵。

此时因为刘秀是刘玄名义上任命的河北地方的总领导,苗曾在名义上还是归刘秀统管的。表面上双方很客气,但暗中苗曾却命令各郡不得发兵给刘秀。

吴汉于是利用了苗曾的表面客气,他轻装简从,只带着随从二十人去找苗曾,来到无终(今河北蓟县)。苗曾看到吴汉轻装简从,以为吴汉没有危险,亲自出城迎接。

吴汉乘其不备,下令随从将其就地斩杀。直接镇服了城内军民,皆愿归附。幽州各郡随后震恐,莫不望风服从。

吴汉不费什么力气,就完成征调任务,然后带兵南下,与刘秀会师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吴汉归来,诸将见吴汉兵强马壮,都认为他不会分兵给别人。

结果让大家意外的是,吴汉来到刘秀营中,呈上军士名簿,交出了所有征发过来的军士,诸将十分高兴,纷纷请求将兵士调拨麾下。

刘秀于是对众人笑道:“以前你们担心不肯把兵给你们,现在提出请求的为什么又这样多呢?” 诸将尽皆羞惭。

这时的刘秀名义上依然是更始帝刘玄的部下,所以更始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攻打王郎,于是和刘秀汇合,共同平定了邯郸。

谢躬对军队没有约束,军士抢劫虏掠现象很严重,刘秀深为憎恨,虽都在邯郸,还是分城而处。谢躬屯邺城(今河北磁县南)。

谢躬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邺城,自己率诸将军攻击尤来军(也是一支农民军)。结果,谢躬的战力实在是一般,尤来军拼命抵抗,交战良久,谢躬大败而归。

刘秀于是乘谢躬北征之际,让吴汉、岑彭带兵偷袭邺城。吴汉率军来到城下,派人潜入城内劝降太守陈康,陈康于是开城投降,并献谢躬妻子。

谢躬兵败而回,不知陈康已经反叛,茫然的入城,马上就被吴汉杀死。

刘秀自此和更始帝刘玄完全决裂。走到了独立建国的道路。

此后,吴汉随刘秀北上进攻铜马、重连、高湖各支农民军,常率突骑冲锋陷阵。

刘秀平定河北后,刘秀正式称帝,即为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经过群臣推举,认为吴汉有“诛苗幽州、谢尚书”的功劳,封其为大司马,统帅全军,后来进一步加封为舞阳侯。

征讨关东,攻伐陇右

河北平定以后,刘秀开始四面出击,逐个扫平各路起义军,农民军等。邓禹一路向西,吴汉一路就向东,向南发展。

刘秀即位后的建武二年(公元26年),吴汉先是率王梁、耿弇等九人共击檀乡(在山东兖州)农民军于漳水,大破敌军,收降了十万余人。吴汉因为进爵为广平侯,食邑四县。

后来,吴汉率诸将击邺西(河北邯郸)一带的山贼黎伯卿等,山贼不是对手,一路逃跑,追到河内脩武(河南焦作),尽灭山贼。刘秀亲自赶来抚问慰劳。

又遣吴汉进兵南阳郡,攻取宛、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郦(今南阳市北)、穰(今河南邓县)、新野诸城。收复了河大部分地区。

本来形势一片大好,但吴汉此时犯了一个错误,在南阳地区,放纵部下劫掠乡里,致使民怨沸腾,看不惯吴汉这种作法的邓奉因此直接自立了。邓奉的这一反,搞的刘秀很是恼火,派了几路军都没能剿灭,最终第二年刘秀在灭了西边的赤眉军后,亲征才将邓奉诛杀。

虽然吴汉有错误,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了让士兵有动力打仗,劫掠有时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吴汉因此也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指责,不久,刘秀就命令吴汉南下。吴汉与秦丰(一支农民军)交战,大破秦丰; 又与偏将军冯异击溃铜马、五幡等农民军。

第二年春,吴汉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人率汉军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又一支农民军)。

此时,苏茂的老大刘永率领周建及另外召集的十多万人,援救广乐。吴汉亲率骑兵与他交战,由于轻敌导致失利,自己还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盖。

