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卦的含义,观卦详解健康

2023-10-27崇庆运势网热度: 5706

观卦的哲学解读

观是0:3卦的卦名,0:3是观卦的代号。观(guan)看,走马观花。观卦的主卦是坤卦,卦象是地,阳数是0,性质是适应;客卦是巽卦,阳数是3,卦象是风,性质是被动和阻止。主方是观者,客方是被观者。主方观察客方,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不过对客方要观察得仔细,要看到客方的本质而不限于现象,以避免因观察失误而行动错误,以致遭受损失。
起卦前需要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分析主方和客方 情况,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此卦才有参考价值:
1.主方与地很相似,客方与风很相似。
2.主卦阳数是0,客卦阳数是3.
3.主方的行动是阴,素质是阴,态度也是阴;客方的行动、素质和态度是阴、阳和阳。
切勿用任何随机数方式起卦,否则此卦不能用作决策工具。 观卦的结构和卦爻辞中有两个方向相同的箭头,都表示主客双方对应的方面阴阳和谐 ,但是,这两个箭头的两端的爻的颜色不同,一组是红色,表示当位,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有利因素;另一组是天蓝色,表示不当位,不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不利因素。为什么一组有利,而另一组不利呢?这要从爻的意义说起。
第一个箭头的两端是主卦和客卦的中爻,中爻代表素质。客卦中爻是阳,表示客方素质良好,阳代表天的属性,天发光发热,是能源的施主;主卦中爻是阴,表示主方素质不佳,阴代表地的属性,地接受天的光和热,是受惠者。在这个和谐状态下,主方受惠于客方,所以是对主方有利因素。
第二个箭头的两端是主卦和客卦的上爻,上爻代表态度。客卦上爻是阳,阳是天的属性,天至高无上,上爻是阳表示态度强硬。主卦上爻是阴,阴代表地的属性,地的地位低下,上爻是阴表示态度随和。态度随和的主方受到态度强硬的客方制约,所以这个和谐状态是对主方不利因素。
余下的两条爻之间没有箭头,这是主卦和客卦的下爻,代表双方的行动。在这方面,双方有矛盾而不和谐。这两条爻都是阴爻,但是对主方的影响有所不同,主卦下爻是天蓝色,天蓝色表示不当位,因为阴爻表示主方像地一样静止不动地消极被动,难于创造和维护利益,甚至有可能受到客方攻击而损失利益,这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客卦下爻是红色,表示客方也是像地一样静止不动地消极被动,客方不进攻主方,主方的利益不受损失,甚至,如果主方主动,主方有可能从客方得利,所以,这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总之,这两方面都是潜在因素,关键看主方如何处理。
综合来看,主方应当扭转消极被动为主动 ,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积累,很不容易做到,当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冷静地观望客方变化,忍受制约,在可能情况下,接受客方的帮助。
关于观卦的卦爻辞,由于客方像风一样变化无常,主方必须仔细观察环境,才能适应客方,六条爻辞中,每一条都有“观”。“童观”与“闚观”是二种不正确的观察方式;第三条的“观我生”与第五条的“观我生”的含义不一样,前者指从主方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后者是观察客方对自己的影响;第四条的“观国之光”是客观地观察主客双方关系,而第六条的“观其生”则是观察客方的行为。
像儿童般观望,小人这样还可以,君子这样不适宜。
隐蔽观察,可以像女子般地坚持下去。
观察我的一生,反思是否进退得当。
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客观,置身事外)。
观察我的一生,他是君子,应当接受(受他帮助)。
观察他(她)的一生,他(她)应当是君子。
卦辞则是综合地阐述在当前形势下,主方应当作的事。下面逐条说明卦爻辞。 〖卦辞原文〗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译文〗观盥洗而不观上供,有诚意就是尊敬。
〖解说〗盥(guan)洗:盥洗室。荐(jian)介绍:举荐。孚(fu)叫人信任:深孚众望。顒(yong)仰慕:顒望。若(ruo)好像:旁若无人。观是这个卦的卦名,也是这个卦的主题,卦辞中没有“观”,可以认为是省略。“盥而不荐”并不是指一种只盥洗而不上供的过程,而是说观察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盥洗,一部分是上供,只需要观察盥洗,而不需要观察上供。这里的“盥”和“荐”可能是指古代的宗庙祭祀。有人说“盥”是指祭祀开始时用香酒浇灌地面以降神之礼,“荐”是指向神献飨之礼;有人说“盥”是将祭而洁手之礼。说法不一。不过,祭祀只是一个比喻,不必严格推敲。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盥”是盥洗,“荐”是供献牲口、食物等上供祭品。“盥”虽简单,但显示虔诚,“荐”虽繁杂壮丽,但多形式表现。观“盥”可知虔诚,观“荐”徒看表演,“盥而不荐”看本质而不限于现象。“有孚”是有诚意。“顒若”像仰慕的样子。“有孚顒若”,有诚意就是尊敬,进一步解释了“盥而不荐”,强调本质比现象更重要。“盥”表现了诚意,也就表现了敬慕。
初爻
〖原文〗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译文〗儿童式的观望,小人没有罪责,君子太吝啬。
〖解说〗这是观卦第一爻爻辞,阴,表示主方消极被动,比如说,防守、退却、只求保持现状,等等。咎(jiu)罪责:咎由自取;责备:既往不咎。吝(lin)过分爱惜:吝啬。主方素质不佳,相当于爻辞中说的小人。第一爻反映出主方消极被动的潜在不利因素,主方本应当积极努力改善素质,然而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对自己的处境负有责任。另一方面,客方素质良好,相当于爻辞中说的大人。如果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小人有罪责,君子应严管,那么就观察到了事情的本质,看到问题所在。不过,主方可能看不到这点,而认为消极被动是应当的,如果与客方关系不好,是因为客方吝啬。这是一种简单的、片面的看法。卦辞把这种错误的看法比作儿童式的天真幼稚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即“童观”。
