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天干地支五行,地支五是什么意思

2023-10-13崇庆运势网热度: 17423

天干地支的真正含义,天干地支五行的意思

天干地支的真正含义如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十二地支来纪月。西汉时又采用十二辰加时制度,后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五代用千支纪月。北宋时用干支配合来纪时。
至此干支全部可以用于纪年月日时,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的由来。干支纪时法在中国一直使用至今,从未间断。

天干地支五行是什么意思啊~

应该是世界的各个方位凶吉命

天干地支与五行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的与五行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干、支的五行属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龙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鸡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猪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龙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鸡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猪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龙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鸡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猪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龙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鸡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猪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龙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鸡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猪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 :
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 阴水 ;
地支:
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抚亥阴水;子阳水 ,丑阴土;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
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
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
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
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
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

什么是天干,什么是五行?

何为天干?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十天干:

故事联想:四个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在屋子(戊己)更新(庚辛)人()用的柜()子。

何为地支?

地支共12个,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故事联想:一个孩子()看见一只丑银猫(丑、寅、卯)在城市(辰、巳)无畏(午、未)地奔跑而出,神游四海(申、酉、戌、亥)。

何为五行?

所谓"五行",《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代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有"运行"之意,所以"五行"含有"变动、运转"这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倘若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但在偏重纯科学的近代,这种集哲学、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诸多科学于一身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更谈不上汲取精华和发扬广大了。

"五行"并不是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念。随着“五行”学说影响的扩大,辐射到了诸如内丹、饮食、医学、音乐、术数、地理等方面。如“五行主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行主五官”(耳、鼻、口、眼、形)、“五行主五色”(青、赤、黑、白、黄)、“五行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主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行主五方”(东、西、南、北、中)……。

五行学说在我国历史上,直至现代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在教义上,“五行”又常与“阴阳”相对举。故世人常说:懂的“阴阳五行”之道,尽矣!

何为八卦?

八卦为:乾 (qián)、坎(kǎn)、艮(gèn)、震(zhèn)、巽(xùn)、离(lí)、坤(kūn)、兑(duì)。

故事联想:前()面看()见有人拿根()针()训()叛离()而被捆()回的队()员。

我们把天干和五行结合起来,就可以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法则对天干进行生克了。比如,甲乙木可以生丙丁火等等,甲乙木可以克戊己土。

氮素,天干还有其他作用关系,那便是相合。具体是: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类似地,我们把地支和五行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地支的相生相克关系了。比如,子水可以克午火生寅木等等。

氮素,地支关系比较复杂,不止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还有相冲、相害、相刑、相合、三合、三会。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什么是天干,什么是五行?

何为天干?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十天干:

故事联想:四个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在屋子(戊己)更新(庚辛)人()用的柜()子。

何为地支?

地支共12个,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故事联想:一个孩子()看见一只丑银猫(丑、寅、卯)在城市(辰、巳)无畏(午、未)地奔跑而出,神游四海(申、酉、戌、亥)。

何为五行?

所谓"五行",《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代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有"运行"之意,所以"五行"含有"变动、运转"这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倘若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但在偏重纯科学的近代,这种集哲学、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诸多科学于一身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更谈不上汲取精华和发扬广大了。

"五行"并不是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念。随着“五行”学说影响的扩大,辐射到了诸如内丹、饮食、医学、音乐、术数、地理等方面。如“五行主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行主五官”(耳、鼻、口、眼、形)、“五行主五色”(青、赤、黑、白、黄)、“五行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主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行主五方”(东、西、南、北、中)……。

五行学说在我国历史上,直至现代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在教义上,“五行”又常与“阴阳”相对举。故世人常说:懂的“阴阳五行”之道,尽矣!

何为八卦?

八卦为:乾 (qián)、坎(kǎn)、艮(gèn)、震(zhèn)、巽(xùn)、离(lí)、坤(kūn)、兑(duì)。

故事联想:前()面看()见有人拿根()针()训()叛离()而被捆()回的队()员。

我们把天干和五行结合起来,就可以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法则对天干进行生克了。比如,甲乙木可以生丙丁火等等,甲乙木可以克戊己土。

氮素,天干还有其他作用关系,那便是相合。具体是: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类似地,我们把地支和五行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地支的相生相克关系了。比如,子水可以克午火生寅木等等。

氮素,地支关系比较复杂,不止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还有相冲、相害、相刑、相合、三合、三会。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天干地支与五行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的与五行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干、支的五行属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龙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鸡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猪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龙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鸡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猪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龙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鸡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猪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龙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鸡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猪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龙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鸡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猪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 :
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 阴水 ;
地支:
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抚亥阴水;子阳水 ,丑阴土;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
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
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
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
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
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