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是怎样而来的

八卦与六十四卦

八卦和六十四卦有什么关系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伏羲发明了八卦,周文王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从发明和创造卦象模式的目的看,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伏羲发明的。出土文物证明,伏羲时代具有相当高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系统的天文学水平。
伏羲六十四卦序是由伏羲八卦序重卦而来,伏羲六十四卦可排为圆图、方图和次序图。伏羲先天八卦次序是自然生成序列,其生成次序来源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即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来源是《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八卦和六十四卦有什么区别 六十四卦是八纯卦的衍生。八卦即“四正四维”每一卦代表一个维度,分“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坤(西南)兑(正西)”八个主卦。每个主卦又自身繁衍出八复卦,这样八正卦正好延伸出64卦。因为太过繁琐,在这里不一一列出。

八卦是怎样演变六十四卦? 从八卦到六十四卦
出于某种很偶然的原因,伏羲先生画了八卦,而没有画六卦。其实,八卦看起来并不比六卦更完美,从构图学上来说,六卦显然比八卦更能打动人心。六卦由许多等边三角形组成,在这点上八卦就逊色的多了,八卦顶多可以分解成许多等腰三角形罢了。六卦放在哪儿都稳稳妥妥,立起来都不会倾倒。假设要用六卦来象征自然天地万物及其变化,六卦也跟八卦一样胜任有余。拿六卦的六条边分别命名为天、地、风、雷、火,水,可以完美地表现自然的构造和变化。不像是八卦,一条边表示水,另一条边表示泽――嘿嘿,重复了。
八卦是一个认识自然的理论模型,或者说是一个哲学模型。凡模型,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更何况这模型还是出现在三四千年以前呢!又更何况这模型试图来象征自然宇宙后来还包括人类命运的全部变化。说实话,功能这样完备的哲学模型别说是三四千年以前,就是在今天,我们也无法把他完美地构造出来。构造不出来并不说明八卦就是真理,否则地话,真理也太廉价了,今天的幼儿园里的幼稚儿童一不小心就能给我们构造出一个,我们岂不是要感到应接不暇?
类似的哲学模型世界上还有很多。在古代――这种哲学模型只有出现在远古时代才有学术上的研究意义――希腊有恩培多克勒的土、气、火、水模型;中国还有一个金、木、水、火、土模型。我觉得,五行学说是其中构造的最为完备的一个,因为他抓住了构成世界的某些元素。而八卦呢,既包括水火等“基本元素”,又包括了山、泽、天、地等混合元素,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就是这个不伦不类的宇宙构造模型,也许是因为他出现的最早的缘故吧,成为中国人智慧崇拜的偶像。直到今天,某些脑筋里进水太多的学者级人物,还把他看成是“博大精深”的代名词。
八卦不智慧吗?――很难说。在遥远的上古时期,人类缺少最起码最基本的认识自然的手段和方法,也缺少最基本的经验积累,要知道他们那时候只有语言还没有文字,可是,渴望认识世界的愿望和冲动却已经有了,在某些古人的心里还非常强烈。怎么办?――他们大概也只有根据自己直观的经验和最原始的认知能力来解决问题。在他们的经验里,最庞大的事物就是天和地,其次是山和泽;最普遍的事物就是风和火,还有雨水雷电,森林走兽。他们如果想要对自然事物形成某种概括性的认识,也只好从这些可以认识的基本事物中来进行归纳。希腊人恩培多克勒认为这个世界由土、气、火、水四种东西组成;伏羲总结出八卦;另一位中国人总结出五行;可是,你能据此判定他们谁比谁更高明?
当然,八卦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八卦中包含着某种数学原理。原始的八卦可能不是一个八角图形,而是一个包含着从一到九等基本数字的数学模型。把这几个数字按照某种规律交叉排列,某些神秘的内在联系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对角和对边上的数字之和竟然完全相等。这在今天看来属于最简单的数学模型,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不屑一顾,可是,在远古的人们看来,问题绝不会这么简单。这里头包含着某种确定不变的内在规律,可能,还预示着某种神秘莫测的黑暗力量。顶
如果古人看重的是其中的内在规律,这将成为某种数学体系的一个开端;顺着这个规律延伸下去,更多的数学规律将不难被发现,欧式几何也许就是这样被推导出来的。如果古人看重的是其中的神秘力量,那么,以古代头颅的善于直接联想的思维模式,某种神秘主义的哲学体系就不可避免要产生出来。中国古人恰好是顺着这条道路来思考的。先是,他们用这个几何图形来算命;后来,他们就借助于这个几何图形来进行哲学思考,并把他和自然、宇宙、人生、道德、社会、命运,整个地联系到一起。
把哲学和道德困在一个原始古朴的几何图形里,并且是与算命抽卦搅浑在......>>

