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哲理可以形容人吗,周易人生六个阶段

2023-10-10崇庆运势网热度: 1987

易经教会了我们那些人生哲理?

周公总结的《易经》博大精深,是中国哲学的起源。但也听说研究《易经》容易让人走火入魔, 进入信天由地、占卜算卦的误区,因此也不敢轻易涉猎。可看过《易经》就被《易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所折服。 一是“天人合一”的观点。《易经》中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讲“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指“天、人、地”。我们本应该说“天地人合一”的,但为了简 要起见,就习惯地说成“天人合一”。本来《易经》以阴阳学说为主,“天”为阳,"地"为阴,可是中间 要再加一个"人",所谓“天”易变,“地”不易变,但“人”夹在中间是最难受的,变也不是,不变也不 是。本来分析“人”字的这个结构,是左右两个人,一男一女,一阳一阴,互相依靠,互相支撑,所谓“ 人”者,要顶天立地,头顶上是天,把阳刚之气撑起;两只脚下稳踏大地,敛起阴柔的一面。所以说,做 “人”,真得很难,做一个比较“正”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阴阳相互支撑、相互转化”的观点。早在《易经》中,我们的祖先就阐明了“世界是发展变化 的”这一观点,譬如“否及泰来,乐极生悲”等诸多说法。阴阳是相对的,并不是说一种东西一定是阳, 或者一定是阴;但阴阳也不是对立的,阴阳之间应该是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诸如我们称天为阳,地为阴 ,但无法判定天和地哪个更重要。天和地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天气多变化,体现为时变,而地 少变化,体现为稳定。而正是因为地的稳定,牵制了天的变化。大地一直很沉默,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于是上天总是很听大地的话,始终被大地的引力所牵制。试想,如果有一天大地喋喋不休,要跟上天争高 低,那整个世界将陷于一片混沌。这使我们想到到家庭里夫妻两人的关系,结过婚的男女应该多研究一下 易经,尤其是作为妻子的,如果能从易经中多悟出一些道理,整个家庭、及至世界,都将是和谐的。

