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卦六二的爻辞是什么意思啊

复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复卦 《周易》

(下震上坤)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明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注释〕 复:卦名,象征返回、回复之义。反复:往返。攸:所。刚反:震为阳刚之卦,坤为阴柔之卦,所以刚反是指刚反于内,即刚者返回之义。刚者可指君主、父亲、男子、君子等。七日来复:据高亨《周易大传今注》,七日表数七,七日来复是说以七为一周期,如正月阴气始退,到八月而复来;八月阳气始退到正月又渐盛。卦象也如此,卦爻有六,数至第七,则又为另一卦。天行:天道。刚长:指复卦最下之阳爻,《周易》每卦之爻位都是由下而上确定。复卦表明阳、刚开始增强。天地之心:天地之本,即天地万物循环往复的生生不息之规律。以:因此。至日:冬至之日。闭关:封闭城关。后:指君主。省:视察。方:邦国。不远复:不远而返。祇(qí):大。悔:较小之不幸。休:欣喜,也作辞官退休。休复:欣喜而返,也作辞官退休,返其故居。下仁:让其位给仁人。频:同“颦”,皱眉也。厉:危险。厉无咎:指人们出行,遇到危险,皱眉而返,知难而退,故无凶。义:同“宜”。行:道。中行:中道、中途。中行独复:意思是中途独自而返。敦:考察。敦复:指经过考察而返。自考:自我考察。中以自考:意为自我反省以守中正之道。迷复:迷路后返回。眚(shěnɡ):灾祸。克:能。

(施忠连)

〔鉴赏〕 复卦在《周易》中位居第二十四,与剥卦成倒爻对立卦、即综卦。剥卦一阳爻孤悬于五根阴爻之上,表明阳刚将尽,为大凶。但是《周易》总是以动态、转化的眼光看世界,以为否极泰来,大凶中也蕴涵着转机,因此接着推出复卦。“复”有返回、回复之义,预示生机再来,所以《序卦》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而从卦象看,虽然上面五根阴爻相重,阴势极盛,但是下面已有一根阳爻出现,说明一阳返回,就将横扫萧瑟凋零之象,再度勃发生机。而从两经卦的组合来看,复卦的下卦是震,象征雷;上卦为坤,象征地,因此复卦显示阳刚初生,如初春之惊雷,必将奋发显威于大地之上。因此,此卦自然是吉利的。

复卦的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本来是说旅行七天后安全回到家中。《彖传》从中体悟到一个哲学道理:事物的运动都有周期性,这就是它所理解的“复”,并把这种周期性说成是“天行”、即天道,也就是宇宙的普遍法则。实际上《彖传》把这种周期性看成是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表现。天行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荀子的《天论》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之语就是对此最精辟的表述。看起来《彖传》很可能是荀子学派的著作,所以《彖传·复卦》说“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以为人们遵循这种具有某种周期性的客观规律是求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顺动”是《彖传》中经常出现的用语,可见它高度重视客观规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彖传》中“《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之说。通览全部《彖传》或整本《周易》,我们发现“天地”的用语是指大自然、客观世界或宇宙,从来没有用来称呼超自然的人格神。既然这样,何来“天地之心”?南宋有个学人黄樵仲就曾向他的老师朱熹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朱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揭示了《彖传》中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他提出“天地”不是神,就此而言是可以说天地无心。但是大自然是有秩序的,冥冥之中似乎有个什么东西在决定着一切。他说:“若果无心,则须牛生出马,桃树上发李花,他又却自定。”(《朱子语类·理气上》)因此他认为“心”就是“主宰”的意思,就是理:“心便是他个主宰处,所以谓天地以生物为心……某谓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同上)他又说:“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人得之遂为人之心,物得之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接着遂为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尔。”(同上)通过朱熹的解释,我们从《彖传》的这一表述中看到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充满了生机、生气,整个世界既有特定的秩序,又是一个生命流畅不滞、盎然不竭的大化流行的过程。复卦的卦象最生动地表现了宇宙生命力的深刻含义,其中一根阳爻处在五根重叠的阴爻之下,表明阳气复生于下,虽然力量尚小,但是生机不可抑制,内在的活力终将爆发。这种卦象最能说明哲学上的生命意义:内在的、不竭不灭的生机,腐朽的事物中产生新事物,使一成为多、柔弱变刚强的生命力,正如朱熹所说:“万物生长,是天地无心时;枯槁欲生,是天地有心时。”(同上)复卦告诉人们大地萧瑟凋零之时生机常存,正如《彖传》所说:“《复》,‘亨’,刚反。”“一阳来复”在中国传统的话语中具有极其巨大的鼓舞力量,不论是久病未愈的病人,还是事业处于极度困难境地的人,看到“一阳来复”就会信心百倍,以最大的精神力量经受磨难,争取最后的胜利。

