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辟卦图解,用十二辟卦怎样预测

2023-10-14崇庆运势网热度: 15582

八卦,六十四卦对应十二个月,每月五卦,这些画了红色线的能解释一下吗...

看下面图,阳气冬至开始,所以初爻是阳地雷卦,后面阳爻从下到上增加,夏至纯阳起阴一样道理。排出一周后,在12月的对应12卦就是僻卦。

易经小知识—“十二消息卦”的来龙去脉!

在具体分析易经六十四卦时,会遇到“辟卦”或“消息卦”的叫法,刚接触时不知所云,实际上总共有十二个消息卦,这十二个特殊的消息卦,堪称六十四卦的精髓,完美地体现了易经阴阳消长、辩证发展的规律!

这里也要简单说明下,十二消息卦和辟卦的含义是一样的,“辟卦”叫法里的“辟” 有君主、主宰的意思,也是在强调这十二个的特殊含义。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彻底搞清楚这十二消息卦的来龙去脉!

第一方面,十二消息卦的来源和含义

十二消息卦的起源比我们想得早很多,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这里面提到黄帝“起消息”,这里的起消息就是十二消息卦的最早起源!

我们知道现在读的《易经》,都是以《周易》为主体,最早也是从周文王开始,而十二消息卦,则在更早的黄帝时期就出现了,当然真正形成一套理论,还是后来历代圣贤整理做传流行开来的!

很多人不理解十二消息卦的含义,特别是对这个“消息卦”的名字搞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因为古汉语和现在语言的差别导致的。这里的“消息”,现代语言里是名词,有信息的意思,可在古汉语里,“消息”是两个独立的动词!

“消”就是削弱的意思,古汉语中指阳气消弱阴气增长;“息”就是生长的意思,古汉语中把阴去阳来称为息。这样解释就很清楚了,具体到易经六十四卦中,阳爻去而阴爻来的卦称为“消卦”;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卦”!

第二方面,十二消息卦的内容和演变

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坤二卦为开端,所以从乾、坤两卦开始,各爻的“消”、“息”变化产生的十卦,加上纯阳的乾卦和纯阴的坤卦,总共十二个卦象被称为“十二消息卦”!具体内容参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从复卦开始,阳气逐步加强,阴气慢慢减弱,就是“息”的过程。只有初爻一个阳爻是复卦;阳气增加,初爻和二爻都为阳爻是临卦;阳气继续上升,初爻、二爻、三爻都为阳爻是泰卦,此时阳气和阴气均等。

阳气继续壮大,初爻至四爻均为阳爻就到了大壮卦;初爻至五爻全部变成阳爻就是夬卦;最后阳气达到鼎盛,成为纯阳的乾卦。这一阶段阳气逐渐增加,生生不息,形成六个息卦!

反过来看下图,从姤卦开始,阳气渐消,阴气萌发,这是“消”的过程。只有初爻一个阴爻是姤卦;阴气上升,初爻和二爻都为阴爻是遁卦;阴气继续增加,初爻、二爻、三爻都为阴爻是否卦,此时阳、阴达到平衡。

阴爻继续增加,初爻至四爻均为阴爻就到了观卦;初爻至五爻全部变成阴爻就是剥卦;最后坤卦六爻全阴,此时阴气至极,阳气被剥落殆。这个过程阴爻逐步增加,阳爻依次减少,形成六个消卦!

看到这个过程,就有了新的疑问:阳气增加开始的息卦在前,阴气萌发的消卦在后,不是应该叫“十二息消卦”,为什么叫“十二消息卦”呢?

这就要借用中华文化第一人老子的一句话了,老子《道德经》的讲到:“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说天地的开始,起源于“无”,“无”对应的是“阴”,所以古人把“阴”放在前面,这六个息卦和六个消卦就被“十二消息卦”!

第三方面,十二消息卦的拓展和应用

后来的历代圣贤们,把十二消息卦做了拓展,根据经阴阳消长、辩证发展的规律,推导出十二消息卦对应的十二个月份,以后见到“十二月卦”、“十二历卦”,也就知道实际上就是十二消息卦的具体应用而已!

一年中阴阳调和,天气最好的时候是从春天开始的,消息卦里泰卦三阳三阴,对应阴历一月,大地之上充满了阳气,万物充满生机,“三阳开泰”的成语就来源于此!

阴历二月,大地惊雷闪动,蛰伏的动物也都苏醒,对应四阳两阴,阳爻多于阴爻的大壮卦;阴历三月,天气开始转暖,阳春三月好时光,对应卦上五阳,只有一丝阴爻的夬卦;阴历四月,草木繁茂,天地间没有一点阴气,对应纯阳的乾卦,夏季开始了!