浅析《周易》的人生社会价值观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其内容博大精深,中外研究易学的很多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企业管理人士等等,都从中得到过宝贵的智慧启迪。易经中也包含着大量关于人生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获得途径,这些观点熠熠闪亮,伴随着炎黄子孙走过了 2000 多年的历程,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吸收,将帮助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理清发展目标和方向,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走向光明的未来。
1 和谐
在周易中,和谐是基本的价值观,并且其中包含丰富的和谐哲理
例如,在《彖传干》中写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其意思就是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在大自然的运行变化过程中,都能各尽其用,各得其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和谐的整体,进而推动万物的持续发展。
天人和谐作为万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在周易中,宇宙被认为是秩序井然的有机整体,通常情况下该有机体以太极为本原,其中任何事物与他事物,甚至宇宙整体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系辞传》第九章中写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周易的和谐观。
当今社会,人和人,人和社会自然,富裕和贫穷,人的内心的不和谐现象比比皆是,周易的和谐智慧可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序卦曰: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对于一个好的管理者来说,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管不养,也不能只养不管。通常情况下,需要养中有管,管中有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更好地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养乃管理题中的重要之义。在《益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其意思就是说损与益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没有损,也就没有益。
2 顺应变化、主动变化
《系辞上传》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退,变在其中矣。在这系卦中,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了清楚地阐述。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变化过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发展时,在这种情况下它到所能容载的极限,那么它必然通过变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质变。
在系辞传中,明确地阐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都要遵守天地生生之德的规律,并且在一定程度需要将此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盛德,主体以其创造活动与创造精神与天地合其德。易传中大量阐述了这种创造性顺应和主动性变通,如系辞传中的变而通之以尽利,通其变使民不倦,变通者,趣时者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变通的重要性,同时证明了变通是事物生存发展的根本。通常情况下,管理之道也就是所谓的变通之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时俱进是人类获得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社会环境,以及变化发展的宇宙自然相互适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天人的和谐与统一。
3 自强不息
《干》卦列为《周易》首卦,《象传》概括《干》卦卦义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自强通常情况下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无咎。
复卦彖辞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其意思是说,阳被阴剥至尽处,就要复生于下,虽然最初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它代表新生的、发展的力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遏制住它的势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昭示人们,要坚持真理,顺应时代潮流;要树立信心,从长计议,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
4 贵中趋时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时间当中进行的,易学深刻地指出,时间时机的把握对人活动的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周易》特别强调中,一般来说处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中国古人曾经说过,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又讲知时中之意,则思过半。在《周易》中,也有思过半,这句话,其意思是说只要你懂得时中的内涵与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就懂得了它的精神实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周易》中所阐述的道理,你基本把握了一半。
易学还讲要明时,一方面需要察时,另一方面需要待时而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器具、器械等工具打磨精良,但是隐而不发,等待相应的时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时机来临,这时我们就要坚定果敢,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我们获得的成就将会是非常大的。对于与时俱进来说,按照乾卦文言中传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其意思就是说白天奋勉努力,从来不懈怠,但是到了晚上,你就应该放下所有的负担进而安闲休息。在这种情况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损卦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讲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你是减损,还是增加,盈满还是亏缺,通常情况下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时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 真诚
中孚卦辞说: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彖传说:论《周易》的人生社会价值观及其实现途径王玉平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豚鱼吉,信及豚鱼也。这两句话的意识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一方面要求人们要真诚待人、真诚事神,另一方面还需要真诚待物。俗话说:若要牲畜钱,就要和牲畜眠。这句话虽然说的比较难听,但是表达的道理可谓至诚。事牲畜都需要真诚,更何况对待人和事呢。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内心真诚坦荡,对于虚伪的言语和行为,这种人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果人要想得到真正的朋友,获得真正的友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真诚地奉献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对待它人。
文言传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需要以仁爱为本,行为美好善良,符合礼仪规范,牢固地保持仁爱的种子,坚持不懈地去恶行善,始终不改变利人利物的立场。
上面这些价值观即可以说是内容层面的,也可以说是方法层面的,目的和方法是统一的。除此而外,易学中也论述了一些一般性的思想及行为途径,据此而行则可以开启人的智慧,使人们聪明起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达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一阴一阳通常情况下就是又阴又阳。阴阳两者之间相互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道。因此,在观察事物性质的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要看到阳的一面,另一方面需要看到阴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不会出现偏废。阴阳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一般是相反相成,互济互补,同时可以作为天地万物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动力。
第二,阴阳不测之谓神。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规律,有规则就有确定性,这就是所谓的常另一方面存在变数,在一定程度上行具有偶然性,这就是所谓的神。所谓神就是神妙不测之意。
第三,日新之谓盛德。事物在变易过程中,总是存在生生相续,新新不停,通常情况下,这是永无止境的。在天地间,每日更新是最大的德行,生而又生,不断地进行着创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称得上变易。在变易过程中,通过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只有变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树立忧患意识。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方发展到极点,必然导致自身走向相反的方面,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则反。因此,需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主动地位。即使处于逆境,自己的信念也不要轻易的动摇,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改变自己的现状,进而迎接未来

《周易》里说了什么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数术学著作,其内容几乎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历史上的《易经》有三种:一是夏代的《连山易》,二是商代的《归藏易》,三是周代的《周易》。现在人们所说的《易经》一般指的是《周易》。
“易”在哲学上是指运动、发展、变化之义。《易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狭义的《易经》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易经》则包括《周易古经》(简称《易经》)《周易大传》(简称《易传》)。东汉哲学家郑玄指出:“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这是比较正确的说法。《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它雄踞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之冠;世界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巅。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智慧。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叙述天地人的变化及其预测决策。欧洲心理学大师荣格就认为:“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
当代数术学家研究认为:《易经》有三大理论、三大法则和三大原则。
三大理论:1.阴阳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面,既对称又统一,互根互换。2.五行生克制化。将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归类于金、木、水、火、土五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生成。3.天人合一。人和宇宙互为协调。
三大法则:1.理:即易理。易经中的哲理,探讨宇宙人生的所变、能变与不变之原因。2.象:即卦象、爻象。易经中用卦象、爻象来表示世界生成发育的万有现象,从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3.数:即河洛理数。是现象中的数理。推演它的变化过程,而知人事和万物相关规律及前因后果。
三大原则:1.简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原本简朴而平易。2.不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有其必然的程序可以遵循。3.变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之变化、发展并自我否定。
如果我们掌握了《易经》的三大理论,明白了三大原则,就可以用三大法则来认识事物,适应事物,从而察往彰来,索隐探颐。
总之,对于《易经》及其经典数术之学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还方兴未艾。《易经》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关于宇宙观和事物变化规律研究的知识总汇。《易经》在某种意义上不仅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人类以莫大的智慧。《易经》犹如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储存着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许多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可以充分为当代人所用。《易经》所体现的就是终极关怀

人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成长,正如周易所说的什么一样?

