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入口,马基雅维利人格测试

2023-09-21崇庆运势网热度: 13153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是什么?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是:喜欢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控制他人心理的人,且控制的手段包括一些不道德的手段和行为。

权术主义,又称作马基雅维利主义,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PUA,而权术主义也是分程度和等级的,低等级的权术主义和高等级的权术主义最大的区别就表现在于这个人的演技如何,低等级的人很快就会被他人识破,而高等级的人则会将自己掩饰的很好,很难被他人发现。

控制他人心理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是可以被允许的,但是,这种心理控制只能够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任何带有其他目的的心理控制都是不被允许的。

因此,习惯于使用权术主义控制他人心理的人,都是内心十分阴险邪恶的人,他们喜欢控制别人,就像现在有很多男性都会学习PUA的技术来欺骗女性,让女性对他们言听计从。心理控制给他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严重的还会导致对方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是。

人类的黑暗面每个人都有,有些人会因为一些事情的刺激而爆发出来,因此,让人之心不可无,在社会交往方面,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

如何驾驭马基雅维利人格的人

如何驾驭马基雅维利人格的人,首先要根据他的性格爱好,先顺着他走,支持他的看法和观点。其次开始对他进行灌输,让他同意你的观点即可,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马基雅维利倾向是什么意思

他在写于刚遭贬逐不久的《君王论》(The Prince , 1513),被称作“邪恶的圣经”,乃一忠告君王的短书,焦点在终章讨论如何从外国支配下解放意大利的问题。虽然一些作家(最有名的是斯宾诺莎和卢梭)认为该书是讽刺君主政体之作,但是《君王论》显系为毛遂自荐而写的阿谀文章。安顿了流亡生活之后,马基雅维利一边经营农场,一边写作《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Discourses on the First Ten Booksof Titus Livius , [1532] , 1950)。此书有一系列反省技巧,大量取例于罗马,虽然明显流露其同情共和的观点,但其中对于无情和不道德的手腕的坦率讨论,却不少于《君王论》,因此遂令其恶名昭著。
马基维力绝非鼓励任何犯罪行为。家是文明的创造者,除非为了公益,他们的野心并无荣耀可言。他以稍带保留的态度,谈论活动里适当使用残暴手段的问题。必要使用残暴手段的判断标准是:它不能流于滥用。而且,这种效性与荣耀伦理的结合,是他极为独特的态度。马基雅维利在一段通常译为“目的合理化手段”的文字中写道:“当行为指控他时,行为的结果却应宽恕之”。但他所关心的不是道德的合理化,而是由臣民和史学家所做的适当判断。从这个技术的观点而言,宗教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使人勇于献身、强化其德行。马基雅维利以拉丁式风格,强烈反对教士干政,而且时常率直地反对基督教,因它的谦卑论削弱了,并阻止严肃的军事狂暴行为。他只赞美现世的英雄而非来生的虔诚奉献者。
写作《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这一面的马基雅维利鲜为人知,却更历久弥新。在此书中我们发现一种社会冲突理论:人们相互斗争竟使国家保持统一,而免崩溃的趋势。他留传给后代思想家一个古典的理念,即任何持久的政体必须在君主、贵族、民主三种要素之间维持平衡。创造以及维系一个在市民公共领域中超越私人与家族偏执的国家,虽是人类的最高成就,但却有其终局的恶运。因为国家创造和平,和平带来繁华,当人们逐渐习惯繁华与和平的日子,他们便丧失公德,放纵私人的情欲;用马基雅维利的话说:自由屈服于腐化。这个强调公民参与的传统,甚至在近代早期欧洲的绝对君主政体中亦未曾断绝,而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开始即成为主流。它构成现代所谓“民主政体”的许多内容。
然而,在通俗的想象中,马基雅维利总成为以操纵取乐的代言人,及最善于描绘权谋的作家。许多革命冒险家从他那里找到遁词以掩饰他们本能的行为倾向。当社会心理学家在制作问卷测量人格的操纵倾向时,也记取了马基雅维利的这个角色。测验得高分的叫“high mach”,而比较不具操纵倾向的人则叫“low mach”

暗黑人格测试(心理学家定义暗黑三角人格)

假如你公司里一个平平无奇的同事,有一天TA做的方案被老板表扬了,并且老板还顺带批评了一下你,说你的方案不够用心,总出问题。

这个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你会不会立马觉得:老板真是有眼无珠,竟然欣赏不了我的才华!

