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四十一挂卦白话全解

周易六十四卦第四十一卦 山泽损

对于卦象来说,我们经常都会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一些神棍模样的人往往会在其中去忽悠别人,而说出来的话语往往都是让人听不懂的。那么在命理学中,周易六十四卦第四十一卦讲得是什么?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损卦】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征忿窒欲。

白话文解释:

损卦:筮遇此卦,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泽水浸蚀山脚为戒,从而制止其忿怒,杜塞其贪欲。

邵雍河洛理数解卦:

损下益上,损盈益虚;先难后易,量入为出。

小吉:得此卦者,损己利人,虽然开始会有所不顺,但付出总会有所回报,因祸得福之象。

解卦手册:

时运:心平气和,才有发展。

财运:和气生财,损己利人。

家宅:地势宜平;夫妇得正。

身体:修身养性。

周易六十四卦第41卦

象曰:时动不至费心多,比作推车受折磨,山路崎岖吊下耳,做插右按按不着。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艮)相叠。艮为山;兑为泽。上山下泽,大泽浸蚀山根。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二者之间,不可不慎重对待。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度会损伤国基。应损则损,但必量力、适度。少损而益最佳。

事业:开拓事业必有投入。投入多少应事先精心算计,力求损益得当。诸事皆应有节度,切忌欺诈、贪婪。天下事克已最难,务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奋斗,手段灵活,争取事业成功。

经商:全面调查市场行情,计算投入和收益的比例。不必过于计较利润的多少,获利即可。真诚与他人合作,彼此信任,手段灵活,切勿自我封闭。

求名:为了成长进步,务必有所投入,且应付诸实践。以损增益,成就理想。

外出:有益可行。注意节省费用,防止损多于益。

婚恋:全面权衡对方的长处与短处。大处着眼。

周易全集《损第四十一》原文赏析与注解

损第四十一

【题解】

损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有大泽侵蚀山根之象。所以,卦名曰损。用以警戒社会:剥民则侵害国基,损人则损伤德行。损益之间,自然不得不慎。损卦阐释减损自己的原则,但这种减损并不意味着损伤自己的部分利益去援助别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损人利己;而是如何在不使自己一方受到丝毫损伤的情况下去获得相当的利益,以及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减损或放弃部分利益而去追求更大、更多的利益。这是损卦最本质的东西。当然,这种损卦的卦义是为国家政权角逐和用兵之道服务的,绝不涉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问题。

【原文】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1]。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2]?可用享。

【注释】

[1]可贞:称心的卜问。

[2]簋(guǐ):圆型盛饭器。

【译文】

损卦: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所往将获利。如何使用二簋?可用于享祭典礼。

【解析】

在有所减损的时候,君子一定要以诚信为准,才不会犯错,才可以安定,才能够吉祥。在有所减损的时候,祭祀可以简单,但必须诚心诚意。

【原文】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3],元吉,无咎,可贞[4]。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注释】

[3]孚:信,中。

[4]贞:中正,稳定。

【译文】

《彖辞》说:损,征赋予百姓而奉养贵族王公,这是国家法度,由统治者制定而广泛施行。征赋百姓,但能“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所往将获利。如何使用二簋?可用于享祭典礼”。征赋百姓,奉养王公贵族,是国家法度。但有时也裁抑王公贵族的利益,用来赈济民困。总之,损上益下、损下益上,应因时制宜,制衡得当。

【解析】

君子懂得有减有增、有损有益、有满有虚的道理,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减少苦恼,等待时机,建立一番功业。

【原文】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5]欲。

【注释】

[5]窒:遏制,抑制。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由此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泽水浸蚀山脚为戒,从而制止其忿怒,杜塞其贪欲。

【解析】

任何时候,都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自我的损失确实是利己利人的,就不要有丝毫吝啬。

【原文】

初九:己事遄[6]往,无咎。酌损之。《象曰》:“己事遄往”,尚合志也。

【注释】

[6]遄(chuán):速,迅速。

【译文】

初九:祭祀大事,得赶快去参加,不会有灾难。祭品过丰,可以酌情减损。《象辞》说:“祭祀大事,得赶快去参加”,这就体现了敬畏鬼神的心理。

【解析】

初九已当损下益上的时刻,与上卦的六四相应。初九本身刚健有余,六四则阴柔不足。于是,初九停止自己的工作,急速去协助六四。这是舍己为人的善行,不会有灾难。不过,在损益之间,应当斟酌量力,使其适度。这一爻说明:应损则损,但必须量力、适度。

【原文】

九二:利贞,征凶。弗[7]损益之。《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注释】

[7]弗:不要。

【译文】

九二:吉利的卜问,征伐他国则凶。这样做对于他国非但没有损伤,反而有利。《象辞》说:九二爻辞讲“吉利的卜问”,是因为九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就像人行事处正守贞。

【解析】

九二属于阳爻刚毅,在下卦中央,中庸不妄进,因而坚持正道有利。如果积极向外发展,就会发生凶险。世上有许多愚忠、愚义的人,往往并不了解这一道理。这一爻说明:应掌握不损而益的道理,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原文】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8]也。

【注释】

[8]疑:猜疑。

【译文】

六三:三人同行,难免意见分岐,必有一人被孤立。一人独行,孤单无助,则主动邀人作伴。《象辞》说:“一人”独行,“三人”同行则产生意见分歧。

【解析】

此一爻颇有些结盟性质的含义,也可能有比卦“比之无首,凶”的含义。强调要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有如群雄角逐,必然要损失另一方。这一爻说明:掌握损有余而益不足的原则,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原文】

