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济卦卦象

64卦基础知识之《火水未济》

火水未济    属火

竭海求珠之卦,忧中望喜之象。

判曰:未济者,失也。水火不交,刚柔失位,求事未成,多有壅滞。如狐渡水,必濡其尾。积小成大,谓之未济。

未完成,全部爻位不正,在形象上极端恶劣,但变化在酝酿中,未来充满希望。

自然卦象:火性向上,水性向下,水火越来越远。

社会卦象:未济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财富。其财富获得的特征表现为没有过程只有结果。与既济卦获得财富特征不同,表现为人生的后三分之一的时间,表现为空间上的远距离,表现为长期投资。
在人生的财富追求上,集中表现在人的45周岁之后,45岁之前在过程中表现为得到多少丢掉多少。45岁之前的财富同样来自于远方或者长期投资。做事情到最后有结果时才能收钱,不怕赊账。投资不求过程中有钱,求最后的投资收益,适合搞长期投资。

未济卦之人60岁之后命运又回到人生的初始阶段,所以60岁之后还拥有巨大的财富会造成身体伤害。

未济卦与既济卦之人同样要分清,处在不同的年龄段所从事的行业特征是否与自身命运相符。30岁之前从事与水有关的行业,30岁之后从事与火有关的行业。若不如此则会伤害自身的身体健康。

未济卦之人完全自己闯荡,依靠不上家庭的帮助,或者家庭就没有帮助的能力。成就事业需要先站稳脚跟,建立自己的根基。

性格上有自己的一套处世理论,忘记昨天去做明天的事情。容易追求虚幻的东西,有道教信仰。

在婚恋上有精神之恋,没有恋爱过程而直接结婚。

在身体健康上,烟酒对肝脏有影响,而且容易得慢性疾病、大病,特别表现在老年即60岁之后。

火水未济卦象:上离下坎。未济卦,火在水上,二气不相交,表示事尚未成功,事不利,没有终结,永无终止;男人困穷。在体、用及人身疾病方面与既济卦同解。

未济卦卦象 水火未济的象征意义
未济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坎,上卦为离。离为火,坎为水。火上水下,火势压倒水势,救火大功未成,故称未济。

未济卦位于既济卦之后,《序卦》这样解释道:“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既济卦是久则穷,所以必须重启生机,以显示变易而不穷的《易经》原理,也就是以未济卦作为六十四卦的压轴。“未济”是尚未完成也尚未结《象》中解释未济卦: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这里指出: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未济卦象征事业未竟,属于中下卦。《象》中这样来断此卦: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此卦卦名为未济。未济就是没有渡过河的意思。其引申义为未完成、还没有终止。《序卦传》中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各种事物不可能在终点完结,还会有新的开始,所以既济卦的后面是未既。到了未济卦,代表万事万物运行变化规律的六十四卦演算周期才算完备而终结(当然,另一个新的周期运行又开始了)。人们常常用“时运不济”来形容人的运气不佳,其实这“不济”指的便是《周易》的最后一卦——未济。可是未济卦只是重新开始新的轮回的过渡阶段,又何必悲伤呢?

未济卦卦画:未济卦的卦画是三个阴爻三个阳爻,其排列顺序与既济卦的卦画顺序正好相反。未济卦与既济卦互为覆卦,又互为旁通。

未济卦卦象:从卦象上分析,未济卦的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坎为水,火在水上便是未济卦的卦象。表面上看好像与既济卦差不多,只是颠倒了一下。可实际上,却完全处于混乱状态中了。上卦离火向上升,下卦坎水向下流,不再具有相交之象。这说明火与水无法互补,无法达到平衡的状态。阴爻居于奇位,阳爻居于偶位,六爻皆不得位。象征一切秩序都已混乱。更严重的是,内卦臣子刚健,而外卦君王柔弱,所以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国已不国。

【原文】 未济①:亨。小狐汔济②,濡其尾。无攸利。
【译文】 未济卦:亨通。小狐狸快要渡过河,却打湿了尾巴。看来此行无所利。

【注释】 ①未济,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离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处水上,火势压倒水势,救火之事,大功未成。所以卦名曰未济。此卦与既济卦构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组卦。《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坤两卦开始,以既济、未济两卦结束。乾坤絪蕴,万物化生,繁衍不已,变化不息。既济、未济,代谢无疆。六十四卦这一编排组合,是《易经》变化发展思想突出的反映。②汔(qì气),声假作几,将要。济,渡水。
【原文】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①。“小狐汔济”,未出中也②。“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③。

