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疾病没有关系

性格缺陷和心理疾病,有什么关系!两者是必然的吗!?

性格缺陷必然会有心理疾病,有心理疾病未必有性格缺陷。两相比较,性格缺陷比较严重一些,由于是先天性的,很难矫正。

性格与疾病有关吗?

性格与疾病有关吗?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从胃溃疡、支气管哮喘到老年痴呆症,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一位常年手术刀的医生病了之后,他没有及时看医生,而是反思、纠正自己性格上自认为的存在的误区,从此,他放下手术刀,把生活的节奏尽量放缓,尝试着为自己疗伤。

开始,医生从合理的饮食起居做起,休闲的时光有意识的接触喜剧片,与开心果似的人在一起聊天,出去遛弯到有树有水环境幽雅的地方去,书店是他恢复心智的好去处。

逐渐的,他的脑海从紧张的手术室走了出来,看到了五缤纷,色泽鲜艳的花花草草;听到了鸟语蝉鸣的天籁;闻到了大自然空气的清晰;真正坐下来品尝到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他感慨说,吃到嘴里的美食,竟然如此曼妙……

医生集中所有的精力,来感知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所有美好,逐渐的,他的心境开阔了许多,随之而来的是身心的舒展,病慢慢的也有了好转。

经过半年的自我修整,性格的完善,医生的身体侧底康复了。

医生精神抖擞的回到工作岗位,从新拿起手术刀。

他总结说,疾病与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多数人不懂得与疾病和平共处。

相信医生的没错,可是别忘了,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啊!

如果不去改变你原有的生活恶习,暴躁的坏脾气,过度的要求自己,超负荷劳动,整天让精神紧绷着等等,医生给你开了神丹妙药,做了最好的理疗,即使手术拿掉了肿瘤,仍然治愈不了你的身体。

医生说,当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后,他马上意识到了,是因为整天一台接一台的手术,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的。

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未来救治更多的患者(方法一、是手术拿出体内肿物,方法二、是指导病人分析自己的病情,调整好心态)他选择了通过自身实验,医生身体力行的拯救了自己,计划圆满成功。

现如今,社会中无形的压力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人们的性格也在不断变化,当人的性格产生了变化之后,其他问题是否会随之而来?咱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下面介绍人的A、B、C、D、E五种不同性格

A型性格者往往在事业上多有所成,如能注意调整身心,就能减少患病危险。A型性格的人首先是调适期望,实事求是估量自己,尊重别人,多听别人意见,并以之修正奋斗目标;其次,注意劳逸结合,防备疲劳过度;再次,善与人处,少挑剔,戒急躁,多关心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B型性格的人应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事业心,积极进取;多参加有竞技内容的活动。

C型性格的人首先应多交朋友,开阔心境,遇事及时向朋友倾吐,多参加集体文体活动等;其次,关心自己的同时更关心别人,在别人感到你是有用时,你就会体味自身价值,增强信心;再次,要学会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克服回避矛盾和过分忍耐的缺点。

D型性格的人改变离群独处的习惯;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交朋友,培养兴趣爱好;学会向他人倾诉。家人的关爱,有助于打开D型人的心扉,使他们能够将内心中的恶劣情绪随时排解和释放。

E型性格的人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升自己情商,增加自信心,逐步学会心情开朗和自得其乐。可以每天记录使自己情绪消极和忧伤的事例,逐渐做到自我控制,逐渐减少记录的内容。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要自我奖励一次。

以上就是5种不同性格的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见性格的好坏也会影响我们的病情发展。但是性格也可以依赖于后天的形成,为了帮助病情的康复,很多性格不好的患者,可以在心理暗示的情况下,养成一个好的性格,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急躁易怒原发性高血压

排除富贵病的不良生活因素外,高血压病人被发现更容易具有趋向急躁易怒、要求过高过急、A型性格等特点。A型性格的特点为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同时临床还发现,A型行为与冠心病、中风、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

争强好胜消化道溃疡

这个病与心理、情绪、性格的关系相当密切。病人常常具有以下特点,如争强好胜,即使休息仍不能松弛;个性太过认真严谨,同时认死理太执着,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情绪易波动,但惯于克制,喜怒不形于色;虽然人际关系正常,但自我控制强,而并非天生热情、喜好社交等。

