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大人是什么意思,易经中大人是什么意思

2023-09-29崇庆运势网热度: 21748

“大人虎变”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大人虎变、君子豹变这句话出自哪,有何寓意

周易第四十九卦“革卦”九五的爻辞即大人虎变,未占有孚;九五以阳刚中正,为革卦之主,九五爻大人之象,故有虎之象,乃山君,虎有威德,“风从虎”故“望风而信”。上六的爻辞即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豹亦有虎类属相,山中亚王之称也。

“大人虎变”通俗地讲:大人身居尊位,孚信和德行自然展现很明显,这时大人领导人们从新变革,顺天应人,即符合道理,又合乎民心,就是说还没占卜就已经得到人们的信任。大人是《周易》里德行和修养最高境界的人,周易《文言传》即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种人是至公无我且能赏善罚恶,明辨是非,威德远被,专心为国为民的人。如占卜时得“革”卦九五爻此人将变得尊贵,“虎变”亦如乾卦的“飞龙在天”,也是事业腾飞之时,比喻职位升迁。

“君子豹变”通俗地讲:变革已完成,君子像豹子一样辅助“大人”完成变革,小人也纷纷洗心革面改变思想观念,听从“上级”大人的话,只有安居守正才会吉利。上六“豹变”处革之极,变道已成,此时君子道长,可顺时而出,与时俱进,鼎力事业。“豹变”喻义从贫贱变为显贵,君子昔虽隐遁,今亦驰骋明时也;其小人昔虽面从虚伪,今亦心悦诚服而真实向善。此时故居则得正而吉,征则躁扰而凶。如占卜时得“革”卦上六此爻则将得高官、官禄愈显,其小人被罢黜而受黥刑。

《周易》革卦九五爻“虎变”和上六爻“豹变”是其卦中特别主要的两爻,爻辞意涵深刻,值得关注探讨,研习明了其中道理,懂得有孚之人,不占决,亦当有福;如是不讲孚信不守正贞的小人,则应变颜面以顺上,能做到居贞守正自然吉祥。做人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一定能扬帆起航,获得事业上成功。

