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好取,名字影响人的命运吗

2023-10-29崇庆运势网热度: 8397

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

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

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名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起一个好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人的名字不一样,不同的名字能够彰显不同的色,不同的名字的寓意也是不一样的,以下分享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

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1

首先,我们可以先确定名字谐音不好是哪方面的不好,是跟历史人物名字想谐音,还是和不吉祥的事物相谐音。如果是和正面历史人物的名字谐音其实也不用特意去修改,一方面是与正面的历史人物的名字谐音,给人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改名之后也或多或少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如果是名字与一些不吉祥的事物谐音了,这个是需要修改名字的,拥有一个不吉利的名字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其次,确定好修改名字,如果是未成年人则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到户口所在地填写更改名字的申请表,申请表还要拿到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签字盖章。

如果是已经上学或者工作的,甚至还要学校和工作单位要出一份证明,之后拿着这些材料返(回)经过批准以后才能改名,更新户口簿和更换新的身份证。

改名不仅仅是只修改两个字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下了之前姓名留下的印记,再换个名字是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衔接的,这样才不会导致生活和工作的混乱无序。

以上就是名字谐音不好,要注意的两方面了,改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确定名字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要多加思考,多方考虑再确定名字,命运无常,我们要明白名字不是决定命运好坏的唯一因素,但是名字是相伴一生的,我们在取名时要多加注意,避免名字谐音不好的情况发生。

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2

一、名字谐音尴尬

许多新手宝爸宝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名字能有特别的寓意、新颖小众,但是如果坚持这个特别的寓意,很可能会忽略名字的读音,旁人看到这个名字一般都不能联想到这个名字背后的深意,所以名字的字音十分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段铭:铭是铭记的铭,虽然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深切爱意,可是一读出来就变成了“短命”的谐音,这个名字就会显得寓意不好。

2、傅步祥:这个名字本身寓意着人生安乐祥和,但“步祥”的谐音是“不祥”,再加上傅这个姓氏就变成了“父不祥”的谐音了。

3、秦寿生:寿生这个名字的寓意本身是很好的,但一配上秦的姓氏,名字读出来的谐音是“禽兽生”,父母在取名字时一定要反复斟酌。

4、胡丽晶:这个名字的每一个字都很常见,丽和晶两个字也很适合女孩,但是结合到一起就变成了“狐狸精”的谐音,这样的名字很容易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其之后再改名不如一开始就谨慎对待。

5、马琳舒:这个名字从字面上看还是非常和谐的,但是读出来是“马铃薯”的谐音,家长一定要注意:名字的读音最好不要与大众熟知的事物名称相同,以免造成误解和尴尬。

二、姓氏难配对

如果说名字谐音不好还可以改,但一些姓氏的谐音就不能修改了,如果还配了一个不恰当的名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中国诸多姓氏中有几个姓氏非常难取名,这些姓氏不好取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谐音和寓意。

1、苟:据考证苟姓中的一部分来自于轩辕黄帝,舜帝,以及北方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之后,改成了苟姓,还有就是在宋朝赵构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帝王石敬瑭,句姓和敬姓为了避帝王的名讳,就改成了苟姓。

苟姓由于“狗”的谐音,导致取名非常困难,曾一度使得苟这个姓氏的后人大量改姓。

2、死:据史料记载,死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自南北朝以来,经过的历史漫长变迁,死姓这一姓氏的人口始终维持在一个非常稀少的水平。

根据此前的统计,死姓现在的人口不到一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洛阳、开封等地。 由于三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人们很难对“死”字产生任何美好的想法,因此死这个姓氏的人口维持在比较稀少的水平。

谐音不好的名字千万不要取3

取名字有哪些禁忌

1、 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汉族传统极讲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在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清代的雍正、乾隆时,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

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但就现代人而言,仅就名论,虽不严格,但一般也不以伟人、名人的名字为名,否则便易造成今古不分。

2、 忌讳生冷字

名字是供交际使用的,否则,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绝大多数计算机储存的汉字仅限于常用字。如果命名时,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认识,必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

