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吕雉八字

历史上姓吕的名人都有哪些啊?

吕不韦 吕蒙 吕布 吕尚 吕祖谦 吕凯 吕虔均 吕光 吕洞宾

菏泽有什么历史名人、历史古迹和历史故事?

菏泽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的有莱朱(汤的重要谋臣,与伊尹同列),曹叔振铎(曹国开国君主,周文王六子,后曹国历555年,传25世),氾胜之(作中国第一部农作物书籍《氾胜之书》),孙膑(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彭越(刘邦的大将,封梁王,后被处以醢刑),丁姬(汉哀帝之母),董昭(曹操的谋臣),曹植(曹操之子,后封于古菏泽),满宠(曹操谋臣,官至太尉),吕后(汉高祖原配,后称制度),戚夫人(汉高祖宠妾,生赵王如意),李典(曹操手下大将,文武双全),凉茂,王叔和,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攻陷长安,国号大齐),宋江(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吕祐之,邓御夫,秦纮(明朝著名清官,官至户部尚书、三边总督,封太子少保衔),王禹偁(北宋文学家),晁公溯,晁补之(苏门学士),晁冲之,晁说之,晁公武,郭英,宋沧,徐鸿儒,刘藻,田在田,马新贻,张春桥等人。
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历史上著名的家伊尹、军事家孙膑、思想家庄子、农学家汜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大批圣贤,都出生在这里,“商界鼻祖”范蠡经商、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秦末汉初大将彭越,三国曹魏大将李典,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苏门学士晁补之,春秋时期的伯乐孙阳,清末武状元张宪周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详见:《菏泽县志》(光绪本)),乾隆年间出生在单县城西南刘老家的刘峨,官至直隶总督、兵部尚书,马新贻(清代两江总督) 。著名抗战英雄赵登禹(1898-1937) 出生于山东菏泽(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称"天下之中"(史记)。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首领都曾在这一地区活动,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农学家氾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大批圣贤,都出生在这里,商汤时期的三朝元老伊尹、“商界鼻祖”范蠡经商、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境内仍保留着永丰塔、尧王墓、蚩尤冢、陈王台、范蠡湖、孙膑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等100多处名胜古迹。是我国著名的牡丹城、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被称为“三乡一城”。

「名媛传」汉高后吕雉旧事(上)

吕雉(zhì),字娥姁(xǔ),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妻子,西汉第一位皇后,史家通称吕后。吕后是自始皇帝以来,正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电视剧《芈(mǐ)月传》里的芈月并不是皇后,而是王后,那个时代还没有皇帝,而秦代的皇后在史书里没有正式的记载。)吕后曾临朝称制,名为皇后,实同帝王,所以司马迁将吕后的篇章放在《史记》中的“本纪”部分,与帝王同列。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司马迁对于吕后政绩给予了相当高的正面评价,但后世说起吕后旧事时,通常会称之为“西汉吕后之祸”。

        “吕后之祸”,这个词后来常被王侯将相们用来警告那些争权的后宫嫔妃。说者用一种阴沉寡淡的语气低声陈述,暗含着沉重的警告意味;听者汗流浃背,诚惶诚恐,匍匐在地,乞求宽恕。“吕后”这个名字就像那些能治小儿夜啼的传说中的恐怖怪物,总能让后宫嫔妃之间的狗血宫斗剧暂时消停,老老实实地安静几天。

        那么,吕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她有怎样的经历?她的“毒妇”之名又是从何而来呢?

        吕雉是山阳单父人,这地方大致在今天的山东菏泽一带。秦末时,吕公在家乡与人有隙,为避仇家,迁居沛县,沛县在现在的江苏徐州。吕公与沛县县令交情很好,吕家办乔迁喜宴,县令也亲来道贺,当地有些头脸的人都来送礼相庆。这本是县城里的寻常应酬,但那日席间却出了一点小意外。

        “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那时候在沛县做小吏,他受县令指派,来为吕家宴会安排宾客座次。堂上都是贵宾席位,名额有限,萧何让仆役把贺礼不足一千个铜钱的客人都安排到堂下就坐,以贺礼多寡来定尊卑贵贱。萧何刚走开,吕家门前就来了一个人,此人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可是吕家的仆役是外地人,并不认识他,也让他填写礼单。这人大笔一挥,写了“贺钱一万”几个字,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到堂上就坐。

