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配六十四卦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年龄称谓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
(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
◆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 ­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
◆ 古代主要节日
(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
(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
(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
(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
(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伍子胥) ­
(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
(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
(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
(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 ­
◆ 古代的刑罚 ­
(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
(2)劓刑:割鼻子 ­
(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
(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
(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
(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
(7)大辟:砍头 ­
(8)炮烙:将人烧烤死 ­
(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
(10)汤镬:将人煮死 ­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
(13)弃市:暴尸街头 ­
◆ 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 有关官职的问题 ­
1、词语
(1)授官:除 拜 ­
(2)升官:迁 擢 ­
(3)降官:谪 左迁 ­
(4)免官:罢 黜 ­
(5)招聘:征 辟 ­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
(7)大臣辞职:乞骸骨 ­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
◆ 文化常识 ­
【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
【六子】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
【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
【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
【竹林七贤】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
【饮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
【扬州八怪】
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
【北宋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
【唐宋古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
《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
【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
【元代四大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五】
青、黄、赤、白、黑 ­
【五音】
宫、商、角、址、羽 ­
【七宝】
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
【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
【七大艺术】
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
【四大名瓷窑】
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
【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
【四大须生】
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
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相声八德】
李德钖、玉德隆、焦德海、张德全、周德山、马德禄、刘德治、李德祥 ­
【昭陵六骏】
什伐赤、青骓、特勤骠、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
【八个样板戏】
《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
《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
【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五贡】
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
【六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 ­
【六家】
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
【六部】
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
【六历】
《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
【六法】
规、矩、权、衡、准、绳 ­
【六礼】
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六义】
风、赋、比、兴、雅、颂 ­
【八旗】
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
【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四大美女】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十大名医】
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
【中国历史十大猛将】
项羽〖秦〗、霍去病〖西汉〗、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
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史万岁〖隋〗、杨再兴〖南宋〗、李文忠〖明〗 ­
【隋唐名将】
〖四猛〗罗世信.来忽尔.尚师徒.辛文礼、 ­
〖八大锤〗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 ­
〖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武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杨义臣、秦用、梁士泰、秦琼+尉迟恭 ­
【名将十哲】
田穰苴〖春秋〗、孙武〖春秋〗、吴起〖战国〗、乐毅〖战国〗、 ­
白起〖战国〗、张良〖汉初〗、韩信〖汉初〗、诸葛亮〖三国〗、 ­
李靖〖唐初〗、李积〖唐初〗 ­
【三山】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
【五岭】
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
【五岳】
〖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
【五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蜀三关】
阳平关、江关、白水关 ­
【义阳三关】
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 ­
【古代内三关】
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
【古代外三关】
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 ­
【北京三山】
万寿山、玉泉山、香山 ­
【福州三山】
屏山、乌山、九仙山 ­
【盛京三陵】
福陵、昭陵、永陵 ­
【盘山三胜】
松、泉、石 ­
【晋祠三绝】
圣母殿、周柏、难老泉 ­
【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大龙湫 ­
【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大宁河小三峡】
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 ­
【西江小三峡】
大鼎峡、三榕峡、羚羊峡 ­
【岷江小三峡】
平羌峡、背城峡、犁头峡 ­
【嘉陵江小三峡】
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 ­
【四大名桥】
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
【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
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
【四大名楼】
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
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
【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
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
【四大古镇】
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
【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
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高雄〗 ­
【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
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
【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
【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
【七大藏书楼】
文渊阁〖北京〗、文源阁〖北京〗、文津阁〖承德〗、
文溯阁〖沈阳〗、 文汇阁〖扬州〗、文淙阁〖镇江〗、文澜阁〖杭州〗 ­
【九大名关】
山海关〖河北〗、居庸关〖北京〗、紫荆关〖河北〗、
娘子关〖山西〗、平型关〖山西〗、雁门关〖山西〗、
嘉峪关〖甘肃〗、武胜关〖河南〗、镇南关(今名友谊关)〖广西〗 ­
【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 ­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
【西湖十景】
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 ­
【碣石十景】
碣石观海、天柱凌云、山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
东峰耸翠、龙蝠灵壑、风翥祥峦、霞辉窣堵、仙影沧浪 ­
【十二胜】
角板山、草山北投、新店、大溪、玉山、八卦山、
虎头牌、狮头山、太平山、大里简、旗山、雾社 ­
【巫山十二奇峰】
神女、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五行】
金、木、水、火、土 ­
【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
【五帝】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
【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
【三清】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
【四御】
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
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
【龙九子】
辟玺负碑、螭吻望守、蒲牢盘钟、狴犴守拱、睚眦化刃、饕餮潜器、鲅夏匐阶、狻猊伴鼓、椒图衔环 ­
【过去七佛】
释迦牟尼佛、拘那含佛、毗舍婆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拘楼孙佛、迦叶佛 ­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
【十八罗汉】
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 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郊游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
【十八伽蓝】
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 ­
【二十八宿】
东官苍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
北官玄武:〖斗水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狳〗
­西官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官朱雀:〖井水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
【十殿阎王】
[第一殿] 秦广王、[第二殿] 楚江王、[第三殿] 宋帝王、[第四殿] 五官王、
[第五殿] 阎罗王、[第六殿] 卞城王、[第七殿] 泰山王、[第八殿] 都市王、
[第九殿] 平等王、[第十殿] 转轮王
【二十四诸天】
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
密迹金刚、大自在天、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陀天神、
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官天子、
娑竭罗龙、阎摩罗王、紧那罗、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 ­
【易经六十四卦】
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
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
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
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
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
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十八层地狱】
[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
[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
[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
[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狱、
[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冰地狱、
[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
【五脏】
心、肝、脾、肺、肾 ­
【六腑】
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
【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
【人体十二脏】
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消化系统七冲门】
唇:飞门、齿:户门、会厌:吸门、胃:贲门、太仓下口:幽门、大肠及小肠:阑门、下极:魄门 ­
【五常】
仁、义、礼、智、信 ­
【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
【六婆】
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
【九属】
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
【五谷】
稻、黍、稷、麦、豆 ­
【五香】
花椒、大料、桂皮、丁香、茴香 ­
【四大著名淡水鱼】
松江鲈鱼、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白鱼 ­
【四大著名海产鱼】
小黄鱼、大黄鱼、带鱼、墨鱼 ­
【上八珍】
狸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蛟 ­
【中八珍】
鱼翅、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什蚂、鱼唇、裙边 ­
【下八珍】
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蛎黄、乌鱼蛋 ­
【中国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
【五毒】
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
【七曜】
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
【配药七方】
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诗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河南)、君山银针(湖南)、
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 ­都匀毛尖(贵州)、
铁观音(福建)、武夷岩茶(福建)­

