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之年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知命之年指的是什么

2023-10-05崇庆运势网热度: 18999

知命之年什么意思?

词目
知命之年
发音
zhī mìng zhī nián
释义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引用
《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于 知命之年 ,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论语注疏》卷七·述而第七 ...以无大过矣。”《易》“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 知命之年 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疏... 《昭明文选》卷十六 ...,除故官就新官也。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乎 知命之年 ,礼记曰:二十曰弱冠。论语,子曰:五一而知天命。孔安国... 《全晋文》卷九十一 ...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乎 知命之年 ,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 《全唐文》第07部 卷六百三十一 ...依憩。不幸遇暴疾,元和五年七月二十二日,终於衡州官舍。於戏! 知命之年 ,未娶无嗣,家童护奠,旅榇单归。追怀平昔,何可胜痛!以... 《全唐文》第08部 卷七百二十四 ...。遵孟氏之风规,有班家之令誉。呜呼!元穹降祸,大梦忽臻,未偕 知命之年 ,奄促泉台之痛。以元和十三年岁在戊戌三月四日,终於义兴... 《艳异编》艳异编卷二十九· *** 部四 李娃 ...中,有常州刺史荣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道甚殷。 知命之年 ,有一子,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深为时辈推服... 《绘芳录》第十三回 序寿文老眼无花  ...坤后干。大限幼年平平;壮年一派亨通之运,名高斗岳,利足仓箱; 知命之年 以后稍逊,幸禄与禄合,得失各半;刻逢午字平顺而已;未字... 《两晋秘史》第三十七回 ...不慨然而叹也。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仆自弱冠涉于 知命之年 ,八徙官而一进阶耳。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

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对五十岁的一种别称。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是...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13岁 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 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 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华.女子16岁风信之年.花信之年.24岁
在我国传统医学文献裏,关於「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百余岁的。
但是遗传、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遗憾,故一般祝寿之辞,多以坚定之喻,献上祈愿。通俗者,若「寿比南山」、「寿比松龄」、「日月长明」、「福如东海」等。其实在这些制式外,社交场合中有些长寿的象徵性用语,更富隐喻之雅趣呢!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另外,「六十岁」有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的说法;「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期颐之年,则是「百岁」了。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知天命是指什么年纪 知天命是指多少岁的年纪

1、知天命之年指的是在50岁到59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所有的人都属于知天命的年龄段。而如果到了60岁,则是进入耳顺之年,也被称之为花甲之年。知天命之年的意思是: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2、“知天命”是出自孔子的自述,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如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后人遂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来作为年龄称谓。另外,知天命之年也被称为“天命之年”。也指学有所成,现今人们多用“知天命”,或“知命之年”来指人到了五十岁这个年龄。

知命之年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不惑之年 花甲之年 各代表多少岁?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福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对五十岁的一种别称。

知命之年的意思是什么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对五十岁的一种别称。

古稀之年 耄耋之年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花甲之年 不惑之年 排序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命之年
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
耄耋之年

知命之年是多少岁,古称知命之年是指多少岁 一、知命之年的名词解释:
知命即知天命,意思是懂得天命,源于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故“五十而知天命”其实也是“五十而畏天命”。
知命之年也被称为“天命之年”,知天命的意思即是懂得天命,也指学有所成,现今人们多用“知天命”或“知命之年”来指人到了五十岁。
二、知命之年的出处:
《论语・为政篇》中记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后人遂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来作为年龄称谓。知命之年即五十岁。
三、知命之年的健康知识:
1.忌烟酒。不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不宜饮酒过度,更不能吸烟,更别说知命之年的半百老者了。
2.忌劳累。知命之年的人抵抗力会明显下降,弱过度劳累,很容易积劳成疾。
3.忌忧愁。知命之年的人若常常沉浸在忧愁里,将会加速衰老。
4.忌懒惰。知命之年的人若不注意运动,健康状况将急剧恶化。
5.忌动怒。经常动怒的人会伤害心、肺、肝等重要部位,对知命之年的人来说尤为明显。
四、其他年龄称谓: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也叫“总角”
豆蔻:指十三岁的少女
及笄:指十五岁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岁的男子,也叫“加冠”
而立:指三十岁
不惑:指四十岁
知命:指五十岁,也叫“知天命”、“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也叫“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知命之年是指50岁,耳顺之年称为60岁,那么八九十岁高龄被称为什么之年??? 婴儿:人初生 襁褓:周岁以下 孩提:2至3岁、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7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30 不惑: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顺: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90 期颐:100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部分农村地区在人死亡时称呼年龄 0――20岁为夭折 21――30岁为短寿 31――40岁为强寿 41――50岁为艾寿 51――60岁为周寿 61――70岁为稀寿 71――80岁为耋寿 81――90岁为耄寿 91――100岁为期颐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天命之年 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是什么意思 代表后边年龄

「知命之年」是指多少岁?

幼学之年:10岁 弱冠之年: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期颐之年:100岁
论 语 ‧ 为 政 第 二 》 中 :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 三 十 而 立 , 四 十 而 不 惑 ,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 六 十 而 耳 顺 , 七 十 而 从 心 所 欲 , 不 逾 矩 。 」 即 是 十 五 岁 的 时 候 立 志 向 学 (志 学 之 年 ), 三 十 岁 时 能 坚 守 志 向 并 在 社 会 上 立 足 (而 立 之 年 ), 四 十 岁 时 能 明 白 事 理 而 不 致 迷 惑 (不 惑 之 年 ), 五 十 岁 时 能 了 解 宇 宙 万 物 的 规 律 (知 命 之 年 ), 六 十 岁 时 一 听 别 人 的 话 就 能 明 白 贯 通 (耳 顺 之 年 ), 到 七 十 岁 已 可 凡 事 顺 心 而 为 , 不 会 犯 错 。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