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行星,五行与行星的关系

2023-09-24崇庆运势网热度: 18930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会用五行的名称来给五大行星命名?

太阳系五大行星的叫法和我国的五行学说有关,但实际上水星上并没有水,相反它可能是行星中水含量最少的星球,因为它太靠近太阳;火星上也并没有火,其实它的平均温度很低,在零下50℃左右;木星上也没有木头,它连岩石表面都没有,更不会生成植物;土星上也没有土,它和木星一样是一个气态星球,也没有固态表面;金星上更不是遍地金子,它是太阳系最热的行星,平均温度高达460摄氏度,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之改称其为火星,它的表面上也并没有火。其实五大行星的叫法只是古人结合五行学说给它们的命名而已。

在我国历史上,五大行星的叫法大多数时期并不是叫做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水星古称辰星,金星的叫法就比较多了,傍晚的时候叫做长庚星,黎明的时候叫做启明星,古人并不知道它们是一颗星,不过它更多的时候叫做明星或太白星,火星又叫做荧惑星,木星又叫做太岁星或岁星、纪星、重华,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

但是把五大行星用五行的叫法开始的时间却很早,很可能在五行学说出现之后不久就已经有这种叫法了,不过并不常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成书时间在汉朝初年,比《史记》还早,其中将就五星与五方、五行、五帝等作了严整的对应,这是将五大行星和五行学说相结合的最早记录,其中讲到“东方木,其帝太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 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 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其神上为荧惑。 北方水,其帝颛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辰星。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

到了司马迁《史记》中,又有对五大行星改称金、木、水、火、土的说法和原因讲解,其《史记·天官书》中讲到:“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木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察刚气以处荧惑(火星),曰南方火,主夏,……历斗之会以定填星(土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察日行以处位太白(金星),曰西方,主秋;……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水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而且司马迁还讲了行星的颜色与五行叫法之间的关系,可能古人发现岁星呈青色,与植物的绿色相近,故称木星;荧惑呈红色,和火的颜色相近,故称火星;填星为黄色,和土的颜色相近,故称土星;太白为白色,和银、锡、铁等白色的金属的颜色相近,故称金星,辰星呈灰色,与河流湖泊中的水的颜色相近,故称水星。

古人虽然以貌取星,却并不知道这五大行星和五行元素到底有没有关系,所以金星上并没有金子,木星上也没有木头,土星上也不是土,火星上有没有火?水星上更没有水,五大行星的五行叫法普及开来在我国还是和现代天文学的普及有关,因为这样的叫法更加简单,相比其他的叫法更系统一些,也比较容易记忆,所以五行命名的叫法就传开了。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不是指五大行星?

众所周知,五大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而这五大行星的名字又和我国古代常说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非常相像,那么这五行指的就是五大行星吗?



答案当时并不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说法只是中国人才这么叫,西方对五大行星的称呼是按照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水百星是信使、商业之神墨丘利,金星是爱与美神维纳斯,火星是战神马尔斯,木星是众神之王朱庇特,土星是农神萨图恩。

而中国对于这五大行星的称呼,则是按照五行和肉眼观测得来的。



五行是中国最原始的系统论,古代的哲学家一般用五行来解释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万物是如何形成的。在《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中就有关于金木水火土的记载:“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这里的金木水火土对应的是人体不同部位。除此以外,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在中医、命运等方面,也有着一席之地的。



那么这五行又是如何对应五大行星的呢?难道是一个行星上有水就叫水星,一个行星上有金子就叫金星,一个行星上有木头就叫木星,一个行星上有火就叫火星,一个行星上有土壤就叫土星的吗?但是,水星上其实并没有水,那么五行和五大行星之间又是如何连接起来的呢?