【译文】 《彖辞》说:未济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上卦中位,位象相得。但是庸材任重事,必至中途颠仆。好比“小狐过河,打湿尾巴,所行无所利”,没有好结果。不过庸材虽居大位,但能顺从君上,不至为害过深,一切尚可补救。

【注释】 ①柔得中,本卦六五之爻为阴爻,为柔,居上卦中位,是阴柔得位。②中,中正之道。未出中,犹言所行不合事理。此句针对“小狐汔济”而言,比喻庸材任重事,必至中途颠仆。③虽不当位,刚柔应也,本卦初六、六三、六五均为阴爻,而居阳位,是“不当位”。但是九二、九四、上九均为阳爻,为刚,与三阴爻相互呼应,所以说“刚柔应”。
【原文】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①。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在水上,水不能克火,是未济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水火错位不能相克,从而以谨慎的态度辨辩事物的性质,审视其方位。

【注释】 ①辨物居方,俞樾说:“辨物者,分别其物品也。居方者,处置其方位也。”
【原文】

初六:濡其尾,吝①。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②。

【译文】

初六:涉水渡河,沾湿了衣尾,前进有困难。

《象辞》说:涉水渡河,沾湿了衣尾,见微知巨,再冒险前进,是不知儆戒。

【注释】

①濡,沾湿。尾,衣尾,参见前注。吝,艰难。②极,高亨说:“当作儆,形近而误。儆与下文正字谐韵。《说文》:‘儆,戒也。’”
【原文】

九二:曳其轮①,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②。

【译文】

九二:提着腰带涉水过河。卜问得吉兆。

《象辞》说:九二爻辞讲贞吉,因为九二阳爻处下卦中位,像人行事遵循正道。

【注释】

①曳,拉,拖。轮,借为纶。参见前注。②中以行正,此以九二爻象、爻位为据。九二居下卦中位,像人行事,合符中正之道。
【原文】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①。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译文】

六三:渡不了河,出行有凶险。不利于涉水渡河。

《象辞》说:渡不了河,出行有凶险,因为六三阴爻居阳位,像人处境不利。

【注释】

①高亨说:“利上当有不字,转写脱去。(讼云:‘不利涉大川。’此文当与彼文同。)”当据补。
【原文】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①。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译文】

九四:吉利的贞卜。没有悔恨。大动干戈,助殷讨伐鬼方,费时三年,打败了它,获得殷国的奖赏。

《象辞》说:吉利的卜问,没有悔恨,说明志得意行。

【注释】

①震,高亨说:“震,当是人名,周君或周臣也。”李镜池说:“震,动。”译文从李说。伐鬼方,参阅前卦“高宗伐鬼方”注。大国,措殷国。
【原文】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①。

【译文】

六五:吉利的贞卜,没有悔恨。打了胜仗,捕获了俘虏,这是君子的光荣,吉利。

《象辞》说:君子光荣,君子光明正大,自然吉利。

【注释】

①晖,意义同辉。《释文》:“晖,又作辉。”孔颖达说:“象曰:‘其晖吉’者,言君子之德,光辉著见,然后乃得吉也。”
【原文】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①。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

上九:捕获了俘虏,饮酒庆贺。没有灾难。但酗酒闹事,头发都淋湿了。俘虏乘机作乱,将他们杀了。

《象辞》说:酗酒闹事头发都淋湿,也太不知节制了。

【注释】

①是,借为题,本义为额,这里指脑袋。

火水未济卦预示什么

水火未济卦这是一种小凶的中下之卦,预示着所行之事多半会遇到意外变故,越是想要成功,但最终只是徒劳无功,此时宜做好分内之事等待转运之机。

在六爻六十四卦中,火水未济卦这个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这个时候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但是如果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那么最终很容易招致麻烦。

水火未济卦详解

持有水火未济卦的人在事业上想要获得成功是比较艰难的,对于求职者来说他们很难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目前最好先找一个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继续求职。对于从业者来说,他们在工作中总是会出现纰漏和阻碍,难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此时已安分守己提高个人能力。

持有水火未济卦的人在感情上很容易遇到失败,对于单身者来说最近不宜进行相亲等事宜,否则最终不但不会收获美满姻缘,反而会破财。对于热恋者或已婚者来说,最近他们和伴侣之间会遇到矛盾冲突,如果不及时沟通恋情婚姻会破碎。对于面临分手的人来说,他们和恋人之间很难复合。

