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结婚男方需要准备什么

福建结婚风俗 福建女方要准备的结婚物品?

你好!我是福建人。福建人结婚,男方要准备的有:1.聘金:男方给女方聘金,一般是给女方家庭的,有的地方是男方给女方,也有的地方是女方给男方。2.聘礼:聘礼是男方给女方家庭的钱,一般是男女双方商量好了,男方给女方多少聘礼。3.男方要准备的有:4.男方给女方家庭的钱:男方要准备好给女方父母亲的钱,一般是给女方父母亲的。5.男方的衣服、鞋子、帽子等。6.男方给女方的父母亲的钱:男方要准备好给女方父母亲的钱。7.男方给女方的其他物品。女方要准备的有:8.嫁妆:女方给男方的钱。9.女方的衣服、鞋子、帽子等。

闽南结婚风俗 闽南嫁妆

所谓闽南地区就是福建的南部地区,主要有厦门、漳州、泉州这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靠近大海是沿海城市,交通相对便利,闽南人当然讲的是闽南话了这是闽南人的方言,当然除了闽南话之外,闽南在结婚方面,也有当地特有的习俗,今天就带大伙一起来聊一聊闽南的结婚风俗。

闽南结婚风俗
按照这边的传统,认为红色是尊贵、大气、喜庆、吉利的表现。在早些年前直至现在,办婚事,或其他喜事,都是以红色为主。大厅、房门、大门要张贴新婚对联。诸如:“紫燕双飞迎春舞,红花并蒂朝阳开”,“吉人吉时传吉语,新人新岁结新婚”。新娘的婚服也是全身红色的,盖红头巾,穿绣鸳鸯的红鞋。新娘到新郎家后,要特意给婆婆或其他女长辈插红绸春花,表示亲热和尊敬,为公公婆婆敬上红枣甜茶;大厅上要挂贴双喜的红绸喜帐,到处红艳艳彰显喜庆。
闽南嫁妆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黄金新娘”,甚至女方会回两倍的礼钱作为嫁妆给男方这样的说法。其实在传统的晋江、石狮,嫁出去的女儿将来是不能够参与娘家的财产分配,为了让女儿嫁出去之后也可以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父母会给女儿相对有分量的嫁妆让女儿在婆家的生后也过得相对富足。天下父母心,每个人心疼女儿的心情是一样的,很多人说闽南重男轻女严重,那是在以前,现在这个时代男女平等,当然还是有少部分家庭会重男轻女,但基本该给的嫁妆是不会少的。


出门酒
新娘出嫁的的前几天,女方家会选择一天来办“出门酒”,设宴请前来送新娘出嫁的亲戚。新娘出门一般是在凌晨,一般通过卜卦或求签来确定出门的时辰。出门时,与新人的生肖相冲突的人要回避。男方会雇花车(现在一般为小车)来女方家接娶新娘。新郎到女方家后,新娘的弟弟要看住大门,不能轻易让新郎进入,可以要求红包,新郎从门缝塞进早准备好的红包,新娘的弟弟可以对红包的数目有所要求,新郎给了让新娘弟弟满意数目的红包,就可以进门了。

泉州结婚风俗 一篇告诉你全部注意事项

虽然说现在的国人结婚婚礼越来越西式化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会采用中式婚礼,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中式婚礼是正宗的,也比较热闹和喜庆,那中式婚礼可是有非常多讲究的哦,下面就让本栏目来给大家分享下关于泉州的结婚风俗吧。

订婚手续

1.所谓的“定婚”就是男方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

2.闽南人是很注重订婚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没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

3.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扭扭捏捏。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4.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包括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

5.除此之外,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

6.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

7.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

8.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礼(聘)金较少,有的地方还把这聘金以最大的面额一张张镶在玻璃框里,让人看得见,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现在不同了,谁也不愿那么麻烦,或者说不愿“冒富”,简单的只要带上一张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给女方用来分发亲戚朋友,遍告亲友家中的闺女已许了人家,即将出阁了。喜糖的数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两百斤就够了。

