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卦变卦乾卦

乾卦变讼卦,想问姻缘或者婚姻什么时候到?

九三爻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文解释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象辞》说:君子整日里勤奋努力,意思是反复行道,坚持不舍。
邵雍河洛理数爻辞解释
平:得此爻者,会往来不停,财利难获,凡事不认真计划,躁动者会有损失。做官的会身兼重职,且事多繁冗,如果能保持忧虑和谨慎的态度则没有过失。女命逢之,性躁,难成为贤内助。
傅佩荣解卦手册
家宅:勤俭保家;不宜攀结高亲。

从卦上看你的姻缘还很远,不过只要你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终有一天那个TA会到来,祝你好运!

求易经高手解卦 本卦 天水讼 变卦 乾卦 起卦时间 2014年7月4日0:0...

卦化六冲 兄弟旺相 财爻空而被克 真空矣 希望不大 到时回执

《易经》六十四卦解读之六 讼卦

“孚”就是一颗诚心、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或者一颗正心,只要“有孚”,往往都是吉的。所以《易经》其实是讲洗心、修心的。
讼卦上面的乾卦是刚健的,下面的坎卦是危险的,所以叫“上刚下险,险而健”。
讼卦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上下相背而行。君子看到这样的形象应该“作事谋始”,做任何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善于谋划。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一开始打官司,难免要说话,会有一些口舌是非,但还是要少说话。说的话要符合真理,也就是天道,一开始就要跟天道相顺,不要跟天道相违,只有这样最终才是吉的。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日常生活工作中,你要尽力避免争讼、打官司,要考虑到你的一个不合适的举动、行为,很可能会连累很多人(“三百户”非实指),所以你现在要归隐,归隐之后这些人就可以免于遭殃。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第三根爻也就是第三个时空点。“食”是遵循,“旧德”是过去的德,“食旧德”是要遵循旧有的道德修养。“贞厉,终吉”,虽然有危险,但是终究是吉的。“或从王事,无成”,要跟随大王去做事,没有成就,但可以善终。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要安于正道、承认变化,改变争讼,不要再去争讼了,要服从天命。“安贞,吉”,安守正道是吉祥的。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爻这里教我们要去“讼”,在讼卦的六根爻里,唯独九五爻说要“讼”,其他爻都说不要“讼”。为什么九五爻可以“讼”,并且是“元吉”的呢?因为九五本身就代表了天道,九五至尊,又中又正,而且讼卦的上卦又是乾卦,这就是说符合天道的事情可以去争讼、据理力争。只要行为上不太偏激,守住中道、正位,就可以“元吉”,“元”就是初心、本源。在九五爻这里去争讼就能化解双方的矛盾,双方也不会受到损失,因为是按照天道来做的。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最后一爻上九爻,说的是争讼最后取得胜利了,就会被赐予腰带。“终朝三褫之。”这是告诫我们在争讼取得胜利的时候,千万不能不依不饶,应该放人一马,因为即使取得胜利受到奖赏了,也终究会失去这种奖赏,所以万事不能做得太过,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得饶人处且饶人。
讼卦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矛盾激化,要按照天理化解矛盾,要“有孚”,保留诚心、恒心、中正之心,还要有警惕的心、恐惧的心;做事情不能得理不饶人,不要想持久地打官司,要“作事谋始”,开始的时候就不能与天道相违,这样才能善终。

讼卦:博弈技巧

讼卦:博弈技巧

一、全卦象意

讼卦: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象征官司:警惕失去诚信,应当坚守中道,才会吉利;若争讼不休,终有凶险。出现争讼时,利于以大人物作风大气的方式进行处理,但不利于如同以涉险强行渡河的方式进行处理。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天与水相反而行,所以容易产生争讼。君子应当从源头进行谋划,消除产生争讼的不利因素。

