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怎样轮回,六道轮回测试前世

2023-10-02崇庆运势网热度: 20207

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六道轮回是指初日道,天道很多道教的神。第二阿修罗道阿修罗道与魔道阿修罗天神佛菩萨之争,伤害众生。阿修罗王无领量阿修罗众。第三个是人道。这三个是三善道。第四地狱道,人进入地狱后登上刀山下到火海,用油渣烧火,那种情形惨不忍睹。第五饿鬼道,人经过地狱里无量劫(一劫到天地生成毁灭为止是一劫,这从佛教的说法)出来进入饿鬼道,饿鬼星的形状不一样,我简单地说一种,头像斗,脖子像线,腹部像湖。体长数里饿鬼如其名表示空腹。饿鬼从一开始到最后都不能吃饭,水的腹中不能像火一样燃烧。看到吃的东西去吃的话,食物会变成粪便、痰、鼻涕等脏东西,食物会变成火和小刀。饿鬼看到口渴河变成和毒,河变成火,饿鬼吞火,从喉咙灼热,然后烧到肚子里,然后全身灼热。饿鬼只能吃脏东西。第六条是畜生道,在饿鬼道中经过无量劫(天地从生成到毁灭变成灾难),然后出来进入畜生道,在畜生道中无量劫之后,才作为人出生,成为人时不是障碍而是贫困短命,不久死后又进入地狱。后面的3个是三恶道。

六道是怎么轮回的

那个六道啊,是坏蛋的作者吗

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六道轮回分别是: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

1、天道: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寿元是很大的,没有像人间的生苦、老苦及病苦,这一道中的众生一生享乐不尽。

人间道: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归纳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对通晓佛法的人来说,心上可以不觉苦,视老化为一种自然的事,但肉体上的老苦,则仍然无法回避。

3、阿修罗道:阿修罗道的众生瞋心及妒忌心极重,常常与天界之众生作战,但往往大败而返,被打至遍体鳞伤。这一道的众生虽然福报、寿元及智力俱大,但却因其瞋恨心而并不快乐幸福。

4、畜生道:畜牲道的众生,居住在陆地上的少,居于海里的为多。从最小的昆虫到鲸鱼及大象等,都属于畜牲道的众生。

5、饿鬼道:饿鬼道的众生,是可以用肉眼得见。饿鬼散居于不同的地方,有些也散居于人间的世界。在人间的城市中,不太可能有饿鬼道的众生流连。

6、地狱道地狱道的众生,并不由母胎所出,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地狱道是六道中痛苦最大的一道。

扩展资料:

佛教认为,人及众生并非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绝大多数皆在生死中流转。

依众生所具善恶之业的多少,而轮回于六道。此即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地狱、恶鬼、畜生为三恶道。

有情行善法,慈心、布施、持戒感得善趣之身。若作恶业,瞋恨、悭贪、愚昧,则得恶趣果报。但是在人天,福报享尽时也会堕落,不能久住。

在恶趣虽长时受苦,罪业报尽,也终有出离之日。一切众生在六道之中生生死死,受苦受乐,就有如车轮上下辗转一般,苦不可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具体是怎么回事

