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晚年,婆婆晚年需要媳妇吗

2023-10-17崇庆运势网热度: 12658

年轻时欺负媳妇的婆婆,晚年过得好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我奶奶,据我妈回忆,我奶奶年轻时就非常自私,四个儿子,娶回来四个媳妇没有一个她待见的,当然媳妇也并不待见她,才五十多岁就只会索取,却丝毫不肯付出,这也罢了,以前欺负我妈,各种不公平待遇,不待见她是外地媳妇,总是冷言冷语,也不帮她带小孩,从没见她带过孙子孙女睡过一夜,从来不曾给孙子孙女买过哪怕一双袜子,关键是我妈那时候非常怕她,因为这个婆婆确实盛气凌人,曾扬言自己老了绝不靠儿子儿媳……结果现在八十多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三天两头要去医院,开始明白人老了需要人照顾,每天在家眼巴巴期盼着晚辈去看她,但儿子媳妇们几乎被她伤透了心,所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两口在家形影相吊。我每次去看她都一脸可怜的样子,希望我们多坐坐陪她说说话,只能说人老了,又隔辈,对她没有那么多的怨恨,但真的觉得确实是自己导致的,如果她年轻时肯给予一点温暖给媳妇,能体贴儿子的不容易,哪有现在的晚景凄凉?

三世同堂,我婆婆只要吃肉就锁门,防贼一样防孙子,婆婆的晚年幸福吗?

在农村,很多老人是跟儿子儿媳妇住一起的。

他们在给儿子分房子的时候,会有一处房子是用来养老的房子。谁分到了这个房子,就会跟老人住在一起。我婆家是老大家分到了这个房子。我公婆一直跟我大哥大嫂一家住在一起。

两代人住在一起,很容易就三世同堂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彼此之间都有照应。老人养老方便,孩子从小也有老人给帮着带。

但是,在农村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但凡这种三世同堂的人家,婆媳之间的关系都非常不好。

王茜跟自己的婆婆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她恨不得把自己家和婆婆住的屋子中间砌上一堵墙。当初分家的时候,她就不想跟老人一起住,无奈抓阄抓到了。她原本想着跟婆婆住在一起也不错,等自己有了孩子,跟老人住在一个院子里,难道她婆婆还能不帮她带孩子。

结果,等她生了孩子。她的婆婆真的不帮她带。她婆婆说:“不带就都不带,没给别人带,也不能给你带。不能让别人觉得不公平。”

于是,王茜家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要王茜在家里抱着孩子,她婆婆就躲出去。有时候,王茜想洗个衣服,或者是回趟娘家,她婆婆就在院子里坐着,但是她愣是把孩子送不到老人手里。

如果不住在一起,指不上就指不上了。但是,住在一起,老人就睁着眼,一点都不管,王茜就心里不好受了。她跟自己的男人说:“这不是她亲孙子吗?就是个邻居来了,都要抱抱。她愣是一下都不给抱。还说,怕人家看见了,给其他儿媳妇说闲话。”

王茜想要跟老人互帮互助,可老人却一开始就想好了不让王茜依靠自己。

在吃饭这件事上,老人也分得特别清楚。王茜家里改善伙食的时候,老人就在屋子坐着。她会做好自己的饭,然后等着自己的儿子给自己端肉。

可等到她的儿子给她端过去的时候,她就会说:“我都做好饭了,谁吃谁的,你以后别给我端,省得你媳妇不高兴。”

王茜的老公,当然不敢不端了。

他要是不端了,就意味着他怕媳妇,怕到自己都不敢给自己的亲妈端碗肉的地步。

可王茜的老公给她端了好吃的。等到她吃肉的时候,她就会把门锁起来吃。为什么锁起来,因为她的小孙子已经能跑了,时不时跑到老人的屋子里翻箱倒柜。

于是,老人就把自己的好吃的藏起来,等到没人的时候,她就把门一锁,自己偷着吃。

可小孩都很精的,他知道自己奶奶屋里有好吃的,老人越不让他吃,他就越惦记。于是,这个孩子一天五六趟地往自己奶奶的屋子里跑。

老人也真的是很抠门。她怎么也不肯让小孙子吃她一口肉。她的想法很简单:“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一开始就吃不到。他吃不到,也就不要了。”

