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天干与地支,大运重地支是错误的

2023-10-09崇庆运势网热度: 12454

流年重地支还是重天干 流年运程看吉凶有何讲究

不少人对于八字命局是很有兴趣的,一般来说,八字命运中一个人的运程是不断变化的,通常每隔五年出现一个小变化,十年一大运,所以有流年大运的说法。那么流年重地支还是重天干?流年运程看吉凶的说法?要通过怎样的手段来洞悉命理的变化呢?

流年重地支还是重天干?

流年比较看重流年地支,但是也不可忽略天干对于命局和大运的影响。

因为天干为岁君,具有生克职能。流年天干的层次和地位又高,就更加不能忽略。也就是说,当流年天干可以生助原局、大运天干的喜用之神,或者冲克原局、大运天干的忌神、仇神;同样会有体现出相应方面的喜事来;反之,流年天干生助了原局忌神、仇神;或者冲克了原局、大运的喜神、用神的,同样会体现出相应方面的灾祸。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流年天干和地支,是一种共生体,天干的力量旺衰的评定更为重要。这种评定,自然是建立在流年天干与地支的是生是克、地支透干与否,天干通根与否,天干在地支是否得气的基础之上的,这都是需要进行鉴定的。

流年运程看吉凶有何讲究

命运学当中出现有说法,讲道大运为君,流年为臣,说明大运比流年重要。还有人认为大运如臣,流年如君。那么大运与流年到底谁轻谁重呢?只有从实践中检验才能获得真知。其实流年和大运都一样重要,因为某些命造,大运并未走喜运,只因流年逢喜运,偏偏只在这一时间竟能突然发迹,主要因为命局用神和格局配合得宜,反之大运逢喜运,流年没有逢喜运,只是平平而已,往往大运虽是喜神,而流年逢到忌神时,最好不要去跟风投资要不然容易破财。

八字流年出现财星是看天干还是看地支?谢谢。

八字流年出现财星,天干地支都要看的。相对来说天干是指明财,地支是喻暗财。流年财星并不代表就会发财,要根据你的八字格局,喜用情况来综合分析。

大运流年看天干还是地支 岁用天元运用地支

每个命主都会有各自的天干地支形成,这在研究命理的时候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毕竟八字的衍生是需要借助干支的理论的。那么对于大运流年的命理说法来看,分析这其中的观点是要看天干好呢?还是要看地支好呢?有什么判断方式?

   大运流年干支怎么看

结合命书可知《滴天髓》讲到:“得二、三天干,不如得一墓库余气”。这说明了“根”的重要性,从而也反映出了,地支的力量要比天干的力量大,地支就像一棵大树的根,扎在了泥土里,是我们看不到的。天干就像一棵大树的叶子,飘在空气中,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所以,地支为阴,主内在;天干为阳,主表露在外的。在看大运的时候,要以地支(力量大的)为主,天干为辅,结合着看。碰到天干和地支有重叠的部分,也要知道,地支对于命主的影响力量,要大于天干对命主的影响。存在极少数比较极端的八字,会以天干为主,地支为辅,至于流年这块,也是一样,只不过在看流年的时候,需要结合一下大运,毕竟大运决定了流年的吉凶,大运好,流年则不差,大运不好,流年的发展是存在问题的。

   大运和流年二者谁重要

通过八字命运概念可以知道,大运为10年,天干5年,地支5年,是一个笼统的运势说法。而流年则决定你该年所要发生的事。根据《三命通会》记载:“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如君,大运如臣”。这句话已成千古定论,在实际应用中,大运对于命局的吉凶,必须靠流年来兑现。可见流年比大运更重要,这中间的道理也是存在的。

流年是看天干还是看地支

透过《三命通会》的看法可以知道:“岁用天元,运用地支”。《渊海子平》的看法:“子平之法,大运看支,岁君看干”。《滴天髓》的看法:“太岁管一年之否泰,故以天干为重,然地支不可不究”。所以天干和地支二者多少都是有重要性存在的。