六道轮回具体是怎么回事

天道————乐不思蜀
人道————苦乐参半
阿修罗道——有福无德
旁生道———愚痴无明
饿鬼道———饥渴难耐
地狱道———苦痛无间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
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
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
,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
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
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
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
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
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
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
不离观受是苦。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
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 *** 、无 *** (亦名空界);
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层天。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
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此三
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
世俗所尊玉皇上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
是魔王波旬所居。又、 *** 有四禅十八层天,皆有禅定,已无男
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
九天。又、无 *** 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相,只存神识。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于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
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于寿命,亦长
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
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
,却以人间百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
,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如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
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约‘苦厄’:欲界天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
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
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又、 *** 天有三灾,初为火灾,
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
下,皆遭淹没;三为风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
无余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安能永在?
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
,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又、无 *** 四天,虽无下面二界粗苦,
仍有如疮(空无边处天)、如痈(识无边处天)、如病(无所有
处天)、如箭入体(非非想处天)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定力
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坠深涧,生大恐怖。
2、人道
人,梵语摩冕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
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
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
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即吾人所居地
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
资源,亦多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
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
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三苦八苦等。
3、阿修罗道
阿修罗,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
端,故名无端正。又因遍采名花,酝于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
龙业力,其味不变,故云无酒。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
德,故名非天。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
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
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
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
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 *** ,旦游虚空,暮归水宿,
此阿修罗,因溼气有,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形寿享等,
亦随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君臣,父子,夫妇
,兄弟,朋友),却怀忌慢之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
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斗,或断肢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
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他三趣修罗,
其苦更多。
4、畜生道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以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
傍(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
或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
四大类:
(1)、胎生,例如牛马等,在母胎中,含藏而出。
(2)、卵生,例如鹅鸟孔雀,依壳孵生。
(3)、溼生,例如蛤虫飞蛾,藉溼秽暖气而生。
(4)、化生,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生。若论
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后
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
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生道
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5、饿鬼道
饿鬼,梵语音译为??黎多、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
荔多、即鬼道、鬼趣、饿鬼道。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
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1)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
(2)少财鬼,少得饮食故;(3)多财鬼,多得饮食故。无财鬼又
分三:a、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饮食,亦化灰烬。
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b、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c、
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少财鬼亦分三种:a、针毛鬼,毛
利如针,行便自刺。b、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c、大瘿
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非真如人间
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多财鬼分三种:a、得
弃鬼,常得祭祀,所弃食故;b、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
c、鬼,具威德,常得人间祭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
地、王爷,乃至一般神只,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所
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
自差别。其寿有五百岁,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
不得饮食,饥渴难当;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
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感此道身。
6、地狱道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
下,故名地狱。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1)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2)
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3)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旷
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其中以阿鼻地狱
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阿鼻,译名无间,为八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1)者
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堕于彼,不经中阴故;(2)者受无间,
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3)者时无间,决定一劫(指中劫),
相续不断故;(4)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
煮,肢体糜烂,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断故;(5)者形
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由旬,中无少间,一
人多人,皆遍满故。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
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多万岁;二黑绳地狱,
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
三千六百多万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
寿如此,能不畏哉?
约‘苦厄’言:或火坑、或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汤
镬、或沸屎、或合山等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
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入,则脚底出;
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二、互相轮回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众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
义;谓六道中众生,轮转四生(胎生、卵生、溼生、化生),循
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道轮回’。
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或人变鬼、或升天。古人说:‘钻马腹
,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
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
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明白;若
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
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
命二通者,于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
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
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方一味怀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
三善道;鬼、畜、地狱三道,以因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
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
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
向处。1、刀途,即饿鬼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2、血途,
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狱道,上下四方,
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
没’;谓整个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
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哪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后浪随来,又
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
大苦海,这就是吾人的有情环境啊!

佛教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六道为,三善道,三恶道。
三善道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
三恶道
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佛国净土则不再六道之中。
详情请参照,十善业道经和三世因果经。
阿弥陀佛!

三界和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所谓三界,那就是无 *** 、 *** 、欲界
,也就是俗称的天上、地上、地下。三界很特殊,三界外的生命不准进来,除非掉进来,三界内的生命也不准出去,除非修出去。凡三界内的生命都要进六道轮回。三界处在宇宙的最中心,被认为是宇宙的垃圾场和高层生命的粪便场,修行就是要修出三界而了脱生死。
这是佛教中讲的,释迦佛当年也详细的讲述了六道的问题,其实还不止六道。
所谓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牲畜道、地狱道和饿鬼道。
真正的你是你的“元神”,他在很微观的空间中所以肉眼看不到,元神是不灭的,除非十恶不赦而至形神全灭,人的轮回就是人的元神在轮回,元神披上人皮就当人,披上兽皮就当兽。。。,具体进哪一道是根据这个人的业力轮报而定,人死只是脱掉人皮而已。
人的产生过程就是元神披上人皮的过程。母体中的孕育和出世后吃五谷杂粮长大成人其实就是用这个空间的物质充实这张人皮,人的肉身正是因为有了元神的主宰才有了脾气、秉性和特性而成为活生生的人,到寿后,高层生命把这张人皮一抽走元神一离开,后天形成的肉身就表现为死亡而腐烂归于无。

六道轮回和六道仙人是怎么回事?

