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升八字,黄立行八字

2023-10-01崇庆运势网热度: 10415

分享一个求测买房的卦例

这位朋友求测看上一处房子能不能买?

其实这个局最明显的是婚姻,也包括事业出了大问题。术数是反映多个层面的内容,尤其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她随即说,婚姻我也不问了,反正你也知道些,就那样了。我看上一个房子,你看看能不能买。

为什么我一眼锁定的是婚姻?

值符寄来庚为日干,日干、岁干、年命同落离,坐庚飞到值符宫,这种能量信息可以翻三倍看。

火金相战,这是官杀之格,又逢天芮,主问题,空亡如镜子,翻到对面坎宫看,对面有白虎,其实身体也是有毛病的。

庚丙为贼必来,庚癸为大格,都是剧烈争斗,鸡飞狗跳的象。庚金日干受伤严重。这是婚姻情况。具体就不方便透露了,目前是二人已离婚。

地盘值符在坤宫,戊➕庚飞宫,值使门目前辛➕壬腾蛇相缠逢太阴,一是还没了清,二是难言之隐。(这方面我没特别说,这也不是她问测的主事)

房子看生门,我宫来克房子,这没有问题。买房除了看房子本身的状态,切忌宅克人。宅克人,住久了不安。

我克宅无事,本来房子就是你的所属物。宅人比和也无事。

此房为吉格, 己加戊,犬遇青龙。 有次一客户找我预测工作,我说你单位有同事今年会离职,去好地方另谋高就。也是犬遇青龙。己土本为卑湿,遇到青龙是见贵,是比自己高好几个层次的人或事让自己给碰到了。没多久她跟我反应,真的有同事考走了。

这处房屋的己加戊还有个象,己土为田园土,低矮土,戊土为高土,房屋,低土变高房,所以房屋主人是平地里自己盖了房子。

己加戊这个格局为什么是好格呢,我讲八字课的时候也说过,这就是阴阳之理,低的东西依附高的东西,小的东西依附大的东西。阴阳配合得宜就比较好。也是为什么乙见甲为藤萝系甲。

求测人说,她确实不想买单元房,这房子就是人家自己盖起来的,还能得个大院子。

另外,己土得长生,门宫和义,虽然太大的闪光点没有。但已经属于不错的。

我说房子可以买,恐是你这边出了问题。 一是值符旬空,是没有能量的表现,二是戊钱财旬空,钱不够。而且钱被癸合住,拿不出来。

她说对方要一口价,一次付,我确实拿不出来,但就看上这个房子了。

前几天还测了一个买房的卦例,当时是戊寅日,癸亥时,值符、生门、时干宫同落艮,所求之事都在这里了。 癸➕癸,天网四张。住一个房子,像天网一样把人网起来,不好。而且还旬空。艮为止,凡测事落坤艮二宫,凝滞、缓迟之象。

主要是对宫出了问题,白虎、天芮、死门逢乙奇、庚➕庚,直接冲克日干、生门宫,这房子犯白虎煞不轻。住进去容易有生病和受伤。

我说,这房子你先放放,看看其他房子。

她说,我还看上一套呢。

我说,你报个数。结果就那么巧,我换算过来数字,还是在艮八宫。

我说,这个十一你好好休息,不用天天看房了。(大象伏吟,又落艮宫,肯定慢。)

大家肯定有个困惑,假如这个人去看这房子有问题,别人选这房子有问题吗?

我举个例子,北大清华是好学校。某某二本是一般的学校。这是基本面。房子也是有基本面的。

但是坟墓、刑场、监狱、垃圾场等等附近的房子,一定都差吗?一定都出事吗?出了事一定波及面广吗?只能说他们就像二本、专科一样,基本面差。 这个基本面差的气场,多少影响到你,但未必全面地波及到你。波及到谁呢,波及到对它有感应,有根天线和它连接上了的人。我们姑且称为气场。 (大家先把原理弄明白,以后我会讲,这根天线是什么,怎么作用的。)

这就像在二本,大部分人学习比较松散,也不能确立一个好目标。但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不接受这个气场,他不和坏气场链接,每天还是坚持看书、学习,求教好老师,考研、考博。(我只是类比,二本还是挺好的)

有条件肯定要选最好的,好比你在一个战场上,就算金刚罩护体,毕竟是身处战场。

● 《滴天髓》命理经典古籍研读,命理中高级班水准,无基础慎入

● 小鬼黄鸿升,一路走好!

● 给你一招,让你财源滚滚来——辛丑年招财福袋预订啦,手慢无!

