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感情不好是前世的业障吗,佛说婚姻不顺的因果

2023-09-25崇庆运势网热度: 17089

夫妻间关系不好,沟通不了,是不是前世孽障轮回报应所致?

因为你们性格和爱好不同

婚姻不幸福的前世因果,今生婚姻不好,是前世犯了什么错?

提起婚姻不幸福的前世,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造成今生婚姻不好不顺的前世因是什么?是否还了债会好,怎么还?另外,还有人想问婚姻不好是前世怎么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前世做了什么,令今生身患绝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今生婚姻不好,是前世犯了什么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婚姻不幸福的前世

余寡孤单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命。意思就是前世对别人不好,今生比人就对你不好。如果真想改变就好好忍耐,用真心。怨恨只会越来越不顺。祝愿你幸福。

今生姻缘差前世造什么有二婚命的人前世。

男人是女人的青梅竹马,但有一天男人不见了,女人到处寻找男人,后来她见到了嫦娥,嫦娥告诉女人,男人死了但只要女人可以造出一座城市她就让他们相见女人努力干终于造出了一座城。他们终于在鹊桥相见了。

这么几年就造好了一座城铁定工程。

造成今生婚姻不好不顺的前世因是什么?是否还了债会好,怎么还?

婚姻不顺前世因是负情太多了!今生今世应该不断的忓悔自己的过错!多多地祈福吧!婚姻不好的女人前世。

今生婚姻不好,是前世犯了什么错?

余寡孤单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命。意思就是前世对别人不好,今生比人就对你不好。如果真想改变就好好忍耐,用真心。怨恨只会越来越不顺。祝愿你幸福。前世做什么今生婚姻不好。

造成今生婚姻不好不顺的前世因是什么?是否还了债会好,怎么还?

婚姻不顺前世因是负情太多了!今生今世应该不断的忓悔自己的过错!多多地祈福吧!

婚姻不幸福的前世:婚姻不好是前世怎么了

婚姻好与不好,和前世没有关系的,只要双方都通情达理啊,体谅对方婚姻肯定是好的,如果不理解对方,不体谅对方,肯定是不好婚姻不顺的前世。

与前世没有关系

婚姻好不好是两个人维系的。两个人要互相了解,互相包容。互相爱护。如果两个人达不到共同点。婚姻是不能幸福的。夫妻原来是前世注定的。

前世我造了什么今生为何得不到爱情婚姻不顺的原因。

等吧,一定会等到的,积极一点。加油哦

我婚姻的屡屡不顺是否与我前世的有关?大家都能感觉到,就像老天故意针对我,为什么老天这样对我?

降大任于斯,必现苦其心志。凡是干大事的就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轻易就被挫折,我们不要受命运的摆布,我们的命运自己主宰,努力让自己的命运更加精吧!

婚姻不幸福的前世:前世做了什么,令今生身患绝症

不要这么说,身患绝症是很痛苦的,我们不应该对于这些心存冷嘲热讽之心,而应该存关爱之心,怜

恻隐之心,比如姚贝娜吧,那么多人喜欢她呢,你觉得她到底做错了什么?难道不可惜吗?这时候还去想什么前世今生不是嘲讽吗?这样做是不对的。今生和你发生过关系的人前世。

做人要善良,才有后路,来日方长,才有,见到别人身处陷境,应该想办法帮助别人,而不是研究别人是做了什么恶而得到的,这样做是没有人情味的,就是知道,也不应该说出来伤害别人。

得了病不一定总是坏事,玄奘也曾大病,后来成就如何?学的人要做一个真正的强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是受到什么病痛都不能怨天尤人,可以反思己过,不可说人过失。

常思做人理,人成即成,观察一个人会不会做人就看大家对他印象怎么样,公敌绝对不是好榜样,我说的道理也不是死的,做人的道理孔子说的很简单

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二婚夫妻前世是什么人。

前世做了什么,令今生身患绝症

老师!有没有值得我一辈子去实行呢?说大龄单身的。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离婚是注定的吗。

那大概就是忠恕吧!自己不要的,不要给别人。

说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十全十美,恶语伤人六月寒,你一句缺德话,人家在酷暑的六月心里寒到了极点,不要乱说话,伤人心的话更不要说!嘲讽之话更不可说!

