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梅花易数大师,梅花易数当代高手

2023-10-24崇庆运势网热度: 18959

梅花易数起卦

梅花易数如何起卦? 卦以八除,爻以六除!可以时间起卦,年地支数、农历月、日数、相加除八取上卦,年地支数、农历月、日数、时辰数、相加除八取下卦、除六取动爻!物数起卦,见到可以计数的事物,以所数得的数字起作上卦,以当时的时辰数作下卦,上卦数字加时辰数除六取动爻!

关于梅花易数 数字起卦的方法 其实梅花易数起卦法非常灵活,但是有的起卦法并不准确。比如说你的上一个起卦法就不准确,因为梅花易数要结合自丹,结合易理,你的第三个数应该和第二个数加起来,梅花玩法里说,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地人三才具备,算卦才准确,天清地浊,天轻地重,在上为天,在下成地,你不能把第三个数分开不用而又加时辰求动爻,那么第三个数和时辰的作用一样了,又何必要时辰呢。
还有一种起卦法是我比较喜欢用的,准确率比较高。三个数,第一个数用作上挂,第二个数用作下卦,第三个数为动爻数。同样。
下一个起卦法比较准确,当然有时候可以加时辰,有时候可以不加,比如说来了两个人求测,报的同样数字,可以再加上他们的姓。总之要随时把握简易,不易,变易的宗旨。
所谓的准确不准确都是一个人的经验,你自己多多体会,多多实践才能发现。

梅花易数用什么方式起卦最准确? 实事求是的说,你的这个问题问的最好了,很多人搞了一辈胆预测,都不知道怎么抓占机,这样的结果就是靠蒙,蒙对了算,蒙不对了就牵强附会于卦象!
而占机是预测最重要的条件,试想卦都起错了怎么可能断对呢,易分简易,变易,不易!
怎么抓占机呢?很多高手都不会教你的!直接的说就是你凭什么坚信你取的象是正确的!
这就需要取出卦象后用不易之理来验证,所谓的不易之理就是常理,不可改变的已知条件!比如你得到的卦象是雷地豫,震为王,对方恰好姓王,雷地豫四十岁,对方恰好四十岁……
那么就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了,就是梅花易数或者奇门,六壬等任何预测术,只要能把你能知道(眼耳心三要)的(不是问出来的啊,都问出来了还用你算什么呢)已知条件全部融合于象中,那么起的这个卦或者课局就是最准确的,才可以用这个卦象或者课局来用变易之理去逆往知来!
一般初学者先用占时年月日时和心动的时间取象或者立奇门六壬的课局,并且坚持常常用一种方式取象,久而久之自然,慢慢的精熟象数理占再琢磨用别的外应耦合等取象吧。