人们在使名时选用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落俗套。但一般人们认识的常用字。却不过三、四千字,而命名又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命名固然要避免俗套和雷同,但不能靠使用生僻字。使用生僻字,在正常的交际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妨碍,可谓得不偿失。

3、 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

有些人命名,喜欢利用汉字的形体结构做文章。例如:石磊,林森,聂耳这个名字即是此例。这种命名的审美效果颇佳,可惜我们的姓氏能如此利用的微乎其微。而且即使石、林、聂三姓,也不可能人人都使用这种方法。

有些人取名如果姓名三个字的部首偏旁完全相同,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单调之感。特别是当你在书法签名时,就会更强烈地感觉到,偏旁部首相同的名字,如江浪涛、何信仁等,不论如何安排布局,都有一种呆板单调之感,不会产生点事纵逸、变化多姿、曲折交替,气韵贯注的美学效果。

我们既然是用汉字取名,就不仅要考虑意义上高雅脱俗的抽像美,而且要注意书写时变化多姿的形象美。

上述例子说明名和姓存在形体结构的搭配问题。如果形体结构没有变化,姓名就显得呆板,拘谨。

在运用字形命名时,过去有两种技巧,一是拆姓为名,另一是增姓为名。所谓的拆姓为名是指取名时截取的一部分作为名,或者把姓分割为两部分作为名。

如商汤时的辅弼大臣伊尹,其中就是取姓的一部分「尹」而构成的,此外现代著名音乐家聂耳,张大弓、计午言、董千里、杨木易也都属此类。古人有些人将名剖分为字,如明代的章溢字三益、徐舫字方舟,清代的尤侗字同人、林佶字吉人都属此类。

还如清代的毛奇龄字大可等。还有些人是将姓名剖分为号,如清代的胡珏号古月老人,徐渭号水月田道,则又分名入号。

所谓的增姓为名是指在姓的基础上再增添一些笔划或部首构成一个新字成为名,如林森、于吁、金鑫、李季等。也有喜欢将姓名用字的部首偏旁相同,并将此作为一种命名技巧来推广,如李季、张驰,这种技巧实际上不值得提倡。

给孩子取名很难吗?如何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给孩子取名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但掌握了方法其实也不难。


说到名字,就不得不提及之前武汉一个大学生了,武汉 科技 大学有个学生名叫"春秋战国"。起初他的同学都不敢相信,还有人会叫这样的名字。

而他的老师则说,起初看到这个名字,在班级点他名的时候还挺尴尬的,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而这个小伙子,也因为他的名字成了学校的"名人",甚至还爆红于网络。

"春秋战国"的父母表示,因为他们两口子都特别喜欢 历史 ,尤其是喜欢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和 历史 。在孩子出生后,一直纠结要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后来两口子开玩笑干脆就叫春秋战国算了。就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让这个小伙子从小到大,到哪个学校读书都是焦点。

不过这种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的名字,是不提倡的,虽然是独一无二的,但不论是对户籍管理工作,还是对中华传统姓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们现代人的姓名非常简单,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出生随着父姓,然后再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取个名。

而古人的姓名却比现代人复杂得多,古人一般除了姓和名之外,还会有字,有一些文人或者名人还会有号,也就是:"姓、名、字、号"。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武将自报家门,什么"姓张名飞,字翼德"、"姓关名羽字云长"等等。

以我们熟悉的诗人苏轼来举例,看看古人的名字是怎样的。姓苏,名试,字子瞻、和仲,苏轼有两个"表字",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当然,在古代把名字取成这样的,一般都是读书或者家境殷实的,再者便是当官的豪门大族。一般的市井百姓家,特别是那些穷苦人家,可能生下便随便叫个李大牛、赵二狗,这名字也就伴随他一生了。

现代人也非常重视取名这件事,虽然很多人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毕竟名字通常都会伴随人的一生。有很多人为给孩子取名,可谓是绞尽脑汁,我们来看看取名要注意哪些事情。

很多文人喜欢用《诗经》和《楚辞》取名,而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便是如此。金庸武侠中,很多绝好的名字都出自《诗经》和《楚辞》。