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区别与联系 5分 八卦的最小公倍数是64,也就激说有八卦的每一爻变化成64卦的。比如:乾 初爻变就变成了天风《ァ 二爻变就变成了《遁》一次类推。

八卦怎么到了六十四卦啊? 两个卦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新的卦 称为重卦 八个卦共有八八六十四种排列方式 就排出了六十四个新的卦

怎样看八卦卦六十四卦 不繁琐、凝滞。

什么叫八卦,六十四卦那里面所提到滴象又是什么意思?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中医中,八卦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在娱乐圈中,八卦是指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者新闻,通常是某个明星的隐私等六十四卦中的象意。1乾 乾为天 卦象:上乾下乾 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园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象。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乃为滴象!

求八卦中六十四卦的卦辞及解说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

《周易》笔记3,六十四卦的由来

又传说炎帝神农氏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作《连山易》。

背景:

炎帝,古人认为也是三皇之一,地皇,也是一个对部落首领的尊称,大概对应了仰韶文化后期。炎帝大概是伏羲部落衰败之后熟练掌握了用火技术的部落首领。曾经有许多个氏族的首领,都被尊为炎帝,领导了农业革命的神农氏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氏族。传说炎帝神农尝百草,最终形成了汤药的体系。

中国古人的认知体系里,用先天视角(不把人的主观因素考虑在内的情况,叫“先天”)看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视角,是时间静态的视角,就是把人抽离出来,取一个时间点来观察事物去观察事物。这和现代牛顿科学体系里站在客观的第三者角度观察对象的思维是一致的,这叫“天道”规律。而用后天视角(人的主观因素被考虑进系统中的情况,叫“后天”)观察事物,要看整个变化过程,同时观察者也要被考虑在被观察的系统之内和被观察对象形成互动的复杂系统关系。所以用后天的视角看事物都是“一分为三”的(“二生三”),这就是“人道”规律。这是中国哲学体系里独有的视角,与二十世纪发展出的量子力学中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的系统,以及现代复杂科学中的反身性现象是同样的思维方式。

古人从长年对天象的观察中归纳出规律,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把根本大法都叫“易”经。阴阳是有运动冲动的,阴阳会相交,相交而会产生第三因素。当第三因素被阴阳产生,或者观察者从系统外被考虑到系统中之后,会让原本静止的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后天视角体系通俗的用三个符号来代表,就是天地人三才,或者用“开、阖、枢”表达。

“天地人”通常用于描述静态系统,天地就是阴阳,代表系统原本存在的两个相对的因素,人代表阴阳相交而生成的第三因素,或者“后来”进入系统而居中的观察者,而人进来之后也把原本静态的系统给搅动了,就像鲶鱼效应。“开、阖、枢”用于描述动态系统,开就是要关门的状态,阖就是要开门的状态,开阖代表处于正要变化的阴阳;枢是门轴,代表阴阳相交的部分,也是推动阴阳转换的第三因素。用上图中的门来打比方,没有门轴,开的门就是开的,关的门就是关上的,系统是静止不变化的,这就是“先天”,只能一分为二;有了门轴,原本静止的系统就可以动起来了,开了的门可以关上,关了的门可以打开,阴阳就开始变化了,这就是“后天”,一分为三。这种思想后来就发展成儒家最核心的心法:执两用中(《尚书》),或者叫中庸。
大约在神农的时候,先天思维与后天思维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三阴三阳”系统(称之为“”):也就是先把万物一分为二,成为阴阳,再将阴阳各自一分为三,形成了厥阴(阴处于封闭状态,阖)、少阴(阴开始释放,枢)、太阴(阴完全释放,开)、阳明(阳处于封闭状态,阖)、少阳(阳开始释放,枢)、太阳(阳完全释放,开)、六种状态。这套系统,只在中医典籍中有提及,显然是因为适合被用于描述人体的缘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利用这套体系建立的中医汤药辨证系统,使得汤药治疗的效果至今仍在新冠疫情中发挥威力(相传《伤寒论》是张仲景参考了《汤液经》而来,而《汤液经》则是从《神农本草经》而来)。三阴三阳系统与四象系统的关系如下:
用八卦来占卦,毕竟太简单,很多事情远远不止细分成8种类型。远古的时候,先民可能用过八卦、十六卦(见下图,今人托名伏羲而做,邵雍称其为“十六互卦”)、三十二卦(第二图,邵雍称其为“三十二互卦”)、六十四卦等多种排列体系来进行占卦,但最后只留下了简单的八卦和复杂的六十四卦两套体系。后人也曾经推演过其他排列的占卦体系,例如北宋邵雍的《皇极经世》中有128卦、256卦、1024卦三种体系,西汉焦延寿的《焦氏易林》中有4096卦体系,甚至有人用三进制推演的八十一卦体系(西汉杨雄的《太玄》,下面第三张图),以及五进制的五十五卦体系(北宋司马光的《潜虚》,下面第四张图),但都因为要么太复杂,要么解释力不够,要目不符合先民对世界的认知体系而没有流传。
八卦里上中下三个爻的体系,非常符合三才的后天思维方式。将后天思维与先天思维结合:八卦可以理解成先将万物一分为三,形成天地人三爻,在这个基础上,引进阴阳再把天地人爻各自一分为二,形成了六个爻来表达的卦,就成了六十四卦的系统,这种系统和古人的认知体系比较一致:

六个爻,也可以看成上三个爻组成一个三爻卦,下三个爻组成另一个三爻卦,这就相当于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再加一套八卦,就形成了64种排列,如下图:

六十四卦的系统里,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上三个爻下三个爻分别可以看做一个八卦中的卦。在《周易》里,如果用八卦的视角解读,是从上而下看,叫上卦、下卦,或者外卦、内卦;如果用六爻的视角解读,是从下而上看,但不叫“一二三四五六”爻,而叫“初二三四五上”爻(初是时间概念,上是空间概念,表明这六个爻可以代表时间顺序,也可以代表空间结构),其中阳爻不叫阳,用数字“九”代替,阴爻不叫阴,用数字“六”代替(从数字卦传统遗留下来的)。

例如上面这个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体系里,卦名叫泰卦。用八卦视角看,上面三爻组成了八卦里的坤卦(代表地),下面三爻组成了八卦里的乾卦(代表天),所以就叫“地天泰卦”。如果用六爻的视角看,就是从下向上看,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注意初爻和上爻的读法与中间四爻的读法不同)。

据传神农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了64卦。神农氏在这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当时的认知水平,把所获得知识都附会到这套体系中,用以解释当时遇到的种种疑惑,因而这套系统就成了包罗万象的皇家秘法(这与当代人希望用科学或数学模型来解释当代种种现象的内在追求是一致的,也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只是中国没有把实验科学和形式逻辑摆到足够高的位置,结果最终与现代科学擦肩而过)。神农又被称作列山氏、连山氏,因此他创立的这套64卦体系(包括了64个符号,名称,以及对符号做出符合当时认知水平的解读,即卦辞爻辞),就被称为了《连山易》,成为了中国最古老的易学典籍。

易经中的八八六十四卦师怎样形成的?

