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用九什么意思,乾卦用九是哪一爻

2023-10-24崇庆运势网热度: 14655

跪求大师通俗的解释。 易经中的“用九”是神马意思

用九:见群龙天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与坤卦附有额外的“用九”、“用六”的断语。
“用九”是占筮出现乾卦,而且全爻都是老阳,亦即全爻都有变成阴爻的可能时,所用的断语。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记事中,有“乾之坤”的记载,这时就引用“用九”的断语。当然,其他各卦,也会出现全爻变化的情形,但都没有附有“用九”“用六”的断语,就得看本卦的卦辞来占断。
如前所述,刚阳盈满,就会产生“亢龙有悔”。以乾卦来说,阳极阴生,全卦与各爻,势在必变,没有不变的可能性;反而阳刚势极,必然变为阴柔才会安定。因而,乾卦要由“初九”开始,彻底了解各爻的变化,善加运用,不要被变化拘束,才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也就是必须超然于事物之外,客观的观察分析,掌握变化的法则,适切因应,才会无往不利。
一群龙,仔细观察,不论多么刚健勇猛,却没有争强好胜,领先变化的现象。用人事比拟,刚强有力,但不逞强争先,居于领导的首位,能够平等共存,和衷共济,以这种处世态度,必然不会招来凶险,当然就是大吉大利了。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明,阳刚的运用,应当遵循实践天的德行,顺其自然而变通,不可争强好胜,刚柔兼备,才能安全吉祥。说明运用法则而不可被法则拘束,惟有冷静、客观,不冲动,不逞强,不妄动,通权达变,才能掌握变化,善用法则。
孔子在《文言传》中说:“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这实际上也是说:群龙皆非老阳,乾卦就不会产生变卦;群龙皆为老阳,乾卦就要转化为坤卦,而那个坤卦必皆为老阴,又要转化为乾卦,结果乾坤便要处于反复转化之中。这都是吉祥之象。乾坤这种周而复始的转化,表明宇宙万物之生生不息,掌握这个生生不息的转化规律并能善加运用,也一定会大吉大利。为政者和管理者只有不逞强竞争相互和衷共济,谁也不居其首,互相平等,自由自在的共存,这才是大吉的现象。

群龙无首: 乾卦《用九》解

————— 2017-11-6 —————
有了前面的铺垫,现在可完成每日一爻的第一部分了,下面介绍乾卦的最后一条"爻辞",也是乾卦六爻的总结篇。

表现出来群龙无首的样子: 众多的龙排名不分先后,都是正能量。

在《爻辞》成书的年代,隂和阳作为抽象的哲学名词尚不存在,但作者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二元的自然哲学理论。《爻辞》的作者将此二元同两个数字联系起来,这两个数字就成为了中国自然哲学的奠基符号。这两个数字一个是九,一个是六。后人将这两个数字用天文现象重载(overload):九的重载就是传说中的阳,六的重载即是后人所说的隂。如果按照版本管理的方法将《周易》剥离成《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可以看到,整个《易经》没有一句话提到阴阳两个字,只有六和九!

而到了《易传》将六和九重命名为阴和阳之后,易经的哲学意义就突显出来了。《易传•系辞》里明确地概括到:一阴一阳谓之道。

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中更是如此说:《易》之义,唯隂与阳。这种说法确立之后,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国自然哲学的最基本符号。
顺便提一下后面发生的事情,《道德经》在哲学史上的成就的不是阴阳,而是《道名》和《有无玄》。而《太极》的概念则是宋朝的成就。

易之义唯阴阳也,《乾卦》是易经最最基本的卦,《爻辤•乾卦》全篇都是九,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阳,是对阳的一个全面的陈述。所以,在六爻之外,专门写一条《用九》来总结全篇。群龙无首,即是说各种各样的龙都象征着阳的某一个方面,是并列的关系,不分主次,把六爻的涵义合起来,才是阳的完整概念。
《爻辤•乾卦》的六爻阐述了阳的六个方面:无形,有用,续航,多变,前途远大,奋争。阳是六龙的特性的全集。六龙不分主次。

这六种特性用一个字来命名,称作健。乾就是健的意思,而不是天的意思。乾/健是阳的方方面面。

结合《卦辞》元,亨,利,贞,可以看出:
九/阳=démarreur de changement.

