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叫孔明

2023-09-22崇庆运势网热度: 18674

孔明是谁

孔明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孔明和诸葛亮是不是同一个人

孔明和诸葛亮是不是同一个人

是。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諡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
评价: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诸葛亮跟诸葛孔明是同一个人吗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孔明和诸葛亮是不是一个人

是呀。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家,军事理论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諡曰忠武侯。

郭嘉和诸葛亮会是同一个人吗?

郭嘉和诸葛亮是有相似,但这些相似曹操有、司马懿有、周瑜有、陆逊有,很多很多人都有。郭嘉没死的时候诸葛亮和荆州人士常有来往,郭嘉不肯能使用分身术吧。诸葛亮随刘备多次和曹操交手,曹操及其手下怎么会没有一个人认出来?就算曹操有意隐瞒,那么大的事怎么民间会没有一点风声?因该早闹翻了!还是刘备的一句话好:“天下相似之人何其多,(怎能仅以红面断定是我二弟)?”

孔明是不是诸葛亮?

是的,诸葛亮字孔明,所以是同一个人。
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2、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諡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諡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名--孔明

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吗

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諡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諡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就是孔明
诸葛亮是姓名,孔明是他的字
请采纳

诸葛亮字孔明,是一个人的。

孔明是诸葛亮还是孔子? 孔子是不是诸葛亮?

孔明是诸葛亮,孔子不是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諡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明和诸葛亮是不是同一个人

诸葛亮,字孔明。这一点没错,但是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孔明。在现代没有诸葛亮出名,但是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人物。
胡昭,颍川人(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孔明,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50年。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据说还是一名大书法家。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

为何诸葛亮也叫孔明?

因为诸葛亮字孔明,所以我们也称诸葛亮为孔明。

诸葛亮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诸葛亮的主要成就:

1、

身为丞相,诸葛亮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2、制定法律

诸葛亮入蜀之初便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据和增删秦汉旧律,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3、经济

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4、军事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5、文学

诸葛亮有《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等著作。诸葛亮的著作编成《诸葛亮集》,又名《诸葛氏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最害怕谁

诸葛亮一生害怕的三个人

诸葛亮一生害怕的三个人,一提到三国,很多人就会想到诸葛亮,诸葛亮想必我们大家都知晓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下面为大家分享诸葛亮一生害怕的三个人。

诸葛亮一生害怕的三个人1

第一个人就是曹真。

关于曹真这个人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他本是曹操的族人,后来他父亲去世后,曹操就收他为义子。第二种说法就是曹真原本不姓曹,只是当初曹真的父亲对曹操有恩,曹操感恩其父才收养曹真,并且赐给他名字曹真。

不管怎样,曹真这个人也是相当的厉害。他的能耐可以和诸葛亮司马懿匹敌,不过曹操一直防着司马懿,而曹真则是被曹操深信。后来是迫于无奈才用司马懿,当初一直是曹真和诸葛亮争斗。曹真与诸葛亮争斗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在曹真手中占到什么便宜。

当初诸葛亮挥师伐魏,并让赵云负责攻击来吸引曹真主力,而自己则是带着主力给曹军来一个突然袭击。结果这一切都被曹真看穿,他不但打败了赵云,而且还把张郃来救援,结果马谡丢失街亭,后来更是让诸葛亮这次伐魏无功而返。

第二个人庞统。

诸葛亮号称卧龙,而庞统则是人送凤雏。当初的时候庞统原本在孙权手下干事,结果没得到重用,还弄得一肚子气。这个时候诸葛亮就赶紧说服庞统为蜀汉所用。能够让诸葛亮如此做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而庞统就是其中的一个。论谋略,庞统也是可以和诸葛亮旗鼓相当的。

而诸葛亮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他知道庞统的价值。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最好是让他为我所用,否则的话被对手抢先,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麻烦。而且庞统归顺蜀汉的时候也没得到刘备重用,于是诸葛亮就多次劝说刘备重用他。刘备这才对他有所重用。然而这个庞统也是英年早逝,在他三十六岁那年不幸中箭,竟然要了他的命。

第三个人刘禅。

虽说当初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让他好好辅佐,还说这个刘禅不听话的话,就好好教训他。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君臣有别,刘禅毕竟是君,即使诸葛亮权力再大,他也只是臣。

当然诸葛亮对刘禅的怕不是一般人的那种怕,他对刘禅是那种担心的怕,他怕刘禅会胡来,这样的话蜀汉早晚会毁在刘禅手中。诸葛亮在的时候,刘禅还好,诸葛亮去世不久,刘禅就开始大肆宠幸宦官,结果朝中大权被宦官把持。一个个有能力的大将都被逼走。到最后蜀汉还是败在了刘禅的.手中,诸葛亮最怕的事情也发生了。刘禅带着大臣投降,蜀国最终灭亡。如果诸葛亮那个时候还活着,绝对会颜面扫地。

