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卦辞国易堂,节卦国易堂

2023-10-02崇庆运势网热度: 20165

夬卦的释意

夬,六十四卦第四十三卦,阐明以阳决阴、果断清除小人的道理。夬卦下乾上泽,泽为水,乾为天,天上有水。水可润万物,但水如过多则溃决,危及众生,故不可使其过盛,必“夬”之。夬在十二消息卦中属三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勿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卦中五阳一阴,阳盛阴衰,五阳共“夬”一阴。然阴凌驾于众阳之上,又切近“九五”之尊,犹小人当道,决之还有一定的难度。《说文》:“夬,分决也”,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决定,分别处理。卦辞提出的办法:一是“扬于王庭”,即将小人的罪行公布于朝廷之上,使之无地自容,让众人认清他的真面貌;二是“孚号有厉”,诚信地发布号令,告诫人们要远离小人,戒备危险;三是“告自邑”,自邑中发布一道政令,让天下人都知晓;四是“不利即戎”,就是说,解决这类矛盾不用动武,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以诚信制之。有了这四条总的原则,爻辞则分述“夬”的办法。
“初九”阳刚居下,“壮于前趾”,有欲进之势。但上无所应,在“夬”之始就要前往,不但没有必胜的把握还会惹来灾祸,故诫之“往不胜为咎”。“往不胜”这是必然,因“初九”位居卑下,势单力薄,有轻敌思想。
“九二”居下乾之中为“夬”之主。以阳刚之质处中居柔,有能进善守之象,“惕号”即时刻保持警惕,“莫夜有戎”是说要时刻提防小人暗箭之伤,这样则“勿恤”。
“九三”阳刚处乾卦之上,在五阳之中独与“上六”之阴相应,“壮于頄,有凶”是说他的阳刚之气只表现在脸上,表面上怒气冲冲,而不真正去“夬”,则有凶险。爻辞诫之应该是“君子夬夬”即果断地与“上六”断绝关系。“独行遇雨,若濡有愠”,“独行”指“九三”脱离众阳而单独与“上六”私交,得到了“上六”的润泽。“遇雨”、“若濡”,看来俩人感情还不错,因此招至“有愠”,受到旁人的讥笑、谩骂;尽管如此,如果他能“夬夬”,还是“无咎”的。这里用了两个“夬”,是说要坚定不移地与小人决裂,不要同流合污,这样误会是会消除的。
“九四”以阳居阴失其位,在“夬”之时众阳皆进,而其“臀无肤”,欲居而不能安;不安则要行,“其行次且”,因失其刚性,行而又不能进,故而有悔。爻辞诫之“牵羊悔亡”,你跟在大家后面一起去“夬”就行了。“九四”切近“九五”之尊,这里的“羊”指“九五”。而“悔亡”的关健是“闻言不信”,即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自己要有主张;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九四”来说还是很难的!
“九五”阳刚居尊位,为“夬”之主,但比近“上六”之阴;“上六”在兑卦,有取悦于下之意并有欺凌之势,像马齿苋那样多浆汁而惑人。可“九五”刚正,“苋陆夬夬”,能像折马齿苋那样来决断。“中行无咎”是说处理这类事情不要过急,更不能采取暴力行动,这也就是卦辞所说的“不利即戎”。
“上六”阴居卦之极,犹君子得时,小人失势,为众阳所“夬”之。“无号,终有凶”,无须哭号,小人最终是要被“夬”去的。
历朝历代都有小人当道之事。小人当道,祸国殃民,当然是统治者考虑要解决的问题。在商灭亡后,箕子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尚书·洪范》),只有清除小人,统治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易经》作者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在夬卦中阐明了清除小人的做法。卦中五阳一阴,小人在上,众阳共决之。夬的办法就是卦辞中所提出来的四条原则,总的来说是按内部矛盾处理,采取“中行”措施,不使用武力。但清除小人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初九“往不胜”,没有胜利的把握;九二“惕号”,时刻保持警惕;九四“臀无肤”,只有“牵羊”。而“九三”和“九五”与小人有些暧昧关系,三独与“上六”相应,有“遇雨若濡”之象;五亲比于“上六”,受其甜言蜜语之惑,故爻辞戒之“夬夬”,即清除小人要痛下决心,绝不留情。《易经》作者就是这样步步设辞,多角度地阐明清除小人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应有的态度。

摇铜钱算一下,反反反,反反反,反正正,反正正,反正正,正正正,看工作求解...