老人像防贼一样,防孙子的表现,极大的惹怒了王茜。在王茜看来,这是完全不公平的。

其他的儿子都不会给老人端肉吃。只有他们因为住在了一起,他们小辈改善生活,觉得不给老人送说不过去。可老人接受了他们的“送”,却对他们的孩子如此冷漠。

有一次,老人锁着门吃肉。王茜的儿子进不去,就坐在门边哭。她又气自己的孩子没出息,又气老人真的是狠心,孩子哭成这样,她愣是不开门。

她因此跟男人吵了一架,告诉男人以后不能再给他母亲端肉。她把婆婆的冷漠都跟男人说了,还说了孩子哭,孩子的奶奶都不肯开门给孩子块肉吃。

老人听到他们吵架,也跑过去跟自己的儿子哭:“我都老了,有什么钱?我自己有点钱,买点好吃的,都给他吃了,我吃什么。再说了,又不是你们一个,给他吃,给别人吃不吃,都吃的话,把你妈的骨头吃了算了。”

王茜跟老人闹过几场之后,就彻底跟婆婆疏远了。她生病了,多难受,婆婆就当没看见。婆婆被热水烫了,她也就当没看见。一家人,两边的心,彼此谁都把谁当仇人,而不是当亲人。

而王茜的孩子对自己的奶奶更是都是仇视。

他跟外边的人说:“她不是我奶奶,她有肉都不给我吃。”

老人跟自己的儿子吵架说,这个孩子都被王茜教坏了。而王茜说:“孩子说的都是事实。”

最可怜的是王茜的老公,夹在两个女人之间,经常只有挨打受气的份。他大晚上从来不敢出门,因为他特别怕自己一走了,两个女人就马上会吵起来。

婆媳不和,最可怜的是男人。

王茜的老公因为两个女人吵架的事情,给她们都下过跪。他的母亲逼着他教训王茜,而王茜当着他妈的面就给了他一个耳光。

王茜说:“你敢打我试试,我打你行,你敢打我,明天我就带着孩子跟你离婚。我要早知道你有个这样的妈,八抬大轿抬我,我都不来。。”

王茜这样,男人的母亲就开始坐在地上大哭自己白养了儿子。好几次,王茜和婆婆这样大闹,周围的邻居过来看笑话,王茜的老公就会自己打自己。

可他自己打了自己,也没有人心疼他,两个女人只是暂时的偃旗息鼓,彼此依旧是水火不容。

王茜的老公跟周围的邻居说:“两个女人,我都惹不起,我能怎么办。我不给我妈端了,我妈嫌我不孝。我给我妈端了,我媳妇觉得不公平。她们不是在折磨彼此,她们是在折磨我呢。”

再恶的婆婆,也赢不了强大的儿媳妇。

《知否》里的盛淑兰能够和离,是因为有强大的娘家。而王茜的娘家也很给力。她们看到王茜的婆婆这么冷漠无情,便开始给自己的女儿出主意。

她们拿出了20万块钱,让王茜再去借一些钱,在城里合资买一套房子。房子写王茜和她父母的名字。王茜要搬走,要把老家的房子买掉。王茜的婆婆说:“这房子是我盖的,是我的,你住可以,买不行。”

王茜说:“那我不住了,你跟你儿子两个人住吧。咱们之间最清楚不过了,你没给过我一点好,我对你,生不养死不葬。”

王茜带着孩子和父母搬到了城里。男人刚开始硬气了几天,后来也搬到了城里。

王茜跟男人说:“我这个房子,你妈可不能进来住。你以后跟你妈养老,就回你家的房子养老。你别惦记我的房子,我也不惦记你老家的房子。”

老人也是个狠的。她看到儿子跟着儿媳妇走了,就对其他的儿子说:“以后谁给我养老,我住的这个房子就归谁。”

婆媳相处,婆婆该迈出“友好”的第一步。

王茜的婆婆本是三世同堂,如果她当初能走出第一步,帮王茜带孩子,不要要么刻薄冷漠。可能,她跟王茜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还珠格格》里,尔康的父母劝走了紫薇,尔康说:“你们不怕失去她,难道也不怕失去我吗?”

