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推算,天干地支的推算与运用

2023-10-17崇庆运势网热度: 18581

属相的天干地支是什么,12生肖是什么?天干地支是什么?

提起属相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另外,还有人想问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和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详细点吧,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12生肖是什么?天干地支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属相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天干地支指那些?地支对应的生肖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属相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属相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和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详细点吧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法是公历纪年法。即将中的出生那年称为公元1年,那么到今年就是年了。而我国古时候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天干和地支各取一个合起来,用以纪年。干支有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么头一年就是甲子年,然后是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到了癸酉年,天干已用完,地支还剩2个。这时天干从头再用,甲和余下的戌组成甲戌年,然后乙亥年,依次循环往复。到了60年,所有天干地支都循环了一次,就会又回到甲子年。人们把这一时间过程称为一个花甲,这就是为什么60岁人被称为花甲之年的原因。古人还把12地支和12生肖相对应,子对应鼠,丑对应牛,然后寅虎,卯兔。今年什么属相,只要看一历的干支纪年两个字中后一字,就都明了。去年后一字是寅,为虎年,今年有卯字,就是兔年。

以上就是与12生肖是什么?天干地支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的分享。看完属相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到三十属相如何推算,如何知道日子的属相

提起初一到三十属相如何推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真正的属相怎么算,另外,还有人想问12生肖是怎样对应初一到三十,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初一到三十的属相,初一属相是什么,初二属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知道日子的属相,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到三十属相如何推算

初一到三十的属相,初一属相是什么,初二属什么………

根据日子的天干地支,可以知道日子的属相。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所以:

子日为属相鼠,丑日为属相牛。农历初一到三十的属相。

寅日为属相虎,卯日为属相兔。

辰日为属相龙,巳日为属相蛇。

午日为属相马,未日为属相羊。

申日为属相猴,酉日为属相鸡。初一到三十日生肖表。

戌日为属相狗,亥日为属相猪。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一个月30天分别属什么生肖。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农历1至30一生命运。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已经过半。初一到三十的属性。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30天日子属相查询表。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皆坚核也。

初一到三十属相如何推算:真正的属相怎么算

新年没立春之前,属相仍然是前一年的属物。按前一前属相算。只有立春后才是新一年的开始。初四日属什么。

生肖所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时间概念,每一个生肖所管的时间是平均的,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十二年一个。一个月30天的生肖顺序。

正确的生肖时间计算应是从交立春的那一刻开始至次年交立春前结束。农历生日算命。

例如在阳历年2月4日零时52分(交09年立春)后——年2月4日6时42分(交年立春)前这个时间段出生的小孩,其生肖属牛。农历每一天属相对照表。

生肖的划分既不是按阳历来划分,也不是以农历来划分,而是以节令来划分的。按节令划分是最精确的,因每月的节气交令点都会根据地球所处的位置及时作出调整。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十月初一出生的女孩娘娘命。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节点,即太阳到达黄经°时。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还意味着新的一个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

以上就是与如何知道日子的属相相关内容,是关于真正的属相怎么算的分享。看完初一到三十属相如何推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生肖属相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提起十二生肖属相天干地支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 的五行对照表,另外,还有人想问天干地支与五行对照表分析,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翻译一下什么意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二生肖属相天干地支对照表

内容来自用户:微力课件库

篇一:天干地支与五行对照表分析

天干地支与五行对照表分析

五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的论述:的含义:我们人是由细胞构成,细胞就是我们人组合的基本元素。当然可以细分,细胞核、原子、等等,我不太懂,只是打个比喻来给大家论述。我们就把人看作是细胞元素构成。八字的构成基本元素有: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10个;十二个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一共12个。我们任何人的八字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不同的组合构成,形成了我们的八字。我们人类,分为男、女。男的叫阳,女的叫阴。八字天干和地支也是此原则,分。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又分。对天干而言:分为阳干、阴干;对地支而言:分为阳支和阴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10个;

五个阳干:甲丙戊庚壬

五个阴干:乙丁己辛癸

划分规律:相间隔的。

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一共12个;六个阳支:寅辰午申戌子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翻译一下什么意思

六个阴支:卯巳未酉亥丑

划分规律:相间隔的。

五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A.乙己丁:乙属木、己属土、丁属火;

b.癸辛己:癸属水、辛属金、己属土;1.方法三: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01的结果构成了大千世界。五行有正五行和纳音五行之分。八字算命术又叫“子平术”。这是因为徐子平对前人的算命术进

十二生肖属相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 的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古代采用的是十二时辰制,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代替。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子时是凌晨23:00-1:00。

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点。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

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23-1时为子时属水,1-3时是丑时为太,3-5时为寅时属木,5-7时为卯时属木,7-9时为辰时属土,9-11时为已时属火,11-13时为午时属火,13-15时为未时属土,15-17是为申时属金。

17-19时为西时属金,19-21时为戌时属土,21时-23时为亥时属水。十二时辰五行有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 的五行对照表的分享。看完十二生肖属相天干地支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一一对应关系,还有如何计算是什么年份?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0天干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2地支以地支来代之生肖:子(鼠) 丑(牛) 寅(虎) 卯 (兔)辰(龙) 巳 (蛇)午(马) 未(羊) 申 (猴)酉(鸡) 戌(狗) 亥(猪)依次对应。 天干地支纪年: 1 ~10 甲子 乙丑 础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
要是到是什么年,可以看纪年法俩字后面的地支是什么字,如是“子”便是鼠年 以此类推。

