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42

文言·《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文言 《周易》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51〕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52〕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53〕,同气相求〔54〕;水流湿〔55〕,火就燥〔56〕;云从〔57〕龙,风从虎。圣人作〔58〕而万物覩〔59〕;本〔60〕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61〕”,何谓也?子曰:“贵〔62〕而无位〔63〕,高而无民〔64〕,贤人在下位而无辅〔65〕,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66〕也。“见龙在田”,时舍〔67〕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68〕也。“飞龙在天”,上治〔69〕也。“亢龙有悔”,穷之灾〔70〕也。乾元“用九〔71〕”,天下治〔72〕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73〕。“见龙在田”,天下文明〔7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75〕。“或跃在渊”,乾道乃革〔76〕。“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77〕。“亢龙有悔”,与时偕极〔78〕。乾元“用九”,乃见天则〔79〕。

《乾》“元”者,始而亨〔80〕者也。“利、贞”者,性情〔81〕也。乾〔82〕始能以美利利〔83〕天下,不言所利〔84〕,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85〕也;六爻发挥〔86〕,旁通〔87〕情〔88〕也;时〔89〕乘六龙〔90〕,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91〕。君子以成德〔92〕为行〔93〕,日可见之行〔94〕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95〕,行而未成〔96〕,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97〕之,问以辩〔98〕之,宽〔99〕以居〔100〕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101〕而不中〔102〕,上不在天〔103〕,下不在田〔104〕,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105〕,故“或〔106〕”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107〕,与日月合其明〔108〕,与四时合其序〔109〕,与鬼神合其吉凶〔110〕。先天〔111〕而天弗违〔112〕,后天而奉〔113〕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114〕圣人〔115〕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116〕者,其唯圣人乎!

《文言》曰:《坤》至柔〔117〕而动〔118〕也刚〔119〕,至静而德方〔120〕。后得主〔121〕而有常〔122〕,含万物而化光〔123〕。坤道其顺〔124〕乎!承〔125〕天而时行〔126〕。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27〕。臣弑〔128〕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129〕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130〕”,盖言顺〔131〕也。

“直〔132〕”其正〔133〕也,“方”其义〔134〕也。君子敬〔135〕以直内〔136〕,义以方外〔137〕,敬义立而德不孤〔138〕。“直、方、大〔139〕,不习〔140〕,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141〕以“从王事〔142〕”,弗敢成〔143〕也。地道〔144〕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145〕“有终”〔146〕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147〕;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148〕,无咎无誉〔149〕”,盖言谨也。