老阴,老阴,少阳,少阳,少阳,老阳。按照“老变少不变”的原则,可得【姤之夬卦】。
三个变爻以本卦和变卦的卦辞占卜,本卦为主,变卦为辅。
姤卦卦辞:女壮,勿用取女。大致意思:此女强壮,不要娶她。
夬卦卦辞: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大致意思:从朝廷上发出诚恳的号令,自城邑有严厉的报告,不利于打仗,利于做一些事。
芊芊的解读是,说明这项工作可能还不适合你,但是你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情。
仅供参考。

夬卦:易经第43卦,意思是果敢、决断。那么与夬卦意思相反也即犹豫不决...

是易经第二十三卦剥卦,卦辞是剥 不利有攸往。是不利于有所前往的意思。

解读易经(第四十三卦)——夬卦

四十三、夬卦

夬(guài)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三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干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夬即决。夬卦天为阳卦,为轻气向上运动,干的运动遇到了什么呢,就是兑泽,所以说这是一个遇到困难怎么处理的卦。

43.1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白话

夬卦:王庭里正舞蹈作乐。有人呼告:“有敌人来犯。”邑中传来命令:“出击不利,要严阵以待。”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则吉祥。

解读

夬(guài),卦名。夬,《序卦:“夬者,决也。”扬,《礼记?乐记》:“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干,兵器,今犹干戈连语。干扬,即以兵器为道具起舞。即所说武舞。孚号, 即呼。戎,武装,这里指军事行动。即戎,犹言投入战斗。利有攸往,李镜池说:“是占行旅,不连上读。”

此卦是说当将帅拥兵叛乱之时,君侯应在宫廷之上予以宣扬揭露,并应用诚实的言辞大声号呼,国家和君王有危险。除此之外,还应告诉国人及臣下,不宜于用武力去解决。而且事虽如此,但是还是利于前去解决问题的。此处的“ 利有攸往”,实际上就是“九四”爻辞的“牵羊悔亡”这一办法。

43.2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白话

《彖辞》说:夬,就是决断的意思。夬卦刚众荏弱,刚能决胜于柔。上卦为兑,兑义为悦;下卦为乾,干义为健。刚健而又和悦,敢于决断而又能辑穆相处,这是夬卦的品德。“小人被举用于王庭”,这是由于上六阴爻居于全卦阳爻之上。“小人窃位,发号施令,声厉词严”,小人得势,蕴藏着危机,而且是普遍的危机。“邑中传来命令说出击不利”,由于发兵出战,崇尚武力,这是穷困之道。“利有所往”,是说上六之爻,孤悬独立,阳刚之爻再增进一步,则全卦纯阳,意味着小人消退,君子得势。

解读

夬卦下干上泽,泽为水,乾为天,天上有水。水可润万物,但水如过多则溃决,危及众生,故不可使其过盛,必“夬”之。夬在十二讯息卦中属三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勿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卦中五阳一阴,阳盛阴衰,五阳共“夬”一阴。然阴凌驾于众阳之上,又切近“九五”之尊,犹小人当道,决之还有一定的难度。

《说文》:“夬,分决也”,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决定,分别处理。卦辞提出的办法:一是“扬于王庭”,即将小人的罪行公布于朝廷之上,使之无地自容,让众人认清他的真面貌;二是“孚号有厉”,诚信地发布号令,告诫人们要远离小人,戒备危险;三是“告自邑”,自邑中发布一道政令,让天下人都知晓;四是“不利即戎”,就是说,解决这类矛盾不用动武,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以诚信制之。

43.3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易经》解卦,从上到下,少阳 少阴 少阴 少阴 少阳 少阴如何解卦?

