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创业的人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晚年很凄惨

2023-09-24崇庆运势网热度: 21400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

职场励志故事里的主人公,其实不分年龄。我在此为职场打拼的朋友们整理了几个中老年人成功创业的励志小故事,大家阅后也许会明白到:职场励志故事里不仅有年青人,更有老年人,跟年青人创业相比,他们甚至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一):罗伯特·诺伊斯,英特尔创始人,41岁创业。

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罗伯特·诺伊斯加入贝克曼成为了一名研究工程师。1957年,他和其他七人离开贝克曼并创立了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虽然在那里他享受一些成功,他最终与戈登·摩尔一起创办全球最知名的软件公司英特尔,当时诺伊斯41岁。

诺伊斯被公认为很有远见,而且对待员工像家人一样。他拒绝接受很多公司CEO岗位要约。而在英特尔,他负责微处理器的研发,彻底改变了计算机技术,形成我们今天仍然使用个人计算机系统。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二):哈兰德戴维·桑德斯,肯德基,62岁创业。

第二个老年人励志故事的主角大家一家都听过: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上校,桑德斯上校创业的年龄是62岁!桑德斯上校在创建肯德基前的人生是灰暗的:他早年失去了他的父亲,频繁的与他的继父争吵,并从多个公司被解雇,最终甚至作为一名律师在法庭上与他的客户争吵又失去工作。不过,他这种永不放弃的气质成就了他最终的成功。

而在肯塔基州服务站科尔宾工作期间,桑德斯依靠他美味的烧鸡秘方在当地小有人气。之后,科尔宾站被一场大火烧毁,桑德斯不得不将其重建,并做为一家汽车旅馆和140个座位的餐厅。 1952年,桑德斯62岁时,他授权了第一个特许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如今,肯德基在1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8800餐厅。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三):褚时健

1928年生于云南农村,15岁丧父,51岁担任快要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厂长。后来起死回生,做到了全国第一,成立了红塔山集团。他将奖金与产量挂钩的包干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这一超前的眼光与能力是玉溪卷烟厂起死回生的关键。

65岁被检举贪污受贿,唯一的女儿,71又被判为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并开始创业。85岁创立“褚橙”品牌。这一连串简单的数字,却是涛天巨浪般的人生大起大落。这里面的所受的伤痛和磨难,我们想想都有一种扎心的痛。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反观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什么可怕的?我们的困难与褚老相比,还算得了什么?

我也经受过创业的磨难,我深知当人遇到绝境时,尤其是有好变坏的绝境,那将会受到极大的人情冷暖的刺激。那真叫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离 ,大多数人都活不过这一关。

他的创业精神,永不服输的精神,永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永远不被人性的精神,是我们创业所必须学习的。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四):卡罗尔·加德纳,塞尔达智慧,创业年龄52岁。

当你52岁,刚离婚,与妻子分手,郁闷,你会觉得现在是创办一家公司的好时机。话又说回来,这可能得益于医生的建议。

卡罗尔·加德纳在听取了兽医的建议后,他与自己的狗拍了一张照片,并写上了一段有趣的话,然后他赢得了当地的圣诞贺卡设计大赛。这场胜利鼓舞加德纳开始建立并经营自己的贺卡公司,同时她自己的狗也出名了,公司以小狗的名字塞尔达命名。 2010年,塞尔达智慧的估值为大约5000万美元,这表明你真的永远不知道你的下一个伟大的想法可能来自于哪里。

中国创业成功人士有哪些?