周易全集《未济第六十四》原文赏析与注解

未济第六十四

【题解】

未济卦为异卦相叠(坎下离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处水上,火势压倒水势,救火之事,大功未成。所以,卦名曰未济。此卦与既济卦构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组卦。“六十四卦”以乾、坤两卦开始,以既济、未济两卦结束。乾坤氤氲,万物化生,繁衍不已,变化不息。既济、未济,代谢无疆。这一卦,全部的爻都不正,意味着未完成。在形象上,极端恶劣,阴阳各爻完全被分隔,与既济卦相似,有小人得势的衰败现象。然而,正因为阴阳各爻都不在正当的位置,象征变化正在酝酿之中,使未来产生希望,爻辞也比既济卦吉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就在这否定之否定的对立统一中发展,永无止境。

【原文】

未济:亨,小狐汔济[1],濡其尾,无攸利。

【注释】

[1]汔(qì):通“几”,将要。济:渡水。

【译文】

未济卦:亨通,小狐狸快要渡过河,却打湿了尾巴,此行无所利。

【解析】

未济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润,两两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阴三阳,两两相应,有同舟共济之象。小狐狸过河尾向上翘,可刚到河边,尾巴就被沾湿了,没有过去。喻指事情尚未完结,还要向前发展。

【原文】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2]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注释】

[2]柔得中:位象相得。

【译文】

《彖辞》说:未济卦有“亨通”之象,是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上卦中位,位象相得。但是,庸才担任重事,必然中途受挫。好比“小狐狸快要渡过河,却打湿了尾巴,此行无所利”,没有好结果。不过,庸才虽居大位,却能顺从君王,不致为害过深,一切尚可补救。

【解析】

在事业还未成功的时候,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可贸然前进。

【原文】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3]。

【注释】

[3]居方:审视其方位。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在水上,水不能克火,是未济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水火错位而不能相克,以谨慎的态度辨别事物的性质,审视其方位。

【解析】

播种比收获更加重要,以终点为起点,才是自然发展的趋势。

【原文】

初六:濡其尾,吝[4]。《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注释】

[4]吝:艰难。

【译文】

初六:涉水渡河,沾湿了衣尾,前进有困难。《象辞》说:“涉水渡河,沾湿了衣尾”,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解析】

这一卦,“初”与“二”的爻辞与既济卦初九的用语相同。初六在最下方,相当于狐狸的尾巴,阴柔无力,又正当未济卦的开始,难以渡河,以致打湿尾巴,没有成功。“象辞”说:这是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极限,自不量力,招来羞辱。这一爻说明:在成功的关键时刻,更应量力而行,不可行动过当。

【原文】

九二:曳其轮[5],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注释】

[5]曳:拉,拖。轮:通“纶”。

【译文】

九二:提着腰带涉水过河,卜问得吉兆。

《象辞》说:九二爻辞讲“卜问得吉兆”,是因为九二阳爻处于下卦中位,就像人行事遵循正道。

【解析】

九二以刚居坎险之中,虽上应六五,但在未济之时,“曳其轮,贞吉”。既济卦“曳其轮”只得到“无咎”,而未济卦“曳其轮”却获“吉”。何也?主要还是所处的时间不同:一个是已成之时,一个是未成之时。此外,所居的爻位也不同:一个以阴居下,一个以阳得中。因此,占卜的结果是有区别的。这一爻说明:在成功的关键时刻,自我节制极为重要。

【原文】

六三:未济[6],征凶,利涉大川。《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注释】

[6]济:涉渡。

【译文】

六三:渡不了河,出行有凶险,不利于涉水渡河。《象辞》说:“渡不了河,出行有凶险”,是因为六三阴爻居阳位,就像人处境不利。

【解析】

六三以阴柔之质失正居险,上应初九。力不能自济,却要上进,故诫之“未济,征凶”。既然“征凶”,为什么又“利涉大川”呢?这是正面勉励之辞。“三”下乘九二,上承九四,互为离卦,有离火通明之象,故勉之与九二共进可排除险难,渡过大江大河。这一爻说明:在成功的关键时刻,应当慎重,切忌冒险。

【原文】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7]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注释】

