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柱状测试

科普|汽车侧面碰撞测试的重要性

作为一款“国民神车”, 哈弗H6总是话题不断,尤其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其连续90个月蝉联SUV榜单销冠,体量如此之大,其安全性自然也格外受业界和用户的关注,近日其在C-NCAP中的碰撞测试中,哈弗H6便再一次站在风口。

此次C-NCAP测试中,测试车辆为哈弗牌CC6470AH02A型多用途乘用车(哈弗H6 1.5T DCT第三代Pro),该车于12月22日进行了100%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12月23日进行了鞭打试验、侧面碰撞试验;12月24日进行了40%正面偏置碰撞试验。

其中侧面碰撞试验中,哈弗H6侧气囊和侧气帘均未正常打开,由此在网络引发热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中保研C-IASI也对2020款哈弗H6(第二代哈弗H6)进行过碰撞测试,其中在侧面碰撞的成绩为G(优秀)。

本是同根生,两次碰撞结果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何?

就此事,目前长城汽车方面已第一时间发声明。

声明称,现场调查发现车辆碰撞后双闪灯未闪烁、侧气囊/侧气帘未正常弹开,且四门均锁止,初步诊断为车辆在碰撞时处于断电状态,此状态下气囊相关组件(包含气囊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等)和车身稳定控制器均不工作,由此导致以上异常。目前已申请对车辆断电原因做进一步排查和技术分析,调查结果后续将第一时间公布。

巧合的是,在碰撞测试前,C-NCAP因操作原因导致中汽中心部分附属网站(含C-NCAP网站)域名信息被取消,导致C-NCAP网站无法访问,所以进一步的信息,还需时间揭晓。我们这里暂不作评论,且来聊一聊侧面碰撞测试那些事,给大家科普科普。

1)侧碰测试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十字路口,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而且发生的事故,不少是车辆正面与侧面碰撞。而汽车的侧面位置是整车中最薄弱的部分,其可以分散冲击力的部件极少,一旦发生碰撞,将给乘坐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侧面碰撞试验便是模拟日常十字路口侧面碰撞事故,以考量车辆在遇到侧面物体撞击时的抗撞击能力和对车内人员的保护情况。当下侧面碰撞测试时速一般为50km/h。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汽车侧面碰撞进行研究,研究方向为改进门栏梁厚度、多角度改进B柱的受力结构,而除此之外,还需要内部的缓冲系统,这就是气帘和气囊。

2)侧碰中气帘、气囊的用处

大量试验显示:碰撞发生时,大部分乘员最容易被撞击的部位是脸部、胸部、腰部、头部。由此有了经典的“6方位部署”原则,即主、副驾驶前的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前排乘客的脸部及胸部;主、副驾驶座椅外的侧安全气囊,主要保护前排乘客的腰部;位于ABC柱内饰版内的侧安全气帘,则负责保护车内乘客的头部免受大力冲击。

说直白点,结构和钢板强度只能保证车辆尽可能不变形,车辆内部结构不挤压车内成员,但实际碰撞中,车内成员身体和头部会随着碰撞惯性,撞向侧面玻璃,此时就需要侧气帘和气囊的缓冲。侧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乘客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不过,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km/h,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这里也呼吁大家驾乘车一定系好安全带。

3)碰撞中气帘/气囊没打开的原

安全气囊满足以下3个条件时会打开:

1、满足设定车速才会启动,比如车速50km/h;

2、汽车撞击的点必须在传感器附近,一般是车辆正前方左右60°之间;

3、撞击的物必须是刚性固定的物品,如石头、墙壁等硬物。

安全气囊在什么情况下不弹出?

安全气囊没弹出包含长城汽车所说的断电原因,此外,还包括控制器的判断,判断某些部位的气囊有没有必要打开;气囊启动阈值没有调校好,简单说就是参数没匹配好,这种多处于工程车或者特殊车辆;品控出现问题,简单说就是抽到了问题车,如果事故中人也系安全带了,却因为没有气囊保护遭受重创,这是非常可怕的。

@一同君:

近年来,碰撞测试备受关注,不仅展现出人们对车辆安全性的重视,也可以看出用户购车心态的日趋成熟。而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保护驾驶员以及乘员安全的主要部分,如果安全气囊不弹出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不管这次碰撞“事故”是不是意外,都给所有汽车品牌提了个醒:“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怕检测项目难,就怕检测项目少,五大碰撞机构对比谁最好?