梅花易数怎么起卦? 一、问题的提出 《梅花易数》相传为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的著作,该书对于易学思想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这本著作里,博学多才的邵康节先生穷天地之理,尽易学之造化,提出了一系列的起卦方法和断卦方法。很多人都知道,在此之前易学应用时的起卦法是非常麻烦的。如筮草法须“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过程很麻烦,也很费时间,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来起卦了。后来出现的“火珠林”法即现在流行的“六爻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简化了起卦步骤,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表现其局限性,如须“摇”铜钱“六次”才能成一卦,也比较费时间。在有些情况下,“摇”铜钱也显得不合时宜。《梅花易数》一书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以起卦的快速性与灵活性,断卦的高效性,很高的准确率等优点,很快被很多易学研究者所青睐。国外很多易学研究者,对《梅花易数》也有着极高的评价。 概括的来说,《梅花易数》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两类起卦法,一种是“年月日时起卦法”,一种是“按数起卦法” ( 包括物数占,声音占,字占,尺寸占等等 ) 。相信广大易学爱好者对这两类起卦法都不陌生。至于断卦法,则主要是“体用”之法。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种预测方法 ( 包括起卦到断卦 ) 是正确的,那么该书就揭示了宇宙运行的所有数学奥秘。恩格斯曾经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用数学表示出来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科学。”所以,只要《梅花易数》中提供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承认易学是科学的而非迷信的。 那么,到底《梅花易数》提供的这种方法对不对呢?实践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准确率。据易学大师张延生的实践经验,表明它有 95% 的准确率 ( 参见《易学入门》,张延生 著,团结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 。虽非 100% 的准确,但在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它还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很多研究易学预测学的书上,都讲了前面提到的两种起卦法。如邵伟华先生编著的《周易与预测学》 (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0 年 6 月第 1 版 ) ,沈柏春先生所著的《梅花易数预测学》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 6 月第 1 版 ) ,张延生先生所著《易学入门》 ( 团结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 。这几本书中,都讲到了《梅花易数》起卦的方法。张老师的书中,讲的尤为详细。但笔者仔细阅读过这些著作后,发现虽然都是梅花易的“按数起卦”法,但介绍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而致使用同种方法起卦,最后得到的卦象不相同。这些不同点,主要表现为起卦过程中动爻的求法不一样。到底哪种起法是符合《梅花易数》原著所说的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考证,在本文中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下面先分别说说这两种不同起卦法中动爻的求法,再考究《梅花易数》原著中的起卦法,从而给出一个符合原著的起卦方法来。由于在各种著作中,对于“年月日时起卦法”都是一致的,与原著也一样,故再不作介绍。 二、两种起卦法 《梅花易数》原著中的起卦方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卦以八除,爻以六除”。意思是要确定某数对应哪个卦,则用该数除以八取余数,该余数对应的先天卦即为原来的数对应的卦。要确定哪个爻发动,则“以重卦总数除以六,以余数作动爻” ( 引号中内容,见《梅花易数》原著 ) 。关于为何要“卦以八除,爻以六除”,邵伟华先生的《周易与预测学》中有精当的论述――因卦有八个 ( 八经卦 ) ,每卦有六爻。在张延生老师的《易学入门》中也有精妙的论述。但是,在起卦过程中到底怎么用“数”,在这两本书上的论述是不一样的。下面分别来看。 为方便起见,这里选用“按字起......>>

算命你信吗?梅花易数怎么起卦,看不懂 如果是自学推荐阅读《探本溯源-四柱命理学指南》,《还本归宗-六爻预测指南》。作者王炳中。
目 录

序…………………………………………………………丘亮辉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四柱命理学
第二节 四柱命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学习研究四柱命理学的时代意义
第四节 学习四柱命理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八卦基础论
第一节 太极论
第二节 八卦论
第四章 天干地支基础
第一节 天干基础
第二节 地支基础
第五章 排八字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说
第二节 八字的排法
第三节 大运的起法
第四节 起小运
第五节 流年浅释
第六章 四柱干支通论
第一节 六十甲子纳音论
第二节 十天干生旺墓绝
第三节 地支藏干
第四节 四柱天干与地支的关系
第五节 旬空理论
第七章 八字预测基础理论
第一节 十神论
第二节 宫位及大限
第三节 旺衰论
第四节 寒暖燥湿论
第五节 格局论
第六节 用神论
第七节 神煞论
第八章 大运流年的断法
第一节 大运的断法
第二节 流年的断法
第三节 大运流年通论
第九章 人生论断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性情论
第三节 相貌论
第四节 健康论
第五节 学业论
第六节 事业论
第七节 婚姻感情论
第八节 六亲论
第九节 命理论断综述
第十章 八字命理求真
自序

四柱命理学是周易实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以来,因其信息量大、反映准确、不太受场态影响而成为了人生轨迹预测的大宗之法。以致王朝更迭、世事变迁、文明进步,该学问却长盛不衰。
在深入研究四柱命理之前,也曾怀疑过命理学的准确性。因为它与现代思维方式与理念格格不入。但是,求实的思维使我不盲目相信什么,也不盲目否定什么。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明摆着:在我们没有掌握某一原理、技术与方法之前,是没有资格对其进行评头品足的,更没有资格对其下是与非的结论的。在二十余年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后发现,四柱命理学是一门学问,在阐述人生轨迹方面具有相当的准确性。然而,因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机理与现代科技的严重不一致,致使四柱命理的当代价值与群体价值远远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视其为迷信者仍为数不少。于是,决定要写一部能够指引后来者步入这座神秘殿堂的书籍,能够引起科技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的命理学著作。
笔者2008年版的《六爻预测指迷》、2010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还本归宗――六爻预测指南》写了六年,本书从起笔开始至今也绝不少于这个时间。但因四柱命理学的博大精深及研究实践的局限性,写作过程中不时有新的思想推翻了自己过去的观点。时至今日,也不敢说自己针对命理论断的每个观点都绝对正确而经得住千万例的检验,只能说是到目前为止笔者的观点而已。再者,人生信息十分广泛,本书所论不管是应用基础理论还是分断理论都是博大精深的命理理论中的一部分,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近些年,现代科技出现了通过检测人体基因而预知人体健康的技术。即只要婴儿一出生,通过血液采集到他的基因,便可知道这个婴儿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得什么疾病。这一方向吸引了尖端科技工作者的深研及世人的追捧。据资料介绍,最新成果准确率已达到85%。而且,正在向性情、智商、职业特点等方向的预测延伸。然而,很多世人忽视了,老祖宗......>>

