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名字号的来历,古代姓名字号的关系

2023-09-24崇庆运势网热度: 12128

古人 的名字为什么有 字,号?

人名种种---古人的姓名字号
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古人姓名字号浅说

读历史就不能不了解古人的姓字名号,要不然将一人当做两人或是将几人混淆那可就要闹出笑话了,下面我们就将这几个概念分开来解释一下。先说姓,姓即姓氏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意思,但在上古的时候确是两种含义,即有姓又有氏,姓氏不混同。姓是一种由母系氏族社会而来的族号用以区别血脉,凡是同姓者皆有共同之血脉源头,同姓不婚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周代贵族女子被记载上史书的,可以无名但绝不能无姓,如《左传》中齐国的宣姜、秦国的怀嬴。姜和嬴都是她们的本姓,宣和怀则是她们丈夫的谥号。未出嫁的女子则可以在姓前加以自己的排行,但无论哪一种称呼中都是一定要能显示出姓的,如孟姜女那就是说姓姜这么一家的大女儿。而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的繁衍一族之中只有长子能够获得法定继承权保留原有的姓,其他支系不能超过五代就要改氏以示区别。至于这个产生的新氏通常是以祖先或自己的封地命名的,也可以是祖先的官爵或字号。如商的天子姓子,但商被周人灭亡之后他的后人封在了宋地,以后就有商的遗民以宋为氏,宋国的最后一任国君就叫做宋偃;又如宋桓公的儿子公子目夷字子鱼,他的后人就以先人字号为氏有叫鱼苕、鱼石的,所以宋偃的全称就是子姓宋氏而鱼石的全称是子姓鱼氏。这就是先秦所谓的“姓百代不变,氏五世而迁”。通过看一个人的氏可以大致反映出他的地位和贵贱尊卑,因为这些氏是要靠受封或显赫的先祖得来,因此那个时候男子的称呼与女子正好相反是称氏不称姓。如百里奚、屈原都是以氏而言,他们的全称应该分别为姬姓百里氏和芈姓屈氏。当然上述种种都是对于贵族而言,平民在那个时代无所谓什么姓氏的,“百姓”一词的本义就是指贵族,平民和奴隶称作氓或黎民。一般的平民和奴隶只能在名字前冠以职业以示区别,如庖丁就是一个叫丁的厨师(或说是一个男性厨师)、师旷就是一个叫旷的乐师、奕秋就是一个叫秋的棋手。战国中后期以后随着奴隶制的土崩瓦解姓氏才逐渐混而为一,到汉魏时代则已姓氏无别统称为姓,且自天子至平民都可以有姓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
接下来说名字,古人的名字同姓氏一样也是分离的,正所谓有名有字。名是幼年即有,而字须到20岁加冠之后方才取得,而女子是到了15岁如果已经许嫁那就要加笄,相当于男子的加冠并取字,如果尚未许嫁那么也要到20岁加笄之年取字。因此古代的女子没有许嫁又称“待字”,“待字闺中”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等到一个人有了字以后朋友或同辈之间为表示互相尊重当以字相称,但长辈对晚辈仍可以称名。如三国中周瑜和蒋干互称“公瑾”“子敬”就是为了对对方表示尊重。在书面表达中汉以前的文章中称人是先字后名,如孟明(字)视(名)、孔父(字)嘉(名),汉以后则是不再同时称名字而是先姓后字,如曹(姓)孟德(字)、王(姓)仲宣(字)。至于字的取法,一般是与名同义反义或相关的词,如岳飞字鹏举、张飞字翼德等等,还有两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与名字中符合上述三种情况的字,然后在前面加上长幼排序或是一个“子”字即可。如端木赐字子贡、仲有字子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名字。

最后来看一下号,古人的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死后受封的谥号,一种是生前尊称的别号。死后谥号主要是为了评价该人一生的,故为褒义贬义平义三种,褒义的如昭、文、武、穆等,贬义的如幽、厉、冲、灵、殇等,中性的如哀、怀、愍等。字数上面有取单字的也有取多字的,如重耳谥号晋文公、岳飞谥号武穆王、诸葛亮谥号忠武侯,当然这些都是官谥也就是以名义追赠的,还有一种是文人学者之间的私谥,如展禽私谥惠(就是我们常说的柳下惠)、陶渊明私谥靖节、黄庭坚私谥文节。至于别号就是自己取的一种蕴涵某种志向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或他人为了尊重的一种称呼。如李白的“青莲居士”、欧阳修的“六一居士”、杜甫称“杜工部”、柳宗元后人称“柳河东”等等。

姓名字号文化常识是什么?

1、氏

姓本来是族号,是整个氏族的称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到了秦汉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通称为姓了。

2、氏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上古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亦无氏。

3、名

古人“三月剃发取名”。命名之道,各代不同。商朝常用天干地支取名,如盘庚。春秋战国时,或以动物为名,如触龙、项燕、西门豹;或以贱以丑为名;或以职业为名,如庖丁、师旷、轮扁、优孟。魏晋时好用“之”,如王羲之、王献之。

4、字

古人除了有名外,还要有字,名是声下来时或不久以后就取的,而字则是举行冠礼取的。名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

例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明的意思,基本与“亮”同意;苏轼字子瞻,取“凭轼而瞻”的意思;辛弃疾字幼安,“弃疾”(抛弃疾病)与“幼安”(幼年安康)也有一定的联系。

5、号

许多古人还有号,号就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号有自取的,也有别人给取的。如苏轼号“东坡”,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人还有多个别号,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朋友又给他赠好“靖节先生”。

古代人的字号由来??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

《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扩展资料

古之称法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é),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子”。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表字

百度百科——号

古人的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名、字、号具体区别如下:

1、名:一般是指代的人的姓名,或者是单指名,在幼年的时候是由父母来命名的,以此来供长辈们互换。

2、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在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我们可以看到,字并不是男子独有的,在古代的时候无论男女都是可以取字的。

3、号: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了尊重他人,一般有时候就不直接呼喊其名字,而且称其别号。

古人的名、字、号举例:

1、李白: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2、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蒲松龄:名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古人的姓名、字号之由来

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