君子“黄”〔150〕中通理〔151〕,正位〔152〕居体〔153〕,美在其中而畅〔154〕于四支〔155〕,发〔156〕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157〕必“战”,为其嫌于无阳〔158〕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159〕也,故称“血”〔160〕焉。夫“玄黄”〔161〕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文言》曰:《文言》解释的是《易》中诸卦爻辞的理论意义,与《易》中诸卦爻辞原来占卜含义不同。如《易·乾》:“元亨,利贞。”元,大;亨,即“享”字,是供物祭祀神灵;利,利于;贞,即占,占卜。《文言》解释元为“善之长”,亨为“嘉之会”;利为“义之和”;贞为“事之干”。长,成长;嘉,美、善;会,会合、聚合;和,相应;贞,正;干,古为“干”字,躯体,即主体。体仁:实行仁德。利物:对人、物有利。贞固:正而坚定,即坚持正道。初九:《周易》每卦六爻,爻分阴阳,阳爻为“—”,称“九”;阴爻为“--”,称“六”。从爻所处位置来说,最底下为初,依次为二、三、四、五、上。其中初、二象征“地”,三、四象征人,五、上象征“天”。从爻位来说,初、三、五是奇数,属于阳位,二、四、六(或上)是偶数,属于阴位。乾卦“初”是阳爻,故为“初九”。《彖传》、《象传》、《文言》、《系辞》等都是解释诸卦中爻位(即爻象)、爻辞中的含义。潜龙:潜伏之龙。按马融解释:“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即阴历十一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就是潜伏,故曰潜龙也。”子:孔子。德而隐者:有德而隐居不仕者。不易乎世:不为世俗而改易品行。易,改易、转移。不成乎名:不求成名。成,求。遁世:避世隐居。闷:苦闷。乐:高兴、喜欢。指自己喜欢之事。忧:忧患。指有忧患之事。违:避免。确:坚定不移。拔:改变、移动。潜龙:指隐居的君子。见:同“现”。大人:贵族、有地位者。正中:正,正直。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言:日常之言。庸行:日常之行。谨:谨慎。闲邪:闲,防止。邪,邪僻。善世:使世风变善。善,使……善。伐:夸耀自己的功劳。德博:德泽广博。博,广大、博大。化:感化。君德:人君之德。乾乾:勤勉努力。夕惕:夜里也保持警惕。厉:危险。咎:害。进德:提高品德。修业:研习学问,发展事业。忠信:指君子讲忠信。修辞:修饰言辞。居业:保有功业。知至:适可而止。至之:达到这种程度。几:征兆。终:结果。终之:达到这一结果。义:通“宜”,指合宜。骄:骄横、骄傲。忧:忧虑。上下:或上或下。进退:或进或退。群:族群。〔51〕及时:指及时作事业。〔52〕飞龙:此爻在九五之位,五为天位,故称飞龙。〔53〕应:应和。〔54〕求:求取。〔55〕湿:低湿处。〔56〕燥:干燥处。〔57〕从:随从。〔58〕作:兴起。〔59〕覩:同“睹”,看见。〔60〕本:扎根。〔61〕亢龙有悔:意思是居高位者须戒骄傲自满,否则便有败亡之危。亢,至高。〔62〕贵:尊贵。〔63〕无位:没有地位,上九阳爻居阴位是无位。〔64〕无民:丧失民心。〔65〕无辅:没有得到(贤人)的辅佐。贤人即君子,处九三之位。〔66〕下:指龙潜在下,比喻隐居潜伏,以待时而进用。此后数语从人事来解释。〔67〕时舍:适时而止。指做事恰到好处。时,适时。舍,止。一说是“暂时住在民间”,恐误。因为从上文解释来看,“见龙在田”是“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都是指一种合宜的行为,故仅说居于民间则不准确。〔68〕自试:自试才能。〔69〕上治:在上位治理国事。〔70〕穷之灾:指阳爻达到顶点,物极必反而有危险。穷,顶点、极点。〔71〕用九:即通九,指六爻皆来自数九,则九爻辞断事。〔72〕治:太平。〔73〕潜藏:潜藏于地下。