用梅花易数起卦准确么?? 当今周易预测最普遍的是六爻纳甲和梅花易数两种易占方法。六爻纳甲是由西汉时期著名易学家京房发明的,当时起卦是用蓍草后经唐未宋初陈抟老祖发展到火珠林法就改用三枚铜钱代替蓍草,沿用至今。 梅花易数是宋代著名易学家邵康节发明的,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主要分两类:一是先天起卦法,如以数起卦、按时间起卦、按字数起卦及以字的笔画数起卦等等。总而言之,是先有数而后才有卦。另一种是后天起卦法,这种方法是上卦以万物类象为准,例如见到老太太为坤卦,见到鸡为巽卦等等;下卦以后天八卦方位来定,例西北方为干,如老太太从北方向来,后天卦是《地天泰》。动爻则按上下卦后天八卦序数再加当时时辰数之和除六之余数为动爻,余一为初爻动,余五,则为五爻动。 由于起卦方法不同,预测推断的主体思维方式及推断规律必然有所差异。你是按梅花易起卦的,只有按梅花易的预测方式去判断吉凶最准确。你若是摇卦,以六爻纳甲法的推断方法去判断吉凶最正确,这是真言。很多易学爱好者不知此理,占卜时必有失偏,自己却找不出理论根据来,很多时候就是预测者的起卦模式与推断思维方式不统一所造成的。本是以梅花易方法起出的卦,偏要用梅花易方法去推断。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活学活用,是易之变通原理。其实易道的确是变为根本以灵活为根本,但也不是无道理无原则的胡乱通变,每种起卦模式都配备相应的推算机制,只有模式和推算机制相符合,才能最准确地推断出预测结果。因此很有必要在开篇第一章予以呈清,使读者先有一个正确的预测思维意识,才能在实际预测中少走弯路,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第一节 梅花易数预测思维 梅花易数以简单、迅速、准确而广泛流传于世,梅花易由于起卦模式所定,它不受求测者思想意识干扰,没有求测者主观意识成份,所以,在重大事情决策时,往往利用梅花易数再起一卦,配合六爻卦共同决断,利用两卦参考事之吉凶成败,往往准确率会更高。 梅花易占断思维方式是成卦之后首先看爻辞;第二看成卦的体用关系;第三看卦名;第四根据自身的动静定应期。 梅花易数断事情的吉凶成败注重卦气,即注重时令(节气),不太注重日辰。喜体卦卦气旺,例春占得震与巽卦为体卦则体卦气旺,夏占得离、艮、坤卦是体卦时,为体卦卦气旺。卦气旺是成事的首要条件,体卦卦气旺盛则不怕用卦、变卦克、泄、耗。若体卦衰逢用、变卦克、泄、耗必主不吉。 由于梅花易起卦是只有一个动爻,因此,反映事情的原象比较专一集中,所以在测行人走失时,其动爻往往是行人的去向和方向变化的主要标志。例测行人走失得《天风垢》卦。三爻动:下卦为巽是用卦是行人,巽动变坎,其人是先去东南(巽)而后又去北方(坎)。 用梅花易推断事情吉凶,往往较直观,不需象六爻那样繁琐,六爻用神不好取,爻间的各种规定、规则很多,有一个规则没弄明白,此卦就很难有把握断准。况且现代事物繁多,给六爻取用带来很多麻烦,用神取不准也难以预测准确,而梅花易却只有体用之分,用卦生助体则吉,克体则凶,这是个大原则。以此推断无需象六爻那样担心用神找不准,担心六爻复杂的规则上有漏洞,便可以迅速而较准确地推断出事情吉凶。为什么有的易学爱好考,刚开始学周易时觉得测事很准,后来又觉得越学越不如以。这可能有多种因素,但可能有一种就是,你原来断卦用的是梅花易简单明了,所以断得准,后来觉得梅花易虽然结果测得准,但包含信息少,不象六爻那样断事情细致入微。为求更高技艺而学起六爻,结果六爻的复杂,六爻的变化无穷,要参考的因素太多,往往是吉凶难定,反而主要性结论却拿不准,至使预测准确率下降。 任何一门预测术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所以预测者可以多把握几门预测技术,针对求测者欲求测之......>>