[7]伐:讨伐。

【译文】

九四:吉利的贞卜,没有悔恨。大动干戈,助殷讨伐鬼方,花了三年时间,打败了它,获得殷国的奖赏。《象辞》说:“吉利的贞卜,没有悔恨”,说明志得意行。

【解析】

这里说的是周公季历伐鬼戎。“三年有赏于大国”是说季历受到殷王的奖赏。“高宗伐鬼方”是殷自己的事情,平定鬼方后事已完成,故说“既济”。而季历“伐鬼方”是为殷做事,只得到一个“赏”。就灭商大计来说,尚未完成,故设在未济卦中。这一爻说明:在成功的关键时刻,必须持之以恒,奋发努力。

【原文】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8],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注释】

[8]孚:通“俘”,俘获。

【译文】

六五:吉利的贞卜,没有悔恨。打了胜仗,捕获了俘虏,这是君子的光荣,吉利。《象辞》说:“君子的光荣”,是君子光明正大得到的吉利。

【解析】

六五以阴柔居尊而有悔,但下应九二,并有九四之佐,有同舟共济之象,故“贞吉,无悔”。处于离卦之中,为文明之主,闪耀着“君子之光”,以诚相待,俟时可济,故“有孚,吉”。这一爻说明:在成功的关键时刻,更应当明智、中庸、诚信、谦虚,以号召贤能、巩固团结。

【原文】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9]。《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注释】

[9]是:脑袋。

【译文】

上九:捕获俘虏,饮酒庆贺,没有灾难。但酗酒闹事,头发都淋湿了,俘虏乘机作乱,将他们杀了。《象辞》说:酗酒闹事,“头发都淋湿了”,也太不知节制了。

【解析】

上九处卦之极,物极则必反,由未济将转化为既济。“我有好酒,吾与尔靡之”也无妨,故“有孚于饮酒”。但又诫之“濡其首,有孚,失是”,如安逸过度,不能审时度势,一味信任于人而贸然前进,就会有既济卦上六“濡其首”之象,那就危险了。这一爻说明:应有尽人事、听天命,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

【原文】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10]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注释】

[10]不相得:配合不当。

【译文】

凡是《周易》所说的情况,如果相互交接的两爻配合不当,就必定凶险。或者受到其他爻的伤害,也难免悔恨和羞辱。

【解析】

这是最终的总结,故称“凡”,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属于向心之式而阴阳失配,就叫“近而不相得”,断辞为“凶”。若阴阳得配而外引,则不以“悔”断,而为“亨通”。若阴阳得配而内引者,不以“吝”断,而为“贞吉”。这是《周易》“八卦定吉凶”的原理,与“古易”抓爻辞判断有所不同。

【原文】

将叛者,其辞[11]惭。

【注释】

[11]辞:言语。

【译文】

将要背叛的人,他的言语一定惭愧不安。

【解析】

此为察言观色,属“意象”之类。离心叛道者其辞“惭”,当属“离”象。离为分离,为“心”,其色红,“惭”字似此。

【原文】

中心[12]疑者,其辞枝。

【注释】

[12]中心:内心。

【译文】

内心疑惑的人,他的言语一定分歧散乱。

【解析】

语言疑惑,前后矛盾,呈现“巽”之象。

【原文】

吉人之辞寡,躁[13]人之辞多。

【注释】

[13]躁:浮躁。

【译文】

谨慎的人言语少,浮躁的人言语多。

【解析】

言多必失,言寡则吉,因为不容易得罪人。艮为止,止于口则寡言。急躁话多之人,呈现“震”之象。震为雷,急躁之象。

【原文】

诬善之人,其辞游[14]。失其守者,其辞屈。

【注释】

[14]游:游移不定。

【译文】

诬蔑好人的人,他的言语必然游移不定。玩忽职守的人,他的言语必然吞吐不展。

【解析】

从小人的言语中,我们能发现其阴暗的内心世界,进而可以据此做好防范工作。

【原文】

节而信[15]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注释】

[15]信:诚信。

【译文】

能节制而又有诚信,所以继之以“中孚卦”。有诚信必然行动,所以继之以“小过卦”。

【解析】

人有节,故能取信于别人。“中孚卦”就是教你如何守信,怎样拿捏分寸,以及因对象不同而分别有异。对象与尺度把握不好,必犯其“过”。“小过卦”就是教你怎样去适应。

【原文】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16]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注释】

[16]穷:穷尽。

【译文】

有超越事物能力者必能成功,所以继之以“既济卦”。事物永远不穷尽,所以继之以“未济卦”。“六十四卦”在“未济卦”中结束。

【解析】

凡物过者,必有其纠,此谓“济”。“既济卦”就是教你怎样纠正自己的过错,最终达到济“过”。纠是手段,“既济”才是目的。人们总是在矛盾中生存,也总是在此“过”得纠、彼“过”又出中徘徊。“既济卦”与“未济卦”阐释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第六十四卦 未济卦