初九为地、为阴历十一月至十二月,故天寒地冻,阳气乃藏于地下。此后数语从天道变化来解释。〔74〕文明:文,文采。明,鲜明。九二为阳气出土,故万物始生。〔75〕行:进。九三为阴历三、四月,草木始为繁盛,君子与时俱进。〔76〕革:变革、变易。九四为阴历五、六月,天气渐热,相对冬春而言,天气变易较大。〔77〕天德:九五为阴历七、八月,万物成熟,是为天所成就。〔78〕极:达到极点。上九为阴历九、十月,天气由热趋寒,万物由盛而衰,故为极。〔79〕天则:天的法则。〔80〕始而亨:开始通顺。〔81〕性情:即乾元使万物得性情之正。〔82〕乾:天。〔83〕利:使……利。〔84〕所利:所利之物。〔85〕精:精美。〔86〕六爻发挥:指乾卦的六爻发出作用。〔87〕旁通:即广通、广泛通达。〔88〕情:指天道、人道之情状。〔89〕时:适时。〔90〕六龙:卦象指六爻。〔91〕平:太平。〔92〕成德:成就德业。〔93〕行:名词,(自己的)行为。〔94〕行:动词,行动。〔95〕见:显现。〔96〕未成:没有成就。〔97〕聚:积聚、积累。〔98〕辩:通“辨”,辨别。〔99〕宽:宽容。〔100〕居:原指居住,此指君子存心。〔101〕重刚:九二阳爻,九三又为阳爻,是为重刚。〔102〕不中:没有处在中位。前三爻的中位为九二,后三爻的中位是九五,故九三处位不中。〔103〕上不在天:指九五之位。〔104〕下不在田:指九二之位。〔105〕中不在人:九三是人位,九四不在人位。〔106〕或:同“惑”,疑惑。〔107〕合其德:合天地之德。指大人之德与天地好生之德相合。〔108〕合其明:指大人明察与日月光辉相合。〔109〕合其序:指大人的恩威与四时顺序相合。〔110〕合其吉凶:大人的赏罚与鬼神的福祸相合。〔111〕先天:先于天时而行事。〔112〕天弗违:天不会违反他。〔113〕奉:尊奉。〔114〕唯:是。〔115〕圣人:王肃本作“愚人”。根据上下文,此二字应为“愚人”。〔116〕正:正确。指圣人对进退存亡处置正确。〔117〕至柔:极其柔顺。〔118〕动:变动,即阴阳交感而化生。〔119〕刚:指外柔内刚。〔120〕方:方正。坤为阴,属地,天圆地方,故地“德方”。〔121〕主:指天道。〔122〕常:常道。〔123〕化光:化,化生、化育。光,“广”字假借,即广大。〔124〕顺:即柔顺。〔125〕承:承奉。〔126〕时行:依时而行。即春生夏长秋获冬藏之时序。〔127〕殃:灾殃。〔128〕弑:按当时伦理观念,臣杀君、子杀父,均为弑。〔129〕由:原由、缘故、原因。〔130〕履霜,坚冰至:踩着霜,坚硬的冰就要来临。〔131〕顺:顺着时令。指履霜而坚冰至。〔132〕直:地道顺天道而行,故为直。〔133〕正:正确。〔134〕义:合宜。〔135〕敬:主敬。〔136〕直内:使内心正直。直,使……正直。〔137〕义以方外:行事合宜使自己对外事方正不偏。〔138〕孤:孤独无援。〔139〕直、方、大:三者均为坤道。〔140〕不习:不熟悉(之事)。〔141〕含之:含,含蓄。之,指坤道之德。〔142〕从王事:从事王事。〔143〕成:有所成。〔144〕地道:坤为地,故为地之道。下面“妻道”、“臣道”均为坤卦之义。〔145〕代:代替(天道)。〔146〕有终:有结果,指化育万物。〔147〕蕃:繁盛。〔148〕括囊:扎住口袋。〔149〕无咎无誉:没有灾殃也没有赞誉。〔150〕黄中:黄,黄色衣裳。中,指在内。《象》“黄裳元吉,文在中也。”〔151〕通理:通达道理。〔152〕正位:端居其位。〔153〕居体:符合礼制。〔154〕畅:畅发。〔155〕支:同“肢”。〔156〕发:表现。〔157〕阴疑于阳:疑,同“拟”,即势均力敌。阴阳势均力敌。则阴不从阳,故两者必战。〔158〕嫌:当读为“疑”,同“拟”。“无”为衍文。“嫌于无阳”即拟于阳,指上六阴达到于极盛,其等于阳,龙:刚健之象,为阳物。〔159〕未离其类:并未离开它的本类(阴类)。坤为阴,虽占阳位,但仍是阴类。〔160〕血:释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161〕玄黄:天玄地黄,原指天地颜色,但阴阳相战,两龙相斗,两败俱伤,故流血,其色玄黄。

