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关于事业的定义

事业与职业的关系

事业:简义:《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辞海》对事业的定义:
1、人所从事的。
2、有目标
3、有一定规模
4、有系统的
5、 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6、人所从事的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孔子在论语中对事业的解释为:“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
职业,事业已经形成,要你去尽一份职责把这份事业延续下去。

易经对于人生事业有哪些启示有为无为

《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如果您自己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四柱预测真途》
预测是提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举个例子,一个小企业老板:如果预测显示明年的财运会很好,那么今年就一定要放开手脚进行投资,为盈利铺路,那么明年原本可能只赚100万,但通过今年的投资增强,明年就赚了200万。反之,如果预测到明年运气不好,那么今年就一定要谨慎投资,减小投入,明年本来应该亏损50万,但通过提前预知,只亏损了10万。

事业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样的?

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坤》:“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疏》:“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这里的事业,就是人的成就。

事业观是指对事业的根本看法和对工作的根本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级具有完全不同的事业观。

事业观要回答“干什么样的事业,怎样干事业”的一系列问题,决定着人们对待事业的价值追求、根本态度和精神状态。正确的事业观是人们想事业、干事业、推动事业发展的理想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细解易经64卦与事业的关系

  1. 乾卦:说明为君之道,要保持大和谐,告诫治理者要效法天道,发奋图强,力求有所作为,造福于天下,但要留意盛极而衰之理,时时自我警惕与节制。
  2. 坤卦:夸大治理者应效法大地的宽容,以宽厚德行负载万物;同时,也要见微而知著,行为无褊狭而方圆,内直外方,德行弘大。
  3. 屯卦:要求治理者在艰难困境中必须意志坚定,不因 *** 而屈服,不为变态所动摇,应当知晓取舍之道,不可盲动。
  4. 蒙卦:要求治理者要培养正直品格,终身养性;在事业中坚定情念,不可见异思迁,不可脱离众人,不可好高骛远。
  5. 需卦:告诫治理者不论碰到什么险事,只要有信念和信心,最后即可亨通。坚守正道就会吉祥。在事情发展时,应等待时机,伺机行事。在陷入危险中时,不可逞强,应顺应变化,才能化险为夷。在治理中要留意以柔制刚。
  6. 讼卦:夸大治理者处事应慎重思考,不可鲁莽行事,以防争讼,在许多情况下,哑忍方为上策。
  7. 师卦:要求治理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义,讨伐邪恶;要伸张正义,才会吉祥。在权力使用中,若能刚毅中庸,又有巩固的核心,自然吉祥无祸。
  8. 比卦:告诫治理者相亲相辅才会有利。若在一个团体中,人人相亲相辅,互谅互爱,诚情待人,就会得到整体的吉祥。
  9. 小畜卦:告诉治理者,当自己的积蓄气力尚不足从事某种事业时,要尽力积蓄气力,美化德才,以展。在工作中,与正当的人携手并进,不离中庸原则,就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10. 履卦:夸大治理者要心胸坦荡,执著纯正,不为世俗所乱,自然吉祥。恃才傲物,过于自负,一意孤行,必有危险。
  11. 泰卦:说明只有阴阳沟通,才能康泰,治理者要懂得阴阳变化的规则,在实践中遵循阴阳变化的辩证法:阴阳适度,刚柔并济,虚实适宜,奇偶相联,内外相合。
  12. 否卦:说明治理者在条件不答应时,不能才华毕露,不要过分炫耀与进取,要蕴藉而进,要自保以待时。治理者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可安身立命。
  13. 同人卦:夸大治理者要重视大同,不计小异,求大同;存小异。这是治理者必要的治理策略。