        主人吕公听说有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贺钱一万,心里诧异,于是格外留意这个人。酒席宴间,这人谈笑风生,随意调侃沛县大小官吏及各界名流,让众人有些不快。有人问起此人身份,萧何却认识他,只好说出实情,原来他是沛县的泗水亭长,叫刘季(季是兄弟排行中的字,刘季就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这名字在当时普通得很)。

        亭长是个什么身份呢?这么说吧,亭长算秦朝最基层的公职人员。秦朝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亭。郡县级都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待遇优厚,人选由朝廷安排,但从乡开始,都是由地方宗族自治,每乡设“三老”(顾名思义,就是三个白胡子老头儿),协调处理乡间事务。乡里以十里为一亭,亭设亭长,亭长下面还有两个受管辖的人,一个是保安,一个是清洁工。亭长俸禄很低,虽然也算是个公职人员,但属于未入流的品级。这种基层干部文弱书生干不了,只能让本地的混混来做,而刘季就是那一带的小混混。

        吕公对刘季很看重,而萧何这时候还是个老实人,他对吕公实言相告:“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姓刘的小子就会吹牛皮,根本没办成过什么事。)但吕公不但不听劝,还迅速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把女儿吕雉嫁给刘季!

        这是一个颇为古怪的举动,但《史记》和《汉书》上都是这么说的,那么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吕公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惊人的举动呢?按照史书上的说法,那是因为吕公会相面。

        据说刘季面相奇特,长了一副龙相,吕公认为这是贵人之相,而吕公之前也曾反复观察过吕雉的相貌,他断定吕雉的未来贵不可言,这天他见到了刘季,顿时眼前一亮,知道吕雉的富贵必然是落在此人身上,所以刘季虽然生得丑,但是在吕公眼里却是天下第一大帅哥,那是必须要拉回家做女婿的。

        一个长着龙脸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呢?在我的想象里,刘季有一张很长的马脸,他下巴很平,脸型方正,棱角分明,颧骨高高,腮上无肉,肤色黝黑,皮肤干枯,大部分时候他都是面无表情的,笑的时候总会给人皮笑肉不笑的感觉。他的眼眶很长,眼神里总有些愤怒之色,他的鼻孔很大,很像尔康,里面还露出又黑又长的鼻毛,就像《大内密探零零发》里的吴孟达。他留着胡须,但并非关羽那样的美髯,而是两撇八字须和一绺山羊胡,嗯,那绺山羊胡还被编成了麻花辫,用一根细细的红色棉线绑住,还精心打了一个细小的蝴蝶结。他的头发又脏又乱,在头顶随意挽了个蓬松的发髻,拿一根小树枝当簪子别住,身上穿着破旧的宽大青袍,脚上踩着双半新不旧的草鞋,腰里的灰布腰带上还悬着一枚亮亮的铜钱。这就是青春年少的黄花闺女吕雉即将要嫁的那个乡间闲汉。

        如今我们知道,世上并没有龙,龙是中国古人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奇生物,但它并不存在。龙的形象其实是个大杂烩,是把很多动物的局部汇聚在了一起,但是在吕公的时代里,大家都相信世上有龙。史家认为,刘季就是凭这幅模样赢得了吕公的青睐。

        刘季此时已经是个奔四的人了,却依然是个穷困潦倒的单身狗,既没有存款,也看不到前途,别说“贺钱一万”,就是聘金一百文他也拿不出来,但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个富家翁愿意将十多岁的女儿嫁给他。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这是穷屌丝们毕生的梦想啊!这样的好事刘季是不会推辞的,于是他和吕公一碰杯,这门婚事就这么敲定了。