中国创业成功人士有:

1、张朝阳

张朝阳,1964年10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搜狐公司董事会兼首席执行官。他于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获得李正道奖学金,在美国学习。

1993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6年8月手持有的风险基金,回国创建爱信公司,公司于1998年正式推出其品牌网站搜狐网络,同时更名为搜狐公司。

2、丁磊

1971年10月1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网易的创始人,现在是网易公司董事会的兼首席执行官。

1993年本科毕业,1997年5月成立网易公司,与张朝阳、王志东被称为网络三剑客。2000年6月,网易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

2009年,宣布网易养猪计划。2015年2月11日,被评为 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年度最佳人物。

3、潘石屹

1963年11月14日生于甘肃省天水,著名房地产开发商,SOHO中国,公司负责中国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大学毕业后在国家石油部工作,自1987年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始自己的房地产开发事业。

1992年,潘世义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房地产。潘世义和妻子张欣于1995年共同成立 SOHO 中国有限公司。

4、陈天桥 

中国网络游戏的盟主,他现在才35岁,却领导一个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网络游戏企业,在他的带领下,三年多来盛大网络已发展累计注册用户超过一亿五千万人次。

同时在线人数超过百万人,月平均销售额数千万元,在中国拥 有6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是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收益额位居前列的网络游戏企业,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网络游戏企业之一。

5、京东刘强东

1998年刘强东转战中关村,靠卖刻录机和光碟赚钱,那时候的刘强东已经积累了千万身家。

后来刘强东也学着国美、苏宁进军家电市场,但因为sars肆虐店面全部关停,刘强东只能尝试在网上卖东西,就这样京东商城诞生了。

中国七十岁以后的人还在创业都有谁啊

褚时健,云南玉溪红塔集团原,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74岁的褚时健老人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他所具有的超出常人意志力和执行力,让人几乎忘记了他是位饱经风雨的老人。十余年后,褚橙年产10000吨,利润超过6000万元,被称为“云南最好吃的橙子”“中国最励志的橙子”,并风靡全国。

创业人物有哪些呢?

创业人物有:

1、马化腾:

1984年,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同年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寻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1995年创建惠多网深圳站,名为ponysoft。

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随后陈一丹、许晨晔、曾李青相继加入。2017年8月7日,腾讯股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价320.6港元,马化腾身家361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富。

2、张朝阳:

张朝阳,陕西省西安市人,籍贯西安,1996年8月手持风险资金,创建了爱特信公司,公司于1998年正式推出其品牌网站搜狐网,同时更名为搜狐公司。2018年12月,张朝阳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3、李彦宏:

2000年1月,李彦宏以“超链分析”专利为技术基础,带着融到的第一笔风险投资120万美元,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房,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9个月之后,风险投资商德丰杰联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万美元。

2001年,李彦宏在百度董事会上说服股东,将百度转型为面向终端用户的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并实施“闪电计划”对百度实行技术升级,使百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引擎中名列第一。

4、王健林: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省苍溪县,1989年,王健林来到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1992年,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

5、柳传志: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却什么用都没有。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与中科院计算所其他十名研究人员一起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6年,柳传志任北京联想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

努力了一生。到了晚年才成功的那个名人是谁来着?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

宗庆后的励志创业事迹介绍

作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人物,宗庆后一路的创业历程又是如何呢?下面我就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宗庆后的励志创业史

梦开始的地方

1987年,校办厂因为经营不善而亏本,于是宗庆后承包了校办工厂,开始实践掩埋在心中多年的创业梦想,那一年,他已经42岁了。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一分一厘赚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

1988年,企业成功开发投产娃哈哈 儿童 营养液,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儿童营养液强调真正使用价值,解决了儿童厌食偏食的问题。由于功效确切,效果明显,在市场上迅速走红,产品畅销全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1991年,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要,仅有100余人的校办小厂娃哈哈,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职工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兼并后,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成立。原本亏损4,000多万元的杭罐厂仅3个月就实现扭亏为盈。1991年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2.17亿元。兼并取得成功,娃哈哈初步形成规模。

初成规模

1994年,娃哈哈积极响应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创造性地以“移民任务与移民经费总承包”的改革思路,兼并了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建立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涪陵公司。此后,娃哈哈迈开了“西进北上”步伐,先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1996年,娃哈哈集团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吸收投资4,500万美元。娃哈哈占股49%,达能与百富勤合占51%。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在境外将股权卖给达能,使其跃升到51%的绝对控股地位。达能立刻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与合资公司,遭到国家商标局拒绝。双方签了合同。 同年,宗庆后带领娃哈哈员工,瞄准瓶装水市场,生产娃哈哈纯净水。