28宿分金度数吉凶

二十八宿配廿四山分金坐度数吉凶例成
一、角宿 十二度太
1—2度 为吉。
3度平。
4—5度犯关煞。
6度吉。
7度犯差错。
8度 凶。
9度 合北斗高起星吉。
10—11度吉。
12度及太度凶。
二、亢宿 九度太
1度凶。
2度犯小空亡。
3度    吉。
4—5度 犯关煞。
6度 平。
7度 凶。
8度    吉。
9度及太度  犯大空亡。

三、氏宿 十六度少
1—2度    犯关煞。
3度觉骑官星吉。
4度    水星吉。
5度合将军星吉。
6—7度犯关煞。
8度合贵星吉。
9—10—11度 平。
12度 吉气吉。
14—15度 犯差错。
16度少吉。
四、房宿 五度太
1—2度    吉。
3—4度    犯关煞。
5度  合阴德监司吉。
太度    犯小空亡。
五、心宿 六度
1度    吉。
2度  合太子侍从吉。
3—4度  犯关煞。
5度    罗网。
6度  犯白虎腾蛇凶。
六、尾宿 十八度
1—2度  犯大空亡。
3度      凶。
4度    吉。
5度  合紫微星吉。
6—7度    平。
8度    吉。
9度    合帝座吉。
10—11度  犯关煞。
12—13度    平。
14度    凶。
15度    平。
16—17度  犯关煞。
18度  犯天贫星凶。
七、箕宿 九度半
1—2度    吉。
3度    凶。
4度    吉。
5—6度  犯关煞。
7度    犯小空亡。
8度    平。
9度    犯恶死凶。
半度      平。
八、斗宿 二十二度
1度  合土气高甲星吉。
2度      吉。
3—4度      平。
5度    犯大空亡。
6度    合贵子星吉。
7—8度  犯关煞。
9—10度    吉。
11度    合相龙星吉。
12度      吉。
13度    犯小空亡。
14度  合国家桂石星吉。
15度    合师旅吉。
16度      凶。
17—18度    吉。
19度      合大贵星吉。
20度    合师错。
21—22度    俱平。
九、牛宿 七度
1度      凶。
2度    合女帝星吉。
3—4    犯关煞。
5度    犯小空亡。
6度      凶。
7度      吉。
十、女宿 十一度
1度    吉。
2—3度    犯关煞。
4度      凶。
5度      吉。
6度    犯大空亡。
7度    合贵星吉。
8度    合黄度吉。
9度  合天才星吉。
10—11度    凶。
十一、虚宿 九度少
1度    凶。
2—3度  犯关煞。
4度  合富贵星吉。
5度  合过於用星吉。
6度  合大贵星吉。
7度    平。
8—9度    犯关煞。
十二、危宿 十六度
1度      凶。
2—3度    吉。
4—5度  犯关煞。
6度  合金库星吉。
7度      凶。
8度    犯小空亡。
9—10度    凶。
11度  合公吏星吉。
12度    平。
13度    凶。
14度    犯黑道。
15—16度  犯关煞。
十三、室宿 十八度
1—2度    吉。
3度    合人道吉。
4—5度  犯关煞。
6度      吉。
7度    犯小空亡。
8度    犯腾蛇。
9度  合天皇帝星吉。
10—11度  犯关煞。
12度  合斧头星吉。
13度  合斧柄星吉。
14度    平。
15度  犯差错空亡。
16—17度    吉。
18度      凶。
十四、壁宿 九度太
1度 合五艮巾帽星吉。
2度 合上司得从星吉。
3—4度    平。
5—6度  犯关煞。
7度      吉。
8度  合外屏侍从星吉。
9度    犯差错。
十五、奎宿 十八度
1度    吉。
2度    犯大空亡。
3度  合大贵星吉。
4—5度    凶。
6度  合天府星吉。
7度  合黄道福寿星吉。
8度  合天仓星吉。
9度      吉。
10度    犯小空亡。
11—12—13度  平。
14      犯差错。
15度      吉。
16度      平。
17度    犯差错。
18度      吉。
十六、娄宿 十二度太
1度    合天仓星吉。
2—3度    犯关煞。
4度  合天文将军星吉。
5度      平。
6度      吉。
7度    犯小空亡。
8度      吉。
9、10度    平。
11度    犯差错。
12度    犯黑道。
太度  合朝土执政吉。
十七、胃宿 十五度少
1度    吉。
2度    犯大空亡。
3—4度    犯关煞。
5度      吉。
6度    合财库星吉。
7度      平。
8度    合太阴吉。
9度  合天河太旺星吉。