卦象分析:乾卦为天,坎卦为水,天在上,水在下,天气上行,水气下行,天与水背向而行,所以代表是非官司。讼卦四阳两阴,初九爻与六四爻相应,九三爻与上六爻相应,但九二与九五上下卦主爻不应,故有“窒”象。由于九二与九五爻全部居中,故有“中吉”象;大象天水违行,所行不正,故有“终凶”象;乾为天,本居上,乾为大人,故“利见大人”。坎居下,为水;处讼之时,主爻与九五爻不应,故又为险象。争讼之初,有险迎面,应大事化了、小事化了,故“不利涉大川”。

二、抽爻呈象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不要陷入长久的争执当中,此时虽可能遭受少许非议,但最终可获吉祥。

卦象分析:初六爻阴居阳位,本不得位,但其上与九五爻相应,且顺承九二阳爻,能以柔和之态接收上爻调解,故为“不永所事”,所以“终吉”。

初六爻变,化为兑卦,兑为口舌,初六爻居兑爻最下爻,离兑卦主爻最远,故“小有言”。

象意延伸:不可长久争讼、处处争讼,久则小事化大,四面树敌,不利团结,损丧和气,影响发展。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向上争讼失败后,立即逃到只有三百户的小城中以避开纷争,所以没有遭受更大损失。

卦象分析:九二爻不仅被六三爻乘刚,又与九五爻相斥,而且九二爻变,全卦变为天地否卦,否有闭塞之意,不利因素很多,故为“不克讼”。下互卦为离卦,离有离开之意,上互卦为巽卦,巽卦有进退之意,故为“归而逋”;乾卦为“邑”,离卦先天数为三,故为“三百户”。由于九二爻阳刚持中,阳居阴位,能以刚化柔,又有初六爻顺承,所以存在一定吉利因素,且离卦的对卦为坎卦,坎卦为“眚”,坎卦不现,故为“无眚”。

象意延伸:向上争讼失败后,应当知错能改,懂得退让,方能避免矛盾扩大,遭受更大损失。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虽然能安享往日福荫,但仍应坚守中道,以便防止危险,最终获得吉利;此时可择机跟随君王建功立业,但不必强求归功于已。

卦象分析:乾卦为德、为王、为老父,六三爻与乾卦上下两爻相承相应,子食父德,故有“食旧德”、“从王事”之象。

六三爻乘刚九二爻,故为“厉”。处讼之时,六三爻阴居阳位,虽不得位,但能以阴柔之态处事,且上承九四爻,又与上九爻相应,故为“终吉”。乾又为圆、为满,离卦为虚,不满而虚,故为“无成”。

象意延伸:发生争讼时,争讼方即使拥有一些有用的社会资源,但也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可胡乱作为。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争讼失利后,应改变继续争讼的想法,以便恢复双方争讼前的良好状态。只有安分守己,坚守中道,才能获得吉利。

卦象分析:九四爻阳居阴位,处位不当,且又被九五爻同性阻隔,以致阳气无法上升,且九四爻变,全卦变为风水涣卦,涣有涣散之意,故为“不克讼”。

九四爻与初六爻正应,以上复下,乾卦为命,故有“复即命”之象;九四爻阳居阴位,能以刚化柔,故为“渝”,有改变之意。知涣能改,促进上下爻相应,实现聚集,故为“安贞吉”。

象意延伸:争讼失败后,失败方应查找自身原因,勇于改过,按照裁决结果执行,这才是正确的争讼处理方法。

九五:讼,元吉。争讼得到公正判决,大为吉利。

卦象分析:乾为道、为公。九五爻虽不与九二爻相应,但居尊位,为本卦主爻,且刚健中正,以上统下,所以公正在理,一般能够胜讼。乾有元始之意,故有“元吉”之象。

象意延伸:争讼重在有理。只要有理,从争讼开始便奠定了取胜的基础。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虽然争讼成功,君王有时会赏赐锦衣华服,但也会一天内多次剥下所赏赐的华服。