梅花易数什么方法起卦最准确?谢谢 5分 当有求测者来问卦时,你立刻看下手机上的钟点,比如9:30,那就以9除8得余数为上卦,30除8得余数为下卦,39除六得动爻,这个方法经常许多梅花易数卦师的检难是最方便而且准确的。我的QQ359654351,愿意交流可以找我。

梅花易数起卦为什么有六个卦象 主变互错综,要继续细分的话还有很多,半象,连互,等等等,原理懒得解释,和天文有关系,还得画图麻烦,反正当公式记住就行

具体来说说易经梅花易数数字起卦,自己占方面怎么看? 哦,看来你读过《梅花易数》,易学包括易象易数易理易占,梅花易数只讲了七种易数中的先天数这一种占法,易象和易理并未提及,是感觉看不太清楚,但任何一门学问从不知道到熟悉靠的是后天的努力学习,从熟悉再到精深靠的就是先天的天赋和灵感了!
就梅易来说,预测事体有纷纷万象,不靠灵感如何能精确的确定万象中的一象!所以易学的精髓须结合自己的天赋亲自去领悟,别人是无法说清楚的!熟悉梅易后能达到那个层次就听天由命了。
呵呵……每看到诚心相问的易友,必尽我所知去解答一下,就你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吧。

1,如果是占卜之人为自己而占,体用哪个代表自己,哪个代表对方?是看体,还是看用?
以体卦代表自己,以用卦代表对方,也可以以体卦代表所测之事体,以用卦代表影响所测之事体的各种外部条件,所谓一体百用,体卦就一个!用卦是除了体卦的所有卦(互变卦也是用卦)再包括年月日时外应等对体卦的影响,是以体为主线,逐步分析所有的用卦,全看。

2,看对方职业、相貌、身高、品格看体卦还是用卦?怎么看?
呵呵……看的挺细的,梅花易数一般以一事一断最为精确,其余只是参看,你所列任何一项都需要变换体卦为分析对象,这个就是现在流行的所谓的转太极,比如看对方职业,那就以用卦为分析主体,以卦名,爻辞,爻位的承乘应是否得中和卦气的旺衰来综合分析,才能比较精确的确定。
比如坤为地上爻,对方预测完婚姻后,又预测母亲怎么看?那�有卦中除了艮就是坤,那就把离卦构建出来作为分析主体按以上所写来分析。

3,只要讲从梅花易数的数字起卦怎么看(包括时间起卦、号码起卦等等数字相关的),其他金钱起卦、抓米起卦等方法不用讲了。

你这个是说起卦方法的,卦怎么起并不重要,分析梅花易数的方法有四个程序,分别是取象-验象和换象-融象-断象(其中验象和换象是一个程序),首先要分析你取的象是否能把易理全部融合于所预测的事体中,如果能融合则说明你取的卦象可以用于预测这个事体,如不能则以所取之象根据易理再换象!不然卦都错了怎么能断对?如此则金钱,抓米,写字,服饰,说话,五音,奇门八门,方位……等起卦方法就不重要了。

我说的只是梅易的基础,可能有人觉得梅花易数简单,其实梅易可以融合所有预测术于一象中,包括八字斗数奇门六壬都可融于梅花易数中,这就是我上面说的第三步融象。
给你举个梅花易数融合八字的例子?
比如预测者生于壬辰年,壬纳乾卦,辰纳巽卦,如果预测者是阴男阳女那就是风天小畜卦加当时占时就可以分析他父母的情况,呵呵……简单的往往亦是最难的!
多看看周易原文和梅花易数的万物类象吧,今天说多了,到此为止!