怎么去读易经 小人、君子、大人、炮灰及龙如何理解

圣人君子?体现的是博大而宽广的胸怀。大人?体现的是公正。小人?对利益利害看得清楚透明,并能利用这个利益利害为自己谋取好处的人。炮灰?被利益利害所推动,最后很努力地成为别人利益的牺牲品,莫名其妙的渡过炮灰的一生。“龙”: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把龙当成一个重要的高指标的称谓,但龙也许是一种想与天合一愿望,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代替天来行道的人。古人眼里的天,是一种刚健的德行。普施恩惠,持久不怠,从不厚此薄彼。这里必须要说清楚什么是君子,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人让玫瑰开玫瑰花,让苹果树结出苹果。让羊有草原,让狼有羊吃。所以想在为君子的人一定要心中有龙(怀有与天合一的伟大梦想),并且要努力修学替天行道的能力。大人是指什么呢?君主时代的官员被老百姓称为大人。但这个大人有时候有着不同的结果与称谓,管理者在公司里往往也被认为是大人,因为一个中国的管理者,在公司不光要管理公司业绩,有时候员工之间的事,员工的家事也要管。国企时代,员工将自己交托于某一个公司,就是将自己的一生交托于这个公司。中国人习惯上将那个能救自己的人称为大人,我曾为此作过比喻,一个圣人,好比是一个太阳,如果你在寒冷的夜里可能会被冻死的时候,喊这个圣人来救你,太阳一定不会救你,它一定会在鸡鸣之后,准时升起,普照大地,不针对任何人。但大人此时可能是一把柴火,一床被子。所以中国老百姓在碰到困难的时候都会说大人救我。或者说大人冤枉,不会说圣人救我。一个管理者要经历多重角色,有时候一个小人装着大人,有时候一个大人装小人。那么中国人几千年来把人分为圣人、大人、小人、民众。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哪一种人?有什么样的标准呢?如果一个人不想成为炮灰,他必须心中有龙。所以中国人望成龙,为什么?因为大部分人要胸中有龙才能走出不做炮灰的命运,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龙就是一种志向,想向上爬的那种愿望,不甘于在山脚下的生活。当一个人有了向上的志向,他会整装待发,此时才能称为人,这个时候怎么去看一个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有志向的人,他要成就一番大业,有的人是为了自己占有,成为有权有势的人,有的是为了天下仓生,他要公正地将天赋财富分配给所有的人。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不管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有可能向上成长。你从炮灰到了小人的阶段,这个时候你要去洞察天下利益之间的利害关系,只有如此你才能成为大人。大人里有没有小人,当然是有的,不是你权势上了一个台阶就是真的人生境界也会上一个台阶,你是否进入大人的阶段,有一个标准,是你能不能看透小人,看透各种利益利害。历史上很多的炮灰的人物,自认为读了几本书就是君子,以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为理由,自命清高,这些人或者叹息自己怀才不遇,或者以痛哭世间看不顺眼之人过去一生。当今网上很多打着左派旗帜的炮灰,身无长才,只知道怨妇式骂人,不仅如此,仔细去看大多是低层次的,根本没有看透人世真理,连小人都算不上的,比如打着北大旗帜的孔教授之流,相比右派的小人,这些人层次的确低一点。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我们如何去看这些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思考周全,教化别人却不利用别人,小人正好相反,只是利用别人,从不周全考虑,教化他们。这个层度上的比的不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智慧。中国人叫本事。管理者的能力与本事在一个员工没有进入管理层的时候,他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力,能力越强他就越能为公司贡献,所以彼得德鲁克说最优秀的管理者就是那些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凡是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哪怕你的职位很高,你也没有作用。这里指的是员工,但当一个员工被提升为管理者,此时他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这个员工变成了管理者。在中国一个管理者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中国人有个词叫“本事”。管理者业务能力很强不代表这个管理者就能管理好团队,一个很会打仗的人不一定会指挥。诸葛亮单枪匹马,赵云、张飞、关羽都比他强,但指挥打仗却不如他,诸葛亮那个叫本事。管理者的本事在于能洞察身边所有的事物,让这些事物按其规律自然运转,苹果树结苹果、玫瑰开的是玫瑰花。很多新任管理岗位的员工都会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他们会希望玫瑰结苹果。那么一个管理者重要的是本事。本事不光是能力的表现,本事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词,西方的管理者,只要有能力就可以,但在中国的传统就是你要有本事。能力是有时间性的,一个10年前的能力,在今天已毫无作用,但本事却不会,所以本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智慧,让你走出愚痴的人生,不再画地为牢。管理者学到了一些管理的能力,但刚刚才学会,回来用了几天,发现这个能力就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时机变化了,那个技能用不上了,但有些管理者自认为自己还有某些技能,当成某种宝贝。当这个人从大人向圣人过渡的时候,他会将自己的生命再上一个台阶,达到圣人阶段,基本上就可以无为而治。什么叫“无为而治”呢?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就是指最高层次的管理。你的那些民众如果自己能做,你不要乱参与,让他们自己去,他是树,让他成为树,他要开花,让他开花,你每天阳光普照,云行雨施给他们公正的养分。民可使由之。不可,那就教化他,使知之,让他经历一些挫折,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慢慢悟出来。凡是没有理解到这样高度,大部分是炮灰,佛家直接就称愚痴的人都是“畜牲”。炮灰努力做着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拨苗助长的事,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一个家长拼命让那个孩子学这学那,补习这个技能,那个技能,以为这就是望子成龙,他都没有龙能注入到孩子的心里。那个老婆每天想着怎么看管自己的老公,以为这样会有幸福。那个管理者,拼命想从上级那里获得权势,以为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可以做更大的事业。这些低层次的想法都还处于炮灰的阶段,大都死得不明不白。管理的智慧,中国人叫本事,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只会画地为牢,无论他外在的地位看上去有多高,他都是走在大街上的囚犯。管理者心中有“龙”,这个龙就决定了这个管理的品格,决定了他的行为趋势,当层次高的人都能预测这个趋势将向何处。