或者是在脑海中快速地回忆,这位同事平时工作里出现的各种纰漏,然后趁机向老板告发?又或是愤愤不平,心里暗暗想着,自己总有一天会踩到老板头上,让他好看!

如果你会这么想,可能是你人格中的“黑暗三角”起作用了......

瞧,你的“黑暗三角”发力了

黑暗三角是心理学家Delroy Paulhus和Kevin Williams在2002年提出的。它说的是: 自恋、心理变态、马基雅维利主义 ,这三种人格特质构成了人性中的“黑暗三角”。

01 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特点是: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操纵和利用他人,为达目的不讲道德不讲原则,同时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相信人性的真诚和美好。

02 自恋

自恋指的就是自负、特有优越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应该享受普通人享受不到的特权。

03 心理变态

心理变态可以说是黑暗三角中最可怕的一角,它的特点是:高度冲动,追求刺激,同时缺乏共情心。

说通俗点就是,无法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就算看到别人满脸痛苦,心里也没有感觉。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三个特质彼此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另外,它们虽然各有差异,但却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都对他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这里要强调一下,“黑暗三角”人格理论研究的并不是极端的心理异常(比如连环杀人犯),换句话说,黑暗三角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自恋、有点心理变态、有点马基雅维利主义,只不过是程度的高低罢了。

12道题测出你的黑暗属性

这是一套由心理学家开发的12道题的问卷,名为Dirty Dozen。

规则是这样的:对于以下陈述,非常不同意选1,比较不同意选2,有点不同意选3,中立选4,有点同意选5,比较同意选6,非常同意选7。

Dirty Dozen测试题:

1. 我倾向于通过操纵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2. 我通常不会自责或悔恨。

3. 我希望别人仰慕我。

4. 我不太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

5. 我曾经通过欺诈或撒谎,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6. 我比较冷漠,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

7. 我曾经通过恭维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8. 我倾向于追求名望或地位。

9. 我倾向于认为人皆自私,我对人性充满怀疑。

10. 我会利用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11. 我期望别人给我特殊优待。

12. 我希望别人注意我。

分数的计算非常简单,只要把每道题的答案全部加起来得出一个总数就行。

一项研究显示,参与者的平均分数在36分左右,大部分人都在33-39分之间,如果分数超过45分,就可以算是……非常暗黑了。

另外,这套问卷除了计算总分之外,还可以分别计算三个项目的得分,每个项目四道题——自恋是第112题;心理变态是第9题;马基雅维利主义是第10题。

黑暗度高的人会怎么样?

让心理学家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在“黑暗三角”测试中拿了高分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交配行为(mating behavior)。

研究发现,暗黑分数高的人,更倾向于采取短期交配策略;此外,他们更容易出轨、也更容易去搞别人的对象。

其中,心理变态者会更冲动、更具有侵略性;而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会更克制、更有策略地去维系一段关系。

而在大量的相关研究中,男性的暗黑三角得分总是高于女性。(咦?为什么要在这里提这个……)

其次以在校表现为例,黑暗分数高的人更容易为了取得好成绩而走捷径。

心理变态者容易考试作弊、抄别人的卷子;而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容易剽窃文章。因为抄卷子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而剽窃文章则需要一定的计划性和自控力。

那么,人格暗黑程度这是天生遗传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心理变态、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三者都有大量的遗传因素,其中只有马基雅维利主义同时兼有大量的后天因素,它可以被人生经历所塑造。

目前的研究表明,11-17岁的青少年就已经可以展现出明显的黑暗三角人格特点了。

悄悄告诉小科君,

你得了多少分?