心理冲突糖尿病

排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原因后,生活与工作中的重大变故、挫折和心理冲突等可以诱发和加重病情。曾经有医生提出糖尿病人格,认为他们容易有性格不成熟、被动依赖、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特点,但后来发现,这些人格也见于其他慢性病人。

情绪不稳头痛

最常见的有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长期情绪紊乱、精神紧张容易造成紧张性头痛。而偏头痛与心理、血管、生化三方面有关,在性格和情绪方面,患者容易有情绪不稳定、过分因循守旧、对问题处理欠灵活、极端关心身体,偏于抑郁、悲观,易于不满等性格特点。

幼稚敏感支气管哮喘

作为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患儿的性格趋于内向,有悲观倾向,多为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遇事退缩,自信心不足,情绪比较不稳定,甚至较小的事情也能够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

精神紧张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多种不良刺激的综合结果,其中精神刺激、情绪因素、压力太大无法宣泄、过度劳累是重要的原因。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幼年时期缺乏母亲通过抚摸和拥抱等方式给予足够的皮肤刺激,就可能会导致本病。

过分压抑癌症

某些个性特征可以称做是癌症易感性行为模式,即C型性格。

C型性格的特点: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对别人过分耐心,忍让,屈从于权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这种所谓的好性格是压抑出来的,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恰恰相反,它可能诱发癌症,和皮肤病、哮喘、溃疡病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性格孤僻老年痴呆症

性格倾向在老年痴呆症中的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属于缄默寡言和抑郁型性格。专家分析称,由于这种性格的人不善与外界交往,感情交流少,经常处于信息低负荷状态,所以容易患上痴呆症。孤僻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和性格。有的人性格安静,有的人性格火辣,性格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另一方面也与后天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医学研究表明,性格与疾病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从某个角度来说,性格决定疾病,性格决定健康,培养良好的个性对于防治心身疾病非常重要。
           

身心疾病与性格关系?生活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开朗,乐观,积极!!

性格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性格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精选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性的。性格不同于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性格与心理疾病的关系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性格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性格上的缺陷,如孤僻、懦弱、敏感、多疑、固执、暴躁等,不仅给自己的工作、学习、恋爱、社交等带来很多障碍,也是精神健康的潜在威胁……

性格,是人的-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性格上的古怪,生活方式的奇特,对子女管教方法的不当,家庭环境的不合以及周围亲朋的熏陶等,都对下一代精神发育和性格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

医学家们早就注意到:性格上的缺陷,如孤僻、懦弱、敏感、多疑、固执、暴躁等,不仅给自己的工作、学习、恋爱、社交等带来很多障碍,也是精神健康的潜在威胁。

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生都与性格上的缺陷有密切联系,精神病学者把容易诱发精神病的性格称为易感性素质,就是说,有这种性格的人倘若再遇到精神与环境方面的不良刺激,一部分人很容易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如:性格孤僻、懦弱、害羞、不合群、敏感、多疑、生活懒散、不讲卫生、对人冷淡、不好社交、兴趣与爱好少和不善于适应环境的人,易得精神分裂症。

热情、活泼、好动、好社交,但是情绪忽冷忽热、清高、自负的人,易得情感性精神病。

性格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主观任性、 急躁好强、 自制力差的人,易得神经衰弱;

为人处事全凭感情、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意成为大家的注意中心,喜欢受别人的赞扬和重视,好幻想,想象力丰富的人,易发生癔病。

做事瞻前顾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生活规律严谨,清规戒律很多。为人一本正经,不开玩笑,难以接触。办什么事情总是担心时多而放心时少的人,易得强迫症。

心胸狭窄,爱生闷气,沉默寡言,顾虑重重,焦虑紧张,胆小怕事、踌躇不决的人,易发生更年期精神病。

以上这些有性格缺陷的人,在未发展成精神疾病以前,大脑功能都是正常的,也能照常从事工作和进行社会生活,其数量也是极少数的,不必草木皆兵、自寻烦恼,或去对号入座。即使有这种不良性格,也是能够克服的。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即表现在他都做了什么上面。而一个人怎样去做,则表明了他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