我是郑宏鹏,樊登读书会隰县分会会长,每天一篇文章之137。
未济卦是《周易》的最后一卦,正好和既济卦相反:既济卦是已经渡过了河流,而未济卦是还没有渡过河流。好多人认为是不是搞错了,应该未济卦在前,既济卦在后。其实不然,这正是《周易》的高明之处:前面的既济卦表示事物发展一个周期的结束,最后的未济卦表示下一个周期重新开始,这就是《周易》——周期变化,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恰好是下一个周期的始点,万事万物都是周而复始、变动不居的大规律。
未济卦的卦象刚好是既济卦的颠倒,既济卦是水火既济,未济卦是火水未济。既济卦是六十四卦中其唯一六根爻都当位的卦,未济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六根爻皆不当位的卦,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有待重新开始。未济卦的卦象是火在上,水在下,也就是水还没把火浇灭,象征着事物还没成功,所以未济卦告诉我们在事物还没成功时如何取得成功。
我想起龚自珍的一首诗:“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阙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己亥杂诗》)这首诗看起来有点失意,有点忧伤,实际上这是从未济卦中体会到了一种哲理:从未济当中求既济,夕阳也可以变成朝阳。既济卦和未济卦是相对的,失败和成功是相对的,缺陷和完美也是相对的,只要是相对的事物,都可以转化。
我们先来看未济卦的卦辞: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未济卦是亨通的,小狐狸渡河快要成功的时候,尾巴被沾湿了,所以没有什么好处。
未济卦的卦辞说得非常清楚,“尾”是小狐狸的尾巴,这是形象的比喻,指事物还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小狐狸渡河的时候,快走出水面了,但尾巴还拖在水里,说明还没有成功。
我们再看看既济卦就明白了,既济卦说的“尾”就是指狐狸的尾巴,未济卦中狐狸尾巴还没有出水时应该怎么做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小狐狸继续努力,尾巴就可以从水里出来了,也就是能成功渡河了;二是它懈怠了,反正尾巴挂在水里被沾湿了,拖不动它就不拖了,这样就会功亏一篑,以失败告终,这只狐狸不仅尾巴浸在水里,它的身子、头也会慢慢沉到水里,结果就是凶险的。
所以从既济卦和未济卦的这两条卦辞中,我们可以看出既济卦主要是讲怎么守住成功,避免“初吉,终乱”;未济卦就是讲怎样坚持到底,取得最终的成功,避免功亏一篑。
下面我们来看《彖传》的解释: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未济亨,柔得中也”:未济卦是亨通的,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柔顺守住了中道。这是指六五爻,六五爻是阴爻守在上卦的中位上。“小狐汔济,未出中也”:小狐狸渡河快成功时,还没从水里游出来。
“未出中”可以理解为下面的九二爻,因为下卦是坎卦,是水,九二爻是下卦的中间一爻。“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还有一个尾巴,就像挂在水中,由于尾巴还拖在水里面,也就谈不上有利,说明它不能坚持到终爻,它的努力不能自始至终地保持。“虽不当位,刚柔应也”:虽然六根爻的位置都不当,但是上下爻之间相对应的位置是阴阳相应的,所以这样也能促成成功。
《象传》解释: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未济”:火还在水的上面,火水还没相交,这就是未济卦的卦象。未济卦上卦是火,火是往上冒的,“火曰炎上”;下卦是水,“水曰润下”的,是往低处走的。这样水跟火就不能相交了,火烧不了水,也不能煮熟食物,水也浇灭不了火,比喻没有成功,这就是未济卦。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君子看到这个卦象,要谨慎地分辨事物,找到合适的位置。这里强调“慎”字,要谨慎,看出当位的和不当位的,改变各自的位置,让它们各居其所,这样就能成功,从未济达到既济。

未济卦 事业未竟

未济卦是《周易》最后一卦,表示下一个周期又重新开始。《序卦传》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事物的发展是不可能穷尽的,成功之后又将带来新的没有成功的因素,所以既济卦之后就是未济卦。未济卦借“未能济渡”喻“事未成”,说明“事未成”之时,若能审慎进取,促使其成,则未济之中必有可济之理。

卦辞:

未济卦: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未济:象征事功未成。汔:接近。

未济卦。通达。小狐狸快要渡过河,浸湿了尾巴,没有适宜的事。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辩物居方。

《象传》说:火在水的上方,这就是未济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慎重分辨物类,使它们各居其所。
爻辞:

初六:濡其尾,吝。

浸湿了尾巴,有困难。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浸湿了尾巴,也是不知道有终点的缘故。
九二:曵其轮,贞吉。

拉住车轮,正固吉祥。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九二正固吉祥,是因为居中并且行正。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尚未渡过,前进会有凶祸。适宜渡洁大河。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尚未渡过,前进会有凶祸,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震用:动用,指兴兵征战。震,动。大国,指殷商,又称大邦,大殷。

正固吉祥,懊恼消失,振奋起来讨伐鬼方。三年后成功,受到大国封赏。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是因为心意得以实现。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光:辉。孚:通“浮”,罚。

正固吉祥,没有懊恼。君子的光明在照耀,有诚信,吉祥。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君子的光明在照耀,是说它的光辉带来吉祥。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有诚信而去喝酒,没有灾难。浸湿了头,有诚信也无法没有灾难。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喝酒而浸湿了头,也是不知道节制的缘故。

未济卦卦辞?大神们帮帮忙

下面的解释是我看到的比较好的。有关这方面的书籍,《白话易经》比较好,另外我最近在看《朱熹解易》,你只要在《易经》的题目下搜索,就能有很多的答案。 未濟卦第六十四 (下坎水 上離火 - 火水未濟卦)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1 . 未濟卦象徵事有未竟之意,即因事之未成,正可以促使其成,故亨。惟未濟雖有可濟之理,但若處事不夠敬慎,則如小狐涉水將濟而未濟,卻濡濕其尾,必將不能順利渡水成濟,則事必徒勞無益。 ◎汔,音氣,幾也,將近也。 2 . 劉沅曰:未濟,事未成之時也,火上水下,兩不相交,故不成功用,六爻皆失位,故曰:未濟。既濟則事已窮,未濟則尚可望其濟,以此終之,變易無窮之理也。 3 . 李光地曰:小狐汔濟,濡其尾,是戒人敬慎之意,自始濟以至於將濟,不可一息而忘敬慎也。史記黃歇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 4 . 韓詩外傳曰: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小愈,禍生於懈怠,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易曰:小狐汔濟,濡其尾。 5 . 李士鉁曰:既濟者,人道之終,猶事物已成之後;未濟則未終,生生不已而無窮。故易終於未濟,寓變通不窮之意。 6 . 序卦傳:物不可以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岀中也。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1 . 彖傳曰:卦辭謂未濟卦之所以得亨者,乃因卦主六五爻以柔居中,下應九二,能以柔納剛,而剛柔相濟,故得亨也。而九二爻有小狐涉水將濟而未濟之象者,乃因其居下坎之中,尚未能岀於坎險也。