〖结构分析〗第一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并且与四阴不有应。不当位,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不过,扭转这种消极被动状态很不容易,需要很大勇气与积累,不能简单地怪罪主方,所以“无咎”。不有应,表明客方也是消极被动,客方素质良好,但不愿主动地帮助主方,因此说,“君子吝”。 〖原文〗闚观,利女贞。
〖译文〗隐蔽观察,利于女子坚持下去。
〖解说〗第二爻是阴爻,代表主方的素质是阴。闚(kui)从隐蔽处偷看:闚测。贞(zhen)对自己的信仰十分忠诚:坚贞不屈。“闚观”是小心翼翼地掩盖自己观察客方。这条爻辞的意思是:隐蔽观察,利于像细心的女子那样坚持下去。
〖结构分析〗第二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并且与五阳有应。当位,表示素质不佳的主方有可能接受客方惠赠,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有应,表明客方素质良好,有可能赠予主方,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过,因为客方消极被动,不主动地帮助主方,主方必须小心地观察客方,并且耐心地等待客方的帮助,所以,爻辞说,“闚观,利女贞”。 〖原文〗观我生,进退。
〖译文〗观察我的一生,前进与后退。
〖解说〗这个爻代表主方态度,阴,主方的态度随和。同时,第三爻是对第二条的补充,如果第二条是阴,第三条也是阴,则表示主方的素质很差。“生”指主方的生活经历,也就是主方的曾经。“观我生”,观察主方的过去的经历和如今的状态。主方的未来还没有成为事实,无法观察。由于素质很差,不得不采取和顺谦虚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和顺谦虚,不顶撞客方,可能得到客方帮助,这反映在这条爻的有应上。不过,不顶撞客方有可能受益,也有可能受损。主方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吸取经验教训,以做到进退得当。这条爻辞的意思是:观察我的一生,反思是否进退得当。
〖结构分析〗第三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不当位,然而与六阳()有应。不当位,表明主方的态度随和,有可能受到客方压抑,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有应,表明客方态度强硬,态度随和的主方遭受客方的压抑,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在此不利情况下,主方保持随和的态度,能进则进,能退则退,所以,爻辞说“进退”。 〖原文〗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译文〗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
〖解说〗这是观卦第四爻的爻辞,阴,表示客方消极被动。这条爻辞的意思是:为了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要“作国王的宾客”而不作服务于“国王”的“臣”?“国”指什么?“宾”指谁?“王”指谁?在这个主客双方关系中,观者是主方,被观者是客方。“国”指相互关系,“王”指客方,“宾”指主方。观察必须事实是,要接近事物而不能远离事物,观光必须在“国”内;观察必须客观,要置身事外,不牵涉个人利益,只作“宾”而不作“臣”。这条爻辞告诉主方要观察主客双方关系的情况和变化,分析要客观,分析要避免从个人利益出发。
〖结构分析〗第四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然而与一阴不有应。当位,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利于主方发展,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也消极被动,主方不能利用客方的消极被动为自己谋利益,那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主方仅仅是个“宾”,所以爻辞说“利用宾于王”。 〖原文〗观我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我的一生,他是君子,我不应当受到怪罪。
〖解说〗这是观卦第五爻爻辞,阳,表示客方素质良好。咎(jiu),常用于“既往不咎”,指怪罪。“我”指主方。“君子”是指客方。客方素质良好,是“君子”。这条爻辞的意思是:主方观察自己的一生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良境遇,应当意识到那是客方素质良好而我自己素质不佳造成的,我不应当受到怪罪。“无咎”是判断辞,判断辞总是对于主方说的。
〖结构分析〗第五爻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又与二阴有应。当位,表明客方素质良好,有可能帮助主方,这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有应,表明主方素质不佳,需要客方帮助,那种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主方接受客方的帮助是应当的,所以爻辞说,“无咎”。 〖原文〗观其生,君子无咎。
〖译文〗观察他(她)的一生,他(她)是君子,我无所怪罪。
〖解说〗第六爻是客卦的上爻,代表客方态度,阳,客方态度强硬。“其”是代词,他、她或它:出其不意。“生”指生命,活的。“观其生”不一定要理解为“观察他(她)的一生”,而可以理解为“观察他(她)的现况”。这里的他(她)指客方。君子也是指客方。这条爻辞的意思是:观察他(她)的现况,他(她)是君子。主方无所怪罪。
〖结构分析〗第六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然而与四阴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态度强硬,有可能制约主方,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有应,表明主方态度随和,正好接受客方的制约,那不利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第六爻是对第五爻的补充,表示客方实力极强;第三爻是对第二爻的补充,表示主方实力极弱。客方制约主方是极大的实力对比造成的,主方不应当受到怪罪,所以爻辞说“无咎”。