  14. 大有卦:要求治理者不能仗恃权或威而盛气凌人,盛极必危,自我约束才能免祸。威严并非以冷酷态度使部属提心吊胆。应平易近人,诚信为本,自然能产生威严。治理者只有诚信谦逊,顺应自然,崇尚贤能,才能吉祥。
  15. 谦卦:表明作为一位治理者要懂得天的法则是满盈亏损,谦逊增益。谦逊能逢凶化吉,谦逊得到共鸣必吉祥。
  16. 豫卦:要求治理者要顺应时机而行动,像四季一样回圈不止,就不会有偏差。治理者只有顺时而动,赏罚公正,部属才能信服;在胜利、成功和喜悦到来之时,要警惕兴尽悲来。
  17. 随卦:夸大治理者应当择其善者而追随之,即要追随品格高尚、才能突出、刚强有力的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服从。崇尚高尚者,自己也会高尚。
  18. 蛊卦:要求治理者应随时以自新精神反复思考,谨慎从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治理者应具有山人般的高尚气节,坚持正确的言行。
  19. 临卦:夸大治理者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行来感召和影响部下,以刚毅中庸品德来感召员工,德威并济,故无不利。作为领导者能高瞻远瞩,任用贤能,就可无祸。用智慧和中庸之道来进行治理,对部属能柔顺敦厚,宽以待人,吉祥也。
  20. 观卦:夸大治理者要善于观察,不可轻举妄动。要随时留意观察部属的言行,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才能晓得自己的作为是否正当。
  21. 噬嗑卦:告诫治理者,凡事如不能亨通,中间必有障碍,必须消除障碍,才能亨通。对障碍的态度要刚强正直,不消除绝不罢休。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策略。
  22. 贲卦:告诫治理者要留意必要的形象润饰和美化,使自己的形象文明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形象的气力都是必要的。
  23. 剥卦:告诉治理者要宽厚地对待部属,这样本身的地位才能安乐。由于基础稳固,其上安稳,才不会剥落。
  24. 愎卦:说明治理者在行动时要遵循天地之理的“天、地、人感应”变化,即顺从自然道理而行。治理者略有违理之行时,应及时改正,这样就可无悔,大吉大利。
  25. 无妄卦:告诫治理者,做什么事情,都应有个限度,如突破限度,则物极必反,故不要逞强向前,逞强则有损。
  26. 大畜卦:夸大治理者要修行道德,坚守正道。具备刚健笃实的美德,才有光辉。且日新月异,崇尚贤能,又能使刚健适度,有利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顺应天理则昌,违反天理则亡。治理者要不中断地扩大自己的学识,进步德行,以利于行。
  27. 颐卦:告诉治理者要谨慎言语,节制饮食,修身养性,而不应颠倒违变态理。
  28. 大过卦:申明治理者用人要量才而行,只有一定的才能才可胜任一定的重任。平庸者,不胜重荷,不可用;若用,则凶。“栋梁不弯,将要折断,凶;楝梁高、隆起,能负重荷,吉。”
  29. 坎卦:夸大治理者要懂得因时制宜的道理。在困难和险阻眼前,既要有不怕艰辛的精神,还要有谋略。遵循这一治险原则方可化险为夷。
  30. 离卦:夸大治理者要有光明磊落的人格,阳刚果断的威风凛凛,柔顺中正的品德,并把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牢牢地依附于人民之中,则能无往而不胜。
  31. 咸卦:告诫治理者要虚心待人。能宽容人,与人为善,与人为和,坚持正直才能吉祥。办任何事都忌讳心神不定,犹豫未定。
  32. 恒卦:夸大治理者要坚持原则,坚持自立立人的准则。可随机应变,但不改变方向,不放弃原则。那些动摇不定、缺乏恒心的人,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易经对人生有什么指导意义

《易经》对人生有指导意义
“《易经》永远都不会过时!”李书有说.《易经》之卦爻象、卦爻辞中蕴含着圣人对后代的告诫.“在对《易经》卦爻及卦爻辞的反复推敲过程中,人生的道理就会一一展现.”
,《易》的应用属于易术系列,门类众多而繁杂,研究易术,一定要与易道、易德相结合,以道、德指导“术”的应用.以“道”指导的“术”为“道术”,以“德”指导的“术”为“德术”,方为正术.否则就是江湖术士,沦为骗术.
虽然《易经》年代久远,加之文字晦涩难懂,但是李书有坚信《易经》还会再一次成为社会学术的热点.“《易经》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有更多人来学习.”
“少年和老年人读《易经》琢磨卦象能活跃思维,中年人读《易经》则能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事业的发展也有好处.对青年人,则很可能指导他们人生的方向.”
《易经》不仅仅是人们想象中的“占卜”那么简单,“它对人生有着不可磨灭的指导意义.”

