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算出日干支,怎么算日干支数

2023-10-14崇庆运势网热度: 208

怎么算日子的天干地支,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怎么算日子的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的日柱算较于年岁算法和月份算法来说,要复杂一些。推算日柱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首先要推算出当年的元旦日干支。而推算元旦日干支之前,要弄清楚当年是闰年还是平年。日柱所有的推算用的都是国历。

闰年,是指该年的二月多一天,即一年366天;平年,是指该年的所有月份天数为正常天数,不多也不少,即一年365天。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例如2008年,2022 年。而十二个月之中,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一年中大月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小月有二、四、六、九、十一月。

推算元旦日的干支,要分为闰年和平年。而推算闰年的元旦日干支,又要分20世纪和21世纪。20世纪指1900年—2000年,21世纪指2000—2100年。

我把推算元旦日所需要的数据都编辑成了图片,即图一和图二。

20世纪闰年的元旦日干支推算如下:元旦日天干=该年末尾两位数÷4(如果计算出来的数大于10,就一直减到小于等于10为止),再对照图一,数字为多少,天干就为多少;元旦日地支=元旦日天干计算出来的那个数÷4,看余数,再参照图二(能够被整除,即余数为0的数,也算为酉)。例如,计算1980年的元旦日干支,天干=80÷4=20-10=10,对应天干为癸;地支=20÷4=5(被整除,余数为0),故为酉。所以1980年的元旦日干支为癸酉。

21世纪闰年的元旦日干支推算如下:元旦日天干=(该年末尾两位数+100)÷4(如果计算出来的数大于10,就一直减到小于等于10为止);地支则和20世纪的地支一样。例如,计算2022 年的元旦日干支,天干=(20+100)÷4=30-10-10=10,对照图一,为癸;地支=30÷4,余数为2,对照图二,为卯。所以2022 年的元旦日干支为癸卯。

平年的元旦日干支没有分20世纪和21世纪,都是通用的。而平年的元旦日干支是在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如果该年为闰年,则在此年元旦日干支的基础上+6,就是下一年的元旦日干支;如果该年是平年,则在此年的元旦日干支的基础上+5,就是下一年的元旦日干支。例如,我们知道1980年为闰年,元旦日干支为癸酉,癸对应的数字是10,10+6=16,天干有十个,只要超过了十,我们就要减去十,16-10=6,6对应的干支是己;酉对应的数字是10,10+6=16,地支有十二个,超过十二就要减去十二,16-12=4,4对应的地支是卯。所以1981年的元旦日干支是己卯。现在我们知道1981年的元旦日干支是己卯,那么我们再来推算一下1982年的元旦日干支。1981年是平年,已对应数字6,6+5=11-10=1,1对应天干甲;卯对应数字4,4+5=9,9对应地支申,所以1982年的元旦日干支是甲申。其他年份的元旦日干支照此类推。

一年有365或366天,天干地支以60为一个,所以一年之中,有六天的日柱与该年的元旦日干支相同。366天之中,与元旦日相同的日期有3月1日、4月30日、6月29日、8月28日、10月27日、12月26日;365天之中,与元旦日相同的日期有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8月29日、10月28日、12月27日。推算日柱的时候,我们将运用到以上所有的内容。

例如,推算2022 年12月12日的日柱。首先我们要计算出此年的元旦日干支。2022 年能够被4整除,为闰年,所以我们的推算全部按照闰年的来算。从上面的推算可以得知,2022 年的元旦日干支是癸卯,所以在这一年的六天之中,都是癸卯。距离12月12日最近的癸卯日是12月26日,26日在12日的后面,且两者之间相隔了14天,所以在元旦日的基础上,减去14。癸减去14对应的天干是己,卯减去14对应的地支是丑,所以12月12日这天为己丑日。再比如我们算2022 年12月27日的日柱,通过上面的表达,我们知道了这年的元旦日为癸卯,与这一天相近的癸卯日是12月26日,27日在26日的后面,且相差了一日,所以在元旦日的基础上加1,癸加1对应的天干是甲;卯加1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12月27日为甲辰日。其他日柱照此类推。

平年的算法和闰年的算法一样,只不过全部要按照平年的算法来算而已。

天干地支对应表

元旦日地支参照表

以上就是与怎么算日子的天干地支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干支推算最简单方法

日干支推算最简单方法是:日干支序数=年数+月数+日期(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数)。