六道轮回你可以查百度,
六道仙人是火影里的,所有忍术的创造者
拥有轮回眼

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六道轮回中,怎么知道自己从哪一道转世

六道轮回中,怎么知道自己从哪一道转世而来?
佛教常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其实轮回也离不开因果。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可以通过今世具体表现,推知前世出于何处,来世又去何方。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对此,《大宝积经》第七十二卷有详细记载——
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习气就像大蒜一样,即使将它碾碎、洒上香水,也难消除气味,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一、从地狱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嘶破得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戾急躁。
2.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长相丑陋,而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愧心。
5.好行杀生之事,常造作诸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综观以上各项,这种人从地狱道中投生人道,注定死后再堕入三恶道。
二、从畜生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神智暗钝,为人处世愚蠢又少智慧,毫无分寸,懈怠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又拗又戾,说话也很唐突(率性鲁莽)。
4.此人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一头牛,适合去搬重物)。
5.喜欢结交愚痴之人,视为知心好友。
6.很喜欢蜷着脚(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裸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没有羞耻之心)。
9.心常虚诈,常异言、常诳语。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
11.喜欢谋取他人财物,常爱抵债。
12.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此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如此,因此死后再返苦海,堕入畜生道中。
三、从饿鬼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长相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露出眼白,目光直直)。
3.经常感觉饥饿口渴、想吃东西。
4.个性非常悭贪、嫉妒,看到官员感到胆怯恐怖。
5.执著邪见,背地说人(背地说人,挑拨事非),道他长短(说人坏话)。
6.具足贪心、淫心,酷爱积聚钱财物资,却不能割舍布施给众生。
7.厌烦善良之人,不喜善事,只信邪事。
8.看见金钱、财物,会起心动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窃取。
9.常起贪心、偷心,永远不知满足,若吃一点亏则忿恨不已。
10.贪得一点钱财、一点便宜,心里就生喜悦之心;若贪不到钱财,就生妒害之心。
11.不肯发心,却信邪见,谄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
这种人命终后,先堕地狱,经不可数岁月,再从地狱出来,生成鬼身,如此轮转生死苦海,无休无止。世尊告诉外道:你们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之人,不知因果报应,不知什么才是良善,不知上面所说诸众生相。
四、从修罗道中投生人间的众生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强盛,不太崇信正法,偶进佛门动机也不单纯,较劲争斗,为利益破和合,损伤同门。
2.喜欢忿怒(动不动就生气),很爱和人抬杠斗诤。
3.心胸极为偏狭,很会挟怨记恨、憎嫉起恶(很会记恨别人、挟怨报复,非扳倒别人才罢休,憎恶别人,看不得别人好,嫉妒心重,因此常起恶心)。
4.讲话谄曲,极不实在,虚虚诈诈。
5.抵债谩人(赖债还会骂人)。
6.身长高大洪壮(又高又大又壮),眼白圆怒(眼白较多,双目圆睁,作忿怒状),齿疏包露(牙齿稀疏、牙齿尖尖、露在外面),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怀战阵(心里总想怎样作战打斗,譬如喜乐野外生存战争游戏)。
7.常好争斗,瞋戾不休(瞋恨心重,没完没了)。
8.两舌破和(很会两舌搬弄事非,让人不和分离),用离间手段来拆开良善人的和睦。
9.轻视贤良之人,反说贤人长短,毁谤好人。
因为这些,此人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无有出期,其后再随业报投生其他恶道,最后堕入阿修罗道。
五、从人道中再投生人间的众生(从人道中死后再生人道)
1.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恶人,漫行诽谤毁呰其人,此人最终不会去对付毁谤他的人,因为此人好惜门望,识羞识耻,笃厚守信。
3.乐好名闻及以称誉(喜欢名声及被人称赞好名誉),其性工巧(很会技艺工巧),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
5.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从无违背。
6.有慈有悲,孝养父母、师僧和上,小心敬上。
7.知人缓急,处事有方。
8.善能和合,常乐信佛(深知和睦相处之道,喜爱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修供养。
10.不耐于债,不负他人(不愿欠人债务,不会背弃、背叛他人)。
11.少许财物,好习善事,接引于人,悉令安乐,不令有苦。
像这类人,命终直接生于天上,不会堕入地狱,再度还生人间,也只受大快乐,不受众苦,生生世世常获人身。世尊说:外道人没有智慧且不善识人,这些见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见解,也非凡夫所能测知。
六、从天道转生人间的众生
1.若有众生持五戒修十善,能生天上受胜妙乐,当从天上退没而生于人世间,长相端严,正信正见,貌好殊妙,其人聪慧,乐好清净。
2.喜欢穿着华鬘,熏香涂身,常爱鲜洁,好择贤良之人为友。
3.经常喜爱音声歌舞赞叹。
4.常乐高楼,不居在下。
5.为人作首含笑不瞋,有行有德,讲话吐言柔美,具足善巧方便,出言诚恳,让听的人都很相信欢喜,讲话不会伤人,有大智慧。
6.常乐好衣严身之具。
7.此人有善,乐欲出家。
8.若得为师,就会精进修持清净律行,学习佛道,不爱世间名利,志求无上菩提。
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筹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

六道轮回计算公式与对照表

六道轮回计算公式与对照表如下:

1、根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佛教将生命的轮回分为六道,即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种去处,好命有佛缘、普通人、动物、恶人、饿鬼记忆在罪孽深重需要在地狱受罚的人,因人心的善恶观念而随心所欲的去追求,造成报果。

2、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的前世是那一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习气就像大蒜一样,即使将它碾碎、洒上香水,也难消除气味,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所以因果循环,终有报。

前世今生轮回:

1、“六道轮回”乃“达摩一掌经”的精华呈现。无论你前世落为哪一道——佛道、鬼道、人道、仙道、畜道、修罗道,今生都会被前世所影响,只是角色、果报不同。

2、达摩一掌经是古时候寺庙选僧的一种方法,后来经历后代传人的不断总结和发展,才成就了如今这般影响力。由于期间一直在民间传说,有些东西发展不是很快,但其生命力却很旺盛,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被运用。人们相信前世今生,所以对于轮回的推算是有所兴趣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