《象传》赋予复的概念以伦理学意义。第一根阳爻的爻辞“不远复,无祇悔”本来是说旅行不远就返回了,但是《象传》把此语当作一种隐喻,说明一个人迷途未远,幡然悔改,回归正道,所以说:“‘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六四”爻辞的诠释与此相似。儒家认为人的本心是善的,因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都有内在的精神生命力。人走入歧途,是因为一时丧失本心,只要努力修身养性,复其本心,就能变成有道德的人。因此复的观念对于儒家伦理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增强人们求善弃恶的自信心,帮助人们调动修身的内在动力,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复卦的白话解析

复①:亨,出人无疾,堋②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白话】筮得复卦,亨通,出门归来顺利,没有生病,赚了钱回来,也没有灾难,旅途往返要花七天时间,这利于有所作为。
【注释】①复:卦名,返,还,归,回。②堋:假借为“朋”,朋贝。
【讲解】复卦卦图由一个阳刚之爻与五个阴柔之爻组成。这个阳刚之交在五个阴柔之爻的下面,表示阴柔到了极限,阳刚反回卦中。夏历十月阴柔极盛,到十一月冬至节,阳刚之气生长于地中,所以《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彖传》说:“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初九:不远复,无提①悔,元吉。
【白话】筮得复卦,占得初九爻,出门不远而归,没有大的悔恨,大吉。
【注释】①提:假借为“只”。只:大也。
【讲解】复卦以阳刚之爻回归出现于第一爻而得名,初九位于复卦的初爻,最早得到回归的阳刚之爻,象征君子失之不远便复归于初,所以没有大的悔恨。复归那君子修身的正道,所以复有复归人性、复归善良品德等含义。
六二:休①复,吉。
【白话】筮得复卦,占得六二爻,欢欢喜喜归来,吉善美好。
【注释】①休:欢喜。
【讲解】六二阻柔之爻居于阴柔之位,而且居于下体的中央,与六四阴柔之爻没有阳刚接应,反比于下爻的初九,象征人行仁义于下,所以断以吉占。王弼说:“得位处中,最比于初,上无阳爻,以疑其亲。阳为仁行,在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既处中位,亲仁善邻,复之休矣。”
六三:编①复,厉,无咎。
【白话】筮得复卦,占得六三爻,频繁地往返,处于危厉之境,但没有灾难。
【注释】①编:假借为“频”。
【讲解】六三阴柔之爻处于下体之终,离开初九阳刚之爻较远,象征人离开正道已经很远了,很难复归人的本性。然而仍然追求归复人的本性,因而厉而无咎。
六四:中行①独复。
【白话】筮得复卦,占得六四爻,中军单独归来。
【注释】①中行:中军。
【讲解】六四阴柔之爻,处于下上两体的中间,又居于复卦五阴爻的中央,所以爻辞用“中行”,五阴爻仅有六四阴爻独与初九阳刚之爻为正应,所以爻辞为“中行独复”。
六五:敦①复,无悔。
【白话】筮得复卦,占得六五爻,匆匆忙忙回来,但没有大问题。
【注释】①敦:迫促。
【讲解】六五阴柔之爻居于复卦上体坤卦之中,坤卦品德厚道柔顺,六五爻居中自守,能复于正道,能复归人性。所以爻辞谓“敦复无悔”。王弼说:“居厚而履中,居厚则无怨,履中则可以自考,虽不足以及‘休复’之吉,守厚以复,悔可免也。”
尚六:迷复,凶,有兹省①,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十年弗克正②。
【白话】筮得复卦,占得尚六爻,军队不熟悉地形迷路而归,真是灾难深重,出师就不吉利,用这样的军队打仗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是国君荒淫所致,以至于十年内不能用兵打仗。
【注释】①兹省:灾眚。兹,通灾。省,通眚。伤害曰灾,妖祥日眚。
②弗克:不能。弗,不。克,能。正,假借为“征”。
【讲解】尚六阴柔之爻居于复卦的终点,距离初九阳刚之爻最远,迷而不能自返于正道,不能复归人的善良的本性,所以祸莫大焉。用这丧失了人性的疯人去行师打仗,终将大败。用这丧失了人性的病态心理的人去治理国家,国君必然遭受灾难。等到造成重大损失时再复归正道则已晚矣。《象传》说:“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关键是违背君子之道,丧失了人性。

颐卦 第65、66天

颐养之道 第65天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序卦传》
上山下雷,就像吃东西上面不动下面拼命的嚼动。民以食为天。