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人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成长。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易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扩展资料

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相同意思的名言警句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

2、天道酬勤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

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易经经典句子

易经经典句子

易经经典句子,《易经》是中华经典传世之名著,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下面是收集一些易经经典句子,欢迎阅读!

易经经典句子1

一、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天,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四、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五、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运用仁义来行事。

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

八、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

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十、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

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

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

十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译文: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会形成一股锋利得可以切玉断金的力量。

十四、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意气相投的言论,其气味就象兰草那样芬芳。

十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译文:书面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语言,而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

易经经典句子2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选自《周易·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选自《周易·同人卦第十三》。

【释义】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持中正直而又互相应和,这就是君子的.正道。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

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周易》临卦象传。

【释义】君子因此花费无穷的思虑教导百姓,发扬无边的美德容纳养育民众。

4、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释义】自己所处的地位高但不因此而骄傲,当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时,不为此而焦虑。

5、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否卦象传。

【释义】天地不相交合,象征“否(pi)闭”;君子因此以节俭为德,避开危险,不可追求荣华,谋取禄位。

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释义】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选自《易传·系辞上》。

【释义】人因类别不同而相聚,各种事物以群体有别而区分。

8、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选自《易经系辞上》。【释义】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

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释义】天道是阴阳结合,宇宙万物均由阴阳两种元素、气氛构成。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刚柔结合,山是刚,水是柔,山水自然非刚即柔。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仁义是第一位的,讲仁义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否则就要被淘汰。

10、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释义】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

易经经典句子3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点评:天体的运行,从来不受外界干扰,一直都没有停息过。作为君子,也应该具备上天的这种精神,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点评:大地滋养万物,毫无声息,容纳百川,却从不傲慢。君子应该学习大地的这种品格,包容、忍让、谦虚、仁慈,不以德自居,永远把自己摆在最下面的位置上。

三、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点评:一个君子要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一是爱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学问;二,有不明白的要多问,勇于向人请教,这样才能明辨是非不糊涂;三,要有宽广的心胸,能够接受容纳别人;四,要以仁爱之心对人,对事,对待天下万事万物。

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点评:人在顺利的时候,往往容易变得懒惰,认为会一劳永逸,察觉不到世事的变化,最后导致失败。只有在遇到困顿的时候,才会穷则思变,与时俱进,然后就会豁然开朗,通达无碍。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常,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只有懂得变通,随着世事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才能天长地久。

五、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点评:夫妻两人如果能够同心同德,家庭就会幸福美满;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如果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公司就会越做越大,事业兴旺;一个国家、民族如果能够团结一心,就天下无敌。道理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就算夫妻、兄弟,真正能同心同德的,也不多见呀。

六、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点评:对生死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样,最后都是一个死,只是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不同;想做成同一件事,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种想法,但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看起来才这么复杂。所以,人要看得长远一点,不要只看眼前,到最后分不清孰轻孰重了。

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点评:凡事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因为行善没有善报,就不做善事了,那是因为你积累的善行还不够;做了一次恶事没被发现,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那也是因为时候还没到,还没达到量变的那个点。

八、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点评:道理也很简单,但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见到善人善行,我们一般不是学习,而是嫉妒,甚至搞阻挠破坏;别人发现我们的过错,往往不但不去悔改,反而会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或者掩饰自己的错误。

九、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点评:身居高位,却不骄傲;地位卑微,却不忧虑。这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德行,尤其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更要有“不为三斗米折腰”和“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才是君子必备的气节。

十、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点评:君子应该低调处世,虽然很有才华修养,但绝不张扬,不会到处卖弄,他只会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样就不会遭遇失败。这和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正好相反,现在的人就喜欢到处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所以现在那些名人就跟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着挺热闹,但没有几个长久的。

易经最经典十句话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周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易经最经典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

2、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周易》

3、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周易》

4、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食。——《周易》

5、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周易》
6、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周易》

7、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周易》

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周易》

9、《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10、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周易》
11、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周易》

12、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周易》

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周易》

14、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周易》

15、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周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