你这是艮上地欠下,为第四卦,蒙·山水蒙
从排卦上看无动爻,以下为一些爻辞,仅供参考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卦以水(坎)为内在之体,以止(艮)为外在之用。在天候上象征着迷雾。迷雾本质是水,雾为凝滞之象,雾也将使得一切运动物体速度减慢,有停止的趋势。还有一种理解就是云雾一般在高山上多见。山下有云,这也是雾的象。但雾的迷蒙,只是暂时的,太阳一出雾就散了,所以这种迷蒙也是暂时的。
对于人事来说,蒙主要指懵懂的孩童,所以小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一般都叫做“启蒙”老师。对于蒙童来说,需要君子及时施之以教化,这是该卦给人的启示。
教书育人,以尊师重道为先。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所以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学生是求学于老师,而不应该是老师去求学生学。尊师重道,是学子们求学所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
对于易经的研学,在早期往往是用易经里的道理来为自己指导方向的。易占是“用以决疑”的。筮,就是占卜。就是陷于“蒙”状态的人向易道请教的行为。只要心诚,就能够从易占中得到启示。但是只限于第一次。如果有的人对易占的结果不满意,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占测,这是蔑视老师的行为,是对易占的亵渎,所以,易占就不会再有正确的指示。
“蒙”最终的结果一般都能“亨”,因为知道自己“蒙”就能逐渐去通过求学去摆脱“蒙”,所以这是有利的征兆。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脱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初六,失位,不得中,上比,无应。初是萌芽位。
初六是“蒙”的初级阶段,除了上比于九二,实在乏善可陈。象征着新人:小孩、新兵、一年级学生、新员工。九二就是领导他们的那个人。新人一般都是处于“蒙”的状态,所以需要有人来让他们尽快摆脱这种状态,对于人来说,早期的惩戒往往有利于他纠正不符合环境的行为。
“刑人”——惩戒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新人尽快适应新环境的手段。所以“刑人”是为了“正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代老师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应该出示戒尺。戒尺的含义就是就是要守规矩。
“刑人”在早期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它始终是一个好方法。对于教育来说,在新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守规矩的时候,首先应该强制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然后逐渐让他们明白规矩的意义,明白了规矩的意义后就可以不必要死守规矩,因为规矩必要时是可以打破的。
“刑人”的目的是为了“脱桎梏”,有规矩的人不会去触犯刑法,受官刑。但是一昧用强制、硬性的手段则不利于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所以就会“吝”。这里的道理教育者不可不知。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九二,失位,得中,上、下比,有应。二是吉利位。
九二得初六、六三亲比,又得六五之应,又处于吉利位。所以可以理解为喜事多。九二处于下卦,在家庭中是小辈的男子,一般是儿子。这个儿子可以娶很好的媳妇,而且能够继承家业。
九二外在环境很好,愿意帮助他的人很多,所欠缺的只是暂时失位。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三,失位,不得中,下比,有应。三是凶险位。
六三是一个糊涂的女人。她看到有钱的男人都会去逢迎,所以这样的女人不应该要,要了她不会有任何好处。
取女和纳妇是有区别的。纳妇和婚媾一般都是指明媒正娶,做正妻的。而取女则不一定,有可能是娶妻、也有可能是纳妾,甚至是买来的婢女。
卦象显示这类女子出身不好,而且本人素养低,又喜欢勾三搭四,行为很不检点,所以不能“取”。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四,得位,不得中,无比,无应。四是机遇位。
六四是本卦唯一没有机会接触阳爻的阴爻。所以她是“困”的状态。“困”在形体上说,是独居于内;在精神上说,是自我封闭。这是一个“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女子。她接触不到“阳”,所以知识非常有限。这也是易经不提倡的,所以说她“吝”。
广义地说,这类人是与环境脱节的人,是脱离实际的人。尽管对人没有危害,但也没有什么用处。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失位,得中,上比,有应。五是成功位。
六五与上九亲比,本身又得中。是一家主妇之象。也可以比作小孩,小孩是没有多少知识的,但是小孩有旺盛的求知欲,所以吉利。吉利是因为小孩能够顺从、服从老师。一个能够顺从、服从老师的小孩是有培养前途的,所谓“孺子可教”。
如果理解为大人,那么这个大人尽管很有实权,但仍然懂得尊师重道,善于听取谏言,听从智者的建议,所以吉利。
六五爻变,上卦就变为巽,巽也有顺服的含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失位,不得中,下比,有应。上是衰竭位。
上九居全卦之上,又是阳爻,所以他不是“蒙”的,他是智者。上九无论是对六五还是对六三都是阳在阴上,阳在阴上就叫“上下顺”。
击蒙,就是打击蒙昧。愚蠢的人是要挨打的。打击的永远是敌手的薄弱环节,敌手出现薄弱环节就是因为它处于“蒙”的状态。关键是“为寇”和“御寇”的问题。“为寇”就是主动进攻;“御寇”就是奋起反击。古代的“寇”没有褒贬,只是指游击武装。
对待蒙昧的人,应该是施以教化,而不是打击他。需要打击的永远只应该是那些愚蠢、自不量力、因为贪婪而挑起战端的强盗。