回到营中。众人因为大敌当前,主将受伤,都为战事感到担忧。

谁知吴汉竟然竟象没事人似的,裹伤而起,下令军中杀牛犒赏将士,随后为大家打气:“贼人的人数虽然多,但是不足虑,不过是一些劫掠的强盗而已,这些人‘胜利时不会互相谦让,失败时不能互相救助’,他们就不是那些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所以啊,我们击败他们是很容易的,因此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  所有人听了都很激动,军威大振。

吴汉此番言语,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刘秀说吴汉差强人意。其实这个成语在当时是“甚强人意”的意思,说吴汉颇能振奋人的意志。

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反击吴汉。吴汉挑选精兵以及征发的乌桓精锐骑兵三千多人,击鼓冲锋。把周建军队打得大败,返回城内。

随后吴汉率军长驱追击,争门直入,冲入了城内。

苏茂、周建来不及关城门便被吴汉军冲了进来,随后弃城突围出走,吴汉拿下广乐。

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亲自带着大军将刘永(农民军的一支)围困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不久,城中食尽,刘永被部将所杀。

在当时的年代,时局混乱,各地造反的非常多,反反复复。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

诸位将领为了争功,都争着要攻打它,吴汉却认为这只是百姓一时气愤而反,可能是地方长官的自身问题,此事可以和平解决的。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到当地州郡,把鬲县地方长官抓了起来,并派人到城中给百姓谢罪。果然,此举得到了城中百姓的认可,立刻相继出来归降。诸位将领于是敬服,说:“不通过作战却攻克城池,这不是众人比得上的。”

同年冬,吴汉率耿弇、王常在平原击破富平、获索农民军。

有一次,有山贼率领五万多人夜袭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只有吴汉坚持躺着不动,看到主帅稳如泰山,军士随即心安,于是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开始有序反击。

等到山贼退却,吴汉立即派精兵出营追击,大败敌军。乘胜追击,讨伐余党,一直到了无盐(山东泰安),进击渤海(山东北部),扫平贼寇。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吴汉随刘秀东征董宪(也是一路农民军),刘秀亲征,没费什么大力,很快就攻破朐城,斩杀董宪。

至此,东方诸郡国完全平定。

关东平定后,部将隗嚣反了,依附了西蜀的公孙述。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吴汉随刘秀去征隗嚣,围隗嚣于西城,围城后,刘秀的作法,一般是建议稳扎稳打,看着一时不能拿下隗嚣。刘秀准备回京城,留下吴汉带着继续围。

刘秀东归前,告诫吴汉,不需要着急打,只要继续围着,等待他自溃即可。吴汉终以军粮不继而告败退。

不过,隗嚣自己这边也粮尽,隗嚣很快饿死了,其子被立为王,第二年,刘秀派军攻入,其子投降。

屠蜀,吴汉不光经历的无奈选择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自荆州入蜀讨伐公孙述。公孙述是刘秀最后一个消灭的地方割据政权 。

建武十二年,吴汉率大军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相遇,大战于鱼涪津(今四川夹江西北),大破蜀军,然后又北上进攻武阳(四川省眉山市),击溃来救的蜀将史兴,攻下广都(成都南部),前锋直逼成都。

吴汉求胜心切,未听刘秀让他稳扎稳打的告诫。急速地推进,率兵二万进逼成都,倚江为营。自驻江北,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与成都相距仅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

刘秀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要求他带兵返回。

可惜的是诏书尚未赶到,公孙述便已派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围住了吴汉,另派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

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好在我们知道吴汉有”差强人意“之能力,经过他一番说,大家又义气高涨,士气并没有因失败而影响。

诸将应诺。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谢丰、袁吉发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

吴汉回到广都后,留刘尚拒公孙述,上书报告刘秀,为自已的失败自我谴责。

此后,两军再次发生激战,在吴汉的指挥下,汉军八战皆捷,围困成都。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出城与吴汉军大战,吴汉派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最终把蜀兵阵脚打乱,大将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

次日,公孙述大将延岑自知不敌,于是作主开城出降。吴汉率部入城,因为之前的失败吴汉恼怒,所以放兵大掠,族灭公孙述、延岑家族,烧毁宫室,残杀百姓。

此举惹得刘秀大怒,严词谴责吴汉,又指责副将刘尚失伐罪吊民之义。不过,根据一分析,此举极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粮食已经用尽,屠城是为了减少军粮开支而做的无奈选择。此举后,吴汉虽然被谴责,但并未影响吴汉的职务以及前途。