给小孩起名 200分

黄京成 祝愿北京奥运圆满成功
黄志晋 志:志气,晋:上进
黄志博 志:志气,博:文采,博学
黄志浩 志:志气,浩:浩浩荡荡,乃大也
黄志宏 志:志气,宏:宏愿
黄国志 志在与民为善,为人民服务,其乐无穷
黄鸣志 鸣:鸣人,志:志气
黄浩洋 有海洋般广阔的胸怀
黄锦华 绵绣山河,巍巍中华,渴望祖国的美好,就是代表对奥运的祝福
黄仁鸣 仁:仁义,鸣:鸣人
黄宏辉 宏伟辉煌
黄世泽 恩泽万世
黄京鹏 鹏:翱翔于天空之上
黄仲习 仲:可译为地位崇高,习:学习
黄仲勋 仲:可译为地位崇高,勋:荣耀
黄仲辉 仲:可译为地位崇高,辉:辉煌
黄鸿升 有博大的胸襟,能纳百川的气量,遇事不苟,永往直前,步步高升
黄孝仁 忠孝仁义
黄文昊 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黄剑鸣 一听就很有气势,剑气冲天,一鸣惊人,比喻日后必成才
黄博生 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黄天佑 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黄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黄煜城 照耀城市
黄烨华 烨:光耀
黄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黄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黄正豪 豪:豪气
黄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黄英杰 英俊杰出
黄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黄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黄鸿涛 鸿:旺盛,兴盛
黄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黄文荣、黄永辉、黄天瑞、黄智铭
黄继镛、黄京毅、黄屹捷、黄屹立
黄志晖、黄智慧、黄哲立、黄哲辉
黄彦辉、黄奕驹、黄昶德、黄德阳
黄建贤、黄威德、黄奕贤、黄勇辉
黄安岩、黄毅明、黄晋秋、黄益栋

丁火生子月

丙火的古诀例析 丙用乙为母,逢庚申母多外情。(乙庚合,若一乙多庚作此论。)丙用庚为父,遇寅多主父弱。(庚绝于寅,所以父弱。)丙火逢制貌女王。(凡日干有官杀克、伤食泄、印绶生,三者皆备,必貌美。)晦火无光于稼穑。(丙丁日主身弱,四柱土神太重,乃愚蠢而且贫贱。)丙丁火旺见庚辛,乃天地之真财。凡丙丁弱者,返否,屡试屡效。但用庚辛金财星见子运者,多死,盖因金死于子也。丙丁坐南离而无制,是不尊礼法凶暴之徒。(火主礼,火旺者,格入炎上,反是声宏而好礼。火旺极者,又逢水激,则礼尽无礼。)丙子寅月逢坤兑,火不西行。(丙生寅月,以甲木印星为用,所以忌见申金冲提纲,故云。)丙火怕重逢,北方返有功,虽然宜见水,犹恐对提冲。(丙生夏月,身旺用官杀,但怕亥子水冲巳午提纲。)火旺二寅,透壬坐申,巽禄多厚,见水伤身。(丙火两坐长生,身旺,壬水亦坐申金长生,顺行东南木火之地,杀印相生,主贵,用火忌水。)丙丁酉月,比肩不忌,火入离宫,比肩一例。(酉月火气消退,财多身弱,以比劫为用。)丙火无根,子申全见,无制无生,此身贫贱。(杀重身轻,若无食神制杀或印星化杀,必终身有损。)丙临申位,阳水大忌,有制身强,旺成名利。(申乃壬水七杀长生,若见壬水透出,必要身强制杀,方可发福。)丙日丑时非为背禄,支干金旺,反作资财。(丑乃丙之养位,即小长生,日主有气,又是金库,所谓“财有库,发则能存”,见支干金旺,则财旺有库,反作资财。)丙丁冬降,水旺泽火,土木方为贵显。(以土止水,以木生身为用。)丙丁冬旺水清源,爵位全借金荣。(丙丁生冬月,日主强旺,无土浊水,则用财生杀。)六丙生人亥子多, 杀星拘印贵中和;东方运去兴名利, 运到西方事转磨。(以木作水火之通关为用,行东方木地发。西方金地财生杀旺为忌。)丙生午月是刃根,运到江湖利名真;官旺喜行寅午戍,无官却要申子辰。(日主得令身强,官旺则行扶身运,身旺则行官杀运。)丙丁春月,金水原多,又行北地,更无去配,此则大忌。(金克木、水克火,杀重身轻,印被财坏,又行官杀之地,则终身有损。)丙丁夏月,丙火炎上,倒冲类象,皆不怕旺。(炎上成格,用木火,火越旺越好。)丙生七月,遇透官煞,柱逢戊己,官运发达。(此乃伤食制杀之用,所谓“食居前, 杀居后, 功名显达之人。”)八月丙死,秀而不实,甲枭见刃,见皆不吉。(丙火死于酉,虽有甲木,而只得甲午,毕竟地支不载,依然无生气,不吉。)九月尽冬,一贵不多,时见辰巳,亦可发科。官煞若多,须类炎上,火气蒸腾,贵气可仗。用财忌煞,用食畏枭,如用壬癸,戊己须招。(丙生戌月,戌乃火库,日主有根,逢庚辰辛巳两时,乃时上一位贵格,身旺用官杀,主贵。若官杀太旺,则宜用印比,类似于炎上格的用神。如有庚辛金财透,则为月令食神生财,忌见官杀和印绶,如用壬癸水官杀,则要透戊己土伤食制杀也。)大抵丙丁,丙则怕弱,丁则怕旺,细详莫错。丙丁冬月,官杀当权,或从或化,宜不带根。(丙火怕身弱,丁火怕身旺,具体情况宜分析之。火生冬月,干支皆透官杀,或取从杀格、或取化气格,入此二格则不要地支有根。)丙遇壬癸,干透相连,申子辰会,从杀是缘。有辛则化,有戊则制,制化合宜,光荣宅第。遇丁伤辛,壬透不妨,或遇枭印,庚制为强。(丙生冬月,地支申子辰三合水局,天干又透壬癸,入从杀格,定主富贵。见辛金,则为化水格,宜行金水运,如有戊土食神透,则为有病,需透木克土为药。如遇丁火伤辛金,则要透壬水合丁火,也是有病得药之用,如见甲木透,则要有庚金财星损印,方算从化得真。)丙生子月,财官透出,分官日弱,秀而不实。如成杀格,忌休死败,折合折化,去食皆坏。(此言财官旺而身弱,忌见日主休死败,要行身旺方成。)丙......>>