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

"国学大师",更是一个很有分量的称誉,是一顶很耀眼的桂冠,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的。那你知道我国当代的国学大师有哪些?以下是我整理的当代十大国学大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目录

当代十大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评判标准

"国学大师"名称

当代十大国学大师

NO.1 王国维

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人间词话》、《人间词》、《宋元戏曲史》、《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多收入《王国维遗书》。集外旅日所作笔札,收入《王国维学术 随笔 》一书。

弟子:顾颉刚,赵万里,姜亮夫等

NO.2 梁启超

上榜理由: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佛学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弟子:徐自摩,蔡锷,胡适,谢国桢等

NO.3 章太炎

上榜理由:近现代朴学大师,小学大师,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畏服。

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传读》、《訄书》、《检论》、《国故论衡》、《齐物论释》、《菿汉微言》、《国学讲演录》》等。

弟子: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鲁迅,朱季海等。

NO.4 陈寅恪

上榜理由: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父为近代著名学人陈三立,人称陈散原的便是,有《散原精舍诗》传世。陈寅恪通晓多种语言,除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语以外,尤精于梵文、藏语、突厥语、西夏语、契丹语,同时他还精晓小亚细亚等多种业已消失的小语种。据曹聚仁统计(《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其所晓语言约有18种之多,堪为语言界奇迹,为世人叹服。

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史述论稿》等。

弟子:蒋天枢,刘节,季羡林等

NO.5 黄侃

上榜理由:其在经学、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并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更令世人惊叹的是其在生前并未出版过任何著作,其曾有一句经典 名言 :“五十之前不著书”。这句话在半个世纪后还在武大校园内广为流传,成为其治学严谨的证明。在其生前,章太炎先生曾多次劝他著书立说,但其终不为所动。其虽未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为公认的国学大师。

代表作:《文心雕龙札记》,《反切解释》,《日知录校记》,《集韵声类表》,《黄侃论学杂著》, 《说文笺识四种》, 《字正初编》,《黄季刚先生遗书》, 《文选黄氏学》(注:为后人整理编订)

弟子:徐复,潘重规,潘锦等

NO.6 刘师培

上榜理由:其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既在舞台上有令人瞩目的表演,从革命党人、无主义者到清廷幕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又在学术舞台上连创佳绩,甚至与章太炎齐名,并称“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其为横跨政、学两界的声名显赫的人物,其在学术上所做影响最为深远和取得成就最大的事情,是有关“中国文学”、“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与《中国古文学史讲义》的出版上,他使《文选》派在文派之争中获得胜利,并在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奠定垂之后世的“典范”。

主要著作:《中国民约精义》,《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黄帝纪年论》,《汉宋学术异同论》等。

弟子:黄侃,陈中凡,郝立权等

NO.7 王力

上榜理由:其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在1936年发表了《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提出批评,同时对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 方法 做了初步探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里不是必要的,汉语的 句子 也不一定都要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另外,其在音韵学方面也成就颇高,他的《汉语诗律学》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对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主要著作:《古代汉语》,《诗词格律》,《语法和语法教学》,《广州话浅说》,《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诗词格律概要》,《楚辞韵读》,《诗经韵读》,《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龙虫并雕斋诗集》,《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中国音韵学》,《王力诗论》,《中国语文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等。

NO.8 季羡林

上榜理由:其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散文 家,东方 文化 研究专家,其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其学术研究范围涉及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堪为世界上少数几位能精通佛教梵文的大师,吐火罗文,印度古代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亚佛教史,唐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德国及西方文学,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散文及杂文创作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卓有建树的成绩。06年其成为首位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学者,同时在这一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主要著作:《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教育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NO.9 徐复

上榜理由:其1929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师从黄侃攻文字、音韵、训诂。1935年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后转至章太炎门下求学。曾任教于国立边疆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校。历任副教授、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名誉所长、《辞海》编委、《辞海》语词学科分科主编之一、《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之一、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传世藏书》主编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训诂学、校勘学、蒙藏语文研究、词语研究、语源学研究及方言研究方面。在蒙藏语文与汉语对勘方面,著有《“歹”字源出藏文说》(《东方杂志》、《阏氏读音考》(《东方杂志》、《守温字母与藏文字母之渊源》、《“歹”字形声义及其制作年代》等。在训诂学方面,他用力最勤,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韩昌黎诗拾诂》等。