日干支推算表,又名日柱推算表,一纸万年历,是精简版的万年历,主要用于推算日干支。山东任红岩原创,推荐给广大命理师,它不用考虑任何闰年平年问题,一张表,直接推算出几千年的每一天干支。

日干,又叫日元、日主,是八字论命的中心,相当于命宫的概念,你是哪日出生的,哪日的天干就代表你,你的一切都要以日干为中心来展开。

比如今天是乙卯日,乙木是日干,卯木是日支,那么今天出生的人,都是用乙木来代表,不用卯木,因为天干代表树干,地支代表树枝,树枝当然没有树干具有代表性。

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时候,年,月,日,时都是用一个天干和一地支来表示,比如我们熟悉的甲午战争就是这个方法,甲是天干,就是我们说的甲乙丙丁,午是地支,就是子丑寅卯那些,日支就是用干支纪年法表示日的地支。

例如甲子日,日支是“子”,用这种方法表示年,两个字,月,两个字,日,两个字,时,两个字,一共就是八个字,这就是人们说的八字,这个八个字又叫四柱,分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甲午年,年柱就是甲午。

绝秘: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不用万年历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口诀}: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闰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乘五除四九加日”:用年上末两位数乘以五,去六十的倍数,取积数;同法用年上末两位数除四用商数。以上积数商数相加后,加固定常数九,再加所测公历日数。
          “双月间隔三十天”:公历二.四.六.八.十.十二月为双月。双月减三十数。单月公历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不减。
          “一二自加闰少一”:公历一月加一.二月加二。遇闰年时一月减一。二月减一。不遇闰年的时侯不减。
          “三五七八十尾前”:遇公历(1)三.(2)五.(3)七.(4)八.(5)十月时,有几个大月就加前几个数。
    【例如】:1996闰年1月16日  96*5-480=0  取0  96/4=24 取24  一月加一与闰年一月减一  结果是0+24+1-1+9+16=49  49数对应是“壬子”故1996年1月16日是壬子日
            1958年8月29日    58*5-240=50,取50, 58/4=14. 取14,  8月双月间隔三十天,8月大月前有三个月,结果是:50+14+9+29-30+3=75  够60再减去60余15. 15数对应是戊寅日 故1958年8月29日是戊寅日 {另15数 5数为戊。15-12=3 3数为寅 故为戊寅日}。
日的天干地支稍微复杂点:
①118×5÷60取余=50;②= 118÷4取商=29;③=9;④=21;⑤=0;⑥= 60 ①+②+③+④+⑤—⑥=50+29+9+21+0—60=49,49对应六十甲子的“壬子”。其实也不用死记六十甲子,方法是:49÷10取余=干(余9)、49÷12取余=支(于1)(余0时按10、12计算)。所以日的干支就是“壬子”
求日干支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
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
三五七八十尾前。
解释:
第二句逢双月外加30。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3月不加,4.5月加1,6.7月加2,8月加3,9、10月加4,11、12月加5。
四、时:11:30是“午”时(11:00-13:00),地支有了。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如果日干是甲或己,那么时的天干即是以甲为子时、乙为丑时……;
如果日干是乙或庚,那么时的天干即是以丙作子时、丁作丑时……;
如果日干是丙或辛,那么时的天干即是以戊作子时、己作丑时……;
如果日干是丁或壬,那么时的天干即是以庚作子时、辛作丑时……;
如果日干是戊或癸,那么时的天干即是以壬作子时、癸作丑时……;
以知2018年3月21日是壬子日,看口诀丁壬庚子居,知道子时是庚子时,丑时是辛丑时,.........午时就是丙午时。
故而2018年3月21日的四柱为:戊戌年、乙卯月、壬子日,丙午时。

求日干支最简单的方法

求年干支,月干支,时干支的方法,前面的文章里我都有讲过,这篇讲求日干支的方法,求日干支的方法网上有很多,但都是相对比较有些麻烦,要记忆的点太多。

今天给大家一个相对简便的方法,但是相对求年月时干支,还是会麻烦一些,不过就是一个固定的公式,记住就可以了。

求日干一共七个步骤:

假如:求2019年10月15日的日干支

第一步:基数100加上所求日干年份的最后两位数,乘以5,再除以60,取余数。

如上例:(100+19)*5/60=9余55,取数55。

第二步:基数100加上所求日干年份的最后两位数,除以4,取得数的整数。

如上例:(100+19)/4=29余3,取数29。

第三步:加上固定数字9。

第四步:加上所求日的数字,如上例求10月15日干支,取数15。

第五步:加上一年中31天的月数,1月份不算,如上例,31天的月数有,3月,5月,7月,8月,共4个月,取数4.