丙火怎么解冻 丙火代表阳火,如太阳的阳光一样,充满向外入放射的热能;中医里丙火指六腑中的小肠,清朝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丙火的地支十二长生运程是这样的:长生在寅;沐浴在卯;冠带在辰;临官在巳;帝旺在午;衰在未;病在申;死在酉;墓在戌;绝在亥;胎在子;养在丑。
万金不换
编辑
丙火冬生值子纲,有印生身大吉昌,运入东南多发达,逆行难保寿年长,
丙火如逢丑月看,土多格局作伤官,印多运入西方美,根浅东南福不全,
丙多官杀值寅提,运入南方分外奇,若是官轻尤喜北,总然大运要行西,
丙火日干卯提纲,干弱如逢喜火乡,若是无官尤不利,却行身旺亦平常,
丙火辰提戊己多,伤官火土更如何,逢财逢印多通达,南北相逢总不过,
丙火见禄日干强,官煞相逢大吉昌,顺逆运行多发达,若行戌运有灾殃,
丙火午月作伤官,有杀当为贵命看,金木运行多吉利,如行水地不为欢,
丙逢未月伤官显,官杀相逢未足奇,如得独官为贵气,运行西北利多驰,
丙火申提日主柔,得从得化始为优,若从水位伤元寿,逆去东南福禄周,
丙逢酉月火衰微,比劫扶身寿不奇,逆去东南为背禄,顺行水地始为奇,
丙逢戌月土重重,有杀无官迥不同,大运顺行多富贵,若逢官杀亦中中,
丙火亥提为杀印,分明大运喜东南,中年富贵非常美,运若西方寿不齐
丙生子月为正官,有印生身大吉昌;运入东南多发达,逆行难保寿元长。
丙生丑月本伤官,若论格局定财官;柱中印多西方美,根浅东南福不全。
丙生寅月为长生,运入南方旺身荣;官轻尤喜北方运,一生大运宜西行。
丙生辰月食神旺,柱有伤官却如何;逢财逢印多通达,南北相逢总不宜。
丙生巳月为建禄,官煞相逢大吉昌;顺行逆行总发达,只有戍宫有灾殃。
丙生午月坐伤官,有煞却当富贵看;有金有水才为吉,单逢水运不为欢。
丙生未月伤官显,官煞相逢不足奇;柱中独官为贵气,运行西北名必驰。
丙生申月主日柔,柱中从化始为优,运行北方伤元寿,若行东南福禄周。
丙生酉月火已衰,比劫伏身寿不高,逆去东南为背禄,顺行坎宫才为奇。
丙生戌月食神库,有官有煞大不同,大运顺行多富贵,若行官杀以平平。
丙生亥月为杀印,运行东南亦为美,此命中年多富贵,运入西方寿元归。