        那么,吕公真的是因为看中刘季那与众不同的面相才将女儿嫁给他的吗?非也,非也,这个看似神经刀的举动背后,其实还有很多隐匿的信息。

        秦末时,天下兵役、徭役都很重,始皇帝修长城、开骊山、建阿房,动辄征发民夫数十万人,这些男人只要一去,那就是凶多吉少,即便不死也要半残,就算侥幸能回来,又有谁知道是什么时候呢?天下男子苦于兵役、徭役,导致民间出现大量的剩女,这种男少女多的局面让男性择偶获得了极大的优势,所以刘季虽然既穷又丑,但在当时,他的择偶难度并不是很大,而吕雉这个小妹子虽然是豆蔻年华,却并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况且,刘季这个亭长身份虽然是个未入流,但再小也是公务员,在基层还是有些权力的,比如当地征召乡间民夫之类的事情都是由他着手办理,而他自己也因亭长身份,可以免除兵役徭役。在吕公看来,刘吕联姻虽然说不上是美满姻缘,但吕雉做寡妇的概率比较小,如果她嫁给了别人,难保不成为另外一个孟姜女。

        此外,刘季虽然不才,但吕公却在席间看出了他背后的权势。

        负责安排宾客座位的萧何认识刘季,他知道刘季是个穷光蛋,那他为什么早不说,非要等到宾客不悦的时候才说破刘季的身份呢?萧何是沛县里的主吏,虽然也不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但地位比刘季高得多,他当然不会是顾忌刘季的亭长身份才闭口不言。吕公是县令的至交,县令是萧何的上司,县令在座,萧何身为负责宴会的大堂经理,居然还敢公然渎职,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包庇刘季呢?吕公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其实是因为县令只是个庙里的泥胎,而刘季可能比县令更有实力。

        秦朝开创了郡县制,但当时这套制度还只是个基本框架,远不及后世那么完善。郡县两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向皇帝负责,可是这些人不是属地的土著,他们手上的权柄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是个虚名,真正要办事的时候,官员还是要通过本地的家族长老们去落实,所以当时的实权在乡间宗族手里。三老、亭长这些人虽然官职不入流,但他们若是阳奉阴违,那朝廷政令就要大打折扣了。

        郡县制特别依赖于中央政权的力量。通常,当天下安定,中央强势的时候,郡县制就会比较有效率,而如果是在兵荒马乱的乱世里,郡县制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秦也不例外,不过秦的情况要更复杂一点。秦奉行严刑峻法,军事实力强大,中央政权本来可以有极大的力量去控制基层政权,但秦是中国第一个帝国,它开创了很多制度,却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它在制度运作方面并不成熟。始皇帝经常出巡,在那个时代,即便是帝王出巡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始皇帝并不是为了捞个公费旅游爽一爽,他出巡的目的是彰显帝王的威严,让天下臣民从心底里臣服于他。不过这些都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老百姓发现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三头六臂的神仙,就连脸长得都没有刘季那么像龙,不但没有产生敬畏之心,反而产生了许多“彼可取而代之”的念头。秦很短暂,在它末期时,底层有很多人以恢复故国的名义在酝酿暴乱,底层社会暗潮涌动,秦对基层政权的控制系统已经失灵。

        吕公因为在家乡得罪人,担心被报复,所以才离开故乡,这说明吕公已经意识到秦的基层政权在逐步瓦解,严刑峻法无法保护他全家的安全。他到了沛县,发现沛县的情况也差不多,县令只是一个绣花枕头,他要想获得安全感,就得黑白两道都建立点关系。

        刘季虽然是个混混,但生在那样的时代,却是个随时可能崛起的人物。

        刘季年少时曾想去信陵君那里做门客,但等他到大梁的时候,信陵君恰好去世了,他只好转而投奔张耳。魏国被秦国所灭,张耳逃亡,刘季回到家乡,与屠狗的樊哙、吹鼓手周勃以及身为县吏的萧何、曹参几位结交。秦国虽然一统天下,但世道并不太平,刘季蛰伏沛县,其实是在等待风云际会的时机。

        刘季很能侃。他在酒店里喝酒,经常吹嘘自己在大梁的见闻,乡间娱乐少,很多人都聚集在酒店里听他说故事。他付不起酒账,只好打白条赊账,老板月底一算,刘季来的那些日子酒店生意要火爆的多,于是把白条撕了,愿意免费为他提供酒食。那个时候的刘季,就是酒馆里的说书艺人,他总是能得到火炉边最好的位置。