1998年5月,娃哈哈推出碳酸饮料“非常可乐”,意在挑战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凭借在 渠道 上的优势,2006年的销售量达到了60万吨。

1999年,宗庆后继续西进北上,决定由职工集资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与达能没有关系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建在西部和老区,到2006年,总资产达56亿元,当年利润10.4亿元。

实力崛起

在2000年的改制中,宗及员工从手中买回了娃哈哈集团55%的股份,娃哈哈实现“全员持股”。其中,宗庆后占股30%,高级管理层5%,员工20%。46%的股份由杭州市上城区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 这一年,达能收购了娃哈哈最大竞争对手乐百氏。

2002年,娃哈哈利用自身品牌和实力优势,高起点进军童装业.

2003年5月“非典”疫情结束后,宗庆后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将大批饮料送到零售终端,使销售实现了16%的年增长,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

2004年,娃哈哈实施“全面创新”战略,营养快线、爽歪歪等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企业摆脱了同质化竞争。

2007年,在宗庆后的带领下娃哈哈营业额超250亿元。4月,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曝料:达能欲以40亿元低价并购娃哈哈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遭到自己拒绝。达能随即回击娃哈哈违反合资合同,并表示对宗庆后在合资公司外建立的庞大私人财富帝国无法容忍。

2007年4月9日,达能要求宗庆后作为合资公司,对非合资公司启动法律程序。5月31日,达能对娃哈哈提起国际仲裁申请,称中方股东侵害了合资企业利益。6月4日,达能在美对宗庆后之女旗下公司提起诉讼,指其设立的非合资企业不能使用娃哈哈品牌。 2007年6月7日,宗庆后辞去合资企业并发表致达能公开信。说因无法忍受达能两位董事(亚太区总裁范易谋与中国区主席秦鹏)的欺凌与诬陷,只能辞职,专事诉讼。

2008年,虽受达能强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销量持续增长,上半年销量增加40%以上,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大关。

2009年9月30日,达能发布公告宣称,在中法两国的支持下,已与娃哈哈达成友好和解方案。作为和解方案的一部分,达能和娃哈哈将终止合资关系。达能同意将其在各家达娃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伙伴。

2010年,娃哈哈推出旗下高端奶粉--爱迪生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由合作企业荷兰百年皇家乳企生产,原装进口,来到中国。此举也开创了让国外企业为中国贴牌生产的先河。 这一年,宗庆后被评为福布斯中国首富,财富总额为534亿人民币。

宗庆后的经营观点

务实

固执的宗庆后坚信使自己成功的那一套 经验 和规则,而对于主流企业理论不屑一顾。曾有人问: “娃哈哈制定了什么战略?”宗庆后说:“娃哈哈没有战略,我不会去考虑八九年之后的事情,只考虑明天的事情。”

宗庆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市场一线跑。2002年8月,为新建分厂考察选址,宗庆后12天跑遍大半个中国。宗庆后不参加包括高尔夫在内的任何体育休闲活动。

在宗庆后看来,“没有效益的品牌便没有任何价值”。盈利是企业家的天职,所有的品牌打造及营销设计都是建立在“盈利是可见的”这一前提下的。率先使用了“实证 广告 ”,广告语没有 文化 品位和艺术性,但对受众有煽动性,能直接拉升销售业绩。

娃哈哈高层不断充实新鲜血液,但很少有海归空降或猛然改革机构,也没有实行品牌经理制度。

营销网络

创立的独特的联销体销售模式,把3000多个一级经销商、3万-4万个二级经销商和娃哈哈绑定在一起。这一极度的“封闭式销售”架构(即经销商之间划区而治,互不串货,违反者会遭严厉处罚,乃至取消经销商资格),使得其经销网络保持了非常稳定的价格体系。再加上宗庆后在成本和分销体系上的严格控制,保证经销商都有钱赚,因此维系了忠诚的经销商队伍。