卯木真的不能生午丁火吗? 举最熟悉的例子来说。 日主癸 甲 丁 甲巳 子 酉 辰丙 癸 辛 戊戊 乙庚 癸丁火日主生子月大雪之时。八字要火调后。八字地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阴阳交叉。调和。看八字天干。一癸。一丁。一水一火。用甲木隔开。水的作用。火的作用两不相碍。丁通根于巳中丙火。癸通根于子中癸水。辰中癸水。(生冬天而,火,能天透地藏)地支辰土。得天干一水一火配合。为温土。辰中有乙木。这乙木就是温木。温木生丁火日主。东字就是属乙木的。名字力量最大的用神就是用这个乙木偏印来生日主的。 日主戊 己 庚 丁辰 未 午 亥戊 己 丁 壬乙 丁 己 甲癸 乙 八字天干一火。地支一湿土。一燥土。一火。一水。八字地支一阳一阴,一阳一阴。阴阳交叉。八字夏天。天虽无水。但地支有亥中壬水。辰中癸水。整个八字调和之象。金能不能生水。水能不能生木。木能不能生火。火能不能生土。土能不能生金。要看2点。1位置。2八字的温度。八字温度适宜。流通无阻碍的。就能金水木火土。5行连环相生。也能5行连环相克。所以八字金木水火土全。连地支藏干也是金木水火土全。最好。这样的名人。八字也占了8成以上。毛八字。地支是金木水火土全的。李地支。虽不见庚辛金。但其实是金木水火土全的。因为这个未字。庚金进气了。简言之。巳午未月出生而八字本身没一点水星的。又不是从格的。都不是好八字。大运地支要是再看不见亥子丑大运更是一生无大作为之人。亥子丑月出生而八字本身没一点火星的。又不是从格的。都不是好八字。大运地支要是再看不见巳午未大运更是一生无大作为之人。春而无金。秋而无木。虽没夏冬之严重。但也不算好也。凡看亥子丑月出生的八字。先看天干有丙。丁火没。(日主也算)再看地支有丙丁火的藏干没。这丙丁火要能用。不被破坏。不被合化成其他五行。都是好的。

丁火的相关论 丁火柔中,内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穷,如有嫡母,可秋可冬。原注:丁干属阴,火性虽阴,柔而得其中矣。外柔顺而内文明,内性岂不昭融乎?乙非丁之嫡母也,乙畏辛而辛抱之,不若丙抱甲而反能焚甲木也,不若乙抱丁而反能晦丁火也,其孝异乎人矣。壬为丁之正君也,壬畏戊而丁合之,外则抚恤戊土,能使戊土不欺壬也,内则暗化木神,而使戊土不敢抗乎壬也,其忠异乎人矣。生于秋冬,得一甲木,则倚之不灭,而焰至无穷也,故曰可秋可冬。皆柔之道也。任氏曰:丁非灯烛之谓,较丙火则柔中耳。内性昭融者,文明之象也。抱乙而孝,明使辛金不伤乙木也;合壬而忠,暗使戊土不伤壬水也。惟其柔中,故无太过不及之弊,虽时当乘旺,而不至赫炎;即时值就衰,而不至于熄灭。干透甲乙,秋生不畏金;支藏寅卯,冬产不忌水。 丁火如逢子月提,柱中有杀更无亏,平生最喜东方运,若到西方福不齐,丁火丑月事如何,四柱分明怕土多,运入东方俱发达,南方火地不相宜,丁火逢寅印绶明,柱中有水喜南行,运行北地尤通达,西方财乡祸患生,丁火卯月有印星,南北应多财利名,独杀若无官混杂,金章紫绶至公卿,丁逢辰月本伤官,顺入南方福更宽,逆运初年多蹇剥,更逢戌亥寿相干,丁逢巳月本刚强,大运何愁入水乡,运入顺行初不利,中年最爱入西方,丁逢建禄本身坚,无水须防寿不全,若得运中逢七杀,姓名远达九重天,未月逢丁要见财,无财到底命多乖,若逢财杀方为美,西方大运更奇哉,丁逢申月日干强,大运南方喜逆行,若是根深尤喜顺,中年发达更峥嵘,丁逢酉月用偏财,官杀相逢更妙哉,大运逆行多顺遂,功名两字称心怀,丁逢戌月伤官旺,官杀须多却不妨,南与东方多顺遂,荣华富贵福无疆.,丁生亥月用官星,顺逆东南福不轻,若是杀星多混杂,寿年尤恐半凋零,丁生子月坐正官,有杀能制更无亏,平生喜行东方运,若到西方福不真。丁生丑月为食神,四柱分明怕土神,运入东方巨发达,南方火地不相宜。丁生寅月印绶明,有印喜住东南行,运到坎水有通达,西方财乡祸患生。丁生卯月有印星,南北运至不遂名,独煞无官来混杂,金章子寿至公卿。丁生辰月为伤官,顺行南方福更宽,运逆初年多克苦,逢戌亥字寿元平。丁生巳月性刚强,大运何愁入水乡,顺行初年多不利,运到西方为福地。丁生午月为建禄,无水需防伤寿元,如果运中逢七煞,声名早达九重天。丁生未月为食神,柱中无财命不乖,逢才逢煞多为美,西方大运更妙哉。丁生申月日再强,大运顺行喜南方,根深又宜顺行喜,中年发达更荣昌。丁生酉月为偏财,官杀相逢更妙哉,大运逆行多遂意,功名必就称心怀。丁生戌月伤官旺,官煞须多却无妨,运行东方多顺遂,富贵荣华寿无疆。丁生亥月用官星,运见东南富不轻,若是煞星多混杂,晚年恐怕半凋零。