当然,在古代,这五颗行星的名字又是和现在不一样的,金星叫做太白,太的意思就是大,而当时的人观测,这颗星是五颗行星中最亮的一颗,而且颜色发白。木星叫做岁星,因为木星的公转周期和地支纪年法的周期12年相同。

水星叫做辰星,古人在观测水星的时候,发现水星距离太阳的角度一直保持在三十度以内,而中国古代把三十度左右称为一辰。火星叫做荧惑,火星散发的光芒荧荧如火,而且亮度和行踪都让人摸不着头脑。土星叫做镇星,土星每28年绕天行走一圈,每一年都坐镇28星宿中的一宿。



后来根据五行的说法和天文学的普及,而重新用简单易记的五行来代表每一颗行星。

因为金星相比于其他行星发出的光芒最亮而且颜色是金黄色,于是就被命名为金星。

因为水星在人们观测看来,比其他行星都要暗,而且还有一些发黑,而五行中的水代表着黑,于是就被命名为水星。



因为木星呈现出的是一种与木相近的颜色,于是就被命名为木星。土星也是因为散发出来的光芒和土的颜色非常相近,于是就被称为土星。

而火星因为表面有着大量的氧化铁,因此人们观测看来的颜色就是一种偏红的颜色,因此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也就是荧荧如火的意思,现在就对应五行中的火。

这样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叫法更加让人记得深刻,而且相比于去其他古人流传下来的叫法,更具系统性,因此金木水火土也就成了五大行星的名字。

太阳系的星体为什么以金木水火土命名

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当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颗,对这五颗星,各国命名不同,我国古代有五行学说,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这并不是因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树木才这样称呼的。而欧洲呢,则是用罗马神话人物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近代发现的三颗远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话人物名字命名的传统,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称来称呼它们,在中文里便相应译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金木水火土 代表自然界的什莫意思?天体构成

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宇宙天体中五个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岁星,水是辰星,火是荧惑星
,土是镇星,这五个星,加上太阳与月亮,称为七政。太阳与月亮是经星,五行之星是纬星。
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响了地球,地球当然也在放射能,而影响其他星球。
五行的意义和作用:
木代表生发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肝。
金代表破坏性及坚固的本体,在人体代表肺。
水代表了冷冻,在人体代表肾及大小肠。
火代表了挥发功能,在人体代表心。
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木水火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脾胃。
依照综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相对性,凡是有好处的,一定也有缺点;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
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们相生的次序如下:
金→水→木→火→土→金
五行顺势相生,隔代相克如下:

→木
→土
→水
→火
→金
在八卦的方位上来说:金----西方,木----东方,水----北方,
火----南方,
土----中部

五行对应数字

不同数字代表着不同的五行,了解他们代表的五行,以弥补自己的五行非常重要,那么数字都代表了哪些五行呢? 0和5在五行当中代表土,1和6在五行当中代表水,2和7在5行当中代表火,3和8在5行当中代表木,4和9在五行当中代表金。

五行属土之人的幸运色为黄色,幸运方向为中方,他们性格大多憨顺温和,包容心强,为人实在,踏实稳定。五行属水之人,幸运色为黑色,幸运方向为北方,他们大多富有智慧,才思敏捷,思维灵活。五行属木之人幸运色为绿色,幸运方向为东方,他们大多富有生机,富有朝气,有进取心。五星属虎的幸运色为红色,幸运方向为南方,他们大多感情丰富,敢爱敢恨,注重实际。五行属金之,幸运色为白色,金色,幸运方向为西方,他们大多做事坚定,专心致志,刚毅果决,主观性较强。

五行是如何划分的

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而你知道五行是该如何划分的呢?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五行的划分方法

五行的说法常常应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活动中。人们对它最初的理解是,五行即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盛衰变化即是自然的盛衰变化,它们带动着宇宙的更替循环,也能深深影响着人类的命运。

换一种说法,万物是在金木水火土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五行是一种整体的概念,将事物的运动和存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有的入认为五行是一种迷信说法,也有人认为五行就是大自然中的五种物质:金属、木质、水流、火焰和土地。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将五行比喻为物质是可以的,但不能说物质等同于五行,五行是以“气”的形式存在的,五行也可以叫做是五气。

中国自古就有阴阳两极的说法。简单地说,阴阳可以对应四季中的夏季和冬季。具体地说,阴阳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阳是单数,阴是双数,因此太阳是1,少阳是3,太阴是2,少阴是4。进一步说,太阳指的是太阳,代表阳刚之气,因此为火;太阴指的是月亮,代表阴柔之气,指的是水;少阳指的是木;少阴指的是金。此四者可以和四季结合起来,则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再与数相相联系,则可得出结论:“木—1(阳)、2(阴),火—3(阳)、4(阴),土—5(阳)、6(阴),金—7(阳)、8(阴),水—9(阳)、10(阴)。”

