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艮卦解析,艮卦吉凶详解

2023-10-06崇庆运势网热度: 16853

解读易经(第五十二卦)——艮卦

五十二、艮卦

艮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52卦,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它和震卦相反。 *** 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52.1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白话

艮:卸掉责任,挂笏隐退,朝列之中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其人远走高飞,自无灾祸。

解读

艮(gèn亘)字当重。上艮字系卦名。不能省,据补。艮,卦名。本卦为同卦相叠(艮下艮上)。艮为山,山为退稳之处,又有静止稳重之象,喻人进而思退,明哲保身,所以卦名曰艮。艮,《序卦》:“艮者,止也。”

艮,《彖卦》:“艮,止也。”犹言歇息,止息。艮其背,犹言歇背,今语有歇脚,歇手,歇肩之类,其结构相同。此处比喻其人开脱责任,卸职引退。获,找到,看到。

艮卦谈的乃是如何抑止自己言行的卦。也即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一切必须审慎抑止为是。

52.2 《彖》曰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讯息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白话

《彖辞》说:艮,就是静止如山的意思。时宜止*止,时宜行则行,行止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卸掉负荷,歇息其背;离官去职,居家休息。由于上下左右相与为敌,无法协同。连自身也无法保全,于是弃官远遁,既不在朝,也不在家,所以卦辞说“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其人明哲,自然无灾祸。

解读

艮其止,高亨说:“朱熹(引晁说之)说、俞樾说,朱骏声说:艮其止当作艮其背。盖背古字作北,因形近误为止,或背字笔画损缺成北。因形近误为止也。”卦辞背字,汉帛书《周易》作北,可证古本作北。艮,当如《彖辞》所释“止也。”

止,止息。止其所,犹言在家休息。“上下敌应”两句,本卦三同位爻,都是阴与阴对应,阳与阳对应,所以说上下敌对相应,比喻人处于敌对环境之中,无有相助者(初六与六四为两阴爻,六二与六五为两阴爻,九三与上九为两阳爻,都是同位之爻象相对立)。与,助也。

作为抑止自己行动的《艮》卦,要做到好像走到别人身后能够突然停止,但还不至于碰到别人身上;象进入别人家院而突破停止,却还没有进入别人家室看见别人家里的人,这样恰到好处的及时的抑止自己,那将不会有什么灾祸。此卦辞颇有些立即停止,化险为夷之义。

52.3 《象》曰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求解易经艮卦 风山渐?

易经第五十三卦,风山渐,上巽下艮。
〈说卦〉曰“艮为山”,即艮卦形似山。什么叫山呢?〈周语〉曰:“山,土之聚也。”
“土”字后加一“石”字就更确切了。〈现代汉语词典〉释“山”为“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北宋大易学家邵雍定义“山”曰:“(阳)附乎阴之上而静以止者,山也。”艮卦的卦形一阳在二阴之上正是如此。以山的朝阳背阴取象,同样能直观地证明:艮卦形似山
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唐君毅先生讲:“阴阳最初仅指与阳光的向背关系,故是颇切于日常的现象,而后乃转为可遍指各种关系的性质。”那么,山与阳光的向背关系怎样呢?人皆共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儿时读过:“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我们把艮卦的卦形向右旋转九十度就成左阴中阴右阳的形状了,其左北为阴,右南为阳,中亦背阴,山间之属。形似山的艮卦卦象或许会启迪我们去认识证券市场上所谓的“过山车”行情。此联想合理与否,还有待诸君仔细观察确认。

