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小人

怎么去读易经(2)小人、君子、大人、炮灰及龙如何理解

精不容错过。 我们先把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些角色全部列出来,从古代群经之首《易经》里流传至今的对人各种称谓: 圣人君子?体现的是博大而宽广的胸怀。 大人?体现的是公正。 小人?对利益利害看得清楚透明,并能利用这个利益利害为自己谋取好处的人。 炮灰?被利益利害所推动,最后很努力地成为别人利益的牺牲品,莫名其妙的渡过炮灰的一生。 “龙”: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把龙当成一个重要的高指标的称谓,但龙也许是一种想与天合一愿望,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代替天来行道的人。古人眼里的天,是一种刚健的德行。普施恩惠,持久不怠,从不厚此薄彼。 这里必须要说清楚什么是君子,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人让玫瑰开玫瑰花,让苹果树结出苹果。让羊有草原,让狼有羊吃。 所以想在为君子的人一定要心中有龙(怀有与天合一的伟大梦想),并且要努力修学替天行道的能力。 大人是指什么呢?君主时代的官员被老百姓称为大人。但这个大人有时候有着不同的结果与称谓,管理者在公司里往往也被认为是大人,因为一个中国的管理者,在公司不光要管理公司业绩,有时候员工之间的事,员工的家事也要管。 国企时代,员工将自己交托于某一个公司,就是将自己的一生交托于这个公司。中国人习惯上将那个能救自己的人称为大人,我曾为此作过比喻,一个圣人,好比是一个太阳,如果你在寒冷的夜里可能会被冻死的时候,喊这个圣人来救你,太阳一定不会救你,它一定会在鸡鸣之后,准时升起,普照大地,不针对任何人。但大人此时可能是一把柴火,一床被子。所以中国老百姓在碰到困难的时候都会说大人救我。或者说大人冤枉,不会说圣人救我。 一个管理者要经历多重角色,有时候一个小人装着大人,有时候一个大人装小人。 那么中国人几千年来把人分为圣人、大人、小人、民众。 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哪一种人?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如果一个人不想成为炮灰,他必须心中有龙。所以中国人望成龙,为什么?因为大部分人要胸中有龙才能走出不做炮灰的命运,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龙就是一种志向,想向上爬的那种愿望,不甘于在山脚下的生活。 当一个人有了向上的志向,他会整装待发,此时才能称为人,这个时候怎么去看一个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一个有志向的人,他要成就一番大业,有的人是为了自己占有,成为有权有势的人,有的是为了天下仓生,他要公正地将天赋财富分配给所有的人。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不管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有可能向上成长。 你从炮灰到了小人的阶段,这个时候你要去洞察天下利益之间的利害关系,只有如此你才能成为大人。 大人里有没有小人,当然是有的,不是你权势上了一个台阶就是真的人生境界也会上一个台阶,你是否进入大人的阶段,有一个标准,是你能不能看透小人,看透各种利益利害。 历史上很多的炮灰的人物,自认为读了几本书就是君子,以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为理由,自命清高,这些人或者叹息自己怀才不遇,或者以痛哭世间看不顺眼之人过去一生。 当今网上很多打着左派旗帜的炮灰,身无长才,只知道怨妇式骂人,不仅如此,仔细去看大多是低层次的,根本没有看透人世真理,连小人都算不上的,比如打着北大旗帜的孔教授之流,相比右派的小人,这些人层次的确低一点。 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我们如何去看这些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思考周全,教化别人却不利用别人,小人正好相反,只是利用别人,从不周全考虑,教化他们。 这个层度上的比的不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智慧。中国人叫本事。 管理者的能力与本事 在一个员工没有进入管理层的时候,他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力,能力越强他就越能为公司贡献,所以彼得德鲁克说最优秀的管理者就是那些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凡是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哪怕你的职位很高,你也没有作用。 这里指的是员工,但当一个员工被提升为管理者,此时他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这个员工变成了管理者。在中国一个管理者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中国人有个词叫“本事”。 管理者业务能力很强不代表这个管理者就能管理好团队,一个很会打仗的人不一定会指挥。诸葛亮单枪匹马,赵云、张飞、关羽都比他强,但指挥打仗却不如他,诸葛亮那个叫本事。 管理者的本事在于能洞察身边所有的事物,让这些事物按其规律自然运转,苹果树结苹果、玫瑰开的是玫瑰花。 很多新任管理岗位的员工都会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他们会希望玫瑰结苹果。 那么一个管理者重要的是本事。本事不光是能力的表现,本事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词,西方的管理者,只要有能力就可以,但在中国的传统就是你要有本事。 能力是有时间性的,一个10年前的能力,在今天已毫无作用,但本事却不会,所以本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智慧,让你走出愚痴的人生,不再画地为牢。 管理者学到了一些管理的能力,但刚刚才学会,回来用了几天,发现这个能力就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时机变化了,那个技能用不上了,但有些管理者自认为自己还有某些技能,当成某种宝贝。 当这个人从大人向圣人过渡的时候,他会将自己的生命再上一个台阶,达到圣人阶段,基本上就可以无为而治。 什么叫“无为而治”呢?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就是指最高层次的管理。 你的那些民众如果自己能做,你不要乱参与,让他们自己去,他是树,让他成为树,他要开花,让他开花,你每天阳光普照,云行雨施给他们公正的养分。民可使由之。 不可,那就教化他,使知之,让他经历一些挫折,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慢慢悟出来。 凡是没有理解到这样高度,大部分是炮灰,佛家直接就称愚痴的人都是“畜牲”。炮灰努力做着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拨苗助长的事,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一个家长拼命让那个孩子学这学那,补习这个技能,那个技能,以为这就是望子成龙,他都没有龙能注入到孩子的心里。 那个老婆每天想着怎么看管自己的老公,以为这样会有幸福。那个管理者,拼命想从上级那里获得权势,以为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可以做更大的事业。这些低层次的想法都还处于炮灰的阶段,大都死得不明不白。 管理的智慧,中国人叫本事,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只会画地为牢,无论他外在的地位看上去有多高,他都是走在大街上的囚犯。 管理者心中有“龙”,这个龙就决定了这个管理的品格,决定了他的行为趋势,当层次高的人都能预测这个趋势将向何处。