易经中的利见大人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好,今天继续和大家一块分享读《周易》这本书的心得,《周易》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群经之首,自然与其它著作不同,它的每一句话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成语被广泛使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仍然是乾卦中的句子(其实把它当做成语也说得过去)。

《易经》,乾卦,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卦辞中的龙、田以及大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对于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每一个中国人估计都不陌生,因为我们中国人一直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易经中有很多描述都与龙有关,所以要想了解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搞清楚这句话中的龙到底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它是什么,才能读懂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蕴含这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其实按照平常人的说法,我们可以通俗的讲这句话中的龙当成一种新生的事物,对于人生而言就是事业发展的初期。

知道了龙的含义,那么我们说一说田又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看,填指的就是田地,但是放到人生的意义上,这个甜指的是我们生存的环境社会,大人又是什么?大人,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大人物,能够发现自己才能的人等等,也可以说是知己、伯乐。其实对于人生而言,而事业发展过程中能否遇到伯乐直接关系到,能否被重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人才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为什么历史上的都将“见龙在田”看作是吉兆

为什么说见龙在田是吉兆呢?按说龙这种动物,应该飞腾与天地之间,它出现在了地面之上,一般都是出现了问题,可是古人却将它看着是吉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是因为,古人认为见龙在田,说明有大人物即将出现在社会上,尽管他将来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但是上天会给他各种各样的考验,使他过得无比艰难,熬过去了,就会成就一番伟业。所以见龙在田是成功的开始,着这阶段的人们尽管怀才不遇,但是可以静静等待时间,厚积薄发。所以这其实也是一种吉兆,如果连一点小小的考验都经受不了,想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句话对我们工作、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其实读了这句话,我想了很多很多,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品读这句话,我们要从中吸取到人生的教训,那就是以下几点:

1、在进入社会之后,对于一切都要充满希望,不要害怕任何挑战,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由不懂得很正常,在这个阶段,要多观察,多学习,还要搞清楚谁对你好。因为就这使得自己而言,其实自己就是那一只在田里的龙,尽管能力很大,但是需要大人物的指导和规划,所以做好自己,静静等待时机,苦练基本功就可以了,谁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2、在工作中,要善于利用机会,要创造条件让领导发现自己的才能,这就需要个人学会察言观色,积极参与单位的各项活动,要让大家看到你在努力学习,让大家认可你的努力,还要积极融入到集体之中,这样才能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眼之间,又到了五一。这一年过得极不平凡,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每一个人都是那只困在田里的龙,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社会经济秩序也在逐渐恢复正常,所以我们更要赶快恢复状态,静待时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更加健康。从经典中,我们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所以跟小马哥一起品读历史经典,感悟不一样的人生,大家都会活得更加真实。

《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怎么理解?

原文: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译文:大人像老虎一样地变化,不占卜,有了信任。

解释:第五爻的爻辞,阳,表示客方素质良好。“大人”指客方,因为客方的素质良好,力量强大。尽管主客双方都各为自己的利益而积极主动地行动,如果主方取得客方信任,客方就有可能愿意帮助主方,客方的态度会有明显的变化,“大人虎变”。

如果客方对主方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开始帮助主方,这肯定客方有了对主方的信任,“未占有孚”。

原文: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变化如豹,道德低下的人改变面孔;征伐有凶险,安定坚持吉利。

解释:第六爻的爻辞,阴,表示客方的态度阴,对主方随和。客方素质良好,态度随和,是位君子,改变迅猛而明确,如豹,豹的动作迅猛,直接显示出身上的斑纹。主方素质不佳,力量弱,比喻为小人。小人的改变在面孔上,变化不彻底。

另一层含义,“小人革面”是指主方对客方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是表面上的改变,但是对双方关系却影响很大。客方的态度是随和的,如果主方对客方态度粗暴,像个征讨者,则是凶险的。主方如果坚持安静地等待客方的帮助,就吉利。

扩展资料:

第五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并且与二阴有应。既有应又当位,表明主方有从客方的良好素质获益的可能性,主方应当尽力利用和扩大这种有利的可能性。