(施忠连)

〔鉴赏〕 《文言》为“十翼”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对《周易》乾坤二卦的微言大义,作了精湛阐发,言简意赅,发人深思。中心思想在论述儒家处世哲学。教人树立“进德修业”的人生理想,坚持“刚健中正”的独立人格;主之以阳刚,辅之以阴柔,谱写“刚柔相济”的人生进行曲。

志士仁人立足社会,经邦济世,当顶天立地,至大至刚。以“进德修业”为人生追求,完善优良道德,建树宏伟功业,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努力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处世接物,忠信笃实,“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待人诚恳,做事谨慎,言必信,行必果。学习先贤教诲,以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多问多闻,广开言路,明察是非,是谓“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心地至诚,奠定立业之根基。“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宽厚居心,仁惠处事,气量恢宏,心胸坦荡,不图名,不贪利。治理人民宽惠博爱,团结群体合乎礼仪,掌管财物公正无私,处理政务坚守正道,这就是“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谨遵元亨利贞“四德”,牢树做人的基本准则。为社会立功建业,切忌居功骄傲,妄自矜夸,“善世而不伐”,民众自会“风从虎,云从龙”,油然望风倾慕。

《文言》思想,首重舒张阳刚之气,为人奋发向上,自立自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即是说待人接物,泛爱民众,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光明正直,若日月经天,无不照临;信赏必罚,如四时之刻期不爽;惩恶扬善,如鬼神之灵威应验。刚健自雄,一身正气,“云行雨施,天下平”,体乎仁,合乎义,披肝沥胆,心昭日月。

《文言》倡导阴柔之道,予人生以深层启迪。教人顺从时势,灵活应变。“在上不骄,在下不忧”。出处进退,豁达大度。“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时机来临,当进取则勇于进取;时不我利,该罢休则毅然罢休。切忌一意孤行,“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贪功冒进,无所节制,走向事物的反面,导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沦为孤家寡人。此之谓“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逆境。谋略远大而不受重用,满腹经纶而无从施展。当此之时,应及时退隐,“遁世无闷”。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是谓“天地闭,贤人隐”,“阴柔有美,含之”。虽有才华而含蓄不露,大智若愚,深藏若虚,外虽至柔,实则至刚,故云:“阴至柔而动也刚。”当柔不柔,该隐不隐,执拗独行,难免“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无论进取或退遁,均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保持刚健中正的独立人格,不随风偏倒,不丧失原则,不出卖灵魂,兢兢业业,“闲邪,存其诚”。闲邪,即抑制利欲之心的冲动;存诚,即永葆赤诚之心。苍天在上,日月鉴临,光明磊落,无咎无悔。《文言》阐扬的处世哲理,切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古诗(按照要求举例)

1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附:描写的是西湖美景)
2有关旅游资源的古诗(有很多,举几首吧)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乐府《敕勒歌》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3有关历史典故的古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附:里面的5个典故以及出处:元嘉草草.......仓惶北顾
文帝统治二十余年,府库充盈,器杖精良,国家日久无事,也正应了那句"无事生非"之语,恰巧又有彭城太守王玄谟迎合文帝经略中原之意,不时慷慨进言,勾起刘义隆一腔热血。他对侍臣讲,"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追慕汉朝霍去病伐匈奴,在狼居胥封山告天,以临瀚海的雄图伟业。正如王夫之所言:"坐谈而动远略之雄心,不败何待焉?"南朝自东晋谢玄以北府兵击破苻坚,威振淮北;刘裕平广固,入长安,尽有河南之地,破姚兴,败拓拨嗣,也是倚仗北府兵。接下来刘裕南返改朝换代,深觉自己的几个儿子没有盖世英才,听任王镇恶沈田子等人内哄关中。文帝即位后,深惧权臣,连一个檀道济也容不得,大将凋零,原先北府兵老的老,少的少,青黄不接,已经没有战斗力。
攻略黄河以南之地后,宋军只想守住这些地方。而河南恰恰是四战之地,攻易守难。沿千里黄河屯戍置守,战线过长,每处即可轻松被击破。黄河虽是天险,冬天结冰后就成平地,无船即可冲杀过来。真正想攻败北朝,是要有一鼓作气进攻河北的雄心。元嘉八年第一次北伐时,北魏谋臣崔浩根据宋兵分布早已判定宋军不过是固河自守,没有北渡的想法。宋朝只有青州剌史刘兴祖有远见,他上表进言,说应该进兵河北,堵塞太行山各个隘口,将北魏遏于山西之内,河北平定,河南自然归宋所有。可惜的是,刘义隆比起刘裕要差得多,没有采纳这一良策,难怪拓拨焘不无轻蔑地讲:"龟鳖小竖,何能为也!"这位北魏太武帝拓拨焘是一代雄王,他击灭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平灭北燕,又亲自率军八击柔然,使得柔然极大削弱,西迁至欧洲,窜逃的败军后来成为威震欧洲的阿尔瓦人。
北伐未成,北魏大举反击。秋高马肥之际,北魏铁骑不仅尽夺河南,还大举南进,直抵长江北岸。十二月,魏王亲自到达建康对面的爪步山上,军鼓之声震天盖地,宋军各线溃退,建康城内居民都"荷担而立",值钱的东西都放在挑筐里,随时准备逃亡。
幸亏性命交关之际,南朝有薛安都、鲁方平、张畅、臧质,沈璞等血性男儿,战至流血凝肘而不退,保全了彭城、盱眙等重镇,坚壁清野,拖延到雨季,终于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迫使魏兵北返。史载:"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寿、冀六州,杀伤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于林木。......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封狼居胥
原指 汉 大将 霍去病 登 狼居山 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 去病 率师躬将所获 荤允 之士,约轻齎,绝大幕,涉获单于 章渠 ,以诛 北车耆 ,转系左大将 双 ,获旗鼓,历度 难侯 ,济 弓卢 ,获 屯头王 、 韩王 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 狼居胥山 ,禅于 姑衍 ,登临 翰海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广地也。”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
生子当如孙仲谋
是曹操在一次和孙权交战后发出的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的。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三国演义》里曹操,指师南下,兵临濡须,遥望东吴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旗分五色,军器鲜明”,不禁对年轻英俊、治军有方的孙权发出的赞叹。这首词中“年少万兜鍪,坐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词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对三国吴主孙权的赞扬。而孙权也堪当此誉。
佛狸祠
“佛狸”是北魏魏文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也就是他死后供奉他的庙宇的名字而已,没有什么特殊的典故含义。
寄奴
灭掉后秦的刘裕的小名,米啥特别的典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具体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4有关社会活动的古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杜甫
(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徭役是最普遍的社会活动了,而且几乎是全民性的)
5有关朋友交往的古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