怎样解释易经中的用九,用六?

综述:《易经》所谓用九只见于乾,用六只见于坤,用九因为六爻皆为老阳,阳极故转为阴,表示乾卦正向着坤卦转变,用六因为六爻皆为老阴,阴极故转为阳,表示坤卦正向着乾卦转变。

简单来说如果6个爻都是9,就使用用九,如果6个爻都是6,就使用用六。

古时卜卦,每爻所卜的结果只有6、7、8、9四个数字中的一个,6和8为阴,7和9为阳,阳性进,阴性退,故6为老阴,8为少阴,7为少阳,9为老阳。

所以当我们卜卦是六爻皆为6或皆为9的时候,所得的坤卦或乾卦,就会处在一个即将变化的状态,把这种状态称为“用六”和“用九”。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

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晨读笔记:《周易》 (1-8)乾卦“用九”爻题

[注释]

用九:在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坤”两卦是特殊两卦,即六爻分别为纯阳和纯阴,按照周易“阳极转阴”、“阴极转阳”的阴阳可以转化的思想,“乾”卦多出来一个“用九”、“坤”卦多出来一个“用六”的爻题。古人根据筮法占卜时使用四十九根蓍草,经过“四营三变”得出一个数。这个数在得到乾卦时有两种可能性,不是七就是九。九、七是奇数即阳数,但九是阳数的最大数,将向阴转化,故称变爻,七不是变爻。占卜得《乾》卦,若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言“通九”,是六爻皆九之意。

见群龙无首,吉:“见群龙”,即“群龙见”,主谓倒装;六爻皆阳,故称“群龙”。“见”,通“现”。“无首”,没有领头的,首,首领;“无首”,是指诸爻在这里都起同样作用,并无主次之分,既各展其能,又同心协力,故“吉”。
[解析]

此爻题意思是说,如果群龙谁也不居首位,相互平等,自由自在,各得其所,各得和谐的秩序,这是大吉的。北宋程颐释“无首”为无自为首,意谓资质刚健的英雄人物勿自为天下人之首,而让天下人拥我为首,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说“亢龙有悔”是对自视过高、横行无忌终至陷入窘境的强权大国的形象写照,那么,中国奉行“和平崛起,永不称霸”的国策,则正与“群龙无首”的《易》之义息息相通,也完全符合当今大多数人对世界宜“理性共存,多元并进”发展的企望。可见《易》道、《易》理确是万古长新,放诸四海皆准,可供后世挹注无尽。
启示:“用九”卦义告诉我们 , 一个人的事业到达巅峰时 , 就应该集思广益 , 以防止 “ 亢龙有悔 ”。“群龙无首”的意思是不知道龙头在哪,大家都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就好比一个总经理创办了一个企业,该企业已走上了极其兴盛的道路,在那里聚集了相当多的贤明的人,他们各有千秋,都对企业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虽说有总经理在,但总经理的意见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意见,真正的决策权在大家,这就表明“群龙无首”的实质是不独断专行,不自满,这自然能带来几大好处:

一、一个人在自己已进入事业的高峰时,不会贸然向前走,因为他的周围有许多贤明的人,他们的合力足以阻止他一个人的错误行动。

二、由于他不以主子身份自居,不但他身边贤明的人都愿意为他出力,而且在另外一峰的贤明的人也愿意归附他,于是,在内的和在外的合力构筑连通两峰的桥梁,使他登上了更高的山峰。
三、在下的老百姓也愿意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生活,自然不会擅自离职。

《易经》·乾卦

最近迷上了《易经》,着实受益匪浅。
何为《易经》?在这里,“易”是“改变、变换”的意思。通俗地讲,《易经》就是把世间万物分成六个阶段而研究其变化的经典。

《易经》有三大核心要义,简称“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是指组成世间万物的本原是简易的。《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也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就是太极,二就是两仪,即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二进制,阴阳这两个符号的运作变化构成了世间万物。