观卦的卦辞解释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郑玄曰:坤为地,为众。巽为木,为风。九五,天子之爻。互体有艮。艮为鬼门,又为宫阙。地上有木。而为鬼门宫阙者,天子宗庙之象也。
王弼曰: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荐”也。
马融曰:盥者,进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时,及神降荐牲,其礼简略,不足允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王道可观,在于祭祀。祭祀之盛,莫过初盥降神。故孔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言及荐简略,则不足观也。以下观上,见其至盛之礼,万民信敬,故云“有孚颙若”。孚,信。颙,敬也。
案:鬼神害盈,祸淫福善。若人君修德,至诚感神。信则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故“观盥而不观荐”,飨其诚信者也。斯即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是其义也。
《彖》曰:大观在上,
蜀才曰:此本乾卦。案:柔小浸长,刚大在上,其德可观,故曰“大观在上”也。
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虞翻曰:谓阳息临二,直方大。临者,大也。在观上,故称“大观”。顺,坤也。中正谓五。五以天神道观示天下,咸服其化,宾于王庭。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虞翻曰:观,反临也。以五阳观示坤民,故称“观”。盥,沃盥。荐,羞牲也。孚,信,谓五。颙颙,君德,有威容貌。若,顺也。坎为水,坤为器,艮手临坤,坎水沃之,盥之象也。故“观盥而不荐”。孔子曰:谛自既灌,吾不欲观之矣。巽为进退,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则下观其德而顺其化。上之三,五在坎中,故“有孚颙若,下观而化”。《诗》曰:颙颙昂昂,如珪如璋。君德之义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虞翻曰:忒,差也。神道谓五。临,震兑为春秋,三上易位,坎冬离夏,日月象正。故“四时不忒”。
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虞翻曰:圣人谓乾,退藏于密,而齐于巽,以神明其德教,故“圣人设教”,坤民顺从,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九家易》曰:先王谓五。应天顺民,受命之王也。风行地上,草木必偃,枯槁朽腐,独不从风,谓应外之爻。天地气绝,阴阳所去,象不化之民,五刑所加,故以省察四方,观视民俗,而设其教也。言先王德化,光被四表,有不宾之民,不从法令,以五刑加之,以齐德教也。
综述:
这一卦,形象与临卦完全相反,彼此是“综卦”。临是由上往下看,观是由下往上看,彼此都在监视,所以临与观交互作用。
《序卦传》说:“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观”是展示与仰观意思。这一卦所阐释的,是说要将道义,展示于众人之前,众人必然也对自己瞻仰的道理。“九五”在尊位,被四个阴爻瞻仰;“九五”也以中正的德性,展示于天下。所以命名为“观”。