颐,养正也。——《杂卦传》

要用正当的方式,正当的方法来益颐养自己。

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只有守正道才会吉祥。看一个人吃饭的样子,就知道一个人的修养。自食其力,口中的食物才是最甜美的。

彖辞: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颐:口养;深养(有内涵)养正:有内涵的饮食之道。

好好吃饭,好好养生。管好自己的嘴巴自然很顺利,不会有什么毛病。吃东西不止要顾自己,还要照顾到其他人的所需。要注意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不该吃,以及所吃食物的先后顺序。天地不求回报的供养万物,圣人培养贤能的有能力的人,并且照顾所有的老百姓。吃饭的时间比皇帝还大,最起码跟皇帝一样大。
颐卦的初九爻与复卦的初九爻一样象征着大地回春生机勃发。颐卦的上九爻象征着天空中的太阳,阳光普照,给予万物生长的动力。古人根据这种天地依时养育万物的卦象推演出人类也应该在自足自立之后推己及人,懂得关怀供养他人的道理。

大象: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吃饭不能发出太大的声。君子讲话要谨慎,节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定时定量,不要吃零食,不要吃宵夜。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现在很多人只吃菜不吃饭,饭的功能就是把所吃的东西都吸收进来输送到各个器官。

养生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是阳光,空气,水,食物。阳光要适当的照一照,空气是最主要的食物,房子一定要通风使空气流通。

我们要学会自食其力,懂得养生之道。下节分析学习每个爻。

自作自受 第66天

养生只能靠自己,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只有自己清楚。
初九爻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舍:舍弃

初九阳爻阳位,本来有灵龟,但是把它舍弃了。看九四如此享受跟着去学。这就是失正,没有自知之明 ,自暴自弃。

初九小象: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本来是很珍贵的,现在也没有了价值。

其实每个人都有管理自身健康状况,以及自食其力的能力,然而往往人们经受不住诱惑贪图口腹之欲而招致疾病。或者因为贪图享乐而期望依赖他人的颐养,这些都是人类需要克服的弱点。

六二爻辞: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颠:颠倒 丘颐:颐丘养上

六二与六五不相应,与上九隔了三个阴爻,太遥远了。所以六二会很自然地与初九扯来扯去,因为异性相吸。本来应该向上的,结果向下,这就是颠倒。上卦山,所以用丘。只要有所动,只要往前走,一定是凶的。我们常常说养小孩不是为防老的,所以现在舍不得养小孩儿了,要自己顾自己。养人和自养现在已经有隔阂了,老人往往要先顾自己,一家人两条心,那整个家就不和了。上九代表老人,初九代表小孩,人把孝颠倒过来了,成了孝顺下一代,求养于下,很可笑的现象。
六二小象:六二征凶,行尸类也。类:类比

大家走同样的路,奉行同样的方式。同样是阴跟其它的阴做法不一样,违反了天道一定凶。

六三爻辞: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拂颐:违背饮食的正道

违背饮食的正常之道,凶。守正才可以防凶。长期不可以轻举妄动,因为已经走错方向。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像饮食方面更是要小心,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六三小象: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整个的道理都被扭曲了。养生最要紧的是脊椎骨要正,规规矩矩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气才会通。脊椎就不会侧弯,身体才会平衡。对自己的身体是不能客气的,觉得舒服的对身体可能是不好的,比如翘二郎腿。

养生其实就是与习惯做斗争的过程。我们需要养成一些顺应规律的好习惯,同时摒弃一些违背常理的坏习惯。

当一个人喜欢吃喝玩乐,就会觉得没有吃喝玩乐做不成生意。当不喜欢吃喝玩乐的时候就会觉得只要生意正当生意也会很好。一切都是自己编出来的理由。

从初九到六三都透漏着凶祸,把自己养好其实是一件需要费心对待的事。必须抵御欲望的诱惑,摒弃错误观念,戒除不良习惯才可能吉祥顺意。我们看以看出,我们本来是很懂得饮食的民族,千万不要“关我朵颐”,而把自己的文化舍弃掉。

下面的震卦是要求养己,上面的艮卦开始照顾别人,要重视养人。

六四爻辞: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初九与六四是调和相应的关系,相互给予所需要的东西。威而不猛,各种不好的习惯会逐渐的消失。供养贤能的人,不一定要为自己做事情,只要对社会大众有益就可以。

六四小象: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六四基于上位,但是它能够向下施以光明。

六五爻辞: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违反常道,走正就会吉祥。不可以冲的太远。

拂经:离经叛道;通权达变。

六五小象: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虽然六五是国君上九是宰相,但上九是开国的元老,所以委屈自己竭诚的请他帮忙,这是吉顺的。
上九爻辞: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由于懂得颐养之道,能够照顾到所有的各爻使他们能够好好的饮食。但是自己处境是很危险的,但是由于自己的贡献,也会吉,就这样做没关系。