1994年腊月初六早上三点四十生。求生辰八字 子月丁火,取木为用神,庚金劈木为喜神。
丁日干生子月,处绝地,不得令,七杀临旺地。天干正官透出,得令而旺。天干正印透出,在子月得令有力,且地支有强根而旺。天干劫财透出帮身,不得令,且地支无强根,冬火太弱。地支有伤官,天干不透,子月伤官无力。地支酉金偏财,天干不透,子月偏财无力。
如需详尽内容 可加本人・需一定费用・

求位风水大师为我点化我的姓名。小弟在此重谢,等日后发达了必有重谢。 胡启强,木多无水。
胡 土
海 水
洋 水
天格-> 12 (木)
人格-> 22 (木)
地格-> 21 (木)
外格-> 11 (木)
总格-> 32 (木)
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如去病,财禄喜相随

判断八字旺衰的标准,什么叫日干旺于月支,月支怎么样的情况下财算得令, 日干五行的状态是由月令也就是月支来定得激金日干旺于土金月,水日干旺于金水月,余此类推。如果你庚日生,月支为酉,哪么日干庚旺于月支酉,因为庚是金,酉也是金。金主秋,金旺于秋死于夏。应该看日干得令的情况吧

我的生辰八字是:己巳 丙子 丁巳 辛丑!求懂得大神给看下什么情况啊?跪求 10分 丁火坐旺,年旺,月上丙兄双禄助之,日主旺。生子月官杀得禄得时,官星有力。时辛财坐库,巳丑合金,财源根深,富足。年叮己食坐旺。子月寒冬,局中火旺,寒谷回春,身旺任财官,富贵之命。

请按以下资料给人算算命 公元1938年12月21日17时0分出生
一九三八年 十月 三十日 酉时
伤 印 日 食
八字: 戊 甲 丁 己
寅 子 亥 酉
八字五行个数(本气) :1个金,2个木,2个水,1个火,2个土
八字五行个数(含余气):1个金,3个木,2个水,2个火,3个土
八字五行得分:
火:10 木:29 同类得分:39
金:8 水:28 土:9 异类得分:45
相差:-6 综合旺衰得分:-15 八字偏弱
比劫:10 印绶:29 官杀:28 才财:8 食伤:9
本命属虎,城头土命。七杀格。日贵格。
丁日干生子月,处绝地,不得令,七杀临旺地。天干正印透出,在子月得令有力,且地支有强根而旺。天干伤官透出,在子月不得令,且地支无强根,伤官无力。天干食神透出,在子月不得令,且地支无强根,食神无力。地支子水七杀,虽天干不透,得令而旺。地支酉金偏财,天干不透,子月偏财无力。
子月丁火,取木为用神,庚金劈木为喜神。
袁天罡称骨算命:
此命局为三两一钱:
交友谨慎,老年衣食足用之命
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能周。
注解:此命推来敬重双亲,有福有禄,六亲和睦,义气高强,少年勤学有功名,忠孝双全,心中无毒,不贵则福,出外受人钦佩,四海闻名,老来荣华,限上无忧,一生安康,年轻欠利,末限安享福禄,白鹤先生云:此命三限,有子孙旺相局,初限早成家计,辛勤劳苦,中限渐渐生财重奔江山,夫妻少配无刑,末限荣华富贵,寿元八十三岁,死于冬月之中。

八字问题 求高手指点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
一,丁生子月,是否考虑子月水:旺; 木:相; 金:休; 土:囚; 火:死的因素.
二,命局中有乙庚合金之象.
日主天干丁火生于冬季,必须有木来相助,最忌水与金多,喜有土、木。
穷通宝鉴调候用神上说:丁火生于子月,庚金劈甲引丁,甲木为尊,庚金为佐。戊癸权宜取用。

【真传一刻】沈谦益-中医源流漫谈

讲者介绍:沈谦益,民间中医昆仑派传人,又得到多位民间中医华佗派前辈的指点。临床上以三元色脉统御识证、遣药、用针,灵活运用简易、变易、不易之古法,以精简的中医治疗方法从事临床多年。