流年干支哪个重要

《渊海子平》说:"子平之法,大运看支,岁君看干",《滴天髓》说:"太岁管一年之否泰……故以天干为重,然地支不可不究",合以上诸说,传统之看法是流年的天干重要,而大运的地支重要。 本人认为,须知天干和地支乃两位一体,就象一个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不能分开,如果干为头面在上,支就为腿脚在下;干为筋骨皮毛在外;支就为五脏六腑在内;干为肉体躯干为露;支就为思想灵魂为藏。有鉴于此,不能单独强调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要看针对什么样的具体命局而论,对于一些具体的命局来说,有的情况下天干起主要作用,有的情况下地支起主要作用,多数情况下干支同时起作用,所以天干地支都重要,两者不能分而论之。 流年为什么那么重要? 关于大运和流年二者谁重要的问题,历来命学界没有争论。《三命通会》的说法,"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盖太岁如君,大运如臣。"基本上已成千古定论,在实际应用中,大运对于命局的吉凶必须靠流年来兑现,可见岁重于运其中确有科学道理,众所周知,地球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一刻不停地参预太阳系围绕近星系的质心公转,乃至围绕银河系的银心及更大的星系公转。而流年干支正是这种宇宙运行轨迹的座标符号,它对人的影响较之其它因素(大小运)更为直接,所以把流年看得非常重要。对于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无论是从直接的感觉经验还是间接的理论推导,能朦朦胧胧地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做为一个炎黄子孙,为我们能有这样聪明睿智的祖先和光辉灿烂的古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我们这一代人又能创造出什么东西留给后人呢? 行运吉凶不验之谜 在行大运过程中,有行吉运而不见其吉,行凶运而不见其凶的情况,个中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大运的天干和地支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照应,如果喜行木运,遇甲申乙酉,甲乙自坐绝地受克无力之类,故《滴天髓》说:"一运看十年,切勿上下截看……如上下截看,不论盖头截脚,则吉凶不验矣"。什么叫盖头截脚呢?盖头就是天干的五行克地支的五行,也叫天干不覆,如喜行木运而遇庚寅辛卯,喜行火运而遇壬午癸巳,喜行金运而遇丙申丁酉,喜行土运而遇甲辰、甲戌、乙丑、乙未。喜行水运而遇戊子、己亥。截脚就是地支的五行克天干的五行,也叫地支不载,如喜行木运而遇甲申乙酉,乙丑乙巳,喜行火运而遇丙子丁丑,丙申丁酉,丁亥。喜行土运而遇戊寅己卯,戊子、己酉、戊申。喜行金运而遇庚寅辛卯、庚午、辛亥、庚子。喜行水运而遇壬寅癸卯、壬午癸未、壬辰癸巳。综上所述,凡天干五行克地支五行叫盖头,凡地支五行对天干五行起克、泄、耗作用的叫截脚。 大运的干支在什么情况下为比较有力或比较理想,《滴天髓》的作者对此也进行了大致的划分:如喜行木运,最好是甲寅乙卯,其次是壬寅癸卯、甲辰、乙亥。喜行火运,最好是丙午丁未,其次是丙寅丁卯、丙戌、丁巳。喜行土运,最好是戊辰、戊戌、己丑、己未、其次是戊午、己巳。喜行金运,最好是庚申辛酉,其次是戊申己酉,庚辰辛巳。喜行水运,最好是壬子癸亥,其次是壬申癸酉、辛亥、庚子。 这里值得提起的是,宁可使天干生地支,不能使地支生天干,因为大运重支,天干生地支而荫厚,地支生天干而气泄。 