要想研究,可以看看刘善人讲病,可是别把这个拿来研究别人,看看自己有什么毛病,有的就改离婚是前世种的什么因。

以上就是与今生婚姻不好,是前世犯了什么错?相关内容,是关于造成今生婚姻不好不顺的前世因是什么?是否还了债会好,怎么还?的分享。看完婚姻不幸福的前世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婚姻的屡屡不顺是否与我前世的业障有关?大家都能感觉到,就像老天故...

你也可以这么想,本来你不只是受这些苦的,也许你本来还会遭遇更多的不幸,是你的善行感动了老天,所以只是让你的婚姻不幸而已。既然如此,就感恩吧。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

今生婚姻不顺前世啥原因,念佛一年婚姻还不顺是业障吗

提起今生婚姻不顺前世啥原因,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为什么命运多舛、生活坎坷多的人,一般善良的人都多灾多难、生活坎坷,或者婚姻不顺?另外,还有人想问婚姻不顺的前世,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今生婚姻不好,是前世犯了什么错?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年婚姻还不顺是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生婚姻不顺前世啥原因

幸福的婚姻,来自我们前世及今生的行为方式;幸福的婚姻,不是天赐,也不是命运安排,完全是我们的所为感得的。婚姻不幸福,用不着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而要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改变自己的婚姻和命运。

(1)、相信种因感果,相信凡事皆是自作自受。经云:“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还自受。”如果明白我们的现在的一切,不过是业感,我们心中的积怨,相信便会大大减少;

(2)、对已不幸福的婚姻,不可雪上加霜,破罐破摔,而是要善加维护;“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为。”

要学会找对方的好处,找自己的不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心,要有“以德报怨”的胸襟,慢慢修复家庭关系。即使不达理想,也不可意气用事,动辄便提离婚,这是最不好的。婚姻不顺的原因。

(3)、要多做好事,积善积德,并将此,以。中国的《》上讲:“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一个人如能常做好事,则命运一定好;如常做坏事,则终将遭受。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

明代袁先生的故事,便是改造命运的最好例子

为什么命运多舛、生活坎坷多的人,一般善良的人都多灾多难、生活坎坷,或者婚姻不顺?

人生酬业,善有善报,恶有,不是,时候未到,,,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我们今生是好人,做好事,不代表前世过去世没有做过坏事,所以今生的不顺都是自己过去造成的,是自作自受,不能怨天尤人,推荐的十,可以帮助我们断恶修身,迁善改过,,不偷盗,不,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多罗。婚姻不好的女人前世。

请问今生的命运和婚姻都很不好,是不是前世的原因呢

问前世,得找个的人才能回答。一般都不愿帮看前世的。

现实来说跟风水有关

今生婚姻不顺前世啥原因:婚姻不顺的前世

前世不一定前世今世直接就导致今世婚姻不顺

婚姻不顺的是啥?今生和你发生过关系的人前世。

看《经》,可了解前世今生的报应。今生没有婚姻的人前世是什么。

(婚姻方面)

贤妻为何因,前世门多结缘。夫妻长守为何因,前世幢幡供前。有二婚命的人前世。

今生无妻为何因,前世偷奸谋。今生守寡为何因,前世轻贱。没婚姻的人前世。

(健康方面)手婬是前世种了什么因。

今生多病为何因,前世害命人。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

身体有病,抑郁,神经衰弱,这方面的报应多是的报应,冤家来讨债,所以多病痛,事事不顺。最好的对治方法是,。

请看〈、治好了我的忧郁症和社交恐惧症〉http://hi..com/liguanyin/blog/item/.html

对女人没兴趣,到有点喜欢同性。这点与和都有关。

婚姻不顺多是的报应,对治方面就是戒,远离场所,切记不可,这样只会增加。

婚姻不顺可以求姻缘http://hi..com/liguanyin/blog/item/.html

今生婚姻不好,是前世犯了什么错?