中医家推荐:“中医是一门人天之际的性命之学!”沈师师门对中医的理解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学中医、用中医可曾把中医树立到如此高度?中医仅仅是救病治人之术吗?医道何存?!我们对金元四大家又有多少误解? 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定见,随着沈师追溯古中医历史,一起探寻古中医源流吧···

讲稿实录: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们师门对中医的概念是这样阐述的:中医是一门人天之际的性命之学。它的运用环境、考虑范围是在人天之际,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性命。中医是在人天之际的自然环境下研究人体的性命之学,不止是肉体或者单纯的解剖。人之所以叫人,因为他还活着,活着的人和尸体有什么不同呢?在古人眼里,人体与尸体区别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体、活体有他的精气,精气运行是最基本的区别之处。人的精气运行正常,就是生命体正常的运行状态;运行出现问题,就是生病了;精气不再运行,那就是生命体终结了,变成了尸体。

二、中医的起源问题

关于中医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的说法。教科书上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慢慢发现出来的。有学者做了个统计的计算,如果中医学是一个又一个穴位、一味又一味药慢慢才形成体系的,别说形成像现在这样庞大而完美的体系,就算稍微形成有体系的东西至少需要二百万年时间。

1、巫师之说

在道门中有些传说,中医的起源至少要上推到上古十大巫师,也就是《山海经》中谈到的十大巫师。《说文解字》中有"巫咸初作医"的说法,《吕氏春秋》中也有"巫彭初作医"的记载。

2、三皇之说

经典中经常会提到,中医、中国文化多出自三皇之说,伏羲、神农和黄帝为三皇,为中华文化之祖,为中医之本源。张大昌先生传出的《辅行诀》中开篇就是三皇像。

《路史》中谈到医药的只有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在介绍伏羲氏中谈到"天出文章,河出马图,于是观象于天,效法于地......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于是尝草,治砭,以治民疾,而人滋信。”在炎帝神农氏的介绍中,也提到"乃命司怪主卜,巫咸巫阳主筮......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病正四百,药正三百六十有五。著其本草,过数乃乱......."对黄帝的记载中提到:"至岐山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乃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极咨于歧、雷,而内经作。谨候其时,着之玉版,以藏灵兰之室......"

从以上《路史》的记载可以看到,中医的起源确实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慢慢传承出来的。当然在道门里面还有这样的传说,《黄帝内经》里面的岐伯是巫彭的弟子,雷公、鬼臾蓲等都是他的同门师兄弟。

3、三干五支之说

道门中有传承说,过去的三皇五帝,五帝各有一部内外经存世。古之三皇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是伏羲、神农和黄帝,《三字经》中也是同样的说法。五帝传说为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和金天氏(少昊)和颛顼帝。古人以五帝配五行,伏羲为青帝,神农为赤帝,轩辕为黄帝,金天氏为白帝,颛顼帝为水帝黑帝。传说五帝各有一部内外经传出,只是大多已经散逸不存。在现存的《黄帝内经》之前,还有一些已经丢失散逸的经典存在过。《汉书》中记载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之说。

从三皇五帝的说法看,三皇即三干,五帝即五支。从医道式法来考虑,伏羲、黄帝和颛顼为三干,伏羲、炎帝(神农)、黄帝、金天氏(少昊)和颛顼帝五帝则为五支。三干之说,最典型的传承就是古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我们一直尊崇三皇五帝为中华文化之祖,中医之祖,它的学术体系就是以三易为指导的。按照式法三干说,伏羲帝的流传就是之后的天医,黄帝的流传是现在的中医,即过去所说的人医法,颛顼帝的流传应该就是水医法,而炎帝神农所传恰恰介于天医与人医之间,而白帝金天氏所传正好在人医和水医之间。按照三皇所传的学说,伏羲帝重神,黄帝重气,颛顼帝重精,恰恰完成人体三宝——精气神的论断。

然而就像马新童老师所说,现在的中医是残缺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存的《黄帝内经》,并非是三皇五帝时的《黄帝内经》,应该是其他五帝的内外经,或有散逸,经流传下来的汇集本,所以无法非常系统地揭示五帝的系统内涵。现存的《黄帝内经》重视气化,以气为核心,而对于精气神中神、精相关的东西涉及而不深说。

三、中医理论体系及其科学性

师门中经常谈到几个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基础教材中也谈到这些学说。一精气神学说,二阴阳学说,三五行学说,四藏象学说,五经络学说。从中医的流传来看,都没有离开五个基本的概念,只是不同的流派对于不同的概念重视比例不同而已。有人提出,中医没有生理学、病理学,所以没有西医直观、科学。其实五个概念就是真正中医的生理学、病理学,所有的生理病理离不开这五大概念。