上九小象: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先把自己养好,然后去照顾别人。不是自私自利,虽然有人议论纷纷。但是没有关系,只要心是为公也会大有庆。因为最后大家总会明白的。

饮食也要注意自己的功德,不要浪费,尽量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但是也不能己所欲施于人,要尊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

长期以来整个都扭曲了以后要做一些非常行动,必须要力挽狂澜,那个就叫做大过卦。下节学习大过卦。

关于《易经》复卦爻辞的小知识

重温《易经》的复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的内容~~

复卦是第二十四卦。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根爻的爻辞都有一个“复”字。初九爻是复卦中唯一的阳爻,走得还不太远就回复了,没有大的悔过,一开始就大吉。“不远复”,这个时候刚开始,偏离正道还不太远,要赶快回到正道上来。

《象传》说要赶快回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初九爻是复卦最关键的一爻,表示阳气从全阴状态下开始回复,走上了正道,这时要加强修养、修身。“吾日三省吾身”,要好好反省、检讨、忏悔自己,忏悔过去怎样走上了不正的道路,现在要怎样回到正道上来,这样才会大吉。《象传》中的“复”指抓住本源,从根本上、源头上反思自己,走向正道。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大有卦的《象传》说“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这个“休命”就是美好的生命,所以“休”是美好。“休复,吉”,愉快地、美好地回到正道上,是大吉的,因为六二爻居中位。

六二爻对下方行仁义,心中有仁德,所以美好。这里的回复是自觉、自愿地回到跟初九爻相邻的关系,两爻相亲相合,所以是美好的回复。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频”通“颦”,意思是皱眉头,“频复”就是皱着眉头去回复,表示很勉强地返回。“厉无咎”,虽然危险但没有灾祸。为什么六三爻是勉强地回复呢?因为“三多凶”,第三爻居于下卦的最上位,大多会凶险,而且这里的第三爻又是阴爻,力量不够、不正,所以只能愁眉苦脸地勉强回复。但是只要回复了,最终就没有灾祸。

《象传》说愁眉苦脸地、勉强地返回虽然危险,但在道义上不会有灾祸。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在中间行走,独自返回。六四爻的位置正不正呢?正。因为它是阴爻居阴位。中不中呢?它既不在下卦的中位(第二爻),也不在上卦的中位(第五爻),但是从整个卦六根爻来说,第四爻是在中间的,所以是“中行”。第四爻和复卦唯一的阳爻初九爻相呼应,只有它能被阳爻带动专心致志地回到正道上来,所以叫“独复”。

      “中行独复”是为了“从道也”,它顺从了中正之道,所以是吉的。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敦厚、虔诚地返回,就没有悔过。回复正道的时候一定要敦厚、虔诚,为什么要敦厚呢?因为六五爻居于上卦坤卦的中央,坤卦代表大地,最为敦厚。

        六五爻居上卦中位,自我反思。按照曾子的说法“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谋划的时候心中是否忠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有没有守诚信?)“传不习乎?”(老师传下的学问是否实践了?)这样时常反省就能很快回复到正道,也就无怨无悔了。这个“无悔”是指结果,其实思考、反思也是一种忏悔,只有忏悔才能“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前面五根爻的爻辞都是“吉”或者“无咎”“无悔”,唯独上六爻连着出现了两个“凶”,为什么呢?“上六,迷复,凶,有灾眚”,迷失道路,误入歧途,不知如何回复,所以很凶险,有灾祸。“眚”原指目生异物,遮挡了视线,找不到方向,代表灾难。“用行师,终有大败”,如果这时用兵打仗,最终会大败。“以其国君,凶”,在这个时位,治理国家的君主会有凶险。“至于十年不克征”,十年内都不能成功地征讨外国。

      误入歧途不知返回是有凶险的,因为违反了君主之道。为什么呢?上六爻是阴爻居最高位,力量不够,而且距离初九爻最远,受到阳爻,也就是正道的影响最小,容易迷失本性。同时,它居最高位,没有人规劝,所以不知道要怎样回复到正道。如果还想去侵略别人,就违背了为君之道,肯定会有凶险。上六爻实际上是从反面来说明回复正道的重要性。

地火明夷卦,变爻六二 是什么意思呀 ?

咒语

求解卦:否卦,六二变爻

参考:否之讼卦,能成,小心后面的争讼,来自于文书合同类。目前双方关系好,为一次性投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