诸葛亮一生害怕的三个人2

第一个:法正。

法正原先也是刘备的谋士,自他追随刘备之后,就展现出来了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智谋无双,最擅长奇谋,他帮助刘备多次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是刘备创业路上非常重要一个谋士。不过,法正这个人人品稍逊,他心胸比较狭隘,还喜欢记仇,他在得势了之后,就曾对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狭私报复,利用权势杀了好几个人。

有人看不过去,就告到了诸葛亮那里。而诸葛亮一向是执法严明,正气凛然,但是一听是法正的事情,他连忙摇头晃脑,不愿多管闲事。还对来告状的人说:刘备当初是如何窘迫,幸亏了有法正,才能站住跟脚,得以发展起来的,因此法正的功劳功不可没。来人只能悻然而且。一生执法严明的诸葛亮,唯独对法正是个例外。

第二个:曹真。

曹真是魏国的大将军,他自幼父母双亡,是个孤儿,从小由曹操抚养长大。他跟随曹操的时间非常久,四处南征北战,磨练出来了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真也正式上台,成为了魏国的掌权人,也成为了诸葛亮的主要对手。

在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曹真面对蜀汉的3路大军,毫不慌乱,在街亭击败马谡,在箕谷打退赵云,破了这3路大军之中的2路,使得诸葛亮铩羽而归。而且他对于诸葛亮非常了解,每次诸葛亮谋划的计谋,曹真总可以预测到,并且作出相应的对策。所以诸葛亮对此人也非常忌惮。

第三个:郝昭。

郝昭是魏国陈仓城的一名守将,相信很多人对他都不了解,而他在三国之中出现的次数也非常少,可以说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人物。他只在陈仓之战中露了一手,就销声匿迹了。当时郝昭率领几千人的守军,在面对诸葛亮带领的10倍于自己的蜀汉大军时,丝毫不慌乱,沉着应对。

而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大军,连续攻打了陈仓20多天,竟然丝毫无所获。还导致自己的军队死伤无数,最后无奈军中粮草耗尽,魏国的大军又压近,诸葛亮只好选择退兵。

要知道,诸葛亮一生纵横沙场,少有敌手,最后却在小小的陈仓城之下折戟沉沙。而他在这20多天里,采取了各种手段,都被郝昭给一一破解了,而郝昭也堪称是诸葛亮的克星。让诸葛亮遭受了平生未有之败。

诸葛亮一生害怕的三个人3

第一个人就是关羽,想必对于关羽的高傲我们都已经知晓,当年关羽和刘备都还是白身的时候参加反董联盟,而联盟内的诸侯居然被华雄吓到,此时关羽挺身而出力斩华雄。

官渡之战时颜良和文丑也让曹营将领无可奈何,可关羽对这两人的评价就是“插标卖首”,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他们的人头。自从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关羽一直不爽诸葛亮,一直不配合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挺害怕关羽,他甚至远在益州还写信拍关羽马屁。

第二个就是刘备,别看刘备便面上是一个仁义之君,但他的心肠比谁都狠毒。曹操南征的时候刘备的新野城被攻破,而刘备为了活命居然散播曹操将要屠城的消息,煽动老百姓跟着他一起跑到荆州,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以血肉之躯阻拦曹军的兵锋。

而且刘备临终前还假惺惺的允许诸葛亮取代刘禅,但诸葛亮明白这不过是刘备的试探,假如自己身的答应那将会身首异处。诸葛亮当即跪下磕头,发誓永远辅佐刘禅。

第三个就是曹真,他是曹操的义子也是曹操军事能力的继承人。曹真青少年时期就已经被曹操带在身边培养,后来又被安排在曹魏最精锐的虎豹骑里面历练,曾经和曹操南征,西征,攻打汉中都获得不俗战绩。

曹丕上位时期曹真已经成为曹魏雍凉军团的都督,正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就被曹真打败。曹真的用兵以刚猛、迅速为主,只要发现敌军的破绽就会派遣骑兵把这个破绽扩大,诸葛亮就被曹真这种战术打得丢盔弃甲,曹真让他非常恐惧。

最后一个就是张郃,他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将,但因为受到排挤,官渡之战的时候带着本部兵马投奔曹操,曹操对他的到来又惊讶又开心。

诸葛亮北伐时期的主要对手就是张郃,因为张郃身为曹魏前线大将,诸葛亮好多计谋都被他以强大的兵锋化解。当年街亭之战是这样,阆中之战也是这样,张郃每次都破坏诸葛亮的好事,诸葛亮对张郃也是又很又怕。最后终于抓住一次机会引张郃到木门道,然后在这里用乱箭射死他。

诸葛亮一生最害怕的人有哪些,最后一个让诸葛亮"仰天长叹"?

我觉得他并不是害怕,而是比较对这个人是无奈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