前些年,有朋友去参与了关于中医科不科学的争论,我就问,现在的所谓的西方的科学类,如果把所有这些学科中的数学内涵拿掉,会是怎么样。比如,传统的机械设计,或现在的电脑IT,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工具,是否可以真正地运行好?而把它们的学术概念用其他除数学以外的任何语言来描述,恐怕是很难的。

古中医中是有数学体系的,此体系在我们师门中被称为太易太玄体系。太易就是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学说,在这个学说中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体现出来。而太玄就是我们要探讨研究的独立个体结构的数理关系。古传三皇所传出的式法中,伏羲帝所传以太玄体系数理关系所见长,颛顼帝所传以太易数理关系所见长,而黄帝传出正好兼顾太易太玄而居中的数理体系。

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其经典位置一直是完全保留的。周髀算经侧重于体现事物间关系的数理关系,而九章算术更侧重于单独事物的内在结构数理关系,这正对应于古人所说的盖天法和浑天法。古人还有个宣夜说,其中一些说法很好地解释了中医气的内涵。最近有老师讲课,也谈到了中医"象"的概念。在古中医中,"形"和"象"是不能真正分离的,象往往需要用些外在数理关系来更好的解释,形恰恰是个体结构的数理关系才能更好的说明。也可以说,形和象就是一对阴阳的关系,是不能真正剥离的。

四、中医源流

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说过"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学界一直认为金元之前是经方的流传范围,从金元开始就是时方的范围。任应秋老先生创始的中医各家学说中有七大流派或八大流派的说法。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师门并不是非常认同。刘河间就是寒凉派么?张从正就是攻下派么?师门中把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人的一些著作也都称为是传统的经典著作,和《伤寒论》的位置是齐等的。

1、中医演变的三个阶段和医道

说到中医的源流变化,不能不谈中国社会的变化。隋唐之前,中医学的教育并不发达,公开培养的医生也不多。医家给人开方治病,大部分只能去自己采药,所以很多医家都喜用丸散膏丹。隋唐之后,中医所说的大方脉,即现在讲的大内科等方药派,越来越成为主流,丸散膏丹越来越萎缩,以致到现在几乎退出了医疗市场。我经常和中医界的朋友谈起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自古流传下来的丸散膏丹的用法。因为在任何式法中,丸散膏丹和大方脉,它们的机理是相同的,但丸散膏丹更全面些。所以说从丸散膏丹入手,是掌握一个医学流派的最佳入手方法。就像过去流传的卖药翁,只是身背一个葫芦,任何病都是用葫芦中的药丸治疗,就是说药丸涵盖的病种比一般的方脉方药要大的多,制药技巧也要完整的多。

从历史来讲,中医的演变规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唐宋之前,以道医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从宋到明清,以儒医占主流;第三阶段,西学东渐的民国初年以后,术医占领了医疗市场。

为什么这样划分呢?我们要从其基本的理论、内涵说起。道医,古中医的别称而已,为了区别后世的儒医、术医。道医的立足点是把人放在天地人三才之内来统筹考虑,涉及人精气神三宝。而儒医体系,只是精研人体精气的问题,研究范围变成了人体的上中下小三才。而术医基本上就是以病家的自述症状和借用西医的检查作为指导,为了缓解或者去除症状来进行的医术。

过去有说医道为险行,还有说医道为慈行,其实在古中医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仙行。通俗的说,医生过多地关注经济效益是危险的行当。更多地看到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以慈心佛心来对待,就是慈行。而仙行实际上是谈到了医生和病人关系的问题,比较难解释一些。借用庄子《齐物论》的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以这样解释,作为医生,应诊的病人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说人世间的关系,而是冥冥中历劫而来的关系。古人认为仙凡之别,也就是这种纠结羁绊的有无而已。之所以称为凡人,就是历劫而来的各种羁绊把我们留在尘世中。而修仙求道,就是要了除这些羁绊。按仙行说,任何一个病人不是无缘无故的来找我看病的,都是因为和我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而感召而来的。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真正地解决,把历劫而来的羁绊都解决,那就能成仙得道了,所以称之为仙行。

刚才谈到十大巫师中的巫咸和巫彭。所谓巫咸,这个咸字是什么意思呢?周易下经的第一卦,咸卦,就是无心而感之意。失传的一些天医法的东西是否都离不开这种无心而感的状态呢?而巫彭之彭,彭有鼓之象,为胎息、龟息的意思。如果能进入胎息龟息之说,那么人体的经脉,那种关照应该是一目了然的。《淮南子》中谈到"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登保之山就是《山海经》中的灵山而已。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考证,保就是北斗的别名,登保之山就是登上了北斗。这样我们可以明白,天医法是怎么去修行、学习和操作的。

2、命门三焦体系

道门中有个道医流派供奉刘河间、李东垣为其共同的祖师。我们不能因为刘河间常用寒凉药,就命名为寒凉派,也不能因为朱丹溪多用熟地之类就称之为滋阴派。根据五运六气推演,刘河间生存的年代正好是少阴君火主令的时期,而晚年又是阳明燥金主令的时期。按以上说法,多用寒凉药是没错的,但是恐怕不止是因为当时五运六气时令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去深究刘河间用寒凉药时眼中所看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用这些药?