像木婉清,便来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而周芷若之名则来自《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我认为给孩子取名,不要过于去追求字"美",更不能过于奇特,这样会使得孩子从小便会由于名字多一些麻烦。至简至真,好记顺口便是最好的,当然还能在名字中赋予一定的含义,或者体现你对孩子的期望也不错。

祖辈的名字 ——儒雅讲究

中国人取名字历来是非常讲究的。不过总觉得有些老一辈的名字挺好听的,又不做作。

先看看众网友祖辈的名字:

老狼老狼几点钟 :“谦修。我外公的名。”

奔跑的曲奇 :“绍礼,我爷爷的名字。”

虽然语法不一,但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芥末味不给你吃 :“我爷爷叫立焕。”

小檗 :“我外公叫弘杉。”

芥末 :“老太爷叫玉轩,外公叫靖安;爷爷叫茂贞,奶奶叫冬青。”

青村-逗 :“外公是席儒,爷爷是慕谦。都觉得好。”

对于祖辈名号的赞美,由衷而发,首先是好听。

柒川 :“奶奶叫俞子美,感觉好好听。”

Echo君 :“申甫,我爷爷名字,感觉很有文人气息。”

已注销:“我奶奶叫孙蓬,我觉得特别有气节的感觉!”

七喜 的感觉看来更深:“朋友的爷爷叫钰鹤,好听的哭了。”

当然,赞美之外,感觉也不一:

喵~ :“我爷爷名字叫念孝,那时候是家里最小的,说是希望他孝顺顾家,就叫念孝,奶奶名字叫凤兰,也挺雅致的感觉。感觉那时候真的挺有知识书卷气的。”

橘子 就说:“我姥姥叫玉贤,好有大家闺秀的感觉,最喜欢姥姥!姥爷叫宜法,好严肃地说。”

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那一辈人的名字,都非常有讲究。

HWJ:“爷爷叫公达,爸爸叫齐顺。感觉老一辈的名字都起得好大气文艺。”

兔子Monika 的叙说充满故事:“外公叫敬仁!原来绍兴大户人家的孩子,哎!”

每一个名字对大家来说都是特别:

郗鶠:“奶奶叫念慈。读起来感觉暖到心里去。”

桃花山下一碗粥 :“外公那一辈的叫和笙,聿修,沛民,唯一一个女性叫慕昭。 好听到哭,都是外公的父亲取的名字,是那时候的老师特别有文化。”

看完后,不得不被那个逐渐逝去的时代浓郁的知识书卷气儿所折服。

其实,那时候的人取名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都不是瞎胡起的,而是按照族谱和五行八字来起的,是啥字辈的就按啥字辈起,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他们取名多在伦理纲常之内,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以至君子贞人,还有些文人取名,多寄予山水,抒情梅竹,所以不会显得很世俗。

父辈的名字——大路化

爸妈这一辈好像就特别爱国爱民什么的,男的就是什么卫东卫国建国建平,女的什么萍什么琴什么什么梅什么香的!虽然没那么好听但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转变之兆:“姥爷荣先,姥姥淑兰,爷爷希进。父辈名字开始大路化。虹啊晖啊爱民啊鸿志啊!”

“大路化”的名字看来普遍让大家无感。

egoist 就说:“爷爷俞荣生,奶奶付淑英,觉得都不错,很有民国时期的感觉。到爸妈这辈的确没那么有感觉了。”

文森 也说:“爷爷叫恩满,太爷爷叫承善,都是按照家谱取得名字。到爸爸姑姑这辈就没按家谱取名,变成了立军立红什么的。”

不好听倒是其次,而那种名字可能更让年轻人用一种无恶意的方式调侃。

Estrellaz:“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叫琼如、章纪、渭崖、素琴......我妈妈三姐妹的名字连起来是东方红,哈哈。”

西瓜卷卷 :“爷爷叫西臣,我爹那辈就海波海涛了。”