是失去儿子,还是得到一个“相敬如宾”的儿媳妇,其实是很多老人会面临的选择。

但多可惜,很多老人都选择了失去儿子。

要她们善待儿媳妇太难了。她们会想没有回报怎么办?她们会想,我凭什么善待儿媳妇?她们会想,带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于是,越老越多的儿媳妇从进婆家开始,就注定了跟婆婆相处不好。

因为,那个老人从来没想过要跟儿媳妇处好关系。

至于孙子,她们会因为讨厌儿媳妇,也连带着讨厌孙子。因为,那是那个女人的孩子。

那些对儿媳很好的婆婆们,到了晚年生活会过的怎么样?

有一种关系叫做婆媳关系,这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在一起相处,大多数面合心不合,所以发生争吵,在所难免。要想婆媳关系处的好,只有婆婆让着媳妇,媳妇迁就婆婆,这样才能家庭和睦,但是也有一些婆婆年轻时就懂得善待儿媳妇,希望儿媳妇老了也能善待自己,那么善待儿媳妇的婆婆,等到自己老了,儿媳妇会善待自己吗?她们过得好吗?我们一起倾听这三位婆婆的心声。

赵婆婆:70岁

我和老伴都是小县城的,这一辈子只有一个儿子,当时还想要个女儿,后来工作实在太忙了,就打消了再要一个孩子的念头,现在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在城市上班,我给他们买了一套首付房,后来儿媳妇给我生了一个大孙子,但是我还没有退休,所以没有时间去照顾她们。

那时候儿媳妇辞职了,在家带孩子,等到孙子三岁的时候,我退休了才过去帮她带孩子,儿媳妇虽然上班了,但是她们小两口每个月还房贷,还要养孩子,到手的工资也就所剩不多了,而且每天起早贪黑的还要挤地铁,我看着挺心疼的,我和老伴商量之后给他们买了一辆轿车,起码上下班不用那么着急挤地铁了。

我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卡给了他们,帮助他们还一点房贷,老伴的退休金已经够我们老两口花销了,虽然儿子是在啃老,那有什么办法?现在儿子和儿媳妇都很尊敬我们老两口,一家人过日子,不就是要个一家团圆的气氛吗?婆媳之间互相瞅着不顺眼,那样的日子想想都难受。

刘婆婆:70岁

我和老伴是农村的,婚后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和小儿子相差七岁,只有女儿考上了大学,而且找了一个有本事的男朋友,自己的事业,女儿过上了大富大贵的生活,可是两个儿子都是榆木脑袋,高中没读完就撤学了,他们辍学后我的压力来了。

首先是给大儿子娶媳妇,那时候礼便宜,不到三万元礼就娶到家了,我给他们在农村买了一个房自己单过了,小儿子娶媳妇的时候,礼涨价了,那时候光礼就要十万,那有什么办法,也不能因为礼让儿子打光棍吧,说实在的农民没有多少钱,这些钱都是女儿帮助我的,当时也没说要,也没说不要,可是大儿媳妇看着眼红了,觉得自己那时才花三万,现在给老二娶媳妇十万,自己吃亏了,还想让我再给她点钱作为补偿。

这种胡搅蛮缠的儿媳妇世间少有,我和她吵了一架,从此谁也不理谁了,二儿媳妇娶过门之后,也是个不讲理的主,每天中午起床,晚上不到凌晨不睡觉,我实在看不惯她们的生活方式,我和老伴搬出去住了,我感觉自己这一辈子在农村给两个儿子娶媳妇,真的很不容易,到头来没有一个好儿媳妇,现在我和老伴的生活费都是女儿给的,女儿是父母贴心小棉袄,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

林婆婆:70岁

我和老伴结婚比较早,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嫁到外省去了,儿子在我45岁那年结婚的,婚后有一个男孩,儿子和儿媳妇的工资都不高,那时我和老伴还都没有退休,家里的一切柴米油盐都不用他们管,即使工资低点,也能攒下不少钱,因为没有花销。

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去了大城市上班,虽然挣得多了,但是每个月要承受着房贷和车贷,日子过得比原先更紧了,我和老伴在68岁那年,儿子主动提出把我们接到他身边养老,我和老伴一商量,年龄这么大了,行动也不方便,早晚也得去儿子那里,就这样,我们又住到了一起,家里的柴米油盐一切开销依然还是我和老伴用退休金承担。