六四:损其疾,使[9]遄有喜,无咎。《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注释】

[9]使:使人祭祀。

【译文】

六四:要消除疾病,赶快求巫祭神,病就会有好转,必无灾难。《象辞》说:“要消除疾病”,也是可喜之事。

【解析】

六四的立场,是要从相应的初九处得到助益。初九是刚毅的君子,六四是阴柔的小人,在品格上有缺点。所以,可以用初九的优点减损六四的缺点。不过,就像治病,治疗越早,治疗的机会越大。在积恶不深时,就加以纠正,必定会有可喜的结果。这一爻说明:应以损增益,行动必须迅速。

【原文】

六五:或益之十朋[10]之龟,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注释】

[10]朋:朋贝,钱币。

【译文】

六五:有人送给他价值十朋的大龟,当然不能拒而不收,得龟用于占卜是大吉之事。《象辞》说:六五爻辞讲的“大吉之事”,是因为上天保佑他。

【解析】

六五属于阴爻中虚,柔顺虚心,而且位于这一卦的君位,正当损下益上的时刻。天下对这样的君王,大多数的人会减损自己,使君王增益。在此处,“或”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一爻说明:以损增益,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原文】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11]。《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注释】

[11]臣:奴隶。无家:单身奴隶。

【译文】

上九:不要减损,不要增益,没有灾难,卜问得吉兆。有所往则必获利,将得到单身奴隶。《象辞》说:“不要减损,不要增益”,平生志愿当能实现。

【解析】

上九是损卦的结束,正当损极而益的时刻。上九属于刚爻在最上位,如果使用强使下面受损的方法,形同掠夺,就会成为极大的过错。而且,本身是阳爻,象征充实,并不需要使下面受损。相反,应当以自己的有余,使下面的人受益。这样坚守正道,才会吉祥,前进也有利。这一爻说明:损与益完全依状况而定,应损则损、应益则益,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

《易经》第41卦——损卦

损卦,上卦是艮,艮为山,下卦是兑,兑为泽。可以想象下,山在上,沼泽在下,若减损下面沼泽的土来增加上面的山,山就会越来越高,沼泽就会越来越低,这就是减损的一种情景。或者换一种想法:山会慢慢往下陷,被减损了,而沼泽会被慢慢填满,这样山越来越低,沼泽越来越高,慢慢就平衡了,所以减损是互相的。

损卦告诉我们减损的智慧。

给我的思考:

1.它让我想起一本书《断舍离》,书中写到“这个世界看似十分复杂,本质上还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若简单,世界就不会复杂。”“断舍离是为: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的烦欲与执念,当离”。其实,说到底告诉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做减法。从懂事起,在学习到工作,我一直在做加法及被加法,比如有时候自己在崩溃边缘,还在做加法不停告诉自己,忍一下,继续加把劲,会好起来。这反而让自己压抑着,心情一段时间处于低落状况。如果那个时候,我知道减法的思维,我就会放下执念,解放自己。

少则多,多则惑。生活本就是有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组成,我们只需要享受当下的一顿饭、享受当下的美食,寻找到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幸福。

30岁之前自己在做加法,30岁以后我做好减法,简化生活,活得简单快乐!

手抄损卦:

《易经》第四十一卦 损卦启示:少损则益,宁俭勿奢

《易经》第四十一卦 损卦 山泽损 艮上兑下
损卦卦辞: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he)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卦辞释义:
孚:诚信。元:大。曷:意思同“何”。簋:祭祀时用的食器。
本卦辞的意思是:心怀诚意,可获吉祥,不会招来麻烦,可以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用什么祭祀神灵呢?两簋粗淡的食物就足够了。
损卦人生启示:少损则益,宁俭勿奢
损卦位于解卦之后,《序卦》中这样解释道:“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解卦在缓和了困难之后,一定会因松懈而造成损失,所以接着就出现了损卦。
损卦是异卦相叠。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兑为泽。兑下艮上,说明山下有泽。泽水由下向上渗透,滋润山上万物生长,但是却使泽水减少。所以被命名为含有减少之意的“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艮上兑下,山上泽下,意味着大泽浸蚀山根。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度会损伤国基。应损则损,但必量力、适度。少损而益最佳。损卦象征着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
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因为滋润山上的万物而减损自己,这就是损卦的含义。
从卦象上进行分析,损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兑为泽,山下有泽便是损卦的卦象。湖泽因为滋润山上的万物而减损自己,这就是损卦的含义。也就是说,山下的沼泽增大,山的面积便会减少;山下的沼泽减小,山的面积就会增大。山与泽互相减损,一方受损,则另一方受益。从卦变来讲,损卦是从泰卦变化而来,即泰卦的九三与上六互换便成为损卦,其表示的含义是减损下面一个阳爻增益到上面,也就是说“损下而益上。损卦象征着减损,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私欲,多做点有益于大家的事情。
损卦给人的启示是:减少和增加、充实和空虚在不同条件下会转化的。但是,不论如何,人们一定要坚守正道,心怀诚信,这样才会吉祥。
占得此卦者,在事业上,不必过于计较利润的多少,获利即可。诸事皆应有节度,切忌欺诈、贪婪。真诚与他人合作,彼此信任,助人为乐,资助他人,而自己要宁俭勿奢。如此,诸事都会十分顺利。

易经中六十四卦分别代表什么

64卦代表这宇宙只有64种情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