代表作品:《徐复语言文字学论稿》,《广雅诂林》,《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等。

NO.10 钱钟书

上榜理由:自幼天资过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其在清华读书期间,横扫清华图书馆;留英期间又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泡了几年。后又随妻子杨绛留法一年,饱览巴黎大学图书馆藏书,读书之多,古今中外罕有能比。为学渊博精深,冶古今于一炉,融中外为一家。精通英、法、德、意、拉、西班牙语,中英文造诣之高,无出其右。著《管锥编》四册,一百三十余万言,以典雅的文言写成,并对《毛诗正义》、《老子王弼注》、《史记会注考证》、《太平广记》等十部典籍,作了详细的考释、批注与阐发,引用了古今中外4000位作家的13000多部著作,涉及经史子集,修辞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读书笔记 多达90000余页,多种语种,数千万字。

代表作:《围城》、《人兽鬼》、《钱钟书散文》、《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宋诗记事补遗》、《容安馆笔札》等。

弟子:栾贵明等

<<<

国学大师评判标准

"大师"

所谓"大师"者,系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者的尊称。凡称得上"大师"者,其学问理应在同行、同专业中当属于出类拔萃者。

另外,"大师"之所以为"大师",还不能光看学问,光看作品,还要看道德即人品、文品,看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即是否属于融人品与文品于一体的"道德 文章 "者流。正如汤一介教授所说:"学问不错,人格又高尚,才可称为大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大师"理应是学问和品德方面之典范。

假如学富五车,学问做得很大,文章写得呱呱叫,但人品却很差,尤其是文品与人品脱节,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在讲堂上、著作中说的、写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可杀而不可辱",可一到外敌入侵,就卖国投敌,充当汉奸,"富贵淫其心,贫贱移其志,威武屈其节";或面对强权则一味卑躬屈膝,附炎趋势,"学风随着风标转",充当"不管什么时候都吃香"的"吹鼓手";或"满口仁义道德",而行动上则男盗女娼;或口里老是叨念"淡泊名利",而实则争名于朝、夺利于市,沽名钓誉、治学不严、投机取巧、差错百出,却又师心自用,听不得批评意见,甚至"拒绝一切批评"等等。那么,像这样缺乏中华学人之良心、良知的"缺德"学人,也是断断不配当"大师"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师"之所以堪称"大师"者,不仅仅在于其学问之渊博和建树之卓著,更在于其虚怀若谷的胸襟,虚一恬静的心怀,尤其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有道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真正的"大师",从来对此称谓默然视之,更不师心自用。张岱年先生2003初在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坦诚地说:"有人说我是'国学大师',实际上我只是研究国学的一部分,主要是哲学思想,而文学、史学我研究得并不多,中国古代的科学就研究得更少",就昭示出这样的大师风范。还有著名的书斋型学者蒋孔阳先生,也是当今融高尚人品与文品为一体的"道德文章"之典范。他为人一向淡泊恬静,宽容大度,但在学问上却一直"不懈追求",却又恪守"为学不争一家胜,著述但求百家鸣"的治学态度。他说:"知识分子应以专业为社会服务。学者应当以学术为社会服务,不是用讲话,也不是用赚钱,而是用思想用知识和学问。"当有人问他:"你拼死拼活地干,又能有什么好处?"时,他淡然回答:"做学问,本来是出于 爱好 ,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出于想对社会有一点贡献,而不在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要讲好处,自然用不着走学问这一条道路了。"他一生在美学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却虚怀若谷,坦言:"人生在发展,事物在变化,学问也应当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到了'顶点',灵珠在握,天下都得听我的了。浮士德与魔鬼订约,要永远不满足,一旦满足了,他的灵魂就得归魔鬼所有。我想,我们做学问,也应当有永不满足的精神。一旦我们了不起了,满足了,我们的灵魂也将为魔鬼所攫去。"(玉圣:《蒋孔阳:没在创造中》,《中华读书报》1998年11月4日)

张岱年和蒋孔阳先生,至少作为中国哲学和美学方面的"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还有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中,第一次廓清了他对于世人"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的看法,特"昭告天下",请予摘掉。并称"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则更昭示了其不同凡响的大师之德!