        刘季有不少路人粉,也有几个铁杆兄弟,在当地算是有些的混混。吕公因避祸来到沛县,他对于这些事情很敏感。沛县离他老家并不太远,假如仇家追杀过来,县令未必能保护他,倒是刘季这样的流氓混混尚可相助。

        在刘吕结亲的时候,秦朝虽然表面安稳,但乱世气象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心里都清楚,按照始皇帝那个玩法,国家彻底崩溃的日子不远了,而一旦国家崩溃,什么良田财宝都会成为梦幻泡影,只有拳头刀枪才能保卫性命,所以当时的民间择偶不重家财,而看重对方的志向心胸。在这些方面,穷困潦倒的刘季大叔倒是还有几分过人之处。(待续)

姓吕的古代名人

历史上姓吕的名人都有哪些啊 历史名人
姓名

朝代

贡献

评价/荣誉/职务

籍贯
吕尚(前1156~前1017)

周朝

辅佐六位周王,巩固国家统治

家、军事家和谋略家,齐国始祖

东海海滨
吕不韦(?~前235年)

战国末期

著《吕氏春秋》,杂家代表

商人、家(为秦丞相)、思想家

卫国濮阳
吕臣(?前235~前173)

秦朝

重建张楚政权

秦末农民起义将领,世袭父爵新阳侯

吕雉(前241~前180)

汉朝

吕母(?~18)
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
琅琊海曲
吕布(?~198)

东汉

名将

五原九原
吕蒙

东汉

名将

汝南富陂
吕范(?~228)

三国

东吴名将、大司马

汝南细阳
吕据(父吕范)

吕岱(161~256) 三国・吴   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广陵海陵
吕忱 晋 著《字林》 文学家
吕静 晋 著《韵集》 音韵学家
吕洛 北魏   官至羽林中郎将,后封成武侯 代/今蔚县
吕光(337~399) 晋 后凉建立者 前秦将领 略阳
吕永吉 隋 隋文帝时大臣 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吕才 唐   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 博州清平
吕向 唐 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 书法家、学者 甘肃泾川
吕洞宾 唐 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吕蒙正(?~1011) 宋   状元、宰相 河南洛阳
吕端(935~1000) 宋   宰相 幽州安次
吕夷简(978~1040) 宋 维护国家安定,子公著、公弼 宰相、家 ,封号“申国公” 寿州
吕公著(1018~1089) 北宋     寿州
吕公弼(1007~1073) 北宋   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进枢密使 寿州
吕颐浩(1071~1139) 宋     齐州
吕大防(1027~1097) 北宋     京兆蓝田
吕大临(1044~1091) 北宋 著古器物图录《考古图》 金石学家,中国考古学鼻祖 京兆蓝田
吕惠卿(1032~1111) 北宋 王安石变法第二号人物 改革家,参知政事(副宰相) 泉州晋江
吕祖谦(1137~1181) 南宋 六世祖为吕公弼 理学大家,与朱熹、张蚱朊 寿州
吕纪 明   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 浙江鄞县
吕梗1479~1542) 明朝 著有《周易说翼》等。 著名理学家。 陕西高陵
吕坤 明......>>

历史上姓吕的名人有哪些 (1)吕不韦(秦朝相国)
(2)吕雉(刘邦的皇后)
(3)吕布(汉末枭雄)
(4)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5)吕留良・(文学家)
(6)吕正操(建国后上将)
当然还有很多,吕姓也不算小,名人还是不少的。