“变易”是指构成世间万物的本原虽然简易,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易”是指世间万物虽然充满了变化,但在背后支配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自然。曾经有人说过,一切要以自然的标准来判断对错的,顺乎自然的就是对的,逆乎自然的,即使现在看来是对的,但迟早也是错的。

并不复杂的三个词,犹如黄钟大吕,在我的灵魂深处掀起激荡。用简易的方法,去看待变易的事物,得到不易的真理,这是《易经》真正要传达出来的真谛,而绝不是迷信。

《易经》中的第一是“乾卦”,卦象如上图。“乾卦”是由“上乾”和“下乾”两个基本卦重卦而来的。“乾”的卦象就是不断裂的三画,表示的是“天”。大家可以去看小孩是怎么画“天”的,不就是在白纸的上方画上三条线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来自《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不知道大家听了是什么表情,反正我是很惊讶的。

“乾卦”可以说是《易经》中最好的卦,传说刘邦在芒砀山发动起义的时候曾占得乾卦,后来他果真推翻了秦朝统治,并战胜了项羽,成为汉朝开国之君,是大吉之卦。所以,“乾卦”的卦辞也是最好的,叫“元亨利贞”,通常认为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着元始、亨通、祥和和正直等。意思是说,遵循“乾卦”的卦象从下往上一步步地向前,你就会获得“万物创始的天圆,亨通顺利的成长,祥和有益的前进,处世的贞正坚固”,此种状态还会周而复始。关键是怎么遵循呢?

“乾卦”把人生分为了六个阶段,就是六爻,从下到上按照自然数顺序排列,其中:一也称作初,六也称作上。每一爻都是不断裂的“一”,《易经》称之为“阳”,也叫“九”。从第一爻到第六爻的代号自然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了。

卦有卦辞,爻有爻辞。那么,“乾卦”中每一爻的爻辞到底是什么含义?对人生、职场究竟有什么启迪呢?

第一爻,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说,身居下位,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应当像潜藏的龙一样不要施展你的才干。换而言之,你的未来还是很难预料的。其实,“潜龙勿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隐而不发”,不要过早地显露才能去承受不该有的荣耀。历史上被称为神童而陨落的例子很多,最有名的要数方仲永了。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过早显露的天赋带来了莫大的荣耀,超出了这个年纪承受的范围,误以为虚名可以替代后天的努力,最终断送了自己的人生。第二层是“韬光养晦”,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做充足的准备,尽最大的力量,待时机成熟时一举冲向“九二”。说到职场上,就是要甘做配角,踏实地学习本领,不要一味地争先。

第二爻,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龙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见到大人物,并以此来发展自己。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不完全正确。在当今社会,你不能埋没自己的才干,要自然而然地展露出来,才会有领导赏识你。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那些人,却不会留给从不付诸行动的人。过去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在恰当的机会营销出去。在职场上,就是要抓住机会,轮到自己做主角的时候一定要当仁不让,尽全力展现出完美的一面。这个阶段,你会初步体会成功的感觉,肯定也少不了别人的赞誉。定好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分,才有可能上升到“九三”。

第三爻,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终日自强不息,每天晚上对自己进行深刻反省,保持警惕的心,检查自己的失误之处,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此时的你处在下乾的上层,赢得了领导的信任,渐渐被委以重任,交办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现在绝不是沾沾自喜的时候,因为接踵而至的是诸多的“凶险”,如能力的欠缺、同事的质疑、协调的不力等等,你会突然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一不小心就会功亏一篑,只能停留在“九三”,永远不能跃进“上乾”。所以才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必要,你必须要求自己回炉重造,再学习再准备,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上到“九四”。