《易经》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启示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大家知道《易经》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什么启示吗?下面我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帮到您!

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的管理学,由于哲学上的局限性,已走到尽头,出现了危机。为了克服这种危机,求得发展,他们便回过头来,求助于东方文化。有人对日本进行研究之后,认为日本管理现代化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东方文化的应用;而日本东方文化的来源正是中国的儒家思想。

日本在60年代学习研究《孙子兵法》,70年代学习研究《三国演义》,80年代学习《易经》,其核心就是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被誉为"经营之神"的著名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其管理哲学就是中国的《易经》。他把"生生之谓易"的哲理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松下电器工业公司在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中排名上升到第15位(1987年),在日本仅次于丰田。在亚洲后起的"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南朝鲜),同在儒家文化圈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易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韩国的国旗上,甚至标上象征《易经》的阴阳太极图和八卦中的四个卦:(乾)、 (坤)、 (坎)、 (离),可见其影响之深。当代许多外国人重视研究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出现了"易经热",并在研究《易经》与现代管理科学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面对这一形势,我国的《易经》学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阐述海外学者的主要成果和本人的体会。

   一、 共同的目标--"中国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中国化"

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美国远东高级研究院院长,是国际知名的哲学家。他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弪扬,结合西方的现代管理技术和理性,创建了颇具特色的现代管理系统。1979年他运用易经思想,研究管理和管理论问题,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中国化"的中国管理理论奋斗目标,并身体力行。1987年8月,他在发表了:《C理论走出中国管理自己的天空》一文,创建了易经哲学为主体思想的C理论架构,并形成了一整套易经管理系统理论。1990年4月,他到北京在中美合办的决策管理科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班上讲学,题为:《易经管理哲学之理论和实践》,对易经管理系统的理论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理论以层次问题、架构问题、C理论、人性分析与人力资源开发、易经管理模型以及决策分析为基本内容。

   "C理论"的"C"有两层意义:

(1)理论根源:C代表:China(中国)、Culture(文化)、Confucius(儒家)、The Book of Change(易经)、Cheng(成中英的姓)。意思是说:成中英根据中国儒家易经文化提出的易经管理理论。图示如下:

(2)理论的五行循环结构--C理论循环大系统

成中英认为:管理决策者要有一个动力,这动力一定是一个中心的力量,叫做中心土,黄土的土。这个中心力量要深厚、稳健、有旺盛的生发力,这就是决策的动力,管理的核心。决策工作是中心化的,中心化叫Centrality。

决策确定计划,执行人员要有实现计划的决断力,这决断力能提升他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一种领导力,叫做Control。用中国五行观念讲,就是土生金。金表示果断,是一种力量。

有了这种领导力量,你才能面对波涛万顷的世界而不惊;进而产生一种智慧,掌握市场的规律,灵活应变。这叫做金生水,因为水象征智慧,渗透力极强,应变力叫Contingency。

企业的基础力量是生产力,包括创新能力。搞好市场调查,适应市场需要才能正确掌握生产,制订并调整生产计划。这计划就象树木一样茂盛地生长出来。"木"有很强的创造力,创造力叫:Creativity。对于市场的应变力刺激了创造力,这就是水生木。

企业生产发展了,要迈向更高的层次,就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激发人的积极性。高涨的积极性就象火一样。职工对企业有火一般的热情;企业对职工象火一般的温暖。火是文明的象征,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生产的持续发展促进民企业文明。这就是木生火。要使众多人才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能密切配合,形成最佳的整体效应,就需要一种协调人事的协和力,叫做Coordination。

人事协调得好,企业上下都有热情高涨,就能充实决策者的信心和意志,形成新的决策动力。这就是火生土。于是Centrality-Control-Contingency-Creativity-Coordination-Centrality完成一个循环环。