教科书里把朱丹溪称为滋阴派,但是朱丹溪完全就是刘河间一脉,朱丹溪的老师叫罗知悌,是刘河间的再传弟子。他们的学术传承本身是一体的,也可以说,朱丹溪和刘河间用药时所看的东西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药物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而已。

"外感宗仲景,杂病宗丹溪,内伤宗东垣",刘河间和朱丹溪一脉特别重视古中医中的一个学术体系——命门三焦体系。刘河间用寒凉药,朱丹溪用滋阴药都是着眼于命门三焦的结果。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扶阳派从刘止唐传出,实际上也是命门三焦体系。在命门三焦体系下,刘河间用寒凉,朱丹溪用滋阴,而扶阳派用附子,这里面有什么异同呢?

金元四大家中还有攻下派张子和,医史上明确记载张子和是刘河间的再传弟子,从学术体系上讲,应该和刘河间、朱丹溪完全相同的,但是张子和是怎么运用命门三焦体系的呢?他常用汗吐下的方法,因此被称为攻下派。理解张子和方药的应用并不难,真正的难还在识证的火候。现在所说的健康,“健“就是命门能量充足,“康”就是三焦通达通畅。张子和用汗吐下之法,很好地解决三焦元气通畅的问题,因为他把一些病理产物很快地去掉了,同时还能够保护命门能量,防止"健"更大的受损。

本身来讲,这三家都是古传的命门三焦体系的运用而已。命门三焦体系是扁鹊学派的古传正法,在古中医中一直有扁鹊学派的水火二法,说的就是命门三焦体系的运用。

3、四时五行体系

教科书中把李东垣定为“补土派”。师门中认为李东垣所用的理论体系就是四时五行体系,严格地说是以阴阳体系为背景地充分运用四时五行体系。后代的黄元御学术就应是直接来源于李东垣的四时五行体系,只不过他更多地发挥了五行体系,而比较忽略四时体系而已。

五、大医和病人四大类

所以我希望大家别被教材所局限,先辈们组建中医学时费心写出的教材的确非常好,但是从中医学,尤其是从古中医学体系来看,它是不完整的。作为学中医的学子,只是学教材是不够的,中医学院的毕业,应该是入中医行业的“入门”,深造要靠继续求学才能够得到。应该怎么去学中医,怎么学得更好更快更真呢?我建议好好地学中医学基础,不要放过任何的字句。比如常说的“肝藏血”、“肾藏精”,进一步深究肝是怎么藏血,肾又是怎么藏精。真正地弄懂了这些问题,那就真的是大医了。

孙的《千金方》里,在《大医精诚》之后,还有一篇叫《大医习业》。"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孙本是道门中人,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古中医,也就是现在称为道医的要求。如果想做业医的话,不用学那么多,“星象”、“八字”这类东西不一定必须要学。但如果想成为大医、明医的话,那就应该好好关注孙所说的东西。当然,也不必什么都从头学,这些都是传统的文化,比如“六爻八字”、“风水命理”,只要真正学通了一项,其他就能做到一通百通,都能够理解它的核心内涵。

在孙的说道里,把常见的病人分为四类人。第一类,病气侵蚀了身体发病,但是元气非常足,不需要治疗,会自愈的。第二类,病气侵蚀得更多一些,但是还没有真正地压倒体内的元气,病情会严重一些。第三类,病就更重了,元气的消耗也要更重一些,病情已经完全胜过了元气的承载力。第四类,就是元气几乎消亡了。

孙认为,第一类人不需要治疗,一般情况下只要几天时间便会自愈。第四类人也不需要治疗,元气亏虚到一定程度的人,针药已经没有办法调动他的元气来治疗疾病了。按照道门的传承来说,治疗分成四种。第一是服气,即练功,服气吐纳。第二是导引和按摩。第三是针灸。第四才是方药。所以当元气亏空到一定时,针药不应时,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用导引、服气、按摩来维持他残余的生命,如果没有奇迹,是不可能治好的,只能是延续他残余的生命而已。

针灸和方药要解决的是第二和第三类人。正邪相争,即使正气能够胜邪气,但是会很痛苦,如果有意外,可能会造成越来越重,这时候就需要针药的介入去帮他。第三类人,邪气已经胜过元气,这时必须要帮他保护元气,去除病气。

讲得比较凌乱,大家多谅解。谢谢大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