在实际应用中,假如喜行木运,而大运的干支碰上庚寅辛卯,这就是盖头伤,庚辛本为忌神,但都自坐绝地,本身无根,虽有十分凶但这样一来就减掉了一半儿的锐气,如果原局天干再有丙丁火透出,得以回制,庚辛金的锐气只剩下二分五了,如果流年太岁的干头再遇丙丁,就会把忌神仅剩下的这一点锐气全部克尽。所以该年就不会有什么凶事发生。 再有一种大运碰上截脚的情况:假如还是喜行木运,而大运的干支碰上甲申乙酉,甲乙木被克制又自坐绝地,这叫地支不载,这种情况下,甲乙木自身的能力就难以发挥出来,就象一个人有重病在身不能工作或家内不安而影响事业一样,甲乙木的精力首先泄掉了一半儿,如果流年太岁的干头再遇庚辛,就会把命局所喜用之神仅剩下的一点活力全部克尽,所以该年必凶无疑。反过来说,如果原局干头透的不是庚辛金,而是能生甲乙木的壬癸水,或者是原局干头金水并透,使庚辛金贪生壬癸水而忘克甲乙木,或者原局干头火金并透,使庚辛金被制而无力去克甲乙木,这种情况下,太岁干头再遇壬癸水,能泄金生木,该年就不会有什么凶事发生。 所以逢吉不见其吉,逢凶不见其凶,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是大运的干支碰上盖头截脚的缘故。 断人流年祸福的四大要素 《滴天髓》说:"富贵虽定乎格局,穷通实系乎运途"。这种说法很有道理。有的人八字安顿平和,财官无伤,只可惜运不扶身或冷暖失调,虽无大灾大难,亦无大富大贵,为平平常常一百姓尔。有的人五行偏枯或四柱有病,但大运能扶身帮主,药到病除,用神出现且有力,如旱苗得雨,油然而发;似鸿毛遇风,飘然而举。前半生历尽坎坷磨难,甚至九死一生,后半生终于在逆境中崛起,富贵自然来。所谓"命好不如运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日主、用神、流年、大运这四者是断人流年祸福的要素,它们之间及其和四柱的关系极其复杂多变又难以说明白,所以《滴天髓》的作者用比喻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来说明这四者的关系,确有可取这处,兹摘录于此,以期与读者共赏析。 "日主譬如吾身,局中之神,譬如舟马引从之人,大运譬所到这地,故重地支,未尝无天干;太岁譬所遇之人,故重天干,未尝无地支。" 一个人四柱中的日干,好比是他本人,如果再把他本人比做司令官的话,那么四柱中的其它七个字的每个字都处在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及生克制化环境。和日主的关系,这就好比是该部队的武器配备,官兵素质,军心向背等因素。命局中的用神好比是司令官的向导,大运就象是该部队所到之地,其地理环境及温度气候等自然条件是否适合该司令官及其所领导的部队;而流年太岁就是该部队所遇上的对手。如果司令官本身就萎靡不振,部队武器落后,官兵素质差,下属对长官积怨很深,部队所到之地冷暖湿燥失调,环境适应不了,毫无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的流年太岁如果是司令官的朋友,没什么害处。 或许还能酒肉款待。遇到的流年太岁如果是司令官的仇敌,那么该司令官及其所属部队必致全军覆没而命丧黄泉。如果该司令官是一个智勇双全又德才兼备的军事家,该部队武器装备先进精良,官兵素质又好,军队内部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军队所到之处地理气候自然条件又好,这支军队就具备了所向无敌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遇到流年太岁如果是司令官的朋友,那是锦上添花,战绩辉煌。遇到的流年太岁如果是司令官的仇敌,那也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上面打的全是比方,在实际中往往没有象比方中说的坏就一无是处,好就十全十美的情况。这样说来就更复杂了,如果说个中奥妙玄机还是难以"言传"的话,那么作者在这里只希望读者朋友能够"意会"了。算命绝技50项