图片:来自网络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

苏式生活,因科学更品质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2021-04-2650. 你的马基雅维利指数是多少?对智能与人格的心理学解读

50. 你的马基雅维利指数是多少?对智能与人格的心理学解读

各位听友,大家好。我是徐英瑾。在前面我们已经把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讨论了,在讨论它的共和主义思想倾向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展现了马基雅维利思想中相对光明的一面。而且如果对于它的整个反讽主义的解释是对的话,对于它的思想中的光明面的面积我们还要加以高估。

不过毋庸讳言,在普罗大众的心目中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确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标签。当然与大家对于君主论的一种相对肤浅的解读是有关的,另外也与心理学对于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个词的运用是有关的。今天我们就要谈谈,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中是怎么体现的。

这里的核心词,一个词就是马基雅维利式智力,另外一个核心词是马基雅维利式的人格。虽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马基雅维利本人的思想,但毕竟与马基雅维利有这么一点关系。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这方面的心理学的内容的话,特别是我们如果能够对马基雅维利式人格的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的话,这就能够帮助我们对自身以及别人的人格类型进行定位,以便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使得我们的人际生活变得更加的顺畅。

动物演化出的马基雅维利式智力及其哲学意义

现在我们先来谈谈马基雅维利式智力。这个概念主要是在动物心理学这个心理学分支里面讨论的。动物心理学顾名思义,研究的就是动物的智力与心理活动。到底什么叫马基雅维利式智力呢?

如果有一个物种其成员的行为具有如下的特征,就可以被认为是具有马基雅维利式智力:比如他有谴责与原谅。大家不要以为谴责和原谅仅仅是人类的行为,在猴子之间也有。还有撒谎、说真话,或者是建立与打破联盟。在猩猩和猴子的这种动物行为中,通过联盟来获取某些目的,应该说是比较常见的。

还有许诺与背言,还有建立与破坏规则,还有故意误导别的动物种群中的成员。比如有一些猕猴就可以通过发出虚假的警报,把所有的别的成员全部骗走,来获取它的伙伴所留下的食物,这就是一种故意误导别的种群成员的案例。

在哺乳动物的群体行为语境中,去讨论马基雅维利式智力,这个做法到底有什么哲学意义呢?首先马基雅维利式智力它在动物群体当中的产生,是与动物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关的。换言之,这是为了提高群体的生存性,而被演化出来的一种心智能力。请注意,这是被演化出来的。既然它是被演化出来的,它的哲学地位就像猛犸象的长毛一样,它是一个自然的产物,你是不能够在伦理学上对于这样的一些行为的存在加以贬低的。

第二点,马基雅维利式的智能它未必就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它或许就是某种建设性力量的另外一种体现。比如说背盟的能力,也就是说把我们的规则破坏,破坏许诺的能力。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破坏性力量,但反过来说,这种能力本身也就预设了它是有能力许诺,并且有能力遵守规则的。这两者无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换言之,许诺的可能性本身也就意味着背叛的可能性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你向某人许诺要做某件事情,无论是要许诺给别人一些实际的好处,还是要许诺管你一辈子,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将被许诺象与被许诺的内容,在一个可能空间中加以了排列与比较。

比如当初八戒对嫦娥说我要管你一辈子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在他的思维空间中,将嫦娥与玉兔做了一番比较。而且它也想到了,可以向嫦娥许诺一些别的内容。比如说我管你十天,而不是一万年。