阴历五月,阴气开始出现,空气的湿度和体内的潮气加大,对应一个阴爻的姤卦;阴历六月,天气越发潮热,进入现在常说的“桑拿天”,对应出现两个阴爻的遁卦;阴历七月,凉意袭来,冷热交替,对应出现三个阴爻,泰极否来的否卦,开始进入多事之秋!

阴历八月,冷风瑟瑟,阴气胜于阳气,对上四爻为阴的观卦,此时农作物成熟,人们团聚一起,欣赏美景,所以叫观卦;阴历九月,万物萧条,生命力减弱,对应五阴剥一阳的剥卦;阴历十月,寒冷至极,万物伏藏,对应六爻全阴的坤卦,一年终了的冬季来临!

阴历十一月,阴极而转衰,新的一年开始,对应出现一个阳爻的复卦;阴历十二月,此时的天气最冷,但春天已经不远了,对应卦上有两阳的临卦,面临新的开始,新的征程!

除了月份,“十二消息卦”还对应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我们知道一个时辰是2个小时,复卦对应的子时,就是夜里11点到1点;临卦对应的丑时,就是夜里1点和2点;泰卦对应的寅时,就是凌晨3点和4点;大壮卦对应的卯时,就是就是凌晨5点和6点;夬卦对应的辰时,就是就是早上7点和8点;乾卦对应的巳时,就是早上9点和10点,这是六个阳息卦!

姤卦对应的午时,就是中午11点到12点;遯卦对应的未时,就是中午1点和2点;否卦对应的申时,就是下午3点和4点;观卦对应的酉时,就是就是下午5点和6点;剥卦对应的戌时,就是就是傍晚7点和8点;坤卦对应的亥时,就是晚上9点和10点,这是六个阴消卦!

欢迎来到的新老朋友,通过这个 蓝色链接 成为会员,一起读书、分享、共同成长!

十二辟卦怎么读

你好:
十二辟卦这样读:(普通话拼音读法)
十(shí)二(èr)辟(pì)卦(guà)
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被称为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中国古代对天文的一种归纳方法,结合宇宙法则及每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归纳为十二个卦。古人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十二个卦,用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这十二个卦就是十二辟卦,又叫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他们分别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 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十二辟卦中,从复卦到乾卦,阳爻逐次递生,即阳爻的位置从初爻逐次上升:复卦是初爻为阳爻;临卦是初爻、二爻为阳爻;泰卦是初爻、二爻、三爻为阳爻;大壮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为阳爻;夬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为阳爻;乾卦则是全部为阳爻。反之从姤卦到坤卦,阴爻逐次上升。
十二辟卦对应的月份是:复卦对应十一月,临卦对应十二月,泰卦对应正月,大壮卦对应二月,夬卦对应三月,乾卦对应四月,姤卦对应五月,遯卦对应六月,否卦对应七月,观卦对应八月,剥卦对应九月,坤卦对应十月。