卦象分析:乾卦为赐,又为玉石、为坚、为衣、为圆,所以可以引伸为“鞶带”。上九爻与六三爻相应,存在一定吉利因素,故为“或锡之鞶带”。

乾卦为终、为日,故为“终朝”;乾卦居于后天离位,离卦先天数为三。上九爻变,上卦变为兑卦,兑卦为折损,且上九爻阳居阴位,处多亢之位,原本存在不利因素,再加上此爻变,全卦变为泽水困卦,困有困难之意,不利因素很多,故为“三褫之”

象意延伸:争讼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办法,但若以争讼方式去争利,往往难以善始善终,得到美好结果。

三、讼卦感悟

讼卦本意表达了上下位之间的一种失和状态,由此可引伸为如何进行合理争取利益的意思表达,因此有博弈之义。从博弈角度而言,讼卦提供了如下启示:

1.媒始为本。孙子兵法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诚信环境较为恶化的背景下,有效开展风险识别,强化风险源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从而在风险处置上有效突出预见性、强化规范性、提高操作性,才是有效预防争讼产生的重要手段。讼卦中“作事谋始”、“元吉”就是强调应从源头上抓好争讼管理。

2.不争为上。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水的功用,建议有道德品行的人应象水一样,认为“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莫过于水”,应“夫唯不争,故天下能与之争”。静水流深,“不争”只是表象,只是为了表达不要被眼前细小未微的局部利益所蒙蔽,而应着眼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讼卦中“不永所事”、“复即命,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等用词既是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不争、少争、息争的好处,又是为了表达不知进退、久争不息的种种坏处。

3.慎与上争。中国自古就有“逆龙鳞”之说。“逆龙鳞”本义是讲,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者必怒而杀人,以此比喻弱者触怒强者或臣下触犯君主,往往会引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大多数君王、权臣或领导者生性多疑、喜怒好杀、排除异已,就连相对仁慈、以“杯酒释兵权”方式巩固的宋太祖赵匡胤都警惕地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何况与一些心胸狭小、嫉贤妒能之辈相争。作为下属应有自知之明,若没有超强的沟通能力、精深的处世智慧和深厚的博弈资源,切忌不可与上级领导产生原则性和根本性利益之争。讼卦中九二爻自恃阳刚和持中之德,上与九五爻相斥,以致落得逃身避祸的结果。

四、谋略运用

从阳谋层面讲,讼卦可引伸为超前预防、不争而争的策略。讼卦初六“不永所事”,便体现了这种思想。

从阴谋层面讲,可采用示假藏真、兵不厌诈的计谋。托利得定理认为,测验一个人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需看其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思想,且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思可相反,得须相成”。天水违行,讼卦展现了一幅正义与邪恶、公理与奸诈、真实与虚假等相对矛盾组合体的综合卦象,正好暗藏了这种示假藏真、兵不厌诈的博弈技巧。

五、案例展示

谈起英雄博弈之道,自然不能忘记王莽篡汉、新朝时期的两位历史人物,即刘演和刘秀两兄弟,他们兄弟俩人,两种鲜明性格,两种博弈方式,最终划出了两道不同的人生轨迹。

刘演性格外向,锋芒毕露,待人坦诚,颇有侠肝义胆。天下大乱前,刘演常以汉高祖自居,广揽天下豪强,经常戏称刘秀为汉高祖次兄刘仲,喜好种田。天下大乱后,刘演在舂陵举兵,自称柱天都部,锋芒之气不可言寓。起兵期间,刘演历经艰辛,多次大破新军,确实表现了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然而在绿林军帝位争夺战上,却因绿林军高层担心其威名,害怕难以控制,反而推举性格孺弱的刘玄为帝。由于绿林军兵强马壮,刘演无奈,只得被迫让出帝位。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演功高盖主,多招刘玄猜忌,在刘玄、朱鲔、李轶等人的合谋下,刘玄以杀其部下刘稷为饵,诱使刘演前往宫中争辩,以致其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象进行不对称博弈,没能有效把握讼卦九四爻“不克讼;复即命,安贞吉”的思想原则,以致被当庭斩杀。