被调笑的名字看来是具有一定共性的。

忧郁的小秋裤 :“脑海中瞬间飘过胜利、建国、国庆、红梅、杜鹃、*艳、*霞、大妞、狗剩、二蛋等等,哈哈。”

名字也怕对:

胖达桑的自然态:“延卿,我爷爷。当我第一次知道我爷爷名字的时候都震惊了。因为我爸我姑的名字就是楼上那类建国什么的。”

Pangebo :“我爷爷叫义轩,到了我爸就叫建明了,唉。”

不眴:“爷爷守业,奶奶桂莲,姥爷玉庆,姥姥家荣;太祖青山、玉山。我妈是宝字辈,我爸和我都是单字名,土爆了真的。”

饕餮鱼 :“我爷爷的名字好像是兰亭,还有字。等到我爹我姑就叫建军建国建平,土爆了。”

黄轩的太太:“爷爷叫恩吉,奶奶叫景真。轮到我爸这辈就土气了。貌似是听我爸说某一年响应国家才改的名字,就全都是改成跟新中国有关的。”

确实,一个名字反映了一个时代。

斯芬:这种变化出在一个“乱”字上:“外公家世代读书,家里辈分都有对应字的。外公那边叫“开功明义”,外公叫开贤(同辈开哲开远之类的);舅舅叫功国(功勋,功程);同辈明锋,明宇,明烨;小辈开始说是义字辈,其实都乱起了[拜拜],实在可惜。”

我们的名字——不忍直视

规则一旦被打破,很难再延续起来了。

段露露168 :“爷爷景林 ,奶奶秋歌。爷爷是读书人,到了爸爸这一辈都是广字辈,到了我们这一辈就乱套了。”

对于自己的名字,看来都不愿提及,欲言又止,可能,说多了都是泪吧。

黑猫小卷 :“爷爷叫仲坦,爸爸叫庆苏,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是到我的......”

天线宝宝摘蘑菇 :“奶奶叫景蕙,奶奶的姐姐叫景兰。我的名字,可惜不怎么样。”

怎么到我们这一辈就成了无法描述了?

先看看人民日报早在2014年统计的一个数据:

有人感慨到:再过20年,大街上一对对的子涵拉着欣怡在谈情说爱;30年后,一堆子涵和欣怡在帮孩子取名字......

当代人——有学历 没文化

满大街同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当代国人人文素养的匮乏。

民国时期识书写字的人很少,在唐朝能识字书写的人也只不过占了人口的2%,一人读书往往是全家人、甚至一个家族的人做劳力支持的结果,试想这样的人怎能不拼命读书呢?四书五经在他们这里无不烂熟于胸,甚至三教九流只要是书,无不过目不忘。

这是因为能读书的人,本身就已经经过淘汰,留下都是优秀的人。再说考秀才举人,这是要命的事,全国这么多人,选几十个,选上是不正常的,选不上才正常!范进中举疯掉是真的,全家干活养你考试,你考到几十年才中,不疯才怪。

因为不识字,所以民国时期老百姓取名字的时候,都会去找读过书的取,这些没中秀才的人可不代表他们没文化,从《易经》《诗经》中信手而来,名字自然就好听又有喻意,有文化的人一读就知取名人对其的寄托。

古代取名字,还要求读音的声调,像写诗一样平仄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要有喻意,这名字真不是普通半桶水的人能取好的。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现代人,有学历的倒是不少,但有文化的却是真没几个,明明只识字,偏偏要说自己有文化,除了会写字,还会什么?尊重传统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起名要考虑生辰八字和五行盈缺,前途未来,但毕竟肚子里墨水有限,要么求救度娘,要么用取名软件,甚至让专业取名公司取名,附庸风雅,重字重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其实取名在民国及之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大都从四书五经中某句取意,又讲究平仄,自然好听了(也仅限有条件的人家)。现代人不讲究和文化的水平有关,自己倒想取好,水平不够也就随便了。

文末,再看下最美的10个名字,初见惊艳,再见留念!