总的来说,你的情况是病,对治方法是消业,能通常有两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前世做什么今生婚姻不好。

1。,http://hi..com/liguanyin/blog/item/.html女人感情路坎坷的原因。

2。念,多点念,可以消业治病。

以上就是与年婚姻还不顺是吗相关内容,是关于为什么命运多舛、生活坎坷多的人,一般善良的人都多灾多难、生活坎坷,或者婚姻不顺?的分享。看完今生婚姻不顺前世啥原因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怀瑾先生书里的历史故事之八:苏东坡的前世今生和后世

像苏东坡,名气那么大,在文人学者中,他实在好运气。比苏东坡学问好的人,不是没有,可是苏东坡在宋朝,名闻国际,几个皇帝都爱他。当时日本、高丽派来的使臣都知道,甚至敌国的人都知道,当时金人所派来的使臣,第一个问起的就是苏东坡和他的作品。他的文章、诗词,中外传扬。后来他在舞台上受到重重打击,便写了一首感慨的诗说:“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我们从苏东坡这首诗上看到人生。他无限的痛苦、烦恼。所以学问好,名气大,官做高了,没痛苦吗?
     ----南怀瑾《论语别裁》

苏东坡《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历史名人的前世今身后世很少有记载,历史上能三世都和佛教有深厚关系的名人更少,苏东坡即是其中一个。
据说他的前身是五祖戒禅师,后世叫袁宏道。戒禅师习禅颇为了得,可惜后来破了色戒,最后据说是“羞愧”之下坐化而去。想走就走,说明戒禅师还是有一定功夫的,据苏东坡其母回忆当时梦见一瞎眼和尚,我想戒禅师对于入胎也有把握。不过一出胎就全迷失,往事都只是似曾相识了。有些净土宗人士说戒禅师若修的是净土,坐化后就可直接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不需再到人间受苦了,似乎对禅宗颇有微词。然而从中也可知,学佛一路真是艰难重重,不修到八地菩萨都有可能退转,像我这样把学佛当替补的只有在尘世沉浮永无出头之日了。
他的后身袁宏道据说就转修净土,不过他最终有没有往生净土了呢?况且净土只是净土,他在西方极乐世界里接着修行得道了吗?佛说婆娑世界虽苦,却是修行好地方。极乐世界,顾名思义,难免流连忘返啊。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生平故事

作为 国学 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倾全力讲述、印行 传统 文化 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国学大师南怀瑾的生平 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南怀瑾负笈求学的生平故事
抗战军兴,年轻的南先生毅然辞亲远游,入川任教于中央军校,报效国家。在川时又入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院,专研社会福利以便服务社会大众。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僧奇士。复又辞去教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云云。”

离成都不远的灌县青城山,有一家著名的灵岩禅寺,南先生至交传西法师在此住持。当时不少知名学者如冯友兰、钱穆等均住在寺内闭关静修,大居士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也在寺里闭关。袁老先生乃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德,他散尽亿万家财,行脚遍 天下 ,求法忘躯,大彻大悟,潜心内典,栖志心宗,亦睹明星以悟道,见拈花而破颜者矣。先生悲大道之沉沦,众生之颠沛,乃以如来家业、孔老薪传,立己立人而及国家天下,与虚云大法师并世弘法,法镜高悬,宗风耀烁,一时影从之名流学者不惜千里跋涉而就教于先生。