而刘秀能飞龙在天,主要由于其性情温和,处事谨慎,为人多权略,博弈有方。新朝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演欲趁乱起兵,而刘秀却静观时局,始知“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刘演被迫让帝后,更始政权建立,刘秀仅被册封为太常偏将军。由于刘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取得了昆阳大捷,正当其准备乘胜追进之时,却传来兄长刘演被更始帝诛杀的消息。此时刘秀只得强忍悲丧,隐忍负重,韬光养晦,悲愤不形于色,正如同九二爻“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一样,反其道而行之,飞奔至天下最危险的宛城,以九四爻“不克讼;复即命,渝”一样的战略自觉,当面向更始帝自请谢罪,以致更始帝深感愧疚,加封其为武信侯,达到了“无眚”和“安贞吉”这个不争而胜的初步目标。新朝覆灭后,黄河以北成为战略空地,各州郡观望不附,而赤眉军却在山东风起云涌,日益坐大。

为争取出巡河北的战略机遇,实现困龙入海,刘秀乘刘玄确定人选举棋不定之际,极力巴结左丞相曹竟,以迂为直,最终得偿所愿。出巡河北期间,刘秀极力延揽河北英雄,取悦河北民心,在处境极其艰难之时,通权达便,主动迎娶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与刘杨建立了稳固的战略联盟,并通过六三爻“食旧德”和“或从王事”的方式,取得丰厚的博弈资源,站稳了河北脚跟。更始帝刘玄见刘秀日益壮大,担心尾大不掉,便以封王为饵,令其交出兵马,回京受封,却被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从此正确地把握博弈时机,走向了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的道路,逐步迈入如同九五爻“讼,元吉”一样的发展阶段。

刘秀在迫降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尊为“铜马帝”后,终于在河北鄗城即位,建元建武,史称汉光武帝,取得了内外博弈的关键性胜利。

解卦《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您好,天水讼的卦义是官司、是非、纠纷。结合您询问的事项:您问的是关于两人的关系(爱情问题)来看,天水讼卦在爱情方面的寓意是谨慎、预防争执。讼卦暗示你们可能会发生争论、辩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对薄公堂讲非常不利于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想要拥有良好的爱情运气,避免争论与纠纷,唯一方法就是让步,而且一定要在争端尚未形成前让步。此卦暗示,除非你们两人中有一人愿意让步,停止争论,否则,你们就很难成为对方的理想对象。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天水讼 乾上坎下 求高人解卦!

我仅就两卦大意说下,具体象征什么自己联系自身。
本卦《讼》:象征“争讼”,有争执之象,这是诚信闭塞心有恐惧所致,持中不偏才能有好的发展,避免争执,行事谨慎而君子,不做违道德之事可获吉祥,争讼不息必有凶险。在这卦之意下,不要做多余的事,无必要不要远行(不利涉大川)《象》之意为在做事的最初考虑清楚,不要做会引发争议之事。大体如上,其他几爻我就不具体说了,初六、六三与上九有变,我就《易》文做一解释:“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会被“讼”(争)事纠缠,虽然会受言语中伤,这时,退而不争,最后就转有吉象。“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拥有了,就要守正以防凶险,有了功绩小成,不要归功自己。“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原文译文:偶或锦带华衣,但一次早朝就被多次褫夺。意在争来的东西,并不值得别人尊敬,自己劳动获得才是正道。
若变卦不守,则变为《夬》,《夬》卦象征“决断”,意在如若不成,必须决断,不可将就拖拉,此途不通,果断决择下一步。
卦意大致如此,具体有何指,需联系自身。
我以为,《易》卦并非说将来谁会发生什么,《易》者,变为基本,不易的只是天地大道,《易》只是给你一个行为的可行君子道,你若行得,自得君子果。预测,所谓方向而已,联系自身,寻求自己该如何去做,而不是去强求天数,不要恐惧未来,相信自己,放下执念与怀疑,从于天道的寻求精进,自然物质与身心皆得精进。这是我眼中《易》,大致如此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