10、仓央嘉措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仓央嘉措,藏语意思为“梵音海”,很美的名字。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仓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纵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强他做任何事。

但这毕竟为统治者所不容,在他被押往北京的途中,23岁的仓央嘉措死在那片“青色的海”边——梵音之海,湖水用它通透意达的胸怀,包容了这个犯戒的少年,鹫鹰滑翔天际,叼去少年的骸骨,传说流淌在山高水远的另一边。

9、卓文君

你若无情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

“文君”二字没有过多的艳丽、矫情,可它踱步而来,水墨丹青中,就映出那个文采斐然的卓然君子,就映出那个决绝女子的才情和不输男儿的智慧果断。她不需要葬花,自然风情万种;她不需要醉酒,自然敢作敢为。

8、魏无忌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君子之首。

无忌太多,春秋费无忌(又作费无极),战国魏无忌,晋代何无忌,唐初长孙无忌,武侠张无忌……无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还是胸襟宽广的侠义少年郎,公子无忌,也许他名声不大,一生不完美,可他是战国人心之所向,是王侯将相中无二的存在。

无忌,不猜忌,不忌惮,不避忌,这不是恣行无忌,发而无忌,而是我心从容,所以无忌。

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7、柳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柳隐是读辛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的名,想来是愿同辛弃疾一样的摒弃尘世,心静如青山。流连章台时,柳如是爱好女扮男装,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同稼轩一般,有豪放的浩然之气。

柳如是嫁与颇有才名的大官钱谦益,夫妻伉俪情深。后来柳如是暗地支助抗清力量,巾帼不让须眉,欲一雪国耻,可惜钱谦益去世,她为保护家产,悬梁自尽,一代风流奇女子香消玉殒,连与丈夫合葬一墓都是奢望。

6.、南怀瑾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南怀瑾,出身于书香世家,怀瑾是他的本名。

名字涵义为“怀瑾握瑜”,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意思: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南老说过:“譬如说我姓南,生下来叫什么名字,读书的时候叫什么名字,有小名、乳名(吃奶的时候的名字),有学名,像我,现在叫南怀瑾,一辈子三个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5、李清照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

每每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她就象一轮宋朝的月亮,那清寒皎洁的光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直抵达今天人们的眼眸。“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而怜惜。

4、林徽因

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赞美周文王及其母亲妻子的颂歌,“徽音”意为美誉,她祖父先是为她取名林徽音,在她身上载了许多希望。早年间,有一个名叫“林徽音”的男子常发表诗歌,林徽音(女)便改名为“林徽因”,以示区别此林徽因非彼林徽音。

林家女子总是优雅而有才情,或许是双木给了她们诗意的栖居,得以纵横。“徽因”比“徽音”少了一份女子娇气,多了一点因果看透的豁达。

3、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和知交从来不称呼“性德”,他们更为偏好的,是“容若”这个字。原因现在早已不清楚,但可以说明,无论是纳兰本身,还是我们,更为喜爱的,始终是“容若”。

纳兰容若,容若。虽然是音译,但这也是一阕绝佳的好词,好词不必过分字字追究,如此反而味同嚼蜡,食之无味。我们只需把它轻轻放在舌尖,幽转不息的味道便缱绻于唇齿,涤荡开来。

2、徐悲鸿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

前面这么多名字,许多都带有悲剧色,纵然的确是悲剧,可取名也不会有“悲”字。有些东西,还是婉约点好,毕竟“悲”的重量,不是一个单薄字体所能承受得了的。而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悲的,他们有的,顶多是未完的遗憾。

徐悲鸿就用了“悲”字。据说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去亲友家吃喜酒,满座衣冠楚楚,只有徐悲鸿一人粗布大褂,人们的嘲讽和白眼,使他如坐针毡。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平寒的出身,他借钱读书,可贵人们眼高于顶,怎会瞧得起这个贫家子?

世态炎凉,前途渺茫。千里马不得伯乐,是否将姘死於槽枥之间?他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给孩子取名很难吗?如何给孩子取个好名?