自此,刘秀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一统天下。

晚年生活,以及荣光之葬

建武十三年正月(公元37年),天下大定,吴汉回宛城,奉诏令祭祖。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曾经的匈奴残部南犯。于是吴汉率军北击匈奴,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谋反,自称大司马,进攻太守张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之前的吴汉屠城让蜀地对东汉极其厌恶。吴因也因屠城成为其一生的污点。

刘秀因史歆曾是岑彭的护军,精通军事,所以派遣吴汉率领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率万余人前往讨伐。吴汉进入武都,征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困成都。后成都城破,史歆被杀。吴汉乘筏沿江而下巴郡,杨伟、徐容等惶恐解散,吴汉杀其大帅二百多人,将其党与百家迁徙到南郡、长沙。

至此,东汉在巴蜀统治才稳定下来,可怜数万老百姓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44年(建武二十年),吴汉病危。刘秀亲临看望,并问吴汉后事。吴汉道:“臣愚昧无知,只愿陛下慎重不要轻易赦免罪犯而已。”吴汉去世后,刘秀赐谥号忠侯,并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葬,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

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吴汉名列第二。唐宋设立的武庙,吴汉配享,是为名将之一。

也可能因为有屠蜀这样的行为,所以到了明清时期的历代帝王庙中,贤臣中却没有吴汉。 

本文参考资料《后汉书》、《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等。

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为你讲述古代200位名将的故事。


观音灵签19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9签解签

导读: 传说中,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无比。在中国的里,基本上都有观音灵签抽取。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等等,观音菩萨都能化解。每一支观音灵签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那么,观音灵签第19签是什么意思?观音灵签第19签怎么解签?请随我一起看看观音灵签第19签解签,了解一下观音灵签第19签所包含的神明指示吧!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观音灵签第19签图:子仪封王 (中签)

观音灵签第19签含义

此卦船行急滩之象,凡事守旧待时也。此签家宅作福,自身作福,求财未成,交易未成,婚姻不就,六甲虚惊,行人至,田蚕吉,六畜损,寻人难,讼和,移徙守旧,失物难寻 ,病祈福,山坟吉。

观音灵签第19签详解

在天候恶劣之时欲驾小船,然而此刻狂风大浪,能有什么作为呢?等待风止浪歇之后,相信才可以平安地满载而归。 急水放船,险行待时,若问营谋,时至可为。此签行舟浪淘之象,凡事守旧则吉。 行舟浪淘之象。亦即是险境者。要之。君尔应知目下宜守旧。愿遵守静则吉。妄为则凶也。杨雄之仕王莽之朝为大夫。何以能胜大任。如在急水滩头放水之险行。待时若问营谋。时至方可为。千万叵轻举妄动。 此签有“自甘堕落”之意。意味当事人,勿随波逐流。有些人为了取悦或取信对方,不惜昧着良心,一味巴结。这种矫饰的作为,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与不齿,纵使爬上高处,地位也难以稳固。凡事应坚守道德、无愧于心,靠自己努力打拚。虽然无法一步登天,但辛苦耕耘定有所成,且凭自己的实力所表现的成果,必可获得众人的肯定支持,声望不坠且难以撼动。另外,慎选合作对象也很重要。因此不论对方的人品、自我情绪管理、或待人接物方面,都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因素。

观音灵签19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9签解签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吉凶宫位

【中签辰宫】急水滩头放船归,风波作浪欲何为;若要安然求稳静,等待浪静道此危。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诗意

此卦船行急滩之象,凡事守旧待时也。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解曰

急水下船 险处待时 若问营谋 尽可施为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仙机

家宅作福自身作福求财未成交易未成

婚姻不就六甲虚惊行人至田蚕吉

六畜损寻人难公讼和移徙守旧

失物难寻疾病祈福山坟吉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典故

子仪封王。子仪唐朝大将军。平安禄山和史思明之乱。历七帝。唐肃宗拜为大元帅。封为汾阳郡王。刚八十岁。知有敌侵犯。郭子仪即披挂上阵。建中二年郭子仪八十五岁因病寿终正寝。