艮卦怎么解释

艮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52卦,艮卦谈的乃是如何抑止自己言行的卦。也即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一切必须审慎抑止为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卦辞】
〖卦辞原文〗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译文〗抱住他的背部,得不到他的身体;行走在他的庭院里,见不到他这个人,无所怪罪。
〖解说〗卦的六条爻中没有有应,表示在当前状态下即使主方主动地与客方联系,也得不到客方响应。不过,主方还是应当主动联系客方,如果主方主动联系客方,尽可能地改善双方关系,主方不应当受到怪罪;反之,主方则应当受到怪罪。
【卦意】
第52卦艮为山(艮卦)动静适时
中下卦
象曰:财帛常打心头走,可惜眼前难到手,不如意时且忍耐,逢着闲事休开口。
这个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叠。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它和震卦相反。高潮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事业:在经过一段发展后,应进行调整,暂时停止行动,总结经验教训。不可因贪名利而妄进。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谨言慎行,不要盲目追求他人。经过休整后,在适当时机到来时,再大显身手。
经商: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切勿盲目冒进,而宜适时停止,进入安静退守,不要受外界干扰,尤其是应该保持内心和理智上的宁静,更不要轻易与他人合作。等待时机,必有光明前途。
求名:应保持纯正的目的,静守正道。勿为功名诱惑,秉守忠厚,可得成功。
外出:慎重为好,宜另择佳日。
婚恋:重感情,彼此以诚相待,可白头到老。
决策:性格沉静、内向,不喜好活动,也不善于交际,为人忠诚老实,讲信义。注意听取他人的建议,明哲保身。机遇不到,不宜积极活动,该止则止,勿抱不切实际的想法。

93年艮卦的命运详解

艮为山卦爻辞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艮为山卦爻辞九三释意:
“艮其限,列其夤”:限,界限。关于这个“限”所代表的人体部位,《周易集解》中说:“要(编者注:即腰)带处也”。即腰胯部。腰为人体上下两部的界限,故称限。列,《周易集解》作裂,张开的意思。夤(音yin),通“璌”。夹脊肉。合起来看就是,腰胯部静止下来了,但上身还在向前倾出,以致夹脊肉从中间的脊骨向两边分张。
在全卦的六个爻位中,九三属于中间部位,属于三才中人才的下部,属阳,对应人体的部位,正好是腰跨部。位卦为离,离为发散;列卦为坎,坎为收敛,可表夹脊肉。以坎居离,有夹脊肉外张之象,故说裂其夤。
“厉,薰心”:厉,危厉,危险。薰,薰炙,烧灼。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太危险了,心如同火烧一样不得安宁。
位卦离为火;列卦坎可表心。以坎居离,正有心在火上被火烧灼之象。
艮为山卦爻辞九三意译:
处在燥热如火的环境里,最能令人心驰天外而难以收敛。虽然腰部及下肢部分勉强停止不动了,但是上半身并没有随之停止下来,仍然向前倾斜探出,夹脊肉还在向外张开,前行的欲望仍然非常强烈,难以遏止。这种静止状态无疑是不稳定的,脆弱的,随时都会被打破,而一旦被打破,必将带来很大的危险。其实,这种勉强的静止只体现在身体上,属于表面的静止,其人的内心如同被火烧灼一样烦燥异常,很难平静下来。
艮为山卦爻辞九三评议: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是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胲的最高统治者,人身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在心的指挥下完成的,人的一切神奇作用和聪明智慧也都是从心发出的。由此可见,只有内心平静下来,才能使身体安静下来。内心如果烦燥不宁,如同放在烈火上焚烧一样,身体的静止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实现

第一卦 乾卦解析(上)

【说卦】
《乾》卦之象为“天”,乾卦之意为“健”。乾卦是用“天行健”为喻,告诉人们发扬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解易】
【原文】《乾》(1):元亨。利贞(2)。