汽车最开始发明出来的时候,在速度方面都比不过马,所以那个时候汽车行驶起来也比较安全。但随着汽车的逐渐发展,车辆的速度在提升的同时,汽车的安全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是汽车设计者们的不断设计改进,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很多汽车碰撞测试机构。这样更有利于汽车设计者们的改进,形成了一个有利的循环。

当然,全球每个检测机构因为建立的性质不同,所以在安全检测方面所看重的点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一个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汽车碰撞得出的碰撞系数结果,尽可能地让安全性不达标的汽车进行暴露,从而带给消费者更准确的消费体验。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球五大主力碰撞测试机构,看看他们有何不同?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IASI)

中保研我想大家这段时间一定看的很熟悉了吧,著名的帕萨特A柱事件,就是在中保研的“正面25%偏置碰撞”项目中拿到了最差评价P,由此引出了帕萨特到底安不安全的大讨论。而中保研从定位上还是一家非盈利组织。也就是说中保研本身是不会获得金钱和利益,它的运作经费主要来自八大保险公司和精友世纪公司。

在2015年的时候,由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太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等八家保险公司与精友世纪公司(中国目前最大的整车和零部件数据供应商)共同出资设立,所以中保研从测试结果而言更为的正规化也更为受到信赖,而大众帕萨特为了找回颜面,已经选择找中汽研来测试再撞一次。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中国的汽车起步较晚,由此导致很多的机构和设备无法完全是公益性的。而C-NCAP算是一家企业,其核心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中汽研其实是一个盈利组织,但是C-NCAP有着属于自己的检测特色,所以很多厂商和企业都喜欢宣传这个汽车碰撞安全测试机构,这也是为什么C-NCAP在国内目前能够有着这么高的知名度的原因。

要说C-NCAP的特色,那就是四个字:“海纳百川”。虽然C-NCAP的起步较为晚,但是善于学习是一个好习惯。在外国确定了基本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后,后进者就可以在部分测试项目上少走很多的弯路,直接学习国外先进的主流测试方法。但仅仅是跟着学习当然也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创新,而在2018年C-NCAP新规中还首创的将电安全纳入了评分系统中,这不得不说是很有先见之明。

欧洲的专业安全评鉴组织(E-NCAP)

欧洲的汽车历史有着百年的底蕴,在测试机构方面也是发展最好的权威测试机构,而E-NCAP是由欧盟组织和民间专业学者、高科技工程技师共同成立的一个评测机构(非盈利组织),而每当市面上出现新车销售时,都需要将样本送到E-NCAP进行检测,而每次的得分结果都会成为欧洲购车消费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要说到E-NCAP的特色,也就四个字:“以人为本”,在测试上更加偏向于对行人及儿童的保护,其主要的测试方法主要围绕着成人和儿童乘员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和附加安全套件等四个方面进行的碰撞项目检测,并以五星作为最高的评分标准。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

美国的汽车历史也不短,也许跟美国追求的自由性有关,在汽车检测方面一直有着疯狂的因素在其中,而IIHS是由美国的各大保险公司出资组建的(非盈利组织),在检测上非常的严苛或者说疯狂,最出名的就是近乎疯狂的“25%小重叠碰撞”,由此也招致了很多厂商的不满。

要说到IIHS的特色,用五个字概括:“疯狂而权威”。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疯子还是一个天才”。这句话用在美国IIHS也很适合,在美国汽车市场,IIHS的碰撞测试虽然严厉但是很有体系,测试的结果往往也是最真实的展现汽车的极端性质,虽然严苛的受人诟病,但许多出名的“全球车”都会经过这么一遭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美国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NCAP

如果说IIHS是面向所有国家的碰撞测试机构,那么NHTSA-NCAP就是面向于美国的汽车测试机构。NHTSA-NCAP是在1978年有美国成立的专业的汽车碰撞部门,是由直接监管的权威性机构。打算在美国上市的汽车都需要进行NHTSA-NCAP的碰撞检测,过关之后,才能在美国上市销售,当然要求不是那么严,能达到一般家用轿车的强度就行了。

说到NHTSA-NCAP的特色,用四个字概括:“大众品质”。评判项目主要是100%正面碰撞、柱状测试和27°侧面碰撞测试和主动安全测试等,而这其中SUV多加一项特殊的翻滚测试。评分标准也和上面两个国家一样,均采用五星制。

写在最后:

