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发展的十大城市

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城市有哪些?

未来中国最有潜力城市如下

1.上海
潜力指数10
有江,有海,长江,钱塘江和浦江三角排开,面朝大海,南北适中,绝对的中国最优城市,加上政策扶植和中国发展趋势等预测。
2.北京
潜力指数10
中国的首都和法国的巴黎似乎定位更相似一些,建筑追求经典,总部经济明显,
文化,历史,环渤海经济发展等,未来都无可厚非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绝对名都。缺少大江使得北京少了上镜的大气,但城市本身却相当恢弘大气。
3..
潜力指数
9.8
目前优势明显,得益于先天的环境优势,和世界最公认的优良港口,考虑到腹地有限,暂时排到这里,这里只是潜力,短期内还没有城市能超越。
成为未来大三角(北京,上海,)无可厚非。
4.天津
潜力指数
9.5
北方经济中心,海洋经济潜力巨大,优良的港口和区位,以及北京的优势互补,成为中国第一城似乎都有可能。天津和北京的位置和区位,像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
5.广州
潜力指数9.4
华南经济中心(外),有江有海,但是江似乎伸张性有限,随着国家华南政策的导向以及广州目前各基础设置的定位,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6.南京
潜力指数9.0
军区和文化以及历史,教育等等,南京都拥有中国很多城市无法复制的城市,长江第一大港,沿海深向内陆第一个接点,南京潜力指数将非常值得去验证。
7.青岛
潜力指数8.9
名牌之都,一个只听名字就让人神往的城市,现在还不具备特大都市的气魄,但是其良好的区位和港口,以及企业的长远爆发力,有望改写中国经济版图城市。
8.宁波(杭州)
潜力指数8.8
杭州和宁波潜力基本相同,杭州有先天的文化和配套优势,宁波有号称中华第一优良的港口,海洋经济是当今经济和未来经济的制高点,所以宁波和杭州有望合作崛起。
9.武汉(郑州)潜力指数
8.7
武汉和郑州无可厚非成为中国中部的双子星,武汉得长江之利,但是南京长江大桥的低高度,让武汉成为了半条长江的城市。武汉拥有着水域的大,却是陆地的小,拥有本身经济的大,却周边经济的小和郑州比两者潜力可以基本一样。郑州的优势是位置乃是中国正中心,拥有人为无法改写的交通优势,历史优势,南北东西,在这里才真正成为交点。短暂40于年的现代建成史,速度可以与任何一个城市比拟。
10.沈阳(大连)潜力指数8.5
中国东北的标塔,老工业基地和新港口都市互相合作,相信能给东北带来未来的亮点。

未来10年至2029年哪几个城市发展最具潜力最迅猛?

发展最猛的,还会是过去十年经济地位最稳固的那些城市,简单来说,就是所有一线、新一线,以及个别强二线。

我所理解的潜力,不是城建变化和经济增速这么简单,而是经济增量和影响力。所以有些看似经济增速很迅猛、城建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小城市,并不属于最具潜力范畴。

城市群方面,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稳居前三 ,这是无可动摇的,而且领先优势可能会越来越大。真正潜力价值所在是第四名的争夺,目前 成渝城市群 炒的最热,但个人认为这个城市群未来会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城市群。

原因很简单,成都重庆的确是两个综合实力很强的城市,但他们的城区距离较远,其城市群区域内的市县仅有成渝两座新一线城市外加绵阳这个三线城市,其他都是四五线小城市,其中包括了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这样的组合除了向成都重庆输送血液以外,还有什么能和其他城市群抗衡?所以成渝城市群看似经济和人口体量庞大,但整体实为外强中干,资源均衡度极弱,单靠两个强市发展难以久持。

相比而言, 长江中游城市群 的均衡度情况相对好一些,同样有两个新一线城市(武汉、长沙)领衔,还有南昌这个二线城市,此外襄阳、宜昌、岳阳、株洲、衡阳都是三线城市。多点发展的价值显然更加重分。不过这个城市群覆盖规模有点大,几乎涵盖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全境。同时该范围内城市之间的城区衔接度还很低,称其为城市群,其实有点牵强。

所以真正具有第四位实力的城市群就已经很明了,那就是 山东半岛城市群 ,该城市群基本上就是山东省所有城市所组成。虽然仅有一个新一线城市,但别忘了济南是2016年才刚刚从新一线掉落至二线的,如今整体吞并了莱芜市,城市体量和影响力快速提升,重回新一线指日可待。与此同时山东拥有4个二线城市、4个三线城市,全省共有15个全国百强市,不仅百强县数量全国第二,而且全省范围没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其均衡发展指数仅次于江苏位列各省第二。目前三大城市群全都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相信第四大城市群也不例外。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中国城市经济的版图非常了解,蒋老师不才,用了20年时间,走遍了中国70个大中城市,悟出了一些道,分享给大家:
未来中国发展最迅猛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五个区域:
1:长三角, 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合肥、南通、常州等