【译文】乾卦,大亨通,按照正道办事有利。

【注释】

(1)乾:卦名,象征天。乾是刚健、旺盛、向上的形态。

(2)元亨。利贞:元始、亨通,和谐、守正。

【原文】初九(1),潜龙,勿用(2)。
【译文】一条潜伏的龙静待时机,不宜施展才能。

【注释】

(1)初九:《周易》每卦由六爻组成,自下而上名称为初、二、三、四、五、上;《周易》占ト用“九”表示阳,“六”表示阴。本爻位居乾卦下第一位,为阳,故称“初九”。

(2)潜:潜伏。勿用:不施展オ能。

【原文】九二,见龙在田(1),利见大人(2)。
【译文】龙出现在田野里,见到大人有利。

【注释】

(1)见:同“现”,出现。龙出现在田间。

(2)大人:品德高尚的人。

【原文】九三,君子终日乾乾(1),夕惕若(2),厉无咎(3)。
【译文】君子白天自强不息,晚上反省警惕,就不会有灾祸。

【注释】

(1)君子:道德高尚的人。乾乾:强健振作。

(2)惕:警惕。若:语助词,无义。

(3)厉:危险。咎:过失。

【原文】九四:或跃在渊(1),无咎。
【译文】九四:龙或者跳跃或者潜藏在深渊,没有灾祸。

【注释】(1)或:或者。跃:腾跃,跳跃。在渊:潜藏在深渊。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
【译文】龙在高空飞翔,见到这样的大人物有利。

【注释】

(1)利见大人:这一爻里的“利见大人”与九二爻里的“利见大人”词同义不同。九二是指还处于“在田”阶段的龙见了别的大人有利;九五则指龙飞上了天,本身成为大人,别人见到了他有利。大人:品德高尚并居高位的人。

【原文】上九,亢龙有悔(1)。
【译文】龙飞得过高必将有所后悔。

【注释】(1)亢:极高。龙飞得过高必将有所后悔。

【原文】用九(1),见群龙无首,吉(2)。
【译文】出现一群龙,没有谁自居为首领,吉利。

【注释】

(1)《周易》占卜原则上阳爻用“九”不用“七”。

(2)首:首领。出现一群龙,没有谁自居为首领。

《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和坤卦比较特殊,六爻之后还分别附有“用九”和“用六”,其余各卦都没有。乾卦是六个阳爻,表示一切都顺利;坤卦是六个阴爻,表示一切都不顺利。前者容易使人骄傲懈怠,后者容易使人沮丧消沉。

故作《易》者特别在两卦之后分别加上“用九”和“用六”。九代表阳爻,指强大、有利、成功的因素。用九就是用九的方法,即如何利用有利的条件。告诉人们即使在有利的条件下,也要自强不息,居安思危。

【原文】《彖》(1)曰:大哉乾元(2),万物资始,乃统天(3)。云行雨施,品物流形(4)。大明终始(5),六位时成(6),时乘六龙以御天(7)。乾道变化(8),各正性命(9),保合太和(10),乃利贞(11)。首出庶物(12),万国咸宁(13)。
【译文】乾元之阳气太伟大了,万物都是依靠它获得初始生长的条件,万物也都是按照天道来运行的。云朵在天空运行,地上就下雨,万物由此产生。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形成了六个不同的时位(即事物由始至终发展的六个过程:初爻为潜、二爻为见、三爻为惕、四爻为跃、五爻为飞、上爻为终),乾阳如同驾着六个不同时间段的“龙”控制着万物的运行。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自得到其本性,处于保全元气的状态,有利于守正。万物萌发,天下安宁。