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础(guǐ) ;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十二生肖,在一般民众的意识形态中,可说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少人认为自有记忆以来十二生肖就出现在脑海里了,有人最早学数,竟从一鼠二牛三虎四兔…开始。生肖动物,依年序更换,每十二年轮一次,总还是一个新鲜话题;每逢农历新年,送礼的礼物上,常常绘有当年生肖的动物图案,加上应景文章的介绍,好像成为新的一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象徵。 其实不仅过年期间,由於每个人一生离不开他所属的生肖,除非无法确知自己的出生年份,否则难以忽略自己的生肖,即使不认同这样的习俗,也不可能从没想到自己属的是什麼?更因为十二生肖相关的故事、文化艺术,饶富趣味,可说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受欢迎的程度,是其他民俗题材无可比拟的。 十二生肖看似神秘,却与大众如此亲近;简单地说,十二生肖本是民间用来计算年龄的方法,将计算时间的十二地支的符号上,各配一个相应的动物,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十二生肖。 大致说来,这是中国人习惯把各种自然现象与动物形态联系起来的结果。推溯「十二支」的思想,最早应属五千年前已出现的巴比仑历法及黄道十二宫引导十二方位理论,乃至有巴比仑十二兽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处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这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目前的西洋星相学、占星术热潮未退,正如十二生肖,许多人同样知晓自己的星座。 黄道十二宫系统后来被埃及、希腊天文学吸收,然后传遍欧洲,大约在隋唐时代又经印度传入中国,也出现了中国化了的黄道十二宫神像。於是,对於中国十二生肖的起源,出现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源自巴比仑,二却是认为早在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前,华夏先民已创造了十二支及十二生肖文化。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发现干支文字,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殷商时代已有利用这十和十二组合成六十周期数算日子的历法,有学者更追溯研判是原始时代族外婚的结果,可能是两个部族纪日法不同,一个以十进,一个以十二进,部族融合之后,把两种纪日方法配合起来计算而成为六十甲子。 至於十二生肖动物,迄今发现的最早记录是一九七五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竹简「日书」:「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其中「辰」一项漏抄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猪与今一致,而虫一名蝮,环读为 ,水读为雉,都与蛇、猴、鸡有关。 到了东汉王充「论衡」,才算完整记载了与今日相同的十二生肖,也展开更丰富的理论。例如十二支为什麼要配上动物呢?明代郎瑛根据阴阳思想,说是每种生肖动物象徵十二方位与时刻,「子」在北,当夜半,以习性幽潜隐晦的鼠相配,「午」在南,日中,以显易刚健的马相配,「卯」在东,当日出,因阴阳交感之意,而配以象月之兔,「酉」在西,当日没之际,配以象日之鸡。诸如此类,配合阴阳五行,演变成一套更复杂的生命观、时空观。 当然,关系十二生肖的来历,最有趣的还是民间传说。据说,当初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托鼠代为报名,但老鼠忘了,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有猫,从此以后,猫恨极了鼠。 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第一位,据说它骑在牛身上去报名,到了目的地,鼠一跃而上,抢先一步成为第一名。又据说,某次动物比赛本事,最后剩下象、鼠、牛等十三位,老鼠钻进象鼻,搅得大象狼狈而逃,於是老鼠占了首位。 在日常生活中,不免受到十二生肖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观念影响,比如说小吃「割包」,民间称为「虎咬猪」,小时候长腮腺炎,家中长辈总会用红墨水在脸颊两边写上「虎」字,也代表「虎咬猪」,虽然如此,有些地方的婚配却把虎猪配视为佳偶良缘,但一般生肖属虎者不可踏入新房一步,这是民俗中普遍的现象。参考答案: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26;#034;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26;#034;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26;#034;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周礼·春官·冯相氏》载:%26;#034;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26;#034;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26;#034;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26;#034;甚至天子妻妾也有%26;#034;十二女%26;#034;之说,《后汉书·荀爽传》:%26;#034;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26;#034;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26;#034;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26;#039;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26;#039;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26;#034;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26;#034;身世%26;#034;推溯得十分久远。天乾地刊,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26;#034;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26;#034;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26;#034;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26;#039;我见青草几度矣%26;#039;,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26;#034;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26;#034;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26;#034;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26;#034;十二%26;#034;便视为传达天意的%26;#034;天之大数%26;#034;。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26;#034;十二%26;#034;莫属了。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26;#034;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本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本属鸡。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26;#034;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面三刀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十二生肖的来源是怎样的那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2、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那么这十二种动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前面说到,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已,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已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已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3、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ZW(〗日、月、星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已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已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
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
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已巳太岁郭灿大将军、
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
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戍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
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
已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
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
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戍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
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已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
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
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戍太岁姜武大将军、已亥太岁谢太大将军、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
癸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
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
已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戍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
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
已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
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已未太岁傅赏大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
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戍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
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已的本命神。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