嵇康的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②,吾常谓之知言③,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④,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⑤,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⑥,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⑦。足下傍通⑧,多可而少怪⑨;吾直性狭中⑩,多所不堪(11),偶与足下相知耳。间闻足下迁(12),惕然不喜(13),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14),手荐鸾刀(15),漫之膻腥(16),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17)。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18),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19)。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20);今空语同知有达人(21),无所不堪,外不殊俗(22),而内不失正(23),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24)。老子、庄周(25),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26),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27)!又仲尼兼爱(28),不羞执鞭(29);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30),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31)。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32)。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33),许由之岩栖(34),子房之佐汉(35),接舆之行歌(36),其揆一也(37)。仰瞻数君(38),可谓能遂其志者也(39)。故君子百行(40),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41),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42)。且延陵高子臧之风(43),长卿慕相如之节(44),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45),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46),母兄见骄(47),不涉经学(48)。性复疏懒,筋驽肉缓(49),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50)。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51)。又纵逸来久(52),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53),而为侪类见宽(54),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55),故使荣进之心日颓(56),任实之情转笃(57)。此犹禽鹿(58),少见驯育(59),则服从教制(60),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61),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62),飨以嘉肴(63),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64),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65),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66);至为礼法之士所绳(67),疾之如雠(68),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69)。吾不如嗣宗之资(70),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71);无万石之慎(72),而有好尽之累(73),久与事接,疵衅日兴(74),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75),朝廷有法,自惟至熟(76),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77),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78),性复多虱(79),把搔无已(80),而当裹以章服(81),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82),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83),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84),至欲见中伤者(85)。虽瞿然自责(86),然性不可化(87),欲降心顺俗(88),则诡故不情(89),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90),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91),嚣尘臭处(92),千变百伎(93),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94),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95),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96),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97),世教所不容(98),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99),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100),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101),宁可久处人间邪?