【注释】

(1)《彖》:彖辞,统论一卦之义的卦辞。

(2)乾元:阳气。

(3)资:依靠。统:统领。天:自然。

(4)云行雨施:云朵在天空运行,地上就下雨。品物流行:各类事物就产生。

(5)大明:太阳。终始:往返运行。

(6)六位:乾卦的六爻。时:按时,时位。

(7)六龙:象征乾卦的六爻。御:控制。天:自然。

(8)乾道:自然之道。

(9)正:安定。性命:本性,精神。

(10)保合:保全。太和:元气。

(11)乃利贞:利于守正。

(12)首出庶物:开始萌发万物。

(13)万国成宁:天下都安宁。

【原文】《象》(1)曰:天行健(2),君子以自强不息(3)。潜龙勿用,阳在下也(4)。见龙在田,德施普也(5)。终日乾乾,反复道也(6)。或跃在渊,进无咎也(7)。飞龙在天,大人造也(8)。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9)。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10)。
【译文】《象传》说: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该像天道一样自我奋发图强,永不停止。潜龙暂时不用,阳气尚未丰满充盈(比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有发展的势头,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龙出现在田野中(比喻初出茅庐,时机已经到来),以恩德施与众人万物,有机会见到大人(等大人来发现,大人指有权力的人)。君子要始终坚持依“道”而行,白天自强不息,夜晚反省警惕(比喻行为精进,言语谨慎)。龙也许会跳进深渊,或者前进,都没有灾害(比喻君子能够把握时机,进退自如,处境从容不迫,所以没有灾害)。龙飞上了高空,一定能够有所作为(比喻君子积蓄了充足的能量,才能抓住机会,大展宏图)。龙飞得过高必将有所后悔,因为事情发展到顶峰就会走向衰败(比喻物极必反)。乾卦是至高无上的天道,万物根据自己的本性处在不争、谦逊、和谐的状态,没有争端。

【注释】

(1)象:《象传》,解释卦象、爻象的象征意义。

(2)天行健:天的运行刚健有力。

(3)自强不息:自我奋发图强,永不停止。

(4)阳在下也:阳气初生居于下位。

(5)德施普:恩德普遍施与万物。

(6)反复:重复实践。道:合理的行为。

(7)进:前进。咎:过错。

(8)造:有所作为。

(9)盈:满。

(10)天德:自然的美德。

【注】
2020年初,机缘所致,拜狮吼门掌门人何东为师,开始学习《周易》。现将自己学习《周易》的过程、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中谨遵师父的立派宗旨“学易即是学道,算卦即是悟道,解卦即是布道”。如能以《易》会友,将不甚欣喜,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共同切磋学习。

易经-解读乾卦

易经的智慧,认清人生的六个阶段。

《易经》的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种情境,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应对。易经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些话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学习乾卦,来调整自己的人生呢?

宇宙人生有很多密码,《易经》把它归纳成六十四个。第一个密码是什么?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周易》的第一个密码就是乾卦。你把乾卦一解开来看,里面就是六个字而已,从底下往上看:潜,潜龙;现,现龙;惕,惕龙;跃,跃龙;飞,飞龙;亢,亢龙。它都是龙。可是处境却不一样,所以又特别提醒我们:群龙无首。就是这六条龙是同样的龙,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表现,不可以只有一种方法。“无首”就是指不固定的方法。“群龙无首”这句话写在什么地方?写在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是除了乾卦和坤卦有,其它都没有的地方,叫做“用九”。我相信大家都翻过“用九”。所以要讲乾卦,不主张说要从第一爻说起。应该先把“用九”搞清楚。用九那一句话很奇怪:“见群龙无首,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表现得群龙无首的时候,你就大吉大利了。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平常想到或者听到群龙无首的时候,都是指负面的,表示一个团体没有人领导,乱七八糟,才叫群龙无首。可见是几千年来,我们传来传去传错了。因为群龙无首如果解释成一个团体没有好的领导,大家乱成一团,那就不可能是吉。群龙无首的意思是,就算你是龙,了不起,你处在不同的阶段,你也要有不同的调整,不能说我就是龙,我就是要一路走到底,那你就会死得很惨。用现代话来讲,“见群龙无首”,最好解释成人生在不同的阶段,要做出不同的调整。所以常常写一句话: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人生做好阶段性的调整就是“见群龙无首”。所以有时候,我们把文字误解了,或者扭曲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乾卦把人生分成六个阶段,一个阶段差不多是20岁。当然,20岁只是个参考而已。有的阶段就几年,有的阶段可能好几十年,有的人可能到了第三阶段就不见了,这些情况都有。这六个阶段用六个字来代表,从底下算起:第一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时不要表现。第二个阶段叫现。你会发现中国人都是先藏一藏,然后才表现,他不会马上表现出来。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无所谓;一旦表现了,再不警惕,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第四个阶段叫跃。你要想办法,找机会去跃登龙门。一生一世就登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跳不过去就算了,准备离休好了。第四个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跳得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飞。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高亢,“亢龙有悔”,最后一定是“亢龙有悔”。你经营事业经营得很好,你就不要再盲目地求做强做大,你再一下去,因为过度扩张而倒闭,亢龙有悔。

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潜”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人的能力还很有限,需要先潜藏。但是“勿用”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不要表现你的才能,还是说不要使用你的才能呢?