历史上姓吕的名人有谁? 吕姓 - 历史名人 吕 臣: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随陈胜起义,与项羽同屯军彭城。后辅佐刘邦平天下,被封为宁陵侯。
吕 布: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一说山西忻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号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吕 忱:晋代文学家,著有《字林》一书。
吕 静:晋代音韵学家,著有《韵集》一书。
吕 洛:北魏代(今河北省蔚县)人,官至羽林中郎将,后被封为成武侯。吕 光: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人,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吕 雉: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
吕 蒙: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
吕 才:博州清平(今山东省临清)人,唐代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
吕 向: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书法家、学者,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
吕 端:河北安次人,宋太宗时宰相。太宗称其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 纪: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
吕 坤:宁陵(今属河南省)人,明代学者,官至刑部左、右侍郎。
吕永吉:隋文帝时大臣,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吕夷简: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代宰相,封号“申国公”。
吕公著:吕夷简之子,历官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迁为御史中丞,后独揽朝政,位至司空、同平章军国事。
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
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吕洞宾: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说陕西省人,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四方云游,自称回道人。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
吕不韦:战国时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
编著有《吕氏春秋》。
吕大临:蓝田(今属陕西)人,北宋著名金石学家,程门四弟子之一,著有中国最早的古器物图录《考古图》一书。
吕惠卿:宋代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官至参知政事。
吕蒙正:河南洛阳人,北宋名臣,太平兴国进士第一。以敢言著称,曾三任宰相,知人善荐。
吕祖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被称为浙东学派先驱。
吕天成:今浙江省余姚人,明代戏曲理论家,著有《曲品》一书。
吕天俸:清代大将,曾剿灭了张格尔叛乱,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姓吕的历史名人 姓吕的名人有哪些 吕尚、吕不韦、吕雉、(南越相)吕嘉、吕布、吕蒙、吕范(东吴优秀官员)、吕V(蜀汉著名大臣)、吕凯(蜀汉优秀地方官)、吕洞宾、吕端(宋朝著名大臣),吕正操(中国著名上将)

姓吕的名人有哪些 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
吕洞宾――八仙之一
吕布――三国猛将
吕雉――刘邦的老婆,即吕后

吕姓起源,姓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吕姓名人 :吕布、吕雉、吕洞宾、吕不韦等。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据史载今河南安阳往北一部分吕姓出自高姓。
源流二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叩娜耍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呶大夫、魏叩亩子魏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吕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源流三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
源流四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吕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 ***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在古代姓吕的人是什么国家 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2007年和2010年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三位,在省排名第二十六位。人口约七百零一万五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44%左右,随着历史的发展,本是汉姓的吕姓,在蒙古、朝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分布。吕姓在中国国内分布以安徽、河南、山西、山东、浙江、福建为最,其中河南、山东两省人口占汉族吕姓人口的 31%,其次为广东、河北、陕西、甘肃、广西、江西、等省。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从古至今姓吕的名人大概有多少?(列举20个左右) 吕秀才 吕轻侯, 3楼 吕叔湘 语言艺术大师 吕方《朋友别哭,吕不为 吕洞宾 吕秀莲,的人物 吕薇,唱民族歌曲的,还有个吕继宏吧,男的,唱军旅歌曲的 还有名摸吕燕 吕赞东 传说中的紫气东来。 吕蒙,三国时的名将,吴国人,用计捉住关羽,一战成名演员吕丽萍,演过《 *** 燃烧的岁月》 乒乓球运动员吕林,前国手与王涛配合男子双打,92年获得奥运会的冠军 吕颂贤,演员,主演过港版的金庸武侠连续剧,名字忘了 吕雉 吕皇后 就是汉高祖刘邦他媳妇 吕念祖,80年代的广东歌手,他唱过《万里长城永不倒》,也很有味道的。 吕梁伟 历史名人 吕臣 吕布 吕忱 吕静 吕洛 吕光 吕蒙 吕才 吕向 吕端 吕纪 吕坤 吕永吉 吕夷简 吕公著 吕留良 吕洞宾 吕不韦 吕大临 吕惠卿 吕蒙正 吕祖谦 吕天成 吕天俸
满意请采纳

中国历史是第一个姓吕的是谁 姓系承神农 源自南阳河东
吕姓,也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姓氏,从一开始,便表现不同凡响――《辞海》对于吕字的解释,便是引用吕姓始祖大岳的典故,这个典故,是《说文》吕部上所说的:“昔大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
吕侯大岳,是后世所公认的吕姓的始祖,他是圣君大舜的“心吕之臣”,也就是倚为栋?的重要臣子,所以后来就被封为吕侯,子孙也自此以吕为姓,历代繁衍下来。这位吕侯大岳,根据《姓纂》的记载,是炎帝姜姓之后。
由此看来,吕氏之得姓,为时甚早,早在42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刚刚开始萌芽茁壮时,就已经有了这个姓氏。当时的吕国,大致就是今河南省南阳县一带地方。这个国家后来被周所并。
姜子牙,是老幼咸知的人物。实际上姜子牙是大岳的苗裔,所以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吕尚,只是不大为人所知罢了。由这件事,也可证明吕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否则姜子牙也不会既姓姜,又姓吕了。
过了800多年,到战国末年,吕姓的光芒再现,那就是相传为秦始皇亲生父亲的吕不韦。
zhidao.baidu/...wtp=wk