而初六爻居卦下,陰柔勢弱,有小狐涉水卻濡濕其尾,無所獲益者,乃因其力有未逮,有始無終,不能持續至終。而卦之六爻,雖不當位,但剛柔有應,故能化未濟為既濟,此亦未濟之所以亨之理也。 2 . 陳孟雷曰:未岀中,指九二也,以其在坎險之中,未能岀也。不續終,指初六也,以其在下為尾。九二所以不能岀險,以初六陰柔力微,故首濟而尾不濟,不能續其後也。 3 . 劉沅曰:柔得中,謂六五。未岀中,謂九二。不續終,謂有始無終,任剛之過。剛柔應,謂六爻皆失位,然各相應,能同心協力以圖濟也。天地無不濟之時,人事則履盛而滿,往往不濟。 4 . 王弼曰:位不當,故未濟,剛柔應,故可濟。 5 . 胡炳文曰:天地終始,皆水火相為用也。易不終既濟而終未濟,乃易不可窮也,未濟非不濟,未焉耳。既濟之中互未濟,未濟之中互既濟,非惟見時變之相為反覆(禍福相倚),亦復見水火之互藏其宅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1 . 大象傳曰:未濟卦下坎水、上離火,故有火在水上之象。火性炎上,水性潤下,火在水上,則兩不相交,不成功用,未能濟物,故有未濟之意。 2 . 孔穎達曰:火在水上,不成烹飪,未能濟物,故曰:火在水上,未濟。 3 . 君子者觀察未濟卦火在水上,兩不相交,居位不當,且六爻皆不當位之象,悟知未濟之時,必須審慎辨其物性,使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各當其所,以促成既濟。 ◎辨物居方,乃令物各當其所也。 方,處所。 4 . 來知德曰:慎辨物,使物以群分;慎居方,使方以類聚。則分定不亂,陽居陽位,陰居陰位,未濟而成既濟矣。 5 . 劉沅曰:未濟者,必欲強其相濟,則反有害,君子知之,故加敬慎。辨其物性,使各類聚,居以其方,使各群分。如水火之不相射,而不相害,不強其濟而已可濟矣。 ◎射,追逐也。 6 . 項安世曰:必加慎者,以其未濟也。水火交則有難,辨之不早辨,居之不得其所,皆難之所由生也,可不謹乎?易終於未濟而始於屯,其意深矣。 7 . 馬振彪曰:既濟之道在於防,未濟之時貴於慎,此二卦居下經之終,以應於上經之坎離。既濟之中含未濟,不防則功敗於垂成;未濟之中含既濟,不慎則不能轉亂而為治,防之於未然,慎之於既然,則既濟者可常濟,未濟者可終濟也。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1 . 初六陰柔處坎險之下,當未濟之初,不可輕進之時,卻急於上應九四,冒險躁進,致有小狐濡尾,進則溺身之象,急於求濟,反而不濟,故有憾惜。 2 . 王弼曰:未濟之始,始於既濟之上六。濡其首猶不反,以至於濡其尾。初六處未濟之初,最居險下,不可以濟者也。而欲之其應,進則溺身也。 3 . 張振淵曰:卦辭所謂小狐汔濟,正指此爻。新進喜事,急於求濟,而反不能濟,可吝孰甚焉? 4 . 象傳曰:初六冒險躁進,致有小狐濡尾,溺身而未濟之象者,乃謂其既不知時不可濟而冒進,亦不能敬慎以終濟,致有濡尾之吝。 ◎不知極,即不續終也。極,終也。 5 . 陳孟雷曰:既濟初九陽剛得正,離明之體,當既濟之時,知緩急而不輕進,故其濡尾而無咎。未濟初六,則陰柔不正,居坎險之下,又當未濟之時,冒險躁進,則至於濡尾而不能濟矣,故吝。 6 . 馬其昶曰:既濟之初,離為牛,以曳車求濟而濡尾,故無咎。未濟之初,坎為狐,既不知不可濟而冒進,又不能終濟而遽下其尾,以至於濡,故吝。 九二,曳其輪,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1 . 九二以陽居中,當未濟之時,雖上應六五,但仍居坎險之中,能謹慎而不輕進,故有拖曳其輪,車行緩慢之象,能謹守正道,可獲吉祥。 2 . 潘夢旂曰:九二剛中,力足以濟者也,然身在坎中,未可大用,故曳其車輪,不敢輕進,待時而動,乃為吉也。不度時量力而勇於赴難,適以敗事矣。 3 . 李光地曰:既濟之時,初、二兩爻猶不敢輕濟,況未濟乎?故此九二爻曳輪之戒,與既濟同。 4 . 象傳曰:九二之能謹守正道,而獲吉祥者,乃因其陽剛居中,能守持中道,故其行為必能端正不偏。 5 . 馬其昶曰:中未有不正,不必當位為正,故曰:中以行正。二、五不以當位為重,此亦通例也。 6 . 劉沅曰:九二以陽居陰,上應六五,有濟變之才,得正而吉。九居二本非貞,而云貞者,以剛居柔,得其中道,則能行其正,不為險困也。 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1 . 六三陰柔失正,處坎險之上,力弱不足以濟事,故不宜躁進,若急於求進,必有凶災。