每年数十亿元的饮料促销与配送都由一个市场中心来完成,这也是一种高效集中的市场管理动作模式。万一环节脱钩,很可能会导致崩盘。对待经销商的管理也比较严格,一是始终采取保证金制度,坚持先款后货的原则;二是要求经销商专心一意做娃哈哈,不得做别的同类品牌;三是对窜货砸价等违规者处罚决不手软。

多元化

2003年底,宗庆后说。“要保持娃哈哈的龙头地位,必须就认真去做一些多元化的事情。”

早在2002年5月,娃哈哈迈出了多元化的第一步:童装。年销售额很快能达10亿,并能借势进入休闲装、男装和女装领域,但到2003年,童装公司产值仅1.73亿,利润2000万。

宗庆后眼中,娃哈哈真正的多元化项目,是日化。这是大众消费品领域利润最为丰厚的一块 蛋糕 。娃哈哈计划推出“洗发露、沐浴液和护肤霜等”产品。

宗庆后对日化的关注,已有两三年。他说,日化领域尽管竞争激烈,但“国外的大牌公司可能也达到顶峰了”,“该是国内的企业进行反攻的时候了”。

在宗庆后眼中,一个即将成熟的市场,比一个亟待培育的市场更有进入的价值;而最好的跟进方式,是改变过去的游戏规则。

大权独揽

宗庆后常常说,给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毛泽东。宗庆后认为:“你去看看中国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一个强势的领导,都是大权独揽,而且是专制的。我认为在中国现阶段要搞好企业,你必须专制而且开明。”娃哈哈集团直到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通过各个部长担任。业内也盛传“买一把扫把都要宗庆后签字”。

宗庆后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他仍喜欢用“朱批”的文件来下达命令,有时亲自撰写每月的销售通报,并在考察市场时直接用电话指示下属迅速行动。有人见到其下属经理的一份 报告 ,其开头第一句话是:“根据您的指示……” 。

全民营变身

宗庆后强调, 2000年前,娃哈哈100%算是国有的。“国家其实一分钱都没投。”

在2000年的改制中,宗及员工从手中买回了娃哈哈集团55%的股份,娃哈哈实现“全员持股”。其中,宗庆后占股30%,高级管理层5%,员工20%。46%的股份由杭州市上城区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

曾有人算了账:按娃哈哈总资产66亿,宗庆后的个人资产已达19.8亿。娃哈哈内部的说法,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出许多。

媒体披露,在仍属于国有控股的娃哈哈集团之外,宗庆后及其家人以离岸控股的方式建立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控股多家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甚至出现交叉持股现象。在娃哈哈40余家非合资公司背后,已查出由上述这10家离岸公司直接投资非合资公司达26家,在娃哈哈非合资公司体系中举足轻重。而这些非合资公司也为其带来巨额的利润

宗庆后的社会评价

关于宗庆后的传闻很多:商业记者们习惯形容他为“霸王”,因为他崇拜毛泽东,把他的军事战略思想和治人理念应用于管理。一个拥有150多个分公司、3万员工的庞大企业只设一个和一个总经理,而且都由他一人担任。杭州总部大楼里,一尊高大的宗庆后铜像赫然站立。喜欢用“朱批”的文件下达命令,有时亲自撰写每个月的销售通报。有人见到其下属经理的一份报告,开头第一句是“根据您的指示……”不设副总经理,无董事会,购买一辆电动铲车(外界谣传的版本还有一辆电瓶车、一把扫帚)也要亲自批条,合资公司经理由他一人委任。即便是拥有51%股份的大股东达能,与之合作11年仍然水泼不进他的“宗氏王国”。分手时撕破脸皮,胡锦涛和萨科奇会面时都不得不讨论此事,商务部出面调停,国际舆论倒向对手,但僵持两年后的赢家终究是他。虽然互揭老底曝出了一系列的商业秘闻与个人秘史,阴阳合同、偷漏税事件、绿卡风波,民族主义与契约精神的互相耗损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他勤勉创富的实业家形象,但2008年娃哈哈销售额超过250亿,利润高达50.53亿,同比增长50.36%,60个亿、90多条生产线如期投下,彼时适逢全球金融危机,“达娃之争”陷入白热化……

