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里梁元亨为什么改名字,清平乐中梁元亨为什么要改名

2023-10-21崇庆运势网热度: 1451

《清平乐》元亨为什么被打?

因为元贞在当太监的时候,别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解释他叫梁元亨,是元亨利贞的意思,所以犯了官家的忌讳就被打了。

梁元亨历史原型

梁元亨历史原型是梁怀吉。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梁怀吉,北宋仁宗朝宦官,原名梁元亨,为避讳赵祯的字改名梁怀吉,最开始是“前省”,即内侍省的内侍,后来被调进后省(入内内侍省)服侍仁宗长女兖国公主,入公主宅,为勾当内臣、入位祗候,即公主宅的主管级宦官。

影视剧中相恋的福康公主与梁怀吉在正史上的故事是怎样的?

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与内侍梁怀吉之间的虐恋,触动了很多人善感的心。而在历史上,这个故事还真发生过,也确有梁怀吉其人。

剧尾,梁怀吉恢复了原名梁元亨,被放出宫外,与家人团聚,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那历史上的梁怀吉结局如何呢?假设古代提倡婚姻自由,主张自由恋爱的话,那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福康公主,肯能会找到那个驾着七祥云,来迎娶她的“盖世英雄”。至于梁怀吉么,作为一名碌碌无为的宦官,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之中,应该会得到一个善终。

再假设福康公主出生在大唐盛世,公主宠幸一个宦官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等到公主另结新欢之时,梁怀吉会很自然的淡出,应该也会得到一个善终。

可是,偏偏福康公主生在了“不伦不类”的北宋,而她的父亲还是“优柔寡断”的宋仁宗,这就注定了悲剧的必然。福康公主自己最后的结局都很惨,作为一名惹出了“大祸”的小小宦官梁怀吉,还会有好的结局么?当然不会。

福康公主是一位被“宠坏了”的公主。宋仁宗相比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真的是太惨了。

徽宗被金人俘虏之后,在金国还辛勤耕耘,日日不辍,生下了十余名子女。徽宗全部的子女加起来,竟有80余名之多,其中儿子就有40多个。

反观仁宗呢,辛辛苦苦一辈子,好不容易生了3个儿子,全部夭折了。剩下的13个女儿,也仅仅有5位长大。

因此,仁宗非常疼爱在世的长女福康公主。在仁宗的溺爱之下,福康公主虽然很孝顺,却没有学会当时应该遵从的礼仪规范,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也正因这一点埋下了祸根。

宋仁宗非常记挂生母家族。

宋仁宗的生母是李宸妃,但是,仁宗出生之后,就被皇后刘娥抱为己子。直到李宸妃去世,仁宗都没能在生母跟前尽孝,因而心怀愧疚。

仁宗为了照顾生母李氏一族,于是就想到了联姻,决定将长女福康公主嫁给自己舅舅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如果考究一下的话,仁宗的母亲是李玮的姑母,仁宗和李玮是姑表兄弟,而福康公主实际上是表侄女嫁给了表叔。好在年龄相仿,古人似乎也不大计较。历史上的李玮并非没有才华,应该是相貌丑陋,为人木讷,不为公主所喜。

根据宋徽宗时期内府藏画谱录《宣和画谱》记载,李玮曾被仁宗召见,考其学问,“则占对雍容”;赐坐位食物,则“举止益可观”。由此,“仁宗奇之”,这才准备将福康公主嫁给李玮。

而且,“玮善作水墨画”,画作还被徽宗收藏到了内府。可见,李玮在书画方面的才华造诣还是有的,并非一无是处之人。

实际上,李玮“平生喜吟诗,才思敏捷,并能章草、飞白、散隶。”李玮的诗作、画作皆有流传于世。

李玮颇有点像当今时代人们所说的“理工男”的感觉,高智商,有才华,却比较循规蹈矩,行为木讷。这种性格的人,通常会被宋仁宗这种比较仁爱之人喜欢。

可是,《宋史·公主传》记载:“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而宋代司马光所撰《涑水记闻》同样记载:“玮貌陋性朴……(福康公主)自始出降,常以庸视之。”