2:珠三角, 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 等。

3:京津冀, 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雄安 等

4:长江经济带: 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贵阳 等

5:黄河-山东半岛沿线: 西安、郑州、洛阳、东营、滨州、淄博、济南、烟台、青岛

其他区域,可能还有 昆明、南宁、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厦门、福州 等。
那么以上这些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TOP10会是哪些城市呢?
1:深圳

2:广州

3:杭州

4:成都

5:武汉

6:郑州

7:西安

8:长沙

9:苏州

10:南京

先说深圳,中国的创新之都,连续10年,人口净流入位居全国第一, 毫无疑问,深圳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因为深圳对年轻人就好像一块魔磁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谁也无法否认,深圳的创业环境是国内最好的,深圳拥有全国最多的上市公司,以及全国最优秀的民营企业,深圳的经济内生动力是全国最强的。这种资源聚集的优势,恐怕别的城市也没法在短时间内赶超。
再说广州,相对于北京和上海,广州更加的包容, 人口落户更加开放,而且广州的商业氛围很浓,再者,几百年来,广州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通常口岸,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密切,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然后是杭州、成都、武汉,这三座城市的优势不相伯仲 ,但是蒋老师把杭州排在前面,是因为当下的杭州,在新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已经领先了成都和武汉,杭州目前紧抓亚运会的契机,对城市的环境、交通、文化、精神面貌进行大幅提升,是中国除北上广深,第五个最有机会冲击国际形象的城市了,另外杭州的地铁在建里程我,位居全国第一,资金储备量位居全国前六名,这些都是经济潜力大的讯号。
郑州和西安,是两个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潜力不言而喻,长沙是中国这些内陆城市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得益于产业的升级、以及城市的创新、新经济的转型成功,长沙作为中部第二个GDP破万亿的城市,实力仅次于武汉,另外合肥和南昌的潜力也是不错的。

好了,以上就是中国最具发展期潜力的十大城市了,你们怎么看呢?
十年,从体量和增率两方面看:
未来10年哪些城市发展最具潜力?我认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等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发展潜力会比较好,从目前全国城市的GDP来看,也基本上是它们排名前列。并不是说未来10年它们的发展速度也一定会排名前列,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有600多座,可能一些小城市未来10年发展很快,但论发展潜力,它能够与大城市相提并论么?
为什么行政级别更高的城市发展就更好?因为这些城市在我国的城市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会优先享有国家的政策、产业、资金支持,比如现在的北上广深,那座城市不是国家倾力打造的?再比如省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合肥等,它们发展的很快,GDP在省内基本上也是“一城独大”,因为它们基本上是倾全省之力来发展的。

目前在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群主要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而近年来国家现也在支持打造多个城市群,基本上这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都是那些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级别较高的城市,比如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等,所以这些行政级别高城市,它们的发展潜力自然也是非常好的。
现在很多城市在制定一些人才吸引计划,有的甚至宽松到具备一些简单的技能证书就可以落户,其实这就是一种抢人战略,想靠人口做大城市。

但是,人口增加光靠落户吸引是不够的,有的城市容纳不了更多人;有的城市容纳了更多的人,但是容纳不了更多的就业;有的城市容纳的了就业,但是最终留不住那么多的人。
特大城市为什么发展潜力不大了?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就属于容纳不了更多人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成本增加,未来十年发展潜力会越来越小。这些城市要继续发展,应对的方法是向周边疏散,建设卫星城市群。这样虽然会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但是只要不把卫星城纳入,这些大城市就很难再发展了,所以未来十年发展潜力有限。
为什么非省会城市很难发展壮大?
再就是其他的一些省会城市,这些城市未来会出现分化,因为以省为单位的组织架构决定了,每个省都想举全省之力建设一个或者两个国家中心城市,而且大部分会重点建设省会城市,否则就会出现一省两个重点,都发展不够强;或者非省会城市发展比较好,压过省会城市,有可能被分化出去,比如以前的重庆。

从这个角度看, 大连、青岛、厦门、珠海、佛山、苏州等非省会发达城市,未来发展潜力也不会很大,因为一个城市必须符合全省的规划和定位,无论你如何努力,总有“ 老大哥 ”省会城市和你齐头并进,而且时不时要和你比一比,让你无法脱颖而出。