无论争议如何,谁也不能否认半生沉潜社会底层,不理会任何管理和营销理论、全凭经验和直觉的他,是个洞悉中国社会生存智慧,且耐力、抗压力一流的商业天才和权谋老手。可眼前的他又分明谦和、恭顺、寡言,衣着朴素如同行走在街上的平凡长者。语速平缓词藻无华,不见正值风口浪尖者惯有的意气风发,但回答句句严丝合缝。只有谈到娃哈哈真金白银的业绩时,一双精气内敛的眸子里才微微流露出一点骄傲和自负。

在娃哈哈内部,宗庆后的威严不容置疑。手下十几个部长,做的是其他企业副总经理的事情,权力上却与他保持距离。一方面管理层次减少,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戒备和一人独大也不言而喻。宗庆后概括自己的管理理念为两点:“家文化”和“强势开明”。“做企业如果不强势,没人听你的话,那肯定不行;反过来如果你太专制,人家也不干。所以一方面要严格管理,令行禁止;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利益,企业发展的收益要与员工共享,员工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做事要公正公开,再加上一些 教育 ,人家才会服你,怕你但不恨你。我从来不会骂人的,也不会辞退人,我的员工流动性很低。只有竞争上不了岗、觉得没面子自己辞职走的,走出去也不会说我什么坏话。你看这么多年了,我的员工对我都很忠诚。”

事实证明, 他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2007年,就在他高调请辞与达能合资公司的第二天,娃哈哈的全国经销商、市场部和供应部职工,及乐维基地、秋涛基地、下沙基地的全体员工发表了六封措辞相似的公开信:“抵制达能,拥戴宗庆后。”更富戏剧性的是,在达能的上海媒体见面会上,四十多名娃哈哈员工统一着黄色上装,高举横幅,整齐地高喊:“我们要宗庆后,不要达能。”他那被西方媒体冠以市场网络“ 编织 大师”的“联销体”模式,把几千个一级经销商、上万个二级批发商和销售终端串联起来,牢牢盘踞着中国广大城乡市场,且在此一役中无一倒戈。所有这些,都似乎验证着一句话:中国的企业都是有比较强势的领导才会成功,因为中国人比外国人难管。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总是有的。一位多年前因收受经销商贿赂而被处理 离职 的前娃哈哈某经理曾对媒体诉苦,说宗庆后知情后立时追查并刑事报案, 致使他不得不远走他乡。“他真是很狠的一个人,不留余地。”但宗庆后却予以否认,“如果真的报案他哪里跑得掉?”另一位娃哈哈曾经的中层则向媒体爆料说,娃哈哈各部门的正职多为女性,因为宗老板对人缺乏信任,尤其是男人。宗庆后听后摇头苦笑,一口报出了此人姓名,“你可以去我们公司了解了解,这是个油条型的人物,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娃哈哈最开始女工比较多,因为我们是校办企业起家,有很多教师的家属,后来发展起来男员工自然就多了。”

旁人说他面恶,他却说只有员工知道他其实心软。工作成狂成自然,但他的亲和也正播散其中。人说,百万富翁是自己的,千万、亿万都是社会的,宗庆后便是此话的现身说法者。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工作,200天都在市场一线奔走,至少亲自面见所有一级经销商一次;没有任何 爱好 ,亦鲜少交际,一天三顿在公司食堂15分钟解决吃饭问题;不爱应酬,也没时间应酬,除了抽两包烟、喝两杯茶,消费比员工还低;从不玩高尔夫等富人游戏,把跑市场下车间当运动,精力充沛犹胜小伙且无“三高”困扰,如无意外希望一直工作到90岁。

猜你喜欢:

1. 娃哈哈宗庆后的创业故事

2. 成功名人的励志创业史

3. 名人艰难的励志创业史

4. 中国名人艰难的励志创业史

5. 名人的励志创业史

6. 宗庆后的创业故事

7. 马云励志创业史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