64卦的第一卦怎么解?

乾卦的启示2009-03-22 18:25 乾:元亨利贞。
“元亨”,物之始通也,言其时则自春而夏,言其日则自旦而昼,在人则自幼而壮,在草木则自萌芽而至繁盛。“利贞”,物之成而又复其本也,言其时则自秋而冬,言其日则自朝而夕,在人则自壮而耋,在草木则自实而至陨。“元亨”专就乾之全体德性上说,当法乾之健,自然气力充实,俯仰无愧。“利贞”更含圣人教戒之旨。贞者正也,利者宜也,是贵行其所宜,守其所正也。以人事推之,必有其刚健进取之性,然自恃其勇毅果敢,或将侮人之弱,凌人之柔,欺人之愚,是自陷于过失也。唯贞正而可以克其终也,因深戒之曰:“利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乾卦的最好注解,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写照。
乾卦的六爻变化揭示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在一卦之下,为事情的开端,阳气萌发,尚未有所作为。在圣人则方居侧微也,在君子则遁世无闻也,在学者则养正于蒙也。然而当今社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一味等靠是不行的。俗语说:弱者等待机会,强者抓住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只有蠢才才会放弃机会。因此,我们既要苦练本领,又要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刚健中正,出潜离隐,泽及于物,其德已著,如舜之田渔时也。“见龙”得天之时,“在田”得地之利,“利见大人”得人之和。是龙德始见于世 ,立身显名之时也。当努力耕耘,展示自己的才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以阳居阳,才志具强,具刚健之性。然居内卦之上,奉外卦而治下,任大责重,若违上意,必遭谴责,若失下情,必受众怨。上下之际,祸福之交,成败之所决也。此危惧之时,只有戒骄戒躁,终日乾乾,方能免咎。如舜之玄德升闻之时,日夕不懈而警惕,虽处危地而无咎。当低调做人,潜心做事。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阳四阴,居上之下,改革之际,当审时势之可否,察人心之向背,待时而出,见可而动,其进也非贪位,其退也非沽名,可以投事机之会,可以免失身之辱。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刚健中正,以居尊位,以圣人之德,居圣人之位,利见天下大德之人,与之共成天下之事。天下也利见大德之君也。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以阳居乾之极,极则太过,龙飞过高,以高致危,故有悔。为人当以亢满为戒,因悔思改,见机而退。如尧舜之禅让,范蠡、张良之功成身退,皆不及亢而善终者也。否则,知进而不知退,鲜有不蒙咎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乾以六龙各有行云布雨之势,在人则群贤荟萃,同心戮力,以匡国家,以显功名,各宜谦让巽顺,不矜不伐,若互竟才智,争夸首功,便是凶相。必如舜之玄德升闻而好问察迩,卑牧自下,斯以为至矣。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