这就意味着猪八戒现在的许多方案,只是一个庞大的可能性空间中的临时占位者。这就类似于一个人仅仅根据当下的形势,而在公交车上找到了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如果情况有变,这就会导致你立即改变你坐的位置。或换言之,这就会让你立即改变许诺的内容与许诺的对象。上述讨论的内容不仅仅适用于对于高等哺乳动物的讨论,而且也适用于我们人类。因为我们人类毕竟就是从别的灵长类动物进化来的,实际上人类活动中的结盟与背叛,就是动物界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的一种最高级的体现。

有人说了,人和动物之间难道就没有分别了吗?当然是有分别的。人类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与动物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之间的区别,便是在人类这里,我们有了语言的帮助,这就使得复杂的马基雅维利式行为得以可能产生。比如反讽,反讽没了语言,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当然即使没有语言,一些原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行为也可以在别的灵长类那里出现,比如说简单的撒谎。

为什么没有人说自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说到这里,就冒出了两个问题。当然从进化论的角度上来讲,我们人类作为灵长类生物进化的一个最高级阶段,身上当然是有马基雅维利式智能的要素的。但是我们依然发现,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布自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人是很少的。就拿国家结盟来说吧,一个国家随便更换阵营,会被人嘲笑的。

比如在一战前,意大利说好是参加同盟国集团,和奥匈帝国与德国一起干。战争爆发以后他却更换了阵营,因此被世人所讥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前面难道不是已经告诉大家了,马基雅维利式智能是从自然中进化出来的。而进化出来的这样一些行为特征,本来就应该不受谴责吗?可我们为什么还愿意在公众生活中谴责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呢?

现在我来把这个故事说圆。一种说圆这个故事的方式是这样:一种高端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会使得你的浅层的或者肤浅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得到掩饰。什么叫浅层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呢?就是赤裸裸的,吃相很难看的马基雅维利式行为。这种行为会让你的行为在公众眼中彻底失去可预测性,并使得你失去了在别人眼中的结盟价值,因为大家已经把你化为势利小人这一类。这样一来,你也很难与别人联手做成大事。

而真正狡猾的高端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就是那些嘴里大骂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己却默默按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要求去做事的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意大利在一战的时候随便更换阵营,却被大家所骂。因为意大利在当时所行使的那种马基雅维利主义,实在是太肤浅了。

第二种解释是这样的,马基雅维利式智能是一种潜在的禀赋,而人类又会接受别的价值,这种价值比如是儒家的或者基督教的或者是佛教的那些道德价值,并通过接受这些价值来压制这些潜在的禀赋。

这就类似于从进化论的角度上来看,男性都具有大量传播自己基因的这样一种天然倾向。所以男性比女性在性活动方面更加的开放,或者说男性都是天然的更加花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男性真要这么做了,大家就不会谴责他,因为我们的道德会压制这些倾向。

不健康的马基雅维利式人格

纵然我们人人都有马基雅维利式智能,但是在对于人类心理学,而不是动物心理学的研究中,说某某人具有马基雅维利式主义人格,可不是好事。请注意,马基雅维利式智能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之间的区别。

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如果你没有的话,说明你智能有问题。后者也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则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有了,这可能是一件坏事。

到底什么叫马基雅维利式人格呢?这个标准当然不是看,你是否具有马基雅维利式智能,这个人人都有。也并不在于看你是否喜欢读马基雅维利的书。甚至我个人认为,连马基雅维利本人也未必真正具有马基雅维利式人格。一个人要具有马基雅维利式人格,应当是具有如下的标准,大家不妨根据这些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和别人。

比如只关注自己的兴趣与野心,并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比如认为钱与权力比朋友关系更重要;比如你给别人的印象是很喜欢臭美,自以为具有魅力,相当的自信;比如很喜欢利用别人,以完成自己的目的。

请注意,这并不是说你有能力利用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利用别人,但是马基雅维利式主义人格是指对于别人的剥削和利用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习惯。比如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毫不脸红的撒谎与掩饰;比如经常的对别人进行恭维,而且也毫不脸红;比如缺乏原则与价值;比如看上去城府很深,很难被别人参透;比如对善与道德采取犬儒主义态度;比如同情感很低,比如经常违背许诺,并避免感情投入;比如做事颇有耐心,因为这些人具有精于盘算的本性。