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102),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103)。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104);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105);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106),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107),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曲者不可以为桷(108),盖不欲以枉其天才(109),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110),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111),此足下度内耳(112)。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113);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114)。吾顷学养生之术(115),方外荣华(116),去滋味(117),游心于寂寞(118),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119),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120),私意自试(121),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122),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123),令转于沟壑也(124)。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125),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126),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127),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128)。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129),不切事情(130),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131)。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132),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133),无所不淹(134),而能不营(135),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136),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137)!若趣欲共登王途(138),期于相致,时为欢益(139),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140)。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141),虽有区区之意(142),亦已疏矣(143)。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144),并以为别(145)。嵇康白。
--------------------------------------------------------------------------------
注释
①山涛,字巨源。他和嵇康皆为"竹林七贤"中的人物。山涛由选曹郎迁官,欲荐嵇康代其原职,但嵇康不愿与当时专权的司马氏集团合作,毅然拒绝,并作书与其绝交。文中通过"七不堪"、"二甚不可",揭示出嵇康崇尚老庄、蔑视封建礼法的价值取向,同时表露了对司马氏阴谋纂权的愤激之情。这件事为嵇康最终被杀埋下了伏笔。②"足下"句:此谓山涛曾在他叔父山嵚面前称赏嵇康。足下,旧时对人的尊称。颍川,指山嵚。山嵚曾任颍川太守。古人常以籍贯、官名、任职之地作为某人的代称。③知言:知己之言。④经:常。此意:不愿出仕的想法。⑤河东:地名,今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嵇康曾避居此地。⑥显宗:公孙崇,字显宗。阿都:吕安,字仲悌,小名阿都。二人均为嵇康的好友。以吾自代:指山涛欲举嵇康代其原职之事。⑦故不知之:原本就不了解我。故,原来。⑧傍通:善于权变。⑨"多可"句:多有认可而少有责怪,即为人宽容。⑩直性狭中:性情直露,心胸狭隘。中,心地。(11)不堪:不能忍受。(12)间:近来。迁:指山涛由选曹郎升为大将军从事中郎。一说迁散骑常侍。(13)惕然:恐惧的样子。(14)"恐足下"二句:《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是说尸祝不会越俎代庖。