现在汽车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测试机构也越来越完善,而为了通过测试机构的评测,许多车企也会进行自建的碰撞试验,以后汽车的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而每个检测机构的特点大家也了解了,以后买车也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汽车。不过无论安全等级多高,最后开车的总归是人,检测结果只能是理论上的人身伤害,只有人人都进行安全驾驶,正规驾驶,才是汽车安全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维修之喷油嘴喷柱状汽油原因

喷油嘴正常应喷出雾状燃油!柱状的燃油会让气缸燃烧做功不平衡,会造成燃烧不完全、尾气刺鼻但不会冒蓝烟,尾气冒蓝烟是烧机油的现象!氧传感器的更换也要通过仪器测试其电压波动和电压数值水温传感器要和原厂的阻值相同,如果相差较大会造成喷油量增大燃烧不完全,有残存汽油、尾气刺鼻!

新能源车如何才能更安全?探访比亚迪实验室

搭载各种电池的新能源车早已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如何让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可靠,让广大的消费者放心地选择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各家车企不断探究的课题之一。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多年的 比亚迪 则提出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在比亚迪的实验室,通过各种各样的试验设备和报废车辆,我见识到了比亚迪 汉 系列产品为了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所做出的努力。
电池安全
像汉这样的新能源车,与传统能源汽车最大的不同是电池组的存在。而现在纯电动车电池起火爆炸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电池组的安全便成为了讨论新能源车安全性时不可避免的问题。要保障电池组的安全性,就要改变电池本身,使它不容易发生起火爆炸。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就解决了电池在受损情况下的起火爆炸问题。
刀片电池相信大家已非常熟悉,它采用的是CTP(Cell to Pack)无模组结构设计,省去了中间模组环节,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一堆长度1米,宽度10厘米,厚度不到2厘米的电池单体紧密排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样插进电池包。
而刀片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具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材料在分解过程中不释放氧气难以起火这四大优势。而以弗迪锂电池目前的技术储备来看,相比需要考虑高放热因素的三 元 锂电池,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设计电池包时可节省防火墙所需要的空间,因此就能将更多精力放在保护电池包完整性上。此外,比亚迪还使用了模拟碰撞试验,研究电池包在碰撞瞬间产生极高加速度的情况下的变化。
高强度车身设计
保障电池包本身的安全性还不够,所有的安全措施最终的目的是保证人的安全。所以比亚迪还为汉设计出了高强度的车身,并对其进行了反复验证实验。
为了保护车内乘员和电池包的安全,比亚迪研发团队利用CAE仿真手段,为比亚迪汉设计出高安全车身,其中军工级别的热成型钢用料达43处,汉的白车身热成型钢材使用量达97kg,中国品牌量产车型中排名第一。
经过电脑设计的高强度车身还需要通过实车验证安全性,为此比亚迪在深圳市的帮助下,斥资1.5亿元建造实车碰撞实验室,能满足国标、美标、欧标等法规试验要求及C-NCAP评价试验要求,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各类研发试验。除了进行正面、侧面、追尾等常见的碰撞测试之外,还针对路面交通的复杂性和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更严苛、更复杂的安全测试,如最高时速120km/h的正面撞击,和超高难度的小偏置碰撞等。
在比亚迪对外展示的碰撞车中,车侧柱碰试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柱碰与车身的接触面积小,导致车身在碰撞中所受的压强会更大,这会对车身强度造成更大的考验。但是在实际道路中,电线杆、树木等柱状物体极其常见,US-NCAP、E-NCAP以及最新2021版C-NCAP都加入了侧面柱碰工况。在比亚迪的碰撞实验室中,车辆以32km/h、75度角对准乘员头部质心撞击柱形壁障。
从展示的 唐 EV撞击试验车可以看到,车侧的侵入量要比普通侧碰要深入得多,但主要受力的车身防撞件并没有出现断裂的情况,车内假人在侧气囊和侧气帘的保护下没有受伤。更让人惊讶的是,车底的电池组竟完好无损,碰撞测试结束后还能拆卸下来进行其他项目的试验。
比亚迪还采用远高于行业标准的假人使用数量,拥有不同年龄、性别完备的假人家族,假人陈列室温度需控制在20度-22度,耗资高达几千万,可以最大限度还原真实车主及车内不同座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坐姿乘客在发生碰撞情况下的真实状况。
耐用,也是安全的一方面
除了保障车内乘员安全之外,耐用度和可靠性也是比亚迪汉的研发重点。况且中国幅员辽阔,地形路况、天气温度、环境湿度等千差万别。为了验证比亚迪汉在全国各地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比亚迪使用了先进的恒温箱系统,能模拟从-40°C到80°C的巨大温差,验证在各种极端环境下整车及零部件的可靠性。
按照行业标准,15万公里的整车寿命足以覆盖90%的用户需求,市场上大部分高档车的设计寿命是30万公里,而汉车型整车寿命目标定为60万公里。所以比亚迪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所有与可靠性相关的试验,都是按这个标准来进行的。
为了达成上述标准,比亚迪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的高精尖测试设备,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台就是其中最严苛的一环。一个车轮测试台具有X轴、Y轴、Z轴、绕X轴旋转、绕Y轴旋转和绕Z轴旋转6个通道,合起来就是24个通道,能还原用户可能遇到的95%路况,大多数品牌使用的4立柱试验台顶多还原70%。汉试验车会在台架上持续颠簸45个日日夜夜,这样的试验要做3轮,相当于汉在实车测试路面上驶过100万公里。
除了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试验外,比亚迪还会进行极高强度的实车道路测试。采用车队自驾方式,从海南、牙克石到吐鲁番等地,实实在在地通过远途测试车辆性能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会在沿途测试汉的充电设施适配程度。
简单来说,为了适配更好的升压充电技术,比亚迪每款车都要进行大量的充电桩适配测试,平均每款车每天测试4-5个充电品牌。为了让用户能够放心地在各种类型的充电桩上进行充电,对于一些即将淘汰的老标准充电桩,比亚迪也会进行测试调配。 小结 @2019