第六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又与三阳有应。既有应又当位,这是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主方应当利用这个好机会,取得客方的帮助。同时,主方也须要注意,不要傲慢,不要粗暴,要充分尊重客方。

易经真的很容易这本书怎么样

易经真的很容易这本书不错。

《易经》的艰深晦涩吓跑了很多人,我也不例外,于是先从曾老的这本书入门。这本书没有艰涩的命理学知识或是易经的注解,而旨在让大家对《易经》有初步的、正确的认识。提到《易经》,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占卜、算命、看风水。而实际上,最初的伏羲八卦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推行识字教育;周文王的六十四卦借占卜,意在说明建国育民的道理;后来设置专门负责占卜的官员,旨在以不越矩的方式向帝王说明相关的道理。所以,《易经》其实是在阐释“变化之道”,变中又蕴含着“不变”的道理。

易经的奥秘和易经真的很容易区别?

缘起
笔者之前的工作一直是以科普类方向为主,对于易经的认识之前纯粹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但是由于编辑部里林子比较大,存在一些稀有“品种”,其中一位就是神棍级别的易经爱好者。由于其经常利用易经推演一些事物的发展结果,正确率还颇高,导致引起了我的关注。后仔细研读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一书后,才慢慢领悟到易经能够用于预测占卜的可能的原因。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扯白通俗的分享一下。
国学大师南怀瑾
易经与《周易》的区别
这里我把《周易》使用了书名号而易经没有,说明其实易经并不是指一本具体的书,而周易的确是一部书籍,这是第一个区别。
易经是古代先民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套理论体系,而这套体系通过《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书籍得以文字化的体现。
按照南怀瑾的说法,《周易》是周文王在殷商坐牢期间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研究易经的理论体系后所作的结论,加上一些改进形成《周易》。而中国后来的儒道文化乃至百家争鸣中的很多思想的基础都是从《周易》中来的。
易经到底说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就像易经本身一样包罗万象。但是可以从字面简单的理解,易经就是研究“易”的“经”。(先不要打小编,听我慢慢说)易是代表变化的意思,经就是经验的总结。所以可以理解为是:研究事物变化现象和规律的经验总结。
早期易经的内容主要侧重关注的是自然界事物的变化规律,古代先民生产力不发达对自然现象了解也不充分,所以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和很多自然现象的变化。由于和生存息息相关,在长期劳作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下雨前经常是先刮风、木头能生火、水能灭火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规律。从而构建了懵懂的天地宇宙运行规律的基础认识。而这一时期的易经主要的作用是指导生产生活。
侧重自然规律的五行生克
而在《周易》成书之后,周文王对易经体系最大的改进,是从之前的侧重对天地自然的研究加入了人的因素,称为“天、地、人”三才。由于人类生于天地间,人的变化也符合整个宇宙体系的变化规律。由此开始易经体系中关于人和社会的变化规律的内容和研究丰富了起来。其中更包括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人与人相互影响、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等变化的规律。
文王三才
易经为什么研究变化?
为什么易经研究关注的是变化本身?因为如果没有变化就叫做恒率,由于我们的宇宙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行星在围绕恒星运动,我们身体里的电子也在围绕原子核跳动。变化本身推动了宇宙的发展。有人说时间的本质就是数学中的一个变量,这个说法我是觉得很解惑的。因此变化就会有它的规律在其中。所以易经研究的就是事物怎么变化的规律。
举个例子:天黑之后过一段时间大概率是天亮(极昼极夜除外)。昼夜现象10天是这样的,100天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人认为昼夜交替就是一种规律。因此诞生了易经的阴阳交替概念。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阴阳鱼图像。
太极生两仪阴阳
有人可能好奇会问,黑中白点和白中黑点是什么?那就是月亮啊。:)
所以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经验总结,先民就把观察认识到的一些规律总结后,形成了一套体系这就是易经的内容。