我在想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虽然他是在啃老,还不是因为我们手里有钱吗?如果没钱想啃也没辙,现在儿子和儿媳妇都很孝顺我和老伴,每天对我们嘘寒问暖,衣服脏了给我们洗,做饭之前先问我们吃什么?在家里像贵宾一样,我和老伴儿的晚年生活肯定会幸福,其实,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该花的就应该花,儿女既孝顺,家庭又和睦,大家都开心多好。

结语:婆婆年轻时对儿媳不好,就别怨老了儿媳不孝,心寒了是很难捂热的,做人还是要善良一些,真心换真情,虚情换假意。婆婆年轻时善待儿媳,儿媳自然会孝顺您,人心都是肉长的,儿媳是不会恩将仇报的,每个女人都会有当婆婆的那一天,同时也希望每个婆婆和儿媳都能好好相处,家和才能万事兴。

对儿媳好的婆婆,晚年过得都怎么样呢?

近年来,婆媳矛盾也成为离婚的主因,不少儿媳妇和婆婆关系不和,男人在中间做不了主,媳妇心有怨气,不愿意在这个家待着,离婚也就无可厚非了。

婆媳关系并非对立关系,也有一些婆婆和儿媳妇关系很好,这样家庭更和谐友爱,男人在中间不会受欺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一家人都能同心协力。

那么,对儿媳妇好的婆婆,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言行上从不得罪儿媳

刘大姐和前夫离婚多年,独自抚养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起初时她在女儿家里生活,儿媳妇怀孕后,搬到儿子家里。起初时儿媳对她的到来充满敌意,每天都会有事没事的找茬。刘大姐内心虽然憋屈,可一想到自己年纪这么大了,和年轻人也有代沟,也就没计较什么。

她每天买菜做饭、洗衣做家务,对儿子儿媳的生活从来不干涉,慢慢的儿媳妇对她态度好转,对她明显亲切很多,时不时找她谈心聊天,讨教育儿的方法,两人关系也处成了母女。

如今刘大姐70多岁,有孝顺的儿子,也有体贴的儿媳,孙子孙女对她也非常好,这让刘大姐很是开心。

两口子吵架,我只帮儿媳

周大姐今年71岁,身体也变得很差,尽管儿媳并没有在身边孝顺,但也请来了保姆,周末也会看望她,这让周大姐很是满足。

儿媳对自己这么好,还因周大姐年轻时对儿媳很尊重,每次儿子和儿媳在一起闹矛盾时,她总会站在儿媳身旁,替她说话。平日里她也让儿子多做家务,多体贴儿媳妇,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和儿媳感情越来越甜蜜,很少红过脸。

在66岁大寿时,儿媳亲自操办了一桌酒菜,还写了一张贺卡,感谢周大姐对她的关心和厚爱,如今的周大姐已年过七旬,她对日子依旧有盼望。

正所谓“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人与人是相互的,婆婆对儿媳越好,那今后儿媳越孝敬婆婆。儿媳作为一个新人,来到新的家庭可能不太适应,怀孕坐月子时也需要别人帮忙照料,这些都需要婆婆参与。

如果婆婆对儿媳妇理解,平日里对她多包容理解,相信婆婆老了后也会得到同样的关心爱护。

人毕竟是感情动物,都分得清是非,婆媳友好相处其实就是感恩的最好说明,家庭也会更幸福快乐,男人在事业上才能更用心。

婆婆老了儿媳妇可以不伺候吗

婆婆老了儿媳妇可以不伺候。儿媳可以不赡养公婆,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国家法律并没有哪一条明确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不赡养公婆并不违反法律。而且儿媳在我国的家庭关系中,是没有其法律地位的,所以赡养人的配偶不是法定的赡养人。

婆婆老了儿媳妇可以不伺候吗

婆婆老了儿媳妇可以不伺候。儿媳可以不伺候公婆,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国家法律并没有哪一条明确规定儿媳有伺候公婆的义务,不伺候公婆并不违反法律,而且公婆并没有抚养儿媳,所以婆婆老了儿媳妇可以不伺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