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结婚风俗,结婚让全村人玩

2023-10-23崇庆运势网热度: 4024

农村结婚过门的风俗中,还有哪些习俗?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各个地方对这件事情都是格外地重视。但是每个地方的结婚婚俗几乎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一般都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但这些基本都是对新婚的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01、泼水。

在女方这边来说,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家里人要在婚车后面泼清水。所以就应证了那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女儿一旦嫁出去就是重新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虽然本质上是亲人,但是同时也是另外一家的人。这也是家长对女儿婚后的祝福。

02、跨火盆。

跨火盆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习俗。就是新娘在进家门的时候,要跨过门前的一个火盆。火就是象征着红红火火,所以跨火盆的意思就是:女方在经过男方家门之后的生活也是红红火火的。这是一个比较吉利的意思。火也能祛除一些厄运,这代表以后夫妻的生活会很顺利。

03、撒纸。

撒纸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一般来说,人们在迎接新郎和新娘的时候都会在他们身上撒纸。纸其实就是寄予了人们对他们的祝福。纸落在他们身上说明他们会一直甜甜蜜蜜下去。这种纸也可以用色的糖果纸代替。后来这也变成了活跃气氛的操作。

在结婚的时候,其实习俗很多很多。还比如说:送礼、燃鞭炮、拜别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些习俗并不是把结婚复杂化,而是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人的一种美好祝福。不管习俗有多少,出发点都是希望双方能够美满幸福。但是,渐渐地,大家都习惯把结婚的简约化。不管怎么样,遵守当地的习俗怎么都是有好处的。

农村结婚有哪些风俗禁忌?一般来说有这六种

农村保留着的这些传统风俗,随着发展许多看起来有些古板、不尽人意。但入乡随俗,人与人讲究相互尊重,就算反感也尽量不要做触犯别人禁忌的事。因为这些婚礼习俗无外乎都是取一个美好吉祥的寓意,以表达对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所以不管是新人还是参加婚礼的宾客都要先了解一下哦~

1.新娘子离开家时姑姑,嫂子不能送

结婚当天,新娘子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词汇。还有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取“哭发哭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2.喜冲喜

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但现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队车队,可互相相视祝贺代替放鞭炮。)

3.新娘衣服上不能有口袋

新娘出门进门的讲究,新娘衣服上非常忌讳有口袋,因为会带走娘家的财运。婚礼的当天,新娘千万不能穿旧鞋,所有的鞋子必须是新的。而且要注意的是,新娘会因婚纱过长走路不稳,注意千万不要踩到新郎,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因有羞夫之意。

  4.孕妇不参加婚礼

对于孕妇不参加婚礼的禁忌说法就很多了。有的说法是,古时候的人们封建迷信,认为新娘新郎身上会有喜神降临,而孕妇的身上会有胎神降临,人们认为这两位神不能相遇,相遇了就会相冲,对双方的人都不好。也有的说法是说婚礼上很乱,怕孕妇遇到什么突发事件,因此为了孕妇的安全还是不去为好。

5.热丧之人应避开婚礼

热丧之人,指的是直系亲属去世不久的人。主要是两个原因:01.热丧之人参加婚礼,是对逝者的不敬。02.热丧之人身带重孝,恐将不吉气场带到婚礼现场,不仅对自己不利,也对新人不好。

6.蜜月不串门

新娘蜜月里忌到亲友家串门,因为蜜月里的新娘去别人家串门,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种不祥一直持续到一月之后方能消除。

 在旧社会时期的农村,大家特别讲究这些。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习俗都渐渐被人淡忘了。那像这类老风俗禁忌,你们那里还剩多少呢?

在农村结婚都有哪些习俗,遵守流程是什么?

农村婚礼习俗是比较讲究的,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迎新娘,什么时候去酒店、什么时候举办婚礼仪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农村老辈儿留下来的婚礼习俗最前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农村婚礼习俗一

媒说。在最早的时候,媒说这个程序是非走不可的,无论是两小无猜还是青梅竹马都需要媒妁之言,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倡导自由恋爱,因此这个程序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需要请媒婆的还是可以请去说亲的。

农村婚礼习俗之二

看亲。看亲一般就是媒婆说好了两家的姻缘之后看人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相亲,互相看看彼此的长相和家庭条件。

农村婚礼习俗三

定亲、择吉、备婚。两个人相中了之后就可以进入订婚环节,选择好生辰八字适合的良辰吉日就可以进入订婚环节了,订婚需要男方去女方家里送礼,以表示对女方的诚意,如果女方没有异议那么就可以备婚了。备婚就是男子要修建房屋,女子要置办嫁妆。

农村婚礼习俗四

迎娶、成亲、闹洞房。迎娶当天的时间大概是在凌晨或者清晨,迎亲的时候南方要备车去女方家接亲,在新娘家里要对新娘父母敬茶和要改口费。到了男方家,女方同样也要向男方的父母敬茶并要改口费。农村婚礼有的会选择去酒店,有的会选择在家里找流动饭店的师傅来准备菜品,举行完结婚仪式之后,新郎新娘向在坐的宾客敬酒。闹洞房一般是新郎新娘比较熟悉的朋友做一些搞笑的游戏让新人来回答或者完成,主要以热闹为主。

农村的婚礼习俗跟现代的婚礼大致相同,一些必要的规矩还是保留的,比如说订婚给的钱,一般家里不太好的可以给一万一的订婚钱,要给新娘买三金首饰,家里条件一般的可以给三万一千八,寓意三家一起发。家里条件好的就可以六万六、八万八等等上不封顶的吉利数字。这些都是根据新郎新娘的家庭条件决定的,并不是硬性的要求。

农村有着哪些"特别"的婚嫁习俗?