易经中的君子和小人是指什么人

在《易经》中主要讲三种人,大人、君子和小人.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说说孔子老先生了,因为大人这个词是从孔子那里开始丢弃的,孔子当时做学问私心也很大,因为他要把一个他看中的人推上去,并同时要把另一个他不喜欢的人踩下去,那个要推上来的人叫做君子,那个要踩下去的人叫做小人.后世很多学者都没有和孔子交成朋友,却顶礼拜为老师,就不加辨别地继承了这个原则,那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做君子,千万不要学做小人,更不让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做小人.
一切看上去很美,但美丽的蘑菇往往都是有毒的蘑菇,思想观点也是一样.孔子的这一偏好和武断,害了不少有为的青年,也包括我.其主要后果就是读书好、学问大的人永远在给学习不好、学历不高的人当臣子或打工,从汉刘邦到现在的知名企业家,几乎不都是这样吗.
什么是君子,我们不要听孔子的定义或想当然,而要好好查查君子的由来.君子是君王之子的意思.古代的君王基本不受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因此能更加享受到做人的尊严与幸福,但又陷入到另一种痛苦中,那就是孩子多了,怎么安排工作.
当时的君王毕竟还是比我们当代普通大学生的爸爸们有办法,那就是将自己的每个孩子分到自己所管辖疆域的城市中去当一把手,这些上面直接排下来的领导就被当地的干部和百姓称为君子,因为他们根红苗正,是君王的孩子,简称君子.
这么大个摊子交给个毛孩子,老爸自然不放心,就给自己孩子有派了几个手脚麻利又办事伶俐的家生子当下人,这些伺候君子的下人就被称为小人,同时他们也自称为小人,这些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上也经常看得到.
记住,小人最初可不是一句骂人的话,那个时代,普通百姓要是能去王府当上个小人的差事,和现在考上公务员给市领导当秘书是一样的,要是能在丞相府里面当小人,至少也是七品官.
君子既然根红苗正,理想自然要比普通干部和黎民百姓们的志向宏远,那就是谋着老爸那个国王职位,本市的具体工作就不太放在心上,一般都委派给那些带过来的小人们来管.但王位只有一个,因此大部分的君子没轮上当国王,但心气高的毛病却被深深地培养出来了,具体事务性的管理工作还是不愿意亲力亲为,却把下面的小人们累个贼死,最后最有能力的小人和大家一商量,干脆废了这个眼高手低的家伙我们自己来,就这样,新的市领导产生了,小人成主事的了,而君子灰溜溜去住牲口棚了.
至于当了国王的那个君子手下的小人们,自然鸡犬升天,不是提拔成市长,就是当成了国有企业老总、各机构的要员,开始欺负其他那些没有提拔上来的君子.就这样习惯成俗,小人贪图利益,处心积虑与君子作对的社会关系也就形成了.
每个人设想一下自己的血脉,到底是正宗小人之后还是君子之后呢,这个不用查大家也知道,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既有君子的,也有小人的,因此我们做事的时候,时不时表现出君子的志向远大,外加眼高手低,在某些时候,我们唯利是图外加不遗余力的小人作风也经常展现.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与君子的混合体.
很可惜,我们很多人受了孔子思想文化的毒害,搞得我们时时刻刻要求做志向远大的孤傲君子,做宋襄公,不善于踏踏实实从小人干起,更不具备小人那种对上级的服从与恭敬,没有修炼成“后天八卦”阴阳循环往复的心(解释见《阴阳时空经》),虽然书念得很好,学历也很高,最后还是乖乖地给那些学历都可能小学没毕业但社会大学毕业的优等生们去打工.
那些平时学习不好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板或领导,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在上社会大学的时候学会了该当君子的时候要当君子,该做小人的时候做小人,他们的心就像“后天八卦”中的阴阳太极图一样,把君子、小人的特点一阴一阳在循环往复地运动,未发之时,你看不出他是个小人还是君子,一旦发挥,无论是君子心性还是小人心性,皆中节,合乎人情世故、事之常理,这种自然状态的人,就是《易经》中所倡导的大人.