易经的数学模型基础
有人说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就藏在数学中,其实一点没错。你自己思考一下,数学是否就是把自然规律数字化表示的一门学科呢?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也是受到易经理论的影响而出。其实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数学的生成论。
在初引入0(零)这个符号到西方时,曾经引起西方人的困惑, 因当时西方认为所有数都是正数,而且0这个数字会使当时的很多算式、逻辑不能成立(如除以0),甚至把0称为魔鬼数字,而被禁用。直至约公元15,16世纪0和负数才逐渐给西方人所认同,才使西方数学有快速发展。
然后其实如果没有这个0(零)人类的数学理论将永远停留在婴儿阶段。这个0(零)就是老子说的道。也就是大爆炸理论中的混沌之初,或者虚空。(其实0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物的一个中间态,我理解是不可观察态)
而从易经到《周易》二仪生四象再有八卦到64像其实都是借助数理基础把事物演变过程图形化。易经中所谓的卦,可以通俗的看作是数学中的公式来理解。
卦象就是数学公式
由此,我们就把一个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形象化公式化了,这个过程在预测科学中称为建模。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天气预报。
单个气候模型预测
天气预报是通过对预测对象进行建模来预测发展规律从而做出预报。
易经为什么可以用来预测?
结合上面说到的数理建模内容,其实用现在的观念来看,易经可以称为: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总结,通过数理建模方式,研究事物发生变化大概率结果的一门学说。易经中的各种占卜方法,不管是六爻也好,烧龟甲看裂纹也罢。其实是对所要预测的事物进行了一次数学建模过程分析。
举个例子,在古代常常用易经来预测出征打仗的结果和吉凶。烧个龟甲看看裂纹走向就知道是输赢看似很奇妙,为什么一个微观事物的变化可以用来预测一场宏观事件的走向呢?其实原理我理解是这样的,由于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全息的整体,单个事物也包含了宇宙的整个信息,这个信息是什么?就是变化的基本规律。宇宙看似无比巨大,但是基本运作规律可能就几个。所以一个微观事物也能承载。
龟壳形成的结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一只乌龟的龟壳形成过程也是受到规律支配的,虽然最终外观可能不一样,但是形成过程是一样的。
龟甲受热后膨胀裂开,裂纹发展也是有其规律的,因为受热位置的不均匀所以裂纹呈现一定规律的向薄弱处或者龟甲成分脆弱处方向开裂的情况,因此最终裂纹到哪个区域停住,经过了那些区域。也是在整体规律控制之下的。
其实如果你把龟壳和坐标系放在一起看,发现龟壳就像是天然的坐标系。占卜的过程就是把一场战局的发展放到了一个坐标系中参考,裂纹就是战局发展的走势预测。打仗这种宏观的事件,其发展变化导致最终的输赢也是在过程中的细节决定的,绳子从薄弱处断,两军交战的过程中也是输在某方过程中出现薄弱的地方,这与龟甲在火上烤出现裂纹的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是一样的。由于存在这种变化规律上的联系,小小的龟甲也能大概率的预测打仗的发展变化趋势了。
关于预测的准确性
其实易经也好,《周易》也罢,终究只是一门变化规律论的学说,其准确性也只有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和推理基础,在人类没有完全掌握真正的宇宙变化规律前,其预测结果都只是一个参考。卦象的变化提示只是事物大概率发展的可能结果。就像《周易》卦辞中的说法一样,结论并不是绝对的吉或者凶,好坏都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看身处其中的人怎么去看待这个事。占卜的结果只是告诉你一个大概率可能发生的方向而已。就像身处极地的人昼夜更替规律就和其他地方不同。规律也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有句话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意思就是如果你靠易经的预测来作为生活的行动指南,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易经它包罗万象,讲的是世间的基本规律和道理。如果只狭义的用来占卜,一是不一定100%准确,另外明白了这些规律和道理,自然就不去做那些占卜一类的事情了。不然什么都被提前剧透了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
知生死不如把酒当下
梵观点:易经是面向大众的规律论和一种预测方法论,旦绝对不是那些用来搞封建迷信,未卜先知的神秘论,当你了解易经后你会发现,这只是一门成体系的规律论学说,并且人人可以用。如果你遇到那些把易经搞得玄幻神秘的人,抱歉,那一定是骗钱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