一个人潜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在那里说我不表现就是不表现了。第一阶段,潜龙勿用,那个勿字不是不的意思,说你在潜龙的时候,你就不要用,那是错的。勿用不是不用,你看“非礼勿视”那你要不要看?“非礼勿言”,那你要不要讲呢?“勿”跟“不”不一样,“勿”其实含有要的意思,勿用就是站在不用的立场来用。这样各位才知道,中国人有意见他都先说我没有意见,如果你说你没有意见人家就不问你,那就表示你讲人家也不听,那你讲干吗?你看长官问部属说,你有没有意见?部属多半说没有。有就说,你还说没有。说。你就说了。第三次还不说什么时候说?为什么中国人他一定要推、拖、拉?很多人太不了解推、拖、拉,推、拖、拉是推给最合理的人,而不是把时间推掉,而不是把责任推掉,那是错误的。责任是推不掉的,绝对推不掉的,你只会浪费时间。真正会推、拖、拉是推来推去,推给最合适的人,所以通常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都会先听别人讲,听来听去,他的意见还是不如我,那我就讲了,这个时候再不讲像话吗?如果听来听去,他的意见比我好,我就想,幸亏我没有讲,我讲我就惨了。这多有利的事情,你干嘛要争先呢?我们现在都说要争先,其实是误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是要争先的,道家是很积极的,他是站在不争先的立场来争先。你慢慢去体会,潜的意思就是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站在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说话。我希望各位理解,潜就是要表现,否则潜就是什么也不要,那就不要讲,连潜都不要讲。《易经》讲“不”就是要,因为它是一阳一阴之谓“道”,要跟不要是连在一起的,它不会分开的。诸葛亮潜了二十七年才“见”,所以你看他一“见”,就是非常不得了的表现。如果诸葛亮只是穷耕南阳,在那里整天种菜,整天过那种不问世事的日子,刘备请他出来有什么用?我不认为是刘备自己去三顾茅庐的,那根本就是诸葛亮设的一个局,先叫人给他好印象,然后叫人在他面前吹嘘,弄得他不得不来,哪里是他自动来?可是我们都说是刘备自动去的,一个人要做到人家来找你,不要老推销自己。今天的人动不动就是你要推销你自己,那就是作践,把自己当商品,你又不是商品。今天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是做错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懂《易经》,你只要懂《易经》,你就会调整过来。一个人好好地准备,还要看时机,时机不对,你看诸葛亮他老早准备好了,但是时机不对他不出来,时机对,不出来不行。为什么?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还不下山,诸葛亮一辈子就默默无闻,我们历史上就不知道有这个人,他就白活一生。老实讲诸葛亮下山的时候,他知道他这辈子是不会成功的,只是因为刘备这么诚恳,他最伟大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不是说我有成功的胜算我才下来,他没有,他绝对没有,因为他知道,人对了,时不对。时不对,你人对也没有用。

