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鸭,十二生肖猫被谁代替了

2023-10-21崇庆运势网热度: 14908

六畜和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有鸡没有鸭?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春节贴对联时连牲口棚边都要贴“六畜平安”、“六畜兴旺”、“骡马成群”等吉祥语。 “六畜”就是指马、牛、羊、鸡、狗和猪等六种动物;十二生肖(属相)则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为什么“六畜”和十二生肖里都有鸡而没有鸭呢?

或许有人说,因为“鸭”不属于“畜生”,所以没有鸭。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尔雅》里说:“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禽”一般指各种飞鸟、飞禽,“兽”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和“兽”合起来就叫“禽兽”,即畜生,鸡和鸭都是可以归于畜生的。“六畜”就是老百姓家养的六种常见牲畜,既然“六畜”里可以包含鸡,以“鸭”不属于畜生来解释“六畜”中没有鸭显然是行不通的。

“六畜”中的这些动物最初全都是野生的,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对它们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

别小看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在人类早期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六畜各有所长。在农业社会里,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和重要帮助。《三字经·训诂》云:“ 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 ”,“ 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 ”,还有“ 鸡羊猪,畜之孽生以备食者也 。”的说法。可见“六畜”个个都有作用。

六畜中的马牛羊为食草动物。马是古代战争和交通的重要工具,属于战略物资;牛是主要的畜力动物;性格温顺的羊在古代象征着吉祥如意,是人们祭祀祖先的第一祭品;马牛羊又是肉食品重要来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为人们所高度重视。秦朝法律规定:“ 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 )”, 意思是盗马的人处死,盗牛的人判枷刑。

而且, “六畜”便于驯化、饲养和大量繁殖,既可以作为人类的朋友和帮手,起到某方面的帮助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人类的高蛋白食物来源 。“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也征兆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所以民间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

至于“六畜”之中缺少鸭,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首先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远古时代,南方很多地方如长江流域的楚国等地还称“蛮荆”或“荆蛮”。在黄河流域不像南方一样,水网湖汊众多。我们知道,鸭子的生活环境不能完全脱离水的,另外鸡的“食谱”远比鸭子更广泛, 所以鸭子大面积的驯化和饲养远没有鸡那么普及,这样“六畜”之中有鸡缺鸭也就可以理解了!

“六畜”世世代代与人和平相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好伴侣。而且它们各有所长,为老百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所以它们也全都选入十二生肖中,这从侧面证明了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唯有六畜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此一来,十二生肖中同样只有鸡儿没有鸭。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之动物大观园:

1、 六畜和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有鸡没有鸭?

2、 哪里跑出来的“三脚猫”?

3、 白鹿、白鹿原与九江白鹿洞书院

4、 老虎缘何变“大虫”?

5、 “凤求凰”与“龙凤配”

6、 人吃了疯狗肉或感染了狂犬病毒也会像狗一样叫吗?

7、 乌鸦和狐狸到底谁更聪明?

8、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9、 传说中乌鸦为何不进曲阜孔林?

10、 “男不养猫,女不养狗”有个什么讲究?

有谁知道,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鸭子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鸭住在一起,当中就数鸭子的年龄最小,也最老实。 这天,玉皇大帝心血来潮,想给人间安排生肖,他便命太白金星下到凡间,找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鸭这十三种动物,并带到洞庭湖参加飞行、跳远、游泳、知识竞答四项测试,累计得分最高者即为首席生肖,以此类推,满分400分,每项得分100分,淘汰最差的。 太白金星召集十三种动物一一测试,结果:鸭子400分,老鼠399分、牛398分、老虎397分、兔子396分、龙395分、蛇394分、马393分、羊392分、猴子391分、鸡390分、狗389分,只有猪又蠢又笨一共才得了100分。 记性不好的太白金星怕忘记就在得分最高的鸭子身上贴了一个写着“1”的白纸,并让大家依各自的成绩排好队,让鸭子领着大家跑步,看着威风凛凛的鸭子,老鼠羡慕极了!它不甘心屈居鸭下,看着忙了一天正在打瞌睡的太白金星,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跑到鸭子跟前讨好地跟鸭子说:“鸭弟弟,你也累了一天了,以后你是生肖之首肯定更累,趁着太白金星睡着了不如你把纸贴在鼠哥的身上,躲到猪身后休息一会!今天就让我帮你喊会口令吧!” “好呀!谢谢你!”毫无心计的鸭子感激老鼠得很! 换了一小会儿,太白金星就醒了,没等鸭子回过神,太白就开始封十二生肖了,鸭子因为被猪宠大的身形挡住了,所以落选了,老实巴交的鸭子又气又急,嘴又笨,觉得自己真是百口莫辩,没等他解释就被太白金星用仙法送回了住地。 唉!可怜的鸭子到现在也常常不停要“呷呷呷”地跟大家诉说自己的委屈……

