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对应卦象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书上注解说天是天空,地是地球,玄是黑色,黄是黄色.易经上说:“天玄地黄.”说文上说:“下覆为宇,上奠为宙.”洪荒,是说上古时洪水氾滥,草莱未开辟的情形.(草莱指荒芜之地)
开篇两句,说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有提纲挚领之义.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里,不要小看这八个字.

“天地玄黄”语出《周易·坤卦》:“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

“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

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引经,都语出经典.

古人写书,通常不仅在文内阐述自己思想,还有意通过书的篇章\次第等,体现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及其对宇宙人生的认识.

《千字文》也是如此,作者有意把《千字文》建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天地为万物之始,故开宗明义讲天地生成.

此句讲天地初分,天在上,有黑色之象,幽远不测\高明玄妙,故称“天玄”.地在下而色黄,博厚广大,故称“地黄”.

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玄”和“黄”这两个字.玄,在名词意义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很远,看不清;另一种是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

黄,在传统化中的意义就比较深了.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

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

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庄稼成熟也多呈黄色.黄色色调在生存\文化上都有重要意义,故古人尊崇黄色.

在古代帝王的宫殿\服饰\器具多用黄色,以体观高贵.

“玄\黄”在此不仅单指天\地的颜色,而且反映了华夏先人当时的宇宙观.

数千年来,祖先对“天\地\宇宙”的认知在不断演进和深化,黄帝建立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它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发展和变代.

天地孕育万物,所以古人对天\地怀有深厚的崇敬之心,“天\地”继此又成为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

如:在精神方面认为君子要效法天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思是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百折而不回,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具有天下为公\宽厚为怀\大爱无疆的品德.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宇宙”一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宇宙和西方的universe(宇宙)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universe是指外层空间或银河系(我们现在很多人对宇宙的理解也是如此.)

中国的古人说“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即“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也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世间万物”的总称.上下四方叫做宇,上下四方又叫,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

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例如,时间概念方面,直观理解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连贯的时间段,所以祖先认为“时间无首尾”;

对应的空间概念,直观理解为长\宽\高三维立体,因此“空间无边无际”.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

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

“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大约在4000年以前.

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

“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直译就是:天空是黑蓝色的,大地是黄色的,人类生存的地球,远古时一片苍茫荒凉,辽阔无边.

说卦传·万物类象

乾第一

1. 乾为天:象形取象,三画皆奇。太极生两仪,则天地造分。清轻之气升而为天,所以天之气纯阳不杂。重浊之气降而为地,故坤三画皆偶而类地。乾性健,古人认为天是健行不止的,天行健不是指天的形体,而是天的功用。天行健是指昼夜更替,四时更迭,永不停息。天行不息,则物生不止。

2. 乾为圆:取象天圆地方。圆者,徧也,天行周而复始,周转之义。天行而仁,地静而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景,光也。外景者,光在外。内景者,光在内。

3. 乾为君:会意取象。乾于人也为君,乾为首,万物之始也。君者,人之首也,故为君。

4. 乾为父:取象两仪。用乾卦来模拟阳气,用坤卦来模拟阴气。乾坤始交而生震兑,乾坤再交生坎离,乾坤不交生巽艮。乾健,震动,坎陷,艮止,乾生三子,自动而陷而止,健德渐失;坤顺,巽逊,离丽,兑决,坤生三女,自逊而离而决,由顺而刚,顺德渐失。乾为主,父者,家之主,故为父。

5. 乾为玉:转注取象。先天艮与后天乾同舍西北,艮为石,乾为阳,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转艮注乾,故为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6. 乾为金:取象卦象。乾三画皆奇,纯粹而坚,故为金。

7. 乾为寒:取象卦气,乾居西北,主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乾主立冬,故为寒。

8. 乾为冰:取象卦气,坤卦之后,乾兑属秋冬,兑,居西方,主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乾,居西北,主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后天八卦乾临兑坎之水,遇寒则成冰。所谓履霜坚冰至,故兑为霜,乾为冰,连属则有雪、雹、霰的取象。

9. 乾为大赤:转注取象。先天乾与后天离同舍南方,离为红色,乾为大,转离注乾,乾为大赤。赤是阳之色,兑在西,为日落。兑后序乾,回光返照,如火烧云,其色大赤。

10. 乾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趋时取象。乾性刚健,其象为马,亦是时物,旺相良马,休囚老马,死绝瘠马,极旺驳马(驳马有牙如锯,能食虎豹,取其至健也。)。