汽车eol测试是什么意思

【太平洋汽车网】EOL测试是汽车电子产品下线前的功能检测,简单来讲EOL测试使用的是专用的EOL设备,设备中注入EOL测试软件,当产品下线前将产品连接到设备上检测产品功能是否正常。

首先EOL测试是汽车电子产品下线前的功能检测,简单来讲EOL测试使用的是专用的EOL设备,设备中注入EOL测试软件,当产品下线前将产品连接到设备上检测产品功能是否正常。总体来讲EOL测试相关工作均属于工艺流程中的一部分,附属于产品开发,依据你的描述应该是软件加设备开发调试,前途来讲,未来可在电子产品工艺这块发展。

EOL测试系统特点:

1、可提供座舱系统需要的激励信号;

2、具有汽车模块诊断功能;

3、可通过多种物理参量的测量,对座舱内电器连接情况进行判定;

4、提供接插件与汽车座舱线束的快速有效的连接;

5、软件可直观指示测试流程,并判定和给出每一步的测试结果;

6、数据存储数据库中,系统数据安全可靠;

7、基于通用的PXI总线构架,系统扩展性强。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盘点4大知名汽车碰撞测试机构,新车安不安全他们说了算!

自汽车诞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汽车研发的重点方向。全世界每年因为汽车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伤亡人数以及达到数千万。于是全球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用以检测汽车的安全系数,尽可能防止安全系数较差的车辆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由此为契机,全球市场上出现了几家较为权威的车辆碰撞测试机构。比如欧洲的E-NCAP、美国IIHS、美国NHTSA-NCAP等。这些测试机构都有着不同的测试标准,而测试后的成绩也会影响到新车的销量。今天小智就和大家聊聊国际知名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以便消费者在购车时进行参考。

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价规程

E-NCAP即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 ,诞生于1997年,是目前汽车界最具权威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之一。该机构由欧洲五个国家的牵头创办,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车,都必须将车辆送至E-NCAP进行安全测试。

所有在E-NCAP进行测试的车辆都会得到一个星级评分,从1星到5星。1星车型代表车辆可以提供最低限度的碰撞保护,而5星则是拥有优异的碰撞保护,并且提供主动防碰撞技术。

当然随着车辆安全技术的升级,E-NCAP也会更改车辆碰撞测试的项目以及成绩评定。而测试项目部分,E-NCAP会从乘员安全、儿童乘员安全、弱势道路使用者、安全辅助这几方进行评定。

由于E-NCAP属于公益性组织,由运营,因此不会与厂商产生利益纠葛,因此碰撞成绩的可靠性较高。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E-NCAP有中文的网站,因此可以方便的在网站上查找相关车辆信息。比如在E-NCAP最新公布的碰撞成绩中,名爵HS以及名爵ZS EV都获得了五星的成绩,而爱驰U5只拿到了3星。