惟其下比九二濟變之才,上應上九誠信孚眾,剛柔相應,同舟共濟,則能涉險解難,脫離坎險而濟成其事。 2 . 王弼曰:六三以陰之質,失位居險,不能自濟者也。以不正之身,力不能自濟,而求進焉,喪其身也,故曰征凶也。又二能拯難,而己比之,棄己委二,載二而行,溺可得乎?何憂未濟?故曰:利涉大川。 3 . 象傳曰:六三力弱不足以濟事,急於求進,必有凶災者,乃說明六三陰柔失位不中,又處坎險之上,居位極其不當。 4 . 俞琰曰:未濟卦六爻皆位不當,而獨於六三曰位不當,以六三才弱而處下體(坎險)之上也。 5 . 葉酉曰:不釋利涉者,剛柔應也。已於彖言之也。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1 . 九四已岀坎而入離,秉陽剛文明之質,事將可濟,雖失正而有悔,若能固守正道,則可獲吉祥而無悔。故當振奮有為,敬慎努力以濟事,猶如攻打蠻夷鬼方,三年而有成,將被封賞為大國之侯。 ◎震,同「振」,振奮有為也。 2 . 劉沅曰:以九居四,宜有悔矣,然岀坎入離,陽剛文明,是能濟險者。以剛居柔,柔者臣職,剛者臣才,上近虛中文明之君,奮其戡亂濟世之才,信專寵固,故其象如此(有賞於大國)。 3 . 雷思曰:先言貞吉誨亡,後言伐鬼方者,先自治而後治人也。 4 . 象傳曰:九四秉陽剛文明之質,若能固守正道,則可獲吉祥而無悔者,乃謂其濟險之志可以踐行。 5 . 李士鉁曰:既濟之三,以陽居陽,是君伐之;未濟之四,以陽居陰,是臣用君命伐之。君勤遠略非君德之美,臣伐遠方是臣力之勤,故三年既克,賞以大國之封。 沈該曰:既濟之憊,明衰也;未濟之賞,明進也。 6 . 馬其昶曰:易示人以趨吉避凶之方,所謂吉凶,不任之天而主之人。故尤喜言貞吉、貞凶,可見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未濟一卦三言貞吉,其勸深矣。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1 . 六五居離明之中,高居尊位,有文明之德,能謹守正道,則可獲吉祥。雖不得位,亦無所悔。而其下應九二,鄰比九四,均為陽剛濟事之才,能以其虛中離明之德,誠信待人,任人以能而事有可濟,則顯現其君子者之光,故可獲吉祥。 2 . 李士鉁曰:六五以陰柔之德,居一卦之尊,所謂徽柔懿德,光於四方也。又體離火之明,有虛中之美,一人之光及於天下,天下之光皆其光也。上下交孚,事無不濟,吉可知矣。 3 . 王弼曰:六五以柔順文明之質,居於君位,付物以能,而不自役,斯成君子之光。 4 . 楊萬里曰:六五逢未濟之世而有光輝,何也?日之在夏,曀之益熱,火之在夜,宿之彌熾,六五變未既為既濟,光明之盛,又何疑焉? ◎曀,天陰沉貌。 ◎宿,久也。 5 . 象傳曰:六五有君子之光者,乃謂其內蘊誠信,外耀光,顯現著吉祥。 6 . 賀貽孫曰:離體虛明,美在內而陽發其光,故充實而孚。光之蘊為孚,其散為暉。 7 . 張履祥曰:濟世之道,文武並用。治武者,臣之事也,九四也;修文者,君之事也,六五也。 8 . 李光地曰:雷雨過而見青天,其輝光必倍於常時。凡人岀於磨厲,國家興於憂危,理皆如此。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1 . 上九以陽剛居未濟卦之極,物極而反,遂成既濟,故其諸事皆宜,心無煩憂,誠信孚眾,飲酒逸樂,無所咎害。而若其飲酒逸樂無度,荒廢政事,則有涉水濡首之危,此乃其所任者失當,誠信之所行,失其正道。 ◎失是,猶言有失正道。 是,正也。 2 . 王弼曰:未濟之極,則反於既濟,既濟之道,所任者當也,所任者當,則信之無疑,而己逸焉,故曰:有孚於飲酒,無咎。以其信於物,故得逸豫而不憂事之廢,茍不憂事之廢,而耽於樂之甚,則至於失節矣。由於有孚,而失於是矣,故曰濡其首,有孚失是矣。 3 . 李簡曰:未濟之終,甫及既濟,而復以濡首戒之。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道。 4 . 項安世曰:既濟之終,有亂之理,故上六以濡首為時事之危;未既之終,有濟之理,故上九以濡首為人事之失。濟以孚為美,顧所以用此孚者,不可忽也。 5 . 象傳曰:誠信孚於眾人,相互飲酒逸樂,而至於誠信失其正道,有濡首之危者,此說明上九也是不知自我節制。 6 . 李士鉁曰:至甘之中藏有至苦,厚味之中含有厚毒,若飲酒而不知節,而至於濡首,則為恃其有孚而失其是矣。 7 . 魯共公擇言篇云:大禹有戒,酒以合歡,酒以成禮,過三爵則為非禮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