给孩子取名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但掌握了方法其实也不难。

  • 第一点:给孩子取名不能用消极的字眼。比如:"苦、愁、哀、悲"这些一定不要有。

  • 第二点:给孩子取名要注意谐音。什么"李望巴、赵笑三、刘婵"之类的千万不能取。

  • 第三点:尽量不要与名人重名,也不要取那种满大街都是的名字,这样也会给小孩日

  • 第四点:要注意名字区分性别,但是有一条,女孩子的名字也别"花、莲、春、夏、秋、冬、梅、兰、竹、菊",这些不仅俗气,还容易重名。

    取什么样名字会倒霉?

    名字要跟随我们每个人一辈子,一个人的名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名字也隐藏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好的名字能给孩子带来好运,相反,不吉利的名字,则可能带来霉运,那 取什么样名字会倒霉呢?

    一、寓意不吉利的名字

    名字以寓意吉祥为佳,不吉利的名字会有不好的诱导。名字整体给人感觉不好的话,很难为自己带来好运。

    二、与姓氏搭配不好的名字

    姓氏很重要,姓名,就是姓氏和名字的结合体。姓名选字讲究很大,不仅仅要注意名字的音形义,更要注重姓和名的整体组合搭配。名和姓浑然一体,意味深长,而又耐人寻味,才是上上之选。

    所以,姓氏与名字的搭配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意义,或者谐音容易让人联想的姓氏,取名时候更要特别要注意。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王国钧,如果将姓氏与名字分开,二者都没问题,偏偏连在一起就谐音成了亡国君,姓氏与名字的搭配由此可见一斑。

    三、与生肖相克的名字

    认为,在姓名学的研究中,名字与生肖的关系很重要,必须慎重考虑。如果出现名字与生肖相克的情形,会对个人运势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比方说,生肖龙与生肖狗相冲、与生肖兔相害,所以生肖龙的名字中就不宜出现有卯、兔、 戌、 犭 字根,以及有反犭旁的字等。

    四、配置不吉利的名字

    名字叁才配置的吉祥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性格、事业、财运等方面。

    五、姓名数理不吉利的名字

    易经理论认为,事物与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象不离其理,名字的笔画数,蕴含着吉凶祸福。

    如果你名字的主要数理(即人格、地格、总格)不吉利的话,就会相应地影响到你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运势。

    六、姓氏笔画靠后、姓氏发音首字母也靠后的名字

    稍微留心就会发现,那些姓氏笔画简单的人,有时候很占便宜。比方说文件啊、新闻中经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同意某某等同志的任职、通过某某等多少名同志的资格审查之类的。这里的某某,一般就是那些姓氏笔画排名在前的人名。

    而那些姓氏笔画特别多的,一到按照姓氏笔画排名的时候,就会被排在最后面,因此不易引起重视;如果姓氏读音也排在最后的话,那就不论以什么排序,也只能落在最后,可谓是少有出头之人了

    起个名字真难

    真是,自己孩子还要我们给你起名!?自己回家查字典最好~~
    要是想图个吉利,运势什么的,直接找起名公司起不就完了?

    给孩子起名字真难

    查出怀孕那天,我俩半夜睡不着就开始给孩子取名字。取半天,觉得两个大学生好没水平啊,给孩子取个名字都这么费劲。

    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字“牧”。因为虎宝宝不能没有肉吃啊,而“牧”中有“牛”,不错哎。况且,我国还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杜牧的牧,正是这个牧。但是还需要一个字,我想给孩子取三个字的名字,但第三个字迟迟没有想好。

    前几天晚上,做完NT,我俩又继续了取名字之路。我又突然想到“牧远”,老公说还行。后来我又想到“牧疆”,符合我俩的价值观,但是作为父母,还是自私地不希望孩子去边疆啊!于是又想到“牧安”,老公说“牧安”好。读快点发言就变成“mu-an——man”了,要是女孩这名字也挺好,男孩也好。但我还在犹豫。

    后来老公又说牧宁,嗯……感觉还是牧安好点吧。
    后来老公竟然还说:薛抗 日、薛抗 美

    薛复台、薛统一、薛一统、薛回归……真服了他了!

    先慢慢想着,到时候还是慢慢翻字典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