李玮长相丑陋,为人木讷,又不善于讨人欢心,所以,非常不被福康公主喜欢,被当做庸奴一般看待。其中,李玮长得丑,应该是主因。福康公主的态度,又决定了她手下仆从对李玮及其家人的态度,祸端由此也一触即发。

宋仁宗拉郎配的结果就是,福康公主精神出轨,爱上了梁怀吉。

公主不喜欢驸马李玮,在驸马府生活苦闷。

而梁怀吉能够在内府之中,做到侍奉公主的宦官主管级别,没有一定的才华,以及聪明的头脑,灵活的处事方法,是根本办不到的。

再加上小人的挑拨,公主移情别恋梁怀吉,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据仁宗朝司马光所著《涑水记闻》记载,福康公主的“乳母韩氏复相离间”,不但不劝和,还在公主与驸马之间挑拨事端。

于是,公主就将全部情感寄托到了贴身侍奉她的,相貌应该也很英俊的宦官梁怀吉身上。看来福康公主是个相貌控呀,相比才华,更喜欢帅哥。这才引发殴打婆母,夜开宫门事件。

“公主尝与怀吉等闲饮,杨氏窥之,公主怒,殴伤杨氏。”杨氏即李玮的母亲、公主的婆婆。她看到了公主与杨怀吉等人一起饮酒,结果,被公主发现,痛打了一顿。公主怒气未消,深夜离开驸马府,夜扣宫门,进了皇宫,向父亲宋仁宗告状。

按照司马光等谏官的上疏所载,福康公主“纵恣胸臆,无所畏惮,数违君父之命,陵蔑夫家”,曾数次凌辱李玮及其家人。

而《宋史·吴及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分别记载了内都知任守忠和枢密使宋庠为了讨好福康公主,欺压迫害驸马李玮之事。不过,还好都被当时的谏官给阻止了。

由此可见,福康公主并非如电视剧中一般,是一个明辨是非,体恤他人,举止得体之人。

梁怀吉被贬出京,又被召回。

福康公主与驸马闹别扭,甚至动手殴打了婆婆,这都还算家事,即使谏官弹劾,也最多申斥一顿就过去了。但是,夜开宫门,危机皇帝安危,这可是关乎社稷的大事了。

于是乎,朝野哗然,大臣们纷纷上疏,痛斥公主。同时,指责梁怀吉“不自谨,过恶至大。罪恶山积,当伏重诛。”

因为犯了众怒,宋仁宗值得将福康公主从兖国公主贬为沂国公主,迁入宫内居住。驸马李玮贬知卫州。

其他诸如公主乳母韩氏被赶出了驸马府别处居住;而李玮母亲杨氏由李玮的兄长李璋照顾;公主的其他仆从尽数遣散。

梁怀吉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他被“配西京洒扫班”,贬去打扫皇陵了。剩下的公主精神开始异常就跟电视剧中有点相似了。

南宋杨仲良编撰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福康公主非常愤怒,“欲自尽,或纵火欲焚第,以邀帝必召怀吉等还,帝不得已,亦为召之。”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了类似的情状。

最终,宋仁宗不忍自己的女儿如此情状,将梁怀吉从皇陵召回,而李玮也同时被召回京。但是,梁怀吉被留在了“前省”。

所谓的“前省”即内侍省,主要负责拱侍殿中、洒扫、传递文书等等一些杂役。与之对应的是“后省”,也叫入内内侍省,主要负责通侍禁中、贴身侍奉。

也就是说,梁怀吉不能再日夜贴身侍奉福康公主了。

梁怀吉的结局。

梁怀吉被召回京之后的结局,正史、野史中均无记载。毕竟梁怀吉只是一名跟公主闹了一场绯闻的普通宦官罢了,并非重要人物。

但是,梁怀吉的结局却可以从驸马李玮此后的遭遇,以及福康公主的结局推测出来。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李玮虽然回京,但是福康公主还是很厌恶他,不肯复合。于是,福康公主的母亲“苗贤妃与俞充仪谋,使内臣王务滋管句驸马宅以伺玮过。”