9.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男方可择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姑娘端来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对男家来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绍。

注意礼节

应该说媒人在整个订婚的过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一些男女自由恋爱而喜结良缘的,也会赶紧拉一个做媒人,这样觉得自然些。当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拘礼节的不会计较,反而觉得亲切些。

1.媒人介绍完了, 姑娘过来收回茶杯。仪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长辈妇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厅,脸向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搁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说几句吉祥话语,诸如:“坐得正,才会得人疼”“坐得歪,以后才会乖” 等。

2.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3.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4.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八卦米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泉州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 八卦米筛:

1.米筛是闽南婚俗中的一种重要物品,如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图案的米筛将新娘的头部罩住,然后才能把新娘迎进男方家中,寓意平安吉祥。当地称之为“八卦米筛”。

2.说起“八卦米筛”,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唐朝以前,闽南一带一片荒凉,当地土匪常常叛乱乱,加上高山峻岭,土匪经常骚扰百姓。当时常有发生迎娶的花轿被抢或新娘被乱箭射中负伤之事,百姓常为此担心吊胆。

3.唐军来漳州开发后,百姓就将此事报呈驻军请示保护,因土匪出入出常,众人想无良策,此事传到京城,开国功臣程咬金就想出一条妙计来:可命军士用一面战斗用的盾牌挂在花轿前,如有乱箭射来,新娘就用盾牌来挡,可保安全无恙。此举一行果然奏效。众乡亲就把盾牌当成新娘的保护伞和护身符来广为使用。随著唐军与当地百姓的共同开发,漳州一带已逐渐太平昌盛,土匪也没那麽明目张胆了,已没再发生新娘被乱箭射伤的事了,因不存在危险,加上盾牌笨重不便携带,百姓就改用跟盾牌相似的农家用的米筛来代替使用。

4.为了与一般米筛有所区别,就在米筛的上面画上八卦吉祥图案,似如盾牌一样的避邪护身作用。这种传说至今流传最为广泛。

5.另一种传说,古时候,闽南,常有发生天狗来抢美貌姑娘的事,此事呈报朝廷,唐朝元老大臣程咬金就画了一个八卦米筛放在新娘的花轿前来避邪,因传说中天狗惧怕八卦图,所以就相安无事了。

6.现在为了便於携带,婚娶时改用一支八卦开头的花雨伞来代替八卦米筛的使用,一来图吉祥,二可遮阳挡雨。可是,在乡村婚礼中,备上一只“八卦米筛”来罩住新娘和放在床上来图吉利的习俗,还是必不可少的,成为一种闽南独特的婚俗习惯,在乡村民间中代代相传著。

结婚风俗介绍 解读闽南地区婚嫁礼节

闽南文化,福建特色地域文化之一,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其中闽南语方言的使用者遍布海内外。除此之外,闽南地区的 结婚风俗 也是很有特色。那么,闽南 结婚风俗 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闽南地区结婚风俗的知识。

结婚风俗

一、闽南结婚风俗-相亲

在这个讲究自由恋爱的时代,相亲仍然是很多工作上班族人们的认识女性的途径之一。在闽南地区,媒人的聘请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媒人的工作就是去打探谁家有合适婚龄的男女。如果有意向的话,可以把双方都叫到媒人家里来个初面,了解完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都有继续下去的意思的话,媒人就会安排男方和女方正式见面,地点在女方家,直奔结婚主题。

二、闽南结婚风俗-探家风

如果相亲顺利的话,女方家就会派一些代表到男方家里去了解一些情况。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的父亲、叔伯、婶嫂等组成的亲友团,在媒人的带领下前往南男方家,了解男方家住址以及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回家交换彼此意见,询问周边友人及亲人小伙子的情况都是存的。

三、闽南结婚风俗-谈聘礼和衫裤钱、系红包

双方家庭会针对聘礼情况进行一个协商,一般情况下女方家庭提出的条件不太过分的话,男方家庭都是会接受的,你来我往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聘礼数额看协商情况;衫裤钱包括新娘的婚纱礼服以及三金首饰等。男方家庭,还需要挑一个好日子去女方家系红包,系红包的意思就是先带一部分的钱和礼品给女方父母。