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古代武则天属什么生肖

提起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古代武则天属什么生肖,另外,还有人想问武则天的八字有几两,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武则天作为古代唯一的一个女王,武则天的生辰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古代武则天属什么生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

1、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古代武则天属什么生肖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年)相不明,但大多数说是属猴,说属羊的也有根据我用年(羊年)推理应该是属羊的在年登基应该是66周岁登基

2、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武则天的八字有几两

一提到武则天,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了解,因为描述他的电视都是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一直存在的,并且在历史方面的问题上,武则天也是有一定存在意义的,但是对于武则天的八字有什么样的影响?人们又应该从哪一些方面去了解呢?称骨算命有什么说法

称骨算命,也就是算命方法的一种,和生辰八字算命、斗数算命异曲同工,略有不同。虽然都是用出生的时间算命,但比较而言,称骨算命将命运分的比较粗略,只是把命运分为五十一种而已。武则天一生中的苦难。

如何进行称骨算命武则天不一般。

甲子一两二钱丙子一两六钱戊子一两五钱庚子七钱壬子五钱

乙丑九钱丁丑八钱己丑七钱辛丑七钱癸丑七钱庚申是非常金。

丙寅六钱戊寅八钱庚寅九钱壬寅九钱甲寅一两二钱

丁卯七钱己卯一两九钱辛卯一两二钱癸卯一两二钱乙卯八钱

戊辰一两二钱庚辰一两二钱壬辰一两甲辰八钱丙辰八钱

己巳五钱辛巳六钱癸巳七钱乙巳七钱丁巳六钱

庚午九钱壬午八钱甲午一两五钱丙午一两三钱戊午一两九钱省部级的八字集锦。

辛未八钱癸未七钱乙未六钱丁未五钱己未六钱

壬申七钱甲申五钱丙申五钱戊申一两四钱庚申八钱

癸酉八钱乙酉一两五钱丁酉一两四钱己酉五钱辛酉一两六钱

甲戌一两五钱丙戌六钱戊戌一两四钱庚戌九钱壬戌一两

乙亥九钱丁亥一两六钱己亥九钱辛亥一两七钱癸亥七钱武则天的八字几两呢2021年甲木姻缘。

在古代的时候,武则天之父,带着小武则天和武则天的妈妈,去找袁天罡看相。当袁天罡看到还在襁褓中的武则天后,并没有注意是男孩女孩,也没有看武则天的骨相,因为太小了,骨相并没有成型。袁天罡直接问了武则天生辰,用称骨法的理论一看:七两二钱!别看只有七两二钱,这可是称骨法里最重的一个档次了!称骨法把“骨重”从二两一钱到七两二钱分为若干档次,二两一钱最轻,七两二钱最重,越重命越好,到了六两以上则极为显贵,要是达到七两,则为。所以说武则天的八字是七两二钱

3、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武则天作为古代的一个女王,武则天的生辰是什么?

杨幂八字怎么那么厉害。

4、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武则天生辰八字

武则天出生时间:年。武则天外貌3d复原图。

武则天(年-年12月16日[1]),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女皇帝(年-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4]。唐高宗时封昭仪,在“废王立武”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武则天作为古代的一个女王,武则天的生辰是什么?

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在年,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

武则天为保障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积极收复安西四镇,使唐朝与欧洲的东罗马帝国联系在一起;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使唐朝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的连接在一起。武则天是人中三奇。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在67岁时登上帝位,自称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刘銮雄八字赏析。

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以上就是与古代武则天属什么生肖相关内容,是关于古代武则天属什么生肖的分享。看完武则天的生辰八字分析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汉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刘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后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人席。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也就是看面相),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刘邦将吕后娶过来之后,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骨脑儿地落在吕后一人身上。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当时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我想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后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对吕后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汗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