这就是C理论的循环(Circulation)系统采用中国哲学的五行相生原理,画出以上结构图。

   二.变易、不易和简易是《易经》的三个法则

(1)变易:宇宙万物、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市场信息更是变化多端。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变易"。"变易"的法则是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也是企业管理的法则。

(2)不易:变化不息的宇宙和社会,乃至人的生命运动,在变化中各自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就象天体运行都有自己的轨道一样,井然有序,循环不已。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些相对不变的规律性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这就是不易的法则。管理也是如此,要从纷繁的变易中找出不易的规律和原则。

(3)简易:由于熟悉和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就能进一步探索出驾驭这些规律的智慧和要领,运用时能得心应手。这就是简易法则。

   把以上三个法则运用到经营管理上,可以提出三易原则:

"不易原则":产品要受到欢迎,必须具备:A、安全可靠;B、性能先进;C、美观大方;D、使用舒适;E、经济实惠;F、经久耐用,以上是产品的"不易原则",必须坚持做到,决不动摇。

"变易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产品的功能和档次;不断革新技术,降低成本;品种多样化,款式新潮化;采用更受顾客欢迎的营销策略等等。这是"变易原则"。

"简易原则":要使产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维修容易,便于推广。这是"简易原则"。

三、从对称和谐和宇宙结构模型到易经管理模型

易经的初始结构是八卦。传说是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在六千多年前创造出来的。八卦是指:乾为天、 坤为地、 兑为泽、 艮为山、 离为火、 坎为水、 震为雷、 巽为风。8个符号代表4对彼此具有某种对称性质而以和谐共存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构成宇宙自然系统。古代先哲舍去这些自然物(现象)的具体物质属性,而抽象出其中有那些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的属性,如阴阳、刚柔、动静、虚实、上下等,而以阴阳为总纲。阳的属性用"-"表示;阴的属性用"-"表示。阴和阳合称两仪。对"-"和"-"进行二元可重复组合,就得到四象"="叫老 " "叫少阴、" "叫少阳、" "叫老阴。对" "和" "进行三元可重复组合,就得到八卦。八卦中乾为纯阳,坤为纯阴;兑为先动后静,巽为先静后动。

把八卦在八个方位上,就成"伏羲先天八卦图"。它是易经的宇宙结构模型。还有一种"文王后天八卦"图,把一年四季也排在最外圈,结合上时间因素,八卦的位置也有极大的差别。它是易经的宇宙时空结构模型。先天八卦图多用于哲理推演;后天八卦图多用于术数应用,在民间流传更广。

根据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是息息相通的;天道即是人道,任何人或其群体都是一个小宇宙,因而都可以抽象出相应的八卦宇宙结构模型。建立模型的目的,在于考察其各对称依存的因素是否阴阳平衡;如果发现某方面阴阳不平衡,阴盛阳衰或阴衰阳盛,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调和,使阴阳恢复平衡,使整体和谐发展,生生不息。按照易经的哲理,不论大宇宙、小宇宙,都应该是对称和谐的;否则,就要及时以调和。如果调和不了,这个小宇宙就只好消亡了。

现在我们把企业看成一个小宇宙,画出它的八卦结构图。先从内部结构到外部环境,从物质条件到精神因素进行整体观察,找出四对具有关键作用的对称依存的因素,参照先天八卦的类比内涵排定位置,就是一个易经管理模型。

乾为天,代表领导

坤为地,代表职工

离为火,代表生产

坎为水,代表市场

兑为泽,代表激励

艮为山,代表法制

巽为风,代表债权

震为雷,代表债务

《易经》认为:阴阳二气相反相成,相得益彰,阴阳的相依并存变通和合的关系,也是其他等价的观念如刚柔、动静、虚实、有无、上下、表里、新旧、损益、寒热、升降等的模型。由于阴阳关系的普遍性、多重性和互相转化性,任何整体事物或事件,均可析为重重叠叠、层层蕴含的对称依存关系。透过这种思维方式和模型,我们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变化的契机,真正掌握管理之道。