此二句意谓,忧虑山涛羞于独自在司马氏手下为官而举荐自己做官,如同厨师硬拉祭师去帮忙一样。庖人,厨师。割,宰杀,切割。尸祝,主持祭祀的人。(15)荐:举。鸾刀:把上装饰有铃的刀。(16)漫:污染。(17)具:全。(18)并介:指既兼济天下又性情耿介的人。(19)"今乃"句:今天才相信真有其人。(20)强:勉强。(21)"今空语"句:现在空说大家都知道有一种通达之人。(22)外不殊俗:外表与俗人没有什么不同。(23)内不失正:内心不违正道。(24)"与一世"二句:同其波流,随波逐流。悔吝,指悔恨顾惜之心。(25)老子:姓李,名耳,曾任周朝的柱下史、守藏史。庄周:即庄子,名周。曾为宋国蒙地漆园吏。此二人皆官职低微。(26)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人,居于柳下,为人端贞,卒谥惠。为鲁国士人之师,官位低下。《孟子·公孙丑》说他"不卑小官"。东方朔:字曼卿,西汉武帝时人。曾为侍郎,作论以慰位卑的处境。(27)短:轻视,批评。(28)仲尼:孔子的字。兼爱:博爱无私。(29)不羞执鞭:《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执鞭,指赶车。(30)"子文"二句:子文,姓斗,名谷於菟,春秋时楚国人。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执政的上卿,地位相当于后来的相。《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31)济物:济世。(32)"所谓"二句:意谓仕途显达能够兼济天下而不动摇;处境困厄则悠然自得,无忧无虑。《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又《易经·乾卦》:"遁世无闷。"达,显达。渝,变。无闷,无所忧虑。(33)尧、舜:唐尧、虞舜,皆为传说中的上古圣君。君世:为世之君。(34)许由:尧时的高士。据传,尧欲让位于他,他却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岩栖:指隐于山林。(35)子房:张良的字。他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谋臣之一。(36)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孔子游楚时,他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讽喻他放弃对禄位的追求。(37)其揆(kuí葵)一也:意谓前面提到的这些人,其处世之道是一致的。揆,准则。(38)数君:指上面提到的尧、舜等五人。(39)遂其志:实现他们的志向。(40)百行:指多种多样的行为。(41)"殊途"二句:殊途而同致,意谓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易经·系辞传》:"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循性,顺着本性。(42)"故有"句:《韩诗外传》五:"朝廷之士为禄,故入而不出;山林之士为名,故往而不返。"(43)"且延陵"句:典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襄公十四年。子臧,一名欣时,曹国公子。曹宣公死,曹国人欲立之为君,欣时拒不接受。吴国公子季札贤,其父兄欲立之为嗣君,季札引欣时为例,力辞君位。延陵,今江苏武进县,春秋时季札居此,人称延陵季子。高,用作动词,推崇。(44)"长卿"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字长卿,……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节,气节。(45)尚子平:东汉人。《后汉书·逸民传》作"向子平"。《文选》李善注引王粲《英雄记》:"尚子平有道术,为县功曹,休归,自入山担薪,卖以供食饮。"台孝威:名佟。《后汉书·逸民传》云其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室,采药为生。(46)孤露:谓自己年少丧父,没有荫庇。露,暴露。(47)见骄:被骄纵。(48)涉:涉猎,指阅读学习。经学:指儒家经典。(49)驽:迟钝。缓:松弛。(50)"不大"二句:意谓头面不感到很闷痒,是不愿洗濯的。能,通"耐",不耐,不愿。(51)"每常"三句:意谓要忍到小便在膀胱中胀得开始转动了,才起身解手。胞(pāo抛),同"脬",膀胱。(52)纵逸来久:放纵已久。来,由来。(53)"简与礼"二句:意谓言行随便与礼俗相悖,懒散与怠慢相辅相成。简,简略,指言行随便。背,违背。慢,怠慢。(54)侪(chái柴)类:同辈。见宽:被宽容。(55)重增其放:更加重了放荡的习气。(56)荣进:因求荣耀而进取。日颓:一天天减弱。(57)任实:指放任本性。转笃:变强,加深。(58)禽:同"擒"。(59)少:幼小。驯育:驯服养育。(60)教制:调教制约。(61)狂顾顿缨:疯狂地转头张望,挣断绳索。缨,绳索。(62)金镳(biāo标):指贵重的马嚼子。(63)飨(xiǎng享):用酒食款待人。这里是喂养的意思。(64)口不论人过:不议论别人的过错,言处世态度谨慎。(65)至性:质朴的天性。(66)过差:过量。一说,过失。(67)"至为"句:《文选》李善注引孙盛《晋阳秋》云:何曾尝在司马昭面前诋毁阮籍,说他任性放荡,败坏礼教,应予严惩。但司马昭却为之开脱,并宽恕了他。礼法之士,指何曾。绳,纠正。此指弹劾。(68)疾:恨。雠:同"仇"。(69)大将军:指司马昭。保持:保护。(70)资:资质。原作"贤",据《晋书》本传改。(71)暗:不明。机宜:随机应变。(72)万石:指西汉人石奋。历仕高祖、文帝、景帝,以为人谨慎著称。他的四个儿子亦官位显赫。父子五人职俸皆二千石,共万石,故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73)好尽:喜欢直言不讳、痛快淋漓地发表言论。累:毛病。(74)疵:挑剔,非议。衅(xìn信):仇隙。(75)人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尊卑长幼的关系。(76)自惟:自己思考。至熟:很周详。(77)当关:守门人。不置:不止,不放过。(78)痹(bì必):麻痹。(79)性:身体。(80)把搔:抓搔痒处。(81)当:若。