又比如对性关系相对来说比较随便;又比如对解读社会关系与形势非常在行,对于形势的变化有比较高的敏感性;比如在社会互动中缺乏热情。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研究了职场当中的具有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倾向的员工的表现。如果我们说得不是那么罗嗦的话,就是职场中小人的表现。

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在职场中是不是有这样的人?比如这些人不太愿意分享非常重要的信息,对别的员工都是神神秘秘,比如很喜欢玩弄各种各样的人际小伎俩,让工作伙伴在领导面前显得很蠢、很弱、很笨,很不在行。又比如喜欢乱造谣,对同事进行中伤。

心理学中的黑暗三角形

心理学家发明出了专门的心理学测试方法,来测量被试者的马基雅维利式人格的指数,所以就有了高马基雅维利指数与低马基雅维利指数之间的一个区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乃是所谓的心理黑暗三角形里面的一条边。大家可以在脑子里脑补出一个三角形,每条边代表着一种黑暗人格,其中一条边叫马基雅维利式主义人格。为了讲清楚马基雅维利式人格和别的黑暗人格之间的关系,我们也不妨来讲讲另外两条边。

其中的一条边叫自恋型的人格错乱。自恋大家都听说过,现在有很多人都很臭美,这就是自恋。自恋与马基雅维利式人格之间的一个关系是什么呢?自恋就使得自我的重要性得到突出。因为自我的重要性被突出了,显然别人就很有可能会被工具化了,这听上去好像非常非常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自恋型的人格错乱的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比如一个人被批评了,他就急得直跳脚,非常不愿意接受任何反面的意见。你说他一点不好,他就要对你虽远必诛;比如喜欢拿别人的好处以便完成自己的目的;比如对自己的重要性与自己完成的工作成绩进行夸大,不断地在朋友圈炫耀;比如对于不切实际的成功与权力,以及不切实际的浪漫关系进行幻想;比如要求别人一直夸自己,要求别人一直积极评价自己,要求别人一直积极地关注自己,不能够容忍失去存在感;

比如太容易对别人嫉妒,真的看不了别人好;比如对别人的痛苦缺乏同情;比如对自我表示非常深的迷恋;比如这些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几乎没有一条与公众利益相关,都是有自私自利的印记的;比如这些人要维持与别人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是颇为不容易的,十有八九,关系会搞砸;比如这些人对于每类事物的要求都是最高的,喝的水是要最好的,住的房子要是最贵的,开个跑车要是最炫的,男朋友和女朋友也是要最出类拔萃的。

自恋型人格与马基雅维利式人格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我已经说过了,他们的相似点很明确,都是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也是非常清楚的。自恋型的人格错乱是一种不受你的理智所控制的臭美,所以这些人的表现会比较的容易被别人判断。

与之相比较,马基雅维利式人格则是充满陈腐的。一个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会装的对别人非常的关爱,甚至可以装得非常的克己复礼,但是他的这些关爱本身也是他的一个大棋盘中的棋子。

黑暗三角形还有另外一边,这就是所谓的反社会的人格错乱。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没有良心;比如对别人的感受毫不在乎;比如出了事了,从不想自己的错,没事就让别人做背锅侠,并且自己根本不感到这样做有任何可取之处;比如对任何的人都不尊重,甚至不尊重任何社会权威;

比如他们或许可以轻易地建立起人际关系,但是他们没有能力维持这种关系;比如他们非常强烈地相信,社会上流行的规范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无效的;比如他们对做符合社会期待的事情是毫无兴趣的,比如他们都相信别人非常的弱小,是很容易成为他们自己的计划的一部分。