农村有着哪些特别的婚嫁习俗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

1、相亲

除非他们自由恋爱,否则男人和女人都必须与媒人相配,并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他们还可以在男女之家进行非正式会面,初步了解他们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见面和分手时,男人应该暂时通过媒人给女人一份“见面礼物”。如果这位女士接受了,这意味着她对这次会议印象良好,可以继续谈下去;如果女人不接受,有很多原因。也许她给人的印象不好,也许她给人的印象不深,也许这个女人很尴尬,也许这个女人不能自己决定。总之,任何一方都不会发表任何意见或作出任何承诺。他们先回去考虑,然后和家人、亲戚和朋友反复讨论。

此时,女性通常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如果女人同意,让媒人发个信息,约定一个正式的见面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看主人”。从第一次见面到“看主人”,媒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媒人必须有良好的口才。他应该为双方说好话,甚至是坏话。可以看出,不会说话的人很少能在媒体上表现出色。在这个时候,很多事情都没有做,主要是说。当然,我们也应该这样做。这主要取决于男女双方的“实际行动”。双方正在相互观察和测试。例如,我们应该看看人们是否聪明、热情、慷慨、脾气好,以及对长辈、亲戚和朋友是否礼貌。一旦他们通过观察和测试,婚姻就基本结束了。当然,也有人中途改变主意,比如有人“打断了他的嘴”(说坏话),或者“第三方介入”。

2、成为新客人

在结婚的那一年或次年的第一个月,男人想向女人的亲戚们拜年。这是第一次被称为“成为新客人”。平时,新年问候只需要两袋水果,而“成为新客人”则需要四袋水果。当“成为新客人”时,女性亲属的接待规格也远高于老亲属。通常一张桌子上有12道菜,但此时有16道菜,甚至超过20道菜。事实上,“成为新客人”是一个男人承认他妻子的仪式。通过这次仪式,亲属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更加密切。

3、组合八字

“八字”是旧社会的一种婚姻习俗。结婚前,男人和女人都必须要求他们的丈夫有一个符合成本效益的八个字,并根据这八个字选择一个举行婚礼的好日子。现在,它已经演变成一种男女到当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坐下来谈论婚姻状况的仪式。在紫湖,这一仪式被称为“小婚”,这表明仪式的严肃性仅次于婚礼。在这个仪式上,双方应该定一个结婚日。女性的一些要求包括新娘的礼金额、婚礼烟、婚礼蛋糕、鱼和海鲜的数量,以及男性需要购买的婚礼家具的数量;男人有时可能对女人的嫁妆有某些要求。

还想了解什么婚嫁习俗呢?可以评论留言。

婚姻有哪些礼俗?