10度    犯小空亡。
11度  合天府总领星吉。
12度      吉。
13度      平。
14、15度    凶。
十八、昴宿 十一度
1度    平。
2度    犯差错。
3度    吉。
4度  合黄道吉。
5—6度  犯关煞。
7—8度    吉。
9度    犯小空亡。
10度  合黄道星吉。
11度    大空亡。
十九、毕宿 十六度半
1度  合八座星吉。
2度      平。
3度 合天壬诸郎星吉。
4度    平。
5度    犯大空亡。
6—7度  犯关煞。
8度 合文章高贵星吉。
9度    犯小空亡。
10度  犯咸池淋浴数。
11度 合天子耳日星吉。
12—13度  犯关煞。
14度    犯小空亡。
15度      凶。
16度      平。
半度      吉。
二十、嘴宿 半度
半度        吉。
二十一、参宿 九度半
1度    平。
2—3度  犯关煞。
4度    犯差错。
5度    平。
6度  合国子星吉。
7—8度  犯关煞。
9度  合紫微星。
半度    吉。
二十二、井宿 三十度少
1度      平。
2度    犯空亡。
3度    吉。
4—5度    凶。
6度  合生气吉。
7—8—9度  平。
10—11度  犯关煞。
12度      凶。
13度      吉。
14度  合郎宿星吉。
15度      凶。
16度    合生气吉。
17度      凶。
18度  犯小空亡。
19—20度    吉。
21—22度  犯关煞。
23度      平。
24度  合富贵吉。
25度    犯差错。
26度  合紫微星吉。
27—28度  犯关煞。
29度  犯聋哑破家星。
30—并少度      平。
二十三、鬼宿 二度半
1度  犯债负星凶。
2度      凶。
半度    犯小空亡。
二十四、柳宿 十三度半
1度  合文章侍郎星吉。
2—3度    犯关煞。
4度  合执政诸候星吉。
5—6—7度    平。
8—9度    犯关煞。
10—11—12—13度半 俱吉.
二十五、星宿 六度太
1度      平。
2度    犯小空亡。
3度      吉。
4度  合文昌高寿星吉。
5—6度并太度  俱平。
二十六、张宿 十八度太
1度  合宰相星吉。
2度      吉。
3度  犯南针错凶。
4度    吉。
5度    平。
6—7度  犯关煞。
8—9度    吉。
10度    犯小空亡。
11度  合北斗枢星吉。
12度  合权府星吉。
13度    吉。
14度    凶。
15—16度  俱平。
17—18—太度  犯关煞。
二十七、翌宿 二十度少
1度  合长寿星吉。
2度  合大权星吉。
3度    平。
4度    吉。
5—6度  犯关煞。
7度    吉。
8度    犯小空亡。
9度    平。
10度    合坐气吉。
11度    合黄道吉。
12—13度  合印堂星吉。
14度    凶。
15度    犯小空亡。
16度    吉。
17—18度  犯关煞。
19度    合惟星吉。
20度  合诸候星吉。
二十八、轸宿 十八度太
1—2度  合诸候星吉。
3度    犯小空亡。
4度    合八座吉。
5度      平。
6度    合三公吉。
7—8—9度    平。
10—11度  犯关煞。
12度 合太极左府星吉。
13度    凶。
14度    平。
15度 合外盾虎楼星吉。
16—17度  犯关煞。
18度    犯小空亡。
二十八宿度数之吉凶如上,取其吉而避其凶。
先贤曰[收四吉之山,拨三奇之水]即透地卦之四吉三奇。
[坐贵人禄马之乡,避五行关煞之宫]忌阴阳差错之位,即此也

请问,有谁知道古代天文知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

二十八宿和六十四卦有那些?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求所有关于八卦、二十八星宿、六十四卦相关

woyebuzhidao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T-T

六爻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这个有点多,想要在下面给你,先天八卦就是乾一 兑二 离三 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八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