态度决定了行为方式,稳定的态度使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慢慢地成了习惯,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一个人助人为乐,是他性格的特性,遇到别人有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别人。别人看到他的助人行为也会觉得很自然,很符合他的性格特点。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如果别人看到他去帮助人了,反而觉得很奇怪,无法理解。所以,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养成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表现出来。但是,性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是说他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塑的。性格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形成后,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一定会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

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3]

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静态结构

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来分析,可以把性格分解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组成成分。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好的表现是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正直、诚恳、文明礼貌、勤劳节俭、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等等;不好的表现是没有民族气节、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奸诈狡猾、蛮横粗暴、懒惰挥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狂妄自大等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按照意志的品质,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理想、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左右;果断、勇敢、坚忍不拔,有毅力、自制力强;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随大流,易受暗示、优柔寡断、放任自流或固执己见、怯懦、任性等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良好的情绪特征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常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不良的情绪特征是事无大小,都容易引起情绪反应,而且情绪对身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大,意志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又比较薄弱,情绪波动,心境又容易消极悲观。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如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独立性者能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主动地进行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依存性者则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愿意借用现成的答案;想像中的现实性:有人现实感强,有人则富于幻想;思维活动的精确性:有人能深思熟虑,看问题全面;有人则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或钻牛角尖等等。

2、性格的动态结构

上述性格静态特征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一般来说,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而且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因为态度直接表现出了一个人对事物所特有的、比较恒常的倾向,同时它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例如,一个对社会、对集体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对工作、对学习也一定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他对别人也会是诚恳、热情的,对自己也是能严格要求的。这一点告诉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时,一定要抓住他的性格的主要特征,由此可预见到他的其他的性格特征。

另外,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常常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鲁迅先生既“横眉冷对千夫指”,又“俯首甘为孺子牛”,充分表现了他性格的完美,又说明了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

本性是人天生所具有的,不可改变的思维方式。本性是先天自然风气与感觉世界所形成,比如防御心,求知欲,荣誉感等。人的本性包括有求生、感知等。

心理学家根据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为主要参考系对人的性格分为5类:摩擦型、平常型、平稳型、领导型和逃避型。摩擦型性格的人表现为性格外露,人际关系紧张,处理问题欠妥,容易造成被利用。

;

性格如何决定健康?不同性格可能易患的疾病

你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可能首先会说,我是一个内向的(或者外向的人)。内外向是每个人最显著的性格特质,而且这种特质对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很大影响。

性格内向的人较为谨慎、退缩,他们更关注内心的想法而不是社会关系。性格外向的人则更善于交际,更加友善并且更愿意与外界沟通。一般情况下,你即便不做测查也能界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也能区分你的家人和朋友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这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某些人格特质会增加疾病患病几率?

人格特质不仅可以预测他人的行为,还跟疾病有一定的联系。性格是如何导致疾病的呢?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如果一个人长期、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就极易患病。健康心理学中将这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根据统计,人类所患的疾病中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归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跟人所承受的压力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具有A型人格的人最容易犯心脏病。什么是A型人格呢?A型指的并不是血型,而是指一种特定的性格类型,最早由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和罗斯曼两人提出。他们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人,发现可用4个单词来概括他们的特性:易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急躁(Impatience)。这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AIAI,其中有2个A字,因此这种性格特质被命名为“A型性格”。

弗里德曼和罗斯曼两人都是心脏病学家,根据早期研究和临床观察,他们概括出了A型人格的行为模式,包括六种特征:一是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目标感,二是热衷于竞争性活动,三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并超越自己,四是不断制定或接受具有最后期限的任务,五是习惯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六是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过分敏感。他们相信这些特定的行为模式与胆固醇的不断升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的临床现象密切相关。

是不是非A型人格的人会更加健康呢?研究者接着设计了一个对照组,其特点与模式A完全相反,被称为模式B。B型人格的人不具备以下这些特征: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的压力。