刘东军易演伤寒论的作者简介

刘东军
乃齐鲁乡人也。生于文革次年,早年坎坷,为救世济民,发愤岐黄、自励独学、历二十多年。尤致力古 经,终与上古贤达握手;是以通玄达道、医易合一。君得太古之元气,正气盈充,遂以乡医现世。惟性爱憎分明,特立独行,论评世象,藐视时医,于似是而非者(诸如时髦之火神、西化之伪经方者等等)多兴达伐之师,故而惊人之语叠出、见血之针时发,而开罪者亦多矣,见者毁誉参半。
然其别于时流名达者,一为知、二为行,于人生紧要关头,舍身勇为,当为言行不一之伪君子们所望尘莫及。有鉴于此,不学于武将军系列博文中,摘编长枪短匕若干,裨今日平庸而缺氧、缺钙、缺德之时代以投枪,以发人之神志,以张勇侠之大义,于有志之士,借以励志奋发图强是也。
1.作为一部《伤寒论》注解书。《易演伤寒论》从《伤寒论》原文398条前后贯穿来看的角度,以十二辟卦易演的研究方法、破译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六气主客加临所致疾病的治疗次序,并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建模基础上所阐释的“理法方药”的内涵则与其他注解大不同。
而历代《伤寒论》其他注解版本,包括现行教材《伤寒论讲义》,则是用脏腑辨证的基础来阐述其“理法方药”,实与仲景学术的精髓思想----六经(三阴三阳)辨证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注解不能够将原文一气呵成,只能以方症对应来区分,结果最终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搞成了《中医内科学》理法方药的一部分。巧妙地回避了伤寒论立论、立法依据问题,还美名曰“辨证施治”。实际临床运用中,其更是与医圣的医道境界有天地之别。中医界的实际整体疗效,更不用说了,尴尬到如今都开始闹着要“申遗了”。
2.凡遇“某某病【下后】【下之后】【反下后】”这样原文论述的时候,《易演伤寒论》都能够将原文前后贯穿,寻找出仲圣所说这些“下之后”的原因,实现了知其因果、前后而论今。确立了太阳病首法治疗是下法。从而找到、并开创了迅速治疗如今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脑血管病”的真正的张仲景六经辨证,并发现了医圣的时空宇宙力学的医学理论依据。
而其他《伤寒论》的注解版本则是对原文中某某病“下之后”“用下后”“反下后”之类的字眼全部给做了“误下,误治”注解。由此他们不单阉割了自己,同时也阉割了医圣张仲景的思想精髓理论。事实证明,这些幼稚的,错误的《注解》已经废掉了中医的撼世武功!令《伤寒论》在医学界,学术界,应试的教育界,最终成为选读课、鸡肋。将《伤寒论》这一部医道经典沦为始乱终弃者,正是这些一千八百年来的伤寒论《注解》。
3.《易演伤寒论》是运用力学原理的十二辟卦展现《伤寒论》作者是如何运用五运六气学说的“升、降、浮、沉”。既从中医学的传统经典《伤寒论》中寻找出了古代医圣对《易经》的理解,同时发现了医圣对《易》的理解与今人是如何的不同。
而其他《伤寒论》注解版本实际上并没有从《易》的实际推演角度来做这样的研究。因为历代那些因为易经而研究易经的人,一直都是以讹传讹,抱着的只是一些伪易经。如今他们的八卦,成为一种娱乐。
4.《易演伤寒论》以180余副十二辟卦图、做主客加临、力学压力、变卦图、以式类推,运用反向推导的方法,做阴阳、六节全过程的演易,以此还原仲景立论的六经结构模型。
而其他《伤寒论》注解版本则一直只会被原文的文字“牵着鼻子走”。
5.《易演伤寒论》是用宇宙的圈层理念、立体的六圈层模型(十二辟卦太极图、纵向次序图、横剖空间图,合并演易)来还原《伤寒论》中的六经阴阳(三阴三阳)的膨胀、收缩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体的病症推演。并摸索出医圣张仲景的这种思想方法,与原文的诸多结论相吻合。这些是历代《伤寒论》所有注解医家力所未及,“想都不敢想”的。
而《伤寒论》的其他注解则不是这样
6。《伤寒论》所有论条,总共加起来是398个,然而,却有78个论条是在用“数”做起论点,或可以说成是这样用数来做路径起论点。那么,这些起论点、所用描述的方法,就是仲景先师使用的最为简洁明快的“伤寒某日某日”。这些“伤寒几日几日”不是偶然的,正是《易演伤寒论》的研究首次对此作出了答案。仲景原文中那些“伤寒几日几日”背后的东西,正是整部《伤寒论》的灵魂、核心骨架。《易演伤寒论》书中对此这样的破译注解,揭示出《伤寒论》一千八百年来不为人知的仲景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破解出《伤寒论》字面背后的医道经法是如何看病。弥补了几乎所有有关只有【伤寒几日几日】却没有病机、没有症状描述治前,治后的辨证过程支持。这无疑是填补了《伤寒论》研究史上的巨大空白。点睛之笔,一下子将仲景思想激活!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被称为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中国古代对天文的一种归纳方法,结合宇宙法则及每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归纳为十二个卦。古人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十二个卦,用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这十二个卦就是十二辟卦,又叫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他们分别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 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十二辟卦中,从复卦到乾卦,阳爻逐次递生,即阳爻的位置从初爻逐次上升:复卦是初爻为阳爻;临卦是初爻、二爻为阳爻;泰卦是初爻、二爻、三爻为阳爻;大壮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为阳爻;夬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为阳爻;乾卦则是全部为阳爻。反之从姤卦到坤卦,阴爻逐次上升。
十二辟卦对应的月份是:复卦对应十一月,临卦对应十二月,泰卦对应正月,大壮卦对应二月,夬卦对应三月,乾卦对应四月,姤卦对应五月,遯卦对应六月,否卦对应七月,观卦对应八月,剥卦对应九月,坤卦对应十月。

展开全文