还有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和宇宙天体相对应的。金为太白星,木为岁星,水为辰星,火为荧惑星,土为镇星。五星和太阳、月亮,统称为七政。这些星体和地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气场。

还有五行与人体的对应说法。木含有生发之意,因而在人体中代表肝;金含有坚硬和摧毁之意,因而在人体中代表肺;水含有冰冷之意,因而在人体中代表大小肠和肾脏;火含有挥发之意,因而在人体中代表心脏;土含有平和之意,因而具有中和其他四行的功能,在人体中代表脾胃。人们可以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等关系来解决医学中的问题。

从地理上说,金对应西方,木对应东方,水对应北方,火对应南方,土对应中部。而在中国的版图上,川藏地区实际也是金属较多的地方,东部的树木茂盛,北部冬季天寒地冻,南方向来温度较高。

五行还有在味道上的说法,金代表辣味,木代表酸味,水代表咸味,火代表苦味,土代表甜味。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实际根据。

五行涵括了季节、数字、星体、人体内脏、地理方位等多种概念,内接五脏,外迎五气等,成功而完整地将宇宙联系成一个系统。

划分—年中的五行方法

天地万物总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人们最为熟悉的四季为例。四季循环变换,往复不爽,每一年都在精确地重复着,但是却从来不会混乱,更加不会消亡。我国古代的先人,正是根据对四季的观察和归纳,从而总结出五行理论。

春天这个字眼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绿色,在春天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中,带给人最大愉悦的,也正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因此,春季的五行,是木。

在春天结束之后,进入了火热的夏季,夏季的一切都处在一个稳定的成长期,万物欣欣向荣,达到生命的巅峰,这个热情的季节,它的五行是火。

自古以来提到秋天,人们都爱说“金秋十月”,秋天的颜色本就是一片金黄。同时,万物在秋天停止生长,积蓄能量,这跟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金就成了这个金黄色季节的完美代言。

酒越喝越暖,水越饮越寒。冬天和水一样平静冰冷,看起来似乎没有生命的迹象,但是它们都孕育着生命。水,就是冬天的五行。(算命www.azg168.com)

四个季节对应了四个五行,剩下的土,孕育着四季,也代表着四季。同时,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3、6、9、12月,五行上都属于土。

五行的产生过程

天地还没有分开时被称之为“混沌”,世界如同还处于胚胎状态的生命一样,因此又被称之为“胚胎”。那时候,日月星辰还没有出现,世界上也没有阴阳、寒暑的分别。天上没有雨和露,没有风云、霜雪、雷霆闪电,处于迷茫幽暗的状态。地上没有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也不存在人类,一切还处于蒙昧的状态,在没有规律地运作着。这时,世界只是一团凝结在一起的气,称为“太易”。在太易(一片虚无)状态下,水出现了;在太初(有气无体)状态下,火出现了;在太始(有形无质)状态下,木出现了;在太素(有质无体)状态下,金出现了;在太极(形体兼具)状态下,土出现了。

因此,水对应数字一,火对应数字二,木对应数字三,金对应数字四,土对应数字五。等到三元已经完备,混沌的状态开始变得分明,胚胎出现了变化。轻而清的气向上,成为了天;重而浊的气下沉,成为了地。清气和浊气相互承接,从而产生阴阳两仪。天地刚开始形成时,人的形态各异,有的是人形鸟嘴,有的是人头蛇身。那时候,人类还没有嗜好和欲望,没有姓名的称呼,没有邦国的概念,也没有君臣的分别。他们居住在巢穴里,承受风吹雨打,人与人之间没有亲近、疏远的观念,也没有父子尊卑的礼仪。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学会种植,也不会用火,过着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坦荡自在,和睦安乐,不知道什么是忧愁。直到伏羲、神农、黄帝这些圣贤出现,人与人之间有了智慧和愚昧的分别,干是有了君臣、父子等身份的区别,礼乐衣冠的制度也由此而诞生。

平等自在的生活制度被废弃后,奸诈自然产生了,妖怪纷纷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天在子时开始,地在丑时开始,人在寅时开始,由此确立了天地的公理。此后,万物生长,奸诈出现,妖怪四处横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