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可以看看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轨迹,如果能发展起来,绝不会等到现在,已经过去30年了是不是还没有摆脱“老大哥的魔咒”。

这也是我不看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原因,如果能够脱颖而出,以前30年为什么没出来?今后10年难道发展会更容易吗?不可能。
未来十年发展潜力最强的城市有哪些?
剩余的省会城市中,除了要看各省、市的发展战略规划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和 历史 文化有比较强的关系。也就是 历史 上曾经崭露头角的城市最有可能再次壮大,这样推断,未来十年,比较有发展潜力城市是: 西安、杭州、郑州、武汉、长沙五座城市。 这些城市 历史 上曾经高度发达,既有地域因素,也有 历史 文化因素,“ 一带一路 ”就是非常重要的契机。

历史 是一种沉淀和延续,除了看 历史 因素,还要考虑现在的发展方向,比如重庆成了直辖市后,那么就不再受成都制约,四川省也就不再考量成都、重庆两极发展问题,所以,最近几年成都、重庆发展都很快,这就是现在的发展方向。

从这个角度看,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有: 成都、重庆、南宁、昆明四座城市。 这四座城市中,成都和重庆是摆脱了制度约束,南宁和昆明是因为 历史 上这些地区太荒芜,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现在和 历史 已经完全不同了,西南地区早晚要有一个特大城市诞生,从和东南亚的交流看,南宁可能更有优势。

发展潜力大的城市这个需要从多个纬度分析,才能更好找出潜力大的城市来!下面我们客观总结下那个城市发展潜力大,我国城市按等级划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又分为世界一线、国内一线、国内二线、国内三线四个等级。

我国现有直辖市4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15座: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根据GaWC 2018年世界城市排名中,第一档Alpha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第二档Beta城市:深圳、天津、成都;第三档Gamma城市:南京、杭州、青岛、重庆、大连、厦门、武汉、苏州、长沙、西安、沈阳;第四档Sufficiency城市:济南、福州、郑州、宁波、合肥、哈尔滨、太原、长春等。

根据上面的排名未来10年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就在这些城市中产生,根据我国现在的发展规划来看,以城市群的发展方式为主,卫星城为辅。构建区域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和谐发展,建设有序集约可控互补的城市体系,将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成能迈向全球,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性城市。已经批准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共9座城市,未来还会有新的城市加入。

从国家层面来看这9座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将来国家还会批复支持一部分城市加入到国家中心城市群中,但名额不会太多!

从经济层面与成熟度来看,现在成熟的城市群有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比较成熟的还有待提高的城市群有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成熟度一般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咸城市群等,在上面的城市群中还有一些主角城市虽没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但实力雄厚,是未来竞争中心城市有力的后备军,像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南京和杭州,山东半岛的青岛和济南,东北的沈阳等城市都是在各自区域中的佼佼者,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城市未来发展潜力,还要从城市的自身条件出发,运用好国家赋予的职能,结合自身情况找准发展方向,建设成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90%的人答非所问,潜力可理解为增量,不是存量,首先,基数太小的,即使每年两位数增长也无济于事,其次,即使现在gdp靠前的,比如天津、重庆,如果继续多年增速低于平均水平,那么有可能挤出前10。所以10年后,潜力最大的前10城市,一定出现在当前10强中增速达平均增速的,或11至15名高速增长的城市,目前前10中,2018增速较慢的重庆、天津分别为6%、3.6%,由于重生接近省的面积和人口,大部分是农村,所以增速一定会复苏,现在排第五,即便下降也不可能掉出前10,再看天津,已连续三年增速全国倒数,2018更是低至3.6%,考虑到后面的苏州、武汉、成都、杭州都不差,所以被挤出的可能性大,再看11至15名,分别是南京、青岛、长沙、无锡、宁波,由于目前的强省会政策,南京、长沙10年增量看好,南京基数比长沙多10%,但近几年长沙增速略高,增量上旗鼓相当,所以不难预测,潜力(增量)前10一定是天津被南京或长沙取代,但gdp总量上,还是前10,瘦死骆驼比马大。