《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怎么理解?

原文: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译文:大人像老虎一样地变化,不占卜,有了信任。

解释:第五爻的爻辞,阳,表示客方素质良好。“大人”指客方,因为客方的素质良好,力量强大。尽管主客双方都各为自己的利益而积极主动地行动,如果主方取得客方信任,客方就有可能愿意帮助主方,客方的态度会有明显的变化,“大人虎变”。

如果客方对主方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开始帮助主方,这肯定客方有了对主方的信任,“未占有孚”。

原文: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变化如豹,道德低下的人改变面孔;征伐有凶险,安定坚持吉利。

解释:第六爻的爻辞,阴,表示客方的态度阴,对主方随和。客方素质良好,态度随和,是位君子,改变迅猛而明确,如豹,豹的动作迅猛,直接显示出身上的斑纹。主方素质不佳,力量弱,比喻为小人。小人的改变在面孔上,变化不彻底。

另一层含义,“小人革面”是指主方对客方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是表面上的改变,但是对双方关系却影响很大。客方的态度是随和的,如果主方对客方态度粗暴,像个征讨者,则是凶险的。主方如果坚持安静地等待客方的帮助,就吉利。

扩展资料:

第五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并且与二阴有应。既有应又当位,表明主方有从客方的良好素质获益的可能性,主方应当尽力利用和扩大这种有利的可能性。

第六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又与三阳有应。既有应又当位,这是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主方应当利用这个好机会,取得客方的帮助。同时,主方也须要注意,不要傲慢,不要粗暴,要充分尊重客方。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是...

意思是:往往一个人甘愿吃小亏,他就不会吃大亏,因为好人本来就是吃亏的,不要骗自己。但是一个人小亏都不愿意吃,那老天就知道你是小人,你不是吃谁吃?从短期看君子是吃亏的但是长期是后面有福的。

出自:《易经》—曾仕强

释义:高尚的君子自愿高尚,卑鄙的小人自甘卑鄙。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却难遇到活上百岁的人。