南先生于休假闲暇亦时常往来于青城山,在寺里小住,有缘结识了袁焕仙老先生,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袁先生闭关期满,下山到成都成立了维摩精舍,南先生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而师生情谊甚笃,有如父子焉。南先生其时正值二十五岁华年,已深得袁老先生真传,并随袁老先生赴重庆参访虚云大法师,亲聆教诲,随老师到潼南玉溪口过冬,更得老师亲炙,心得更非同一般。其后,南先生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为普贤菩萨道场。中峰的大坪寺由明末避世的得道高僧松月法师开山,地处悬崖陡峭的孤峰之上,只有猴子坡、蛇倒退两条崎岖的山路可通,山上无水,所用仅靠 雨水 和冬季的冰雪,故人迹罕至,确为闭关静修的好去处。由于大坪寺藏有全部大藏经,又有挚友印华法师的提议及普钦大法师的首肯,南先生便选定此处闭关了。

三年闭关阅藏,南先生穿上僧衣,于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夜苦读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经典,以经为法,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致终生受益无穷。其间,袁焕仙先生特地上山看望这位心心相印的弟子,并在大坪寺为僧众举行了一次禅七,又欣然题笔为大坪寺作了一幅禅意隽永的 对联 ——“此地即普贤道场,来天末雁,看岭外云,数遍色色尘尘,都是晴空一亘;何处见秀头和尚,饮赵州茶,读慈明榜,历画山山水水,依然秋月半轮。”

对于这一段生活,南先生留有深深的记忆,“长忆峨嵋金顶路,万山冰雪月临扉。”对提议他到此处闭关的印华法师,南先生心中更是时时感念。印华法师为当时川西尼众翘楚,南先生闭关期间,她是虔诚发心供养的外护之一。南先生在一首忆印华法师的诗中写道;“印心促膝记当年,定起绳床月满天。几点腊梅花欲蕊,经窗相对两无言。”对当年的修持生活作了精细的描述,亦对同道至交表露了深挚的友情。

后来,南先生从峨眉山又来到乐山竹根滩五通桥多宝寺闭关静修,由于闻讯而来访者日见其多,遂移至弟子张怀恕家书楼之上安居,禅修打坐外,便埋头于书丛之中,披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所获甚丰。

1945年,南先生在神通俱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风了和尚为其护法并安排行程,满空法师担任藏语翻译,四川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谢子厚大居士则供养他红教、白教、黄 教、花教等多种秘藏法本。许是由于南先生拥有当时西康行辕公署参议的头衔,因此他能在康藏一带得到顺利的安排,并有得以参透密宗各派奥秘的方便。在此期间,南先生参访了贡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得到多位上师印证,承认南先生为合格的密宗上师。后来,贡噶活佛还在成都古刹大慈寺,特地为南先生传授了显秘大小戒律,并亲手书写了藏文传法传戒的证书交付南先生。

在川九年,南先生虽历尽艰险曲折,然终于修得大成,岂非前世因缘?南先生有词云:“云水萍飘岂偶然,九年足迹遍西川。管他鬓到秋边白,落得人间月似烟。肠空转,事难全,又入阎浮欲界天。樽前酒醒荒唐梦,君向潼南我向滇。”是即将离川的惘怅,还是哀民生之多艰,抑或是若明若暗的禅语,或许是三者兼而有之吧!
国学大师南怀瑾至台化雨的生平故事
南先生取道重庆,离川赴滇,讲学于春城云南大学,其间又短期回到蓉城,讲学于四川大学。1947年,先生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杭州天竺,细细披阅了浙江省立图书馆所藏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继而避乱世于江西庐山天池寺结茅棚清修。1949年春,先生经波历险,始来。