为什么鸭子不属于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乾地刊,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面三刀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鸭和鹅.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只有龙一种生肖是虚构的动物?

十二生肖,有十二种动物。其中有十一种动物是大自然及我们的身边常见的,只有一种动物是虚幻的,这种动物就是“龙”。

因为“龙”是虚幻的,是大自然中没有的,这就显得非比寻常。在这里,不禁就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二生肖里,只有“龙”是虚幻的动物呢?

(龙雕像)

有人可能会说,龙其实并不是虚幻的动物,她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种稀有动物,或者说它是一种上古已经灭绝的动物。有人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找出历史上各种关于龙出现的例子。

不过,就算古代的那些记载是真实的,就算龙是一种稀有动物或者是古代灭绝的动物,但这里依然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二生肖中,十一种动物都是非常平常而且是我们身边的动物,而且这十一种也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动物,单单龙是一种稀有动物,或者说是上古已经灭绝的动物呢?总之,不管从哪一种角度来说,龙在十二生肖中,都是一个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存在。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十二生肖本身去找原因。

古代的天干地支,以及十二生肖,从起源以及运用来看,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它又常常与阴阳八卦、奇门遁甲这些联系在一起。因此,便给我们一种越讲越不懂,越讲越迷惑的感觉。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并没有那么复杂。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

天干实际上讲的是空间,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关于方位和事物的。其中,甲、乙表示东方,表示木;丙、丁表示南方,表示火;庚、辛表示西方,表示金;壬、癸表示北方,表示水;戊、己表示中央,表示土。看看,这是不是关于方位和事物的空间概念呢?

地支,以及与地支紧密对应的属相,则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个时间概念,即代表一天,也代表一年,同时也代表人的一生。

当它代表一天的时候,就是从头一年晚上的凌晨,到第二天晚上的凌晨这一段时间。当它代表一年的时候,就是从春天到冬天。当它代表人的一生的时候,就是从出生到去世。

作为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也就用十二种动物来代替。老鼠是半夜活动的,也就代表子时。牛是最勤劳的起得最早的,也就代表丑时。以此类推,猪是最会睡觉的,也就代表亥时。

十二地支以及十二属相,由于代表人的一生,因此,又从这里延伸出去,代表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或者说,代表一个人的本源。其结合点,就在一个人的出生,与他将来在社会上的角色统一起来。你在子时出生,因此你的属相就是鼠。等等。

既然属相与社会各阶层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就必须有一种动物属相代表君王。什么动物属相能代表君王呢?大自然界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任何一种动物,代表君王都是不行。显然,只有龙是最适合代表君王的动物。它身上汇聚了大自然中几乎所有最厉害的动物的特点,这代表着君王的能力强大,同时也代表着君王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龙又是不常见的,偶尔才来人间走一遭的,这代表着真龙天子是不容易出现的,是稀有的,当然也就是尊贵的。物以稀为贵嘛。

在时间概念中,龙所代表的时间概念,也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段”。辰时是一天中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太阳升起来,光辉普照大地,万物萌发。这种场景,龙腾空而起,向大地洒下甘霖,以及与君王的恩惠广施天下,都是非常相似的。

因此,既然动物属相代表社会上的各种人,代表皇帝的属相当然是应该有的,而龙在各方面都比较恰当,因此,龙就跻身在十二生肖里了。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狼

因为有狗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