第四爻,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说,根据不同时机,可以一跃九天,也可以复沉于渊,都不会有什么灾难。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解释,处境很迷惑,需要在深渊里一跃而起。这种迷惑是不会招致什么灾难的。“九四”虽在上乾,却在最底层,俗称“夹板气”,朝上要看领导的脸色,朝下又引同事的催促,更有来自家庭的厚望。所以,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有左右为难之感,内心自然就会惶恐不安。大家肯定有过这种感受,在陆地上跳高一定比在水里跳得高。更何况要在深渊里一跃而至“九五”至尊位,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有点像蛙跃井底、鱼跃龙门。青蛙只有跃出深长的井口,才能感受天地宽广;鲤鱼只有逆流而上,才能化鳞成龙。这个阶段充满了打击的恐惧,同时又麻烦不断,对你的精神是极大的摧残。你唯一能做的是,深呼吸,将抱怨抛之脑后,把深渊视作涅槃重生前的磨炼。这个阶段的毅力特别重要。撑不下去,自己被深渊吞没,一路掉到“下乾”;撑得下去,一跃而起,深渊也会变成垫脚石。

第五爻,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飞龙遨游于天际,有利于见到大人物。“九二”和“九五”都有同样的一句话,“利见大人”。我觉得“利”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九五”这句爻辞中的“利”不是有利于,而是便利,因为你已无限接近于大人物,与一般人相比,你见到大人物肯定会更加便利。虽然贵为“九五”之尊,功成名就,一时风光无限,却依然逃脱不了“高处不胜寒”的宿命。虽然此时团队的功劳都归结于你的领导有方,但遭受重大冲击的时候你必将首当其冲。身居高位,虽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天塌下来第一个砸倒的就是你。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永远形影不离,爬得越高后面紧跟着的必然是摔得越狠。这个阶段考验的是管理的艺术,讲究管理的火候,把握管理的分寸。火候一过,分寸一乱,自然就过渡到“上九”。大家应该猜得到,“上九”并不是一个吉的爻。

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意思是说,飞龙起飞越高,便会处于极盛之处,而极盛便会达到衰退,自然就会有后悔的事情发生。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器皿中的水已经装得足够多了,再倒水必然招致倾覆;刀剑的锋刃已经磨得足够锋利了,再磨砺必然招致折断。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损有余而补不足,才能屹立不倒。“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代表的是四德,分别是“仁礼义正”。分寸一旦逾越,你迟早就会刚愎自用,迟早就会失去四德,迟早就会跌下高位。正如前面所讲的,顺乎自然的就是对的,逆乎自然的,即使现在看来是对的,但迟早也是错的。高官正因为乱了分寸才会落马,自然就会后悔了。其实,“悔”在每个阶段都有,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亢龙有悔”的程度最重。为了把握分寸、适可而止,每个岗位都有任职年限,时间的分寸到了,自然就会轮岗、调岗。“上九”虽然处在最高位,但是并不自在,下面有五双眼睛在盯着你。如果感觉如芒在背,你至少是称职的领导;如果啥感觉没有,那就是麻木不仁了。身在其位,不谋其职,迟早也会被拉下位的。

《易经》中所有的卦都有六爻,其中第一、二爻合称“地”,第三、四爻合称“人”,第五、六爻合称“天”,所以六爻又叫天地人三才。《道德经》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见人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尴尬的是,人处在第三、四爻之间,时常摇摆不定,一会离高层很近,一会又离基层很近,所以只有人才会“不三不四”。老子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一次地提出,最高的判断标准就是自然。只要你以自然为标准,当然就不会存在“不三不四”了。

再说回“乾卦”,“用九”是其独有的一个爻,爻辞是: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说,出现一群龙而没有首领,不过每条龙都能各尽其职,这很吉祥。我参加过一次“群龙无首”,说白了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氛围特别融洽,五个人一组,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真的没有领导吗?不,我们只是当他不存在。真的“群龙无首”吗?绝对不是,只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道德经》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讲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还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做领导的四种境界,“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不就是“各尽其职”吗?这样理解的话,见群龙无首,不是吉吗?当然是吉。

从第一到第六爻说了这么多,《易经》中用了一句话就概括了人生六个阶段的凶吉——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写到这里,我扪心自问:“我信命运,信卦吗?”其实,人生的变数极多,岂是卦能算尽的?真正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易经》只不过多提供了一种可能。再说了,信命运也好,信卦也罢,适可而止就行。信得过度了,不就是迷信了吗?

易经中的乾卦用九是什么意思

用九,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从数的角度解释,就是说乾卦六爻全为“九”.
《易经》《乾》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九.《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颖达疏:“言六爻俱九,
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通九,谓六
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