南先生初莅,受朋友怂恿,一时兴起,与友人合作经商,然适逢时变,加之友人经营失误,竟至本利无归,陷于困顿。然先生未加责怪,反于友人多方抚慰,并备酒肴款待,闻者无不感佩。斯时,先生栖身基隆海滨一陋巷中,阖家六口挤在一小屋内,瓦可漏月,门不闭风,子女尚在髫龄或襁褓,生活甚为清苦。先生自己形容当时之境况:“运厄阳九,窜伏海疆,矮屋风檐,尘生釜甑。”然先生素来超然物外,坦荡洒脱,故穷而不愁,潦而不倒,依旧满面春风,并在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的第一部巨著《禅海蠡测》,就禅宗要旨、公案、机锋、证悟、神通及与丹道、密宗、净土诸法之关系,钩玄剔要,精微阐述,为求证无上菩提大道者,架设一条登堂入室之梯。

不久,先生迁居台北龙泉街,寓于一处菜市场中,环境喧闹,污秽堆积,虽身居五浊陋室,仍每每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孩子哭闹,又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前者探寻人生宇宙真理之本原,乃步入佛门、悟证真空妙有的一部奇书,更是抱本修行、闭关悟道、直至证果均须臾不可离身的修持指南。后者解析唯心、唯物之矛盾,列有一百零八个人生 思想哲学 问题,堪称佛门唯识学宝典。“楞伽印心”,禅宗五祖宏忍,即以此验证学人是否开悟。在此困顿坎坷境遇,南先生不得不“著书多为稻粱谋”以“煮字疗饥”,但先生自奉甚俭,恬淡为乐,虽有在陈之厄,仍安贫乐道,收詹阿仁等弟子悉心指导,以弘扬大法。先生虽三餐不继,见邻居无米为炊,却“人饥己饥”,趁邻居夜半入睡之时,悄悄将偶得之米袋放在这户人家门口,令人有米为炊,免于饥馑,如此嘉言善行,亦不胜枚举云。

几年后,先生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且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舌耕笔耕收入渐丰。其间,先生焚膏继晷,笔耕不辍,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面对当时学术界对禅学与道家的诸多误解和歧见,先生挥如椽巨笔,写出《禅宗与道家》一书,正本清源,全面阐释禅宗宗旨与宗派源流,深刻剖析了禅宗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深远影响。该书亦以翔实史料纵论正统道家及隐士、方士、内丹、外丹各派源流变迁及其修炼要旨,使学术界耳目为之一新。该书一经问世,各界读者若久旱之望云霓,迅即畅销岛内外,南师之名遂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1969年,南先生以“熟读经书徒论议,实行道义太伶仃”,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发愿“欲为天心唤梦醒”,巍然自拔,振臂而起,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 工商 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取精用宏,俾服务于社会与大众。

东西精华协会坐落于台北市青田街,虽为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却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厅中悬挂着南先生亲笔题写的两幅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海纳百川,龙奋风雷开宇宙;天容万象,鹏飞窅冥启东西。”其气势自是非凡。难怪莘莘学子、各界贤达深深为之感奋,捐资出力,共襄胜举。

协会会务繁忙,先生讲学范围又极广,除深入浅出讲述儒、释、道三家之学外,尚有中国文化大系、历代谋略学、中华医药、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 企业管理 ,以及诗词、书画、星相、堪舆、卜易之学……前往听讲者极为踊跃,名流学子,贩夫走卒,靡不俱备,讲堂内外,均人满为患。南先生或青衫布鞋,或西装革履,风趣 幽默 ,侃侃而谈,听众每有所得,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东西精华协会会务发展,影响日大,三迁其址于台北信义路二段之复青大厦。其间,南先生不殚劳苦又创办了《人文世界》月刊,每期撰写文稿四、五篇,皆为通宵达旦之作。杂志一期期面世,其中连载的长文《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引起众多读者的热列反响。先生此文融合儒、释、道三家静坐原理,参以中西 医学 学术成果,对数千年来各家修道者的修持 经验 ,予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解答,揭示了几千年来修持的秘中之秘。不久,《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和先生对历代禅门祖师公案予以新解的《禅话》相继刊印了单行本,以解学人之渴。