11. 乾为木果:假借取象。乾为圆满,结果之象,乾性坚,为硬壳,坚果,荔枝,椰果,象橘之属,故为木果。

12. 乾为龙:取象卦德。阳生于下而极于上,故飞龙在天。阴生于上而极于下,故牝马行地。龙飞天上,变化自在,马行地上,驯服于人。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比君子之德,故为龙。

13. 乾为首:取象阳始阴终。阳者,开也;阴者,闭也。夫阴阳之道,阳夫阴妻,阳君阴臣,阳唱阴和,阳乘阴承。犹月体无光,日照生明,若夫阴处阳先,月蔽日体,食日之圆。阴阳其和,终始其义。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故为首。

14. 乾为衣:错综取象。坤象布,其位下,着于下身之布为裳,乾错坤,故为衣。

15. 乾为言:转注取象。先天乾与后天离同舍南方,言为心声,动而显明者也。离为心,阳显明而乾行健,转离注乾,故为言。

坤第二

1. 坤为地:象形取象,三画皆偶,体象纯阴,故为地。

2. 坤为母:错综取象。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乾坤生六子,乾为父,坤错乾,故为母。

3. 坤为布:会意取象。坤者,直方大。纵者为经,横者为纬,纵横交错见其方,穿梭不停成其大。地为方,布亦方,故坤为布。

4. 坤为釜:会意取象。天覆地载,坤性藏,地为载,故为釜。

5. 坤为吝啬:错综取象,易以阳有余而阴不足,阳常饶而阴常乏。乾阳富饶有余则慷慨,坤错乾,故为吝啬。

6. 坤为均:错综取象。乾为圆,为徧。坤错乾,故为均。今亦或作旬。旬与均音义皆略同。易以阳施而阴受。均,平徧也。旬,徧也,言阴均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 坤为子母牛:会意取象。坤为牛,坤为母,故为母牛;乾为父,坤错乾为子,故为子牛。子母牛谓子牛与母牛也。坤为牛者,兼牝牡而言,此又分举之,母牛即牝牛;子牛即童牛,牛犊也。坤者,性情柔顺,生养万物,故为子母牛。

8. 坤为大舆:会意取象。天覆地载,坤性藏,坤为大,地为载,故为大舆。坤乾皆可为车,坤多主公共汽车或空车、货车。乾多主专车、高档车、重车。

9. 坤为众:象形取象。坤卦画最多,故为众。

10. 坤为文:会意取象。坤为众,众则杂,物相杂曰文,故为文。文,纹理也,纹理坤象,文化离象。

11. 坤为柄:转注取象。先天巽与后天坤同居西南,巽为长木,坤为基,转巽注坤,故坤为柄。乾为头,坤错乾,故为柄。乾为气之始,坤为形之生。是以乾曰资始,坤曰资生。坤者,前后相续也,人持柄与物相连,故为柄。

12. 坤于地也为黑:会意取象。坤为纯阴,阴则暗,故为黑。坤为地者,与天对举而言,此又分举之,坤曰资生,地之肥沃者,坤之象也,故于地也为黑。

13. 坤为牝:错综取象。乾者阳也,为杜。坤错乾,故为牝。

14. 坤为迷:错综取象。乾者阳也,为明。坤错乾,故为迷。

15. 坤为方:错综取象,圆者动而不静,阳之道也,方者止而守常,阴之道也,故曰天圆而地方。乾者圆也,坤错乾,故为方。

16. 坤为囊:指事取象。坤为布,其功藏,藏物之布,故为囊。

17. 坤为裳:指事取象。坤象布,其位下,着于下身之布,故为裳,

18. 坤为黄:性情取象。黄为中之色,五行为土,性温顺。天地玄黄,坤性顺而属土,故为黄。

19. 坤为帛:会意取象。坤为布,整体而言,此又分举之。帛,丝织之布,质地柔顺,坤之象,故为帛。

20. 坤为浆:转注取象。先天坤与后天坎同舍北方,坎为水,坤性容,转坎注坤,故为浆。

震第三

1. 震为雷:象形取象。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震一阳欲上,二阴欲下,上两阴象云,一阳动而在云下,两相激荡,犹雷震发。震为动,凡雷作亦动万物,故为雷。

2. 震为龙:龙,生物之主,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震值春分,生物而长,故为龙。

3. 震为玄黄:象形取象,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譬喻阴阳交接,故玄黄生于天地交感而动,天玄而地黄,震得乾阳而在坤体,为天地相杂而成,故为玄黄。