电视剧中苗妃的形象也被颠覆了吧,能在宫中立足并受宠的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苗妃准备构陷李玮,可是“玮素谨,务滋不得其过”,李玮只是貌丑,木讷而已,并非傻子,从这里也可以得到证实。所以,苗妃抓不到李玮的把柄。于是,苗妃又准备“但得上旨,务滋请以卮酒了之”,准备直接毒死李玮。

彻底颠覆了吧,这位在电视剧中贤惠明理的苗贤妃够毒辣吧。

宋仁宗什么态度呢?“帝不答”。还好,仁宗曹皇后贤明,不准,李玮算是保住了性命。

说实话,宋仁宗如果没有前期的太后刘娥主政,以及后来的曹皇后辅佐,估计内外廷早已经是鸡飞狗跳了。

苗贤妃为了自己的女儿,连驸马李玮都敢陷害,都敢毒杀,那么梁怀吉呢?根本就不需要跟仁宗和皇后请示,找人处置了梁怀吉,然后告诉福康公主,说梁怀吉病死了,了事。梁怀吉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不知道,但是,肯定之后很少能见到公主了。

之后,福康公主与李玮“和离”,就是离婚了。但是,不久之后,仁宗又恢复了李玮的驸马身份,并改公主为岐国公主,让两人复婚。

宋仁宗去世后,宋英宗登基,晋升公主为越国长公主。宋神宗继位后,又晋升为楚国大长公主。之后,福康公主去世,年三十三岁。

宋神宗到公主住宅祭奠后,曾召见大臣痛哭,指责李玮虐待公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李玮呢?应该是又被冤枉了,公主精神异常之后,两人应该早就分居了。李玮应该根本就不敢在公主面前出现,要不然被揍了也是白揍。

没有了宋仁宗和苗贤妃的呵护,在加上福康公主精神异常,照顾公主的仆人们,应该也就不会那么尽心尽力了,才有了宋神宗所说的状况。

如果梁怀吉还在福康公主身旁侍奉,肯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梁怀吉的结局,不是在离开公主之后被人所害,就是早已经郁郁而终了。

《清平乐》中的避讳是什么?

清平乐中,比较避讳得就是在皇宫后院,里面弄一些污秽之事,比如说诅咒之类得。

《清平乐》中的“元亨利贞”到底是什么意思?

元亨利贞,来源于《易经》,是卦之“四德”,一般来说,“四德”俱全的卦都是吉利的。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这四个字意义很广泛,很难解释清楚。比较通俗的一个解释是:
元,有元始的意思,就是事物的开端,比如春种;
亨,就是发展壮大,亨通,比如夏芸;
利,就是收获成果,比如秋收;
贞,就是巩固既得成果,为新一轮循环做准备,比如冬藏。
这四个字都是很好的,所以有人用着名字。比如李氏始祖叫“李利贞”。

元亨利贞的意思是什么呢?

其实,这四个字的含义非常美好,它出自《易经》之中。提及《易经》,可能很多朋友又会认为它艰涩难懂,是一本算卦的书。

其实,对于《易经》的理解,每一个人的观点不尽相同,这说明它确实很有深度。然而,将《易经》视为单纯占卜之书,未免太肤浅了。它博大精深,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担得起第一经的称号,也是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很多学者甚至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以它为源头产生的。

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和道德,主家也非常注重通过礼制来治理天下,古人之所以喜爱这个成语,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代尤其是读书人中,都特别喜欢这个成语,并把这个成语作为他们为人处事的标准。

注意事项:

在《清平乐》这个电视剧中,有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小时候的梁怀吉,他进宫的时候才八岁,当他被问到自己的姓名时,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元亨,是来自"元亨利贞"中的前两字元亨。

本来说元亨利贞其实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成语,但是为什么梁怀吉就因为说出了这两个字就差点被打死,原来他忘记了最后一个"贞"字与宋仁宗的名字读音一样,是需要避讳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