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特点包括

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1、单纯扩散 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也就是自由扩散。与扩散速度有关的是膜两侧的浓度差以及由分子大小、脂溶性高低和带电状况决定的通透性。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代谢能。转运的物质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CO2、O2、N2、NO等。2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称为易化扩散。也就是协助扩散。根据膜蛋白质所起的作用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1)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指借助载体蛋白的跨膜双向转运功能实行顺浓度移动,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转运的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2)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一般来说,细胞外液中的Na+ 、Cl- 、Ca2+ 浓度高于细胞内液,而K+ 则相反。当膜蛋白质在某一特定状态下构成离子通道,即可允许相关离子顺浓度差跨膜流动。根据门控机制不同,通道可分为3 类:①电压门控通道 指膜通道的开、闭受膜电位控制的离子通道,如可兴奋细胞上的Na+通道。②化学门控通道 由某些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或第二信使控制其开闭的离子通道,如终板膜上的Na+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 如听毛细胞上纤毛的摆动所产生的力可引起离子通道开放。3、主动转运 是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指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通常也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简称钠泵),通过消耗代谢能ATP逆浓差泵出3个Na+,同时摄入2个K+,保证细胞外高Na+、细胞内K+,从而建立Na+、K+的势能储备。一般细胞将代谢所获得能量的20~30%用于钠泵的转运。此外还有钙泵(Ca2+-Mg2+依赖式ATP酶)、H+-K+泵(H+-K+依赖式ATP酶)等。继发性主动转运:指直接消耗某一物质的浓度势能、间接消耗ATP从而逆浓度转运某物质。例如:葡萄糖进入肾小管和肠粘膜上皮细胞。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什么?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消耗能量,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的意义

主动转运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呼吸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此外,主动转运也是维持细胞内正常的生命活动,神经冲动的传递、细胞的渗透平衡以及恒定细胞体积的重要保障。

继发性主动转运名词解释

主动转运是某些物质(如钾离子、钠离子)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是:必须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借助载体等并需要能量。
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是细胞在特殊的蛋白质介导下消耗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因为需要跨浓度梯度运输所以需要能量维持。如:钠离子、钾离子通过钠泵逆浓度梯度转运、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小管液中重吸收葡萄糖,都是利用细胞膜上钠泵分解ATP,为其提供能量。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类。

医学基础知识:主动转运

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及继发性主动转运。

(一)原发性主动转运

1.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哺乳动物中最常见的离子泵为钠-钾泵和钙泵。

2.钠泵的作用:钠泵能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一般情况下,钠泵每分解一个ATP能将3个Na+移出膜外,同时将2个K+移入膜内。

3.钠泵的意义:细胞膜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及容积;建立起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二)继发性主动转运

1.继发性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能量来自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而不是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

2.继发性主动转运特点:耗能,但能量不直接来源于ATP分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实质是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与原发性主动转运相耦联的主动转运系统;

3.继发性主动转运的代表过程:葡萄糖、氨基酸在肾小管上皮重吸收或肠上皮吸收;甲状腺上皮细胞的聚碘过程。

主动运输有哪些方式 各有何特点

1、
主动运输
的方式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钠钾泵
:实际上就是Na+-K+
ATP酶
,一般认为是由2个大
亚基
、2个
小亚基
组成的4聚体。Na+-K+ATP酶通过
磷酸化
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
构象
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
磷酸化酶
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其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转进两个K+。

离子泵

钙离子
泵对于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钙离子通常与信号转到有关,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会引起
细胞内信号
途径的反应,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通常细胞内钙离子浓度(10-7M)显著低于细胞外钙离子浓度(10-3M),主要是因为
质膜

内质网
膜上存在钙离子转运体系,细胞内钙离子泵有两类:其一是P型离子泵,其原理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分子,泵出2个Ca2+。另一类叫做钠钙交换器(Na+-Ca2+
exchanger),属于反向协同运输体系(antiporter),通过钠钙交换来转运钙离子。位于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上的钙离子泵是了解最多的一类P型离子泵,占肌质网膜蛋白质的90%。肌质网是一类特化的内质网,形成网管状结构位于
细胞质
中,具有贮存钙离子的功能。肌细胞膜去极化后引起肌质网上的
钙离子通道
打开,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质,引起
肌肉收缩
之后由钙离子泵将钙离子泵回肌质网。
质子泵
:有以下三类:(1)P-type:
载体蛋白
利用ATP使自身磷酸化,发生构象的改变来转移质子或其它离子,如
植物细胞
膜上的H+泵、
动物细胞
的Na+-K+泵、Ca2+离子泵,H+-K+ATP酶(位于胃表皮细胞,分泌胃酸)。(2)V-type:位于小泡(vacuole)的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TP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
溶酶体
膜、动物细胞的内吞体、
高尔基体
的囊泡膜、植物液泡膜上。(3)F-type:是由许多亚基构成的管状结构,H+沿浓度梯度运动,所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耦联起来,所以也叫
ATP合酶
(ATP
synthase),F是
氧化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
偶联
因子(factor)的缩写。F型质子泵位于细菌质膜,
线粒体内膜

叶绿体

类囊体
膜上。F型质子泵不仅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将ADP转化成ATP,也可以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转移质子。
ABC转运器:最早发现于细菌,是细菌质膜上的一种运输ATP酶,属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蛋白家族,每个成员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ATP结合区,故名ABC转运器,他们通过结合ATP发生二聚化,
ATP水解
后解聚,通过构象的改变将与之结合的底物转移至膜的另一侧。
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质子泵。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Na+浓度梯度来驱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H+浓度梯度来驱动。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沿浓度梯度的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又可分为:同向协同与反向协同。
2、主动运输的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
②需要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并对代谢毒性敏
感;
③都有载体蛋白,依赖于
膜运输蛋白

④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