传说:古代大禹治水时河道泛滥成灾~无法治理~大禹祭天请求帮助~从水里爬出一只竜兽~背上背着河图与洛书~大禹根据河图洛书治理河道~~河图洛书中的洛书中就带有八卦~~
回答者:小壁垒 - 秀才 二级 3-18 17:38
八卦来源有二,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千,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子女:震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此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伏羲八卦完全破解
文王八卦千古骗局
作者:任建平
中国的八卦图以及其派生出的八卦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深奥的哲学理念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研究者不乏其人,可是直到今天也还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也正是这个原因,八卦才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只是大多被人们作为一种神秘文化加以崇拜而已。
这个恐怕是中国人的一大悲哀,究其原因,周文王是我们中国八卦文化的千古罪人-----正是他,为了一己私利对八卦进行了严重的篡改,所以才使得八卦的真正秘密石沉大海,而他一手完成的这张假的八卦图骗了我们国人几近三千年,直到今天,这个秘密才被真正揭开。
八卦原始图谱乃伏羲皇帝所画,请注意,这里用画而不能用创。而且严格的说它不叫八卦图,因为它周围只有四个卦,(其实那也不该叫卦),可是笔者在这里仍然沿用习惯叫法。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着张神秘图案的真正名字。
(韩国国旗这张图案是伏曦皇帝的正宗八卦)恐怕现在所有的朋友都会说,不叫八卦就叫四卦图,要不就叫太极图吧。大家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知道,太极图那名字是来源于谁,而这张神秘的图案比周文王的假八卦还要早许多呢,当然是没有多少人能够考究到它的名字了,我们中国在远古时代,本土还没有形成呢,也只是有个雏形,那道教的老子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崇拜的唯一的神是女娲娘娘,而不是什么老子,那只是后人加上去的神话故事而已,当时中国人崇拜的唯一图腾只有伏羲皇帝所作的这四卦图,根据本人多年的研究得出下面的结论。
它的原名请大家记住,它叫‘天地玄机’,而‘玄机’这两个字实际上是被误传了,它的原文是‘璇矶’。这张图所记录的实际上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而不是用来算命的图案。也就是说在宇宙的中心有两块石头,其形状各自象半个月亮,这两块仙石一块是黑色一块是白色,在宇宙的中心互相盘绕旋转,正是这两块石头控制着整个世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灭亡。那么我向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八卦是用来描述一件事情的,那是伏羲皇帝所看到的一件事情,它的真正神秘之处在于到底伏羲皇帝看到的是什么事情,到底是如何看到的,在那里看到的,这个才是八卦背后真正的惊天绝密。其实当时好多的早期神话故事几乎都是来源于伏羲皇帝口中的。他是把自己见到的故事告诉了大家,包括这张四挂图,之所以被当时所有人崇拜,是因为,从这张图案的道理中发展而来的中医理论的鼻祖的确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如果图是假的,是毫无道理的,那么它是无法治病救人的,早期的水利学,中医理论,早期的玄学和气功学几乎全都是来源于它的,而那后来的周文王所创作的假八卦却仅仅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形成的用来满足人们的迷信心理和对未来的好奇心理儿创作出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前后这两张图案有着本质的区别。
八卦是中国一切本土文化的源泉,由于它背后的这个秘密将有可能导致科学界和界的激烈争论。所以笔者暂时只把其中涉及历史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文字
(四周的四个文字就是水,木,火,金(顺时针)) 现代历史中,我们现在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这个是第一大错误,其实严格意义的第一代中国文字就在伏羲皇帝的八卦图中。那就是‘火水木金’四个字,很简单,只要大家把伏羲皇帝八卦图中的那四个‘卦’竖起来看就明白了,(在这里请原谅我略去图谱,不知道的朋友请去查看)。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数字和文字的区别在于其代表的含义而不在文字本身的形状,而且中国第一代文字脱胎于数字,是先有数字然后才产生文字,第一代文字可以叫数字性文字,它是在数字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在远古时期,人么为了记录猎物的数目和其他必要的东西,首先就采用了在地上画竖线的方式来记录数字,而且一定是从左到右的自然习惯得顺序,而这伏羲皇帝八卦的出现,他 为了记录一些带有含义的事物,所以就必须创作出和数字略有区别的符号来,而他当然会采用简单的数字方式。虽然此时仍然是看上去是数字方式,但是其含义却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因为它代表的不再是数,而是意。所以这已经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代中国文字

邵雍的先天图中六十四卦是如何来的?

是指在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后,我们现在所有人、动物、生命转世之后又按照现在一样的关系投胎一次。

邵雍,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易经”为什么只有六十四卦

大家都知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荡而成易。我不知道前面有多少人思考过本文的标题,但是论述这方面文章实在不多。大多数有关“易经”的文章少有提及,当时学习时,自己为了这个问题思考很久,现在的答案还是自己总结的。

       很多关于易经的书中是以2的次方来说明和推演的。这只是“数”的路子。那么易经最终使用六十四卦,而不用诸如16、32卦或者更多的,应该也有一定的“理”吧。在前文本人所说的“三观”在这里就用的上了。六十四卦,每卦是六爻,这是个关键。六爻其实是有八卦相荡而来的,前面说过三之后就是万了,那么三是事物转变的关键。理解这个,就很容易明白了八卦的重要内容。

        六十四卦为什么是六爻呢?在这里还要用的两仪,单纯的三观构成不了完整的体系。何以言之?阴阳学说中有阴必定有阳,不分阴阳那就是太极了。所以单纯的三爻不能说明整个系统。无论是再加一爻还是两爻都不能说明问题的

       简单来说六十四卦是 最简的形式 ,就像数学里的公式一样,如果要想正确分析实际问题,那么“最简公式”只能算是基础。六十四卦就是包含阴阳、三观(三才)的最简模式。可演化万事万物。

        中国人用的是归纳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此乃化繁为简;西方人用的是细化法,讲一个整体不断的细分、不断的细分。一个做的是整体、大局,一个做的是个体局部。当两种思路能够融合为一的时候,就是打开生命之门的时刻。当然最终的结果是福是祸就不是现在要去述说的了。

以上是2011年写的

          这里关于“最简形式”做一点解释:

三爻的八卦,属于建立了一个标准模型系统。其中包含了阴爻阳爻之间的对立关系,还有天、地、人的三观关系。八卦这种标准的系统演化模型,有八个种类。而两个系统间的关系,单纯的八卦无法详细描述,所以才有八卦相荡,组合成六十四卦。也就是八种系统模型相互交错会形成一种新系统间的六十四种标准模型。再增加爻数,也无非就是细化模型而已。所以说六十四卦是最简的形式!