章服:官服。(82)不便:不熟习。书:信札。(83)机:同"几",案。(84)"已为"句:意谓已经为不愿宽恕我的人所怨恨。(85)至:甚至。(86)瞿(jù具)然:惊恐的样子。(87)性:本性。化:改变。(88)降心顺俗:压抑放荡的情意,迁就世俗。(89)诡故:违背本性。故,本性。不情:不合常情。(90)无咎无誉:既无过错,也无荣誉。(91)聒(guō郭)耳:噪声刺耳。(92)嚣尘:吵杂多尘。臭处:脏臭的地方。(93)千变:变化无端。百伎:各种各样的伎俩。(94)鞅掌:事务烦忙。(95)世故:世俗人情。(96)每:常常。非:指责。汤武:商汤和周武王。薄:轻视。周孔:周公和孔子。(97)"在人间"二句:在人间,指出仕。会显,总会暴露出来。(98)世教:指当时信奉的正统礼教。(99)轻肆:轻率放肆。(100)促中小心:心地狭隘。促,促狭。中,内心。(101)内病:指精神上的压抑。(102)饵:服食。术、黄精:皆为药名,古人认为服之可以养生。(103)济:成全。(104)"禹不逼"二句:据《庄子·天地篇》,尧舜时伯成子高为诸侯,及禹为天子,他辞去诸侯之职,躬耕于田野,禹没有逼迫他做官,而是成全他的志向。逼,同"逼"。(105)"仲尼"二句:《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啬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假,借。盖,雨盖,如雨伞。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106)"近诸葛孔明"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本与诸葛亮同事刘备,后其母为曹操所俘,徐庶便离蜀而归曹操。诸葛孔明,诸葛亮,字孔明。元直,徐庶的字。(107)"华子鱼"句:《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载:魏文帝时华歆曾举荐管宁;魏明帝时,华歆为太尉,又欲举宁自代,但管宁皆推辞不受。华子鱼,华歆,字子鱼。幼安,管宁的字。管宁与华歆是少年共读的好友。(108)桷(jué决):直而方的椽子。(109)枉:屈。天才:指本性。(110)四民:指士农工商。(111)达者:通达之人。通之:理解这个道理。(112)度内:意料之中。(113)"不可"二句:《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商代冠名。越,今福建、江苏、浙江一带。文冕,漂亮的帽子。(114)"己嗜"二句:《庄子·秋水》:惠子在梁国为相,担心庄子取代他,庄子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通鸳)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此二句意谓山涛自己喜欢做官,但不可以之强加于别人,如同自己喜欢腐烂的食物,但不可以用死鼠去喂鸳雏。(115)顷:近来。(116)方:正在。外荣华:以荣华富贵为身外之物。(117)去:弃绝。滋味:指美味。(118)寂寞:清静无为。(119)九患:即"七不堪"和"二不甚可"。(120)增笃:加重。(121)自试:自问。(122)卜:考虑。审:详明。(123)无事冤之:不要无缘无故委屈我。(124)转于沟壑:辗转于沟壑间,指死亡。(125)悢(liàng亮)悢:悲恨。(126)叙阔:叙阔别之情。(127)嬲(niǎo鸟):纠缠。(128)益:助。时用:为当世所用。(129)潦倒粗疏:颓唐散漫。(130)不切事情:不合世故人情。(131)贤能:指为官者。(132)此最近之:这样说最切合我的情况。(133)使:假若。长才广度:高才大度。(134)淹:通达。(135)不营:指不经营仕途。(136)"此真"句:意谓"长才广度"的确是我所缺乏的。(137)"岂可"句:意谓宦官是失去了生理条件的人,不能再称赞他的贞洁。喻指自己不喜荣华是因为自己没有才能,并不值得称赏。黄门,宦官。(138)趣:通"促",急促。共登王途:指共同在朝中做官。(139)"期于"二句:意谓希望把我招致官场,随时与你共同欢乐。欢益,欢乐。(140)"自非"二句:意谓如果没有深重的怨恨,是不至于如此的。自,若,如。(141)"野人"二句:《列子·杨朱》说,宋国有一个农民,以为晒背可以取暖,便想把这个方法献给国君以邀赏。同里的一位富人告诉他:从前有人爱吃芹菜,便向乡绅称道之,乡绅吃后腹痛,因此受到众人嘲笑,你就属于这种人。野人,生活在田野中的人,指农民。炙,晒。芹子,芹菜。至尊,指天子。(142)区区:诚恳的样子。(143)疏:不近情理。(144)解:解释。(145)别:告别,即绝交。

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翻译,大意,今天的用法以及他们的出处?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 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 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你) 为拥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 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燕雀(比喻见识,志向短浅的人)哪 里 知道天鹅(有志向,抱负远大的人)的远大 志向呢!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此句出自《前出师表》。
大意:接受任务在败军之时,奉于主命在危难之间。
原句: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有一年矣。

易经》第十四卦是什么意思

【大有】第十四,乾下离上,火天大有。此卦象征丽日高悬与天空之上,世间万物皆有得益,所以称为“大有”,就是大有所成的意思。

易经解读第十四卦

WH15067811416 :你好。
易经第十四卦【火天大有】。乾宫第八卦。归魂卦。九三爻父母爻持世。有道是:父母持世主身劳,求嗣妾众也难招。官动财旺宜赴试,财摇谋利莫心焦。占身财动无贤妇,又恐区区寿不高。
不知您所问何事,可从卦爻辞看出究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