   四.易经管理的三个重要原理

1、乾坤原理: 乾、 坤是易经64卦中的第一第二卦,是易经的总纲。乾卦六爻皆阳,象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孔子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么强健啊!领导者要效法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增强自身和企业的生命力,永不停息;还要教育职工也这样做,使企业上下都能奋发有为,成不骄,败不馁,以坚强不屈意志和毅力摆脱困境,创造奇迹。坤卦六爻皆阴,象征柔顺包容、负重奉献的高尚品德。孔子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的本义为顺,一是顺从天道,生养万物;二是坤代表群众,群众顺从领导,个人要顺从组织,职工要遵纪守法,顺从企业的规章制度;三是大地承载万物,默默奉献,从不索取,从无怨言,这叫做厚德载物。在企业中从要讲奉献,职工奉献于企业,企业奉献于社会。

乾坤原理就是"自强--奉献"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必然使企业充满活力,并具有崇高品格。

2、否泰原理: 否、 泰两卦讲的上下沟通之道。"泰"就是通畅,天地相交为"泰";"否"就是阻塞,天地不交为"否"。天在上而地在下;在企业中"天"代表领导、上层,"地"代表职工、下层。如果"地"之气上升于"天","天"之气下降于"地",这就是"泰",象征成功、吉利。否则,天地之气不相交,那就是"否",象征困难凶险。俗话所说"否极泰来",泛指坏运已经过去,迎来了好运;实际上应该是消除了阻塞的因素,加强了沟通;"否"转为"泰"。在企业管理上,领导与职工之间、上层与下层之间,要建立沟通的机制,不但在信息上互相沟通,而且在感情上互相融合,才能发挥企业的整体效应, 否泰原理就是"沟通--融合"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才能使企业上下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

3、损益原理: 损--损下益上为损; 益--损上益下为益。易经认为:贤明的国君,宁肯自己少享受一些,也要让老百姓多得点实惠,这样国家就会兴旺;愚味的君主,不顾老百姓的疾苦,搜刮民间财富以供自己挥霍,这样国家就要衰亡。在企业管理上,要优先照顾下层职工的利益,尽量让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多得实惠;上层领导少拿点报酬,老板少得点利润,归根到底企业会发展得更快。"损"就转化为"益"了。

损益原理就是利益驱动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就会使职工群众的向心力大大增加,自觉地信服领导,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五、人性理论和管理方式

成中英先生认为:透过管理哲学来看,有四种人性理论产生:

X理论:强调人基本上是懒惰的、被动的,所以管理上重视监督、强制,甚至惩罚。这种理论趋向是阴的;因为阴是静的、消极的。

Y理论:强调人基本上下班向上的、主动的,所以管理上重视发挥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控制去实现目标。这种理论趋向是阳的,因为阳是动的、积极的。

Z理论:日本企业的Z理论认为企业界领导和职工融为一体,

精神、长期雇用、上下协商、共同决策。这是一种柔性理论。

A理论:美国企业的A理论重视个人创发力和责任心,在管理上强化制度,重视效率,鼓励个人突出。这是一种刚性理论。

把以上四种理论交叉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管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对象:

(1)AX方式:阴以刚制之。因为人性是阴的,就用刚来管理,提高他的责任感、积极性。

(2)ZX方式:阴以柔容之。因为人性是阳的,就顺其向上之心,用刚来训练他,促使他成就。

(3)ZX方式:阴以柔容之。因为人性是阴的,就用柔性的感情来涵容他。

(4)ZY方式:阳以柔融之。因为人性是阳的,就用柔来融合他。

用易经哲学来看管理方式,无非阴阳、刚柔、动静、虚实,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不同,灵活运用,以提高管理的功效,达到理想的境界。

六、"安和乐利"的管理模式--易经管理系统的目标模式

实施易经管理系统,最终是要使企业达到"安和乐利"的境界。

安:就是安稳;使企业和团体员工安定平稳,持续发展,达到"安无倾"的境界。

和:就是在变动中求得和谐,使大家沟通融合,内外协调,上下一致,和气才能生财。

乐:使大家喜气洋洋、精神焕发,智慧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

利:通过理性的观念去追求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