研究者通过大公司和大企业寻找到了A型和B型两种类型的人员各83人,其中A组的平均年龄为45岁,B组的平均年龄为43岁。访谈和测试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临床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在A组中,有28%的被试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发病迹象,而B组中只有4%有明显的迹象,而且这三名被试都不具有典型的B型行为模式。罗斯曼等人通过后续的研究还发现,在排除年龄、胆固醇水平、血压或吸烟习惯等原因的影响以后,A型行为模式仍然能够独立地预测人们是否会换冠心病。

为什么A型人格的人容易犯心脏病呢?这是由他们特定的性格特点决定的。A型性格的人爱生气,他们办事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从不罢休。他们多数人处于领导地位,比如是公司的总经理、或者业务带头人。由于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他们常忽视个人健康,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经常处于紧张和压力当中。这些人的大脑皮层总是受到强烈持久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心脏病。

弗里德曼和罗斯曼最早系统提出,个体的某些行为模式能够大大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的患病几率。他们也因此而开创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那就是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比如,A型人格的提出就使得预防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首次发作成为可能。

怎样评判自己是不是具有A型人格呢? 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行为表现:比如,经常同时做几件事情,喜欢催促别人并习惯很快结束谈话,遇到交通堵塞或排队的状况非常急躁,讲话的时候有很多手势,比赛时总是想赢,说话做事经常不耐烦,等等。如果你具备以上这些特征中的几种,就有可能是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走上更为健康的生活道路。特别严重而不能自拔的A型人格者,还可以求助于有经验的医生或心理学家,以便为自己做一个更仔细的评估,为严重疾病的发生做尽早的干预。

克服性格弱点 活得更健康

心理学家表示,由于不同性格的人在压力面前的反应不同,他们患各类疾病的几率也不同。研究发现,从胃溃疡、病毒感染到老年痴呆,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

攻击型的人容易发生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风险。

害羞型的人容易发生病毒感染。

乐观型的人平均寿命长。较少发生器质性病变和慢性疼痛。

忧伤型的人容易发生情感问题,但他们却抑制自己的情感,因为容易得癌症和心脏病。

悲观型的人这种性格向来被认为最不利于健康。与乐观型相比,悲观型的早亡风险高19%,容易发生帕金森综合症。

神经质型的人易得嗜睡、头痛、胃溃疡和心脏病。

冲动型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是胃溃疡。

焦虑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3倍。

专家指出,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人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不断地适应新环境。了解性格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跟性格有什么关系?

人是生理、社会、心理的“综合体”,过分强调也不是很科学。有时候对家庭成员的干预胜过对自己的干预。很多时候,生活本身的改变比“强化心理治疗”的效果更好,所以医生可能更关心当事人的社会因素和生活状况。没有孤立的心理,但性格总是相对稳定的。从神经症的病因来看(身体疾病也一样),性格因素比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更重要。

把一些具有威胁性的事件(如灾难、战争等)归结为一类是错误的。)到神经症的病因,因为神经症的发展是长期的,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外界的压力或负担,经济上的担忧,家庭矛盾,都不是神经症的根本原因。神经症很少是由异常沉重的精神打击引起的。绝大多数神经症患者和非神经症患者的经历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相同和相似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不患神经症,只有少数人患神经症。在心理疾病和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性格不同,结局也很不一样。

病人对疾病充满焦虑和恐惧,坚信自己的情况极其糟糕,等待一切后果的到来。他们四处打听,一个接一个的找医生,频繁的换医生。不管别人怎么解释,都有很多不好的情绪在攻击自己。可以说,一波还没有平息,又来了一波攻击他们。他们害怕自己的健康,认为自己的问题很复杂,很难解决。对于有这种心理问题的人,简单的心理治疗往往是无效的。对于这样的客户,有医学背景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性格和疾病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更是人身体生病时的心理现象。在长期的困难面前,最重要的是坚韧或者稳健,没有完整的“一帆风顺”的人生。对于长期患有精神疾病或身体疾病的人来说,人格因素比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更重要。性格坚韧而不丧失灵活性,能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患疾病的几率小很多,即使生病,战胜疾病的几率也大很多。这辈子经常听到一句话——他不是病死的,他是被吓死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