比如他们有强烈的撒谎倾向,有操控别人的倾向,即使这些作为会让自己进监狱,并且受到其它的惩罚,他们也在所不惜。比如他们即使受到了社会惩罚,也很难从中学到教训。比如他们在做事之前没有能力思考这样做的后果;比如他们乱吃药物,酗酒;比如他们的人生充满紧张感与无聊感,又比如他们对狗猫这些小动物会莫名其妙地展现出残忍的行为。

上面所说的这些,与马基雅维利式人格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呢?二者之间的相似处是很明显的。因为二者都不在意别人,对道德也不是很在乎。但是请注意的是,马基雅的维利式人格并不直接就是反社会型人格。

因为马基雅维利式人格,是可以装作做出一些符合社会期待的事情,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后果,是有很强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他们城府也很深。所以这些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在具有真正的马基雅维利式人格的人身上的。

比如这样的事,得罪不能得罪的人,特别是领导与权威。比如乱喝酒、乱性,于是坏了大事。比如做错了事以后却无法吸取教训,于是在同样一个坑摔了两次或者三次;比如莫名其妙地对小动物残忍。

请注意,具有马基雅维利式人格的人,之所以不会对小动物特别的残忍,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很爱小动物。他们不会爱小动物,但是他们也不会浪费时间去残酷地虐待小动物。因为这会浪费他们做大事的重要的时间资源。除非有人付给他们钱去虐待小动物,这就是另外一说了。

很显然,反社会人格要比自恋更加的反社会。自恋的人显然依然需要维持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某些关系,因为他需要粉丝的鼓励、粉丝的吹捧,才觉得自己很牛。因此自恋型人格依然是某种社会型的人格。但是反社会型的人格则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观点。就犯罪倾向而言,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的犯罪倾向是最明显的。

比如自恋的人大概率会避免犯罪,因为这会毁掉自己的人设。而马基雅维利式人格,则会仅仅将犯罪视为一种选项。但是他们不会轻易的使用这个选项,除非他们能够找到特定的背锅侠。而他们一旦决定犯罪了,那就是深思熟虑的罪犯,是需要福尔摩斯这样的超级侦探才能搞定的高智商罪犯。

马基雅维利本人具有马基雅维利人格吗?

从今天的讨论上来看,马基雅维利式人格是三种黑暗人格中相对不那么黑暗的那种。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个人认为马基雅维利本人应当不具有马基雅维利式人格,

他本人不具有马基雅维利式人格的如下几条特征,比如缺乏价值与原则。马基雅维利人不是一个缺乏价值与原则的人,他有非常明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而且他也不具备如下特征,即经常违背许诺,并避免情感投入。

我个人认为,马基雅维利对于佛罗伦萨的感情是非常的真挚的。从他的传记材料上来看,他在美第奇家族完蛋以后,又向新的提出了求职申请,然后被残酷地拒绝了,他非常的伤心,不久之后就死掉了,这足以证明他的爱国主义感情是真挚的。而且我也没有找到任何的传记证据,证明马基雅维利在性关系方面是随便。同时我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证明马基雅维利在社会互动中缺乏热情。相反马基雅维利在担任外交官的时候,在外交活动中是充满了热情的。

好了,今天听了这些心理学的内容,大家就不妨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和别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一些衡量。如果你仅仅是一个低指数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如果是一个高指数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你就得想想,马基雅维利本人都不是这样的马基雅维利人格的具有者。但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刚才所说的那种最黑暗的人格,也就是反社会型的人格的拥有者的话,你一定要对他敬而远之。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内容我们似乎快说到头了,下面我们还是得来个小结。小节的内容主要是要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来进行的,如何来看待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呢?好了,我们下回见。

什么叫做【马基雅维利人格】?

马基雅维利人格是心理学的一种黑暗型人格,它代表着操控性。
马基雅维利测试衡量的是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不要个人情感影响,跳开传统道德标准思考、以及驱使其他人为其工作的能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