观卦的新解

【原文】 (坤下巽上)观①:盥而不荐②,有孚颙若③。初六:童观④,小人无咎,君子吝。 六二:闚观⑤,利女贞。 六三:观我生进退(6)。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7)。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九:观其生(8),君子无咎。【注释】 ①观是本卦标题。观的意思是观察、观看。全卦的内容与统治有关. 观在卦中多次出现,也与所讲内容有关,所以用它来作标题。(2)盥(guan): 古代祭祖时用酒灌地迎神。荐:献,指祭祖时的献牲。③颙(yong)若 :头大的样子,这里是指俘虏的头被打肿了。(4)童:儿童,这里指幼稚无知。 (5)闚观:一孔之见。 (6)我生:我姓,指亲族。进退:行动,这里指政策措施。 (7)光:光耀,这里指政绩光耀。宾:作 宾客,这里指朝觐。(8)其生:其他姓氏,指别的部落氏族。【译文】 观卦:祭祀时灌酒敬神,不献人牲,因为作祭牲的俘虏头青 脸肿,不宜敬神。 初六:看问题幼稚无知,这对小人来说没有什么,但对君子 就有害了。 六二:目光短浅,这是对女子有利的兆头。 六三:体察亲族的动向,由此决定政策措施。 六四:观察国家政绩大小,以选择可以朝觐的君王。 九五:体察亲族的意向,君子从政就不会有困难。上九:体察其他部族的意向,君子从政就不会有困难。【读解】这一卦又是从有利于统治者的角度来劝诫他们从政要善于体察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既得利益,保证权力地位的牢固。作者的用心不可谓不良苦,算得上是忠君之士。 历来的忠君之士大抵都以匡扶社稷、劝诫国君为己任,而历 来的史传都把这样的人奉为供人景仰的爱国者。其中是与非,自 有人评说。在他们的心目中,万众百姓是供君子大人驱赶的羔羊, 民生疾苦和家国兴衰的价值只不过是用来烘托君子大人的神圣贤 明。 但愿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观念里再也不要有君子与小人、为官 与为民一类高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君子大人同样是肉身凡胎吃五 谷拉人屎,并不比百姓小人聪明多少高贵多少能干多少。
《哲学易经》之《观卦》---李建明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彖》日: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象》日: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观:《说文》,谛视也。它有观摩、察看、审视之意。有观摩、察看、审视从而才能明天下之理,知天下之情,晓已身之美,谋久远之法。故要想把天下治理好必须学会观摩、察看、审视而受之《观》。观,人类认识事物之大法也。“静察其阳,动察其阴,先观其迹,后知其心。”故唯观才能洞察一切,唯观才能彰显一切而把事情做好做大做顺,是以“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盥,水盆也。古以水为镜,盥而可正衣冠、洗垢面、整乱发、彰显其美,一丝不荐,无有杂乱。是以有所观才能明天下之理,知天下之情,晓已身之美,谋久远之法。故以中正谛视天下则神道可立,万民可教,天下可服矣。天下无不在观摩、省察、审视中理智、成熟、借鉴和发展也。故观,它逐能使事物通顺和达开来,这就叫下观而天下可化矣。
《樵鱼问对》上说:“我亦人,人亦我,我与人皆物也。用天下之目为已之目,其目无所不见;用天下耳为已之耳,其耳无所不听;用天下口为已之口,其口无所不言;用天下心为已之心,其心无所不谋。此以物观物也。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则无所不观。”是以“大观在上,顺而巽。”此“中正以观天下也。”唐太宗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都是观法之大义也。
《彖》辞说:大观在上,它通顺而和巽,因此当中正以谛视天下也。因为只有中正以谛视天下,才能象端着水盆那样可以观摩已身,整理乱发,彰显其美,这就叫下观而天下可化矣。观天之神道,从而使人民知道了四时井然有序而没有差错。圣人由于不断地观乎于神道制定了教义,从而使天下万民和服而巽顺。因此观乃天下之大法也。只有细心的观察和全面考核,从而才能有全面认识而作出有利于发展的行为。
《象》辞说:观就是谛视,就是省察。它的品德如风行地上,万物不遗,这是《观》之象。是以上古的君王感于观的伟大意义,从而不断巡视邦国、体察民情、度越国政、推行教化。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日: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童观,儿童之观。象幼稚无知的儿童一样看事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好象没有什么,但对于行大事建大业的君子来说就会有很大的危险。原因是我们不能深入到现象的实质中去就很难发现存在的一切问题。