猜你喜欢

荐: 观音灵签14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4签解签 

荐: 观音灵签15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5签解签  

荐: 观音灵签16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6签解签 

荐: 观音灵签17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7签解签 

荐: 观音灵签18签是什么意思 观音灵签第18签解签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

观音灵签19是什么意思 第十九首:杨雄仕新为莽大夫 中
急水滩头放艇时,狂风作浪欲何为
待他浪静风停后,稳载船归过不危

(四句浅释:在天候恶劣之时欲驾小船,然而此刻狂风大浪,能有什么作为呢?等待风止浪歇之后,相信才可以平安地满载而归。)

急水放船,险行待时,若问营谋,时至可为。此签行舟浪淘之象,凡事守旧则吉。

灵签之曰:行舟浪淘之象。亦即是险境者。要之。君尔应知目下宜守旧。愿遵守静则吉。妄为则凶也。杨雄之仕王莽之朝为大夫。何以能胜大任。如在急水滩头放水之险行。待时若问营谋。时至方可为。千万叵轻举妄动。

交易-未成 婚姻-不就 求财-未成 自身-祈福 家宅-祈福 六畜-损 田蚕-吉 寻人-难 行人-至 六甲-虚惊 山坟-吉 讼词-和 疾病-祈福 失物-难寻 移徒-守旧

详解:此签有”自甘堕落”之意。意味当事人,勿随波逐流。有些人为了取悦或取信对方,不惜昧着良心,一味巴结。这种矫饰的作为,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与不齿,纵使爬上高处,地位也难以稳固。凡事应坚守道德、无愧于心,靠自己努力打拚。虽然无法一步登天,但辛苦耕耘定有所成,且凭自己的实力所表现的成果,必可获得众人的肯定支持,声望不坠且难以撼动。另外,慎选合作对象也很重要。因此不论对方的人品、自我情绪管理、或待人接物方面,都是必须考虑在内的因素。

求解签观音灵签第十九签? 灵签之曰: 行舟浪洵之象。亦即是险境者。要之。君尔应知目下宜守旧。愿遵守静则吉。妄为则凶也。杨雄之仕王莽之朝为大夫。何以能胜大任。如在急水滩头放水之险行。待时若问营谋。时至方可为。千万叵轻举妄动。这签就是说让你处事小心,做事不要轻举妄动,要把握时机,否则会出事。

求解签。观音灵签第十九签: 急水滩头放船归 风波作波欲何为  若要安然求稳静 等待浪静过此危  签 急水滩头放船归,是说你现在要办的事时机不太好。
风波作浪欲何为。是指办事过程中有意外的波折。
若要安然求稳静,是说如果想无惊无险地安然渡过难关。
等待浪静过此危,是说现在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候,要等待时机,等到风波过去。
也就是说这是个有危险的时候无论你问的是什么,都不是适宜,当下的时机,都不要采取行动。

求解签 九江东林寺观音灵签第十九签 问姻缘~ 15分 十九签、中签 辰宫:【子仪封王】
急水滩头放船归,风波作浪欲何为;
若要安然求稳静,等待浪静道此危。
诗意:此卦船行急滩之象。凡事守旧待时也。
解曰:急水下船。险处待时。若问营谋。尽(不)可施为。(签诗与故事不合。)
故事:唐朝大将军。平安禄山和史思明之乱。历七帝。唐肃宗拜为大元帅。封为汾阳郡王。刚八十岁。知有敌侵犯。郭子仪即披挂上阵。八十五卒。
姻缘方面,我认为应谨慎考虑选择的对象,按兵不动,愿者上钩

解签求现在的处境,是不是都叫我别急顺其自然。 观音灵签第十九签郭子仪封王 急水滩头放船归。风 貌似在说现在外部环境险恶,所以暂且只能等待。神语一般不简单重复,另一签的重点是告诉你将来事情自然水落石出

求签第一十九签婚姻下下签怎么解 签文
发过来

求解观音灵签 第八十九签,问工作去留 你现在的工作,对于你来说有些屈才了,但是先别着急换。你必须要有贵人指引才可以成事。你是一个非常聪明而有想法的人,所以先别着急咱们一起把这个贵人找到。
因为你有才华,所以你先帮助你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因为你问的是工作,所以在工作上或者本行业里只要你力所能及的都帮助他们,你的贵人就在这些人当中)等到你帮到你的贵人后,他自然会帮你找到一份适合你的工作,或者他直接给你一份和你能力相当的工作。这个签的前景非常好。所以费不了太长时间你应该就会得偿所愿了。恭喜你~。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