<<<

"国学大师"名称

"国学大师",更是一个很有分量的称誉,是一顶很耀眼的桂冠,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的。如今人们所称道的诸多"国学大师",实际上顶多只是史学家、哲学史家等而已。这是仅仅就其学问而言。至于就"师德"而言,不少人距"国学大师"就更远了。

到底该怎么界定"国学大师"呢?

凡称得上"国学大师"者,其学问自然理应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而我们的"国学",则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等在内的,蕴含极为丰富的称谓,所以,凡称得上"国学大师"者的著作,也理应体现丰富的内容,即使按照西方学科的划分而言,也应是多面手, 百科 全书型的学者,既有卓有建树的学术著作,也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等等。

"国学"即便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简称,其蕴含极其丰富,单是在先秦,就有"百家"之说。在对于先秦"百家"的理解上,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至少包括阴阳、道、儒、法、墨、名、杂、小说,诗赋、纵横、兵、农、医、算、天文、地理、水利、堪舆、数术、纺织、建筑、制陶、冶炼和交通等等诸家学说。

而在秦汉以后,经过"国学"所固有的"贯通古今,融汇内外,综合创新"基本规律的作用,又涌现出许多新的学派和学说,那么,作为"国学大师",理应是对国学所蕴含的各家各派的学说都比较精通,并富有"很深的造诣"者;即使打个折扣,也理应是对其中多半以上的学说富有"很深的造诣"者。

从前面引述的张岱年先生"有人说我是'国学大师',中国古代的科学就研究得更少"之简要回答中,可以窥知他对"国学大师"的见解:即至少要涉及哲学、文学、史学和古代科学等几个领域,并有突出的建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张岱年先生虽然在这里没有具体谈及其具体内涵,但像天文、历算、农学、医学和养生学等等,至少包括在其中,可这些几乎都被长期排斥在"国学"家们的视野之外。

张岱年先生实际上提示了"国学大师"的最起码的标准,即单从学问方面而言的标准,可是,看看某些著名学府所开列的那一串串的"国学大师"名单,看看网上列出的一大堆"国学大师"名单,有几人合乎这个最起码的"国学大师"标准呢?

况且,"国学大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从学问和品德即文品与人品相融合为一的标准看,"国学大师"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堪配的!

<<<


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相关文章:

★ 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

★ 当代公认的十大国学大师是谁

★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前10名

★ 当代国学大师排名

★ 当代最有名的国学大师

★ 当代健在的国学大师是谁

★ 当代国学大师

★ 当代国学大师有哪些

★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排行榜

★ 民国最权威的“十大国学大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www.btrox.com/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易经大师排名

   钟曜声,易经教授,客家人氏,生于六十年代初期。自幼熏陶国学传统文化,习精髓“易经、风水“等古代文化研究。探迹索隐,博采众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将电场、磁场、气场、理、术、数、形、体、法、并论并作深入、创新、科学化的系列研究,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天地时空、量子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达到天人之和谐,阴阳之和谐,自然之和谐。

  主要经历:

◆文化部直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专家会员

◆入编文化部直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易经名人录》并发表—曜综易经风水论

◆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与建筑地产中山大学——特邀主讲

◆《羊城晚报》出门人杂志社——易学专栏作家

◆深圳公务员干部自选培训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主讲

◆《风水天地》——专栏撰稿人

◆深圳大学管理系工商企管理专业获得提升

◆中华易经大全——常务理事

◆全球十佳建筑装饰风水优秀机构——负责人

◆深圳国学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主要著作:

◆《现代城市建筑风水学》

◆《国学传统文化易经六爻预测学》

◆《经世哲学:堪舆智慧》

◆《天地时空环境学

◆《周易探源》

◆《曜综易经风水论》

◆《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

哪位大师会有梅花易数?

1,您没说你想预测的事情~~
2,您附上的卦象,完全乱了~~网页格式排版方面的~~
3,我有些怀疑您所起的这个卦象~~也就是说,这个卦象,是否真的能够直接反映出您所要知道的信息~~
我权且把您所列出的卦象,当作能够准确反应出您所要预测信息的精准卦象,为您看一下~~

本卦地泽临,变卦水泽节,则第五爻为动爻!~~
根据您所列出的卦象的反应,您所求的事情,能够成功~~
因为:本卦上坤下兑,动爻在五,则因为土生金,则事可成~~而互卦和变卦因有木与水相阻,不过,好在同时有一土相扶助,况且,现在为夏天,亦为土,则表明,事可成,唯一要注意的是,在成事的过程中,会有些许阻碍~~不过,对于事情的大趋势是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只要努力,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知临,大君之宜,吉。

这些,就是卦象所反应出的~~很不错的卦象~~

祝好~~~
答外人语:我昔所做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尽皆忏悔!!!~~

诸善奉行,诸恶莫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积德行善,福泽绵长!~~

千年前卲子是哪位高人,是周易发扬光大之人吗?

