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男尊女卑的正解

何谓“男尊女卑”?——读《天经地义》有感(72)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尊阴卑”。故女性在全社会中处在对男性的屈从地位,男性统治和压迫女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女性只能逆来顺受。

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老公的错,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是城市的,他是乡下的,你了解乡下的风俗习惯么?他们是民风朴实,勤恳,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他们封建、男尊女卑、他们不讲道理。

特别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提出了重女轻男的主张,甚至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男人“浊臭逼人”。孤立地看这句话,似乎不可理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

易经还原“男尊女卑”

在儒家思想里,男尊女卑是属人伦法则这一说法是正确的,解释如下:“男尊女卑”来自易经,《易经·系辞》中有: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提到“男尊女卑”一词,现在人们认为这是孔子的主张,即男人天生高贵,女人天生谦卑,这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实际上,这是对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误解。“男尊女卑”来自《易经》。

乃逐渐从女阴崇拜过渡为男根崇拜,男尊女卑意识乃因之而萌生。中国华夏民族至周代,宗法社会形成,男子从属于家族,女子从属于男子。

在一年的季节上,认为夏为阳冬为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这一天阳已经走到了极限,阴开始滋生,也就是逐渐开始阴盛阳衰的意思。

男尊女卑

原句是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天尊地卑”的正确解释是:天是尊贵的,但在地面前是卑微的。只有这样,才能“乾坤定矣”。同理,男、领导是尊贵的,但在女、人民面前是卑微的。

最初的意思是男尊是公正无私、天行健应自强不息,女卑是谦卑、慈祥、厚德载物。“男尊女卑”是讲男女在人生与婚姻中应该如何和谐生活的词语,绝无半点对男女不平等的唆使。

男尊女卑真正含义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质,女人有女人的特质,决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会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兴隆。“男尊”是男的要做到品格高尚,正直,做到让人尊敬,尊重。

周易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比如从《周易》当中就能够看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在符合事物发展的条件下顺应自然,还有会展现出事物的两面性,所以老话说的好叫做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福。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而在周朝时期,《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本易书则由三位卜官掌控,通过这三本易书,卜官们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正所谓“算卦”,又名曰“观卦象”,这也是《易经》本身最初的作用。

叶东大师课程中提到的周易的来源及地位是什么?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所有的东西都是从《易经》发源出来,《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

其实,整部《易经》,只讲到3个字而已。第一个是上,上下的这个“上”,跟上梁的上是同一个字。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记,要不停地求上进。这个上进,就是往上梁的方向去迈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