中国古代以家族观念为重,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背景的婚姻习俗。当孩子长大成人后,要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由父母做主为子女完成人生大事,这是中国婚礼习俗的一大特色。
在婚礼习俗中,还有许多程序和仪式体现了中国婚俗的“礼仪”的特点。
①提亲
在中国的传统婚嫁礼俗中,婚聘程序有六礼,第一礼就是纳采,即俗称的“说媒”、“提亲”。传统的宗亲礼法中,青年男女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到当婚当嫁的时候,男家便派媒人向物色好的门户提亲。
提亲所带的礼品一般用雁。雁是候鸟,冬返夏往,来去有时,以此表示儿女已是谈婚论嫁之时,这个仪式也称作“奠雁”。后来提亲的礼品大大丰富了,如汉代的合欢、鸳鸯等等。民俗中将礼品分为四类,一类表吉祥,送羊代“祥”,送鹿代“禄”。第二类是夫妻好合的吉祥物,如凤凰的合羽、鸳鸯的合鸣。第三类是象征夫妇关系的,如以雁候阴阳喻妻从夫,以蒲苇喻妇女的柔顺等等。第四类是表示一般德性的,如乌鸦反哺、孝顺等等。
②问名和纳吉
女家收下了礼物,接下来就是问名,或曰纳吉。男家请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姓名及其年庚八字,用来占卜吉凶,相当于后世的“请八字”。有的地方,问名后互换“草帖子”,无论古礼还是以后的民间习俗,择偶考虑的不仅是命相,问名还包括问清女子为谁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等等。
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不仅仅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更要通过“天神之光”来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种考察过程主要是通过“批八字”、算命相来进行。如果当事人命相好,婚事就进行,不好就免谈。有的则是把对方的“八字”供在厅堂神佛前放三天,如果在这三天期间,男女双方家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便认为是大吉之兆,这门婚事就可以继续谈下去,也就是开始谈论聘金和嫁妆等。
③纳征
男女双方合婚后,男家送聘礼给女家,也就是古礼中的纳征,民间称为下礼,只有这项仪式后男家才可娶女方过来。送聘礼的时间,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前一天。
同时,男女两家互送婚书,男送女家叫乾书,女送男家叫坤书。这时男女两家都要宴请亲友,表示两家已结秦晋之好。对于聘礼,女方接受后,取出其中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12种礼物送还男方为答礼。然后,再由女家向男家献茶,男家接受女家的酒宴款待。男家要给每桌酒席奉银钱谢礼。
假如女家要陪送巨额嫁妆,就取出聘礼的一小部分作为回礼;反之,则女方客气地收下男方一小部分聘礼,大部分都以谢礼的名义还给男方。
④婚礼
纳征后,两家的婚姻关系基本缔结,接下来就该迎娶过门了。男女两家商议选定良辰吉日操办婚礼。
男女两家同意结婚日期之后,男方备礼上门迎亲。古代的婚礼仪式有时要持续两三天。近人婚礼多为三天:大典前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中间的一天是迎亲及迎来新娘后拜堂合卺,为正式婚礼大典;第三天“回门”。
在婚礼正日,从迎娶到闹房,其间仪俗丰富多。拜堂是婚礼上最突出的仪式,拜堂在唐代就已流行,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在一些地区还盛行拜亲朋和送礼的客人。
拜堂之后,便是大宴宾客。婚宴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以营造喜庆气氛。“闹洞房”的习俗古已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
闹洞房的戏耍逗乐增加了新婚的欢乐气氛。俗语说,“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婚的头三天,都可以找新娘逗乐戏耍。
⑤回娘家
婚典后的仪俗,是熟识姻亲双方的家族。在中国的婚俗上,成婚是完成了男女的结合,经过了迎娶、成妻和成夫的仪式外,还要举行“成妇、成婿”的礼。周代礼法是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新妇沐浴携礼见公婆,第三天公婆用一杯酒飨新妇,行周代之礼。后世有“识大小”即新娘子辨认识记丈夫家的长幼三代的礼俗。古人重视“成妇”过于“成妻”。魏晋以来,新妇三日拜公婆,宾客列观。唐代在婚后次日拜见公婆,并拜新郎的尊长与故旧,称“拜客”。在古代,如果公婆不在世,要在三日后到行“奠茶”的庙见礼,后世与庙见礼用意一致的仪俗有“上新坟”或“喜坟”,即成婚的三天后,新郎领新娘一起到祖坟烧纸供祭。
婚嫁之礼以男家为重,女家亦要有“成婿”礼,成婿礼在民间俗称“回门”。时间是在婚典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女家设宴款待宾客。一般说来,女家的礼数以此日为正,客人也是这一天来得最多。新郎在这里也要拜尊长,认大小。
另外,试厨也是婚俗中的一个重要仪俗,即新婚的第一天,新娘子下厨房做饭,伺候公婆,后世这种仪俗多是象征性的。

最奇葩的婚嫁风俗

一、裹脚。这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的最大的毒瘤之一,在明清时期,裹脚风气尤其盛行,据说当时每个女孩子都必须要经历“裹脚”这一阶段,因为当时有一种说法是“脚小的女人才适宜嫁娶”。于是乎,当时普遍男人选妻子的标准之一,也是要小脚。据说“裹脚”极其痛苦,被裹脚的人的脚,会被外力强力挤压变形,以致于破坏掉被裹脚人的骨质正常增长,从而达到“小脚”的目的。
二、插刀子美腹。这是埃塞俄比亚一个小民族的传统,这个民族非常贫穷,而女子想让自己嫁得好,就必须用自己的身体做赌注: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常常用利器割破自己的皮肤,然后用竹签插入伤口,以便伤口能够呈现出一定图案,只要伤口愈合后,它们就会变成非常美丽的图案。而当地的男子认为,有着精美图案的女子,才是最性感的。
三、唾液涂身体。这是柏柏尔族的传统,据说柏柏尔族的女孩子在出嫁之前,都必须经历一个仪式:母亲会采集一些指甲花,然后用自己的唾液,将指甲花的花瓣贴在女儿脸上,待唾液从脸部流到脚上的时候,仪式就完成了。
四、亲子乱搞。这个听起来难以想象,在南美洲有些少数民族,夫妻双方有权力跟配偶的亲戚发生男女关系,也就是说丈夫可以跟妻子的姐姐妹妹、妻子可以跟丈夫的兄弟等结合。
五、给女人食男性某种“泄物”。这是非洲西瓦族的风俗,当地的男性会把自己的“蝌蚪排泄物”涂抹在食物上,让女孩子吃下去,而一旦女孩子吃了之后,还会认为这个男性很有魅力,这种风俗实在难以理解。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