4. 震为旉:转注取象。旉,花之方开。先天离与后天震同舍东方,离为花,震为初生,故为旉。下阳象花蒂,上阴象花瓣,其性动,故震为花苞方开之象。旉,敷之古字,花开则展,引申为铺陈遍及之意。震为春,春时草木皆生,遍布四处,故为旉。

5. 震为大涂:会意取象。涂,即途也。震为动,为足,足所以动于其上者,道路也;为长故为大,大路为人与车马行动之道,故震为大涂。

6. 震为长子:取象生成顺序。乾坤始交而生震兑,乾坤再交生坎离,乾坤不交生巽艮。先天以生成序,后天以性情序。震一索而得男,震为动,其究为健,与乾相似,故为长子。

7. 震为决躁:会意取象。震半兑,故为决;躁,疾也,震为疾,故为躁。

8. 震为苍筤竹:会意取象。震下一阳象竹节,上二阴而虚,中空而有节,故为竹;苍筤,青也。苍筤竹,初生之竹也,震为春,万物始生,故为苍筤竹。

9. 震为萑苇:象形取象。萑苇,蒹葭也,根茎丛生,拔节而动。震上虚下实,象萑苇根实而茎空也。

10. 震为善鸣:指事取象。震健行,故为马。震为雷,雷作声,故为鸣。

11. 震为馵足:会意取象。震为马,为足。震为阳卦,阳贵左,阴贵右。易以上易知,而初难知,是以上为首,初为后。馵,马后左足白也,易以阳白而阴黑,震一阳在下,故为馵足。

12. 震为作足:会意取象。作足,谓双举,震为决躁,为足,故为作足。

13. 震为的颡:易本无形,由微及著,故气从下生,以下爻为始也。故初为首,上为后。震为首,一阳在初象额头,故为的颡。

14. 震为反生:象形取象。稼,禾稼也,即草本植物。薯豆之属为反生,震一阳在坤体,阳实为果,坤土象地,果在土下,故为反生。

15. 震究为健:会意取象,究,极也。震为长子,乾交坤一索而得,其性相似。震,动也,及其动极,则为健矣。乾为健,震得乾初阳,阳生于下而成于上,震阳在下而上息阴,故终为乾卦,是以震动以乾健为归,故究为健。

16. 震为番鲜:假借取象。番,犹繁也,指草木繁育之盛。鲜,明也。震为春,春时万物皆出,其色亮丽,故为蕃鲜。

17. 震为玉:转注取象。先天震与后天艮同舍东北,艮为石,震为青,一阳象白,转艮注震,玉色青白相杂,故为玉。

18. 震为鹄:转注取象。鹄大于雁,其腹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震一阳在下象鸟体,两阴在上如羽翼,故震为雁形。先天离与后天震同舍东方,离为鸟,震阳象白而震性行健,转离注震,故为鹄。

19. 震为鼓:指事取象,艮为手,震覆艮为击,震为鸣,先天离与后天震同舍东方,离为中空大腹,震为器,转离注震,故为大腹之器。中空大腹,击之能鸣之器,故为缶、为鼓。比初六有孚盈缶,坎六四贰用缶皆取震象。

巽第四

1. 巽为木:象形取象。巽一阴在下不动,象根;两阳在上摇动,象枝,后天巽居震后,位东南,得木之余气,故为木。

2. 巽为风:象形取象。巽为木,巽为进退,树枝进退摇动,故为风。风是木之精,虫是风之精,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即取蛊卦,巽为金蝉,互兑为脱,上艮为皮、为壳。

3. 巽为长女:取象卦序,后天以性情序,坤为顺,巽为逊,与坤最似,故为长女。

4. 巽为绳直:性情取象,巽逊至柔,故为绳,受力则直,故为绳直。木工以绳浸墨打直线,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故绳墨有约束义,引申为法律。经亦有绳墨义,故巽为经典。

5. 巽为工:会意取象。工,巧饰也,像人有规矩也,是绳墨律法之延伸。百工为巧必循法度,古语曰:霜降而百工休,霜降在西北乾宫,乾冲巽,故百工休。巽为工,故为巧。巽卦之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蛊卦之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皆为谋划之义。

6. 巽为白:转注取象。先天兑与后天巽同舍东南,兑为白,巽为风,风吹尘去则洁,转兑注巽,故为白。另:白 ,zì,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这个白是自的异体字,它由自分化而出。商代甲骨文本有繁、简二体,繁体鼻身上有二横为饰笔,简体以一横为饰笔;繁体的终端是楷书自,简体的终端是楷书白。甲骨文时代混用,后代几乎只用自,不用白,这与形体容易混淆有关。白作为原初构件与声首,组成了皆、鲁、者、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为何用黑黄来说天地?