“潜龙勿用”,既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意思,也有蓄势待发的含义。其实无论是人的一生,还是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能冒冒失失地就表现出来。那么,当一个人开始表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乾卦的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潜”是做好充分准备,看准时机,然后就“见”。不现则已,一现,你看,第二个阶段叫“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我请各位想一想什么叫做大人?大人跟圣人有什么不同呢?老百姓最懂什么叫大人,什么叫圣人。老百姓叫大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大人啊”,下面一定是“救命啊”。喊救命,才跟大人连在一起。有谁听到有人说“圣人啊,救命啊”?圣人怎么会救命呢?圣人只会教训你,怎么会救你的命?会救你命的人叫做大人,会教训你的人叫做圣人。一个人,不管他的官职多小,他只要管到你,他就是大人。圣人是摆着好看的,你很有学问,但是救不了我,所以叫圣人。圣人的道德修养很好,很会讲道理,但是他救不了人。如果圣人能救人,那么普天下老早已经太平了,自古以来有多少圣人,可就是救不了世人。“利见大人”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你要表现得像大人一样的风范,不是小里小气的。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就要让人感觉到你这个人胸怀很宽广,是要照顾所有的人,不是自私的。他有这种表现,我们可以让他一路走上去,不要阻挡他。有的人一表现,就让别人感觉到他完全是为自己,完全是只顾眼前,想把别人压下去,那我当然非干掉你不可。表现也是有阴有阳的,表现得受人家欢迎,叫做利见大人;所以,引起人家嫉妒,自己也要检讨,不完全是别人的原因。你自己问心无愧,表现得有大人风范,表现得能让人家都觉得你这个人有一套,但是加一句话,不会伤害到他。如果你有一套,但是会伤害到别人,那么别人就会趁你现在不成气候,先干掉你。太多的年轻人,一进社会就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变得比谁都坏,这是非常可怜的。第二个,你要得到大人的赏识。“九二”的表现只要没有得到“九五”的赏识,是不成气候的。上面那个重要的领导赏识你的作风,因为每个领导喜欢的作风是不一样的。底下人怎么表现要看对不对上面那个人的胃口,这就叫利见大人。因为只有他才能救你的命,当所有人打击到你的时候,完全看上面了,上面说打击得对,你一下就被打下去了,上面说你是冤枉的,你就被提上来了。“利见大人”,一个是指自己,一个是指上面。

乾卦告诉我们,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可以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但是当开始表现的时候,就要非常谨慎警惕了,所以第三爻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说,只有谨慎警惕,才可以避免灾祸。人生所追求的,就应该是无咎,而不是什么大吉大利,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每三个阶段,你要高度的警惕,你看诸葛亮一下山,他就面临各种严格的考验,连关公都不服他连张飞都不服他。张飞心里想,我跟刘备是结拜兄弟,你算老几。坦白讲,刘备都没有一开始都重用他,刘备一开始只是把他当做一个顾问而已,是后来他表现得非常好,连关公张飞都服了以后,他才正式拜他为军师的。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你就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所以有些人觉得很奇怪,我明明做得这么好,怎么老受打击呢?其实一句话,那么多人打击你,就表示你做得好。如果连一个人都不打击你,就表示你根本在混日子。很多事情你要反过来想,不要想得太片面。乾卦的第三爻出现两个字叫“无咎”。我要提醒各位,《易经》所追求的就是无咎,不是大吉大利。大吉大利有什么用,后面可能是凶。当你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你注定要失掉一些东西,没有说我只占到便宜,没有丢掉,不可能。你看做生意,生意一好,你就忙死了,你就没有时间看电影,有钱也不能看电影。生意不好,赚不着钱,那就有时间看电影,看你要取哪一个。你没有办法说什么好事我都要,那不可能。有一得必有一失。《易经》所追求的最高的境界是无咎。无咎不是没有过错,人怎么可能没有过错呢?无咎是就算有过错,也没有关系,才叫做无咎。很多人认为无咎就是没有过错,那不可能。人活着,只要眼睛没有闭起来,你就永远有过错,只是大小而已。无咎,就是你只要行得正,做得正,就算有点小过错,人家很容易谅解你,也不会有什么凶祸。我们一般人都喜欢大吉大利,因为大吉大利跟凶险祸患是一体的,当人家把你捧得越高的时候,你就知道,掉下来是越惨的。你无缘无故爬那么高干什么?你看同样爬到这里,掉下来了不起摔痛而已,再高一点骨头就断了,再高就可能摔死了。有没有必要爬那么高?你自己斟酌。顺理成章,该爬高就爬高,不必要我就适可而止,我到哪里都很快乐,你有这样的修养就对。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力。包括读书在内,你读一门功课,读到最后好像很吃力很辛苦,我就劝你不要学了,因为你不适合学这个东西。你看现在我们出了个姚明,很多妈妈就鼓励儿子,你长大要当姚明,你不是害死他了吗?姚明只有一个,第二个就没有了,因为他那个时机,他那个身高,正好碰上他了,你现在又养了一个比他还高的,试试看,他连计程车都塞不进去,干嘛吗?很多事情千万要记住,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一变,整个就变了。我们读《易经》最主要读一个“时”字。孔子他的特点就是他会随时做合理的调整,所以“用九”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见群龙无首,吉。”哪怕你是龙,哪怕你一切条件都很好,你也不能说我就是这样子,我一路走到底,那你会死得很惨,该潜就潜该跃就跃该停就停该看就看,你就很愉快了。那这句话我们后来把它变成什么话?能屈能伸。作为一个人,一定要能屈能伸,目前情况对我不利,我就委屈一点,不要吭气,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吭气,吭气的时候,我要小心,人家要打击我了,我很多话就要小心谨慎,不敢说得太满,话不能说得太满,话说得太满后面一定完蛋。你看当你把话说得很满的时候,马上有人传给你的老板听,你的老板就说,是我给你机会的,你今天这样子,我下次不给你机会,你就完了。人一开始有成功的感觉,你就开始自满,一自满你讲话就会伤人,伤人的话很快会传出去,最后