一个城市发展快与慢,兴与衰,主要是发展空间有多大,这个空间来源於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实干精神, 科技 含量。,,综合上述条件,我认为二十年後,中国发展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一,沿海地区发展空间己处於饱和,必须内迁,二,中部地区是脊梁,承上继下,拥左靠右,有著十分优越的水资源,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三,中部地区交通十分发达,通江达海,内运外运,铁路公路四方延伸,对降底营运生产成本,提高工效有明显优势,四,正在掘起的中部城市形成人口净流入,大学生,研究生,对中部发展充满信心,在长世界沙,武汉,郑州看到最多的人群是年青人。五,中部的 科技 己主导大半个中国,国防,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己走在世界前列,所以,中国今後掘起,首先是中部掘起,二十年後长沙,武汉,郑州必然是中国力量榜样。
就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可能有些人认为这几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大,也有可能认为另外几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大,不过我还是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什么是城市发展潜力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城市发展潜力,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城市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这个潜力是需要时间来不断证明,只有时间到了,那么这样的潜力才会被不断释放出来。
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自然又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我认为城市的发展潜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人口的数量净增长直接决定着发展潜力,二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显然是城市潜力的一部分衡量要素,三是人才的数量,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人才,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消费,要不然为什么各大城市都在喜欢“引进”人才呢,包括一些学历以及技术含量非常低的大学生。
新一线城市在我看来具备潜力,前五的潜力最大
新一线城市是根据多个指标出来的城市,主要指标有商业资源,以及人口活跃情况等等,新一线城市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这15家城市。

在这15个城市里面,前五个的潜力是最大的,也就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它们也是人才大战中给出条件最多的几个城市,地理位置以及资源在全国的潜力都具备一定程度的优势,比如武汉就在国家中心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虽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但是这么多年来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了,发展的潜力进一步缩小,所以这五个城市的发展潜力相对来说很大。
发展潜力大,可以带来什么投资机会呢?
我们不仅需要看背后的发展潜力,还应该看出发展潜力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发展迅速,房价蹭蹭上涨,房租也不断上涨,服务性质的行业也发展迅速,同样地,在前五个新一线城市也是这样,一旦房地产调控政策放开之后,那么房地产也是值得投资的产业,不过我认为仅仅是在核心以及其他地段好的位置,并非整个城市的所有房地产。

未来十年最迅猛的城市无外乎,

成都

武汉

郑州

长沙

西安

合肥

福州

贵阳

8朵莲花。

他们的共性都是

①中西部(除福州)

②省会

③国家中心城市或科学中心或数谷或侨乡

④国家交通枢纽

⑤都市圈核心城市

⑥经济增长后劲足,产业结构合理且多元

未来,潜力无限,快速发展势不可挡!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22排名

首先排名第一的是,位于广东的珠海市。第十名重庆作为直辖市近年来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第九名是深圳深圳在空气环境以及收入方面确实不错,第八名厦门面朝大海风景秀丽第七名珠海比起广深佛莞第六名苏州第五名山东威海,第四名大连第三名三亚第二名昆明第一名是奥帆之都中国青岛。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排行榜

重庆作为直辖市近年来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建设辉煌环境也非常优雅有山有水有树林,宜居榜排名第十不为,过中国十大老年人宜居城市是珠海昆明厦门大理大连舟山苏州青岛海口和成都。这十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和舒适度更适合老年人,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雄厚的经济实力,都是非常强大的。

现在最适合年轻人发展的城市是哪些?

全国分为六大区域,如下图1所示。

图1

根据最新的 2021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以及图2所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最能吸引大学生就业。因为北上广深和大多数的新一线城市如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这些区域内的东莞、佛山、宁波、无锡等属于经济非常发达的新兴的城市,GDP比很多北方省会还高。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是新一线城市,也吸引大量大学生就业安家,而中原地区的几个新一线城市的中原地区则吸引力明显不足,更别提剩下的西北、东北和西部地区了。

图2

除了北上广深,哪个城市更适合发展?

除了北上广深,杭州城市更适合发展,它是新一线城市。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杭州获评为新一线城市第二名。

哪些城市适合年轻人发展

适合年轻人发展的城市:

1、苏州

苏州房价要比南京、杭州便宜更多,而在2017各大城市存款排行榜中,苏州排在第10名,超越省会南京。

2、成都

成都在高端产业,如金融、游戏、互联网行业方面的发展形势,相对于重庆要好一些,而在服务业方面,一些吃喝玩乐的行业也不错,成都还有很多做得不错的游戏公司。

3、北京

北京几乎在一切指标上碾压其它城市,但是对于初出校园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在北京立足难度确实不小,毕竟北京的生活成本确实很高。

4、上海

打开招聘网站就会发现,互联网企业的招聘数量,上海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各行业发展较为均衡,GDP更是长期排名第一。

5、广州

广州一线城市中房价最低的,杭州的房价快接近广州,广州户籍方面的政策也相对宽松,希望在大城市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或许可以尝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