为什么只有64卦?

先天八卦的体系为什么只有六十四卦?
中国的卦学为什么只有六十四卦?这已经是一个易经后的千古之迷了。易经中没有说,易经前先天八卦中的归藏、连山中是怎么样说的,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虽然有人说他们保存下来了归藏、连山的原文解释。但是,由于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文化垄断与焚书坑儒,历代封建王朝的避讳与篡改。加上民间流传的笔误,即使有文字流传到现在,能理解其科学理论内涵的解释,在现代科学的影响下,也不是很容易的了。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个科学理论的基础表达体系来重新认识这些问题,在这些基础理论问题得到清晰的认识之后。这些问题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答案了。
解答先天八卦体系为什么只有六十四卦的问题,我们还要从阴阳图与先天八卦图说起。
我们在早期的文章中,只讲了阴阳图的左旋与右旋的问题。表达了两个属性体系的运动关联关系。
现在,我们又讲了阴阳图的另外一种运动形式,就是黑白翻转。也就是说,阴阳图的旋转有两种,一种是左旋,一种是右旋。现代科学中称左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称右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翻转呢,现代科学中有水平翻转,有上下翻转。并没有我们现在讲的这种属性翻转的表达过程。我们把河图的黑白翻转与先天八卦中的黑白翻转之所以称为属性翻转,是因为它表达的是一种属性的变更。从属性的相对性而言,上下可言阴阳,上为阳,下为阴。前后可言阴阳,前为阳,后为阴。左右可言阴阳,左为阳,右为阴。这样,属性翻转就可以划分为三类:左右翻转、上下翻转、前后翻转。也就是说,这三种翻转都是属性翻转。但是,在形貌范畴中,它只能表达水平翻转与垂直翻转,却无法进入前后翻转的表达。
在现代平面图形表达的范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水平翻转与垂直翻转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它可以改变太极图的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关系。但是,前后翻转呢?它表达的是什么形貌变化呢?我们通过最近的几个属性翻转图可以看到旋转与翻转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把它归纳为:
旋转运动显而易见是可以左旋,也可以右旋的。那么,旋转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翻转可以引起旋转的方向改变,旋转则是翻转可以控制其变化的一种运动。也就是说,翻转既可以引起旋转的方向改变,也可以让旋转方向不改变。所以,我们以旋为图,以翻为腾。可以建立一种运动与变化之间的关联关系表达体系。这样,旋有两式,翻有三式,形成了新的阴阳运动系统。显而易见,旋、翻是一种体系式的运动变化系统。旋无翻而有动无变,翻无旋而有变无通。显而易见,这个关联关系体系,已经超越了定动范畴中的定己动巳、定巳动己的绝对动、定内容。而进入了一种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运动状态的变与不变的新认识层面。
那么,二旋三翻的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状态表达体系,对八卦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可以用阴阳图来分析一下它的旋翻变化体系。
显而易见,对于左右旋转的黑白两个体系来说,有相对独立的四种形貌,这四种形貌,在三翻转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十二种变式。这十二种变化形貌。是在二旋,三翻,两属性的纽结、交织、编程中产生的。远古钟鼎文化时代把这十二种变化的形貌特征,用十二种动物的形貌属相,表达成十二属。
那么,我们在前面给出的先天八卦的黑白两个体系中如何来表达它的整体体系。
我们通过先天八卦的属性旋转、属性翻转,得到了内外两种阴阳八卦的六十四种图腾化表达的形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先天八卦为阴阳之图,则六十四卦则为二图的六十四腾。八卦与六十四卦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一个三焦纽结的交织、编程后图腾化认识三焦的一个理论系统。它表达了形貌、属性、数字化的一体结构性:相对、相反、相变、相通。但是,它已经完全脱离了绝对认识的动定层面,进入了动变,变通的新关联关系体系。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明天我们继续讲河图洛书图腾的其它属性认识层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