伤害自己。我想太多人吃这个亏了,只是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警惕警惕,白天晚上都要警惕。警惕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还要再跳。

乾卦接下来的三个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意 思是说,只要能够跃过龙门,就可以飞龙在天了,但是再往上走,就可能会有灾祸。那么飞龙在天之后,为什么会和灾祸相连?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乾分两部分,一部分下乾,一部分上乾。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叫做下乾。很多人走到下乾就没命了。你看,稍微有一点表现,然后大家打击你,你就紧张兮兮,这个也不敢做那个也不敢做,一直到退休。你要走到上乾,就必须要更充实更有毅力,我下一次要表现得更好,所以第四阶段就有一个字,叫做跳跃的跃,飞跃的跃,就看你跃不跃得上去,你跃得上去,飞龙在天,鲤鱼跳龙门,一跳过去,身价完全不同;跳不过去呢?如落深渊,掉下去了,掉得很惨。你看第四阶段,或跃在渊,无咎;第五爻,第五阶段,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你把这两个合起来,正好是天跟渊,我们叫做天渊之别。然后在一生当中,最神气最了不起的就是第五阶段,叫做九五之尊。第五爻,飞

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利见大人,一个是自己要表现得有大人的风范,第二个是要跟底下的干部两个人要心连心,否则的话,旁边那个第四阶段的人,经常要拿你当目标,要看你的笑话,有一天要把你拉下去。九五看起来是飞龙在天,实际上他也很难做事情。九五一发号施令,所有人都听他的,他就要负全部责任了。人家不听你,你还可以说,都是你们不听话。人家统统听你,你自己扛起来。九五说了话,一看不对,改了,朝令夕改。九五说让我想想,犹豫不定。九五马上表现,刚愎自用。那你完了,全完了。没有那么容易的,说我现在神气了,我现在当大领导了,我可怎么样,不是那回事。椅子还没有坐热,就不见了。到了飞龙在天的时候,你要衡量一下,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公而不为私,因为你那时候地位很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叫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稍微有一点点动静,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你骗不了谁。你也不用讲,你一动一静,人家都知道了你在玩什么。第二个,你底下要有好的得力的干部,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叫做巩固领导中心,你是靠底下的人巩固你的,老靠你一个人还得了,但是你要适可而止。上面有一个上九,亢龙有悔。你太神气了,太霸道了,我用这样来解释,九五如果叫做老大的话,上九就叫大佬。老大上面还有大佬。每个人要记住,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你最好适可而止,不要认为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决定,我说了算,你就糟糕了。亢龙有悔是很凄惨的。乾卦两部分,下乾,上乾,当中它是有条线的,有很多人一辈子只走了下乾,根本没有机会走上乾,人生最高的期望在九五,九五是什么?飞龙