六二:窥观,利女贞。《象》日: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囿于一孔之见,就不能发现实质性的问题,这是闺门闺女偷看新郎的角色,是以亦可丑也。《吕氏春秋》上说:“人各有所爱,各有所恶,心存偏见,听觉必然发生错误。向东面望的人看不到西面的墙,向南看的人看不到北方。”因此,只有站立于不同的角度才能看清事态的真相,才能明心见性,凭主观的见解就会善恶不分。
六三:观我生进退。《象》日: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我生,即与我之生。观摩我生的趋势和行情,从而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择。因此君子当“天时、民财、交情、审其意,知其好恶而为之度。”《吕氏春秋.察今篇》说:“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可见,只有正视我之生才能知天下而不惑,只有观察民心之所向才能行而不过。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象》日:观国之光,尚宾也。
光,光点也。有敏捷眼光者,超人常识者,可为君王之佳宾矣。原因是如能观国之光华,就能发现一切问题,改变一切问题,完善一切问题,是以可利用宾于王矣。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深入的观察必能洞察一切、发现一切、改善一切。君子这样做必将树立起丰功伟绩而能成为君王之佳宾矣。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象》日:观我生,观民也。
观我生,君子就不会犯咎。原因是君子只有不断地观民所需,知民所乐,才能行不过而不犯其咎。孟子说:“政,民为大。乐民之乐,则民乐其乐;忧民之忧,则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日:观其生,志未平也。
其生,他生也。犹外邦也。善于观察国外形势,才能知己知彼戒鉴有司而立于不败之地,是以君子无咎也。因此我们当放眼大千世界,静观世界变化,就不难发现存在的一切问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故君子不可自满其志,当观天下会通,行典礼、断吉凶、顺物宜,才能平定天下之不足,改变自我之缺陷。

易经第二十卦占考运

是风地观卦吗此卦象为大衰之卦因是大艮之象这只是代表物质方面的事儿来论的如从精神方面的事儿来论呢那就恰恰相反不用抬头往上观了就低头往下(地下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看就可以了所以如是正规高考的话则能通过如不是而是其它考试那就另当别论了

风地观变水地比感情,怎么提问呢?

风地覌,为你情我愿,而且女生温柔多情,关键在父母身上。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汉武帝“独尊儒术”,《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中国历代图书分类是: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列于首。《周易》为“六经”之首,自然也就是群书之首,即中国的第一部典籍,影响极大。

《周易》不仅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发生了作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员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求问六爻,风山渐变风地观,问的与A能否复合,求详解,谢谢

这个卦的景象如同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出征,在家的人怀孕了,但不一定能顺利生产。如同感情,结缘开始。不一定能够结缘而终。变爻说的景象是一个人独坐,思考自己哪里错了,怎样才能走出困境。所以,以这卦看来,二位复合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卦象既然写着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真诚的对待,我想,如果你能够跟对方真诚的谈一次,会有机会,不过渺茫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