天是青黑色的,而地是黄色的;宇宙无限广大无限久远!宇宙这个词汇泛指我们所处在的世界,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如果简要答说这些就差不多了,如果繁琐的说几天几夜我也讲不完,如果您有耐心,那就试着再稍微详细说一下。

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她的起源并不是迷信和愚蒙,而恰恰是我们先辈的智慧结晶,是长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总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特别符合我们《易经》的哲理。天是青黑色的,这叫阳中有阴;地是黄色的,这叫阴中有阳。所谓的抱阳负阴或抱阴负阳等等说辞。天是阳,而青黑色是阴,冷色调;地是阴,而黄是阳,暖色调。

我们观察天地正好要反着来,观察阳就得阴里找,观察阴就得阳里寻,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阳中求阳不得阳,阴中寻阴不见阴。这个观察逻辑对我们现代科学研究室大有启发和借鉴的。有点跑题,再跑回来,接着说为什么天是青黑,而地是黄的。

因为古代先贤研究天文,就需要靠手、眼、口、鼻、耳、脑等等知觉方式,白天研究大地,晚上观察星空,这就是阴求阳,而阳寻阴,在晚上,除去点点繁星和弯弯月亮就是浩瀚宇宙,深邃青黑,这是天黑的来历,多么朴素!没有那么神秘,就是古代人的直观观测和感受。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来源于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黄色是最常见的色,一年四季常在,土是黄的,人的皮肤是黄色的,产出的粮食是黄色的,所以地就是黄色,多么贴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两句解释得差不太多了,我们再稍微详细说一下宇宙洪荒,我们先再回到这个词的出处:《千字文》,此文文笔优美、简练,富含哲理。宇宙我们已经解释过了,看看洪荒,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花千骨》里的洪荒之力!其实洪荒也做鸿荒。有指宇宙混沌未开的时候,那个时候洪水肆意奔流,四处荒野无数,彻头彻底的蒙昧世界。不管哪个“HONG”都带三点水,我们常说时间似流水,所以这个洪就是时间,而荒字,我们想到了八荒,明显是方位词,就是指的空间。这也就正好把宇宙对应上了。千字文的原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一句套着一句,我不敢继续讲解下去了,主要是能力和精力不够,唾沫水和肚子里的墨水不足!

“天地玄黄”是啥?

千字文开头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43.html

天地玄黄八卦顺序

天玄地黄

这是《千字文》的开篇第一句,本来的意思是天玄地黄,但因为要同下一句“宇宙洪荒”对仗,所以,只能按“天地玄黄”的顺序排列组合。因为诗文要对仗,要押韵,

天玄指的是天的颜色青色,青涩也就是古人对于“天”的描绘,比如,青天、碧空、苍暝。。

地黄,比较好理解。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地即土,土在五行之中对应黄色。

这是我们古人,古代的先贤们对于天地的理解,在千字文里,还有很多像这样为了押韵而调整的句子,

什么叫两仪什么叫四象什么叫八卦

传说,八卦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易·系辞说》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先天八卦及其次产生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最后是八卦,它们是宇宙形成的过程。
[解题过程]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之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也称卦画),是(阴阳)矛盾的形态和万物演变过程中的最基本的阴阳二气的基本符号。
一阴一阳这个两仪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也就是一分为二,生出四象,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分别用=、=、=、=四种符号表示,是谓"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天地阴阳二气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也代表春、夏、秋、冬四时,《易·系辞传》说:"是故法象莫大乎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这里天地二字是两仪的注脚。
四象再各自生阴生阳(一分为二),生出八卦。即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说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象上,分别各加一阳爻或阴爻,"叠之为三,"即产生八种新的符号,如在少阴上加一阳爻,生成叫做离卦;在其上加一阴爻,生成叫做震卦,依次类推,生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八卦排列次序及其卦数,就是先天八卦之数,由左至右,称做先天八卦横图。先天数的产生,是由浑沌太极,无形无象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阴阳次第相加,而自然造化一至八数,故谓"先天"。
无极生太极,太极代表阴与阳。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这是由我国的道教,所说的气,也是我国古代的人所说的世界的本源,气创造的世界,两仪即是指阴阳。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方位。八卦即是道教或说风水古代早有风水之说,风水有人用风水预测未来。八卦只是从天干地支里分离出来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