接着,先生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后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后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先生矢志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历史 的经验》、《新旧的一代》、《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国道教发展史》、《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观音菩萨与观音法 门》、《习禅录影》、《禅观正脉研究》、《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原本大学微言》……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学生整理的先生讲学记录。与此同时,南先生整理出版了与袁焕仙老师合著之《维摩精舍丛书》、《定慧初修》,出版《金粟轩纪年诗初集》和《金粟轩诗词楹联诗话合编》……真是著作等身,蔚为奇观。南先生将毕生心血结晶尽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如先生者,今世能有几人?
国学大师南怀瑾传播不倦的生平故事
南先生移居后,居处顿成 热点 ,在台、美时的门生故旧往来如梭,大陆政商界重量级人物亦不时来访,世界各地的参禅修道者更是函电交驰,时时请教。先生一如往昔,不辞辛劳,热诚相待,有函必复,其情其景,甚为感人。虽然在台时,蒋经国先生曾向先生有所请益,台北政要如王升、马纪壮、肖政之、崔之道、刘安祺、廖祖述等都曾拜于先生门下,然先生绝口不谈 ,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已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1993年农历正月 初三 ,厦门南普陀寺的 节日 气氛比往常更浓烈,许多大陆人士从各地纷纷赶来,还有不少人士从美国、加拿大、法国、和等地专程前往,参加这里举办的一次别开生面的禅修实践活动,其中包括括薇阁中小学李传洪、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李登辉担任总统时的办公室主任苏志诚、立法院王金平、以及后来菲名蜚名中外的篆刻艺术大师刘兴、著名作家叶曼(《世间情》一书作者)。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此次禅修活动的主持人南怀瑾先生,在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法师的再三邀请下,首次回到了阔别四十余年的故土。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之学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体生命科学的内涵,如何使之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始终是中国文化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南先生已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此次禅修活动,即是南先生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古代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对于此次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自致函 祝贺 ,中共厦门、市为此举办了大型欢迎宴会。与此同时,南先生将他关爱的目光投向了直接关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2004年10月中旬,清华大学在上海举办高层经理人研讨会,特邀南先生前往演讲。一连四个小时,南先生以古喻今、妙语连珠,对中国当代社会走向及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方略,南先生的真知灼见令全场与会嘉宾叹为观止。

2005年9月28日,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6周年的 纪念日 ,这天,南先生应邀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商界 成功 人士发表了精演讲,话题仍是中华传统文化。演讲中,先生口若悬河,诙谐幽默,既深入浅出,又引人深思。先生精辟地指出,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叫“事业”,其中,“事业”的定义在《易经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那就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他解释说,“一个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大家,这个才叫事业。像大禹治水,这叫事业,因此他为万世所崇仰,其功永不可没。上面最高到皇帝,下面最倒霉到讨饭的,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在座的工商界老板生意做的很好,赚钱很多,要讲事业那还差得很远。”对先生鞭辟入里的论述,与会工商巨子赞不绝口,都说到今天才真正懂得什么叫“事业”。一位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感慨道:“我是负责光事业的,查过《辞海》,竟然找不到‘事业’这个词。今天听南先生讲中国文化,才幡然大悟。”

2006年8月4日,南先生为《文汇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讲座又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主题演讲,对当今新闻与出版业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认为,文化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人生目标,要为社会负起责任来,新闻出版不应称为媒体,而应是文化先驱。他强调出版应有精品意识,“但得流传不在多”,而 教育 的目的是教做人,人做不好,再好的理想目标也没 办法 做到,因为事情是人做的。在演讲中,先生鼓励现代人要读历史,要独具慧眼,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要对社会多些善意的建议,他指出,恶意的批评很容易,善意的建议很难,可行的建议就更不容易。先生长达四个小时的讲演,令与会二百余位海峡两岸新闻、出版界人士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人人皆感如饮醍醐。“在当今这个时代环境里,还有这样一位众所景仰的国学大师,奉献自己的全部心力,继续着孔圣、释迦文佛以来的伟大教化,薪火相传,永不止息……”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