在天。你一辈子努力,一辈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有朝一日飞龙在天。但是我告诉你,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可以飞龙在天,百分之八十的人这一辈子是不可能飞龙在天的。那怎么办?没有关系,还有一个九二,你九五这辈子没有希望,还有一个九二,九二还是让你可以表现的,你怕什么?所以我是劝很多人,你不要把目标摆在九五,你太辛苦了。我现在是潜龙,我记住潜龙勿用就是要用,我要充实自己准备周全找到好时机然后好好表现一下,我就进入九二了。人要不要表现看时机,永远没有时机,那你表现有什么用?《易经》它的道理你要好好去参,你参透了以后你自然会用,随时随地你就知道《易经》的思维它是非常管用的,随时随地你都可以知道。乾卦告诉你,只要到不同的情况,你就要做合理的调整。孔子讲了一句话,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作为一个君子,你不能把自己固定下来,我就是这个样子。你就是这样就是不

行,你要随时改变,你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是那样,你才有弹性,你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中国人赞美一个人就说,这个人不得了,有两把刷子。两把刷子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把刷子还不能固定,这把刷衣服那把刷鞋子,还不能固定。因为君子不器,你不能固定下来,你一固定下来,你就没有弹性了。孔子他在历史上,所得到的地位是很特殊的,圣之时者,因为他懂得什么叫做时间,他最知道时间像水一样地流,永远不停息,而且一旦消失了以后,它没有办法回头。孔子告诉我们,一切一切,时最重要。诸葛亮下山,不得其时,最后是没有结果的。那个时是决定一切的,因为时势造英雄,形势不利的时候,你再了不起也是徒劳无功。这个“时”,现在的话叫与时俱进,就是你随时去调整你的步伐,随时改变你的身段,随时用不同的方法。

《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奥秘的宝典,现在我们知道了乾卦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分析和提示,那么乾卦对于自然社会能够有什么作用?乾卦中的道理,是否可以运用于自然社会中的事物呢?

如果《易经》只是讲来讲去都讲人的,那《易经》有什么用?了不起把人做好而已。那《易经》它是解开宇宙人生的奥秘,这是它的功能,所以人、事、地、物统统要潜龙勿用。你看科学研究要不要潜龙勿用?一句话就讲完了,我是科学家,我做我的研究,我千万记住潜龙勿用,就是我这个东西我今天虽然已经完成了,我不能把它呈现出来,我要看看它对人类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如果是有害的,我赶紧销毁它,我不要弄出来,别人要弄是别人的事,我不弄,我最起码控制了我自己,有害无害都弄出来了,就糟糕了。你看塑胶袋就好了,塑胶袋是一家公司里面一个工程师研发出来的,他研发出塑胶袋以后,他就跟公司讲你千万不要生产,千万不要生产,因为这个东西它消化不掉,你喂给鱼吃就把鱼弄死了,弄到哪里,它永远在那里化不开,你一定要等我把解药都研究出来,我可以生产塑胶袋,我可以想办法把它化解,然后才能生产,他是有良心的工程师。他的老板就跟他讲,你放心,我们不会生产的,然后就大量生产。唯利是图,他管你那么多,这就是商业化的结果,那个工程师上吊了。各位,人拿捏分寸是高度困难的,《易经》告诉我们,不管你是科技也好,其他的东西也好,拿捏那个分寸很重要,潜龙勿用就是第一道开关。我们没有把这个密码讲完,因为时间不够用,不是我偷懒。我们下一次只好再讲坤卦说了些什么,因为这两卦是离不开的,不能分开,一分开就错了。坤卦也讲了一些密码,乾卦密码就这么多了,那你六十四卦的密码都解完了,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