扩展资料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

《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周代的易书《周易》,并称为“三易”(一说分别作于上中下三个时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连山》、《归藏》是我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典籍,有说《连山》与《归藏》不是失传了,而是被改了名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也有说《连山》与《归藏》于汉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此二易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易经》教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相对的。君子不是没有缺点或过失的好人;小人也不是没有才华或优点的坏人。但对国家,民族,和君子来说,最可怕的是小人。做君子防小人是保证事业成功,保持人生顺利的重要学问。《易经》大量内容是教育人如何做君子,但也有教人如何认识小人和正确对待小人的内容。细读思考,很有见地。小人危害太大了。小人会乱国害国。军队是古代开疆拓土,保证国泰民安的重要工具。《师卦》认为要用老成持重,德才兼备的“丈人”即长者可获吉祥。《上六》说,“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说,“‘小人勿用,’必乱邦也”。用小人将危及国家。在承平的“大有”时期,用人要讲德行资历,这样有利于国家秩序。《大有。九三》说,“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认为“‘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王公朝见天子,要赐宴招待,小人不可当主持。小人担当此重任就会破坏秩序。(这里的小人可指地位低的人,也可指让王公们视为德行不好令人讨厌的人)。小人会腐蚀败坏社会风气。“剥”是“不利有攸往”即不利君子前进的卦象,因为“小人长也”,小人的增长。《剥卦。上九》说,“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解释说:“‘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硕的果实没被摘食,君子得到果实装到车中能济世;小人得到则剥蚀万家。小人得财,不会“富及其邻”,让人民怨恨社会不公,小人有财后的轻狂炫耀,也会败坏风气因而古人说,小人不可任用。殷高宗武丁是殷代中兴之帝,在他之前十多代帝王大概都是小人当政,国运垂危,“诸侯莫朝”(《史记,殷本纪》)。《既济卦。九三》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在付说的帮助下,对内加强吏治,对外对那些背叛殷商王朝的诸侯进行讨伐,仅打鬼方这一部落就用了三年时间,终于使商王朝的宗主地位得到认可,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国民疲惫。这可以说是血的教训。小人与君子区别在哪里?《泰卦》,《否卦》卦象很有意思,可以帮我们了解把握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前者是阴在上阳在下,或者说阴在外阳在内,后者相反。如果把阳视为君子之行或君子所处位置,阴视为小人之行或所处位置,那么,君子在国家处于内部重要位置,就意味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泰卦。彖》)。国风正,君子之道渐长,小人之道渐消。反之,就是小人得意,君子失意的时期。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将两卦象理解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是君子的表现;“内因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则是小人常见的特征。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的君子品格主要表现在内在内心,刚健正直,光明磊落,纯正善良,而外在为了适应社会,也会表现出柔柔顺从。小人也不是处处都是让人厌恶的言行,有时小人在外表现甚至比君子还君子,故作刚正坚持己见,可内心是阴毒,阿谀逢迎,唯利是图。小人喜欢奉承,君子不会如此。《否卦。六二》说,“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说,“大人否。亨。”包承“就是接受奉承,小人喜欢人奉承,认为是吉祥;大人君子对歌功颂德,奉承拍马,头脑清醒,不予接受,因此亨通顺利。在春风得意的“大壮”期,“君子以非礼弗履”,小心做人,认真做事,更加遵守国家礼制法度,而小人则会狂妄无知,蔑视贱踏法制。《大壮。九三》说,“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小人以强壮骄人,我多伟大,多有能力,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能把握怎样?而君子用无为处世,尊重规律,不以强壮而胡为。在小人当道或功成名就之时,君子会明哲保身或见好就收,激流勇退,而小人因贪权贪利决不会隐退。《遯卦。九四》就指出,“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象》说,“‘君子好遯’,‘小人否’也”,君子喜好隐退,小人却做不到。《易经。系辞下传》引孔子之言,“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另外,“易经”中君子要做的行为,如果完全相反,则很多都是小人的识别条件。怎样对待小人?<<易经》也提出了一些方法:一是要有正确的心态。社会不可能都是小人,绝大多数是有缺点的君子或好人,小人只是少数。同时,社会发展的总趋是君子受欢迎,小人让人骂。二是要知道小人或恶人对君子的修养多少有帮助。《睽卦,初九》有“见恶人,无咎”之语,《象》理解为“‘见恶人’,以辟(避)‘咎’也。”遇见恶人,是避免灾祸的方法。三是要能感化。在困难时侯,要化解困难需要能容,《解卦。六五》说,“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云,“‘君子有解’,‘小人’退也”。意为纠缠的困难艰险被君子解决,吉祥。君子要以诚信之德感化小人。因为小人遇到险困就会退缩。历史上就有这种例子。曹操官渡之战时,他手下不少人认为他必败,暗中写信给袁绍要投降。这些人是不是小人?但胜利后曹操将所获信件烧掉,那些人最后帮他不少忙。有时即使偶尔错了也无所谓。《兑卦。九五》有“孚于剥。有厉”。施诚信于失信之人,有危险,但孔子解释此爻时说“‘孚于剥’,位正当也。”(《兑卦。九五。象》)。施诚信于失信之人,这是因为正当君位的原因。上级,君子,诚信是道德要求,不能一人或一人偶尔失信而自己就不讲诚信。四是回避。《遯卦。象》说,“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离小人,不要表现出憎恶之情,但又要使保持自己的威严,使小人感受到自己的威严。小人虽无人格,但还是人。他们憎恶君子,常因君子憎恶他们。他们也怕君子的威严正气。五是公开揭露,讲究策略。《夬卦》说,“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害。告自邑。不利即戎。”专家译为;夬卦象征决断。在君王朝廷上宣布小人罪状,心怀诚信地疾呼危害。告诫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动用武力制裁。小人误国,公开揭露小人罪恶有利于弘扬正气。没有诚信的揭露,没人相信。古代诸侯有动不动用武力“清君侧”的恶习,说你是“小人”就杀就贬的事并不少。北宋亡国很大成度是党争之祸造成的,你说我是小人,我说你是小人。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及许多名相大臣都被作为小人,奸佞,被贬流放。揭露可以,要处罚制裁必须慎重。六是对少数极恶极坏的小人,要坚决依法处置。孔子说,“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经。系辞下传》),对小人的小问题是否都要处罚,是否可以起到大诫的效果,值得怀疑,但必要的处理是不可缺少的。