第六步:如所求日干的月份为双数,需减去30,月份为单数不用减。如上例10月为双数,需减去30。取数-30。

第七步:以上所有取数相加得数对应进六十甲子表即是所求日干的干支,如所求得数大于60,再减去60,再对应到六十甲子表,即是所求日干的干支.

阴历日干支怎么推算

逐月第1天干支推算 先将一年中每个月第1天的干支推算出来,即按“干支配合六十环周法”顺序推算,即可得出所需要的干支。以此为起始点,可迅速推算出本月任何一天的干支。为推算方便起见,前面已将2000~2010年阴历各月初一干支列表以备查找。 具体推算方法 首先要牢记十二地支及其所属时间在手指掌面的各个定位(图1),推算所求的日期该月初一属何干支,就以其在手指掌面标位处为推算日干支的起始点。在推算中,十二地支在手指掌面各个位置固定,十天干在手指掌面无固定的位置,根据干支配合,随手指掌面地支运转推算,以拇指尖在手指上点数即可求出所需要的日干支。 为使推算更加快速,日期在11~20日之间,可先求出11日的干支;日期在21~30日之间,可先求出21日的干支。其推算法是:手指掌面地支倒退两位为11,倒退四位为21,天干不变(因天干是10个序数)。如余下的数不够11,然后在手指掌面顺时针向前推算。兹举3个具体推算例子如次。 例1 推算2000年阴历三月初九(阳历4月13日)日干支。 第一步:首先推算出本月初一是何干支,其在手指掌面何处标位,以此作为推算本月任何一天干支的始点。即查找2000~2010年阴历各月初一干支表,得三月初一干支是癸巳,即先将支巳在手指掌面定位,再将干癸加在支巳的前面成癸巳干支,这就是三月初一的干支。第二步:从三月初一癸巳干支,支巳的定位上顺时针掐指向前点数8个地支即地支丑位,丑就是所求三月初九的日支;然后推算天干,从三月初一的干癸,按天干的顺序在手指掌面共点数8个天干得辛,辛就是所求的三月初九的天干。故三月初九干支为辛丑。 例2 推算2000年阴历六月十五(阳历7月16日)的日干支。 第一步:首先推算出本月初一为何干支,其在手指掌面何处标位,以此作为推算本月任何一天干支的始点。即查找2000~2010年阴历各月初一干支表,得六月初一干支是辛酉,即先将支酉在手指掌面定位,再将干辛加在支酉的前面成辛酉干支,这就是六月初一的干支。第二步:所推算日期数为六月十一,就不按例1顺时针推算法,而采用逆时针推算,从支酉的定位上逆时针在手指掌面点数2个地支定位,则落在未的定位上,那么六月十一日支就是未;干辛也随地支在手指掌面逆时针点数推2个地支定位得辛(天干是10个序数),即六月十一干支为辛未。第三步:采用顺时针推算法,从六月十一支未的定位上依次在手指掌面向前点数4个地支,则为地支亥位置,亥就是所求六月十五的日支;然后推算天干,即从六月十一天干辛按天干顺序在手指掌面随地支运转,点数4个天干得乙,乙就是所推算的六月十五的天干,故六月十五的干支为乙亥。 例3 2000年阴历九月二十五(阳历10月22日)日干支。 第一步:首先推算出本月初一是何干支,其在手指掌面何处标位,以此作为始点推算本月任何一天的干支。即查找2000~2010年阴历各月初一干支表,得九月初一干支是己丑,即先将支丑在掌中定位,再将干己加在支丑的前面,这就是九月初一的干支。第二步:所推算日期数为九月二十一,用逆时针推算法从支丑的定位上逆时针在手指掌面点数4个地支定位,则落在酉位上,那么九月二十一的支就是酉;干己也随地支在手指掌面逆时针点数4个地支定位得己(因干是10个序数),那么九月二十一的干就是己,九月二十一干支为己酉。第三步:已推算出九月二十一日干支,现采用例1中顺时针推算法,从九月二十一支酉的定位上,在手指掌面依次向前点数4个支地定位,则落在丑位,丑即为九月二十五的地支;然后推算天干,从九月二十一干己按天干顺序在手指掌面也随地支运转,九月二十一点数4个天干而得癸,癸即为二十五的天干。故九月二十五的干支为癸丑。 3 时干支推算法

如何推算日的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