求教,怎样看待"大运重地支,流年重天干"这种说法

这和布阵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地支都一样,只是棋子分布不同,每十年出一步棋,棋子所落地支决定了此子是否放在了适合它的地方,而大运天干则是决定此子在所落地支的作用。地支与棋子相生,则可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俗话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对流年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即所谓的强宫,地支与棋子相克,则反之。 查看原帖>>

大运看天干还是地支 断吉凶口诀详解

古人有云曰: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所以一个人的命运也是要分开来看的,要是一个人命好但是运不好,那一辈子也很可能过得比较坎坷的。那么大运看天干还是地支?大运流年断吉凶口诀!要怎样来进行分析和解读呢?来看看八字的介绍吧。

大运看天干还是地支?

看大运关键是地支,辅助参考是天干。需要看大运对喜用神是否帮扶,就能看出这个大运吉与不吉。

1.一般来说,运支在十年中为原命局各五行的旺衰来源,因此运支显得比运干重要一些。但在论命局组合时,干有干的组合,支有支的组合,天干可直接地对日干或其他干发挥作用,而地支只能通过透干才能对日干或其他干发挥作用,不可能用一句肯定的结论来回答大运干和支哪个作用更大的问题。这一是要看大运干支自身组合所决定的是干的力量大还是支的力量大,如是相生组合,如(甲子、丙寅),刚受力者力大,(如甲子中的甲,丙寅中的丙),如是相克组合(如乙酉,壬午),则双方都减力,主克者(如乙酉中的酉,壬午中的壬)力更大。如为干支一气组合(如辛酉、癸亥),则干支互为助力。

2.要看与命局四柱干支组合中,谁最能使原来不平衡的命局趋于平衡,或使原来相对平衡的命局失衡,谁的作用就更大。

3.要看谁在流年遇旺地,谁最能得太岁生扶,谁的作用就更大。

大运流年断吉凶口诀

大运流年要分清,旺衰休囚看分明。

大运地支要为重,流年天干占上风。

大运主管十年整,上下五年分得清。

顺行先把天干看,逆行先把地支明。

大运要好六分好,流年只能占四成。

大运流年冲合化,其实都在变化中。

大运流年用受刑,总有吉来没有凶。

大运流年忌被刑,本年无吉定有凶。

大运流年用被合,此运流年必见凶。

大运流年忌被合,流年大运不成凶。

大运流年用被冲,此年由吉变成凶。

大运流年忌被冲,富贵吉祥此年逢。

大运流年用受克,天克地冲命归终。

大运流年忌受克,逢凶化吉保太平。

日主流年天干合,婚姻之中起风波。

日主地支流年合,此年婚姻必占克。

流年天地鸳鸯合,不是结婚就情多。

大运流年合成功,化出之神信息多。

化出喜神方为贵,化出忌神凶事多。

正官沐浴怕刑伤,煞见逢财不可当。

财怕劫来劫怕财,财官最忌遇空亡。

财刑财地财官害,印行印地运有伤。

运要逢冲需有祸,七煞多了寿不长。

食神最怕刑冲克,偏印遇食一命亡。

金衰必在火丘死,火死必在水上亡。

水病原来怕戊己,木绝不可行西方。

金衰木绝土怕养,水病火死不久长。

戊土东方必有害,五路阴阳要身强。

要看生年补日月,吉凶祸福袖内藏。

中央戊己随风格,定做他亲不还乡。

无官无印无依靠,抛家离业在外方。

死墓绝胎中年怕,刑伤绝地怕空亡。

寅卯最怕天罗网,辰戍丑未卯酉伤。

火地金猪南方落,聚火成炉有灾秧。

冠带临官少年好,财官双全又去祥。

中年交胎风光好,夫唱妻随子成行。

老来交养增百福,公子公孙列满堂。

长生最怕中年克,身强体壮进田庄。

全阴全阳僧道命,苦恋红尘有灾殃。

少年交衰不久长,中朝尽是苦奔忙。

做事不能随心愿,又怕克早父离娘。

虽然父母双全在,父东子西各一方。

父母盼你不见面,母子见面泪成行。

四柱要是犯驿马,一心飘荡在外方。

家有贤妻你不爱,老婆子女看不上。

出外有说义有笑,终朝不想四家乡。

花钱如同长流水,回想起来悔断肠。

这是男女破败运,不由本身做主张。

死墓绝胎中年怕,刑伤绝地怀空亡。

甲乙中酉空亡地,乙庚午未不可当。

丙辛原来空辰己,丁寅壬卯有空亡。

戊癸原来空子丑,学者需要记心上。

官带临官少年好,不怕财官怕刑伤。

万世家财难保守,如同风吹草上霜。

做事不能随心愿,伤财好像大风扬。

五谷丰收田苗败,好事一做不成张。

中年要交帝旺运,财禄享通进田庄。

老来要交长生运,运行绝地怕空亡。

花钱花尽死依靠,如同风吹草上霜。

轻霜不落黄霜落,老来一时上黄凉。

此是一部断运篇,需要学者仔细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