四、闽南结婚风俗-抬盘、上头

抬盘在闽南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结婚习俗。所谓的抬盘就是:猪脚、芝麻酪、红蜡烛等闽南婚礼必须品,带到女方家里去,女方不能全部送,只能收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加一些芝麻、五谷类的东西让其载回去。上头:结婚当天,新郎新娘的父母,需要为子女梳头梳三次,一梳相敬如宾,二梳儿孙满堂,三梳白头偕老之意。

我总结: 结婚风俗 ,东西南北各不相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地方。所以在筹备婚礼的时候,不能盲从。特别是在办理中式传统的时候,风俗习惯要和规矩一定不能少,也不能乱来,这样的才能有一个好兆头。

闽南婚礼习俗有哪些?

婚礼习俗从古流传至今,是礼仪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礼节之一。在弃烦从简讲究效率的二十一世纪,重情重义的中国人仍延续著传统婚俗。在这里我们对厦门的婚俗习俗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对新人们有所帮助。
一、前期准备:
①讲聘金:男方须同媒人同往女家,与其家人商谈聘金数量。通常取偶数。
②谈聘礼:种类,名称、数量、搭配比例,都是计较的内容,女家大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姿态,男家则需多方考虑,因为这是个大负担。
③订日期:双方都得按男女双方的“八字”请人测算,择定无伤双方的良辰吉日,男方将聘金,聘礼热热闹闹地送至女方家。
二、落实聘礼
①礼饼:俗称“大饼酪花”。“大饼”即特制碗口大马蹄酥,两个一包,红纸包囊,动辄成百上千包。“酪花”即油炸的中空糯米条,外裹糖浆粘上“米香”(爆米花)。“四色饼”即各种包装成封小馅饼,按“大饼”数量,搭配上相应的“酪花”“四色饼”。
②礼糖:大糖——压制成中空状的糖块,小巧——实心的小块糖。“大糖小巧”均压出龙凤或喜字图案,或“百年好合”等吉祥於,按比例搭配。
③全猪全羊或猪腿。女方收下猪羊肉,脚却需退还男家,俗话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否则,便是“目俗”,即对男家不敬。
④面线:寓长寿之意,即对新人幸福长寿的祝福。
⑤冰糖:冬瓜糖,桔饼柿果(柿饼),生花(糖生花)蜜枣,即“吃甜甜生后生,”寄寓吉祥,早得贵子之意。
⑥瓮酒、活鸡活鸭,寓寄平安长久,和谐安分,女方留下酒、退回鸡鸭。
⑦龙凤大红烛、礼炮、礼香,龙凤烛供女子嫁前举行“上头”(冠礼)仪式用。
⑧首饰、手环、戒指、项链、金银钗等珠宝:女子嫁前佩戴,以祈富贵,生活富足,亦含驱邪之意。
⑨盘头衫仔:女子结婚时穿的新衣裳、绣花鞋、四季外装、一般四套、八套、或更多、多取偶数,红色为主。
⑩将南方婚书交付女方。
三、女家回礼:
①收大部分礼饼礼糖,退回小部分,俗称“压箱底”。
②收下猪羊肉、退回猪脚
③回赠女婿一套结婚礼服,衣服鞋袜,文房四宝及其他礼品,希望女婿知书达礼,出人头地。
④填写女方婚书,交付媒人送往男方家,即起结婚证书的作用。至此是缘定终身,婚事宣告成功。

闽南结婚甘蔗什么意思

甘蔗系红绳回娘家。在甘蔗上系上红绳,作为新娘出嫁后首次回娘家的回礼,这在闽南地区是很普遍的。在自行车年代,车后载着甘蔗系着红绳,骑行在乡间道路上,别是一番风景;现在的小轿车年代,装载这种回礼就得费一番苦心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