子是雅称,有如孔子、老子、孙子......,你说的千年前的邵子,名为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谥康节,我们研究周易的人,多避其名讳,尊称邵康节或康节公等等,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易预测界的著名的先贤之一。
周易或是易经,是传承发扬了几千年的——到底是几千年,反正是没人能够搞的清楚,打底也在三千年以上的了。发扬光大的人不止一个,邵康节肯定是算的其中的一个的了。
可以考证的周易预测方法,至少早在商朝时候,是烧龟甲的,龟甲烧裂后,看纹路来判断吉凶,仪式感是颇有,但是过程太繁琐了,而且每预测一次,还得要杀一只有灵性的乌龟,器材设备也麻烦。
在东周时期,是用蓍草占的,备好五十根著草,取其一根出来,原来再四十九根顺手一分为二,左手为天,右手为地,六根一数,先右手数左手......一共要六次,才能定的出六爻。也挺麻烦的,起个卦,就要十五分钟左右。
到了西汉的京房,演变出了铜钱卦,三枚铜钱,摇数摇后,掷于地面,看正反面定卦爻,也要六次。这个就大大的简化了程序,大约一两分钟就能起卦出来的了。
到了北宋,我们伟大的邵康节就闪亮登场了,创出了梅花易数,太牛逼的了,标准的是秒杀,起一卦用不了十秒钟。而且还搞起了花样玩法,时间占、数字占、尺寸占、声音占......,简单、快捷、高效。
反正我研究周易最初,就是学习邵康节的梅花易数。相当简单有效。
但是梅花易数他的优点是快准狠很明显,短板也很突出。那就是因为他的信息量不大,能 看出来这件事情好不好、成不成,起初是对谁有利,中间对谁有利,结果对谁有利,更多的是这个yes or no的判断,信息不够丰富多。所以,许多的周易爱好者,都是先学梅花易数,然后六爻、奇门或是四柱、六壬等等。
邵康节还是位诗人,你可能还记得他的诗,但你可能忘了他的作者,反正我小学时——大约三年级左右的时候,是肯定读过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朗朗上口,画面感丰富。我读高中时代(也是初学周易时),因为看到梅花易数这么好用,又专门找了好多地方(那年头资源匮乏,有钱也不好买),买了康节公写的《皇极经世》和《鱼樵问答》,看的迷迷糊糊,看不懂,后面也没怎么看。
邵康节,还有一著作,是《梅花诗》。在西元2010年前后,我有研究过,对照历史是看的明明白白,思考未来是看的迷迷糊糊。当年看这诗的时候,我是和孔明的《马前课》、袁天罡《推背图》、刘伯温《烧饼歌》等一起参看的,还是看的不明不白。
以上纯手打,你说那邵康节伟大不伟大,至于的说法,你可去百度,一抓是一大把。

齐鲁民间风水师高善亮

高善亮,字菊花园主,大学文化,1970年10月生于山东省齐河县,距离济南30公里,齐河古之晏婴故乡,所以齐河也称为晏城,本人喜好书法围棋,擅长花草,尤喜秋菊,自幼对易学有着浓厚的兴趣,90年开始正式演习八字、六爻、梅花易数,后经华夏大易(北京)公司杨泽卯会长指点,先后3下江南学习玄空风水,先后从师李涵辰、邓海一、韩海军等六位老师,在十几年的辛苦实践中,访得一位民间风水老人,几经跋涉多次请教终得真传,多年的实践中突破了大游年的排列方法,整理出了一套完备的民间风水理论系统,从而填补了民间风水教学的空白,著有《民间风水一点通》;在新派八字基础上突破了异六亲的断法,从而解决了日干左右同性的断法,自成一条重要的理论体系,另外也突破了八字中伤官的特殊断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