命中运势总是犯小人,如何破解怎么办

其实,“命”和“运”完全是两码事,“命”是先天的、注定的,无法改变的。而“运”却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运”会因为你的选择和努力而发生改变的。万事万物都有由生至消亡的过程,人也一样活在这一特定的规律之中,但人并没有完全丧失了对“命运”的掌握能力。只要我们选对了属于自己的最佳位置,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那条路,幸福与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那么我们如何去改变自己的现状,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一、了解自己。真正的了解自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真正的明白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的喜恶,因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看不清人生发展的方向,浑浑噩噩中一旦醒来已错过了最为美好的时光。
所以要想真正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首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什么对自己有利,了解什么对自己有害,了解自己的人生定位、人生方向和目标,才能真正去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哪怕你有满腔的抱负也很可能头撞南墙,哪怕你有满腹的经纶也很可能怀才不遇。
二、了解环境。从出生到独立到成家立业,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周边环境、周边的人与事的影响,没有人能够屏蔽外部的作用力,所以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去探求和探索自身所处的环境,大到整个世界整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家庭,只有了解了环境才能去适应环境进而改变环境使之对自己有利。
三、信念与心态。“有些人运气总是特别好”,你经常听别人这样说。但是,不知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这些人即使身处逆境,却仍能创造那么多的机会?不可否认,有的人就是天生好运,做起事来总是事半功倍,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人相助,但这样的命好云也好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好的命运,因此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努力,只有心怀正念,才能走得好,走得快,走得稳。除了那些天生的好命好运的人之外,走好运的人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知道如何吸引好运,如何激发别人帮助自己的热情。这些往往来源于其人的信念和心态,一个阳光积极快乐的人,身边总会有着一群人,愿意接近他,愿意帮助他,好事也愿意与之分享,而一个阴暗抱怨忧郁的人,身边的人会越来越少,没有人愿意整天听他的抱怨和牢骚,更不可能去忍受他的讽刺和刻薄,这样的人,往往路越走越窄。那么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坚持怎样的信念,就不言而喻了。
四、正确的借助外力。 例如:调整自身气场、调整风水环境、借助贵人之力等等,正确、有效的借助这些外力的帮助,往往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但其前提是自身的争取和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再好的命、运,再好的风水,你自身不努力,即使有收获也不会长久,就像有人一夜暴富,最终却穷困潦倒身陷绝境。面对这些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将之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和助力,不能将全部希望都押在这些人、事、物上。只有心怀正见,才能真正借助这些外力为自己谋求更加快乐幸福的生活。
五、信仰的力量。不可否认,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我们所未知的力量,冥冥之中总有着一些我们未探索未明了的能量,这些往往通过不同的信仰来表现或实现,无论是自己坚定的目标还是等信仰,莫不是一种能量,特别是大众化的信仰,更加能够以群体的气场形成一种强大的磁场,从而使个体处于强大的能量场中,如果这种信仰是善的、正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正能量,这便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