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

IIHS全称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汽车碰撞机构,首先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不会与汽车厂家产生利益联系。它的背后实际是由美国多家保险公司所掌控,因此每一款车型的测试成绩直接与该车型的保险费率直接挂钩。

IIHS的评测项目包括:正面偏置装击、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鞭打测试、主动安全测试等。而级别有优秀(Good),良好(Acceptable),及格(Marginal)差(Poor)四个级别。

另外IIHS的测试车全是在市场上购入的,并且只购买最低配车型。如果厂家有要求,可以对选装后的高配车重新测试,但是成绩必须与低配车型一起公布。

相比于前面提到的E-NCAP,IIHS的做法相对比较激进,因为它是站在汽车厂商的对立面。比如IIHS是第一个把25%偏置撞击引入测试项目的机构,而且也没有提前和汽车厂商通知。因此当年无数车型在这个项目上栽了跟头,只拿到了P(差)的成绩。

后来许多厂家开始针对25%偏置撞击进行改进,成绩总体得到提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IIHS又对副驾进行了25%的偏置撞击,又抓出丰田等一系列厂商,只针对驾驶席一侧进行结构加强的行为。

由于IIHS背后是保险公司联盟,保险公司为了降低保费支出,有很高的积极性去挑厂商的安全问题。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因为消费者购车时候可以了解最客观的汽车安全评级。

不过IIHS背后也有自利行为,包括干扰美国立法机构,让汽车必须强制安装防撞梁和倒车影像,以减少车辆损失。这样也减少车辆的保险费用支出,让IIHS背后的保险公司也获利不小。

NHTSA-NCAP?美国新车安全评价规程

NHTSA是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缩写,作为美国的测评机构,NHTSA-NCAP拥有非常高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不光是美国本土的消费者,就连其它国家的消费者都会参考NHTSA-NCAP给出的测评成绩。

1972年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出台了《汽车信息公开与使用成本节约法案》,其中第二章明确规定要求厂家公布车辆的安全性能。为了实现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NHTSA在1979年创立了新车碰撞测试(NHTSA-NCAP)。

最早,NHTSA-NCAP的测试项目包含正面碰撞测试、侧面碰撞测试以及翻滚几率测试。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提升,NHTSA-NCAP在后期还慢慢加入了柱型物体侧碰、综合整体评价星级、增加女性假人、增加腿部伤害评价指标、主动安全项目测试。

不过由于NHTSA-NCAP主要测试在美出售的车型,其中许多车型在国内是买不到的,因此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NHTSA-NCAP的参考性较低。

C-IASI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IASI的中文名称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它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导运营。

C-IASI的测试标准以及运作方式都是参考了美国的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因此,C-IASI被称为中国版的IIHS。

C-IASI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保研)于2015年3月牵头发起,由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联合出资成立的公司。

但是C-IASI中不光有中保研,其中还有中国汽研的参与。一年中,十几台车的测验费用由中保研支付一部分,中国汽研也支付一部分。

C-IASI于2018年正式开始对外公布车辆安全测试成绩,所有的测试车辆,都是由C-IASI通过市场渠道购买,并且在被动测试项目中只测试最低配车型,而后期也有部分厂商主动送检测。

C-IASI的测试项目也与IIHS相同,共有四个项目,分别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而其中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是属于车辆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无关。因此在这个项目上如果是得了P(最差)的成绩,也只是说明这台车维修费用高,未来保险费油可能会上涨。

而C-IASI的25%小偏置、侧碰等其它项目则是借鉴了美国IIHS的标准,包括近期C-IASI也开始针对副驾位置进行25%小偏置碰撞测试。

相比于国内的另一大测试机构C-NCAP,C-IASI的最大优势是其测试项目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高了碰撞测试的标准,倒逼国内的汽车厂商来生产出安全系数更高的车型。

而且C-IASI每次测试都会邀请厂商人员现场参与,如果对测试结果有异议可以现场提出,并申请重测,因此C-IASI的测试成绩也是被厂商所认可的。

C-IASI的出现,也对不少汽车厂商产生了压力,倒逼着厂商生产更加安全的车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而国人也有资格享受安全系数更高的车型。

以上便是一些权威性较高的汽车测试碰撞机构。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最有参考意义的便是C-IASI。比如近期C-IASI公布的数据中,某德系车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创下了该项目的最差成绩,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而某款仅在国内特供的车型却能在C-IASI拿到优异的碰撞成绩。因此小智也在此呼吁各位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把C-IASI的测试碰撞成绩也纳入购车的参考维度中。毕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